《实验诊断学》血液一般检测 内容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一般检测内容整理

方法:(1)手工法:在0.38ml稀释液中加入20ul血液,充分混匀,充池、静止,镜下计数。

(2)电阻抗型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稀释后的血液通过微孔管,挤压

电解质稀释液,产生电阻变化,形成电压脉冲。分为红细胞/血小板

通道、白细胞/血红蛋白通道(需加溶血剂破坏红细胞)。最后可得到

直方图,反映细胞体积为某一大小的细胞的相对数量。

红细胞体积呈正态分布,干扰因素:红细胞聚集,红细胞溶解,有大、小红细胞。

白细胞经溶血处理,体积呈三个峰:淋巴、单核、粒细胞(含有染色颗粒)。干扰因素:白细胞团块或破坏。

血小板体积呈偏态分布。干扰因素:血小板聚集、巨大血小板。

1

正常参考范围:女:(3.5~5)×1012/L 男:(4~5.5)×1012/L

生理性变化:婴幼儿、儿童、老年人、妊娠中晚期均偏低。

病理性变化:(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减少:在临床最常见于各种原

因的贫血。

(2)红细胞增多

①原发性红细胞增多: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良

性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②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常见于可以引起低氧血症的

疾病:心血管病、肺疾病、异常血红蛋白病。肾上腺皮质

功能亢进(库欣病),可能与皮质激素刺激骨髓使红细胞

生成偏高有关、药物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雄激素等。

③相对性红细胞增多:脱水、利尿剂。

2

分裂池——成熟池——贮备池——循环池<==>边缘池——溢出血管、

进入组织

正常参考范围:(4~10)×109/L

病理性变化:(1)白细胞增高

暂时性:严寒暴热,边缘池释放

持续性:化脓性感染或晚期肿瘤,贮备池粒细胞入

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核分裂池增大、细

胞周期延长、血运转时间延长。

(2)白细胞减低

暂时性:伤寒可能与细菌内毒素抑制骨髓释放成熟粒

细胞入血。

持续性:原发性和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粒细

胞生成不足;系统性红斑狼疮、脾功能亢进,

粒细胞破坏过多。

二. 贫血

指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

贫血的原因:

①骨髓造血功能减退

②造血原料不足

③急性、慢性红细胞丢失过多:如各种原因的出血。

④红细胞寿命缩短:如各种原因的溶血

检验判断的方法:

红细胞计数

HiCN)

参考范围:成年男性120~160g /L

女性:110~150g/L

临床意义:与红细胞计数相似,但对贫血程度判断的准

确性优于红细胞计数。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1. 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首选微量法,参考值为0.45L/L

临床意义:用于判断贫血及计算红细胞3个平均指数。

2.

/红细胞数

MCV=HCT×103/(1012×RBC)(fL)正常参考值:80~90fL

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

(血红蛋白:一组红色含铁的携氧蛋白质,存在于红细胞中)

MCH=Hgb/RBC(Pg)正常参考值:27~32Pg

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MCHC=Hgb/HCT(g/L)正常参考值:320~360g/L

从而可将贫血的形态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3.由血液分析仪根据红细胞体积的直方图导

出,反映所测标本中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异质程度,常用变异系数(CV)表示。

正常参考值:<14%

临床意义:(1)作为贫血的形态学分类的新指标,如果配合红细胞

直方图,则更有助于判断贫血的病情和疗效。

(2)作为缺铁性贫血的筛选诊断和疗效观察,其患者在

缺铁潜伏期时即有RDW增高,若治疗贫血后RDW

仍高,说明体内贮存铁尚未补足。该检测灵敏度很

高,但特异性不强。

三. 其他检测

1.

血沉过程一般分为3期:

缗钱状红细胞形成期:经过数分钟至10min

快速沉降期:形成缗钱状红细胞以等速下降,约40min

细胞堆积期:红细胞堆积在试管底部。

血沉影响因素:

(1)红细胞

(2)血浆中各种蛋白的比例:白蛋白带负电荷,沉降减缓。纤

维蛋白原、急性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巨球蛋白等、以及胆固

醇、甘油三酯,能促进红细胞缗钱状的形成,加快红细胞的沉降。

参考值:男性0~10mm/h,女性0~20mm/h。

临床意义:

生理性增快:儿童、妇女月经或妊娠、生理性贫血

病理性增快: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

评价:优势:简单、易行,常用、经验性。

缺点:缺乏特异性。

2.

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红细胞间的过渡细胞,经煌焦油蓝染色后,胞质中的嗜碱性物质凝聚成蓝黑色颗粒。

检测方法:手工法:计数1000个红细胞中的网织红细胞所占百分比。

网织细胞计数仪、血液分析仪

参考值:相对值0.005~0.015

绝对值(24~84)×109/L

另可得参数: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

越年轻的网织红细胞,RNA含量越高,荧光越强。

成熟指数=(高荧光+中荧光)/低荧光

RMI=(MFR+HFR)/LFR×100

临床意义:①.判断骨髓红细胞造血情况

(1)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生成旺盛。

(2)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

性贫血再障危象。

②.观察贫血疗效

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过程中,如Ret

增高,表明治疗有效,是贫血患者随访检查的项

目之一。

③.骨髓移植后监测骨髓造血恢复

3.

(1

形态:大小异常、球形、椭圆形、口形、靶形、镰形、泪滴形、棘、刺、裂、缗钱状。

结构:嗜碱性点彩、染色质小体、卡-波环、有核红细胞。

(2

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

Ⅰ.中性粒细胞增多: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70%,绝对值>7×l09/L。

病理性增多:

①反应性增多:

急性感染或炎症:增高程度与病原体种类、感染部位和程度以

及机体的反应性等有关,如:急性化脓性胆囊

炎、急性胰腺炎、肠缺血、坏死破裂。

局限性轻度感染:白细胞总数可在正常范围,仅可见中性

粒细胞百分率增高。

中等程度感染:白细胞(10~20) ×l09/L,嗜中性粒细胞

百分率增高,并伴有核左移。

严重全身性感染:如菌血症、败血症或脓毒血症时,则白

细胞可达(20~30) ×l09/L,嗜中性粒

细胞百分率也明显增高,并伴明显核左

移和中毒性改变。

感染过于严重:白细胞总数不但不高,反而减低,但核

左移却很明显,此时患者多处于或接近

于感染中毒性休克的状态。

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严重外伤、手术创伤、大面积烧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