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城市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刻不容缓

合集下载

加强领导,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加强领导,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加强领导,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2023年,中国正处于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为新时代下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

面对生态环境破坏、价值观多元化、道德失范等诸多问题,加强领导,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一、加强领导,自觉履行提高文明素质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文艺是一定要立德树人的,是教化人的。

”领导干部应当自觉地履行起提高全民文明素质的使命。

政府在新时期下应该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加强对文化产业的管理和扶持,保障文化创新与创意的良性发展,注重文化产业的引领作用。

同时,各级领导干部应该认真把握舆论导向,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二、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注重文化创新的重要性在快速发展的21世纪,文化创新也成为热门话题。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文明社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应该注重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政府应该优化文化产业的环境,扶持创作者和艺术团体的发展和成长;注重文化创意与实利相结合,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教育、科技等不同产业进行协调和整合,推动城市文化创新转型升级。

三、强化文化道德引导,促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提升社会道德的缺失已经成为当前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

要加强文化道德引导,提高人们的公德心和职业道德。

同时,也要注重道德与法制的结合,加强立法,规范行业道德,整顿社会道德风尚。

针对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合理设置道德课程,为他们提供正确的道德指导和启示。

四、构建和谐文化生态,注重群众广泛参与的重要性文明建设不能是少数人的事情,为了保障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多方合作、群众广泛参与是必要的。

政府组织和支持各种文化活动,创造多样文化环境,厘清市场主体属性,鼓励企业等组织文化活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同时,在文化领域中加强社会综合管理,强化文化市场监管,推动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从而能够创造一种和谐文化生态,促进全民的文明素质提高。

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城市建设;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1导言
城市建设管理是一个城市规划发展的一个前提,对城市建设的有效管理才能合理规划城市建设。为了适应城市建设改造的发展,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刻不容缓。加强推进城市城区建设,必然需要对城市建设管理进行调整和改变。
2管理中的突出现象
2.1城市规划整体滞后、设施不够配套
城市建设管理缺乏科学的、系统的理念作指导,结构不够协调,功能不够完善,使得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受到一定影响,严重地阻碍着城市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①规划滞后;②地下管线建设滞后;③公共设施“欠账”多;④城市范围内停车场少。
2.2管理结果不理想
因为城市的规划布置的滞后性,城市建设水平不高,基础的设施以及设备不够完备,再加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全民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热情不够不高,规划意识、环保意识、卫生意识淡薄。导致:①店铺商品乱摆乱放、市场外溢、占道经营、占街为市现象没能较好解决;②停车泊位少,管理不够到位,车辆乱停放现象突出;③乱排油烟、乱倒污水、噪音扰民问题突出;④广告设置不规范,城市“牛皮癣”多;⑤乱堆放乱泄漏现象严重,影响市容卫生;⑥乱搭乱建现象时有发生;⑦园林绿化建设管理不到位,公共绿地普遍偏少,绿化美化水平普遍偏低;⑧城管执法力度不够,职能部门多头管理,无法互相合作。
3.2建设高素质的城管队伍
城市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大多是有城管进行的。在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这条路上,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作风好、守纪律的城管队伍。建设高素质的城管队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①要以政治建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廉政勤政的队伍,进一步树立城管队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形象。加强廉政勤政建设、完善社会监督制度,确保城管队伍的执法合法合理。②以质量建队。建设高素质的城管队伍,就要对城管队伍进行素质培养。a.组织人员参加培训,培养城管文明执法的精神。b.建立严格的标准,约束城管的行为。c.鼓励人员自主学习,建立学习型的城管队伍。将真正的高素质融入到城市管理当中。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善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善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本文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后,在推进其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互相连接、互相联系的制度体系。

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建设完善正文一、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及对其的认识(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丰富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伟大事业历史进程中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互相连接、互相联系的制度体系。

“讲话”着重从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三个层次简明的阐述了这一体系的丰富内涵、本质属性、根本特征和制度优势,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制度等各项具体制度”,并强调,“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符合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用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这样,不仅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认识,也为在实践中始终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指明了方向。

(二)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加倍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加强社会建设是建设幸福广东的重中之重——广东提升社会建设与管理水平经验做法与启示

加强社会建设是建设幸福广东的重中之重——广东提升社会建设与管理水平经验做法与启示

决定 》中 ,我 们应 当解放思 想 ,继 续
探索 加强社会 建设 的 良策 良法 ,用 抓
经济建 设 的劲 头抓好 社会建设 ,用 创
( )提高社 会建设 与管理 水平 二 是 建设幸福 广东 的重大 战略举措 。社
造性 的思维 和方法提 高社会 建设 与管 理水 平 ,为广 东实现 转型发 展 、科 学
加 强社会 建设 是建设幸福广 东 的重 中之重
广东提升社会 建设 与管理水平经验做 法与启 示
_ 冰 吴
当 前 ,广东 正处于 经济社会 转型 升级 的关 键 时期 ,社会 矛盾 纠纷 E益 l 突 出 ,社会建设 与管理 的任务艰 巨而
( )多 策 创 新 管 理 方 式 ,提 一 升对外 来人 口的管理 和服务水 平 。当 前 ,广东流动 人 口多达 3 0 多万 ,居 00
验做法折射出以下启示 :
( )提 高 社 会 建 设 与 管 理 水 刻 调整 、思想观念 深刻变 化 ,人们 的 一 平是加 快转 型升级 的迫切要 求 。发 达 行 为方式 、生 活方 式 、利 益诉 求等都 国家历 史经 验表 明 ,工业化 、现代 化 会 发生 明显 的变 化 ,社会 已经 进入 了 本身伴 随着社 会结构 的变迁 ,经济发 矛 盾 凸 显 期 ,社 会 矛 盾 和 危 机 多 发 、
会结 构这一 上层建 筑与经济 基础 相适 新 形势下 保持 党同人 民群众 的血 肉联 系 、创新 社会 管理 的现实需要 ,也 是
维 护 社 会 稳 定 、促 进 社 会 和谐 的基 础
性工程。
社 会 建 设 已 成 为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
义事业 总体布 局 的重 要组成 部分 ,与 广东 的转 型升 级 、幸 福广东建 设密 不 可分 。在贯彻 落实 《 中共广东 省委 、 广东省 人 民政 府关于 加强社会 建设 的

申论热点:智慧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申论热点:智慧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申论热点:智慧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于社会治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过去,传统的治理模式主要靠行政管理手段实现,行政力量不断加强,对于社会治理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随着社会的复杂化和变革性,这种传统治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治理的需求。

如今,走进智慧社会,智慧治理逐渐成为了未来社会治理的发展方向。

智慧治理作为新型治理方式,最大的特点是依赖现代科技的智慧力量,不依赖于行政手段,而是通过“数据+算法”的运作方式提升治理效能。

智慧治理的概念并不含糊,它是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治理体系有机结合,形成具有高度开放性、融合性和智能性的新型治理方式。

智慧治理可以帮助政府和社会组织增强治理能力,提升治理效果,打造更加和谐、稳定、繁荣、有序的社会环境。

智慧治理可以在多个领域发挥作用,包括交通、医疗、环保、安全等。

比如,在交通领域,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此背景下,政府引入智慧交通系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优化交通流动,提高交通疏导效率,缓解交通拥堵,为市民带来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

在医疗领域,智慧医疗通过数据大量搜集和分析,避免了患者排队挂号和复诊等问题,让患者就医更加便捷和安全。

同样,在环保领域,通过智能传感器和大数据分析的手段,实现环境的精细化管理和监测,可以更好地实现环境保护目标。

智慧治理的发展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予以支持。

同时,社会组织也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主动参与到智慧治理的建设中来,发挥其专业特长和社会资源,共同推动智慧治理发展。

总的来说,智慧治理是一种更加先进、高效的治理模式,具有许多优点,可以有效提高社会治理效能。

随着我们社会不断发展,智慧治理应该成为我们不断追求和推进的目标,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治理需求。

智慧治理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改善当下的治理问题刻不容缓。

加强城市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刻不容缓——访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教授

加强城市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刻不容缓——访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教授

记者:那 么,如何 判断我 国未来城 市化的发展
趋势?
陆学艺: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越过 5%的 0
转折点后, 城市化还将高速发展。1 5 9 年二战结束时, 4
欧洲的城市化率就是 5%,5 0 0年后,城市化率达到 9%以上。如果没有战争、特大天灾侵扰,中国经济持 0 续发展,24 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 7%以上。中 00 0 国将真正成为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社会。如何实现好 城市化,是中国今后几十年的大事, 也是世界的大事。 记者:难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在新世 纪之初曾经说过, 1 2 世纪人类最大的两件事情,一个 是高科技带来的产业革命 ,另一个就是中国的城市化。 但是,从人们的日常感受看,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 既带来经济的繁荣,但也会带来大量社会问题。 陆学艺:因为各种原因,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很曲折。在 15 — 91 “ 98 16 年 三年经济困难”之后,政 府就把城门关了,严格限制农民转为城市居民。直到 19 年, 98 才提出 “ 小城镇大战略”设想,让农民进到 小城镇和中小城市,但城门一开,大量人 口涌向大城 市。正如前述,十多年功夫 ,每年增加 20 00多万人。 现在中国的城镇常住人口超过67 . 亿,比欧盟 2 7国的
构。社会阶层结构的标志性指标是中等收入者阶层的 比重。20 年 , 08 我国的中等收入者阶层的人数只占总 就业人员的2%,离现代化国家应有的两头小中间大 3
的 “ 橄榄型”社会 阶层结构还有很大距离 。 记者 :那 么,如何理 解社会 建设和 社会 管理 的关
系呢?
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长远发展的前景看,
这些年来,我们出台了很多社会政策,制定了相应的
境污染 ,城乡差别、行业差别扩大,贫富两极分化 ,

“枢纽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思考——写在上海市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成立五周年之际

“枢纽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思考——写在上海市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成立五周年之际
管理部 门和社会组织之 间,通过 类似于社会组织联合体 的实 践载体 ,服务和管理一个 系统 、一个领域 、一个地域 的社会 组织 。这 个实践 载体 以章程 为纽 带 ,在 政治上 发挥 引领作
用 ,在 业 务 上 发 挥 引导 功 能 ,通 过 政 府 委 托 , 以购 买 服 务 的
作实行 电算化软件管理 、加快我区养老机构建设、在静安寺
式 的构想并及时付诸实践。
二、 “ 枢纽型” 社会组织的定 义
“ 枢纽 型 ”社会 组织最 主要 的功 能是在 党和 政府 与各 类 专业 性公益类社会组织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它把同类
社团管理 研究 I 1 1
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
别、同性质、同领域 、同地域的社会组织联合起来 ,在政府
2 0 年 ,静 安 区在 上海率 先成 立 了 区社 会 组织 联合 07
会 (即 静 安 区 “ + + 1 5 ×” 社 会 组 织 枢 纽 型 管 理 模 式 中 的 “ ” , 以 下 简 称 “ 社 联 会 ” ), 之 后 又 相 继 在 5 街 道 1 区 个
(即 “ ” ),和劳 动 、文化 、教 育等 系统 (即 “ 5 X” )成 立社 会组织联 合会 ,形成 了静 安区 “ + + 1 5 ×”枢纽型 社会 组织 管理模 式。 “ ’ 1.和 “ ”是属于 地域 类的枢纽 型社会 5 组织 , “ X”属于领 域类的枢纽型社会 组织 , “ + + 1 5 ×”称 之为混合类枢纽型社会组织。 由于混合类枢纽型社会组织把 “ 地域类 ”社会组织和 “ 领域 类”社 会组织两者 的优势在 区 级层面上整合在一起 ,其政府 的主导 力、支撑 力更 强 ,体 制 优势更加 凸显。 以这种 混合 类枢 纽型社会组织 为依托 ,开辟 高。五年 多来 ,静 安区枢纽型社 会组织 管理模 式发挥桥 梁和 纽带作用 ,坚持 “ 党建”引领 “ 建”,提升新社会组织 党 社 建工作 的有效性 :坚持 以章程 为行动准则 ,大力培 育发展公 益类专业性社会组织和领军 人物 ,加 强以公信 力为核 心的能 力建设 ;坚持搭 建服 务平 台 ,承 接服务 项 目 ,倾听 反映诉 求 ,推动 政府 购 买服 务 ,在惠及 百姓 民生 ,在维 护社会 稳 定 ,建 设和谐 家 园等 方面 发挥 了不 可替代 的作用 。实践 证 明 ,静 安区 “ + + 1 5 ×”枢纽型社会组织联合会是具有时代特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统筹城乡发展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统筹城乡发展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统筹城乡发展以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大力发展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扩大国内需求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山东省寿光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稳步推进小城镇建设,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

目前,全市14个镇(街道)中已建成1个国家级重点镇、4个省级中心镇、6个市级中心镇,小城镇建成区面积达61.8平方公里、居住人口23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55.5%。

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

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引领着城镇发展的方向。

在小城镇建设中,寿光市特别重视规划的导向作用:打破城乡分割,将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与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统筹规划,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市和中国人居环境城市为目标,突出“生态、文化、现代”特色,按照现代化中等城市的标准,高起点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各项规划。

在加快中心城区建设的同时,积极规划建设南部生态农业、寿北工业园区、东部城市新区、西部市场物流“四大板块”的城市框架,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布局等。

目前,全市14个镇(街道)和95%以上的村完成了新一轮总体规划,各镇(街道)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80%。

推动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小城镇延伸。

加大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力度,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

寿光市强力推动镇、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009年投资12亿元,新修改造道路331公里,新增供排水管道1300公里,安装路灯8100盏,明显改善了镇、村基础设施条件。

同时,建立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等社会保障体系;先后投资2亿多元对农村中小学进行改扩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省级标准化卫生所发展到217处,农民参合率达100%;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各镇(街道)建设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85%以上的村庄建设文化娱乐场所,初步建立起市、镇、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

强化小城镇建设的产业和经济基础。

2020年甘肃省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

2020年甘肃省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

2020年甘肃省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单选题A.平等互助、资源共享、互学互鉴、互利共赢B.平等互助、开放包容、公平合作、互利共赢C.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D.和平合作、资源共享、平等互助、互利共赢A.“光明之路”B.“中间走廊”C.“两廊一圈”D.“琥珀之路”A.差异化补贴B.集中搬迁到城镇C.渐进式搬迁D.住房成本控制A.毛泽东B.李大钊C.鲁迅D.陈独秀A.英国B.法国C.德国D.意大利A.“钉钉子精神”B.“长征精神”C.“红旗渠精神”D.“枫桥经验”A.爱自己的家人B.爱父母和长辈C.爱人民群众D.爱自己的老师同学同事A.5%B.8.24%C.10.32%D.12.28%A.管理型B.民主型C.集权型D.服务型A.市场管制和政府参与B.宏观调控和政府参与C.微观调控和政府职能D.市场管制和政府职能多选题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植根中国大地C.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D.深得人民拥护A.和平、发展、合作可能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B.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深化C.苏联亡党亡国这一难得的反面教员走到我们前面D.世界范围内的左翼和马克思主义思潮开始有所复兴E.中国在朝鲜半岛的战略新举措A.减量化B.稳定化C.能量回收D.温室气体减排A.“最后一公里”瓶颈待破解B.应急预案实用价值待提升C.防灾意识待提升D.高效的组织体系建设亟待加强A.有利于广西完善现有开放格局,形成全方位、多领域、强开放的全新格局B.有利于广西构建对内稳定的大环境C.有利于广西实现“两个建成”的战略目标D.有利于广西发展成为国际化大省A.与时俱进完善具体政策B.确保民族地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D.依法治理民族事务A.因地制宜B.统筹规划C.分级负责D.分类指导A.加强生态环境保护B.保障黄河长治久安C.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D.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E.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A.2019年一季度,GDP、工业、投资、消费等增速下降的实际值比预期值要好B.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公布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利好消息C.前一阶段中美贸易战按下了“暂停键”D.我国消费增速高位运行的态势已持续很长时间A.1988年B.1993年C.1999年D.2004年判断题。

【最新】中央党校课题调研组座谈会发言提纲

【最新】中央党校课题调研组座谈会发言提纲

中央党校课题调研组座谈会发言提纲xx街道地处诸城市西部,紧邻城区,共有23个社区,其中农村社区13个,总面积110平方公里,城市社区、农村社区两种形式并存。

特殊的地理位置,不同于其他乡镇的社区组织模式,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两新”组织的不断涌现,给社会管理造成很大的难度,成为党工委、办事处在社会管理中努力破解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根据上级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社会管理与服务工作中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基层管理网络。

社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

在社会转型期,以行政包揽为主要特征的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当今社会。

街道办事处是社会管理与服务的最终端,担负着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责,工作中,注重转变办事处的职能,发挥办事处相关部门的主导作用,整合社会资源,上下联动,多方参与,在街道建立健全了党政组织抓总、社区居委会为主、社会各方联动的管理网络,将23个社区划分为23个网格,构建起了网格化管理体系,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初步形成。

信访维稳、安全生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环境整治、物业管理等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系统,实行属地管理,各司其职,实现了管理与服务的常态化、本能化。

二是加强服务阵地建设,确保管理服务正常运转。

按城市社区每500人配备1人,至少3人;农村社区4-7人的标准配齐配全社区工作人员,街道财政优先支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费用。

在服务阵地建设上,三年来,不断对老旧社区服务中心进行改造扩建,提高硬件设施,各社区内设立警务室、计生、医疗、纠纷调解与法律服务中心、物业管理等站室,劳动保障、民政慈善、群团组织与志愿者服务、农业科技、金融服务等窗口,畅通居民诉求渠道,拓展服务内容,保证了管理与服务的正常运转。

2007年至2010年,街道用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经费达5000万元,解决了有钱办事、有人办事的问题。

三是推行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加强特殊人群管理。

[优化]强化地方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对策思考

[优化]强化地方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对策思考

强化地方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对策思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职能作用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在经济调节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市场监管方面也在逐步加强,今后还必须适应新形势,进一步改进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方式方法,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

同时,应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

本文就我国地方政府如何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出若干对策和措施。

一、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理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并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新发展战略,其核心贯穿了“以人为本”极赋有人文主义精神的治国、执政理念。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地方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首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理念,充分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由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官本位向民本位的转变。

其次树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理念,地方政府还应在三个方面进行理念更新。

一是调整政府职能的“价值观”。

如何更好的为社会、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最基本的价值理念。

因此,地方政府应注重提供与公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将地方财政投入的重心转向公共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公民素质和生活质量。

二是树立利民便民的“服务观”。

地方政府部门要改变以往“朝南坐”的工作作风和方式,主动“朝北坐”,“朝老百姓坐”。

要消除一些地方政府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办事态度,提高办事效率。

三是坚持造福人民的“政绩观”。

建立注重社会效果和公众满意程度的地方政府政绩评价制度与评价体系,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评价不仅要看GDP的增长,而且还要看经济社会是否得到协调发展,社会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否得到提高;要将为民服务,为民执政作为政府管理的本质要求,把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地方政府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努力建设一个忧民所忧、乐民所乐的服务政府。

街道开展效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工作汇报

街道开展效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工作汇报

街道开展效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工作汇报1. 背景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也在迅速发展,街道作为城市基层组织之一,承担着市政府和区政府的各项政策和决策的实施,为维持社会的稳定和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各种管理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街道的效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2. 工作目标本次效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街道机关工作效率,规范化机关管理,为居民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公共服务。

具体目标如下:1.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2.加强机关管理,规范化工作标准和流程,提高工作质量;3.提高公共服务品质,提高居民满意度。

3. 具体工作计划3.1 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3.1.1 制定工作流程我们将对机关工作流程进行梳理,重新制定工作流程,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高效完成。

3.1.2 强化业务培训加强对街道干部的业务培训,提高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使其更有能力处理政务及居民服务类事宜。

3.1.3 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建立街道机关绩效考核制度,逐步建立并落实机关工作考核评价机制。

3.2 规范化机关管理3.2.1 梳理工作职责优化街道机关的工作职责,明确各项工作责任,规范工作标准。

3.2.2 建立档案管理加强档案管理,规范档案资料管理流程、归档标准和档案查询标准,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3.2.3 落实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管理,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保设施,确保办公环境和安全。

3.3 提高公共服务品质3.3.1 加强社区服务优化社区服务,制定工作计划和预算,加强社区公共服务建设。

3.3.2 改善居住环境加强居住环境管理,规范居住用地、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常规管理工作,提高居民居住环境的品质。

3.3.3 优化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改善市容市貌,推进道路、桥梁、河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提高市容市貌品质。

4. 工作难点本次效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工作中,存在以下难点:1.街道干部素质不高,需要对其加强业务培训和绩效考核;2.街道管理条例不够规范化,需要逐步完善;3.部门之间的协作不够紧密,需要加强协作。

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为本贴近群众, 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 以人为本, 服务为先, 要以增进人民幸福为 目标。因此
会建设,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 加快发展各项社 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 会事业, 着力解决当前群众反映强烈 的教育、 就业、 收入分 脚点, 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 发 妥善 处理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利益要求和 配、 社保、 医疗、 住房等民生问 题, 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 点和落脚点。
[ 关键词] 创新 社会管 理; 社会建设; 以 人为本; 统 筹协调 中图分 类号 : C , 1 1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6 7 2— 8 6 1 0 ( 2 0 1 3 ) 0 3— 0 0 6 8— 0 2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少的一项管理活动。但是, “ 创新社会管理” 是一个新问题, 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党的十八大把社会管理创新提 创新的前提是存在一定形式的社会管理, 是在既有的社会管 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 早在 2 0 1 1 年,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 理的基础上, 运用已有的社会管理资源, 运用已有的经验对 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 社会管理进行改革、 改进、 改造, 最终目的是维护社会的稳定 就强调, 社会管理创新要“ 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 最大限度 与 和谐, 推动社会的 发展和进步。 也是说, 所谓“ 创 新” , 是在 增加和谐因素、 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 因素, 以解决影响社会 已有的管理经验的的基础上, 社会管理要与时俱进, 正确把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越来越受到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
统的 “ 管控命令” 思维, 转变为“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 从政府 保姆式的“ 包揽一切” , 到注重运用社会资源、 运用社会力量

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社会建设

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社会建设
和 创 新 社 会 管 理 的 出 发 点 和 落 脚
点 。 着 力 解 决 好 人 民 最 关 心最 直 接 最 现 实 的 利 益 问题 。 创新 社会管理 , 归 根 结 底 也 是 为 了更 好 地 服 务 群 众 、 维
护 群 众 利 益 。社 会 管 理 和 服 务 的 重 心 在 基 层 , 社 会 稳 定
理 . 根本 目的是维 护社会 秩 序 、 促进社 会 和谐 、 保 障 人
民 安 居 乐 业 . 为 党 和 国 家 事 业 发 展 营 造 良 好 的 社 会 环
境 。做 好 社 会 管 理 工 作 , 促进社 会和谐 , 是 全 面 建 设 小
治任 务 . 又 是 一 项 亟 待 破 解 的重 要 课 题 。“ 基础不牢 , 地
协调社会关系 、 规范社会行为 、 解 决 社 会 问题 、 化解 社 会
矛盾 、 促进社会公正 、 应对社会风险 、 保 持 社 会 稳 定 等 方
面 为 基 本 任 务 的 基 层 社 会 管 理 是 社 会 建 设 的重 要 保 障 , 加 强 和 创 新 社 会 管理 是 社 会 建 设 的 必 然 要 求 。
2 . 加 强 和 创 新 社 会 管 理 的 关 键 在 于 推 进 基 层 社 会 管 理 创 新
社 会管理 。 说 到 底 是 对 人 的管 理 和 服 务 , 涉 及 广 大
1 .加 强 社 会 管 理 是 社 会 建 设 的 必 然 要 求
社 会 管 理 与社 会 建 设 两 者 相 辅 相 成 、不 可 分 割 , 社 会 建 设 是 社 会 管 理 的 前 提 和 基 础 . 社 会 管 理 是 社 会 建 设 的必 然 要 求 和 重要 保 障 。

把政府职能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

把政府职能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

把政府职能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在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重视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是由现阶段社会矛盾的新变化决定的,是现实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韩学键说,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保障性工作。

要牢固树立人本理念,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强化政府社会服务管理功能,创新管理方法,从解决群众最急需、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有效解决各类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倾力打造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生态和美的“五和愿景”,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促进和谐稳定,首先要学会总结经验,努力在社会管理创新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务必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做好社会管理工作的基本经验;二是务必坚持齐抓共管,这是做好社会管理工作的根本方法;三是务必坚持抓好基层夯实基础,这是做好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四是务必坚持一切从大庆实际出发,这是做好社会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五是务必坚持创新发展,这是做好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法宝;六是务必坚持加强政法综治工作保障,这是做好社会管理工作的可靠保证。

创新社会管理,促进和谐稳定,其次要在深化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坚持以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将之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努力在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上下功夫。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各级领导干部在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要全面考虑人民群众各种合理诉求,全面梳理社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更新管理理念,改变管理方式,实现由防范、控制型管理向人性化、服务管理的转变,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具体要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民生改善,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围绕打造“五和愿景”,以“大民生”观为统领,不断提升“十大民生工程”的普惠性。

着力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满足基本民生、改善小康民生、建设现代民生。

关于白城市城市规划建设的几点思考管理

关于白城市城市规划建设的几点思考管理

一、基本情况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全市南北长230公里,东西宽211公里,总面积25685平方公里。辖镇赉县、通榆县、大安市、洮南市、洮北区、白城经济开发区、大安经济开发区、查干浩特旅游开发区、白城市民营经济开发区九个县(市、区),有200多万人口。“十一五”期间,白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工作,城乡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等工作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严格规划编制,规范规划审批管理,提高规划管理效能,提升规划管理水平,确保了城乡规划的全面实施,推进了城市发展进度。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有的城市为了改变形象,早出政绩,大搞特搞献礼工程,形象工程,片面追求建设的高速度,忽视客观规律,盲目蛮干,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损失。
5.规划缺乏前瞻性
目前,城市交通拥挤现象,几乎见怪不怪的通病,主要问题是在制定城市规划中,缺乏前瞻性,没有在近期或是较长一段时期内,给城市建设留有一定发展空间,导致了大量的拆迁现象。
在新区建设上,一要加强规划观念。在规划上一定要体现出扬长避短的理念,充分立足白城的比较优势来开展规划设计工作;二要加强城市的整体修建。在外部布局上要有适宜的城镇体系规划,重点考虑城市内部布局的优化问题及城市外部交通体系的升级,如高速公路的走向、城市水轴和水系的构建及生态的改善等问题;三要在城市新区选址上,建议在城市西部构建,要尽快形成清晰明确的发展思路;四要不能忽视老区的更新问题。要逐步改善老区居民的居住条件,提升老区城市品位;五要要明确思路。南部景观带的打造应提上日程,市民广场应做重新整修,使其成为白城文化的中心,同时还要考虑建设城市的会展中心。
4.要大手笔、大投入,强力推进城市开发建设
要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拓宽投融资渠道,要搞好资本运作。要遵循紧凑城市理念,按照规模紧凑、结构紧凑、功能紧凑的要求,努力实现“新旧结合、以新带旧、以旧补新”,新旧城区统筹互动,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

《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工作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

《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工作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

《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工作发展的意见》政策解读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工作发展的意见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工作变得日益重要。

为了更好地推进城市建设工作的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对《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工作发展的意见》进行政策解读,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一、背景介绍城市建设工作是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刻不容缓的任务。

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功能日益复杂,对城市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城市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工作发展的意见》,旨在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提供更好的城市环境和公共服务。

二、主要内容《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工作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内容:2.1 加强规划引导要加强城市规划的科学制定,根据区域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并注重统筹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

重点加强对土地利用、城市布局、交通规划等方面的引导,确保城市发展有序、高效。

2.2 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要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投资力度,提高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重点加强城市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领域的建设,打造智慧城市、绿色城市和宜居城市。

2.3 推进环境保护工作要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工作,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改善环境质量。

重点解决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突出问题,推动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2.4 加强城市管理创新要通过加强城市管理创新,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加强市场监管,提高城市安全管理水平,推行智慧城市管理模式,提供更便捷的公共服务。

2.5 促进产业升级和就业增长要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

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的支持力度,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

同时,要积极引导和促进就业增长,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 季建林
( 中共南通市委党校, 江苏
[ 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南通
226007 )
要]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同时进入社会矛盾凸现期 和多发期, 而我 国的社会
管理体制却难以适应这样的形势, 面临诸多新课题� 新挑战�改革� 完善和 创新社会管 理体制, 就成为 一项紧 迫而重要的课题�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要 求, 刻 不容缓地 加强和改善 社会管理, 构建新 型社会 管理体制� [ 关 键 词] 社会管理; 体制改革; 研究与思考 [ A 文献标识码] [ ] 100 9 - 0 65 7 ( 20 11 ) 02 - 000 3 - 06 文章编号 [ C91 6 中图分类号]
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 社会的发展 , 我国的工业化� 信息化 � 城市化� 市场化 和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全 面推进� 这既 为我国的新发展提 供了重要战略 机 遇, 同时又带来了社会结构 � 社会组织形式� 社会利 益格局和社会思想观念的大调整 � 大发展 � 大变化, 进入了社会矛盾的凸现期 � 集中期 , 党和政府工作面 临前所未有的新课题 � 新挑战 �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
会管理方式尚不能适应这种变化 , 为新生社会组织 和阶层服务的理念� 方法 � 机构缺失 ; 四是城乡 � 地区 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 收入分配结构不够合理 , 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摩擦和冲突增多, 利益诉 求表达的渠道不通畅, 缺乏为利益诉求表达服务的 社会团体与机构 ; 五是群众组织官僚化, 社会服务组 织严重缺乏 , 社会中介组织尚未真正成为政府职能 转移的载体, 社会团体等民间组织的作用尚未得到 充分发挥 , 社会资本的开发利用不足 , 社会的自我组 织能力不强 �这些问题的存在, 要求党和政府高度 重视和积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 二� 把握加强社会管理 � 优化社会服务的原则 党的十六大以来, 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我 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新任务, 党和政府 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 索, 取得显著成就�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 中全会上提出"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 � "加强社 会建设和管理,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的任务; 在 党的十六届 六中全会上指出"加强社会管理 , 维护 社会稳定,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 在党的十七 大上进一步强调要"完善社会管理 , 维 护社会安定团结 " � 当前 , 如何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 社会管理的要求, 为我国的新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与条件, 笔者认为必须正确把握加强社会管理的原 则, 明确优化社会服务 的方向和内容, 这是我们 改 革� 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基本前提� 正确把握加强社会管理的原则, 必须以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 谐社会的要求, 明确社会管理在我国的地位与作用 � 我们所讲的社会管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 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格 局中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管理的核 心内涵 � 基 本任务 � 主 体和目 的, 国务委 员马凯 在 2010 年 9 月 2 日国家行政学院秋季开班典 礼报告 中作了阐发 , 他指出: 它是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 , 通过政府主导� 多方参与, 规范社会行为� 协调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城市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刻不容缓——访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教授记者张林江2012年02月23日15:35分享记者:陆先生,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时期,您近年来十分关注社会结构的研究,请介绍一下您的研究脉络和研究发现好吗?陆学艺:我们的研究是从社会阶层结构研究开始的。

这个研究从1999年初开始,共做了3年,参与调研的工作人员有几百人,我们完成了8个县市、2个大型国企、1个乡村社区和1个大学社区的抽样问卷调查、入户访谈,收集了1万多份问卷和近千份访谈记录资料,最后形成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在这个报告里,我们提出了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三类资源(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占有状况为标准的社会阶层划分方法。

根据分析,我们将当今中国的社会群体划分为10个社会阶层,分别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业员工、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

这10个阶层分成上层、中上层、中中层、中下层和底层五种社会经济地位。

由于这种社会阶层划分方法建立在大量调研数据的基础上,与多数群众的基本看法一致,因此有一定的说服力,也在学界引起相当反响。

我们的第2个研究成果是《当代中国社会流动》。

我们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梳理了我国1949年后的5次大的社会流动,分析了10大社会阶层的来源和流向,以及未来演化趋势,并提出了改革和调整中国社会流动机制的政策建议。

这个研究历时两年半。

从2006年起,我们开始关心更为复杂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研究。

该课题研究和写作花费4年多,直到2010年才出版《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一书。

记者:这本书研究分析了社会结构的10个方面,可以说是对当代中国的全景式框架描述和脉络扫描。

陆学艺:对。

社会结构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既是社会静态分析的终点,又是动态分析的起点。

19世纪著名的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曾说:“对社会结构的分析是理解一切社会现象的出发点。

”根据我们的研究,我国社会结构调整大大滞后于经济结构变化,目前,中国经济结构已经达到工业化中期阶段,而社会结构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

这是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和矛盾的重要根源。

记者:你们的研究分析了我国城乡结构的现状和城市化未来趋势,并认为这是中国发展的“几千年未有之变局”。

陆学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在三次产业中,二产占46 8%。

中国已是制造业大国、世界工厂,经济已进入工业化社会的中期阶段,可以说已经实现了工业化。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也很快。

1979年中国的城镇人口只有1 72亿人,城市化率为17 9%。

2000年,城镇人口为459亿人,城市化率为36 2%。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大大加快。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我国城镇人口达到66557万人,10年间城镇人口每年递增2065万,城市化率每年递增1 35个百分点,2010年城市化率达到49 7%。

可以肯定地说,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一定会超过50%,到达了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转折点,从此,中国由农村社会转变为城镇社会,真正实现了“几千年未有的大变局”。

实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大变迁。

记者:那么,如何判断我国未来城市化的发展趋势?陆学艺: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越过50%的转折点后,城市化还将高速发展。

1945年二战结束时,欧洲的城市化率就是50%,50年后,城市化率达到90%以上。

如果没有战争、特大天灾侵扰,中国经济持续发展,204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70%以上。

中国将真正成为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社会。

如何实现好城市化,是中国今后几十年的大事,也是世界的大事。

记者:难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在新世纪之初曾经说过,21世纪人类最大的两件事情,一个是高科技带来的产业革命,另一个就是中国的城市化。

但是,从人们的日常感受看,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经济的繁荣,但也会带来大量社会问题。

陆学艺:因为各种原因,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很曲折。

在1958-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之后,政府就把城门关了,严格限制农民转为城市居民。

直到1998年,才提出“小城镇大战略”设想,让农民进到小城镇和中小城市,但城门一开,大量人口涌向大城市。

正如前述,十多年功夫,每年增加2000多万人。

现在中国的城镇常住人口超过6 7亿,比欧盟27国的总人口还多,是美国总人口两倍多。

2亿多农村人口在很短的时间内涌到城里来,一方面为国家创造了巨量的财富,大大推进了二、三产业大发展,这是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城市病、特大城市病也集中爆发了,这给城市社会管理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大家都能看到,这些年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社会问题突出了,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呼声高涨,交通堵塞、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城乡差别、行业差别扩大,贫富两极分化,诈骗盗窃增加、社会治安恶化,行贿受贿、贪污腐败、大案要案、刑事犯罪案件大量增加,上访上告、群体事件频发,劳资关系、干群关系、党群关系相当紧张。

记者:因为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社会问题,所以有一些人提出城市化步伐应该放缓,还有人提出要分析是否继续搞城市化,甚至有人提出“逆城市化”思路,要清退一部分进城农民回到农村去。

陆学艺:面对经济报喜、社会报忧、城市病集中爆发的现状,社会各界有各种不同的评论是正常的。

但是应当看到,这些都是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出现的正常现象,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应当通过继续深化改革和转变发展方式逐步解决。

中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这是多年来许多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理想。

中国也一定要实现城市化,这是符合历史潮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世界上还没有哪个现代化国家是建立在农村社会基础上的。

我们好不容易达到了城市化率50%的水平,岂有倒退回去的道理。

我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只是进入工业化中期后社会发展加速的产物,实际只是弥补了过去几十年严格限制农民进城造成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不足,带有还账的性质。

现在达到的50%的城市化率,是适合经济达到工业化社会中期阶段的水平的,是符合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的,是纠正“经济一条腿长,社会一条腿短”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些年城市化高速发展,应该说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方面,这是毋庸置疑的。

当然,我们也要高度重视目前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种种负面现象,包括各种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和社会问题。

客观地说,所有实现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这些问题都是发生或存在过的。

几经反复,他们逐渐解决了这些问题,才发展成为现代化国家。

我们是后来者,我们也会遇到这些问题,也一定能解决这些问题。

记者:所以,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特别是今年我国城市化率超过50%的临界点后,加强城市社会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陆学艺:对。

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在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很重视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中就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涵;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就是要解决好这些问题。

这些年来,我们出台了很多社会政策,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法律,大量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治理和遏制城市病的产生和蔓延,而且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我们相信,这些问题通过正在大力开展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是可以解决的。

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长远发展的前景看,随着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我国的城市化也一定会持续较快发展,这是不可阻挡的。

所以,今后我国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任务是很重要、很艰巨的,既要解决好目前已经产生的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和社会问题,又要解决好可能新产生的问题。

记者:众所周知,根据变化的新形势,党中央非常及时地提出来,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加快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其主要内涵是什么?陆学艺:中国的革命与建设是分阶段推进的。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形势变了,就要采取不同的战略和策略。

这是我们的基本经验。

根据形势的变化,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将社会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体现了我们对社会发展规律、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深化和提高,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现阶段,社会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全面发展包括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等民生事业和科研、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在内的社会事业。

搞好社会事业,改善民生,就是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任务。

二是加强社会体制和社会规范的改革与完善。

在社会体制方面,就当前来说,应该建设好中央和地方的体制、城市和乡村的体制、劳动就业体制、收入分配体制、社会流动体制、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协调体制,等等。

新体制要有新的社会规范。

要建设与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相适应的社会规范,建设适应新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保持和发扬农业文明中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优秀传统规范,形成新的中华文明。

三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安全体制建设。

完善社会管理,保证社会正常有序,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四是加快调整社会结构。

一个国家或地区,最主要和最基础的是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这两个结构一定要协调,相辅相成。

社会结构的核心是社会阶层结构。

社会阶层结构的标志性指标是中等收入者阶层的比重。

2008年,我国的中等收入者阶层的人数只占总就业人员的23%,离现代化国家应有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还有很大距离。

记者:那么,如何理解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关系呢?陆学艺: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

另外,我认为,鉴于社会建设的重要性,特别是目前我国社会建设工作的繁重性,应当考虑将社会建设在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位”的总体布局中排到第二位,并通过建立统筹协调性的领导机构、加快顶层设计、加强人力物力财力配备、形成机制化议事程序等方式,大力加以推进。

记者:就城市社会管理的视角看,目前应当做好的重点工作是什么呢?陆学艺:目前亟需办好三件大事。

一是科学规划构建现代城市社会管理的框架。

二是改革现行的农民工体制,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的难题。

三是加强建设健全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记者:科学规划现代城市社会管理框架的原因是什么,规划的落脚点是什么?陆学艺:近年来,我们在四川成都、江苏太仓、福建晋江等地进行了大量的社会建设、社会管理调查研究。

我们发现,现行的城市社会管理体系和资源配置方式已经很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比如,1998年,中国有41608万城镇人口,城市化率33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