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声 (2)

合集下载

王蒙春之声读后感

王蒙春之声读后感

最撩人春色是今年——读《春之声》《春之声》是王蒙为改革开放唱的一支赞歌,内容很主流,在描写上却大胆选用了偏“意识流”的写法。

虽然历史已久,站在今天的角度看,还是被文中涌荡的激昂振奋的情绪所带动,思绪不知不觉的飘回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和先前所读的汪曾祺不涉时政不同,王蒙的文章是建立在现代中国政治风云变迁的基础上写成的,关乎国计民生。

然而若一味只写政治,很容易读来乏味,王蒙却匠心独具,把宏大的政治融入到细小的生活、微妙的感情中,很容易带动读者情绪,产生共鸣。

本文内容很简单,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讲述的就是改革开放后,父亲曾被打成右派的岳之峰历时二十年后再回家乡,一路思绪的变化。

王蒙把原本可以一笔掠过的情节放大化,浓墨重彩的刻画人物的思想活动与行为活动,从一个人物的细微活动,折射出整个世界的巨大变迁。

乘坐闷罐子车旅行是令人不快的,这种恶劣的条件与岳之峰刚考察归来的心境有着巨大的反差。

在狭窄的空间里,主人公的思绪漫无边际地跳跃、遨游。

西北高原的黄土,广州人凉棚下发出丁冬清音的三角形瓷板;站前广场丰富的土特产,极“左”年代物质的匮缺;破旧落后的车厢,崭新的车头;令人气闷的空间,令人兴奋的进口录音机和高雅的德语歌曲;拥挤的旅客,慕尼黑的歌剧院;闹哄哄的眼前的现实场景,平静的童年生活;中国、外国;历史,现实;城市、农村……—系列对比现象通过岳之峰的联想产生联系,营造成—个自如的超时空心理空间,反映了广阔的生活面。

色彩斑斓的点点滴滴刺激着岳之峰的感官,渗入他的思绪,主人公的心中交替更迭着对历史的反思,对现实的忧虑,对未来的希冀,有感慨,有失落,有忍耐,有欣慰。

最终,主人公怀着开朗、乐观的心情结束了这趟闷罐子车的旅行。

“他好像从来还没有听过这么动人的歌。

他觉得如今每个角落的生活都在出现转机,都是有趣的,有希望的和永远不应该忘怀的。

春天的旋律,生活的密码,这是非常珍贵的。

”全文的整体格调是充斥着美好与希望的,的确,“改革开放”,简简单单四个字,对于整个中国产生的改变不言而喻。

【课外阅读】王蒙的《春之声》作品提示

【课外阅读】王蒙的《春之声》作品提示

【课外阅读】王蒙的《春之声》作品提示王蒙的《春之声》发表于《人民文学》1980年第5期,曾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小说通过工程物理学家岳之峰春节回乡探亲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歌颂了80年代第一春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转机,表达了吸取历史教训,不再重蹈覆辙的愿望;也体现了人民正视历史转折时期的困难和矛盾,一定要把四化搞上去的决心。

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丰富的内容和快节奏、多线条的当代社会生活?作者打破常规,借鉴了西方现代派小说的意识流手法,“通过主人公的联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笔触伸向过去和现在,外国和中国,城市和乡村”(王蒙语),扩大了作品的容量。

作者选择了一个巧妙的视点:岳之峰乘坐春节期间增开的闷罐车回到他离别20多年的故乡,不久前出国考察所见与眼前图景构成了强烈的反差,在他脑海里旋转般地闪过一组组对比的镜头:由乘客“像沙丁鱼挤在罐头盒子里”似的闷罐子车联想到三叉戟飞机,规模巨大的西门子公司,斯图加特的奔驰汽车工厂的装配线,莱茵河的高速公路;由X城火车站广场集市丰富的土特产联想到“文革”中连火柴、肥皂都缺少的古怪现象;由到处洋溢着的团聚的气氛联想到1956年回乡四天,检讨22年的可怕历史------这种种联想贯穿全篇,“满天开花,放射性线条,一方面是尽情联想,闪电般的变化,互相切入,无边无际,一方面,却又是万变不离其宗,放出的线都能收回来。

所有的射线都有一个共同的端点,那就是坐在1980年春节前夕的闷罐子车里的我们的主人公的心灵”(王蒙语)。

其中,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现实的忧虑,有对生活艰辛的感叹,也有对生活的温暖美妙的欣慰,“写了冬的痕迹,更写了春的声息”,表现了历史转折时期我国人民面临的困难和矛盾,转机与希望。

这种写法既节省笔墨,所表达的生活又不是提纯了的、单色的,而是内涵丰富、色彩斑斓、耐人寻味的。

《春之声》撷取主人公大量的感官印象,这些感觉、印象、人物、景物,渗透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包含着人物的清醒的思考、判断和理性。

语文:3.13《春之声》第2课时课件(1)(粤教版必修3)

语文:3.13《春之声》第2课时课件(1)(粤教版必修3)

醪 糟(liáo) 颤 栗(zhàn) . . 解析 A项“灸”读jiǔ。C项“撷”读xié。D项
“醪”读láo。
2.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放学后,约束一天的同学们一起跑到操场上享 受着天伦之乐 。 .... B.他(岳之峰)和那些风尘仆仆 的、黑暗中看不清面 .... 容的旅客们挤在一起。 C.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艰 巨任务,可有些地方官员敷衍了事,雷声大 ,雨 ... . 点小 ,收效甚微。 .. D.黑势力的猖獗,与背后有人袒护有密切的关系, 只有打掉他们的保护伞 , 才能彻底铲除黑势力滋 ... 生的土壤。
四、语言运用(12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三句话概括“沙面文物建筑”所 面临的三个问题。(6 分) 广州的沙面是广州近代文物建筑最多的地方,由 于地处珠江边,被称为“广州的外滩”。但是,沙面 要想真正成为“外滩”,却面临着考验。广州沙面的 建筑大多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建造的砖木、砖 土混合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由于年代久远, 导致材料老化,混凝土风化,天花脱落,墙、楼板和 瓦面破损,管网陈旧漏水。但保护沙面建筑群的手续 繁琐,一砖一瓦的改变都必须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
10 .小说以“标语”为题有什么作用?“风似乎变了方 向”有什么寓意?(5 分)
答案
小说以“标语”为题,有以下作用:(1)小说在开
பைடு நூலகம்
头、 中间、结尾三次提到标语,在文中起到线索作用;(2) 暗含讥刺幽讽,有揭示主题的作用。 “风似乎变了方向”的寓意是:轧钢厂会改变过去光喊 口号的做法,将进行实实在在的改革。
自己讲话的时候,那个人一直记录,好像一刻也没有停,
全神贯注的样子一度让杨厂长觉得这个濒临倒闭的轧钢厂 头。

《春之声》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12课【高教版】2

《春之声》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12课【高教版】2
春之声
王蒙
教学目标:
①了解题目“春之声”寓意
②了解小说中两种“空间”形式的对比。
③选取不同的段落,分析连接主人公跳 跃性思维的线索,并比较这种“意识流” 与西方现代小说的意识流之间的异同。
作者简介
王蒙,男,河北南皮人, 1934年生于北平。1953年创 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 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 部新来的年轻人》。1978年 调北京市作协工作。先后任 《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 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 国家文化部长、国际笔会中 心中国分会副会长等职。
• 西方现代小说史上,如马塞尔·普鲁斯特、詹 姆斯·乔伊斯、弗吉尼亚·伍尔芙、威廉·福克 纳等,都以成功地运用意识流而闻名于世。
• 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 • 意识流文学的奠基者是马塞
尔·普鲁斯特。他是20世纪法国最伟 大的小说家,意识流文学的先驱与 大师。也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 伟大的小说家之一。1984年6月, 法国《读书》杂志公布了中 法国、 西班牙、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 王国报刊据读者评选欧洲十名“最 伟大作家”,所排名次,普鲁斯特 名列第六。
字 词:
涟漪(liányī) 铁砧(zhē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亢(kàng) 针灸(jiǔ)
蕨(jué)麻
偌(ruò)大
狰狞(zhēngníng)醪糟(láozāo)
贫瘠(jí)
立锥(zhuī)之地
瓦瓴(líng)
鹌鹑(ānchún)
采撷(xié)
荸荠(bíqí)
揿(qìn)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春之声》向我们展示了怎样一个故事?
• 5、闷罐子车正随着这春天的旋律而轻轻摇 摆着,熏熏地陶醉着,袅袅地进行着。——作 者不避繁复,运用排比辞格反复申说,显然作 者表达出更多的信息,抒发浓烈的思想感情 。

初中音乐《春之声》优秀教案

初中音乐《春之声》优秀教案

初中音乐《春之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了解《春之声》音乐作品的基本背景和特点;2.掌握该乐曲的旋律、节奏和曲式,并能够唱唱该曲;3.理解该乐曲运用的和声手法和音乐结构特点;4.学会钢琴演奏该乐曲的右手旋律,或鼓点伴奏。

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2.增强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欣赏和欢愉。

二、教学内容1. 整体感知首先介绍《春之声》这首乐曲的背景信息和音乐特点。

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该乐曲的创作背景、曲调气氛等,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到该曲应该采用怎样的演奏方式和表现手法。

2.旋律教学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旋律教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且重要的步骤。

教师可以通过演唱该曲的旋律、调性等指导学生完成。

3.节奏教学和旋律一样,节奏教学也是音乐教学的关键步骤。

教师可以演示该乐曲的节奏,帮助学生掌握如何把握音乐的节奏感。

4.和声教学该乐曲运用了丰富的和声变化,学生可以通过教师介绍或演示的方式,了解该乐曲的和声走向和要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章音乐的技巧与特点。

5.乐器演奏该乐曲的演奏需要使用扬琴、口琴等乐器进行演奏,音乐老师可以邀请学生一起进行演奏,尤其是钢琴演奏、吉他演奏等技术要点,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水平水,分别进行讲解。

三、教学过程1. 整体感知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春之声》这首乐曲介绍,包括创作背景和曲调气氛等等。

在了解曲调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该歌曲需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如哪些情感?如何让歌曲更加动听?2. 唱歌练习通过口型语音、移调等方式,让学生跟唱《春之声》这首乐曲。

在针对歌曲的音乐表现进行特定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技巧和要点。

3. 节奏掌握该乐曲的节奏感非常强烈,教师可以通过扫弦、拍打等方式,让学生加深对乐曲节奏的感知和掌握,同时夯实学生的音乐基础。

4.和声指导学生在掌握旋律和节奏后,教师可以向他们介绍该乐曲的和声变化和要点,并帮助学生建立起丰富的和声格局。

【课外阅读】关于王蒙《春之声》

【课外阅读】关于王蒙《春之声》

【课外阅读】关于王蒙《春之声》无论对王蒙本人还是对新时期小说创作,《春之声》都是一篇值得重视的作品。

这个篇幅不大的短篇小说热忱地表现和歌颂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大地出现的新的希望和转机,揭示出一个富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主题。

作者曾以直面现实的勇气揭露出我们生活进程中出现的曲折和矛盾,但他并非只是一味地描绘社会生活的阴暗侧面,相反,他总是注意从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准确把握时代本质,给读者以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鼓舞。

《春之声》通过主人公岳之峰在闷罐子车里由见闻引起的丰富联想,让人们聆听到一个新的时代正大步迈来的铿锵脚步声。

从困难中露出希望,冷峻中透出暖色,使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在艺术表现上,《春之声》或许更值得我们重视。

它是新时期文学中率先运用“意识流”手法写成的小说。

它突破了传统的人物、情节、环境的描写方式,而把反映现实生活的焦点集聚在人物心理内象的直接袒露上,以有限的篇幅充分展示主人公在特定的环境中涌现出的复杂、丰富的内心活动,意识的自然流动,通过对人物内心图景的细致描绘,勾勒出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命运遭际和思想性格,同时也表示出社会生活丰富而又纷杂的面影。

小说采用“放射性结构”,有力地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纵笔所向,今昔中外、乡风城貌,了无拘牵,以极精练的笔墨表现出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

此外,意味深远的象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描述,也是其艺术上的显著特色。

王蒙是一个经历坎坷而革命理想主义精神未泯的战士,又是一个具有诗人气质和浪漫主义情调的作家。

他的《春之声》不仅传达了中国改革开放之春的信息,而且以“标新立异,另辟蹊径,花样翻新”(王蒙语)的创作手法,为新时期小说创作园地的繁荣与发展奉献了一束奇葩。

《春之声》没有贯穿全篇的故事情节,主要借助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境、联想和下意识的活动,创造出某种典型意境,反映出社会生活和人的心灵奥秘,向人们传递着春天的信息。

它主要写工程师岳子峰访德归来,春节前夕搭乘闷罐子车回乡探亲途中的思绪。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三学案:第三单元 第13课 春之声 含答案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三学案:第三单元 第13课 春之声 含答案

第13课春之声学习重点 1.分析意识流小说的结构特点,把握小说反映的社会现实意义。

2.赏析两种“时空”交错安排的效果。

王蒙的“快乐八法”1.多接触、注意、欣赏、流连大自然。

万物静观皆自得,世事“动观”亦相宜。

到了对大自然无动于衷,只知道“斗斗斗”的时候,你的细胞就要出麻烦了。

2.多欣赏艺术,特别是音乐。

能不能听得进音乐去?这大体上是您需要不需要请心理医生咨询的标志。

3.遇事多想自己的缺点,多想旁人的好处。

不要钻到牛角尖里出不来,不要越分析自己越对,旁人越错。

4.不管您是不是有一点点“伟大”,您一定要弄清楚,其实您与常人无异。

5.注意劳逸结合。

注意大脑皮层兴奋作用与意志作用的调剂,该玩就玩玩,该赶就赶赶,该等就等等……永不气急败坏,永不声嘶力竭。

6.幽默一点,要允许旁人开自己的玩笑,要懂得自嘲解嘲。

7.小事情上傻一点。

该健忘的就健忘,该粗心的就粗心,该弄不清楚的就不清楚,过去了的事就过去了。

8.要多有几个“世界”,多有几分兴趣。

可以为文,可以做事,可以读书,可以打牌,可以巨著,可以清雅……可以惜阴如金,可以闲适如羽,可出可入,可庄可谐,失之东隅,得之桑榆。

您还要怎么样呢?文本导学1.读准字音(1)单音字①涟漪( ) ②铁砧( ) ③偌大( )④高亢( ) ⑤针灸( ) ⑥忏悔( )⑦喧嚣( ) ⑧贫瘠( ) ⑨瓦瓴( )⑩采撷( ) ⑪和煦( ) ⑫晕眩( )⑬筵席( ) ⑭揿动( )(2)多音字①,胳肢窝)) ②,混蛋))③,颤栗)) ④,缝补))2.辨形组词(1) ,嗑)) (2) ,炙)) (3),壤))3.理解词义(1)风尘仆仆:(2)熙熙攘攘:(3)天伦之乐:(4)各得其所:(5)梦寐以求:(6)垂头丧气:(7)乌合之众:(8)坚忍不拔:4.选词填空(1)成规·陈规①作家应该用心观察生活,用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小说创作或者是文学创作的________。

②民航却抱住________不放,不愿调高免票和半价票儿童身高的上限,说到底还是自我保护意识在作怪。

《春之声》课文简析2

《春之声》课文简析2
《春之声》 课文简析
一、阅读1~5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梳理行文脉络
美好的童年 —— 怀念父母
联 想
车轮撞击铁轨 —— 生活出现转机
与 时空推移回 忆源自往事的回忆,今日的思考烟草味、汗味
二解读文本精要 1.“失去了的和没有失去的童年和故乡”中“失去了” “没有失去的”分别指什么? [对应考点:理解词语的含义]
提示:作者用这些意象表现了青春的力量和生命的活力。
7.第50段《春之声圆舞曲》的出现有何意义?
[对应考点:理解小说的主题] 提示:这里出现的《春之声圆舞曲》是别有意义的,它预示着新
的生机、新的力量正在打破这旧的坚壳,破土而出,给人以思想上
的启迪和精神力量上的鼓舞。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8.怎样理解这篇小说的行文线索?
二、阅读第 6~50 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梳理行文脉络
当时社会状况 — 回到现实 — 列车小风头 — 《春之声》 (二)解读文本精要 4.(第 6 段)“车声小了,车声息了。人声大了,人声沸了”运 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对应考点:分析写作手法] 提示:此处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人群的拥挤和声音的嘈 杂。
提示:主人公由车轮撞击铁轨的噪音,联想到了:下冰雹, 黄土高原的乡下人打铁,歌曲《泉水叮咚响》,广州人的 生活,美国抽象派音乐,中国京剧,家人朋友的期待,春 节。主人公由车轮撞击铁轨的声响引起的这一连串的联想, 它们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只是在某一点上相似或 相关而已。内地与沿海,中国与外国,过去与现在的对比 无不显示出我们的生活出现的转机。
5.第22段摹拟火车声响的转换有什么作用?在描写手法上
有什么特点?
[对应考点:分析描写手法]
提示:通过摹拟火车与汽车声响的自然转换,把思绪引发的

春之声圆舞曲(二)

春之声圆舞曲(二)

春之声圆舞曲(二)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体验感受和表现春天到来的心情。

2、感知乐曲的回旋曲式,学习律动《春之声圆舞曲》。

活动准备:
音乐及视频。

重难点分析:
1、重点:欣赏乐曲,感受表现春天的音乐旋律。

2、难点:根据音乐的旋律,用舞蹈动作表现音乐的美。

活动过程:
一、预备导入
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闭着眼睛随音乐自由摆动。

二、感知体验。

1、播放视频《春之声圆舞曲》。

看了刚才的舞蹈,你有看出春天里有哪些动物和植物来跳舞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请你来学学。

2、教师再次播放视频,引导幼儿总结并学习各种基本动作。

引子:春天来了,万物苏醒。

A段:花儿高兴地跳起舞来。

B段:小树高兴地跳起舞来。

A段:花儿高兴地跳起舞来。

C段:小鸟高兴地跳起舞来。

D段:小朋友高兴地跳起舞来。

E段:刮风啦,下雨啦。

A段:花儿高兴地跳起舞来。

3、幼儿跟音乐再次练习舞蹈动作。

4、教师示范指导难点动作,幼儿练习。

三、音乐表现。

1、幼儿听乐曲分段熟悉巩固动作。

2、幼儿听音乐完整表演。

3、变换队形,分角色表演舞蹈。

《春之声》教案及练习

《春之声》教案及练习

,如“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春天像健壮的青
年”等,这些生动的描绘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02
排比和对偶
运用排比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如“山
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些平行的结构使得
描绘更加生动形象。
03
感官描写
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如“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各
音乐创作
学生可以运用简单的乐器或音乐制作软件,创作以“春天”为主题的音乐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引导学 生倾听自然界的声音并从中获取灵感,同时注重旋律、节奏和音色的表现。
文学创作
学生可以尝试以“春天”为主题进行文学创作,如诗歌、散文等。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 法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同时注重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营造。
01 春天依然象征着希望和生机,但更多地被赋予了 现代意义。
02 在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春天也象征 着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
02 在当代艺术中,春天常被用来表达对现代生活方 式的反思和追求。
04
艺术表现手法探讨
修辞手法运用及效果分析
01
比喻和拟人
通过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天描绘成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
夏季
阳光明媚,热情奔放 ,适合户外活动和旅
行。
秋季
天高云淡,果实累累 ,象征着成熟和收获

冬季
银装素裹,宁静祥和 ,适合思考和内省。
思考题
通过朗诵、演讲等形式,在公共场合 分享《春之声》的美妙之处。
组织以春天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如植 树造林、环保宣传等,让更多人参与 到保护自然、传递美好的行动中来。
通过比喻,表现春天的生机和活力,以及人们对新生命的喜爱和期待。

长春版-三年级下-2 春之声-春芽

长春版-三年级下-2 春之声-春芽

《春芽》同步练习
一、我会填写合适的量词。

几()青芽一()蚯蚓一()石板
一()生机一()颜色一()鸟叫
二、课内阅读我能行。

春芽
我__________(失望渴望)着能出现更多的青芽。

我找呀,找呀,找遍了每一条蚯蚓似的泥土。

可是,没有。

__________(渴望失望)吗?不,一点也不__________(渴望失望)。

我只是恨自己力气小,否则,我将掀起那一块块石板。

在石板底下,我相信一定会找到更多的青芽,它们一样地会__________(冒长)出土来,即使是弯弯曲曲的,也会长大。

石板底下也有春天!
天井里终于有盎然的绿意了。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括号内。

2.照样子写词语。

弯弯曲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找呀,找呀,找遍了每一条蚯蚓似的泥土。

”这句话流露出作者怎样
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之声圆舞曲钢琴演奏视频赏析(2)

春之声圆舞曲钢琴演奏视频赏析(2)

春之声圆舞曲钢琴演奏视频赏析(2)《春之声圆舞曲》钢琴演奏视频《春之声圆舞曲》的歌词小鸟甜蜜地歌唱,小丘和山谷闪耀着光彩,谷音在回响。

啊,春天穿着魅力的衣裳,同我们在一起,我们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忘掉了恐惧和悲伤。

在这晴朗的日子里,我们奔跑,欢笑,游玩。

《春之声圆舞曲》的德语歌词Die Lerche in blaue Höh entschwebt,der Tauwind weht so lau;sein wonniger milder Hauch belebtund küßt das Feld, die Au.Der Frühling in holder Pracht erwacht,ah alle Pein zu End mag sein,alles Leid, entflohn ist es weit!Schmerz wird milder, frohe Bilder,Glaub an Glück kehrt zuruck;Sonnenschein, ah dringt nun ein,ah, alles lacht, ach, ach, erwacht!Da strömt auch der Liederquell,der zu lang schon schien zu schweigen;klingen hört dort wieder rein und hellsüße Stimmen aus den Zweigen!Ah leis' läßt die Nachtigallschon die ersten Töne horen,um die Kön'gin nicht zu stören,schweigt, ihr Sänger all!Voller schon klingt bald ihr süßer Ton.Ach ja bald, ah, ah ja bald!Ah, ah, ah, ah!0 Sang der Nachtigall, holder Klang, ah ja! Liebe durchglüht, ah, ah , ah,tönet das Lied, ah und der Laut,süß und traut, scheint auch Klagen zu tragen,ah ah wiegt das Herz in süße Traumerein,ah, ah, ah, ah, leise ein!Sehnsucht und Lustah ah ah wohnt in der Brust,ah, wenn ihr Sang lockt so bang,funkelnd feme wie Sterne,ah ah zauberschimmernd wie des Mondes Strahl, ah ah ah ah wallt durchs Tal!Kaum will entschwinden die Nacht, Lerchensang frisch erwacht,ah, Licht kommt sie kunden,Schatten entschwinden! ah!Ah des Frühlings Stimmen klingen traut,ah ja, ah ja ah o süßer Laut,ah ah ah ah ach ja!。

初一作文《春之声》450字(共7页PPT)

初一作文《春之声》450字(共7页PPT)

初一作文《春之声》
人一旦觉悟,就会放弃追寻身外之物,而开 始追寻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再见
伯伯正在忙着
犁地为日后的春种作准备。除
牛儿 此之外,那些快被解放了的
在田间地头边慢慢地品尝着新鲜的
嫩草边快活地哞哞直叫,它
们似乎在称赞春草的味道实在
孩子 是太鲜美了。村里的
们早已
冬装 急不可耐了,脱下沉重的

跑出户外,在田野里尽情地追逐嬉闹。
关键词:田间,地头,传来,阵阵,
机器,轰鸣声,农民,伯伯,正在,犁地, 日后,春种,准备,除此之外,那些,解 放,牛儿,田间,地头,慢慢,品尝,新 鲜,嫩草,快活地,它们,似乎,称赞, 春草,味道,实在,鲜美,村里,孩子, 早已,急不可耐,沉重,冬装,户外,田 野,尽情,追逐,嬉闹。
初一作文《春之声》
夜幕 随着
的徐徐落下,新一轮的
大型演唱会又开始了。呱呱的蛙
鸣声响遍了整个田野……
只要你细心地去听,那么你
声音 会觉得春天的
实在是太美妙
了。
关键词:随着,夜幕,徐徐,落下,
新一轮,大型,演唱会,开始,呱呱,蛙 鸣,声响,整个,田野,只要,细心地, 那么,觉得,春天,声音,实在,美妙。
初一作文《春之声》
春雨也没闲着,边低声吟唱着
歌谣边给刚苏醒的大地万物
沟渠 沐浴。先前寂静干涸的
又有
了哗哗的流水声,开始奏响
了新的田园交响曲。对面山
头的林子里也叽叽喳喳地闹开了,
早晚间似乎都在举行精彩的演
唱会。禁锢了一冬的鸭子们如
翅 同被解放了一样,嘎嘎地扑腾着
膀争先恐后地涌入池塘。
关键词:春雨,闲着,低声,吟唱,
初一作文

新课标+王蒙《春之声》

新课标+王蒙《春之声》

车身颠抖→人们摇晃→童年的摇篮→躺在故乡 小河水面上摇晃→故乡和故乡的父母
火车的噪音→歌曲乐音→广州风铃的清 音→美国的抽象派音乐→杨子荣的咏叹 调→京剧锣鼓的噪音→火车的噪音旱烟 的辣味→南瓜的香味→汗味→柿子的甜 味→绿豆香→绿豆苗→绿豆
通过火车在运行,时间在流逝,思绪在驰 骋的外在意象,展现了小说结构语义的 自然流动性。
只有经过地狱磨炼的人 , 才会感觉到天堂的美好。作 者跟主人公一样 ,深受过寒冷饥饿的折磨 ,所以能深切体 会到春天的特别温情。作者给生活作实地拍摄采访,对 生活成功的艺术反映,他给人以深思,给人以鼓舞,给人以 形象鲜明的实实在在的目标指引。
主题
《春之声》通过主人公岳之峰在闷罐子车里 由见闻引起的丰富联想,让人们聆听到一个 新的时代正大步迈来的铿锵脚步声。从困难 中露出希望,冷峻中透出暖色,使人对未来 充满信心和希望。
一、怀念父老之乡情火车行进中轻轻晃动着 车厢 ,思念老父,担忧老父命运多蹇的忧思静静 地流泻出来。作家并未回避历史的真实性,而是 采用含蓄地暗示的手法,表现了作家正视历史面 对现实的勇气和正确的创作态度,揭去了以往只 能写“到处莺歌燕舞”的虚假面纱,真正反映出 作家对历史负责、对家乡父老负责、对良心负责 的美好情愫。作者年青时与主人公一样, 经历过 30多年的政治风雨,深知祖国人民的苦难历程,时 刻与家乡人民心心相印。所以借岳之峰的意识之 流诉说一腔真情——希望百姓平平安安生活,家 家有暖炕睡,人人有饺子吃,这就是作家给读者,给 全国人民的深情厚谊、赤子之心。
“我打破和 中国,城市和乡村。满天开花,放射性线条,一 方面是尽情联想,闪电般的变化,互相切入,无 边无际;一方面,却是万变不离其宗,放出去都 能收回来,所有的射线都有一个共同的端点, 那就是坐在1980年春节前夕的闷罐子车里我 们的主人公的心灵。” ---------王蒙

《春之声》结构简析

《春之声》结构简析

《春之声》结构简析《春之声》打破了传统小说结构的布局,以人物的心理意识流程支撑起全文的结构。

从文中人物的心理意识流程中,作者梳理出了几根“线”。

第一根线,是“声音”线。

题目“春之声”便突出了“声音”。

而小说第一句“咣”的一声,是闷罐子车关门时特有的声音,展示了上世纪改革开放不久铁路运输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所带来的特有的人流物流景象。

接下来由车轮撞击铁轨的噪音产生联想,想到下冰雹的声音、打铁的声音、《泉水叮咚响》的音乐等等。

车行一段,到站停车,岳之峰由声音产生的联想暂被打断,听到了现实的声音:“没地方了,没地方了,到别的车厢去。

”这是已在车上获得位置的人对刚上车的人发出的“自私的呼吁”。

而闷罐子车里还有“三洋”牌录音机放出的动人外语歌曲,还有一个妇女在学德语,更使春天的旋律形成了高潮,以至闷罐子车也“轻轻地摇摆着,熏熏地陶醉着,袅袅地前行着”。

声音越来越动听。

第二根线,是“情感”线。

情感的表达在《春之声》中显得非常自然,很有感染力。

文章的开头,由车身的颤抖,人们的摇摆,联想到“童年的摇篮”,回想童年生活的片段,表达了对童年的怀念和对久别亲人的负疚。

这种情感在很多人心中都有积淀,能唤起大家的共鸣。

第二段由“车轮撞击铁轨的噪音”,联想到从黄土高原的乡下到广州到美国的多种令人愉悦或令人不快的声音,有忧虑也有希望。

而一想到“现在全国人民都能够快快乐乐地过年了”,心中便感到舒畅。

再想到国人在没完没了的“检讨”中度日而奔驰汽车工厂装配线在不停地转动,西门子公司规模巨大历史悠久,而我们才刚刚起步,差别感紧迫感油不过生。

所以,才有“赶上,赶上”一段话,使我们能够想见其心情的急迫。

而由“旱烟叶发出的辣味”想到当前生活物质产品的丰富,“咀嚼着儿时的甜香”,发现“辣味总是一下子就能尝到,甜味却埋得很深很深”。

这是有耐心有善意有经验知觉灵敏饱经忧患的人才能深刻体会到的。

由上下车乘客的拥挤,车上的人多,想到20世纪80年代还坐闷罐子车,原本有些失落、懊丧,可“没有人叫苦”,也就接受了现实。

高二语文春之声

高二语文春之声

王蒙创作简介
1953年,19岁的王蒙 写出了他的处女作长篇 小说《青春万岁》。
1956 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 新来的年轻人》,这篇小 说成为50年代中国文坛的 一朵奇葩。此外,王蒙还 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 的《夜的眼》、《海的 梦》、《春之声》《风 筝飘带》和《布礼》等, 被文坛称为王蒙的“集束 手榴弹”。
懂得了什么 是“意识流”, 那么进一步思考, 同学们认为什么 样的小说是“意 识流小说”呢?

关于“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小说以人物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来展示
人物持续流动的感觉和思想,而且通常借助自由联 想来完成叙事内容的转换,因此它们往往打破传统
小说正常的时空次序,而出现过去、现在乃至未来
的大跨度的跳跃。人物心理、思绪的飘忽变幻,情
奥 地 利 著 名 音 乐 家 约
家 王 蒙 在 课 文 中 提 到
让 我 们 一 起 来 欣 赏
约翰斯特劳斯—春之声圆舞曲
本曲是约翰·斯特劳斯不朽的名作。它 充满活力,处处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其节 奏自由、充满变化,旋律生动而连贯,具 有较强的欣赏性,全曲具有相当高的艺术 性,雅俗共赏、经久不衰。曲中生动地描 绘了大地回春、冰雪消融、一派生机的景 象,宛如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永远保留 住了大自然的春色,给听众一种春意盎然 的感觉。
春 之王 声蒙
作者简介
王蒙:当代作家,曾任
中国文化部部长,同时也是 一个思想家、文化活动家。
河北南皮人,1934年10 月生于北平。中学时参加中 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 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0年从事青年团的区 委会工作。1958年后在京郊 劳动改造。1962年调回北京 师范学院任教。1963年起赴 新疆生活工作了10多年。 1978年调回北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备人:辅备人:审核人:
春之声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运用的“意识流”表现手法;
2. 整体把握课文,梳理小说结构;
3.体会本文放射性的结构特点;品味“把平淡的事物表述得饶有趣味”的语言特色;
4.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文中表现出的新旧冲突、社会转变的鲜明的时代特点。

【学习重点】
1.体会本文放射性的结构特点;品味“把平淡的事物表述得饶有趣味”的语言特色;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文中表现出的新旧冲突、社会转变的鲜明的时代特点。

【学习难点】
1.体会本文放射性的结构特点;品味“把平淡的事物表述得饶有趣味”的语言特色;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文中表现出的新旧冲突、社会转变的鲜明的时代特点。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预习检测】
1.《春之声》的作者,代作家。

《春之声》借鉴了西方现代派小说的写法,不像传统小说注重的叙述和的刻画,而是重点写特定的生活场景在人物的折射,突破时间和的限制,这就形成了作品结构。

但所有的射线又都有一个的端点,那就是。

2.下面对《春之声》一文的理解及评价,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A.无论对王蒙本人还是对新时期小说创作,《春之声》都是一篇值得重视的作品。

这个篇幅不大的短篇小说热忱地表现和歌颂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大地出现的新的希望和转机,揭示出一个富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主题。

B.作者选取直线性的心理结构和“意识流”的表现手法来表现主人公在车上的感受、联想和回忆。

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呈流动状态映现,以蒙太奇的效果迭出,使小说结构语义产生了自然流动性。

C.《春之声》在发表时曾引起较大争议,批评者对这种过分侧重于心理活动,并且叙述随意跳跃的方法持怀疑态度,这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相去颇远。

D.意味深远的象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描述,也是这篇小说艺术上的显著特色。

【我的疑问】
请将预习中有疑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探究案
【探究内容】
1.小说的结尾处,作者用象征的手法描写了破烂的闷罐子车和崭新的火车头,在这里有什么意义呢?
2.《春之声》中火车上的乘客坐在拥挤、脏乱、气味难闻的闷罐子车上,有人抱怨,但也有人充满希望,还有人在学德语,特别是主人公岳之峰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这是为什么呢?
3.火车上的歌曲《春之声》是一个巧合还是必然,那么在这里又有什么含义呢?
【基础检测】
完成课后练习与思考第二题仿写句子。

【知识链接】
主备人:辅备人:审核人:
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
西方
马塞尔·普鲁斯特
(1871-1922),法国作家,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

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1913-1927)是意识流小说的奠基作,也是20世纪西方乃至整个世界文学世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小说以叙述者“我”追忆往事为主线,插入了“我”的所见所闻。

按人物思想流动的心理时间来结构作品,着意描写人物意识流程。

以人物主观感受代替传统小说中人物命运、矛盾冲突的主导地位。

作品突出带有“内审性”特征,被认为是“革新了题材与写作技巧的新型小说”,对后来的现代派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詹姆斯·乔伊斯
(1882-1941),爱尔兰作家,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代表。

代表作《尤利西斯》(1922)被认为是意识流小说的“经典性作品”,也是20世纪现代派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

小说叙述1904年6月16日广告经纪人布卢姆和他的妻子莫莉、青年艺术家斯蒂芬三人在都柏林的活动情况。

这天在文学史上称为“布卢姆日”。

小说通过三人一天的经历和各个器官的感受,描绘了都柏林的社会生活全景。

威廉·福克纳
(1897-1962),美国作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

代表作《喧哗与骚动》(1929),它和《追忆逝水年华》、《尤利西斯》并称为意识流小说的三大杰作。

小说采用多角度的叙述手法讲述三兄弟与他们的姐妹凯蒂母女有关的故事,深入人物的潜意识,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和病态心理。

其他的例如《我弥留之际》、《八月之光》、《押沙龙!押沙龙!》都是意识流小说的经典名著。

弗吉尼亚·伍尔夫
(1882—1941)英国小说家、批评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也是一位著名的意识流作家和意识流小说的奠基者。

她在对一些意识流小说家的创作进行总结、借鉴的基础上,丰富、发展了意识流文学的表现手法,并对它进行理论阐发。

1919年,伍尔夫发表了第一部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

作品通过一个妇女看到墙上一个模糊不清的斑点而引起无限联想的意识流动过程,揭示人内在世界的丰富和易于变化。

《达罗卫夫人》(1925)、《到灯塔去》(1927)是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

前者表现的是达罗卫夫人在家庭晚会上重见旧日恋人彼德并得知附近一患精神病的男子自杀后二人意识的
跳跃纷呈;后者大量运用象征主义手法,表达的是作者对超越了功名恩怨的彼岸世界的向往盘,呈现给读者的是人物的深层意识。

伍尔夫小说不注重表现事件、人物之间的关系,而把创作重心放在对人物思想感情流程的再现上,讲究环境和景物描写的印象效果。

她的文笔富于音乐性,并运用音乐上的“曲式学”结构作品,给读者以美感。

[3]
中国
刘以鬯(1918—)香港作家,亦是当时“南来文人”中留守香港发展文学事业的重要一员。

其代表作《酒徒》常被称作华文文学中“首部意识流长篇小说”。

虽然作者对这说法不甚了了,但普遍论者则认为作品中略带虚无的内心描写充分反映了当时香港重金钱而不重文化的虚浮。

作者以醉酒之徒的意像,将现实与想像相混合,构筑出一部着重内心意识发展的作品。

王蒙(1931年—)内地作家,是新时期中国意识流小说的首倡者与重要的实践者。

在1979年至1980年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王蒙相继发表了《布礼》、《夜的眼》、《风筝飘带》、《蝴蝶》、《春之声》、《海的梦》这一组被称为“集束手榴弹”的六篇中短篇小说,对西方意识流手法进行了尝试与创新。

“王蒙的这六篇小说连同他以后创作的意识流小说重新开始并加速了已中断多年的意识流文学东方化的过程,使之以全新的面貌与格调出现在古老的东方大地。


莫言(1955年-)内地作家,是新时期中国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

从1985年开始,他相继发表了《枯河》《球状闪电》《爆炸》《红高粱》《欢乐》《红蝗》等一系列具有强烈意识流风格的小说,将意识流的技巧运用推向了一个高峰。

其中《红高粱》是80年代中国文坛的里程碑之作,小说以时空错乱的顺序,借用意识流的表现方法,叙述了昔日发生在山东某乡村的一曲生命的颂歌。

莫言称福克纳为导师,他的意识流技巧也与福克纳相似,多采用蒙太奇手法,例如慢镜头描写、多视角叙事、意象比喻等。

[4]
与福克纳一样,莫言也并不是纯粹的意识流作家。

他的大部分小说创作仍隶属于现实主义范畴。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学习反思】
我的收获与发现我的困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