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一般检测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血液的一般检查.ppt
![血液的一般检查.ppt](https://img.taocdn.com/s3/m/eef2797452d380eb62946dfb.png)
临床意义
• 1.年龄 随年龄增长Hb可以有增高或降 低,这种生理变化和红细胞相似。
• 2.时间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在一天中的 一定时间内也存在着波动。上午7时出现高 峰,随后下降,这一生理现象机制尚未阐 明。
• 3.临床应用 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和 红细胞计数相似,但对贫血程度的判断上 优于红细胞计数。
───────────────────────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1~5
(0.04~0.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50~70
(2~7)
嗜酸性粒胞
0.5~5
(0.05~0.5)
嗜碱性粒细胞
0~1
(0~1)
淋巴细胞
20~40
(0.8~4)
单核细胞
3~8
(0.12~0.8)
中性粒细胞(N)的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 日内波动 精神、运动、严寒、暴热、妊娠等。
• RBC破坏增加: 溶血
• 丢失过多:
急慢性失血
血红蛋白(HGB)
是红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功能 是在红细胞中携带O2和CO2,将其运输至 组织器官和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参考范围 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 ~ 200g/L
贫血的分级 • 轻度:男性<120g/L;女性< 110g/L • 中度: <90g/L • 重度: <60g/L • 极重度: <30g/L
红细胞比积(HCT)
常用于帮助诊断贫血,以及进一步判断严重 程度。
参考范围:男:0.42~0.49L /L 女:0.37 ~ 0.48L/L
临床意义 (1)增高
1)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 2)红细胞绝对性增多。 (2)减低:常见于各种贫血。
血液检查PPT课件
![血液检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fdb369284ac850ac024206.png)
9
一、红细胞检查
(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 RBC与Hb的形成(略) ➢ RBC与Hb的参考范围: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婴幼儿:
RBC (4.0-5.5) 1012/L (3.5-5.0) 1012/L (6.0-7.0) 1012/L
Hb 120-160g/L
110-150g/L
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 RDW:Red bool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红细胞体积
分布宽度) ➢ RET:Reticulocyte(网织红细胞)
5
检查指标的英文缩写解释
➢ DC:Leukocyte differential count(白细胞分类计数) ➢ PLT:platelet(血小板) ➢ MPV:Mean platelet volume(血小板平均体积) ➢ Pct:plateletcrit(血小板比积) ➢ PDW:Platelet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血小板体积分布
11
临床意义
Clinical significance
1、 RBC及Hb增高:指的是单位容积血液中
RBC数及Hb的量高于参考范围上限。在临床上 分相对和绝对两大类:
➢ 相对增多:是由于血浆(plasma)容量减少,从 而导致血液有形成分相对增多。是暂时的假象。
多见于脱水血浓缩,如严重呕吐、严重腹泻、大量出汗 大面积烧伤、尿崩症、大剂量使用利尿药物等
第一章 血液检查
Examination of Hematology
1
第一节 血液的一般检查
General examination of blood
2
复习(Review)
一、红细胞检查
(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 RBC与Hb的形成(略) ➢ RBC与Hb的参考范围: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婴幼儿:
RBC (4.0-5.5) 1012/L (3.5-5.0) 1012/L (6.0-7.0) 1012/L
Hb 120-160g/L
110-150g/L
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 RDW:Red bool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红细胞体积
分布宽度) ➢ RET:Reticulocyte(网织红细胞)
5
检查指标的英文缩写解释
➢ DC:Leukocyte differential count(白细胞分类计数) ➢ PLT:platelet(血小板) ➢ MPV:Mean platelet volume(血小板平均体积) ➢ Pct:plateletcrit(血小板比积) ➢ PDW:Platelet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血小板体积分布
11
临床意义
Clinical significance
1、 RBC及Hb增高:指的是单位容积血液中
RBC数及Hb的量高于参考范围上限。在临床上 分相对和绝对两大类:
➢ 相对增多:是由于血浆(plasma)容量减少,从 而导致血液有形成分相对增多。是暂时的假象。
多见于脱水血浓缩,如严重呕吐、严重腹泻、大量出汗 大面积烧伤、尿崩症、大剂量使用利尿药物等
第一章 血液检查
Examination of Hematology
1
第一节 血液的一般检查
General examination of blood
2
复习(Review)
血液常规检查PPT课件.ppt
![血液常规检查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d748d6b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8.png)
血液分析仪法 最新血液分析仪,采用流式 细胞法也可对Ret作分类计数,并提供与 网织红细胞相关的多个参数:
LFR、MFR、HFR 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reticulocyte maturity
index, RMI)RMI=(MFR+HFR)/LFR×100
网织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reticulocyte count
(9) 缗钱状红细 胞(rouleaux formation):见于 血浆中纤维蛋白原 和免疫球蛋白增高 性等疾病。
( 10 ) 裂 红 细 胞 (schistocyte) : 红 细 胞 碎片(cell fragments),有各种形态 如刺形(burr)、盔形(helmet)等。见于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 贫血、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巨 幼细胞性贫血、严重烧伤。正常人<2%。
<32
缺
四 、 红 细 胞 沉 降 率 (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简称血沉)
手工法:指离体抗凝血静置 后,红细胞在单位时间内沉 降的速度。
血沉过程一般分为3期: 缗钱状红细胞形成期:一般要经过数 分钟至10min 快速沉降期:形成缗钱状红细胞以等 速下降,约40min 细胞堆积期:又称缓慢沉积期或挤紧 期,此时红细胞堆积在试管底部。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库欣病),可能与 皮质激素刺激骨髓使红细胞生成偏高有 关、药物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雄激 素等。
(3)相对性红细胞增多
(三)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 Ret,RET)计数
网织红细胞reticuBiblioteka ocyteMiller窥盘
LFR、MFR、HFR 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reticulocyte maturity
index, RMI)RMI=(MFR+HFR)/LFR×100
网织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reticulocyte count
(9) 缗钱状红细 胞(rouleaux formation):见于 血浆中纤维蛋白原 和免疫球蛋白增高 性等疾病。
( 10 ) 裂 红 细 胞 (schistocyte) : 红 细 胞 碎片(cell fragments),有各种形态 如刺形(burr)、盔形(helmet)等。见于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 贫血、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巨 幼细胞性贫血、严重烧伤。正常人<2%。
<32
缺
四 、 红 细 胞 沉 降 率 (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简称血沉)
手工法:指离体抗凝血静置 后,红细胞在单位时间内沉 降的速度。
血沉过程一般分为3期: 缗钱状红细胞形成期:一般要经过数 分钟至10min 快速沉降期:形成缗钱状红细胞以等 速下降,约40min 细胞堆积期:又称缓慢沉积期或挤紧 期,此时红细胞堆积在试管底部。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库欣病),可能与 皮质激素刺激骨髓使红细胞生成偏高有 关、药物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雄激 素等。
(3)相对性红细胞增多
(三)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 Ret,RET)计数
网织红细胞reticuBiblioteka ocyteMiller窥盘
常用实验室检查血液PPT课件
![常用实验室检查血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8d2097a1c7aa00b42acb4e.png)
1. 标本采集法 皮肤采血或静脉采血。 2. 参考值 (100~300) ×109/ L
SUCCESS
THANK YOU
2019/8/15
(二)红细胞比容测定 红细胞比容(Hct)是测定红细胞在全血
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红细胞比容的多少主要 与红细胞数量及其大小有关。 1. 参考值 成年男性:0.40~0.50L/L,平均0.45L/L; 成年女性:0.35~0.45L/L,平均0.40L/L。
2. 临床意义
由于外周血中白细胞的组成以中性粒细胞 为主,故白细胞的增多或减少通常与中性粒细 胞的增多或减少有着密切的关系和相同意义。
(1)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 N ) 中 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杀菌 能力,在机体防御与抵抗病原菌侵袭过程 中起重要作用。
1)中性粒细胞增多
①生理性增多:见于新生儿、妊娠及 分娩时、寒冷、酷热、饱餐、剧烈运动后 等,多为一过性。
1)相对性红细胞增多:常因血浆中水分 丢失,使血液中有形成分相对增加所致。如 连续呕吐、频繁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 烧伤等。
2)绝对性红细胞增多:常因各种生理、病 理原因引起的缺氧所致,生理性见于胎儿、 新生儿、高原生活、剧烈的体力活动;病理 性见于严重的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和某些 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2)病理性减少:可由造血原料不足、造 血功能障碍或红细胞丢失、破坏过多等原 因引起。见于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 血、溶血性贫血和失血性贫血等。
3)其他疾病:慢性炎症性疾病、霍奇金 病、器官衰竭等。
(2)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增多:是指单位容 积血液中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参考 值高限。
第一章 血液检验
SUCCESS
THANK YOU
2019/8/15
(二)红细胞比容测定 红细胞比容(Hct)是测定红细胞在全血
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红细胞比容的多少主要 与红细胞数量及其大小有关。 1. 参考值 成年男性:0.40~0.50L/L,平均0.45L/L; 成年女性:0.35~0.45L/L,平均0.40L/L。
2. 临床意义
由于外周血中白细胞的组成以中性粒细胞 为主,故白细胞的增多或减少通常与中性粒细 胞的增多或减少有着密切的关系和相同意义。
(1)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 N ) 中 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杀菌 能力,在机体防御与抵抗病原菌侵袭过程 中起重要作用。
1)中性粒细胞增多
①生理性增多:见于新生儿、妊娠及 分娩时、寒冷、酷热、饱餐、剧烈运动后 等,多为一过性。
1)相对性红细胞增多:常因血浆中水分 丢失,使血液中有形成分相对增加所致。如 连续呕吐、频繁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 烧伤等。
2)绝对性红细胞增多:常因各种生理、病 理原因引起的缺氧所致,生理性见于胎儿、 新生儿、高原生活、剧烈的体力活动;病理 性见于严重的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和某些 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2)病理性减少:可由造血原料不足、造 血功能障碍或红细胞丢失、破坏过多等原 因引起。见于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 血、溶血性贫血和失血性贫血等。
3)其他疾病:慢性炎症性疾病、霍奇金 病、器官衰竭等。
(2)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增多:是指单位容 积血液中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参考 值高限。
第一章 血液检验
血液一般检验第八版课件
![血液一般检验第八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e9d1d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7.png)
血浆渗透压由晶体物质和胶体物质组 成,对维持细胞内外平衡起着重要作 用。
血液采集与处理
01
02
03
采血部位
通常从肘静脉或颈静脉采 集血液,采血时应选择合 适的采血部位。
采血器材
采血器材包括注射器、采 血针、真空采血管等,应 选择合适的采血器材以保 证血液质量。
抗凝处理
采集的血液需要进行抗凝 处理,以防止血液凝固影 响检验结果。
PART 05
血液一般检验临断
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平 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减小,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增大。
巨幼细胞贫血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不同 程度降低,MCV、MCH增大,
RDW增大。
再生障碍性贫血
详细描述
血常规检测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 等项目,这些指标的变化可反映贫血、炎症、过敏、寄生虫感染等多种疾病状 态。
血型检测
总结词
血型检测是确定个体血型的重要手段,对于输血、器官移植和新生儿溶血病的诊 断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常见的血型检测包括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通过检测红细胞表面抗原可 确定个体的血型。了解血型对于预防输血反应和保障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正确处理和使用化学试剂,防 止化学品的泄漏和污染。
仪器安全
定期检查和维护检验仪器,确 保其正常运行,防止因仪器故
障导致的安全事故。
废弃物处理
按照相关规定正确处理检验废 弃物,防止对环境和人员造成
危害。
未来发展趋势
自动化与智能化
组学技术应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血液检验将更加自动化 和智能化,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
血液检验ppt课件
![血液检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efe59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d.png)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是评估感染、炎症等的重要指标。正常值范围为 4.0-10.0x10^9/L。
白细胞分类
通过显微镜检查白细胞形态,将白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淋 巴细胞、单核细胞等,有助于鉴别感染类型和疾病进程。
血小板计数
•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是评估出血风险和凝血功能的重要指 标。正常值范围为100-300x10^9/L。
血液检验ppt课 件
目录
• 血液检验概述 • 血液检验的指标 • 血液检验的临床应用 • 血液检验的注意事项
01
CATALOGUE
血液检验概述
血液检验的定义和目的
定义
血液检验是通过采集人体血液样本, 利用实验室技术和设备进行检测和分 析,以评估人体健康状况和诊断疾病 的过程。
目的
血液检验主要用于诊断、监测和治疗 各种疾病,如贫血、感染、糖尿病、 肝病、肾病等,同时也可以评估人体 的营养状况和生理功能。
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02
CATALOGUE
血液检验的指标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是评估贫血、红细胞 增多症等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指 标。正常值范围为男性4.05.5x10^12/L,女性3.54.5x10^12/L。
血红蛋白测定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 ,负责运输氧气。正常值范围为 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评估肝脏功能;检测尿素氮、肌酐等指标,评估肾脏功能。 异常结果提示肝、肾疾病可能。
肝、肾疾病的监测
定期检测相关指标,观察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血液一般检验PPT课件
![血液一般检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29eed8fad6195f302ba6a1.png)
主要见于遗传性球形 细胞增多症等。涂片 中此种细胞约占20% 以上时才有诊断参考 价值
-
29
2)椭圆形细胞
红细胞的横径缩短, 长径增大,成卵圆形, 或两端钝园的长柱状。 正常人的外周血涂片 中仅可见约1%椭圆 形细胞。
遗传性椭圆形细胞 增多症病人可达 25%-50%。巨幼红 细胞贫血时可见到巨 椭圆形红细胞。
• 直径6~9 um, 呈双面凹的圆盘 状
• 周边着色深,中 心淡染,约占红 细胞直径的1/3
-
25
1. 大小异常
1).小红细胞
红细胞直径小于6μm
见于 缺铁性贫血、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血红蛋白病
-
26
2)大红细胞 直径大于10μm. 见于溶血性贫血、巨
幼细胞贫血
3)巨红细胞 直径大于15μm. 常见于叶酸或B12缺乏
• 原卟啉和铁蛋白合成血红素,再与珠蛋白合成血红 蛋白(hemoglobin, Hb)
-
12
-
13
(一)红细胞计数
(red blood cells count, RBC)
-
14
健康人群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参考值
-
15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
• 生理性
– 婴幼儿、儿童 – 老年人 – 妊娠中、后期
-
16
-
30
3)靶形细胞
此种细胞的中央淡染区扩 大,中心部位又有部分色 素存留而深染,状似射击 的靶标。
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 血、异常血红蛋白病,靶 形细胞常占20%以上。少 量也可见于缺铁性贫血、 其他溶血性贫血以及黄疸 或脾切除后的病例。
-
31
4)镰形细胞 形如镰刀状,由于红细胞 内存在着异常血红蛋白S
-
29
2)椭圆形细胞
红细胞的横径缩短, 长径增大,成卵圆形, 或两端钝园的长柱状。 正常人的外周血涂片 中仅可见约1%椭圆 形细胞。
遗传性椭圆形细胞 增多症病人可达 25%-50%。巨幼红 细胞贫血时可见到巨 椭圆形红细胞。
• 直径6~9 um, 呈双面凹的圆盘 状
• 周边着色深,中 心淡染,约占红 细胞直径的1/3
-
25
1. 大小异常
1).小红细胞
红细胞直径小于6μm
见于 缺铁性贫血、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血红蛋白病
-
26
2)大红细胞 直径大于10μm. 见于溶血性贫血、巨
幼细胞贫血
3)巨红细胞 直径大于15μm. 常见于叶酸或B12缺乏
• 原卟啉和铁蛋白合成血红素,再与珠蛋白合成血红 蛋白(hemoglobin, Hb)
-
12
-
13
(一)红细胞计数
(red blood cells count, RBC)
-
14
健康人群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参考值
-
15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
• 生理性
– 婴幼儿、儿童 – 老年人 – 妊娠中、后期
-
16
-
30
3)靶形细胞
此种细胞的中央淡染区扩 大,中心部位又有部分色 素存留而深染,状似射击 的靶标。
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 血、异常血红蛋白病,靶 形细胞常占20%以上。少 量也可见于缺铁性贫血、 其他溶血性贫血以及黄疸 或脾切除后的病例。
-
31
4)镰形细胞 形如镰刀状,由于红细胞 内存在着异常血红蛋白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7
-
18
-
19
-
20
有核红细胞
正常成年人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均为病理性 临床意义 (1) 溶血性贫血( hemolytic anemia ) (2) 红白血病(Erythroleukemia) (3) 骨髓外造血 如骨髓纤维化(Mylofibrosis) (4) 骨髓转移癌、严重缺氧
Hb>170g/L
女 RBC >5.5 ×1012/L, Hb>160g/L
相对性增多
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
尿崩症、甲危、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
10
绝对增多(RBC增多症)
(1)继发性RBC增多,非造血系统疾病,EPO
①EPO代偿性 组织缺氧 EPO
生理性 胎儿、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
-
24
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动力学 多能干细胞 粒一单核细胞系祖细胞 原粒 早幼粒 中幼粒 晚幼粒 杆 状核粒细胞 分叶核粒细胞。 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干细胞池 生长成熟池 功能池
分裂池
循
边
BM
成熟池
环
缘
贮备池
池
池
从原粒 分叶核粒细胞,需10-12天
-
25
中性粒细胞增多
机制 a.生成增加 b.释放加速 c.边缘池移
源性
病理性 严重慢性心肺疾病如肺气肿、肺
Hb病
心脏病、紫绀型先心、异常来自②EPO非代偿性 无组织缺氧,而EPO
肿瘤:肾癌、肝癌、卵巢癌、子宫肌瘤等
其他:肾盂积水
-
11
(2)原发性红细胞增多(Polycythemia vera, PV)
多能造血干细胞疾病
特点 ①RBC
②同时WBC、Plt
③总血容量
非细胞成 分 55
%
-
3
血液一般检测(血液常规检测)
红细胞计数 (RBC)
血红蛋白测定 (Hb)
白细胞计数 (WBC)
白细胞分类计数(Differential leukocyte count,DC )
-
4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Hb)检测
红细胞的生成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检测正常值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测 Examination of blood
-
1
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测
概述
血液
全身组织、器官
检验血液,可判断或确定血液系 统和其他组织器官疾病
-
2
血液组成
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
细胞成分 白细胞(White blood 45% cell,WBC)
血小板(Platelet,Plt)
至循环池 d.释放入组织减少 e.共同
作用
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增多
)、
新生儿、月经期、妊娠(5个月以上
分娩时、饱餐、情绪激动、剧烈运动、
高温严寒
特点 短暂、一过性、无质的变化
-
26
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
①急性感染 最常见 ②严重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急性溶血) ③急性大出血 早期诊断意义 ④急性中毒 ⑤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
7
-
8
参考值
RBC
Hb
成人男 (4.0-5.5)×1012/L 120-
160g/L
女 (3.5-5.0).×1012/L 110-
150g/L
新生儿 (6.0-7.0)×1012/L 170-
200g/L
-
9
临床意义
RBC及Hb增多
定义
成人男 RBC >6.0 ×1012/L,
-
27
中性粒细胞减少
白细胞减少(Leukopenia) WBC < 4 ×109/L
白细胞增多(Hyperleucytosis) WBC > 10 ×109/L
hemoglobin
(PNH)
红细胞外在异常
和
免疫性、机械性、化学与物理、感染
-
15
3 红细胞丢失过多(hemorrhagic
anemia)
急性失血性贫血(acute blood loss)
慢性失血性贫血(chronic blood loss)
-
16
红细胞形态改变
RBC大小改变 RBC形态改变 RBC胞质着色改变 RBC结构变化改变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最多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红细胞形态改变
-
5
红细胞起源
骨髓造血干细胞
)促
红
细
红系祖细胞
胞
生
成 素
原始红细胞
(
雄 激 素 、 白 细 胞 介 素
早幼、中幼、晚幼红细胞
3(IL-3) Epo
网织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
EPO:Erythropoietin
IL-3:Interleukin
-
6
-
13
病理性减少
1 红细胞生成减少
造血干细胞增殖与分化异常:再障
DNA合成障碍:巨幼细胞贫血
血
Hb合成障碍: 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
RBC生成调节异常: 低氧亲和性Hb病
不能分类或多种机制:慢性疾病性贫血、
贫血、营养性贫血
骨髓病性
再障:Aplastic anemia,AA
巨幼细胞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
④可转化为白血病
-
12
RBC、Hb减少(贫血,Anemia)
定义 RBC、Hb、Hct< 参考值低限
分级
Hb男<120g/L,女<110g/L
轻度 Hb<参考值低限-90g/L
中度 Hb<90-60g/L
重度 Hb<60-30g/L
极度 Hb<30g/L
生理性减少 婴儿(出生后3月-15岁)、
妊娠中、后期、某些老年人
-
21
白细胞检测
外周血白细胞
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
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
22
WBC 5种白细胞总数 DC 100个有核细胞中各类白细胞的比值(百分数) 各类白细胞绝对值=WBC×DC
参考值
WBC
成人 ( 4-10) ×109/L
新生儿 (15-20) ×109/L
6月-2岁 (11-12) ×109/L
-
23
Differential leukocyte count
Neutrophilic stab granulocyte: 0-5%
Neutrophilic segmented granulocyte:
50-70% Eosinophil:0.5-5% Basophil:0-1% Lymphocyte:20-40% Monocyte:3-8%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14
2 红细胞破坏增多(hemolytic anemia)
红细胞内在异常
遗传性
膜缺陷 ereditary spherocytosis
酶缺陷 G6PD deficiency
珠蛋白合成异常 Siklanemia
获得性 Paroxysmal noct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