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肾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脏腑

中医基础理论--脏腑

朝百脉与主治节
朝百脉是指肺具有接受百脉之气的作 用,全身的血液通过血脉汇聚于肺, 再通过肺的呼吸作用进行气体交换, 然后输布全身。主治节是指肺对全身 具有统领作用,能够调节气机升降出 入,维持全身气机调畅。
肺腑的病理变化
咳嗽
当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失调时,会导致咳嗽。咳嗽通常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燥热咳 嗽、痰湿咳嗽等类型。不同类型的咳嗽有不同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
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衰竭是指肾脏功能部分或完全 丧失,导致代谢废物及毒物在体内蓄 积,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
肾脏系统的调护与养生
饮食调理
保持均衡饮食,多吃富含优 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的食物,如鱼、肉、蛋、奶 、豆类及其制品。
适量运动
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 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 ,促进新陈代谢。
三焦腑
总结词
三焦腑具有通行元气、运行水液、促进 脏腑功能的作用。
VS
详细描述
三焦腑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组织,它被认 为是全身气机和脏腑功能的核心。三焦腑 具有通行元气、运行水液、促进脏腑功能 的作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
THANKS
感谢观看
胆腑
总结词
胆腑主要功能是贮存和排泄胆汁,参与消化功能。
详细描述
胆腑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器官,主要功能是贮存和排泄胆汁。胆汁是肝脏分泌的 一种液体,可以帮助消化脂肪。胆腑通过调节胆汁的分泌量来参与消化功能,同 时还能排泄一些体内代谢产物。
小肠腑
总结词
小肠腑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详细描述
呼吸功能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具有通气 和换气的功能,为全身组织和器官提 供充足的氧气,并排除二氧化碳。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肾为气之根-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肾为气之根-中医基础理论

“肾为⽓之根”,语出《类证治裁》:“肺为⽓之主,肾为⽓之根。

肺主出⽓,肾主纳⽓。

”“肾为⽓之根”是指肾是⼈体⼀⾝之⽓的根本。

从《类证治裁》原⽂所述来分析,“肾为⽓之根”是承“肺为⽓之主”⽽⾔,其后⼜说“肺主出⽓,肾主纳⽓”,结合上下⽂可知,“肾为⽓之根”是强调肾在呼吸运动中的作⽤。

由此可知,“肾为⽓之根”与“肾主纳⽓”是异语同义,即肾为⼀⾝之⽓的根本,具有摄纳呼吸之⽓,保持呼吸深度,防⽌呼吸表浅的作⽤。

故《类证治裁》⽈:“肺为⽓之主,肾为⽓之根。

肺主出⽓,肾主纳⽓。

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 呼吸运动虽为肺脏所主,但亦与其他脏腑有关。

⼈体呼吸运动的正常进⾏,依赖于肺⽓的宣降、肾⽓的摄纳,以及⼼⽓的推动、肝⽓的调畅。

故《难经。

四难》⽈:“呼出⼼与肺,吸⼊肾与肝。

”由于肾藏精,为“封藏之本”(《素问。

六节藏象论》),肾(命门)为“⼗⼆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源”(王肯堂《灵兰要览》),⽽⾜少阴肾经“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肺中”(《灵枢。

经脉》),“肾上连肺”(《灵枢。

本输》),故肾的封藏作⽤能摄纳由肺吸⼊的⾃然界之清⽓,以使呼吸调匀,深长有⼒。

正如《医碥》所说:“⽓根于肾,亦归于肾。

故⽈肾纳⽓,其息深深。

”肺居上焦⽽司呼吸,肾位下焦⽽主纳⽓,肺肾相合,吸纳相因,则呼吸深长,节律调匀。

肾主纳⽓是以肾藏精为基础的,是肾的封藏作⽤在呼吸运动的体现。

故明代李梴在《医学⼊门》中说:“肾有两枚,……纳⽓收⾎,化精,为封藏之本。

”肾精充⾜,则纳⽓正常,呼吸深长有⼒;若肾精不⾜,肾⽓亏虚,摄纳⽆⼒,则既不能摄纳由肺吸⼊⾃然界之清⽓,⼜不能调节呼吸之深度,从⽽导致呼吸表浅、呼多吸少、动则⽓喘、⽓息不续等症。

即如《灵枢。

经脉》说“肾⾜少阴之脉,是动则病饥不欲⾷,⾯如漆柴,咳唾则有⾎,喝喝⽽喘。

”《证治准绳》⽈:“真元耗损,喘出于肾⽓之奔,……乃⽓不归元也。

” “肾为⽓之根”理论在临床上对于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肾为⽓之根,故久咳、久喘多伤及于肾,即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说:喘息“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肾主骨与生髓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肾主骨与生髓

肾主骨、生髓的生理功能,实际上是肾之精气具有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学认为,肾藏精,精生髓,髓藏于骨腔之中,髓养骨,促其生长发育。

因此,肾-精-髓-骨组成一个系统,有其内在联系。

肾精充足,髓化生有源,骨质得养,则发育旺盛,骨质致密,坚固有力。

反之,如肾精亏虚,骨髓化生无源,骨骼失其滋养。

在小儿,就会骨骼发育不良或生长迟缓,骨软无力,囱门迟闭等;在成人,则可见腰膝酸软,步履蹒跚,甚则脚痿不能行动;在老年,则骨质脆弱,易于骨折等。

髓,有骨髓、脊髓、脑髓之分。

藏于骨腔内之髓,称为骨髓。

位于脊椎管内之髓,称为脊髓。

位于颅腔中的髓,称为脑髓。

这三种髓,均由肾精所化生。

因此,肾中精气的盛衰,不仅影响到骨的生长与发育,而且也影响到髓的充盈和发育。

中医学认为脑为髓之海,因为脊髓上通于脑,聚而为脑髓。

肾精充沛,髓海满盈,脑得其养,则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耳目聪明,记忆力强。

反之,若肾精不足,髓海失充,在小儿,则表现为大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或形成傻呆病;在成年人,多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精神萎顿,思维缓慢,头晕,眼花,耳鸣,失眠;严重者,则可发展成为健忘症。

牙齿属骨的一部分,故称齿为骨之余。

既然牙齿与骨同出一源,所以牙齿也依赖于肾中精气所充养。

肾精充足,则牙齿坚固、齐全。

若精髓不足,则牙齿松动,甚或脱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对于牙齿松动等病证,临床上亦常采用补肾的方法治疗,多能获效。

肾主骨这一理论,近年来通过实验研究,也进一步得到充分的证实。

例如研究发现,某些补肾药物,能增加骨的坚韧度,对于某些骨折的病人,采用补肾的方药治疗,多能加速骨质愈合。

近年来,根据肾主骨的理论,从治肾入手,治疗多种骨的病变,都取得满意疗效。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藏精,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即是说,肾对于精气具有闭藏作用。

肾对于精气之闭藏,主要是为精气在体内充分发挥其应有效应创造良好条件,不使精气无故流失,从而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

1.精的概念、组成及功能:精,是精微、精华之意。

中医学中的精,即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基本物质。

其含义有两方面。

肾所藏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部分。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虽然来源与功能有异,但均同归于肾,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2.肾中精气的生理效应:肾所藏的精气可以转化为气,称为肾气。

肾中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兹分述之。

肾主生殖:生殖,即生育繁殖,即是人类繁衍后代的保证。

中医学认为,生殖与肾的关系极为密切。

肾的精气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又是促进生殖机能成熟的物质基础。

人从幼年开始,肾的精气就逐渐充盛,到了青春期(男子二八,女子二七),肾的精气进一步充盛,体内产生了一种叫“天癸”的物质,这时人的生殖器官已发育成熟,男子出现排精,女子月事以时下,从而具备了生殖能力并维持到一定的年龄。

从中年进入老年,肾中精气逐渐衰竭,“天癸”这种物质也逐渐消失,生殖能力即逐渐地丧失。

肾气促进生长发育:人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均和肾中精气的盛衰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

可见肾中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如果肾的精气虚衰,必然会给人体带来相应的病理变化。

此外,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的理论,对养生保健具有重要意义,保养肾中精气,是中医防止早衰、延年益寿的核心内容。

目前所研制的抗衰老药物,亦以补肾药物为主。

此外,中医学认为,精血互相化生,肾精可以化生为血液,如《诸病源候论》说:“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

”肾精生血理论,对中医临床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肾中精气与肾阴、肾阳的关系: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对机体各方面的生理活动,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肾》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肾》课件

3
心理调节
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减轻精神压力,对肾的健康非常重要。
肾的中药调理方法
草本中药
中草药中有很多对肾具有保养和 调理作用的药物,如黄芪、淮山 等。
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促进肾的血 液循环和能量平衡,从而调理肾 脏。
拔罐疗法
拔罐可以通过负压原理改善肾的 气血循环,有助于肾的调理和排 毒。
总结与展望
关பைடு நூலகம்与相互作用
肾与其他脏器有着密切的相 互作用,如与心包、膀胱、 大肠等。
生理期与病理期
肾有不同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了解其周期可以更好地调理 和预防疾病。
肾的养生与防治常见疾病
1
饮食调理
科学饮食可以起到养肾强身、防治肾病的效果,重点关注食物的性味和热量。
2
运动保健
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肾功能,增强肾脏的代谢和排毒能力。
《中医基础理论肾》PPT 课件
本PPT课件介绍了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肾的重要性和功能特点,肾与生殖系统的 关系,以及肾的生理期和病理期。还将分享肾的养生和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以及中药调理肾的效果。让我们共同探索中医肾的奥秘!
肾的基本概念与功能特点
藏精与生殖
肾是人体五脏之一,不仅在 藏精方面起重要作用,还与 生殖系统紧密相关。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肾的重要性和功能特点,以及肾的调理 方法。希望大家能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提升肾的健康和全面的身体 健康。

肾的生理功能中医基础理论

肾的生理功能中医基础理论

肾的生理功能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况取决于肾,它对青春容颜、思维能力、骨髓等产生重要作用。

因此,肾的健康是中医关注的重点。

中医关于肾的生理功能有三个主要观点,即阴阳平衡、内部气予阴阳的平衡、肾气的补血的特定生理功能。

首先,在中医学观点来看,肾是一个总的概念,代表阴阳的平衡,也代表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可以达到健康,从而实现青春容颜、保护脑力等功能。

其次,人体具有中医所说的内部气予阴阳的平衡,这是指人体内以表观所见,体内性质以及默认健康状况下,肾脏可以通过血液和气体的笼统调节而达到自身健康状态。

最后,肾气的补血的特定生理功能就是把血液调节成精神健康的特定功能。

中医认为,肾气的补血可以使脑力受到保护,内脏功能也会更加高效。

总之,一种身体健康状况的保持是否得赖于肾的正常功能,而肾的正常功能是否需要肾的气的补血,这在中医学观点来看是必要的,使得各项器官得到延续。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详解(肾)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详解(肾)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详解(肾)肾(附:命门)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右微下,左微上,外形椭圆弯曲,状如豇豆。

与膀胱、骨髓、脑、发、耳等构成肾系统。

主藏精,主水液,主纳气,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阳。

在四时与冬季相应。

(一)肾的解剖形态1.肾的解剖位置: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右微下,左微上。

“肾两枚,附脊第十四椎”(《类证治裁·卷之首》)。

2.肾的形态结构:肾有两枚,外形椭圆弯曲,状如豇豆。

“肾有二,精之居也,生于脊齐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外,有黄脂包裹,里白外黑”(《医贯》)。

(二)肾的生理功能1.肾藏精:肾藏精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人身精气的作用。

(1)精的概念与分类①精的概念:精,又称精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气一元论的重要范畴。

在中国气一元论发展史上,精气论者以精、精气释气,即精、精气就是气。

引入中医学领域,形成了中医学气和精或精气的概念:在中医学中,气与精虽同属于生命物质系统范畴,但精是除气之外的精微物质的总称,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具有多层含义的概念。

一般而言,精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之精是构成人体的维持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和脏腑功能活动的有形的精微物质的统称。

故曰:“精有四:曰精也,血也,津也,液也”(《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

前一个“精”字即指广义而言。

广义之精包括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即先天之精,以及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即后天之精。

狭义之精是禀受于父母而贮藏于肾的具生殖繁衍作用的精微物质,又称生殖之精。

②精的分类:就精的来源而言,可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类。

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又称肾本脏之精。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是生育繁殖,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

“人始生,先成精”(《灵枢·经脉》),“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毛身生,是谓精”(《灵枢·决气》),“精合而形始成,此形即精也,精即形也”(《景岳全书·小儿补肾论》)。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五脏,即心、肝、脾、肺、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核心,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生理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密切联系,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运转。

心,被称为“君主之官”,在五脏中居于首要地位。

心主血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脏腑组织,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同时,心主神志,主宰着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如果心的功能出现异常,就可能会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健忘等症状。

比如说,心血不足时,会导致心神失养,出现失眠、多梦、易惊等;心阳不足时,则可能出现畏寒肢冷、心胸憋闷等。

肝,被喻为“将军之官”。

肝主疏泄,能够调畅人体的气机,使气血运行通畅,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调节情志。

此外,肝还藏血,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

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部分血液就会贮藏于肝;而在活动时,肝又会将所藏之血输送到全身各处,以满足身体的需要。

如果肝气郁结,就容易出现情绪抑郁、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等问题;肝血不足时,则可能会出现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肢体麻木等症状。

脾,被誉为“后天之本”。

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运化水谷,就是将我们摄入的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并吸收和输送到全身;运化水液,是指脾对体内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

脾还主统血,能控制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防止溢出脉外。

脾气虚时,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乏力等症状;脾不统血时,则会出现各种出血症状,如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

肺,被称为“相傅之官”。

肺主气,司呼吸,通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的交换。

肺还主宣发肃降,宣发是指将肺气向上向外布散,肃降是指将肺气向下向内清肃和下降。

肺通调水道,能够调节水液的代谢。

若肺失宣降,就可能出现咳嗽、气喘、胸闷等症状;肺气不足时,容易出现气短、自汗、易感冒等情况。

肾,被视作“先天之本”。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物质。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肝肾)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肝肾)

男性性功能不调:阳萎、遗精、滑精。疏
泄功能太过,扰动精室,可用疏肝之法
总 结与分 析
调畅气机 1 )促进津血的运行和代谢 2 )促进脾胃的运化 3 )调畅情志 4 )促进和调节生殖机能
2 、肝主藏血
肝主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 理功能。“肝为血海” 人的机能状态不同,血量的分布也不同,由 肝进行调节。 人动则血运于诸经 人静则血归于肝
维持肝藏血功能正常的 基础 是 什么?



肝的调节血量的功能,是以贮藏血液为前 提的,只有充足的血量贮备,才能有效地 进行调节。 将贮藏于肝内之血液输布于外周的作用, 依靠的是肝的疏泄功能在血液运行方面的 作用。 肝气冲和调达 ____ 贮存于肝内的血液 ___ 向外周布散。肝气调节血量的功能,必须 在藏血与疏泄功能之间协调平衡的情况下 ,才能正常发挥作用

主要表现在调畅气机
促进气的升降出入的有序运动,使全 身气机得到调畅。
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包括呼吸,饮食物的消 化,水液的代谢,血液的运行以及生殖机能等,都 依赖于气的推动 ,受肝主疏泄的影响与调节 。
气机调畅 功能正常 肝 主 疏 泄 功能异常 疏泄太过 气血和调 经脉通利
脏腑组织器官 功能正常、协调

头胀,头痛。


“ 阳盛便是火” ,肝阳亢盛还能化火。 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见到面红目赤,口苦等症 状,这叫“肝火上炎”, 治用“平肝泻火”的方法。
“ 火盛化风” ,火盛耗伤肝血,血不养筋 ,还能化风, 出现突然昏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状,这 叫“肝风”“中风” 治用“平肝息风”的方法。

( 二 ) 肝的生理特性
1 . 肝为 刚 脏,体阴而用阳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医基础理论五脏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医基础理论五脏

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单选题]1.具有“主肃降”生理特性的脏是A.肝B.心C.脾D.肺E.肾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肺主气司呼吸,实(江南博哥)际上是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在气体交换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肺气宣发,浊气得以呼出;肺气肃降,清气得以吸入。

肺气的宣发与肃降运动协调有序,则呼吸均匀通畅。

掌握“肺的生理机能与特性”知识点。

[单选题]2.具有“主治节”功能的脏是A.肝B.心C.脾D.肺E.肾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肺主治节:治节,即治理调节。

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气、血、水的作用。

是对肺的主要生理机能的高度概括。

掌握“肺的生理机能与特性”知识点。

[单选题]3.称作“华盖”的脏是A.肝B.心C.脾D.肺E.肾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肺位于胸腔,覆盖五脏六腑之上,位置最高,因而有“华盖”之称。

掌握“肺的生理机能与特性”知识点。

[单选题]4.具有“水之上源”之称的脏是A.肝B.心C.脾D.肺E.肾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肺居高位,又能行水,故称之为“水之上源”。

掌握“肺的生理机能与特性”知识点。

[单选题]5.具有主行水功能的脏是A.肝B.心C.脾D.肺E.肾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肺主行水,指肺具有通调水道的功能。

人体水液代谢要依靠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作用。

宣发将津液输布全身,并调节汗液的排泄;肃降将水液向下输送,化生尿液而排泄。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掌握“肺的生理机能与特性”知识点。

[单选题]6.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体现在A.吸入清气B.呼出浊气C.生成宗气D.主治节E.辅心行血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

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宗气的生成。

一身之气主要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构成。

宗气属后天之气,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谷气相结合而生成。

中医基础理论(3.25)--藏象-肾

中医基础理论(3.25)--藏象-肾

【藏象—肾】习题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1.与肾相表里的是:A.胆B.膀胱C.大肠D.三焦E.小肠2. 肾中所藏之精的来源是:A.先天之精气B.后天水谷之精气C.自然界清气D.先天之精气和自然界清气E.秉受于先天并受后天精气滋养3.与机体生长发育生殖最密切相关的是:A.心B.肺C.脾D.肾E.脑髓4.判断机体生长发育状况的客观标志是:A.皮、肉、骨B.筋、骨、脉C.齿、骨、发D.面、舌、耳E.呼吸、心率、脉搏5.促进性腺发育成熟和维持生殖机能的物质是:A.肾精B.元气C.肾气D.肾阳E.天癸6.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是:A.肾中精气B.水谷精微C.天癸D.先天精气E.自然清气7. 不孕不育、精神萎靡、健忘失眠主要属于:A.肾精不足B.肾气不充C.肾阳虚衰D.肾阴亏虚E.肝血不足8. 阴阳偏衰以下列哪脏为根本?A.脾B.肺C.肝D.心E.肾9.“命门之火”实际上指:A.心阳B.肾阳C.肝阳D.脾阳E.胆火10.“命门之水”实际上指:A.肝阴B.心阴C.肺阴D.肾阴E.脾阴11. 与水液代谢关系最密切的是:A.心B.肝C.脾D.肺E.肾12. 与肾主水液有关的是:A.肾精的作用B.肾气的作用C.肾阴的作用D.肾阳的作用E.以上均非13.“胃之关”是:A.心B.肾C.脾D.肝E.肺14. 下列哪组脏腑功能失调最易聚湿生痰?A.肺心肾B.肺心脾C.心肝脾D.心肝肺E.肺脾肾15.维持呼吸的深度需哪脏的功能?A.肝B.肺C.肾D.脾E.心16.“骨之余”是指:A.齿B.髓C.发D.爪E.筋17.“血之余”是指:A.髓B.爪C.筋D.发E.齿18. 能主二便的脏腑是:A.脾B.三焦C.膀胱D.小肠E.肾19.《内经》首次提到“命门”,是指:A.右肾B.两肾C.两肾之间D.目E.肾间动气20. “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指的是:A. 命门 B. 肾 C. 心D. 脑 E. 膻中(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有2—5个正确的答案)1. 下列对肾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 先天之本B. 罢极之本C. 生命之根D. 封藏之本E. 阴阳之本2. 肾的生理功能有:A. 主闭藏B. 藏精C. 纳气D. 主水液E. 主骨3. 肾藏之精可以分为哪几类?A. 先天之精B. 后天之精C. 生殖之精D. 脏腑之精E. 水谷之精4.肾阴对机体的作用主要有:A.滋润B.制约肾阳C.宁静D.气化E.濡养5. 肾在水液代谢中的作用有:A. 肾气促进水液的气化B. 通调水道C. 升清降浊D. 运化水湿E. 控制膀胱开合6. 肾的封藏作用表现在:A.藏精B.生髓C.主骨D.纳气E.藏元阴、元阳7.肾气不固可见:A.遗精B.牙齿脱落C.脱发D.遗尿E.久泄滑脱8.头发的濡养主要依靠:A.血B.津C.液D.气E.精9.前阴包括:A.阴道B.阴囊C.尿道D.阴茎E.睾丸10. 提出命门学说的医家有:A. 吴又可B. 张介宾C. 张从正D. 赵献可E. 王清任二、填空题三、改错题(将下列各题中错误之处的下方用“——”标出,并将其改正。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肾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肾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肾在志为恐:肾在志为恐。

恐是⼈们对事物惧怕的⼀种精神状态。

惊与恐相似,但惊为不⾃知,事出突然⽽受惊吓;恐为⾃知,俗称胆怯。

惊与恐,对机体的⽣理活动,是⼀种不良的刺激。

惊恐虽然属肾,但总与⼼主神志相关。

⼼藏神,神伤则⼼怯⽽恐。

故《素问·举痛论》说:“恐则⽓下,惊则⽓乱。

”即是说明惊恐的刺激,对机体⽓机的运⾏可产⽣不良的影响。

“恐则⽓下”,是指⼈在恐惧状态中,上焦的⽓机闭塞不畅,可使⽓迫于下焦,则下焦产⽣胀满,甚则遗尿。

“惊则⽓乱”,则是指机体正常的⽣理活动,可因惊慌⽽产⽣⼀时性的扰乱,出现⼼神不定,⼿⾜⽆措等现象。

故《素问·举痛论》说:“惊则⼼⽆所倚,神⽆所归,虑⽆所定,故⽓乱矣。

” 肾在液为唾:唾与涎⼀样,为⼝腔中分泌的⼀种液体。

有⼈说其清者为涎,稠者为唾。

《难经·三⼗四难》说肾液为唾。

唾为肾精所化,咽⽽不吐,有滋养肾中精⽓的作⽤。

若多唾或久唾,则易耗伤肾中精⽓。

所以,养⽣家以⾆抵上腭,待津唾满⼝后,咽之以养肾精,称此法为“饮⽟浆”。

但唾与脾胃亦有关,故《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说:“唾为肾液,⽽肾为胃关,故肾家之唾为病,必见于胃也。

” 肾在体为⾻,主⾻⽣髓,其华在发:⾻,为⾻骼,是⼈体的⽀架,具有⽀撑、保护⼈体,主司运动的⽣理功能,但要靠⾻髓来充养。

肾精与⾻、髓的关系:肾精能够⽣髓,⽽髓能养⾻,故称“肾主⾻”。

髓,还可分为⾻髓和脑髓。

中医认为,脑为髓聚之处,故称“脑为髓之海”。

脑髓也依赖于肾精的充养。

肾精充⾜,髓海满盈,则思维敏捷,⽿聪⽬明,精神饱满。

肾精亏虚则髓海不⾜,脑失所养,在⼩⼉可见智⼒低下,甚则痴呆,在成⼈可见思维缓慢,记忆衰减,⽿聋⽬花。

“齿为⾻之余”。

齿与⾻同出⼀源,⽛齿亦由肾中精⽓所充养,故《杂病源流犀烛·⼝齿唇⾆病源流》说:“齿者,肾之标,⾻之本也。

”⽛齿的⽣长与脱落,与肾中精⽓的盛衰密切相关。

肾中精⽓充沛,则⽛齿坚固⽽不易脱落;肾中精⽓不⾜,则⽛齿易于松动,甚则早期脱落。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3)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3)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3)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肾藏精: 指肾有贮藏人体精气的作用。

先天之精: 即来源于父母两性的生殖之精,是构成胎儿的原始物质,又是繁衍后代的物质基础,故又称为“生殖之精”。

后天之精: 指来源于胎儿出生后,依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从饮食物当中摄取的水谷之精,具有滋养脏腑的功能,又称为“脏腑之精”。

天癸: 指肾的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时所出现的一种促进并维持生殖机能的物质。

肾主水液: 指肾具有主持和调节水液代谢的生理功能。

肾主纳气: 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之清气的生理功能。

肾阴:又称为元阴、真阴,是肾之精气中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滋养、濡润作用的部分,身为一身阴液的根本。

肾阳:又称元阳、真阳,是肾之精气中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部分,为一身阳气的根本。

君主之官:心主神志,主血脉,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古人把心比作“君主之官”。

相傅之官:肺主一身之气,通过辅助心对全身起着治理调节作用,故古人把肺成为“相傅之官”。

后天之本: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和气血津液的生化,均赖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为“后天之本”。

先天之本: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生命之本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水火之脏:肾精属阴,肾气属阳。

肾阴肾阳犹如水火一样内寄于肾,故称“水火之脏”。

娇脏:肺叶娇嫩,不耐湿燥寒热,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易受外邪侵袭,故形容肺为“娇脏”。

刚脏: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故比喻肝为“刚脏”。

六腑: 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个脏器的总称。

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及水液代谢密切相关。

胃主受纳: 指胃有接受喝容纳饮食物的生理功能。

胃主通降: 指胃有通利下降的生理功能及特征,以通降为正常。

泌别清浊:泌,即分泌;别,即分别;清,即水谷精微;浊,即食物残渣。

泌别清浊为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即经过小肠消化后的饮食物,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将水谷精微吸收,把食物残渣送到大肠。

6、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肾

6、中医基础理论藏象肾

肾 阴
一 身 阴 气 之 源 一 身 阳 气 之 源
肾 阳
肾的阴阳为五脏阴阳之根本
五脏之阳,非肾阳不能发。 肾阴、肾阳为五脏阴阳之本 五脏之阴,非肾阴不能滋。 肾阴 互根互制 相互协调促进 维持全身阴阳的和谐与平衡
肾阳
互相承制约束
病理:
阳虚内寒 肾阳虚
形寒肢冷、腰膝冷痛、疲惫乏力、
温化失职
水肿尿少或小便清长、阳痿等
病理意义: 头发稀疏、早秃、 肾之精血不足,发失其养 枯萎无光泽、早白。
在窍为耳及二阴
在窍为耳 含义:耳及听觉功能与肾中精气的盛衰有密切关系。
生理意义: 肾精肾气充盛,髓海得养,则听觉灵敏,分辨力高。
病理意义: 肾精肾气虚衰,髓海失养,则听力减退,耳鸣耳聋。 临床上常以耳的听觉变化,作为判断肾精及肾气 盛衰的重要标志,故说“肾开窍于耳”。
阴不制阳
潮热心烦、腰膝酸软、口干咽燥、 耳鸣眩晕、遗精早泄、舌红少津等
肾阴虚
阴虚内热
“久病及肾”
肾阳虚常伴有心、脾阳虚
肾虚常累及它脏 肾阴虚常伴有心 肝 肺阴虚

导致肾阴或肾阳不足——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五脏

故阴阳互损多在损及肾之阴阳的基础上发生。
肾的功能是封藏肾精
• 生理: 封藏肾精,摄津,固胎,主纳气,生二便 • 病理: 肾气不固。 症状:喘息、遗尿、多汗、大便滑脱、 男子滑精、女子带下、崩漏、滑胎等
尿

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肾脏本身就是津液输布和排泄所必须经过的一个重要 环节。即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是依靠肾的气化作用: 肾阴为合:合,能使清者上升,复归心肺,以保持体内一 定量的水液,并生尿 肾阳为开:开,使浊者下降,流入膀胱,排出体内多余的 水液及废物,即排尿 肾阴肾阳平衡,气化作用正常,开合有度,分清别浊,调 节水液排泄。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
“小肠主液”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
37
37/42
大肠生理功效
1.主传化糟粕 大肠接收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食物残渣,
再吸收其中多出水液,形成粪便,传送至大 肠末端,经肛门而排出体外。“传导之官”。 大肠传导糟粕功效失常:大便秘结或泄泻。 湿热蕴结大肠: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
(3)心主血脉生理表现:
A 面色红润光泽 B 舌质淡红而滋润光泽, C 脉象和缓有力 D 胸部舒畅。
8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
8/42
2.心主神志(又称 心藏神或心主神明)
(1)神含义
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表现。 普通称之 为广义神。即 “形征”,包含面色表情,目光眼
神,言语应答,意识思维,肢体活动等。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
11
11/42

解剖形态: 肺位于 胸腔,居横膈之上, 上连气道,与喉相通。 肺在五脏六腑中居位 最高,覆盖于心,故
称“华盖”。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
12
12/42
肺生理功效
1.肺主气 (1)肺主呼吸之气
含义:又称肺“司呼吸” 是指肺经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清气,
呼出体内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功效。 (2)肺主一身之气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
概述
脏象, 古作“藏象”
藏——指隐藏于人体内脏腑器官,内脏。 脏腑器官形态结构, 如“心象尖圆,形
如莲花”
象 脏腑生理功效活动和病理改变
表现于外现象。
藏象是人体内脏腑生理功效活动和病理改变反应 于外征象
2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
2/42
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组 织器官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 及其相互关系学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肾中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之本。包括肾阴 和肾阳两方面。
▪ 肾阴是人体一身阴液的根本。又称“元阴” ▪ 肾阳是人体一身阳气的根本。又称“元阳” ▪ 二者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互相为用。
肾的功能及证治
▪ 肾阴主润养,肾阳主温煦。 ▪ 肾阴虚生内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
晕目眩,或男子遗精,女子梦交,舌红少 津,脉细数。 ▪ 肾阳虚生内寒—形寒肢冷,腰膝冷痛,小 便频数,阳痿早泄,宫寒不孕。 ▪ 久病会伤及肾的阴阳,造成阴阳两虚,故 有“久病及肾”之说。
▪ 山药2
肾的功能及证治
▪ 常用方—六味地黄丸 ▪ [组成]熟地黄 山萸肉 山药 泽泻 丹皮 茯
苓 ▪ [功效]滋阴补肾 ▪ [主治]肾阴虚证。症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
腰膝酸软,盗汗遗精,口燥咽干,牙齿松 动,足跟疼痛,手足心热,骨蒸潮热,消 渴,或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细数。
肾的功能及证治
肾的功能及证治
▪ 使用注意:湿邪重、发热、水肿者,腹胀 者忌用。
谢谢
▪ [方解] ▪ 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 山萸肉—滋养肝肾,涩精 ▪ 山药—补益脾阴,固精 ▪ 以上为“三补” ▪ 泽泻—利湿泄浊,防熟地滋腻恋邪 ▪ 丹皮—清泄相火,制山萸之温涩 ▪ 茯苓—淡渗脾湿,助山药健脾 ▪ 此为“三泻”
肾的功能及证治
▪ 加减变化 ▪ 本方为补肾的基础方 ▪ 加枸杞子、菊花—杞菊地黄丸 ▪ 加麦冬、五味子—麦味地黄丸 ▪ 加知母、黄柏—知柏地黄丸 ▪ 加少量附子、肉桂—金匮肾气丸 ▪ 加五味子—都气丸
中医与中国文化
肾的功能及证治
主讲人:
肾的功能及证治
▪ (一)生理功能 ▪ 1.主藏精 肾藏精指肾对精气有摄纳、贮存、
封藏的生理功能。 ▪ 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二者互相充养,
“肾为先天之本” ▪ 精能化气,气能生精,肾精所化之气,称
为“肾气”—主要功能是主持人体的生长、 发育和生殖。
肾的功能及证治
肾的功能及证治
▪ 2.主水 肾主水指肾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 液代谢的功能。是由肾对水液的蒸腾气化 作用。
▪ 肾气化失常—少尿,水肿等。 ▪ 气不化水—小便清长,尿多,尿频等。
肾的功能及证治
▪ 3.主纳气 肾主纳气指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 的清气而行调节呼吸的功能。
▪ 肾不纳气—呼多吸少,呼吸困难,动则气 喘。以老人久病多见。(用人参蛤蚧散)
▪ 山茱萸1
肾的功能及证治
▪ 山茱萸2
肾的功能及证治
▪ 山茱萸3
肾的功能及证治
▪ 山药
▪ [性味归经]甘、平。归肺、脾、肾经。 ▪ [功效应用] ▪ 1.补脾养胃,用于脾气虚弱或气阴两
虚。 ▪ 2.补肺生津,用于肺虚喘咳。 ▪ 3.补肾涩精,用于肾气虚证。
肾的功能及证治
▪ 山药1
肾的功能及证治
肾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能及证治
▪ (二)与体液志窍等的关系 ▪ 1.在体合骨 肾主骨生髓 齿为骨之余。 ▪ 2.在窍为耳及二阴 ▪ 3.其华在发。 发为血之余,精血同源,互
相化生。 ▪ 4.在液为唾。 ▪ 5.在志为恐。 ▪ 6.在腑合膀胱。
肾的功能及证治
▪ 常用的中药有熟地黄、山萸肉、山药。 熟地黄
▪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肾、肝经。 ▪ [功效应用] ▪ 1.补血,用于血虚证。 ▪ 2.滋肾精,养肝血,用于肝肾阴虚证
及肾精亏早衰。 ▪ 为补肾填精的要药。
肾的功能及证治
▪ 地黄1
肾的功能及证治
▪ 熟地黄2
肾的功能及证治
▪ 山茱萸 ▪ [性味归经]酸、涩、微温。归肝、肾经。 ▪ [功效应用] ▪ 1.补益肝肾,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
头晕目眩,阳痿。
▪ 2.收敛固涩,用于肾虚的遗精,遗尿,崩 漏等。
肾的功能及证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