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附件1-3
2015年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2015年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2015年数学建模竞赛题目包括:
1. 飞行器设计优化:根据给定的飞行器参数,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最优设计方案。
此题属于优化问题,需要运用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等相关知识。
2. 水质监测与评价:分析给定的水质监测数据,建立评价模型,对水质进行评价。
此题涉及数据处理、统计分析、模糊评价等知识。
3.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一个智能家居系统,满足给定的功能需求。
此题需要了解图论、动态规划等知识,以解决网络拓扑结构、任务调度等问题。
4. 太阳影子定位:建立影子长度变化的数学模型,分析影子长度关于各个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应用建立的模型给出若干个可能的地点。
此题涉及太阳高度、地理坐标、时间等因素的分析和建模。
此外,还有2015年题目包括但不限于交通流量、营销策略等主题,具体的主题内容可以根据具体的竞赛背景和要求来确定。
在选择和确定数学建模题目时,应综合考虑自身兴趣、专业知识储备、数据可得性以及问题实际意义等多个方面因素。
太阳影子定位-2015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

2015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请先阅读“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A题太阳影子定位如何确定视频的拍摄地点和拍摄日期是视频数据分析的重要方面,太阳影子定位技术就是通过分析视频中物体的太阳影子变化,确定视频拍摄的地点和日期的一种方法。
1.建立影子长度变化的数学模型,分析影子长度关于各个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应用你们建立的模型画出2015年10月22日北京时间9:00-15:00之间天安门广场(北纬39度54分26秒,东经116度23分29秒)3米高的直杆的太阳影子长度的变化曲线。
2.根据某固定直杆在水平地面上的太阳影子顶点坐标数据,建立数学模型确定直杆所处的地点。
将你们的模型应用于附件1的影子顶点坐标数据,给出若干个可能的地点。
3. 根据某固定直杆在水平地面上的太阳影子顶点坐标数据,建立数学模型确定直杆所处的地点和日期。
将你们的模型分别应用于附件2和附件3的影子顶点坐标数据,给出若干个可能的地点与日期。
4.附件4为一根直杆在太阳下的影子变化的视频,并且已通过某种方式估计出直杆的高度为2米。
请建立确定视频拍摄地点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你们的模型给出若干个可能的拍摄地点。
如果拍摄日期未知,你能否根据视频确定出拍摄地点与日期?太阳影子定位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物体的太阳影子变化,利用太阳影子定位技术建立确定视频拍摄的地点和日期的模型。
针对问题一,首先通过分析知影子长度的变化主要影响参数为:当地的经度λ、纬度ϕ、时刻t、直杆长度l、季节J(日期N)等,引入地理学参数:太阳赤纬δ、时角α及太阳高度角h 0,建立一个能够刻画影子长度变化和各个参数间关系的模型:⎪⎪⎩⎪⎪⎨⎧=⎥⎦⎤⎢⎣⎡⋅⋅-+-=h l h l t 000tan)cos cos sin sin sin arccos(300151δϕδϕλ;其次以实例对模型进行检验,在误差可允许的范围内,认为模型正确;进而对模型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影子长度关于各个参数的变化规律;然后求解出满足条件影子长度12时15分是最短,大约3.674米(表3)。
201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

§ 3 模型的假设
1、所收集的数据资料都是真实可靠的;
2
2、文章所统计的出租车均正常运营; 3、出租车和乘客不会中途中断交易; 4、假设乘客使用打车软件均呼叫出租车; 5、匹配程度只与乘客对打车软件服务平台的需求量与司机对打车软件服务平台的供给 量有关。
§ 4 名词解释与符号说明
一、名词解释 出行强度:每人每天出行次数,它可以反映城市交通服务水平; 出租车使用率:在各种出行方式中,选择出租车出行所占比例; 二、符号说明 序号 符号 含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qij xi λi ci tj pij bj Amn α β y1 y2 te 表示第 i 个城市第 j 个时段出租车的需求量 表示第 i 个城市的人口数 表示第 i 个城市出行强度 表示第 i 个城市出租车使用率 表示第 j 个时段出租车需求比 表示第 i 个城市第 j 时段的匹配程度 表示第 j 个城市出租车总量 表示准则层对方案层的判断矩阵 表示乘客使用打车软件打车意愿 表示司机使用打车软件接单意愿 表示打车软件公司对乘客的补贴金额 表示打车软件公司对司机的补贴金额 表示某一时段出租车需求比
§ 5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问题一的分析与求解 1、匹配程度时间函数模型 日常生活中,当需求与供给越接近,既不会造成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会造成资源
3
浪费,同时表示此时匹配程度较好。由此说明匹配程度由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所以建 立出租车匹配程度时间函数,需要出租车在所有出行方式中的占用率和出租车的总量。 查阅相关文献[1-2]可得以下数据,如表格 1 所示。 表格 1 基本数据 人口数 (万人) 出行强度 (次/人.天) 出 租 车 占 用 率 出租车总量(万 (%) 辆) 北京(1) 1917 2.64 9.01 6.6646 广州(2) 625.33 1.86 6.25 2.0300 成都(3) 533.96 2.56 7.60 1.4898 济南(4) 360 1.88 15.04 0.8043 哈尔滨(5) 495 2.54 18.23 1.4300 人们每日日常生活,相对比较规律,所以在出行规律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我们通 过查阅相关文献[3],做出每天从早上 6:30 至晚上 22:00 每隔半小时的出租车需求百分比 图,如图 1 所示。
2015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

2015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水面舰艇编队防空和信息化战争评估模型我海军由1艘导弹驱逐舰和4艘导弹护卫舰组成水面舰艇编队在我南海某开阔海域巡逻,其中导弹驱逐舰为指挥舰,重要性最大。
某一时刻t我指挥舰位置位于北纬15度41分7秒,东经112度42分10秒,编队航向200度(以正北为0度,顺时针方向),航速16节(即每小时16海里)。
编队各舰上防空导弹型号相同,数量充足,水平最小射程为10千米,最大射程为80千米,高度影响不必考虑(因敌方导弹超低空来袭),平均速度2.4马赫(即音速340米/秒的2.4倍)。
编队仅依靠自身雷达对空中目标进行探测,但有数据链,所以编队中任意一艘舰发现目标,其余舰都可以共享信息,并由指挥舰统一指挥各舰进行防御。
以我指挥舰为原点的20度至220度扇面内,等可能的有导弹来袭。
来袭导弹的飞行速度0.9马赫,射程230千米,航程近似为直线,一般在离目标30千米时来袭导弹启动末制导雷达,其探测距离为30千米,搜索扇面为30度(即来袭导弹飞行方向向左和向右各15度的扇面内,若指挥舰在扇形内,则认为来袭导弹自动捕捉的目标就是指挥舰),且具有“二次捕捉”能力(即第一个目标丢失后可继续向前飞行,假设来袭导弹接近舰艇时受到电子干扰丢失目标的概率为85%,并搜索和攻击下一个目标,“二次捕捉”的范围是从第一个目标估计位置算起,向前飞行10千米,若仍然没有找到目标,则自动坠海)。
每批来袭导弹的数量小于等于4枚(即由同一架或在一起的一批飞机几乎同时发射,攻击目标和导弹航向都相同的导弹称为一批)。
由于来袭导弹一般采用超低空飞行和地球曲率的原因,各舰发现来袭导弹的随机变量都服从均匀分布,均匀分布的范围是导弹与该舰之间距离在20-30千米。
可以根据发现来袭导弹时的航向航速推算其不同时刻的位置,故不考虑雷达发现目标后可能的目标“丢失”。
编队发现来袭导弹时由指挥舰统一指挥编队内任一舰发射防空导弹进行拦截,进行拦截的准备时间(含发射)均为7秒,拦截的路径为最快相遇。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参考答案

2018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请先阅读“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A题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日显突出。
对城市土壤地质环境异常的查证,以及如何应用查证获得的海量数据资料开展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按照功能划分,城区一般可分为生活区、工业区、山区、主干道路区及公园绿地区等,分别记为1类区、2类区、……、5类区,不同的区域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不同。
现对某城市城区土壤地质环境进行调查。
为此,将所考察的城区划分为间距1公里左右的网格子区域,按照每平方公里1个采样点对表层土<0~10 厘M深度)进行取样、编号,并用GPS记录采样点的位置。
应用专门仪器测试分析,获得了每个样本所含的多种化学元素的浓度数据。
另一方面,按照2公里的间距在那些远离人群及工业活动的自然区取样,将其作为该城区表层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值。
附件1列出了采样点的位置、海拔高度及其所属功能区等信息,附件2列出了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在采样点处的浓度,附件3列出了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
现要求你们通过数学建模来完成以下任务:(1> 给出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在该城区的空间分布,并分析该城区内不同区域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2> 通过数据分析,说明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3> 分析重金属污染物的传播特征,由此建立模型,确定污染源的位置。
(4> 分析你所建立模型的优缺点,为更好地研究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还应收集什么信息?有了这些信息,如何建立模型解决问题?题目A题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摘要:本文研究的是某城区警车配置及巡逻方案的制定问题,建立了求解警车巡逻方案的模型,并在满足D1的条件下给出了巡逻效果最好的方案。
在设计整个区域配置最少巡逻车辆时,本文设计了算法1:先将道路离散化成近似均匀分布的节点,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约等于一分钟巡逻路程。
2015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解析

V
是' 无变位时的显示储油量。
i
以下为附加内容
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 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刘天金
2013˙05˙07 陕西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这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
要大抓特抓、坚持不懈。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目标) ——生产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供给社会(方向)
由于本问较复杂,需要分情况建立模型,可以先考 虑只发生纵向变位的情况。
三、解题思路(续)
球冠Ⅰ的体积表达式为:
其中
三、解题思路(续)
球冠III的体积表达式为:
其中
三、解题思路(续)
圆柱体II的体积表达式为:
其中
三、解题思路(续)
在不考虑罐体横向变位的情况下(即 ) ,0 储油罐 的体积与辅助变量 的H 关1 系表达式为:
2r,
r(1cos)h纵2r
由于罐体只产生纵向变位时油位高度 与h 纵储油量 V (, h纵) 的对应关系已得到,再根据上面推导出的 h 与纵 同 时发生纵向和横向变位时油位高h,就可以求出一般情 况下,即罐体同时产生纵向和横向变位的油位高h与储
油量V之间的关系模型 VF(。,,h)
三、解题思路(续)
二、问题分析(续)
(3)对于(2)得到的实验罐在纵向倾斜变位情形 下油位高度与储油量的模型,将变位参数 4.1 代入 计算,得出修正后的油位高度间隔为1cm的罐容表标定 值。并与原标定值比较,分析罐体变位的影响。
第二部分:根据实际检测数据,识别实际储油罐罐 体是如何变位的,估计出变位参数,给出实际罐罐容表 的修正标定方法和结果。并分析检验模型的正确性和方 法的可靠性。
2005-2015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B题评阅要点

水质排序最差的地区不一定是污染源最严重的地区。 用长江干流上的 7 个观测站点将长江分 为 6 个江段,逐段计算各江段的排污量,找出主要污染源所在的区域。 首先研究每个江段中污染物浓度 C (mg/L) 的变化规律。由于题目中给出了污染物的降 解系数,附件 3 给出了每个月的污染物浓度、流量、流速等数据,若忽略污染物的局部扩散 (研究的是总体污染) ,在考虑固定时段(月)的污染物浓度时,可利用一般一维水质模型 的近似解 C = C 0 e
2008 A 题评阅要点 ............................................................................................................. 28 2008B 题 高等教育学费标准探讨 .................................................................................... 29
2009 B 题评阅要点 ............................................................................................................. 40
CUMCM-2009, A 题:第 1 页 / 共 42 页
2005A 题: 长江水质的评价和预测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对于我国大江大河水资源 的保护和治理应是重中之重。专家们呼吁: “以人为本,建设文明和谐社会,改善人与自然 的环境,减少污染。 ” 长江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水质的污染程度日趋严重,已引起了相关政府 部门和专家们的高度重视。2004 年 10 月,由全国政协与中国发展研究院联合组成“保护长 江万里行”考察团,从长江上游宜宾到下游上海,对沿线 21 个重点城市做了实地考察,揭 示了一幅长江污染的真实画面,其污染程度让人触目惊心。为此,专家们提出“若不及时拯 救,长江生态 10 年内将濒临崩溃” (附件1) ,并发出了“拿什么拯救癌变长江”的呼唤(附 件 2) 。 附件 3 给出了长江沿线 17 个观测站(地区)近两年多主要水质指标的检测数据,以及 干流上7个观测站近一年多的基本数据(站点距离、水流量和水流速) 。通常认为一个观测 站(地区)的水质污染主要来自于本地区的排污和上游的污水。一般说来,江河自身对污染 物都有一定的自然净化能力, 即污染物在水环境中通过物理降解、 化学降解和生物降解等使 水中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反映江河自然净化能力的指标称为降解系数。事实上,长江干流的 自然净化能力可以认为是近似均匀的, 根据检测可知, 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降 解系数通常介于 0.1~0.5 之间,比如可以考虑取 0.2 (单位:1/天)。附件 4 是“1995~2004 年 长江流域水质报告”给出的主要统计数据。下面的附表是国标(GB3838-2002) 给出的《地表 水环境质量标准》中 4 个主要项目标准限值,其中Ⅰ、Ⅱ、Ⅲ类为可饮用水。 请你们研究下列问题: (1)对长江近两年多的水质情况做出定量的综合评价,并分析各地区水质的污染 状况。 (2)研究、分析长江干流近一年多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污染源主要在哪 些地区? (3)假如不采取更有效的治理措施,依照过去 10 年的主要统计数据,对长江未来水 质污染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分析,比如研究未来 10 年的情况。 (4)根据你的预测分析,如果未来 10 年内每年都要求长江干流的Ⅳ类和Ⅴ类水的比 例控制在 20%以内,且没有劣Ⅴ类水,那么每年需要处理多少污水? (5)你对解决长江水质污染问题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
201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

太阳影子定位技术问题的数学模型摘要本文涉及的是太阳影子定位技术问题。
在已知视频中物体的太阳影子变化的情况下,要确定视频的拍摄地点和拍摄日期。
首先,分析了文中四个问题的关系,发现前三个问题的已知条件逐步减少,问题难度依次递进。
第四问则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该问题需要转化成数学模型利用前三问的方法求解;随后,建立了L-G模型、MinZ-模型等,并应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遗传算法等算法对模型求解。
得到基于模型的合理结果。
最后,将第四问的实际问题转化数学模型并求解,进而解决问题。
对于问题一,要解决的问题是杆长与影子长度的关系,根据天文、几何知识,我们建立了模型来刻画问题给出的参数之间联系,如赤纬角模型、时角模型、太阳高度角模型、影子长度模型(L-G模型)等;分析了各参数对影子长度的影响;最后运用MATLAB绘制出具体给定参数下的3米高直杆的影子变化曲线;从曲线可以看出在9:00到15:00这段时间里,影子长度先变短后变长,最短为3.627米,最长为7.182米。
问题二提供了一个关于时间、影子坐标的附件1,杆长未知,为了确定直杆所处的地点,本问建立了MinZ-模型,首先将经度、纬度、杆长离散化,搜索出大概的可行解,然后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算法,选取matlab中的lsqcurvefit命令,以可行解为初值,再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算法,选取MATLAB中的lsqcurvefit命令,在控制残差在10−8之内范围的情况下得到了三个可能地点皆在海南省昌江县内,最小误差的地点为海南省江黎族自治县,北纬19.3025°,东经108.6988°,此时对应直杆高度为2.0219m。
同时,将结果代入问题一的模型进行检验,验证了模型的稳定性和算法的合理性。
问题三沿用问题一的模型和问题二的算法,由于一个已知量变成一个变量,根据算法特点,在增加一个变量的情况下,算法搜索影长差时只需要增加一重循环。
关于附件2数据,残差最小对应的位置为北纬39.8926°,东经79.7438°,具体地点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
2015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答案

参赛密码(由组委会填写)第十二届“中关村青联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学校上海交通大学参赛队号队员姓名1.2.3.参赛密码(由组委会填写)第十二届“中关村青联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基于聚类分析的Hopfield网络求解旅游路线规划问题摘要:本文围绕游遍201个5A级景区旅游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无费用限制的旅游时间问题、有时限的旅游费用问题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和连续的Hopfield网络分别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设计了每条旅游线路具体的行程表,最后对求解结果进行了分析与验证。
问题一在无费用限制情况下,要求用最少的时间游遍所有201个景点。
第一步,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201个景点进行聚类。
以按省份分类为主,按地理位置分类为辅,考虑实际环境,综合各自的优势为一体,最终划分出20个区域。
第二步,根据Hopfield 网络的有关方法,以景点间的消耗时间为参考量,建立了适用于问题一的Hopfield网络的计算模型。
并用matlab语言编写模型的程序文件,在matlab软件中运行后得出各个区域内的最优旅游路线。
第三步,结合题干中所有的旅游限制条件,设计出前往各个区域对应的旅游线路具体行程表。
第四步,计算得出游遍201个景点的最短时长为11年。
问题二在十年时间限制条件下,要求用最少的费用游遍所有201个景点。
第一步,根据题目中的条件,针对十年期间的游玩总费用,建立定价模型。
第二步,仍然采用问题一的聚类分析方法的结果,将201个景点聚类成20个区域。
第三步,针对问题二的具体情况,以景点间的消耗时间为参考量,对Hopfield网络的计算模型进行改进,得出各个区域内的最优旅游路线。
第四步,设计出十年游遍所有景点的最低费用路线,总费用为287486.2元。
问题三在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规划出更适合全国旅游爱好者的游玩路线,并以北京市的旅游爱好者为例,给出最佳旅游路线;同时,依据当代旅游爱好者和相关旅游部门的现状,给出合理的建议,以便旅行者获得更好的旅行体验,相关部门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
2015年数学建模国赛A题

三、 条件假设 1. 假设题中所给数据准确性高,测量误差忽略不计; 2. 假设地球是一个规则均匀的球体,即球心到球面距离相等的球体; 3. 将太阳光看作是无数条平行光; 4. 假设附件 2 和附件 3 中直杆影子的测量年份均为 2015 年。 四、 符号表示
符号 l
N w
L t T r
1
一、 问题重述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凸起,视频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确定视频的具体 拍摄地点和拍摄日期是视频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方面。 太阳影子定位技术就是通过 分析视频中影子变化情况来确定视频拍摄的地点和日期。 问题一、建立影子长度变化的数学模型,分析影子长度关于各个参数的变化 规律, 并根据所建模型画出 2015 年 10 月 22 日北京时间 9:00-15:00 之间天安门 广场(北纬 39 度 54 分 26 秒,东经 116 度 23 分 29 秒)3 米高的直杆的太阳影子 长度变化曲线。 问题二、以某垂直地面的固定直杆底端为原点,水平地面为 xy 平面,根据 该直杆在水平地面上太阳影子的顶点坐标数据, 建立关于直杆所处位置的数学模 型,将所建立模型应用于附件 1 的影子顶点坐标数据,给出直杆所处的若干可能 地点。 问题三、以垂直地面的某固定直杆底端为原点,水平地面为 xy 平面,根据 直杆在水平地面上的太阳影子顶点坐标数据, 建立数学模型求出直杆所处的位置 和日期。将所建模型分别应用于附件 2 和附件 3 的影子顶点坐标数据,给出直杆 所在的若干个可能地点与日期。 问题四、附件 4 为太阳下直杆影子变化的视频,已知视频中直杆高度约为 2 米。建立确定视频拍摄地点的数学模型,并根据模型求出若干个可能的视频拍摄 地点。若视频拍摄日期未知,分析能否根据视频确定拍摄地点与日期。
直杆影子变化规律和影长定位的研究
2015年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2015年数学建模竞赛题目(原创实用版)目录1.2015 年数学建模竞赛概述2.竞赛题目分类及解析3.竞赛题目解答思路及方法4.竞赛对学生的意义和影响正文【2015 年数学建模竞赛概述】2015 年数学建模竞赛,即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我国面向全国大学生的一项重要的学科竞赛活动。
该竞赛旨在激发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推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竞赛题目分类及解析】2015 年数学建模竞赛共有 A、B、C 三个题目,分别涉及不同的领域。
A 题:飞行器设计优化题目要求:根据给定的飞行器参数,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最优设计方案。
解析:此题属于优化问题,需要运用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等相关知识。
B 题:水质监测与评价题目要求:分析给定的水质监测数据,建立评价模型,对水质进行评价。
解析:此题涉及数据处理、统计分析、模糊评价等知识。
C 题:智能家居系统题目要求:设计一个智能家居系统,满足给定的功能需求。
解析:此题需要了解图论、动态规划等知识,以解决网络拓扑结构、任务调度等问题。
【竞赛题目解答思路及方法】1.对题目进行仔细阅读,理解题意,明确题目要求。
2.分析题目涉及的领域和知识点,确定解题思路。
3.利用相关数学方法和工具,建立数学模型。
4.求解模型,得到结果。
5.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检验,撰写论文。
【竞赛对学生的意义和影响】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其次,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最后,竞赛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有机会获得奖学金、保研等优惠政策。
总之,2015 年数学建模竞赛题目涉及多个领域,对参赛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解题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历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武汉理工大学队员比赛论文mcm2003_A_王蝉娟_唐兵_隗勇mcm2003_A_万丽军_唐涛_陈正旭mcm2003_A王鹏_邓科_刘文慧mcm2003_B_王雨春_钟原_李霜icm2003_C_刘旺_董显_吴辉icm2003_C_夏立_成浩_易科mcm2004_b 厉化金_谷雨_曾祥智mcm2004_b_夏立_赵明杰_高婷全国比赛优秀论文1993年A题非线性交调的频率设计1993年B题球队排名问题1994年A题逢山开路1994年B题锁具装箱1995年A题一个飞行管理模型1995年B题天车与冶炼炉的作业调度1996年A题最优捕鱼策略1996年B题节水洗衣机1997年A题零件的参数设计1997年B题截断切割1998年A题投资的收益和风险1998年B题灾情巡视路线1999年A题自动化车床管理1999年B题钻井布局2000年A题 DNA序列分类2000年B题钢管定购和运输2001年A题血管的三维重建2001年B题公交车调度中国科大老师对美国赛题目的讲解(题目可从往届试题处下载) MCM 1985 A题(王树禾教授)MCM 1985 B题(侯定丕教授)MCM 1986 A题(常庚哲教授,丁友东老师)MCM 1986 B题(李尚志教授)MCM 1988 A题(苏淳教授)MCM 1988 B题(侯定丕教授)MCM 1989 A题(赵林城老师)MCM 1989 B题(侯定丕教授)MCM 1990 A题(王树禾教授)MCM 1990 B题(王树禾教授)MCM 1991 A题(常庚哲教授,丁友东老师)MCM 1992 B题(侯定丕教授)MCM 1993 A题(苏淳教授)MCM 1993 B题(万战勇老师)MCM 1994 B题(程继新老师)美国赛优秀论文MCM 2001 UMAP MCM 2002 UMAPMCM 2003 UMAP MCM 2004 (Quick Pass)。
2015年全国数学建模竞赛A题全国一等奖论文14

的 9 月 23 日,冬至日为每年的 12 月 22 日。
三、符号说明
符号 R
含义 地球半径,6371km
2
测量地点的纬度
(南纬为负,北纬为正)
测量地点的经度
(西经为负,东经为正)
太阳赤纬角
到各个点的空间坐标:A R cos,0, Rsin ,BR cos cos, R cos sin, Rsin , C R cos, Rsin,0 , D R,0,0 。
Z
N
E
阳光
B βO
A α
Y
C
θ
D
X S
图 1 太阳光直射地球正面图(1)
通过对包含点 A,B 的最大圆进行几何学分析,我们得到长度为 AE 的物体在 太阳光的照射下,投影长度为 AF,则:
子与 Y 轴夹角 arctan(xi / yi ),进一步求出 20 组相邻时刻的影子之间的夹角 i arctan(xi / yi ) arctan(xi1 / yi1) 作为实际值。接着再引入影子与正北方向的 夹角 作为参数。我们运用几何学知识可以求出 与各参数, , 之间的函数关 系。并且与上一模型类似,我们对直杆所在地点的经度 ,纬度 ,测量时间 t 进行穷举法遍历,通过建立的模型对于每一组 ( , ) 求解出 20 组 i i i1 作
1
一、问题重述
确定视频的拍摄地点和拍摄日期是视频数据分析的重要方面,太阳影子定位 技术就是通过分析视频中物体的太阳影子变化,确定视频拍摄的地点和日期的一 种方法。
1、建立影子长度变化的数学模型,分析影子长度关于各个参数的变化规律, 并用建立的模型画出 2015 年 10 月 22 日北京时间 9:00-15:00 之间天安门广场(北 纬 39 度 54 分 26 秒,东经 116 度 23 分 29 秒)3 米高的直杆的太阳影子长度的变 化曲线。
2015数学建模A题

嫦娥三号软着陆轨道设计与控制策略摘要在整个“嫦娥三号”软着陆过程中发动机的燃耗问题是整个着陆过程的关键问题之一,其利用率直接影响到整个着陆过程的成果与否,本文主要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整个软着陆过程进行分析,使得整个软着陆过程发动机能耗最优。
针对问题一,首先需建立一个三维立体坐标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结合科氏定律整理得到嫦娥三号在月固定坐标系中的运动方程,再以卫星运行轨道切面为基面建立二维平面坐标系,将嫦娥三号软着陆问题简化为平面几何问题,求解出主减速阶段嫦娥三号水平位移的距离。
通过坐标变换求得位置。
最后根据天体运动规律得到近日点与远日点速度分别为s6226.1。
km.1、skm7006针对问题二,通过寻找一个制导律u,来调整推力的大小和方向,使嫦娥三号在月面实现燃耗最优着陆轨道,应用极大值原理设计这个最优制导律。
在障碍规避过程中,将动力学模型进行进一步简化,忽略了月球的自转角速度等相关因素。
再利用双线性插值的方法求取规则的采样点处的高程值,这样有利于方便的建立障碍检测算法并对着陆区表面的障碍进行提取,最后利用基于平面拟合的障碍检测算法取得着陆区域内某局部区域内的地形平面,我们将利用这个地表平面来对障碍物进行识别,达到安全着陆的目的。
针对问题三,影响制导精度的误差源主要有偏离标准飞行轨迹的初始条件误差和导航与控制传感器误差。
初始条件误差由主制动段以前的任务决定,传感器误差则由导航系统和传感器本身决定,通过建立误差模型,可以很好地对初始状态偏差、传感器测量偏差等不同因素造成的误差进行分析。
关键词:月球着陆轨道能耗最优打靶法最优制导律控制策略一问题重述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成功发射,12月6日抵达月球轨道。
嫦娥三号在着陆准备轨道上的运行质量为2.4t,其安装在下部的主减速发动机能够产生1500N到7500N的可调节推力,其比冲(即单位质量的推进剂产生的推力)为2940m/s,可以满足调整速度的控制要求。
【数学建模国赛获奖】2015年全国数学建模竞赛A题全国一等奖论文14

关键字: 枚举法 微元法 直杆影对角 小孔成像 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间的变化规律。
针对问题二,建立确定直杆所处地点的数学模型。分别从影子实际长度 l 和 相邻时刻影子的夹角 两个方面考虑直杆所在地点。一方面,通过对附件 1 中的 数据分析,求出实际影子长度比值 li / li1 。根据问题一中 与各参数, , 之间 的关系,对直杆所在地点的经度 ,纬度 采用枚举法,对每一组 ( , ) 求解出 li / li1 tani / tani1 的比值,找出实际值与理论值之间的最小方差,即得到若 干最优解 ( , ) 。另一方面,利用附件 1 中的数据求出相邻时刻影子之间的夹角 i ,再重新定义参数 为影子与正北方向的夹角。与上一方法类似,我们应用参 数 通过对直杆所在地点的经度 ,纬度 采用枚举法,对于每一组 ( , ) 求解 出 i i i1 作为模拟值,用类似的方法得到若干最优解。最后比较两种方法
4、建立确定视频拍摄地点的数学模型,根据附件 4 为一根直杆在太阳下的 影子变化的视频,给出若干个可能的拍摄地点。已通过某种方式估计出该直杆的 高度为 2 米。若拍摄日期未知,试根据视频确定出拍摄地点与日期。
二、问题假设
1、 假设地球为规则的球体,半径为 R=6371km; 2、 假设南纬为负,北纬为正,西经为负,东经为正; 3、 假设地球公转的周期为 365 天,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24 小时; 4、假设题目中给出的所有数据都是准确的,忽略测量时出现的误差; 5、假设太阳为点光源,发出的光线为平行光线直射地球,忽略大气层折射对太
201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

太阳影子定位(一)摘要根据影子的形成原理和影子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以建立时间、太阳位置和影子轨迹的数学模型,利用影子轨迹图和时间可以推算出地点等信息,从而进行视频数据分析可以确定视频的拍摄地点。
本文根据此模型求解确定时间地点影子的运动轨迹和对于已知运动求解地点或日期。
直立杆的影子的位置在一天中随太阳的位置不断变化,而其自身的所在的经纬度以及时间都会影响到影子的变化。
但是影子的变化是一个连续的轨迹,可以用一个连续的函数来表达。
我们可以利用这根长直杆顶端的影子的变化轨迹来描述直立杆的影子。
众所周知,地球是围绕太阳进行公转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相对运动的原理,将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看成是太阳围绕地球转动。
我们在解决问题一的时候,利用题目中所给出的日期、经纬度和时间,来解出太阳高度角h,太阳方位角Α,赤纬角δ,时角Ω,直杆高度H和影子端点位置(x0,y o),从而建立数学模型。
影子的端点坐标是属于时间的函数,所以可以借助时间写出参数方程来描述影子轨迹的变化。
问题二中给出了日期和随时间影子端点的坐标变化,可以根据坐标变化求出运用软件拟合出曲线找到在正午时纵坐标最小,横坐标最大,影子最短的北京时间,根据时差与经度的关系,求出测量地点的经度。
根据太阳方位角Α,赤纬角δ,时角Ω,可以求出太阳高度角h。
再结合问题一中的表达式,建立方程求解测量地点的纬度Ф。
我们在求解第三问的思路也是沿用之间的模型,但第三问上需要解出日期。
对于问题四的求解,先获取自然图像序列或者视频帧,并对每一帧图像检测出影子的轨迹点;然后确定多个灭点,并拟合出地平线;拟合互相垂直的灭点,计算出仿射纠正和投影纠正矩阵;进而还原出经过度量纠正的世界坐标;在拟合出经过度量纠正世界坐标中的影子点的轨迹,利用前面几问中的关系求出经纬度。
关键字:太阳影子轨迹Matlab曲线拟合(二)问题重述确定视频拍摄地点和拍摄日期是视频数据分析的重要方面,太阳影子定位技术就是通过分析视频中物体的太阳影子变化,确定视频拍摄的地点和日期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