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对老庄的读解

合集下载

海德格尔与老庄哲学思想的相互阐释

海德格尔与老庄哲学思想的相互阐释

海德格尔与老庄哲学思想的相互阐释哲思学意4天前我要分享内容提要:近代德国的哲学大师海德格尔在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批判和反思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和风格。

他一生都把“存在”问题作为自己沉思的主题,而对“无”的哲学思考更使他的哲学学说显出非同一般的哲学视角。

文章将从他的有无之辩谈起,会通中西学问,把海德格尔的思想与中国的老庄的哲学思想进行相互阐释,在挖掘这两大哲学体系中所深蕴的思想宝藏的同时,力图寻找出中西哲学的对话机制。

在中国哲学史上,自从《老子》第一个提出“有”与“无”问题之后,古代哲学家们一直围绕着如何理解“无”以及“有”和“无”的关系问题展开探索。

西方哲学史是对一与多之间关系认识的发展史。

古希腊有的哲学家虽然也提出过“有”与“无”的问题,但声音微弱,早已被西方近代哲学理性的高歌猛进所湮没。

直到20世纪20年代,存在主义哲学形成之后,西方哲学家们才又重新思考和探索“有”与“无”的问题。

海德格尔作为现代西方存在哲学大师,敏锐地觉察到了从培根、笛卡尔到康德、黑格尔理性空前张扬的痼疾。

他在《存在与时间》中指出,“在”的问题自古希腊的柏拉图以来就无人真懂,甚至无人真正想过,全部西方哲学史都把“在”的问题作为“在者”的问题处理,从而导致“在的遗忘”。

海德格尔不仅从探索“有”与“无”开始,批判了理性哲学的主客二分式的世界观,创建了他的基本本体论和原始伦理学,而且对中国的老庄哲学有很深的情结和阐述。

我们探讨海德格尔与老庄哲学关于“有”与“无”的对话,不仅可以把握他们在思想方式、终极实在观,以及如何认知实在等问题上的可相通之处,而且可以寻找到东西方哲学分化的逻辑起点,寻找到沟通形而上与形而下、唯理论与相对论、实体主义与虚无主义联系的桥梁。

一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是什么》中曾试图追问“无”,认为这个问题向他“显示出某种异乎寻常的东西”,虽然“科学以一种高傲的无所谓的态度对待‘无’,把‘无’当作‘不有’的东西牺牲掉了”,[1]但是,“科学所抛弃的东西,科学就需要它”。

海德格尔对《老子》及其“道”的解读(上)

海德格尔对《老子》及其“道”的解读(上)
第3 3 卷 第 6 期
Vo 1 . 3 3 No . 6
周 口师 范 学 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Zh o u k o u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2 0 1 6年 l 1 月
NO V.2 01 6
海 德格尔对《 老子》 及其“ 道” 的解读 ( 上)
海德 格 尔关 于 “ 存在 ” “ 自 由” “ 思想” 等 方 面 的 重要 思 想 。 海德 格 尔解 读《 老子 》 依 靠 的 虽是 德 文 译 文 , 但 是 其 常
常 不 受 译 文 的 局 限 而有 主 观 发 挥 , 甚 至 不 惜 改 动 他 人 的译 文 ; 海 德 格 尔解 读 《 老子》 常 常是 站 在 “ 道” 的 高度 , 并 为此 而 有 意 忽 略 文 本 的 真 实 意 思 , 这 有 海 德 格 尔为 己所 需 的原 因 , 也 有 所 解 读 的 文 本 都 属 于《 老子》 中“ 道经”

待之 、 解 读之 ; 另 一方 面 , 也 是 更 重要 的 , 在 于多 数 研究 者 立足 于海 德 格 尔 的 思 想来 解 读 海 德 格 尔 对
《 老子》 文本 的 引用 、 对 老子 思 想 的探 讨 , 重 视 的是
海德 格 尔 的“ 立场 ” , 而没有从“ 中立 ” 的立场、 从 老 子 的 立 场来 看 待 之 、 解 读 之 。 因此 , 关 于 海德 格 尔 通过 翻译《 老子 》 解读 老 子思 想 , 通 过研 读《 老子 》 诠 释老 子 之道 的研 究成 果 尚未及 见 , 也就 是很 自然 的 了 。基 于此 , 本 文 主要 讨 论 海 德 格 尔 通 过 翻译 《 老 子》 , 对《 老子》 相关 章 节 的 解 读 ; 通过研读《 老子 》 ,

海德格尔与老庄对生死的态度

海德格尔与老庄对生死的态度

海德格尔与老庄的生死观摘要:近代德国哲学大师海德格尔喜爱研究中国古代道教思想,他在生死观、生存观等方面与老庄思想不谋而合。

本文分析了海德格尔与老庄思想在生死观与生存观上的相似性,探究了生死的关系以及生存的问题。

关键词:海德格尔,老庄,生死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也就是老庄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

何为老庄思想,也就是老子和庄子的简称,他们的思想著作体系并成老庄思想、老庄哲学。

老庄思想由老子和庄子思想共建,老子思想具有强烈的思辨精神,庄子思想具有强烈的幻化色彩,但是二者同源一宗,在对于权术、人生的态度上都是高度的一致。

对于政治的态度老庄主张无为而治,对于生死的态度老庄重视死而轻视生,认为生与死是辩证相生的,对于生活提倡一种本真的态度。

和老庄思想有着相似性的外国学者就是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是20世纪德国哲学家,其哲学思想对于后人影响深刻。

海德格尔很喜欢东亚思想,尤其对道家思想最感兴趣。

海德格尔把对“道”的思考整合入自己的思想当中。

他关于无、语言、人、物、技术等的思考都与道家思想有关,对道家核心文献的研究是他思想灵感的重要源泉之一。

海德格尔与道家思想存在许多相同之处,他们思维方式中最大的相同点就是脱去表象性思维方式,在原初的境域中讨论问题。

海德格尔的学说主要体现在存在之说、死亡观以及时间观等等,在海德格尔哲学思想发展的全程中,不存在那种异质性断裂式的“转向”,但始终发生着惊心动魄的思想搏杀和构境论意义上的深渊化,不时的,最常发生的是不断返回到初始,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哲学的终点也是思之原点。

下面从海德格尔与老庄对生死态度的看法分别进行分析。

海德格尔认为“人”是有时间性和历史性的,是“有死的”,所以人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无”的问题,只有完全的“无”——死亡才能真正唤起人生存的意义。

因此,海德格尔说,死亡所意指的结束意味着的不是此在的存在到头,而是这一存在者的一种向终结存在。

“死亡是一种此在刚一存在就承担起来的去存在的方式……”“刚一降生,人就老得足以去死。

海德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解构

海德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解构

海德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解构【摘要】:如俞宣孟的《本体论研究》所示,传统是论是传统西方哲学的核心。

由于这个严密、紧凑的范畴体系遗忘了“是”,所以海德格尔重提了“是”的问题,且以基础是论取代了传统是论;随着解构传统是论的历史任务的逐步深入,《是与时》之后,海德格尔展开了对传统形而上学更彻底的批判。

然而问题是:(一)传统是论、传统形而上学是什么;(二)为何、如何将之解构?在把海德格尔的前后期思想细化为三个阶段的基础上,论文将围绕着如何解构形而上学展开探讨。

首先,海德格尔所理解的传统是论、传统形而上学以及传统哲学分别指什么?第一,是论就是把“系词的‘是’以及分有‘是’的种种‘所是’作为范畴,通过逻辑的方法构造出来的先验原理体系”(俞宣孟:《本体论研究》)。

这门被亚里士多德称为“第一哲学”的学问研究“所是之为所是,以及出于其本性的秉性”(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它就是传统哲学中的“纯粹哲学”。

柏拉图的“通种”和黑格尔的《逻辑学》就是依据理念之间的结合而建构起来的超时空的最普遍知识;第二,形而上学是指追求原因和原理体系的那种学问。

随着古代形而上学的展开,近代如鲍姆嘉登的“形而上学是包含人类知识的第一原理的科学”(海德格尔:《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也与亚里士多德的定义是基本一致的。

而随着形而上学学科中其它三支被逐步实证化,形而上学也进入它的现代时期:一方面,是论成为形而上学或哲学的代称,另一方面,主体性形而上学(如意识或意志哲学)取代了知性形而上学,如黑格尔的逻辑学是形而上学的顶峰,而尼采的形而上学就是形而上学的最后阶段;第三,哲学是指“关于第一原理和原因的抽象认识(知识)”(海德格尔:《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就得去捉模本体(ouσia)的原理与原因”(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围绕最普遍的概念“是”而建构起来的是论,是海德格尔对传统哲学的代称,因为它是柏拉图主义的典型形态;随着对柏拉图主义批判的深入与扩大,即便是对追求相对普遍知识的形而上学,包括过渡时期的双关思想,也于后期被解构。

白天看星星海尔对老庄的读解

白天看星星海尔对老庄的读解

“白天看星星”—-海德格尔对老庄的读解“白天看星星"--海德格尔对老庄的读解〔内容提要〕海德格尔与老庄之间的“因缘”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们关注的则是如何通过海德格尔所理解的老庄思想去进一步理解海德格尔.从海德格尔“真理"与“非真理"或“解蔽"与“掩藏”的论述中,我们能够倾听到海德格尔与老庄之间的“共鸣”.不恰当地讲,海德格尔类似西方哲学与老庄思想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前者试图通过理性抽象达到最高的普遍性以揭示真理,后者要求回归本源,持守原始的混沌,海德格尔则追求的是通过揭示或解蔽去接近遮蔽或掩藏。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将老子的“知其白,守其黑"解释为“有死之人的思想必须让自身没入深深泉源的黑暗中,以便在白天能看到星星”。

19世纪末20世纪初,包括德国曾经出现过一次翻译老庄的。

老子与庄子的影响最初发生在文学家和艺术家圈内,逐渐扩展到了哲学领域.海德格尔通过译本熟悉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他在20世纪30年代就能够引用老庄,可以作为旁证。

ﻭ海德格尔与老庄思想之间的“因缘",与他的思想转向有一定的关联。

人们公认1930年海德格尔所作的讲演《论真理的本质》是其思想转向的标志,在这篇讲演的初稿中,海德格尔曾经引用了老子《道德经》的第28章:“知其白,守其黑”,后来因故删去了。

然而,或许海德格尔对老子这句话太过钟情,以至于他念念不忘,20多年后终于还是让这句话“脱口而出"了:ﻭ“我们冷静地承认:思想的基本原则的源泉、确立这个原则的思想场所(Ort)、这个场所和它的场所性的本质,所有这些对我们来讲都还裹藏在黑暗(Dunkel)之中。

这种黑暗或许在任何时代都参与到所有的思想中去.人无法摆脱掉它。

相反,人必须认识到这种黑暗的必然性而且努力去消除这样一种偏见,即认为这种黑暗的主宰应该被摧毁掉。

其实这种黑暗不同于昏暗(Finsters)。

庄子与海德格尔生死观比较分析

庄子与海德格尔生死观比较分析

庄子与海德格尔生死观比较分析提要:庄子和海德格尔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相通之处,比较二者的生死观,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领悟和理解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且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到中西方文化会通的可能性。

关键词:庄子;海德格尔;生死;本真;畏;真人“生”与“死”是任何人都会经历的人生过程,是每一个作为个体的人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也是古往今来中西方哲学家们不断探讨的话题。

在诸多哲学家中,笔者认为,庄子和海德格尔分别作为中国和西方生死观理论的代表性人物,其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相通之处,比较二者的生死观,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领悟和理解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且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到中西方文化会通的可能性,同时,对于我们在当今重物欲轻人文关怀的科技时代以新的视野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一死生与畏死关于生死问题,庄子十分重视,也在《庄子》一书中作了详细的论述,一部《庄子》,就像是一部人生哲学小百科。

庄子关于生死观的论述无疑是先秦诸子中最为丰富也最具特色的,他的生死观主要来源于老子,同时也吸收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可谓中国古代生死观理论的集大成者。

庄子对于生死的态度是“一死生”,齐同生死。

他在《庄子·大宗师》篇中写道,“死生,命也。

其有夜旦之常,天也”[1],也就是说人的生与死,是不可避免的生命活动。

它就好像昼夜不停运行一样,是天地自然之规律。

同时他认为这种自然规律是人无法干预的,人只能以天为生命之父而终身爱戴他。

既然生与死都是自然运行之规律,是人无法干预的,那就只能顺应自然,乐观地看待生命长短和生死。

他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俟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2],认为人的形体是大自然赋予的,大自然赋予人以形体就是要让人生时操劳,老时安逸,死后安息,这从生到死的整个人生过程都是大自然安排好的,是前后贯通一体化的,善待我的生的也同样会善待我的死。

论海德格尔与老庄对_人_的思考

论海德格尔与老庄对_人_的思考
江西社会科学
!""#$ %
!"#$%&" ’()"#* ’)"+$)+’
“人 ” 论海德格尔与老庄对 的思考
!夏绍熙 李志友
“人 ” 海德格尔和老庄都对 有深入的思考, 两者之间存在异同。他们都否弃了现成观念, 没有从实体化和 对象化的角度探讨人的本质。但海德格尔论证了此在先行存在于世界之中, 并以此在为基础, 从此在身上追 问存在的意义; 而老庄则以贵身论为原则, 把人放入宽阔的道域之中, 提出人最佳的生存状态是契合自然之 道。 ! 关键词 " 存在; 此在; 自然之道; 海德格尔; 老庄 ! 中图分类号 " #$%&’ $( , #))* 安 ! 文献标识码 " + (),,0 ) ! 文章编号 " %,,( - $%./ ,1 - ,,&1 - ,( (%0., — ) 2 陕西西 夏绍熙 , 男,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道家思想史; (%0&1 — ) (江西宜春 李志友 , 男, 宜春学院政法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 1%,,&0 )
“人 ” 论海德格尔与老庄对 的思考
!" # 《 $ 老子》 第 %& 章 ’ 之主, 而以身轻天下。 ” 修身应效法自然、 无
依据当下的情形快速行动, 这种反应像镜子一样返照出
!& # 《 $ 庄子・应帝王 》 “至人用心若镜, ” 真实。 不将不迎, 应而不藏。
“身 ” “天长地久, 私无为, 过于执著就会失去 这个根本。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是以圣人 后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 私。”

庄子和海德格尔

庄子和海德格尔

庄子美学思想在现代中西美学思想逆转中的意义在考察中西美学思想的发展轨迹时,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某些西方现代美学思想竞倒过来向中国古典美学思想逆转。

最鲜明的表现是,一些西方现代美学流派竟抛弃了他们历来所强调的那种重理性分析、重逻辑推理、重循环论证的审美传统,而向以庄子为代表的强调审美创造的主体表现,强调审美的理直观、重顿梧、重体验、重感受的中国传统美学接近和靠拢。

本文就是试图通过中国古典美学的代表人物庄子的美学思想和现代西方存在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比较,来说明这种逆转现象的具体表现,并揭示以庄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现代中西美学思想逆转中的意义。

一、庄子和海德格尔美学思想比较一个诞生于公元前战国时期的中国,一个倔起于公元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西欧德国。

然而,这两个不同时代、不同国度、时空距离相当遥远的哲学家,却有着令人不可思议的何其相似的美学思想。

在对他俩的美学思想进行了一番比较后,我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而又令人深思的东西。

(一)、他们的美学思想,都是一种人生观本体论。

“美”在庄子那里,是一种高度自由的境界,而“道”也是一种高度自由的境界。

所以“道”是客观存在的最高的绝对的美。

庄子在《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天地的“大美”就是“道”。

“道”是天地的本体。

圣人“观于天地”,就是观“道”,也就是对最高的“美”的观照,这种观照,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所以他在《田子方》中借老子的口进一步指出“夫得是,至美至乐也,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

”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实现对于“美”的观照,便能进入至美至乐的高度自由的境界,成为高度自由的人。

在这里,庄子把“美”和“道”相提并论,都看作是一种人生的最高境界。

所以,庄子在《养生主》一文中描述了庙丁解牛的审美创造之后,借文惠君的口说:“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庄子之“道”与海德格尔的“本体”之思——从词源学的角度

庄子之“道”与海德格尔的“本体”之思——从词源学的角度


要 : 子 道 之 含 义 颇 为 丰 富, 言 之 有 “ 、 、 、 ” 义 , 庄 概 行 言 有 无 之 其道 之 所 蕴 涵 的“ ” 义 , 凸现 其 哲 学 无 之 乃
的创 生 性 、 放 性 。无 独 有 偶 , 十世 纪德 国大 哲 学 家 海德 格 尔通 过 对 西方 “ 体 、 在 ” 反 思 , 开 二 本 存 的 亦得 出其 “ 本 体”存在) 味着“ 、 ( 意 说 自然 、 ( 达 ) 隐 ” 意 。庄 子 “ ” “ 际 ” 海 氏的 “ 理 去 蔽 ” 更 有 着天 然的 神 行 通 、 之 道 之 真 与 真 说 似— — 无 论 “ 蔽 ” 是 “ 际 ” 去 还 真 皆在 “ 存在 ” 中展 开 ,存 在 ” “ 既是 道 的运 行 状 态 , 亦为 “ ” 生存 之 域 无疑 , 人 的 探 究庄 子 与海 德 格 尔的 本 体 之 道 对 于 贯 通 中西 哲 学 有 着 重 要 的 意 义 。
关键词 : 子 ; ; 庄 道 海德 格 尔 ; 体 本
中 图分 类 号 : 2 35 : 5 65 B 2 .5 B 1 . 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2 5 ( 0 9 0 — 0 5 0 1 7 — 3 9 2 0 )4 0 1 — 6
近年 来 , 学术 界 对 海德格 尔颇感 兴 趣 , 果亦 然与 其 西方知 识 分子 所持 的文化 立场 有 关 ,但其 成 颇 丰 。这 自然与 海 氏 同东方 哲 学思 想 尤其 道 家哲 对东 方 文化绝 非 持排 斥立 场 ( 学 老庄 哲学 之行 其 . 学 有关—— 据 资料 载 ,海 氏晚 年 曾跟 台 湾学 者萧 为 已表 明其 开放 心胸 )更 不 意 味着 东西 方文 化永 师 毅研 究 老庄 ;亦 与 西方 哲学 的 困境 有 关—— 海 无沟通 之 日。事实 上 , 德格尔 的存 在论 与道家尤 海

西方哲学界对庄子的看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西方哲学界对庄子的看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西方哲学界对庄子的看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被认为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其所撰写的著作《庄子》中,阐述了他对人生、自然、道德等方面的独特见解。

庄子的思想深受后人的推崇,不仅影响了中国哲学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方哲学。

在西方哲学界,庄子的思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许多西方哲学家通过研究庄子的著作,尝试理解和评价他的思想。

他们认为庄子提出的观点具有独特性和深刻性,对于当代哲学也有着一定的启迪意义。

本文将探讨西方哲学界对庄子的看法,并分析其对西方哲学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 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要探讨的主题——西方哲学界对庄子的看法,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 正文部分包括三个小节:首先会概述庄子的思想,介绍其主要理念和观点;其次探讨西方哲学界对庄子的评价,分析西方哲学家对庄子思想的理解和评价;最后讨论庄子对西方哲学的影响,探究庄子思想在西方哲学领域的影响和意义。

- 结论部分将总结西方哲学界对庄子的看法,总结庄子思想在西方哲学界的影响,并探讨庄子思想在当代的意义。

通过这样的结构,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整个文章的框架和内容安排,使得阅读更加有条理和明了。

1.3 目的本篇文章的目的是探讨西方哲学界对庄子思想的看法和评价。

通过对庄子思想的概述,以及西方哲学界对其的评价和影响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庄子思想在西方哲学界的地位和价值,探讨其对当代哲学的启示和影响,从而探索庄子思想的当代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促进中西哲学的交流与对话,丰富哲学研究领域的多元化,并为当代哲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发。

2.正文2.1 庄子的思想概述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和哲学家,同时也是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庄子》中,这部著作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

庄子与海德格尔的生死观及其当代意义

庄子与海德格尔的生死观及其当代意义

庄子与海德格尔的生死观及其当代意义“生死”作为人生必须经历的一部分,应该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

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人类一直以来忌死谈生,对死的研究还只限于起步阶段。

中西哲学中最初将生与死看作同等重要的典型代表是庄子与海德格尔,他们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生死”。

揭示了“死”的本身是确定无疑的,死是过程性的,生就是向着死的过程。

同时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人类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既具有物质本体又具有精神意识。

人类无法确定自己何时死怎么死,但是却可以决定在从生到死这个过程中如何生存。

生命的本体是有限的,生命的内涵却是可以无限延展的,利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才是生存本身的意义所在。

标签:庄子;海德格尔;善生善死;向死而在从人类产生那天起,“生死”就始终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大部分人选择避死谈生,谈及死亡甚至声色俱变。

人类为何会在面对死亡时心生恐惧或者因死生悲而产生多种负面情绪呢?究其根源在于对死亡认识的匮乏。

庄子与海德格尔认为生与死本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不可只谈生,也不可只谈死,生与死是相通的。

一、“生死气化”与“此在”的终了:庄子与海德格尔死亡范畴的意涵在庄子哲学中,“生死”是一个重要问题,“道”是其生死哲学的理论基础。

在天地万物没有产生以前就已经有“道”了,而且“道”是以己为本,以己为根存在着的。

一方面“道”既是万物产生的源泉,又是万物产生的依据;另一方面认识了“道”就认识了事物发展的规律,达到了认识的最高境界。

天地万物皆出于“道”,其发展变化也遵循“道”。

宇宙间的一切变化都是“气”遵循“道”物化的结果。

人的生死乃是“气”的离散聚合,“气”从形体变为生命,最后再从生命走向死亡变为“气”。

随着“气”的聚散,人的生死也在不断交替变化,没有终结、无限循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生与死源于自然又复归自然。

庄子说:“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

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

”“道”贯通一切事物而使一切事物构成整体,整体又根据“道”气化变成了万物,而生成的任何东西都是必然毁灭,毁灭就意味着复归于“道”。

“白天看星星”--海德格尔对老庄的读解

“白天看星星”--海德格尔对老庄的读解

“白天看星星”--海德格尔对老庄的读解在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中,老庄哲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海德格尔对老庄哲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解读,并试图通过对老庄哲学的理解与发展来回答现代人存在的问题。

其中,“白天看星星”被认为是海德格尔对老庄哲学的一种读解,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可以从语言的角度来解读“白天看星星”。

在德语中,“看”这个词有着不同的含义。

一种是外在的视觉感知,另一种是内在的洞察和领悟。

海德格尔认为,老庄所强调的“无为而治”、从容不迫的态度,正是一种超越日常表面现象的洞察和领悟。

“白天看星星”则可以理解为,在日常生活中观照到超越日常的真理和本质。

其次,海德格尔将“白天看星星”与他的“存在与时间”思想联系起来。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强调了存在者与存在的关系,认为存在者存在于时间之中,时间是存在者的基础和背景。

而“白天看星星”则可以理解为,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体验和存在的洞察,可以达到对存在的意义和本质的理解。

在这个意义上,“白天看星星”成为了一种超越日常生活和时间的存在体验。

此外,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他认为,人类存在于自然之中,但又与自然有着不同的根源和本质。

“白天看星星”则可以理解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照和体验,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然的本质。

这种观照是一种超越人类主观意识的洞察,可以使人们超越自身的存在境界。

在海德格尔看来,老庄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

道是绝对存在的,并可以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

海德格尔将这种思想与他的“宇宙发生论”相联系,并提出了“对道的询问”这个概念。

他认为,通过对道的询问,人们可以达到对世界和存在的洞察和领悟。

“白天看星星”可以理解为,通过对自然界和宇宙的观照,人们可以感悟到道的存在和作用,进而达到对世界的理解和超越。

最后,海德格尔通过对老庄哲学的读解,试图回应现代人存在的困境和问题。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被忙碌和浮躁所支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白天看星星”成为一种回归自然和内省的方式。

海德格尔的_濠梁之辩_

海德格尔的_濠梁之辩_

海德格尔的 濠梁之辩罗 久内容提要 海德格尔曾经通过庄子与惠施的濠梁之辩来帮助人们理解他的 论真理的本质 这篇讲演的内容。

这场著名的论辩是一个关于他人之心是否可知的争论。

有论者认为在这场对话中庄子采用了诡辩的方法来回应惠施的诘难,最终陷入一种感觉主义和相对主义。

更有论者以此为依据来判定 濠梁之辩 并非庄子思想的表达,而是庄子门徒对其思想的一种发挥或者说误解,不能体现道家思想的真精神。

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到庄子文本本身中去,我们会发现这段著名的对话即使不是庄子所著,至少也延续了庄子哲学的精神,其中的深意需要经过进一步的辨析才能显现。

庄子通过将惠施逼入理解的真空状态,使得理解的可能性自发地显现出来,对以个体主义和主观主义为代表那些独断论和述诸自明性的立场来说是致命的一击,而作为这种独断论主张之基础的表象性思维正是海德格尔关于真理之本质问题的讨论所要向我们揭示的。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庄子 濠梁之辩 表象 释义学 理解 真理中图分类号 B51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47-662X(2011)01-0013-07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 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 请循其本。

子曰: 汝安知鱼乐 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

( 庄子 秋水 )中国历史上不同学者对这段对话有着不同的理解,现在的中国思想研究者,特别是庄子思想的研究者对这段对话的兴趣也依然不减。

而在西方,又有海德格尔这样的大哲人在解释他的重要作品时引用了这段对话,为我们重新理解这个发生在两千年前的思想交锋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为什么海德格尔会在关于真理本质的讨论中引用这段对话,是什么吸引了他?海德格尔本人并没有直接阐明。

让我们1930年海德格尔在不来梅作 论真理的本质 的演讲之后,第二天又在凯尔纳(Kell n er)家中举行了学术讨论会。

海德格尔与老庄人学思想比较浅析

海德格尔与老庄人学思想比较浅析

海德格尔与老庄人学思想比较浅析作者:奚敬辉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9期摘要:众所周知,海德格尔与老庄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此暂不究海德格尔的思想受老庄多大影响,“道”跟“存在”有多大关系,仅仅比较二者人学思想的异同。

海德格尔通过对此在的生存分析,探析存在,提出人要“诗意的栖息”。

老庄所代表的“天道”思想倾向与“天人合一”。

人的栖居所要具备诗意,也就是需要得到神性的青睐度量。

诗意来自于人的栖居,也就是人的生存境域,也就是生存的最本源的体验当中。

在这点上,同老庄的“神人”、“真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从某种意义上说,海德格尔和老庄都认为人应该退一步来思考存在本身,都应该通过本源性或者源始性朴素生存着的人来发现“道”或者“存在”。

关键词:此在存在道作者简介:奚敬辉,1984年出生,男,汉族,籍贯江西余江,汕头大学在读文艺学硕士研究生一、海德格尔与老庄对传统人学的批判从亚里斯多德以来,形而上学一直是西方哲学的中心,它深植于西方哲学中。

在海德格尔之前的尼采也曾想克服形而上学,也就是要克服哲学传统中的理性方法。

海德格尔在写他的《存在与时间》时,认为克尔凯郭尔更重要,但后来他认为尼采更重要,他因此出了《尼采》十卷本。

尼采的中心思想是权力意志。

海德格尔要克服形而上学,尼采要克服理性传统,但海德格尔又要克服尼采,这样就越来越彻底。

在海德格尔看来,形而上学是主体性的形而上学,人的主体在中心。

海德格尔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他认为:人并不重要,存在才是中心。

人类中心论是和传统西方形而上学联系在一起。

海德格尔认为人应该退开一步来思考存在本身。

这就是海德格尔所谓克服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含义。

在西方哲学史上,由于主体(人)成为中心,所以存在被推开,人像皇帝那样坐着。

海德格尔在古希腊哲学中看到,一开始并不是以人为中心的,而是以存在为中心。

现代社会已经被人工构造现实所刻画,由人的主体性来构造现实,这就涉及遗忘存在的历史。

人们把握的世界只是复本,而复本和原本是不一样的,复本是可以不断被复制的。

庄子与海德格尔共论“泰然让之”

庄子与海德格尔共论“泰然让之”

摘要:庄子与海德格尔虽然处于不同的时空,但是都谈论了“泰然让之”。

庄子的自然观表达了“泰然让之”的思想,而海德格尔的“泰然让之”来源于他对于思想的反思。

“泰然让之”既被庄子用来反对非自然的状态,也被海德格尔用来应对无思想的困境。

非自然对于庄子而言和无思想对于海德格尔而言都意味着对本性的遮蔽,因此“泰然让之”便是对本性的去蔽。

但是,庄子的“泰然让之”展开于天道的领域,其中人让物顺其自然;而海德格尔的“泰然让之”发生在广袤的地带,其中人让物自行敞开。

无论如何,他们的“泰然让之”显现了人与物的自由关系,这也正是他们给予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庄子;海德格尔;我们;“泰然让之”中图分类号:B223.5;B516.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21)05-0107-07作者简介:罗双(1991—),男,美学博士,湖北美术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讲师。

(湖北美术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湖北武汉430205)庄子与海德格尔共论“泰然让之”罗双湖北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庄子与海德格尔,一个是中国古代先秦道家的代表,一个是西方现代存在主义的代表,二者在时空上相隔遥远。

但是,他们因谈论同一个话题而相互走近。

这一个话题就是人对物的态度。

人应该对物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庄子与海德格尔的回答是“泰然让之”,即人让物如其所是地存在。

从遮诠的角度来说,“泰然让之”是人对物性的去蔽。

从表诠的角度来说,“泰然让之”是人对物性的显现。

人在显现物性的同时,也显现了自身的人性。

因此,“泰然让之”归根结底是让人和物返回各自的本性。

这就规定了庄子与海德格尔从本性出发来论“泰然让之”的思想道路。

不过,由于庄子与海德格尔处在不同的地域与时代,所以他们具有不同的思想与语言。

这就导致他们论“泰然让之”的差异。

我们所要追问的正是他们之间有何差异,以及我们又与他们之间有何差异。

一、庄子论“泰然让之”庄子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泰然让之”一词,但是表达了关于“泰然让之”的思想。

海德格尔的“濠梁之辩”

海德格尔的“濠梁之辩”

其实这 在我们 的 日常生 活 中也 是常有 的事情 , 我们
历史 上关 于《 庄子》 的注释可谓 汗牛充栋 , 们 我 时常因为别人不 能理解 我们 的想法 、 遇而感 到苦 遭
先来 看看 郭象 和成玄英这两位重要 的注释者对濠梁
之辩这段对话 的理解 。郭象注 日:
寻 惠 子之 本 言 云 , 鱼 则 无 缘 相 知 耳 。 今 子 非 非
身而言乃是一种释义学的实践 。在 真正理解 了濠梁 之辩本身的意义之后 , 我们再 试 图将其 与海德格 尔 关于真理本质的讨 论联 系起来 , 一步讨 论古今 中 进
西 哲 学 中 所共 同 面对 的一 些 根 本 性 问题 。
态云云 , 却鲜有把其 中的道理讲清楚 的 , 成玄英也没
wi r nHe eg r T eU iesyo hcg 9 3, l 。后 来 t Mat i g e, h n ri f i o19 P 8 h i d v t C a
这篇讲演文本经过 多次修改后 于 14 9 3年 出版 , 又收入海 德格 后 尔的文集《 路标》( g re ) Wemakn 中。
能够把这其 中的道理 给讲透 , 只是 加进 了两个需 要 进一步解释的名词“ 与“ ” 所 以这样 的解释尽 理” 情 ,
管进 了一步 , 仍是不够充分 的。 却 实际上 , 庄子对语 言的敏感是卓越的 , 与惠施 一
段 濠梁 之辩 道 出 了不 少 关 于 语 言 和 人 生 的 大 道 理 。
/ I 2 1 第l 、又 参 0 年 期 l
首先从文本人手 , 对这段对话进行一个细致的阐释 , 让对话本身的问题意识 显现 出来 , 而不 是一 开始就
了一些理论 的根据 , 但是这 就像 我们今 天 的学 者往

《关雎》主旨误读的是与非

《关雎》主旨误读的是与非

《关雎》主旨误读的是与非摘要:对于《诗经》篇章主旨的解读,汉唐经学有经学的解读,宋明理学有理学的解读,清代朴学有朴学的解读,近代又有各种采用不同观念的多样解读。

对于位于《诗经》之首的《关雎》主旨的解读亦是如此。

对于《关雎》主旨的争论已经持续近两千年,至今仍然没有定论。

每个时代对于《关雎》的主旨的解读难免有所偏颇,甚至是误读,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误读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关雎;主旨;误读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9)11-0042-03(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1)张慧玲一、《关雎》主旨误读类型对于《关雎》主旨的争论已经持续了近两千年,每个时代又有不同的解读。

比较流行的说法有刺时说、后妃之德说、婚歌说、爱情说。

但此四种说法,都没有可以确立己说的充分论据和圆满的论证,且都具有有意或无意的误读。

笔者在此也不作过多纠缠,仅做一下简要评述。

(一)刺时说。

刺时说是较早出现的论证《关雎》主旨的说法,刺的对象一般认为是康王。

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太史公读<春秋历谱谍>,至周厉王,未尝不废书而叹。

曰:呜呼,师挚见之矣!纣为象箸,而箕子唏。

周道缺,诗人本之衽席,《关雎》作。

”[1]司马迁认为《关雎》是在周朝政治有所缺失的情况下创造,刺时之意显而易见。

《后汉书·皇后纪》:“故康王晚朝,《关雎》作讽。

宣后晏起,姜氏请愆。

”注:“《前书》音义曰:‘后夫人鸡鸣佩玉去君所。

周康王后不然,故诗人叹而伤之。

’见鲁诗。

”[2]可见“刺康王说”在汉代还是比较流行的。

欧阳修认为:“《关雎》,齐鲁韩三家,皆以为康王政衰之诗。

”不过正本清源,三家诗说中比较明确提出“刺康王”说的只有鲁诗。

宋王应麟《诗考》引《韩诗序》:“《关雎》,刺时也。

”(二)后妃之德说。

美后妃之德说,是以《毛诗序》为发端。

“《关雎》后妃之德也。

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海德格尔哲学(张志伟经典)

海德格尔哲学(张志伟经典)

海德格尔哲学——张志伟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 )《存在与时间》《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林中路》《路标》海德格尔的前期哲学将存在与时间联系起来,使形而上学-存在论呈现为完全不同的局面。

海德格尔的后期哲学则探索了通往存在的不同道路。

结构:一、存在问题二、此在的世界三、此在的沉沦四、向死而在五、海德格尔与老庄一、存在问题《存在与时间》(1927)海德格尔前期思想的代表是《存在与时间》。

《存在与时间》的出发点,也是海德格尔从现象学接受过来的思想,就是要破处传统西方哲学主客二元式的认识论框架,深入到主体客体分化之前更深层次的源始境域里去解决存在问题。

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了,不过,虽然我们也曾相信领会了它,现在却茫然失措了。

--柏拉图科学思维方式通过抽象的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1)玫瑰花、牡丹花……“花”;(2)花、草、树、木……“植物”;(3)植物、动物……“生物”;(4)生物、非生物……存在物;(5)所有的存在物……“存在”。

作为主客二元式的认识论框架,科学思维方式看起来似乎越向上抽象越接近客观实在,而实际上归根结底封闭于主观性之中。

而且存在是不可能通过无限的抽象获得的,不仅如此,存在与存在物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面的问题,并不是抽象到最高的层面才会抽象出存在,实际上最高层次的存在物与最低层次的存在物都“存在”。

在的遗忘存在是什么=存在物是什么混淆了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差别存在(Sein,Being)存在:Being-to beSein-zu sein存在=去存在=生成的境域=生生不已的源泉那么,我们怎样追问存在的意义?虽然存在者都是因存在而存在的,但是一问到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所以必须从存在者入手追问存在的意义。

这就要求我们找到一种存在者,这种存在者与存在有“存在论”的关系,即是说,这种存在者是由存在规定的,它能够追问存在并且因它的存在而使存在显现出来,这就是我们向来所是的在者,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Dasein)。

“白天看星星”--海德格尔对老庄的读解(1)(精)

“白天看星星”--海德格尔对老庄的读解(1)(精)

“白天看星星”--海德格尔对老庄的读解(1)〔内容提要〕海德格尔与老庄之间的“因缘”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们关注的则是如何通过海德格尔所理解的老庄思想去进一步理解海德格尔。

从海德格尔关于“真理”与“非真理”或“解蔽”与“掩藏”的论述中,我们能够倾听到海德格尔与老庄之间的“共鸣”。

不恰当地讲,海德格尔类似西方哲学与老庄思想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前者试图通过理性抽象达到最高的普遍性以揭示真理,后者要求回归本源,持守原始的混沌,海德格尔则追求的是通过揭示或解蔽去接近遮蔽或掩藏。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将老子的“知其白,守其黑”解释为“有死之人的思想必须让自身没入深深泉源的黑暗中,以便在白天能看到星星”。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包括德国曾经出现过一次翻译老庄的高潮。

老子与庄子的影响最初发生在文学家和艺术家圈内,逐渐扩展到了哲学领域。

[1]海德格尔通过译本熟悉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他在20世纪30年代就能够引用老庄,可以作为旁证。

海德格尔与老庄思想之间的“因缘”,与他的思想转向有一定的关联。

人们公认1930年海德格尔所作的讲演《论真理的本质》是其思想转向的标志,在这篇讲演的初稿中,海德格尔曾经引用了老子《道德经》的第28章:“知其白,守其黑”,后来因故删去了。

[2]然而,或许海德格尔对老子这句话太过钟情,以至于他念念不忘,20多年后终于还是让这句话“脱口而出”了:“我们冷静地承认:思想的基本原则的源泉、确立这个原则的思想场所(Ort)、这个场所和它的场所性的本质,所有这些对我们来讲都还裹藏在黑暗(Dunkel)之中。

这种黑暗或许在任何时代都参与到所有的思想中去。

人无法摆脱掉它。

相反,人必须认识到这种黑暗的必然性而且努力去消除这样一种偏见,即认为这种黑暗的主宰应该被摧毁掉。

其实这种黑暗不同于昏暗(Finsternis)。

昏暗是一种赤裸裸的和完全的光明(Licht)缺失。

此黑暗却是光明的隐藏之处(Geheimnis,隐秘),它保存住了这光明。

庄子、海德格尔与我们的对话

庄子、海德格尔与我们的对话

转:彭富春——庄子、海德格尔与我们的对话2008-01-08 13:35:46 来自: 石头希迁(青岛)1.海德格尔与庄子的相遇让我们首先倾听庄子“逍遥游”中的一段话.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生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网罟.今夫嫠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寞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然后让我们来倾听海德格尔对此的评论:9“它提供了这样的洞见:人对于无用者无需担忧.凭借其无用性,它具有了不可触犯性和坚固性.因此以有用性的标准来衡量无用者是错误的.此无用者正是通过让无物从自身制作而出,而拥有它本己的伟大和规定的力量.以此方式,无用乃是物的意义.”庄子和海德格尔,在空间上相隔万里,在时间上相距千年.一个是中国古代的哲人,另一个是西方现代的思想家.他们处在不同的生存境遇,具有不同的思想传统,而且也说着不同的语言.但他们却构成了对话.庄子和海德格尔的对话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他们为同一话题所吸引,从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空间走到一起.他们谈着同一话题,说着同一个事情.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事情?它不是其他什么东西,而是物的意义.但什么是物的意义?庄子和海德格尔的回答是:物的意义就是其无用性,而且人无需对无用性担忧.这样一种物的意义的揭示的语言表达式是否定性的,它指明无论是从物的方面还是从人的方面都需要"无".否定就是去蔽,去蔽就是揭示.但思想要否定什么?那要否定的是物的有用性以及人们对于无用性的担忧.正是这种现象遮蔽了物自身的意义.因此对于无用性的发现以及对于无用性的泰然任之基于思想对于遮蔽的否定.这规定了庄子和海德格尔从事物的分析时的思想道路.不过,庄子和海德格尔虽然思考同一问题,但他们的思考却是不同的.因此我们所关注的是海德格尔与庄子有何差异,同时我们又与他们有何差异?2.庄子的物物在庄子的思想中具有多重意义.首先,作为无的对立面,物就是有,是一切不是虚无的东西.如果物就是有的话,那末天地万物都是物,其中不仅包括了自然物,而且也包括了人类,甚至还包括了神仙.在这样的意义上,物的问题主要是有与无的问题.其次,作为心的对立面,物只是心外之物,是现实世界.其中最主要是指自然之物,即由矿物,动物和植物所构成的物的整体,但还指社会之物,如财富,名誉和地位等等.此外还指人的身体.在这样的意义上,物的问题主要是心与物(包括了神与形)的关系.第三,作为人的对立面,物只是身外之物,即人之外的万物.在这样的意义上,物的问题主要是人与物的关系.在庄子和惠子的对话中,所讨论的物是一些植物和动物,因此它们只是自然之物.但庄子不过是借谈论自然之物来谈论一般之物,于是所谈的物的意义决不只是限于自然物,而是遍涉一切物,包括了语言和人本身.但物的意义如何显现出来?物就其自己本身而言是自在的,遮蔽的.只是当物与一个特别的物相遇时,物的意义才可能自行呈现出来或者被揭示.这个特别的物就是人,就是人的生活,意识和语言.于是物的意义的呈现过程实际上置于物与人的关系或者人与物的关系之中.对于庄子而言,人与物已经在世界中相遇了.因此所谓物的意义的显示同时可能就是遮蔽.这样问题只是:人是如何对待物的,由此人又是如何对待人自身的.在此范围内,人对物的态度决定了物的意义是否被揭示,以及它在何种程度上被揭示.庄子和惠子的对话也就是对于物的两种态度的对话.一种是对于物的道的态度,而另一种则是对于物的技的态度.道与技不可同日而语.道是大道,它是万物的本原,根据和开端,而技是小技,它是对于物的加工,改造和制作的方法.这使庄子和惠子的对话不仅是具有差异的,而且是不平等的.当然,通过对于物的技的态度的批判和克服,人将走向和归于对于物的道的态度.惠子对于物的技的态度是通过匠人与大树的关系表达出来的.大树是自然生长的,不中绳墨和规矩,因此木匠不愿理睬它.木匠作为匠人,其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将树木由原材料制造成木器.木器作为器具就充当了手段并由此服务于人的目的.人的目的不同,效劳于目的的手段亦即器具也就每每不同,由此对于各种可能成为器具的原材料所要求的尺度也会不同.但尺度的不同并不意味着尺度的否定,相反它意味着不仅尺度是必要的,而且尺度的多样性也是必要的.当一个木匠面对大树时,他所考虑的是人的目的性和物的手段性,并由此确定尺度而衡量大树来判断它是否拥有有用性.如果大树合于大的尺度,那么它就有大用,如果大树合于小的尺度,那么它就有小用.但惠子所描述的却是更为糟糕的事情.这个大树由于其自身的自然形态而不合乎任何尺度,因此否定了任何尺度,也就丧失了任何一种有用性.于是它不能成为工具,也不能服务于目的.匠人会因为物的有用性而亲近物,相反会因为物的无用性而远离物.惠子在此对于物的技的态度是建立在人的目的之上的对于物的手段性的要求.这导致对于有用性的肯定和对无用性的否定.与惠子根本不同,庄子对于物的道的态度是通过逍遥者与大树的关系给与标明的.大树树于无何有之乡,广寞之野.人则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在此大树和人的关系完全脱离了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它不仅远离了匠人的尺度,而免受利斧之害,而且还远离了人的世界,中断了任何一种对它有用性或者无用性的判断.大树只是生长在自然之野中,而自然才是大树所归属的世界.在这样的自然的世界里,大树就是大树.它作为其自身是其自身.因此它是真正的物自身.它不来源于什么,也不为了什么.它自身就是自身的缘由和目的.如果说在自然中的大树回到了物自身的话,那末在大树边的逍遥者则回到了人自身.人都是生活在人的世界里,但人的世界正好是人欲和物欲的集合,因此也是技(术)的集合,因为技是实现欲而获得物的手段.在这样的世界里,一方面人支配了物,另一方面物也支配了人.于是物失去了物自身,而人也失去了人自身.人回到自身与物回到自身是同一过程.与物一样,人也要走出人与物的目的与手段关系而走向自然世界.逍遥者就是生活在自然世界之中的人.作为如此,他解除了人欲和物欲,也解除了技的束缚.他游于自然之中,因此游于人的本性之中,也因此游于物的本性之中.逍遥者和大树实际上是自然中的朋友,他们共同被自然所规定,也就是被道所规定,因为所谓的道正是自然.庄子对物的道的态度注重了物自身的本性,这样他所追求的是物的无用性,而不是它的有用性.庄子将物的意义确定为自然,亦即合于道.这种自然一方面是自然物或自然界,另一方面是自然而然,亦即本性.这两者是密切相关的.人们可以说,物的意义或物的自然就是物如同自然物那样存在或生长.反过来说,自然物的生长就是合于自然和本性的.3.海德格尔的物海德格尔关于物的追问相关于他对于整个存在问题的追问.物就是存在者,也就是说它是,而不是非是.当然海德格尔有别于形而上学追问存在的方式,他不是追问存在者,也不是存在者的存在,而是存在自身,亦即作为存在的存在.这使海德格尔追问物的时候既不是关注某一特别的物或者一般的物,也不是物的物性,而是物性自身.此处的物性就是事物本身,也就是存在本身.什么是海德格尔的物?在其整个思想的发展变化中,物自身的重心发生了变化.早期海德格尔在世界之中来探讨物.世界既不是意识的世界,也不是体验的世界,而是此在的世界.其结构描述为“在世界中存在”.正是在这样的世界中,物显现自身.物区分为此在,手前之物和手上之物.此在是人的规定,它意味着人是一特别的物,是能够理解自身存在的存在者,这是因为他站立在林中空地之中.手前之物是自然物,而手上之物是人工物.前者为自然所给与,后者为人类所制造.如果说海德格尔在早期主要是在世界的维度里来考察物的话,那末他在中期则重在历史的维度来思索物.物的历史就是存在的历史,亦即存在的真理发生的历史.海德格尔找到了物的真理的发生之地:大地和世界.大地自行归闭,而世界自行敞开.它们的抗争成为了真理的发生或物性的发生的本源之地.而海德格尔晚期所思考的物则是语言所呼唤的世界.这个世界既不是在场者的整体,也不是上帝的创造物,也不是自然和人类所构成的对象性的存在,而是天地人神的聚集.在此物物化,世界世界化,两者交互生成.在海德格尔看来,人们对于物的态度通常和大多是非诗意的态度.这一般表现于人对于物的日常的经验的态度,它实际上是人对于物的诗意态度的遗忘和遮蔽.日常的态度只是将物经验为某种东西或者某个存在者,而不是物性,亦即发生的"事情"或者"事物".因此它阻碍了人们经验事情本身.当然日常的态度相关于形而上学的态度.在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上,物获得了三种基本的规定.其一,物是特性的载体.其二,物是感觉的复合.其三,物是赋形的质料.对于物的三种规定,海德格尔均给与了分析.第一种实际上是将陈述句子的结构投射到物的结构之中,因此它并未揭示物的物性.第二种没有考虑到人们首先遇到的是物的物性,然后才可能感觉到物的各种特性.第三种运用了形式和质料这一概念机器来描述物,但它的原初之处只是艺术品,而不是物自身.形而上学的态度的当代表现是现代技术的态度.技术一向被规定为两个方面.首先它是服务于人类目的的工具;其次它是作为人类的活动.这显然遗忘了古希腊语词中技术的本意,即“带出来”或“让显现”.而现代技术则将一切东西亦即万物技术化,从而成为了我们时代存在的规定.当然现代技术有它自身的发展过程,并经历了两次革命.第一次是从手工操作到机械技术,第二次则是从机械技术到计算技术.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了人力向机械能的转换,是人的双手的解放,因此也导致了人的身体的解放.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由机械能转向了自动化,它是人脑的解放,因此也引起了人智力的解放.如果说第一次革命只是一般物的技术化的话,那末第二次革命则是一个特别的物即人的技术化.这是因为计算技术的核心是信息语言,而人在所谓的理性的动物之后,就成为了唯一的语言的动物.物(包括人)被技术化,就是被设定.被技术设定的万物的意义就是它的有用性,这是因为技术的尺度只是衡量一物是否能被开掘,改造和利用.不论是对于物的日常态度,还是形而上学或技术的态度,都是对于物自身的遗忘和遮蔽.在海德格尔看来,"走向事物本身"要求获得一种新的态度,即对于物诗意的态度.但什么是诗意?它不是日常语言所理解的诗意,即不是想象,激情,或者各种浪漫主义的想法.它也不是形而上学所思考的诗意,此种诗意是"给与尺度",是思想对于存在的设立,也同样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设立.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是"接受尺度",它意味着思想从存在那里获得自身的规定,思想从事情那里接受自身的定调.这是因为存在不是思想的存在,而思想却是存在的思想.于是不是思想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思想.在这样的关联中,所谓的对于物的诗意的态度就是人进入到物的生成之中,去经验物,倾听物.而进入到物的生成之中就是进入到世界的生成之中.这是因为物的生成的本性就是聚集本身及其聚集物,而所谓的聚集物就是世界.因此世界在海德格尔那里是天地人神的聚集.于是世界成为了"四元"(天地人神).人生活在世界中首先意味着人生活在大地上."在大地上"意味着"在苍天下",同时还意味着和其他"能死者"在一起位于"长存者"面前.这样人在世界中和万物一起游戏,共同生成自身.在诗意的世界里,万物不再被技术所设定而成为工具,相反它自身作为目的.如果这样的话,那么物的意义就不是作为有用性,而是作为无用性.海德格尔将物的意义规定为世界,亦即在天地人神四元相互游戏意义上的聚集.这标志着海德格尔彻底告别了传统的物或者存在的概念,它不再是古希腊的在场者,也不是中世纪的上帝创造物,也不是近代理性所设定的对象.作为聚集,物的意义进入了现代的维度.这是因为理性哲学在近代终结之后,存在问题成为了现代思想的主题.当海德格尔将物的意义规定为聚集的时候,他就是源于对于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之本性的思考.而世界之本性就是天地人神的聚集.4.庄子和海德格尔的比较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庄子和海德格尔在对于物的解释时其思想的差异.这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们所要否定的对于物的态度有所不同.一个是对于物的"技"的态度,一个是对于物的"技术"的态度.另一方面,他们所要肯定的对于物的态度的不同,一个是对于物的道的态度,一个是对于物的诗意的态度.让我们更深入细致地比较它们..庄子所谓的技或者术和海德格尔所说的技术当然有相同之处.它们都是人的活动,而不是物的运动.因此它们在本性上与自然相对,技术不是自然,自然不是技术.不仅如此,技和技术都是人对于自然的克服,是人改造物的活动.人在没有物的地方制造物,在已有物的地方加工物,这使技术的根本意义表现为制造和和生产.技术就是要制造一个在自然尚未存在且与自然不同的物,亦即人为之物.但这个物并不以自身物目的,而是以人为目的.通过如此,技术成为了人的工具或手段,人借此来服务于自身的目的.由于这样,它们都表明了人对于物的有用性的要求.有用性实际上意味着物具有技术化的特性,也就是能够成为手段和工具的特性.但庄子的技具有自身独特的意义.它主要是人用手直接或间接与物打交道的过程.作为手工的活动,技在汉语中就被理解为"手艺'或"手段".那些掌握了某一特别手艺的手工活动者成为了匠人.手是人身体的一部分,技因此依赖于人的身体且是身体性的活动.但人的身体自身就是有机的自然,是自然的一个部分,技因此是依赖于自然性的活动.这就使技自身在人与物的关系方面都不可摆脱其天然的限度,即被自然所规定.在这种限定中,人不是作为主体,物不是作为客体,于是人与物的关系不是作为主客体的关系,而是作为主被动关系.人在技的使用过程中,要末让自然生长,要末让自然变形,以此达到人自身的目的.尽管如此,技作为人工要合于自然,即人的活动如同自然的运动,如庄子所谓"道进乎技".这也导致由技所制作的物虽然是人工物,但也要仿佛自然物,即它要看起来不是人为,而是鬼斧神工,自然天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庄子(甚至一般中国思想)所理解的技是被自然所规定的人的活动.但如此理解的技依然不是自然本身,不是道本身,相反它会遮蔽自然,遮蔽道,因此它会遮蔽物本身.与庄子的技不同,海德格尔的技术指的不是手工制作,而是现代技术,即机械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手工操作到机械技术的转换中,人的身体的作用在技术里已经逐步消失了其决定性的作用.而在信息技术中,人不仅将自己的身体,而且将自己的智力转让给技术.因此现代技术远离了人的身体和人的自然,自身演化为一种独立的超自然的力量.技术虽然也作为人的一种工具,但它反过来也使人成为它的手段.这就是说,技术要技术化,它要从人脱落而离人而去.作为如此,现代技术的技术化成为了对于存在的挑战和采掘,由此成为了设定.人当然是设定者,他将万物变成了被设定者,同时人自身也是被设定者,而且人比其他存在者更本原地从属被设定者整体.这个整体就是现代的技术世界.世界不再是自然性的,而且自然在此世界中逐渐消失而死亡.技术世界的最后剩余物只是可被设定者,它要末是人,要末是物.作为被设定者,人和物都成为了碎片.而碎片都是同等的,因此也是可置换的.我们已经阐明了庄子的技的态度和海德格尔的技术的态度的差异,现在我们来解释庄子的道的态度和海德格尔诗意的态度的分别.对于物的道的态度和对于物的诗意的态度都具有一个相似的视点,即让物作为物自身存在.这实际上意味着让物从非自身走向自身.因此道或诗意的态度是一种解放,即去掉对于物自身的遮蔽.所谓的遮蔽就是庄子所说的技的态度,海德格尔所说的技术的态度.这两种态度归根到底是人对于物的工具性的要求,对有用性的要求.在有用性的视野中,物自身的存在已经隐而不现了.而道和诗意的态度正好是对于有用性的否定,因此将物从人的奴役释放出来.人把物解放出来,同时也就是将人自身解放出来,不为物累,从而获得自由.人不仅给与自身自由,而且给与万物自由.这使人对万物能泰然任之,让万物自在自得,自生自灭,也就是回到物自身.如果物回到自身,那么它将不再作为手段而服务于人的目的,而是以自身为目的.这样一个以自身为目的的物就是自身的根据,凭此物立足于自身.但庄子将物自身理解为物的自然,因此他让物回到自身只是回到物的自然.这是人对物的道的态度的基本原则.所谓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是自己的本性,是自己所是的样子,而道则是让万物如其所是地存在,在这样的意义上,自然是道,道也是自然.自然一方面理解为本性,另一方面理解为自然界,这在于本性本原之处是自然界.如果让物回到自身是回到自然的话,那末它也是让物回到自然界.这样一个自然界不同于人类社会,而是矿物,植物和动物所构成的整体,是天空和大地,是山脉和河流.不仅物要从人那里回到大自然,而且人也要从社会那里回到大自然.不同于庄子对于物的道的态度,海德格尔对于物的诗意的态度将物自身理解为世界,因此他让物回到自身就是让物回到世界.海德格尔的世界不是一个外在性的和对象性的存在者的集合,而就是物自身的聚集.所谓的聚集既不是上帝的创造,也不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设立,而是物自身的生成.这也就是说物在它的生成之中让自身敞开为自身,并形成为世界.在此物与世界构成了一种区分的关系,如海德格尔所言,万物显现了世界,世界给与了万物.这个世界是四元,亦即天地人神的合一与游戏.因此它不是自然的荒原,而是人的居住之所.这样不仅万物而且人都从世界中获得其自身的规定.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看到庄子和海德格尔的根本差异在于自然和世界的差异.对于物的技的态度与道的态度基本上具有自然性的色彩,而对于物的技术的态度和诗意的态度则带有世界性的烙印.庄子和海德格尔自身的思想及其所否定的思想特征实际上代表了中西思想的一般特征.就中国思想而言,天地自然具有其自明的优先性,它是人存在的基础,也是人思想的根据.因此人的思想的使命就是将天地自然的道理揭示出来.就西方思想而言,思想是从思想自身开始,也就是思想建立自身的根基.形而上学的思想以理性来设立现实,而技术的思想不过是其后继者,人将自身的意愿凭借技术来设定万物.作为形而上学和技术思想的批判者,海德格尔背离了他自身所属的西方思想传统,而转向了中国思想的非形而上学化和非技术化的智慧.他与庄子的相遇如同他与老子,他与禅宗的相遇一样,就是这种伟大的思想冒险之一.庄子给与海德格尔的启示是:让物从技术化的困境中还原到物自身.这是因为庄子对于物的道的态度不仅可以否定对于物的"技"的态度,而且也可以否定对于物的"技术"的态度.但海德格尔对于物的诗意的态度有别于庄子对于物的道的态度,这就使他的思想不是走向自然,而是世界.5.我们与物我们已经远离了庄子的时代,甚至也不再生活于海德格尔的时代,但我们却聆听了他们的对话,并试图参与他们的对话.而这只是为了借助他们的思想来关注我们时代物的意义.那么我们时代的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同时我们对于物的态度又应该有什么转变?追问什么是我们时代的物,这听起来似乎有些奇怪.物总是物,它存在,而不是不存在.物对于庄子,海德格尔和我们都是同一的,至少看起来如此.但事实却不然.物在我们的时代获得了与庄子和海德格尔的时代不同的规定性.就与庄子时代的差异而言,我们的时代天道衰微,自然死了,取而代之的是技术的流行与技术化的贯彻.因此不是自然而是技术才是物的存在.就与海德格尔的时代的不同而言,我们的时代已经告别了一般的技术.人们给与我们的时代一个独特的名字,即高科技时代.其中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成为了其显著的标志,因此我们的时代又叫信息时代.而网络成为了信息时代最主要的工具,于是我们的时代又叫网络时代.我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里,就是生活在一个网络的世界里.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我们遇到了一个新的物:虚拟物.网络及其虚拟物对于我们如此重要,以致我们离开了它无法生活.例如我们通过网站阅读各种新闻,并可以对它们进行评论,我们借助电子信箱发给他人邮件,并接受他人的邮件,我们还可以在网上和人聊天交友.不仅如此,我们还能够在网上工作,如此等等.一个人当然可以放弃网络的生活,但这也许使生活失去了现代的意味.那末网络及其虚拟物究竟意味着什么?每当提及到计算机的时候,人们都称它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也许计算机还只是将人脑的部分工作交付给了机器,而使自身成为了所谓的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天看星星”--海德格尔对老庄的读解〔内容提要〕海德格尔与老庄之间的“因缘”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们关注的则是如何通过海德格尔所理解的老庄思想去进一步理解海德格尔。

从海德格尔关于“真理”与“非真理”或“解蔽”与“掩藏”的论述中,我们能够倾听到海德格尔与老庄之间的“共鸣”。

不恰当地讲,海德格尔类似西方哲学与老庄思想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前者试图通过理性抽象达到最高的普遍性以揭示真理,后者要求回归本源,持守原始的混沌,海德格尔则追求的是通过揭示或解蔽去接近遮蔽或掩藏。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将老子的“知其白,守其黑”解释为“有死之人的思想必须让自身没入深深泉源的黑暗中,以便在白天能看到星星”。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包括德国曾经出现过一次翻译老庄的高潮。

老子与庄子的影响最初发生在文学家和艺术家圈内,逐渐扩展到了哲学领域。

[1]海德格尔通过译本熟悉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他在20世纪30年代就能够引用老庄,可以作为旁证。

海德格尔与老庄思想之间的“因缘”,与他的思想转向有一定的关联。

人们公认1930年海德格尔所作的讲演《论真理的本质》是其思想转向的标志,在这篇讲演的初稿中,海德格尔曾经引用了老子《道德经》的第28章:“知其白,守其黑”,后来因故删去了。

[2]然而,或许海德格尔对老子这句话太过钟情,以至于他念念不忘,20多年后终于还是让这句话“脱口而出”了:“我们冷静地承认:思想的基本原则的源泉、确立这个原则的思想场所(Ort)、这个场所和它的场所性的本质,所有这些对我们来讲都还裹藏在黑暗(Dunkel)之中。

这种黑暗或许在任何时代都参与到所有的思想中去。

人无法摆脱掉它。

相反,人必须认识到这种黑暗的必然性而且努力去消除这样一种偏见,即认为这种黑暗的主宰应该被摧毁掉。

其实这种黑暗不同于昏暗(Finsternis)。

昏暗是一种赤裸裸的和完全的光明(Licht)缺失。

此黑暗却是光明的隐藏之处(Geheimnis,隐秘),它保存住了这光明。

光明就属于这黑暗。

因此,这种黑暗有它本身的纯洁和清澈(Lauterkeit)。

真正知晓古老智慧的荷尔德林在他的诗‘怀念’第三节中说道:‘然而,它递给我/一只散发着芬芳的酒杯,/里边盛满了黑暗的光明’。

此光明不再是发散于一片赤裸裸的光亮中的光明或澄明:‘比一千个太阳还亮’。

困难的倒是去保存此黑暗的清澈;也就是说,去防止那不合宜的光亮的混入,并且去找到那只与此黑暗相匹配的光明。

《老子》(28章,V·v·斯特劳斯译)讲:‘那理解光明者将自己藏在他的黑暗之中’〔知其白,守其黑〕。

这句话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人人都知晓的、但鲜能真正理解的真理:有死之人的思想必须让自身没入深深泉源的黑暗中,以便在白天能看到星星。

”[3]不仅如此,还有庄子。

同样是1930年,同样与《论真理的本质》有关。

海德格尔在不来梅作《论真理的本质》的演讲之后,第二天又在凯尔纳(kellner)家中举行了学术讨论会。

当讨论到“一个人是否能够将自己置于另一个人地位上去”的时候,遇到了困难。

于是,海德格尔向主人索取德文版的《庄子》。

后来皮采特(H·Petzet)回忆了当时富于戏剧性的场面:“海德格尔突然对房屋的主人说:‘请您借我《庄子》的寓言集用一下!’在场的听众被惊呆了,他们的沉默让海德格尔感觉到,他对不来梅的朋友们做了一件不很合适的事情,即当众索取一本根本无人知晓的书并因而会使凯尔纳先生难堪。

但是,凯尔纳先生却一秒钟也没有迟疑,只是一边走一边道歉说他必须到书房去找。

几分钟以后,他手持马丁·布伯(M·Buber)翻译的《庄子》回来了。

惊喜和如释重负,使人们鼓起掌来!于是海德格尔读了关于鱼之乐的故事。

它一下子就更强地吸引住了所有在场者。

就是那些还不理解‘论真理的本质’的演讲的人,思索这个中国故事就会知道海德格尔的本意了”。

[4]由此可知,当海德格尔做《论真理的本质》的讲演时,他不仅可以引用老子(虽然后来在出版时删去了),而且熟悉庄子。

那么,究竟老庄思想在海德格尔思想转向中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就海德格尔与老庄的关系而言,我所关心的并不是比较哲学的问题,东西方思想之间有太多的误解,究竟能否达成默契的相互理解尚存疑问。

不过,处在一种文明背景下的人对另一种文明的读解,总是要发生的。

我之所以关注海德格尔与老庄思想的关系,主要是想通过海德格尔所理解的老庄,来理解海德格尔的思想。

实际上,这也可以使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待我们自己的文明。

一、海德格尔与老庄的“因缘”众所周知,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海德格尔与老庄的“因缘”发生在他的思想转向之时,这并非偶然。

所谓“并非偶然”,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说老庄思想的影响对海德格尔思想的转向发生了积极的作用;其二是说,老庄思想之所以能够对海德格尔的思想转向发生影响,应该在其思想的深处原本就有发生此影响的基础。

不然的话,海德格尔与老庄,相隔几千年,分属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为何有如此之“因缘”,就是很难理解的事情了。

的确,在海德格尔的前期思想中,存在着与老庄发生“因缘”的条件。

《存在与时间》是海德格尔前期思想的代表作。

在这部著作中,海德格尔重提存在问题,认为以往的形而上学在解答存在问题的道路上误入歧途,陷入了“在的遗忘”的困境之中。

在他看来,解答存在问题,不能像以往的哲学家们那样,企图在主客二元式的认识论框架之中,通过一步步“向上”的抽象,把握最普遍最一般的“存在”;而必须掉头“向下”,深入到真正的本源境域。

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人这种存在者具有“去存在”(zu sein,to be)和“向来我属性”(Jemeinigkeit)的“本性”,因而是始终面向可能性境域筹划自身的自由存在,他称之为“此在”(Dasein)。

此在与世界原本水乳交融无分彼此,这就是“在世界中存在”的源始境域,所谓有一个作为主体的我与一个作为客体的世界面对而立,那是后来才发生的事。

就“此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关系而论,我们首先面对的不是孤零零的物,而是“用具”。

用具越是得心应手,我们就越是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物也就越是物尽其用。

这就像《庄子》中“庖丁解牛”的寓言,庖丁手中的刀已经不再是刀,而是他的手,他的心。

于是,用具围绕着此在就形成了一个因缘整体,这就是此在的世界(Umwelt)。

与崇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西方科学精神相比,海德格尔向往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状态,因而能够与老庄崇尚“自然而然”的精神产生“共鸣”,这不足为奇。

不过《存在与时间》也有它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海德格尔真正关心的并不是此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关系,而是此在与此在之间的关系。

他的基本思路是:存在是存在的显现,存在的显现一定要通过某个存在者,我们人这种存在者因为始终处在存在出来的过程之中,因而是存在(Sein)在此存在出来的境域(da),即“此在”(Dasein),他也称之为“林中空地”(Lichtung)。

然而实际上,“此在”向来不是作为他自己而存在,他千方百计逃避存在的负担与压力,混迹于芸芸众生之中,自始就已沉沦于世。

于是,此在的所作所为不但没有使存在显现,反而以凝固化自身的方式使存在隐而不显。

因此,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将此在从沉沦的迷梦中唤醒,让他立足自身而在世。

问题就在此发生了。

海德格尔对传统哲学的主体性原则和人类中心说持激烈的批判态度,但是他关于此在是始终处在去存在的过程之中,并因此而有可能使存在在此显现出来的个体存在者的思想,也使他面临重蹈形而上学覆辙的危险:当我们尽力使“此在”立足自身而在世,面向可能性的境域筹划自身的时候,一方面由于此在的生存活动决定着存在能否显现,存在有可能被完全“此在化”;另一方面亦有可能成就另一种“主体能动性”。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很可能与海德格尔追寻深邃之本源境域的初衷南辕北辙。

于是,海德格尔放弃了《存在与时间》原定的写作计划,重新“掉头向下”,追寻真正的本源境域。

这种思想的转变――或许称之为思想的自身深入更合适,首先表现在他关于真理的思想之中。

真理与存在一样,是贯穿海德格尔思想的主题。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将“真理”还原为希腊语之“无蔽”(aletheia),从现象学方法出发,强调真理乃是存在的显现。

由于唯有“此在”是存在得以显现的“林中空地”,因而海德格尔说了这样一段屡遭误解的话:“此在由展开状态加以规定,从而,此在本质上在真理中。

展开状态是此在的一种本质的存在方式。

唯当此在存在,才‘有’真理。

唯当此在存在,存在者才是被揭示被展开的。

唯当此在存在,牛顿定律、矛盾律才在,无论什么真理才在。

此在根本不存在之前,任何真理都不曾在,此在根本不存在之后,任何真理都将不在,因为那时真理就不能作为展开状态或揭示活动或揭示状态来在。

在牛顿定律被揭示之前,他们不是‘真的’。

但不能由此推论说,在存在者状态上不再可能有被揭示状态的时候,牛顿定律就变成假的了。

这种‘限制’也并不意味着减少‘真理’的真在。

”[5]人们经常根据这段话批评海德格尔持一种主观真理论的立场,实在是一种误解。

海德格尔的意思是说,既然此在是我们破解存在意义的途经而且是唯一的途经,那么此在的生存活动就参与到了存在的显现过程之中去了,而且只有在它的生存活动中存在才得以显现。

这并不是说在此在的生存活动之前存在就不存在了,而只是说存在并未显现。

另一方面――人们往往忽略这一方面――如果没有存在,也就没有此在,而且此在之为此在(Dasein)之所以具有使存在得以显现的da,归根结底还是来自存在。

换言之,是存在让此在使存在显现的。

虽然如此,海德格尔终于发现,他的困境可能就在于他过分强调真理的无蔽本性,而忽视了真理的另一面――“遮蔽”,亦即“非真理”。

在《论真理的本质》中,“非真”被赋予了更源始的意义。

二、“知其白,守其黑”海德格尔于1930年所作的讲演《论真理的本质》是其思想转向的标志。

在这篇讲演中,海德格尔基本上还是延续着《存在与时间》的思路讨论真理问题,不同之处在于他对“非真”和“遮蔽”的讨论。

传统的真理概念其核心是知识与对象符合一致。

海德格尔并不是简单地反对这一真理概念,而是要求追问这种符合一致的可能性的根据。

在他看来,知识与对象(事物)不同,若要“符合一致”,两者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关系”,即“表象关系”。

所谓“表象”就是把物设立为对象的活动。

但是,“表象”如何可能将对象设立为对象呢?为了将事物“表象”为对象,物首先必须是显而易见的,即,物必须先已进入了“敞开领域”(das Offene),这个“敞开领域”就是“无蔽领域”(Unverborgene)。

显然,这里所说的“敞开”与“无蔽”有所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