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二)笔记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过关宝典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过关宝典笔记

一、名词解释1.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

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

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

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

2.江湖诗派:南宋后期继永嘉四灵而兴起的一个诗派。

大都是一些落弟的布衣文士或不得志的末宦。

由于功名上不得意,进退无据,只得流转江湖,靠献诗卖艺维生,或游走干谒公卿权贵之门,或结友招群于市井乡间,在相互唱和酬咏中消磨岁月,形成一种彼此相近的作诗习气。

当时有书商陈起与江湖诗人相友善,刊刻《江湖诗集》,后以江湖集内诗气味相似,故称之曰江湖诗派。

3.国朝文派:金世宗大定和金章宗明昌年间,金与南宋议和,偃武修文,建学养士,于是涌现出一批在金朝领土上成长起来的作家,如蔡珪、党怀英、王庭筠以及王寂等,他们的创作风格不同于由宋入金的文人,属于真正的金代作家,使金代文学的发展进入了自具风格的新时期。

元好问在其所编的《中州集》中将他们归为“国朝文派”。

4.唐宋派:是出现在明代中期嘉靖年间,以反驳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的复古理论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流派。

要代表人物是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

其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恢复唐宋时的散文传统,倡导文道统一。

5.阳羡派:清初陈维崧的词师法苏、辛,尤其接近辛弃疾的豪放苍凉词风。

因陈维崧是江苏宜兴人,宜兴古地名称“阳羡”,所以以陈维崧为代表的词派被称为“阳羡派”。

属于这一词派的还有曹贞吉、蒋士铨等。

6.浙西派:清初朱彝尊推举南宋姜夔、张炎一类婉约词人之作,认为张炎所说“清空”境界为作词的最高标准。

在实际创作中,比较注重词的格律和技巧,而对词的意境和内容有所忽略。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笔记(3)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笔记(3)

第四章后期元杂剧及其它 试论《倩⼥离魂》的剧情结构和艺术感染⼒ 《倩⼥离魂》元代后期杂剧家郑光祖描写才⼦佳⼈缠绵情爱旦⾓戏的代表作。

1、“离魂”是剧中的主要情节,处理得⽐较出⾊和巧妙。

将倩⼥的灵魂与躯体分开后,⼀⽅⾯可以细致真切地表现她魂魄⽆拘⽆束时的⼤胆与执著,写出其不愿受封建道德伦理束缚⽽追求婚姻的真性情。

2、另⼀⽅⾯则可通过病体所受的折磨,反映现实中多情⼥⼦相恋的痛苦。

⾃感叹、⾃伤情、⾃懊悔,折腾得死去活来。

3、这样就把当时闺阁佳⼈渴望恋爱⾃由的⼼理,以及忍受礼教禁锢的现实压抑感,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

试叙钟嗣成《录⿁薄》是中国历第⼀部专为剧作家树碑⽴传的戏曲史著作(即《录⿁薄》的贡献) 元代后期杂剧家钟嗣成的《录⿁薄》⼀书,记录了元代戏曲作家152⼈,剧⽬名称四百四⼗余中,保存了元代戏曲的许多第⼀⼿的珍贵历史资料。

⼀、作者将元代重要的散曲和杂剧作家分为“前辈已死名公才⼈”和“⽅今才⼈”两⼤类进⾏介绍,按时间顺序记述他们的简历和剧⽬,在为剧作家⽴传的过程中,反映出元杂剧创作的基本历史⾯貌。

⼆、《录⿁薄》是中国历第⼀部专门为剧作家树碑⽴传的戏曲史著作,许多元杂剧作家由于有此书着录,才为后⼈所知,真正成为“不死之⿁。

”如: 1、“前辈已死名公才⼈”,包括关汉卿、⽩朴、马致远、王实甫、尚仲闲、⾼⽂秀等。

2、“⽅今才⼈”,包括宫天挺、郑光祖、雎景⾂等。

3、“已死才⼈不相知者”,包括胡正⾂等。

第五章元代的散曲 名词解释:散曲 1、在元代,散曲⼀般称为乐府或词,有⼩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

2、⼩令是单⽀的曲⼦,⼜叫“叶⼉”,按不同的宫调曲牌创作,曲调不同,字数和句式也不⼀样。

套数⼜称套曲,由两⽀以上同宫调曲牌的曲⼦连缀⽽成,曲牌间的联系有⼀定的顺序,曲词须⼀韵到底,结尾时有“煞调”或“尾声”。

3、作为⼀种起源民间新声的⾳乐⽂学,散曲具有⽣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不⽂,俗⽽不俗”,成为当时极为流⾏的雅俗共赏的新诗体。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内容笔记整理(部分) (2)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内容笔记整理(部分) (2)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部分)初唐部分唐诗繁荣的原因:内因(文学自身的因素):1、诗歌传统到汉魏古诗、乐府直到南北朝新体诗的萌芽,中国诗歌已经走过一千多年的历程,各种题材、风格、体式基本都已经出现,有的已经接近成熟;2、南北朝文学的成就对唐诗的繁荣有积极的作用,即唐诗对南北朝文学成就的继承与发展。

外部:1、社会经济因素,唐朝国力强盛,经济十分繁荣;2、思想文化因素,儒释道三家并存而且兼取其长,三家思想的碰撞与融合为唐诗的繁荣提供了思想基础;3、社会风气与生活方式,唐朝以诗取仕;4、其他因素,党争,贬谪等。

杨炯诗歌成就及其特点:杨炯诗才出众,擅长五律,尤以写边塞战争诗作最为上乘,诗中洋溢着为国立功的战斗豪情,气势雄放,风格豪壮。

其他唱和、纪游之作则未脱尽绮艳之风。

四杰的价值与地位:1、具有改革绮艳诗风的自觉意识,并有明确的审美追求;2、开拓了诗歌视野和题材;3、昂扬的诗歌感情基调;4、对歌行与五律两种体式的探索,也为唐诗在体制上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吴中四士:初唐诗人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五姓七家:太原王、范阳卢、荥阳郑、清河博陵二崔、陇西赵郡二李。

律诗体制的发展过程:1、永明体: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所形成的诗体。

其特点是强调声律,对近体诗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其诗又名“新体诗”。

2、初唐:唐太宗、唐中宗及武后时期的宫廷文人多身居高位,亲近皇帝。

他们所创作的诗歌主要内容有谏规、应致、颂美、娱乐等。

内容多为台阁文学,主要成就在于发展了声律学,使律诗走向定型。

如上官仪总结六对、八对,虽较繁琐,但对于规范律诗对仗探索其内在规律有一定贡献。

3、文章四友及四杰:四友以杜审言为代表,五、七律诗及排律、绝句创作杰出。

四杰分别在五律和歌行两方面有建树。

4、沈宋:沈宋完善了诗歌音律法则:即“回忌声病,约句准篇”,要求诗歌创作遵守粘对规则为声律格式,使律诗进一步定型规范化并得到时人认可。

盛唐部分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1.诗中有画:王维的诗歌充满了诗情画意,具有色彩美、布局美、意境美。

自考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知识点总结

自考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全国)目录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 (3)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3)第三章苏轼的文学成就 (4)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4)第五章柳永与北宋词坛 (5)第六章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6)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 (6)第八章姜夔与南宋清雅词派 (7)第九章南宋后期文学 (7)第十章辽金文学 (7)第十一章元杂剧的兴盛和代表作家 (8)第十二章杰出的戏曲家关汉卿与王实甫 (9)第十三章元代散曲 (9)第十四章宋元南戏和话本 (10)第十五章元代诗文 (11)第十六章《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12)第十七章《西游记》和《金瓶梅》 (14)第十八章明代白话短篇小说 (14)第十九章汤显祖与明代戏剧 (15)第二十章明代散文 (16)第二十一章明代诗歌 (17)第二十二章清代诗歌 (17)第二十三章清代文章 (18)第二十四章清词 (19)第二十五章清代小说 (19)第二十六章曹雪芹与《红楼梦》 (20)第二十七章清代戏剧 (21)第二十八章清代弹词 (22)第二十九章近代诗词 (22)第三十章近代文的新生面 (23)第三十一章近代小说与戏剧 (24)全书思维导图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宋代古文运动先驱柳开,今河北大名县人,著有《河东先生集》。

原名肩愈,字绍先。

自觉地以恢复韩愈、柳宗元古文的传统为己任,反对五代浮艳文风,标举文统和道统,主张文道合一,有鼓吹复古、倡导质朴文风的筚路蓝缕之功。

穆修,字伯长,今山东东平人。

其文强调教化作用,力求结构章法的变化,多用散行单句,不务雕琢堆砌。

柳开之后专力写作古文。

王禹偁(1)王禹偁,字元之,今山东巨野县人。

宋初作家中,成就较大的一位。

(2)其五、七言古诗有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其近体诗、绝句不乏平淡清远的格调。

如《村行》。

其散文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风方面有开创之功,使中唐韩、柳切近现实的平易古风在宋初重现,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今存《小畜集》30卷。

南昌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卷期末笔记整理

南昌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卷期末笔记整理

一、名词解释1、文学自觉(名解、问答):文学的自觉始终贯穿整个魏晋南北朝,是指文学及文学创作主体意识到文学的独立性和价值性。

它有三个标志: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帓尚实,诗赋欲丽);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所谓文学的自觉,最重要的还是表现在对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上。

文学自觉的理论体系表现:由简单的文论向论著发展;由简单的批评现象的描述到理论的深化;一般、面上的描述到纵向源流的探索、历史挖掘(刘勰的《文心雕龙》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体系,也是文学自觉的标志。

)2、建安文学: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文学包括了建安年间和魏朝前期的文学,这时的文坛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在他们周围集中了王粲、刘祯等一批文学家。

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构成了“建安风骨”的文学风貌。

3、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

这时的文坛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在他们周围集中了王粲、刘祯等一批文学家。

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形成了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4、建安文学的时代风貌:建安诗歌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生活,赋予浓厚的时代气息,形成了独特的慷慨悲壮的风格;内容: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表现、浓郁的悲剧色彩特点:雅好慷慨、志深笔长、梗概多气,建安诗歌悲凉慷慨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5、正始之音/文学:正始文学是魏曹芳正始年间的文学,主要代表是嵇康和阮籍。

建安之后,又有“正始之音”。

作品表现彷徨苦闷、对现实不满的心情,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构成了正始文学的基本特点,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

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笔记熟记版

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笔记熟记版

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笔记熟记版
本文讲解的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汉代文学
的发展。

汉代
汉代初期主要是以楚辞为代表的乐府文学为主流。

乐府是一种
流行于汉代初期的诗歌形式,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不久之后,古文运动开始兴起,以司马迁为代表的古文运动呼吁回归古文化,强调以史为鉴,兼容并蓄,为汉代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这一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也进一步繁荣。

其中以庄子、韩
非子、荀子和鬼谷子为代表的诸子思想对后世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另外,在汉代中期,随着的传入,文学开始逐渐发展。

其中最
具代表性的是《佛说阿弥陀经》。

此外,汉代还涌现出不少优秀的
历史书籍和地理书籍,如《史记》、《汉书》、《河图》和《洛书》等。

总结
汉代文学发展比较复杂,采用了乐府、古文、和历史等多种形式,这也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是同学们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笔记熟记版,重点放在了汉代文学方面。

同学们可以结合教材和个人笔记进行复习和巩固,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宋近代)知识点滴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宋近代)知识点滴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宋近代)知识点滴▲南宋词坛,辛弃疾、吴文英、姜夔鼎足而三▲宋末元初四大家:张炎、王沂孙、周密、蒋捷▲张炎用“周情柳思”指代艳情;张炎是宋词的结束者▲晚明思想界两大教主:李贽、达观▲六才子书:金圣叹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甫诗、《水浒传》、《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

▲清代的讲唱文学形式:元明以来的词话、鼓词、弹词、宝卷得以继承和发展,又出现了子弟书,近现代流行的快板、大鼓、道情、琴书、相声等也开始孕育萌生。

▲鼓词:流行于北方的以鼓板击节的一种讲唱文学形式;弹词:流行于南方的用琵琶、三弦伴奏的讲唱文学形式;子弟书:是清代由八旗子弟首创并流行的讲唱文学形式。

▲《词综》——朱彝尊、《词律》——万树、《词选》——张惠言、《词源》——张炎、《论词》一一李清照、《曲品》一一吕天成、《曲律》一一王骥德、《词辩》一一周▲《沧浪诗话》一一严羽、《沧浪亭记》一一苏舜钦、《喜雨亭记》一一苏轼、《快雨亭记》——姚鼐▲《古文辞类纂》一一姚鼐,《续古文辞类纂》一一黎庶昌▲姚鼐的义理(义理说来自方苞)、考证(考证说受到乾嘉时期汉学考证学派的影响)、文章(文章说来自刘大櫆)▲吴敬梓《文木山房集》,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恽敬《大云山房》▲邵灿《香囊记》、朱有燉《香囊怨》▲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岭南三家: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清初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乾隆三大家:蒋士铨、袁枚、赵翼▲冯梦龙与兄梦珪、弟梦熊并称"吴下三冯"▲晚清经世文风的开创者梁启超,倡导者魏源▲清人将虞集与姚燧推崇为元文两大家▲钱谦益是顾炎武、黄宗羲的师辈,清代诗歌的宗宋倾向和感伤思潮,都是从他开始的。

▲《浙西六家词》:龚祥麟选举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嗥日、沈岸登及他本人之词为《浙西六家词》,遂有“浙西词派”之名。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王国维《人间词话》▲"人不必有其事,事不必有其人"、"事真而理不赝,即事赝而理亦真" 冯梦龙《警世通言序》▲明•辛鞭《清平山堂话本》(《六十家小说》)是最早的话本专集,分《雨窗》、《长灯》、《随航》、《欹枕》、《解闲》六集。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笔记

魏晋南北朝文学1、 历史概况建安220年—梁陈581年(361年—“中古文学”)特殊:①分裂的动荡的②人的觉醒→人的审美意识的觉醒(山水文学)→思想家;中国历史上三次思想解放中的一次(春秋战国时期:经学束缚下解放 <孔子 老庄 玄学>;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的觉醒、山水文学<玄佛结合>,明清之交:一大批思想家<14世纪-17世纪>)(思想解放的标志:1、旧有价值体系的全面崩溃2、思想学术极为自由,活跃多元3、出现一大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思想家)③经济重心南移,门阀制度兴起④玄学、清谈、道教的兴起,佛学的流行(玄学发展,玄佛结合,经学崩溃)2、 文学概况(本时期承上启下,承前启后,是桥梁。

中国文学史上“自觉的时代”)①文学觉醒,由先秦两汉的诗言志到魏晋南北朝的诗言情,打破了文学的教化作用(诗教说)②五言诗兴盛,七言诗确立③抒情小赋兴盛④小说初具规模(《搜神记》等志人志怪小说)⑤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相辅相成第1章 建安文学(196—219)“建安”:汉灵帝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魏明帝景初元年(237)动荡的社会暂时安定,诗人对现实有感触的基础上产生代表人物:三曹七子第1节 曹操和曹丕曹操:领袖地位,有武功、有文学成就的政治家,诗风苍凉曹丕:诗歌充满感情;内容倾向鲜明(游子行役,思妇怨别)风格:笔触细腻,情辞哀婉,人生多故,追思悼亡。

从中透露出人生乱离的时代氛围,便娟婉约,能移人情文学史上的贡献:“缘情”,“典论论文”(文学自觉的时代开始于此)①强调作家要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文以气为主”)②对不同的文体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宜丽”)③文学评论要有正确的态度,反对文人相亲,反对“贵远贱近,向声背实”④肯定文学的价值和作用(“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⑤奠定了曹丕在中国文学史及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第2节 曹植1、 诗歌创作分期前期(建安25年,29岁前):才华横溢,恃才傲物,渴望建功立业,诗歌充满俊逸的少年意气。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章诗经笔记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章诗经笔记整理

第二章诗经1、《诗三百》:即《诗经》。

《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

《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

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2、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

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

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

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

3、四家诗:指汉初出现的传授《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

前三家属“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学官,分别亡于三国、西晋和宋时。

《毛诗》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官,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流传至今。

4、毛传郑笺:汉代毛亨、毛苌为《诗经》所作的注解名为《毛诗故训传》,简称“毛诗”。

东汉郑玄又为“毛诗”作笺注,名为《毛诗传笺》,简称“郑笺”。

5、赋比兴:《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

比即比喻或比拟。

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一.是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

二.“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

“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

雅又分为小雅、大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简述《七月》的内容梗概。

一.《七月》这首诗叙说农夫一年四季无休无止的辛苦劳作。

二.全诗八章,大体依照春耕、蚕桑、收割、打猎、修缮房屋和年关祭祀的次第,按月歌唱,平铺直叙一年四季适应不同节候的各种劳作,也反映了农夫在衣、食、住等方面的情况,有较大的史料价值。

试述《诗经》最具影响的两类作品——情爱诗和社会政治诗的内容。

社会政治诗的内容:A.下层人民抨击政治的诗:一.表达下层人民对统治者的讽刺和对治国政策的批评,形象生动,情感浓郁。

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点整理(手打)

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点整理(手打)

宋代文学1、西昆体:以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为代表,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该派因《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在创作方法上主张“历览遗编,研味前作,揖其芳润”,他们最推崇唐代诗人李商隐,诗作对仗工稳、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但也存在徒有华美之外表,而缺李商隐诗之内在气韵的弊病。

2、晚唐体: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个诗派,以清逸隐幽为旨趣。

林甫是颇受后人推崇的一位晚唐体诗人。

3、《秋声赋》是欧阳修赋的代表作。

此赋借悲秋咏怀,骈散兼用,行文自由活泼,运用铺排手法,写秋声秋心,表现了作者历经政治斗争磨难的苦闷,和对险恶官场的厌倦,反映了作者历经沧桑后的感受。

4、樵歌体:又称“朱希真体”,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词于淡而静的空旷境界中透出潇洒,语言浅白如话,形象单纯、明净,风格自然飘逸,在词坛自成一格,因而词集名为《樵歌》,所以其词被称作“樵歌体”。

5、中兴四大诗人:指南宋中期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以及尤袤。

6、东坡体:指苏轼的诗歌。

“东坡体”于情无所不畅,于景无所不取,议论博辩,滔滔莽莽而才气纵横,既有出法度中的新意和豪放外的妙理,又有新鲜的比喻、多样化的风格和磅礴的气势。

7、辛派词人:指与辛弃疾同时的一批词风与其相近的词人,他们或与稼轩为同志,或追慕稼轩,感时激愤,词作多抒发爱国感情,风格豪放激切,主要代表人物有张孝祥,陈亮,刘过,张元幹等。

他们南渡后的创作,以浓郁的爱国激情和慷慨悲壮的风格,成为词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8、诚斋体:指杨万里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写的一些诗作,这些诗具有想象新奇风趣、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转圆活的特点。

“诚斋体”诗创造了一种新鲜活泼的写法,改变了以往宋诗瘦硬生涩的旧格,开辟了新的诗风。

“诚斋体”诗着重表现的是山水景观所蕴含的自然灵性和知觉情意,诗中充满了奇趣和活劲儿,被认为是真正的“活法”诗。

9、永嘉四灵:指南宋后期永嘉地区的四位诗人徐玑、徐照、翁卷、赵师秀,由于他们四人的字中均有一个“灵”字,故谓之“四灵”。

2020年自考专升本复习笔记:古代文学史(二)资料(三)_26

2020年自考专升本复习笔记:古代文学史(二)资料(三)_26

2020年自考专升本复习笔记:古代文学史(二)资料(三)41.诸宫调:一种讲唱文艺形式,是在鼓子词和赚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鼓子词是用一个曲牌反复演唱,赚词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套曲演唱,诸宫调则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套曲,再用若干宫调的套曲组成长篇,间以说白,来演唱故事。

因而容量大为扩充,音乐变化更为丰富,叙述手段也有相应的提高,除旁述外,也有故事中人物的自白。

诸宫调有南、北诸宫调之分,北诸宫调又称“弦索”、“搊弹词”。

诸宫调的代表是《刘知远诸宫调》和《西厢记诸宫调》。

42.元杂剧基础是宋杂剧和金院本,大致可以分为爱情婚姻剧、历史剧、社会剧、公案剧、神仙道化剧五种。

43.四大爱情剧:《西厢记》、《倩女离魂》、《墙头马上》、《拜月亭》。

44.元散曲的流行早于杂剧,在金、元之交就被文人士大夫所采用,称为“新乐府”,主要有风情和隐逸两类。

45.南戏产生于宋代。

46.宋杂剧的表演体制一般分为艳段、正杂剧、杂扮三部分《梦粱录》说宋杂剧的特点是“全用故事,务在滑稽”。

47.杂剧在结构体制上,一般是四折演一个完整的故事,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发展的自然段落,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剧本包括唱词(曲文)与宾白两大部分,唱词是剧本的主体。

杂剧中人物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叫做科范,简称科。

48.杂剧在角色体制上,一般分为四大类:旦、末、净、杂。

49.有关元代杂剧、作品的着录,首见于钟嗣成的《录鬼簿》。

50.关汉卿是使元杂剧形式最后定型的作家之一,社会剧的代表作《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

爱情婚姻剧都是以女主人公为主角的,代表作《救风尘》(人物:赵盼儿、周舍、安秀实)、《望江亭》、《拜月亭》、《诈妮子》。

历史剧主要有《哭存孝》、《西蜀梦》、《单刀会》。

关汉卿是本色派、豪放派的开创者。

51.董解元集《西厢记》故事于大成,创作了《西厢记诸宫调》,它所讲述的张生、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源自唐代元稹的传奇《莺莺传》。

52.《西厢记》是我国较早的一部以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剧本,它突破了杂剧的体制,以五本二十一折的长篇巨制演述崔、张故事,明人称《西厢记》为“传奇之祖”。

自考 古代文学史2 笔记

自考 古代文学史2 笔记

1官场应酬,浅近平易2使韩愈柳宗元之平易古文在宋重现,是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3字大年4因在秘阁唱和的《西昆酬唱集》得名,狭义指近体律诗,广义兼指四六文特色:杨忆、刘筠、钱惟演三者占五分之四,1推崇李清照,雕润密丽 2 重修辞,典丽3 大量用典,以学问为诗恢复韩柳古文,反五代骈丽之风6字同叔7男女爱恋别离8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

9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10欧阳修诗的开拓:重气格成宋诗之风,开拓取材、命意、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诗风11文从字顺12《醉翁亭记》13变骈偶为骈散结合,不失铺陈,还舒缓,《秋声赋》行文自由、写秋心(对政治的厌倦)14字圣俞,《宛陵先生文集》15风格:1 取材个人琐碎生活2 风格古淡,硬瘦,16字子美17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18感时咏史、批判、远大抱负,打破常规、语句求工求新求劲峭19议论说理《游褒禅山记》11 想象力丰富,梦幻色彩2 气势雄壮豪迈2似欧阳修,议论用典,《墨池记》3字耆卿《乐章集》41 言情2 行役3 城市风光51以文人身份写民间词,传承了民间词,市民价值观,扩大了词的影响2 扩宽了词的题材(行役,城市)6短小结构简单的小令不写,完善了慢词,使慢词与小令平分秋色7层层铺叙,不含蓄留余韵,《雨霖铃》寒蝉凄切81 市井方言2 模拟第一人称口气9字太虚,号淮海居士10李清照至秦观再至周邦彦11字子瞻12于情无所不畅,于景无所不取,议论滔滔13政治、山水景物、和陶、题画14以才气为基础,1 想象生动2 敏锐观察力3 文字表现力15好议论,用典16七绝精美、七古气势17刚健含婀娜=清丽雄健,豪放加平淡=清旷闲逸18《留侯论》19记叙、抒情、议论、描写杂用,有魏晋的洒脱,又有宋的平易20引议论入词,用典,突破音乐,使地位和诗一样,破除柳永的“词为艳科”21表现士大夫情怀,《水调歌头》22艳情转向多方面(兄弟,朋友,夫妻,师生)1《浣溪沙》乡土气息2借鉴咏物诗,咏物以寄托3单一变多样化审美,豪放旷达,《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婉约词注重清丽,格调高雅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51 多读书,以学问为诗(无一字无来处)2 变故为新,变俗为雅(点石成金、脱胎换骨,对用典的发展)6改平仄、改句式,打破平衡,奇峭倔强7雅词豪放似东坡,俗词艳情如柳永,下层社会俚语怪字8雅俗词都有,“精而险”9字叔原,号小山10语淡情深11雄浑沉郁12更有神韵,善炼虚字13直面社会现实14诗的对仗不在工整而在气脉15字方回,贺鬼头《庆湖遗老集》《东山词》《东山寓声乐府》16儿女英雄兼而有之17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清真集》又叫《片玉集》181 布局开阖,叙述如柳永,但不直白2 用不同感情相互衬托,哀喜起伏3 以景结尾,融情入境19字易安居士《漱玉词》前期闺中清愁后期沉郁哀痛20评晚唐以来词人。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笔记第五篇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名词解释西昆体1、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2、“西昆”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3、代表作家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4、作诗宗主李义山,讲究辞采,以偶丽为工,好用事,以表现才学和工力。

昆体功夫昆体功夫是西昆体在艺术上的表现:一、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作家在艺术上讲究藻饰、多用故事。

二、作诗注意修辞,重格律和借代,颇具李商隐的“沉愽绝丽”之风。

三、大量用典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简述欧阳修散文“六一风神”的美学风格1.欧阳修的散文措辞平易,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自然地叙事、自然地抒怀。

这标志着他的散文创作从崇尚骨力到倾心于风神姿态、从阳刚到阴柔的转变。

2.本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

3.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而转折,语言层次平易自然。

这些都是“六一风神”的构成要素,这种特点偏于阴柔之美。

简述王安石的“王荆公体”诗有何特点1.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中的“奇崛”,似瘦劲刚健为特征,是王安石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但进入老年后,却视奇崛为平常了。

即寓悲壮于闲淡,既有清新闲适,又有沉郁悲壮,被称为“半山诗”。

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諚为《半山集》亦称“半山诗”,主要体裁是绝句。

2.“王荆公体”即“半山诗”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而言。

特点是重炼意,如《登飞来峰》通过写登临山塔远眺,反映出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险的胸襟气魄。

又重修辞,如《泊船瓜州》,还有用事、造语、炼字等。

主要载体是其晚年雅丽精绝的绝句。

“王荆公体”的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为江西派的先驱。

第三章苏轼试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宋代古文家苏轼各体散文众多,大致可分为议论文、记叙文和小品文等,这些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和完全胜利。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 第二章 司马迁与汉代史传散文 论述《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

一.精巧的剪裁和安排。

1.司马迁写人的剪裁和安排的手法。

《史记》写人是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它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

这个方法被称为“互见法”。

如《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起义、写他的知人善任,正面表现一代开国帝王的神采。

而他性格中狡诈、残忍、无赖的一面,则在其它人物的传记中表现。

“互见法”的使用,即使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鲜明突出,又揭示了人物多个侧面的性格特点,使之有血有肉,形象完整。

2.在同一篇传记中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同时写出其性格的复杂性。

如《李将军列传》中选取四个战役构成全文的骨架,从不同侧面描述李广的性格和遭际,四个战役写出了李广的主要性格特征。

二.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

如《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年轻气盛、好勇斗狠的项羽,与世故老成的刘邦形成鲜明的对比,对待同样的事情,他们的言谈举止都不相同:两个人都见过秦始皇,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也!”,刘邦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项羽的率直卤莽,刘邦的持重刻深,宛然可见。

三.在特定的环境和场面中凸现人物特点。

如《项羽本纪》的“鸿门宴”中项羽的优柔寡断,范增的阴鸷远见,刘邦的智诈狡猾,都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得到鲜明的表现。

四.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

如《李将军列传》中杀霸陵尉的细节,令人看到李广于机智勇猛之外,还有负能使气的一面。

《史记》中也有以简单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之处它通过人物独白、语言或是由作者直接揭露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五.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如“彼可取而代也”率直大胆,可以想见项羽的强悍卤直;“大丈夫当如此也”,委婉曲折,写出了刘邦的贪婪狡猾。

第三章 汉代辞赋 名词解释:骚体赋 以抒情为主,体制基本与先秦的楚辞相同,如贾谊《吊屈原赋》、《鵩鸟》、严戒《哀时命》、淮南小山《招隐士》等。

古代文学史(二)分类笔记

古代文学史(二)分类笔记

读书笔记整理一——古代文学史(二)关键词:文学常识笔记文体流派文体——时间——代表人物——性质(来源、宗法)——概念、风格——得名原因——影响1、简斋体——北宋——陈与义,号简斋——以杜甫、苏轼、黄庭坚和陈师道为三宗——提出“不可有意于用事”,又重视句法、造语凝练,突破瘦硬,直致、浅语、简洁、白描,意境恢弘圆融,雄浑沉郁——《简斋集》2、后山体——北宋——陈师道,号后山——学黄庭坚专精苦吟、呕心沥血,风格奇拙,提倡“宁拙勿巧,宁朴勿华”,简省字句——缺乏华采,唯余瘦硬——《后山集》3、山谷诗体——北宋——黄庭坚,自号山谷道人——提倡以学问为诗,学杜甫以故为新,变俗为雅,学韩愈“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炼字用典好奇尚硬笔势奇纵生新瘦硬4、“活法”和“悟入”说——南宋——吕本中——早年师从黄庭坚、陈师道,瘦硬;后学李白、苏轼,舒畅自然。

——“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乎规矩”“好诗流转,圆美如弹丸”“以苏济黄”5、同光体-——晚清——不明言宗宋而称不墨守盛唐,以学宋为主,而不以此自限——陈三立、沈曾植等6、台阁体——-晚清——粉饰太平、歌功颂德——杨士奇等7、铁崖体——元代后期——杨维桢——宫词、竹枝词、古乐府,自成一派,仿效者众8、诚斋体——南宋杨万里——有意矫正江西习气——题材:小情趣手法:白描、想象风格:流转圆美、活泼自然、风趣诙谐、层次曲折、变化无穷,是南宋诗风转变的关键9、稼轩体——辛弃疾——内容丰富、艺术上转益多师,加入诸多创新,以散文句法入词经学诗赋之语入词,以词说理,开拓词境,词乐分离,既慷慨豪放又温婉妩媚10、东坡体——苏轼——宋诗的风格范式——于景无所不畅,于景无所不取,各体兼备,风格多样,基本风格:刚健含婀娜,豪放加平淡;清丽雄健、清旷闲逸;主导高风绝尘的诗风,超越世俗羁绊的风神韵致和审美境界11、易安体——李清照——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深悲巨痛的内容,凄婉悲怆的格调,有旖旎、细腻、柔丽、温婉的一面,又有刚健、洒脱、俊爽、贞刚的一面12、樵歌体——朱敦儒,字希真——隐逸词派——深藏幽怨、虚无,语言浅白如话,形象单纯明净,风格飘逸自然13、王荆公体——王安石——早年奇险劲峭,晚年形成荆国公体,闲淡沉郁派别——时间——代表人物——性质(来源、宗法)——概念、风格——得名原因——影响1、湘乡派——咸同年间——曾国藩、吴汝伦等——学识宏通,持论坚劲,入情切理,雄奇瑰伟——桐城衰而复振,曾氏文自成一家,列籍湘乡——腾播人口2、中晚唐诗派——清末民初——樊增详、易顺鼎——很快由盛而衰了3、南社——清末民初——柳亚子等——“操南音不忘本”带有政治色彩的文人结社——五四时解体4、汉魏六朝诗派(湖湘诗派)——道光、咸丰年间——邓辅纶等——首尊“八代”、明言复古,亦刻意模仿——“墨守古法”5、宋诗派(宋诗运动)——主张以学问补充性情之不足————曾国藩、何绍基等6、形式派——清初——李渔——戏曲理论系统化的标志,讲究娱乐和写作技巧7、苏州派——清初——李玉——政治时事剧8、清初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主要从文章风格上力戒晚明文章的纤佻,恢复唐宋散文的传统,被称为“文人之文”9、阳湖派——嘉庆年间——江苏阳湖人张惠言、恽敬——在总体上是以桐城派为宗的,但在许多方面有突破,他们对桐城派大家都有批评,兼取子史百家加以修正,博雅工丽10、桐城派——清中叶最重要的散文派别——方苞“义法”姚鼐“义理、考证、文章”——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为清政权服务为目的,以秦汉语录、古文为楷模11、阳羡派——清初——陈维崧等——师法苏、辛,豪放苍凉——江苏宜兴,古地名阳羡12、浙西派——清初——朱彝尊——著就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标举神韵、清空、淡远、清丽的标准,推崇姜夔、张炎的“清空”境界,追求清空醇雅,——《浙西六家词》——波及百年词坛13、常州词派——嘉庆年间——张惠言、张琦兄弟,周济——欲挽词作内容空虚的颓风,竭力强调词的比兴寄托,反对无病呻吟之作,提倡“以国风、离骚之情趣,铸温、韦、周、辛之面目”,文辞深美闳约14、江西诗派——北宋——黄庭坚、陈师道、吕本中——诗派成员多数学杜甫,宋末方回又把杜甫和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称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

古文史2笔记

古文史2笔记

当年我古代文学史(二)考78分,这是我整理的古代文学史(二)笔记希望大家喜欢第五篇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1、宋初最早提倡儒学复古和文体复古的代表人物是柳开。

柳开为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

他在宋初最早起来反对五代体,自觉地以恢复韩、柳古文的传统为己任,标举文统和道统,主张文道合一。

田锡在宋代古文运动中是过渡性的作家。

穆修校刻韩、柳古文于古文的承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复古守正以求新,是宋代文学的发展趋势。

但复古思潮在北宋初期并未成为主流,仅处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少数几个作家先驱自觉的阶段。

3、宋初“三体诗”(白体、西昆体、晚唐体)白居易体宋初诗坛最早流行应答酬唱、浅切以晓的“白乐天体”,代表人物有徐铉、李昉及他们的后起之秀王禹偁。

李昉等宋初白体诗人倡导学习的是乐天后期的唱和诗。

晚唐体白乐天体之后真宗时盛行晚唐体,他们尊崇的对象是贾岛、姚合,多写山野闲逸情趣,诗意偏狭,以锤炼字句为能。

晚唐体诗派特点:(1)题材狭窄,现实性差。

(多写身边景与琐事);(2)艺术上注重构思的精巧,写得清新秀雅(细碎小巧)。

晚唐体有寇准、林逋、魏野、潘阆等人。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以梅、鹤为伴,称梅妻鹤子,以咏梅诗著称,传世佳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xxxx》)4、xxxx偁对宋初诗风、文风所起的促进作用。

(1)王禹偁在宋初作家中成就较大,他在诗和文两个方面的创作都较为突出,促进了宋初诗风、文风的变革。

是宋代文学创作开风气之先的人物。

(2)诗风方面:其诗取法白居易,学习白居易“惟歌生民病”的讽谕诗,更进而学习杜甫。

他尤其重视和推崇杜甫的诗歌。

他的诗主要反映民生疾苦,具有很强现实性、人民性。

促进了宋初诗风的改变。

(3)文风方面:提倡古文,继承韩愈“文从字顺”,追求平易自然文风方面有开创之功。

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4)王禹偁在文论上提出的传道、明心与有言、有文。

王禹偁在文以传道之外,又要求文以明心,即可在传道之文里抒发自己的政见和内心感受,做到叙事言理与主观抒情相结合。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_自考笔记+自考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_自考笔记+自考

1.1.西昆体答案:西昆体由杨亿所编之《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并名于世。

集中收录了17位诗人的250首诗。

这些诗人都是在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与奉命编纂《历代君臣事迹》的翰林学士杨亿一起人秘阁编书的同仁。

其中有些如刘筠、钱惟演等又都是当时的著名诗人,于是彼此之间就屡有诗歌唱酬。

至大中样符元年(1008年),杨亿将他们的酬唱之作编成一集,取名《西昆酬唱集》,并成为宋初文坛上一个声势盛的文学流派。

1.2.宋初“三诗”体。

答案:宋末方回在《送罗秀可诗序》中说:“宋铲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

”所说之白体、昆体、晚唐体,即为“三诗”体。

宋_简答题目录 1.1.为什么说柳开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1.2.王禹倡与宋初“三体”诗 1.3.为什么说扬亿是西昆体的代表诗人?2.1.欧阳修为什么能成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2.2.试析梅尧臣在开拓宋诗题材方面的贡献。

2.3.简述王安石的文论主张。

3.1.简述苏拭的人格。

3.2.苏拭诗歌的分期。

3.2. 试述苏拭诗歌的题材内容。

4.1.何谓“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 4.2.简述陈与义前后期诗歌的不同。

5.1.筒述《珠玉集》的艺术特色答案: 5.2.柳永在宋词发展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5.3.周邦彦词的“集大成”体现在哪些方面? 5.4.李清照的“易安体”有什么艺术特色?6.2.简述辛词中抒写爱国情怀的英雄词的特点。

6.3.筒述辛弃疾泳春词和艳情词的特点。

7.1. 简述朱嘉的文学创作和文学主张。

8.1。

简述吴文英《梦窗词》的题材内容的大体分类和艺术特色。

8.2.简述周密《草窗词》的特点。

8.3.简述王沂孙《碧山乐府》的特点。

8.4.筒述张炎词作的意义。

9.1.简述四灵诗歌的艺术特点。

9.2.筒述《后村词》的特色。

9.3.严羽“妙悟”的合义。

答案1.1.为什么说柳开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答案:宋初在理论上首先提出复古主张的,是柳开。

他说自己“将开古圣贤之道于当时也”,是自觉地要求恢复韩愈、柳宗元的古文传统的第一人;也是他首先起来反对五代体,宣扬文、道合一的。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2)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2)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2)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神话的基本特征:一、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二、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只是它经过了“幻想”的加工,成为了想象中的“神化”了现实生活;三、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四、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的解释时代的产物。

简述我国古代神话神话与传说的区别:一、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二、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三、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而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原则。

试论我国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一、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

神话所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事实上成为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主流。

神话富于情感、富于形象、富于想象的特征,也极大地影响着后世文学的发展。

二、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

如:屈原的楚词、庄子散文、李白诗歌等;明清小说如《西游记》《封神演义》等。

第二章诗经《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一、是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

二、“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

“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

雅又分为小雅、大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简述《七月》的内容梗概。

一、《七月》这首诗叙说农夫一年四季无休无止的辛苦劳作。

二、全诗八章,大体依照春耕、蚕桑、收割、打猎、修缮房屋和年关祭祀的次第,按月歌唱,平铺直叙一年四季适应不同节候的各种劳作,也反映了农夫在衣、食、住等方面的情况,有较大的史料价值。

试述《诗经》最具影响的两类作品——情爱诗和社会政治诗的内容。

社会政治诗的内容:A.下层人民抨击政治的诗:一、表达下层人民对统治者的讽刺和对治国政策的批评,形象生动,情感浓郁。

1、揭露宫闱丑行,如《邶风·新台》2、对于贵族统治者的荒淫无耻,人民极度愤慨,予以严厉批评,如《鄘风·相鼠》二、反映当时繁重的徭役给人民带来苦难,抒发愤怨情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清旷,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第四章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名词解释:
江西诗派
1.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
2.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
3.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
四. 雅俗并存:
1.“俗”的方面:柳词以接近市民文艺的俚俗色彩而著名,他能将有趣的白话加到词中,构成一种很平民化的表述风格。如《佳人》“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言情道爱,表现的很浅尽,如《小镇西》“意中有个人,芳颜二八。”柳词的“俗”还表现在题材内容方面,他写了许多描写城市生活的词和歌妓词。如《望海潮》等。
4.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
5.创作主张及特色有:重视句法、喜用拗句;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风格生新瘦硬,但兼有浏亮芊绵。
3.和陶诗:寄情山水,以自适为趣的意味更浓,如《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平浅而有深味,在艺术上把握了陶诗豪华落尽见真淳的特色,能够将亲身经历的生活场景予以真切、平淡自然的描写,达到了“神似”陶诗的地步。
4.题画诗:把画景转化为诗境,善于写出画面的动态,并就画意进行艺术联想,揭示画外之韵味,如《惠崇春江小景》。
5.苏诗兼备各体而以七言为擅长,而且风格多样,七绝清丽精美,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苏诗的基本风格有二,一刚健的清丽雄健,二是豪放加平淡的清旷闲逸。高风绝尘才是其诗风的主导倾向,即一种超越世俗的审美境界。
试叙苏轼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一.简述苏轼词对词境的开拓
第三章 苏 轼
试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
宋代古文家苏轼各体散文众多,大致可分为议论文、记叙文和小品文等,这些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和完全胜利。
一.议论文,以政论、史论为突出。他的议论文多雄辩滔滔气势纵横,议论与文采交融,感情与理智并注,语言明快畅达,长于形象的说理,颇具文学价值。
2.本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
3.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而转折,语言层次平易自然。这些都是“六一风神”的构成要素,这种特点偏于阴柔之美。
简述王安石的“王荆公体”诗有何特点
1.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中的“奇崛”,似瘦劲刚健为特征,是王安石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但进入老年后,却视奇崛为平常了。即寓悲壮于闲淡,既有清新闲适,又有沉郁悲壮,被称为“半山诗”。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諚为《半山集》亦称“半山诗”,主要体裁是绝句。
2.“用典”也是山谷体求创新的重要方面,是“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落实于具体的诗歌创作。所谓“夺胎换骨”,是“点铁成金”的具体化,是一种使古人的意象和用语产生质的变化、化平凡为奇趣的语言炼金术,对前人用典法的一个发展,目的在于“以故为新”——援用前人之语而另立新意。如,《登快阁》“朱弦”、“青眼“一联,活用伯牙、子期和阮籍的历史典故。
2.柳永慢词多用新调,小令是为旧声(清乐)而写的,慢词是为新声(俗乐)而写的。柳永的创体之功是基于他的创调,宋词中有100多个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
二.对题材的开拓
1.他写了许多描写都市繁华生活的词,写都市风貌,都市生活风俗与反映尽享太平的市民思想为主。如《望海潮》歌咏杭州的山水风物,反映了宋代社会太平时期城市经济的繁荣景象,及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这在词的题材方面是一大开拓。
简述黄庭坚“山谷体”的风格特征
黄庭坚“山谷体”的总风格特征是“生新瘦硬”
1.以字句的奇崛造成一种陌生感,追求诗境的生新美、诗语的峭拔美和诗韵的兀拗美。“生新”刻意求奇而造拗句、作硬语,“用典”也是山谷体求创新的重要方面。“瘦”洗净铅华;“硬”刚健挺拔。工于炼字是山谷体的特征之一,以善用动词、形容词和语助虚词的炼字法著称。
2.明净雅致的语言。
3. 曲折精巧的构思,表现了对多彩人生的眷恋之情和与之相伴的伤感。
试叙北宋词的发展,至柳永出而为一大变(即柳咏词在宋词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北宋词至柳永出现了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制和推动慢词艺术的发展是柳永对词特殊的贡献。
1.因柳永大量地创作慢词,宋词乃始由小令阶段渐进入慢词时期。为长调慢曲作词,柳永属第一人,他是慢词体制的开创者。
简述黄庭坚“山谷体”的艺术特点
黄庭坚的山谷体诗歌是元佑时期宋诗发展到高峰期的产物,严羽在《沧浪诗话》将黄庭坚的诗列为“山谷体”,其主要艺术特点有:
1.喜欢用拗句,所谓“拗句”,主要是将律诗中的句式和平仄加以改变,有意造成一种打破平衡和谐的效果,给人以奇峭倔强的感觉。这种刻意求奇而造拗句、作硬语的做法,是形成山谷体生新瘦硬风格的重要因素。
1.苏轼以前的词为应歌之曲子词,多写男女相思,写花间酒下的伤别。苏轼词抒发磊落纵横豪放之襟怀,摆脱花间词婉转之态,为激越、豪放充分表现作者的人格个性。如《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苏轼把词的题材取向从应歌回归到表现自我,并从现实生活中撷取创作题材,故苏词多为感事之作,有的还采用词题小序的形式确定表现的内容,交代创作动机。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用记实手法写自己的人生感受,使词的抒情贴近现实生活,词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题也由分离走向统一对应。使词的创作走向正视现实、面向社会和真实人生的大道,极大地拓宽了词的取材范围。
苏轼以诗为词的积极意义,在于改变了词的旧传统,增加了词的内容,丰富了词的体式,促使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
三.简述苏轼词的风格
苏词的风格是豪放,苏轼乃宋词中豪放派的代表,但也有许多极清空幽秀的作品,风格是多样化的。
1.豪放,如《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婉约,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此词为悼亡之作,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置于生死两茫茫的人生空漠的叹喟中。
第五篇 宋代文学
第一章 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
名词解释:
西昆体
1.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2.“西昆”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3.代表作家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4.作诗宗主李义山,讲究辞采,以偶丽为工,好用事,以表现才学和工力。
2.也有浏亮芊绵的自然晓畅之作,如《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表现作者晚年历经磨难而不屈服的坚强性格,虽不乏劲峭气格,但运笔自然流畅,语句浅易。
第五章 北宋词与南渡词
简述晏殊《珠玉词》的艺术特色
晏殊的《珠玉词》往往是晚会宴游之余的消遣之作,吟咏春花秋月的闲愁。这类词的主要艺术特色有:
1.词中极少出现感情色彩强烈的字眼,圆融平静,没有激情的烈响,营造一种情中有思的意境,一份闲雅的无可奈何情调。如《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昆体功夫
昆体功夫是西昆体在艺术上的表现。
一.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作家在艺术上讲究藻饰、多用故事。
二.作诗注意修辞,重格律和借代,颇具李商隐的“沉愽绝丽”之风。
三.大量用典
第二章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简述欧阳修散文“六一风神”的美学风格
1.欧阳修的散文措辞平易,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自然地叙事、自然地抒怀。这标志着他的散文创作从崇尚骨力到倾心于风神姿态、从阳刚到阴柔的转变。
2.“雅”的方面:一是以赋为词,在铺叙中,将叙事、写景、抒情适当安排,传达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二是羁旅行役词,以男性口吻写离愁,所写的辽阔的山河,多了一分自然雄浑的力量,扩大了词境的容量。 简述柳永词的俚俗色彩
柳永词以接近市民文艺的俚俗色彩而著名。
一.俚俗色彩首先表现在语言的浅近易懂上,他能够将有趣的白话加到词中,构成一种很平民化的表述风格。如《佳人》“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言情道爱也很浅近,如《小镇西》“意中有个人,芳颜二八。”柳词在当时成为最通俗的大众歌曲。
二.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如《前赤壁赋》
三.有诗化倾向,以情感和才气为文,富于想象。
苏轼诗歌的内容:
按题材内容,苏诗大体可分为:
1.社会政事诗:反映民生疾苦和时政得失的诗篇,如《荔枝叹》。
2.山水景物诗:将人生感悟融入山水写景中的抒怀遣兴之作,写流动景色的《江上看山》;写奇幻烟云的《登州海市》;写景寄怀升华的人生感悟日哲理高度,或寓有浓厚的身世之感,如《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
二.柳词的俗还表现在题材内容方面:
1.他写了许多描写都市繁华生活的词,写都市风貌,都市生活风俗与反映尽享太平的市民思想为主。如《望海潮》歌咏杭州的山水风物,反映了宋代社会太平时期城市经济的繁荣景象,及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这在词的题材方面是一大开拓。
2.歌妓词,写与歌妓来往,这些词虽不乏秦楼楚馆的放荡和情欲的赤裸裸宣泄,更多带有才子佳人恋爱的情调而求灵与肉的统一。柳永的笔下充分表现对歌女们的温柔多情的理解和大胆表现她们的情感,这种写法,开了市民文学的先声。
2.“王荆公体”即“半山诗”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而言。特点是重炼意,如《登飞来峰》通过写登临山塔远眺,反映出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险的胸襟气魄。又重修辞,如《泊船瓜州》,还有用事、造语、炼字等。主要载体是其晚年雅丽精绝的绝句。“王荆公体”的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为江西派的先驱。
3.苏轼用词展示自己的政治抱负、人生感慨、生活情趣、感受、山川景色扩大了词境,把词家“缘情”与诗人“言志”结合起来,词品与人品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