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医院儿科诊疗规范指南规范和操作规范.doc
XX人民医院儿科疾病诊疗常规及操作规范科室:住院病人诊疗规范 (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4)新生儿颅内出血 (4)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5)感染性疾病: (6)先天性感染 (6)新生儿败血症 (7)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7)小儿重症肺炎的诊治 (8)支原体肺炎的诊治 (9)小儿出血性疾病: (1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 (1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治 (12)血友病 (12)血尿诊断与鉴别诊断 (13)急性肾小球肾炎诊治 (14)慢性肾炎综合征治疗 (17)急性呼吸衰竭的诊疗常规 (18)先天性心脏病 (20)一、室间隔缺损 (20)二、房间隔缺损 (21)三、动脉导管未闭 (21)四、法洛四联症 (22)五、大动脉转位 (23)六、主动脉缩窄 (24)七、肺动脉瓣狹窄 (24)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2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6)儿童期糖尿病 (27)川崎病 (30)心肌炎的诊治 (31)哮喘的诊治 (32)小儿结核的诊断 (34)操作规范:气管插管术 (34)腰推穿刺 (36)腹腔穿刺 (36)胸膜腔穿刺抽液 (37)胸膜腔穿刺抽气 (37)胸骨穿刺 (38)住院病人诊疗规范1、诊断规范(1)医师熟练掌握本专科疾病疾病诊疗规范和诊疗指南。
(2)诊断依据必须符合诊疗规范。
(3)一般病例由主管医师诊断,疑难病例由主治或主治以上医师确诊。
(4)重大疾病或特殊病人须会诊讨论确诊。
(5)死亡病例应全科讨论确立最后诊断和死亡原因。
(6)非本科疾病诊断不明时,须由专科医师会诊确定。
(7)特殊或有创检查须副主任以上医师批准,诊断性治疗由科主任审批。
(8)普通病例三日内确诊,疑难病例原则上7日内确诊。
(9)禁止滥用检查手段和过度检查行为,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临床检查。
(10)有创检查需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认可。
(11)按时完成入院常规检查:必须做的常规检查入院后三天内完成,必须的特检五天内完成,危急重病人的必要检查急诊完成。
新生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新生儿诊疗常规早产儿管理一、早产儿诊断胎龄<37 周的新生儿;体重<1500 克为极低出生体重儿 (VLBWI);体重<1000 克为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依据体重与胎龄的关系可诊断为;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和大于胎龄儿.二、早产儿常见的临床问题1、保温依据出生体重或生后的日龄选择合适的温箱温度,使体温维持在36.5℃左右(见表 1) .表 1 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适中温度2、呼吸管理⑴氧疗:PaO2<50mmHg 或血氧饱和度(<85%)给予氧疗,维持血氧饱和度在 90%~ 95%.对有呼吸衰竭者的治疗,见我国制订的机械通气常规治疗. 呼吸暂停的处理⑵呼吸暂停的处理去除病因,分析血气,血糖;紧急处理:①保持气道通畅;②刺激呼吸;③药物治疗:氨茶碱氨茶碱:负荷量 4~6mg/kg, 静滴,12 氨茶碱小时后给维持量 2mg/kg, 2-3 次/天,维持血药浓度在 5-15μg/ml.应用中注意血糖,尿量及心率等监测;④频发的呼吸暂停可应用 CPAP 或机械通气治疗.3、早产儿喂养问题⑴生后第一天30Kcal/kg,以后每天增加10Kcal/kg,至100-120Kcal/kg/d.⑵若有下列情况不应经肠道喂养: ①消化道畸形明确诊断前; ②活动性消化道出血; ③肠麻痹(缺血缺氧或动力性等) ; ④休克,严重的酸中毒或缺氧时⑶喂养的途径可经口,鼻胃或口胃管喂养 (表 2) .出生体重(克) 开始量(ml) 间隔时间(h) 备注<750 0.5-1.0 1-2 病情不稳定时应延长或禁食751-1000 0.5-1.0 1-21001-1250 2.0 21251-1500 3.0 31551-1750 5.0 3 一般可经口奶瓶喂养1751-2000 7.0 3>2000 10.0 4⑷每日奶量增加一般为 15-20ml/kg.若有感染,酸中毒,循环功能不良等应调整奶量.⑸肠道外营养:一般可从生后 24 小时开始,氨基酸及脂肪的浓度从0.5-1.0g/kg/d 开始,逐渐增加.脂肪选择中长链为宜,应注意输注的速度,0.08-0.12g/kg/h.⑹功能合理时,每日体重可增加 10~20g.4、保持血糖稳定保持血糖稳定,应于 2.2mmol/L~7.0mmol/L;5、保持液体平衡每天体重变化±5%为宜.维持血压,体温,血气正常, 控制输液或快速输注高渗液体;6、纠正低蛋白血症;7、黄疸的治疗;8、输血指征:⑴Hb<80-90g/L (HCT<25%),有缺氧表现(安静呼吸,心率增快,体重增加缓慢,可输血(RBC),10-15ml/kg;⑵若有感染,或有肺部疾病时,输血指征可放宽,一般 Hb<125g/L(HCT<35%).9、PDA 的治疗⑴限制液体入量 60-80ml/kg,监测体重,尿量,电解质变化;⑵口服消炎痛消炎痛,0.2mg/kg 首剂;0.1mg/kg, 2,3 消炎痛剂间隔12-24 小时.⑶布洛芬:首剂 10mg/kg,2,3 剂每次 5mg/kg,间隔 24 小时.10、对有高危因素的早产儿:⑴ MRI 检查评价脑发育与损伤;⑵听力及 ROP 监测;⑶每周均应监测血气,血糖,血常规及 CRP;⑷出院后定期随访新生儿窒息一、概述新生儿窒息是围生期高危因素所导致的急性呼吸循环障碍,本质是组织的缺氧与灌注不良.二、诊断要点⑴有影响母体与胎儿气血交换的各种原因;⑵胎儿心率增快>160 次/分,或<100 次/分,持续一分钟以上;或胎心监护表现为晚期减速.羊水混胎便;⑶ Apgar 评分 0-3 分为重度窒息,4-7 分为轻度窒息;⑷器官功能障碍. 注:神经系统发育畸形,有神经肌肉疾病,以及早产儿等,Apgar 评分常不能反映窒息的程度.重要的辅助检查:血气,血糖及电解质分析,心肝肾功能的评价,血常规.窒息的复苏要点:⑴正确复苏;⑵胸部按压的指征与方法见附图 2,3;⑶气管插管的指征: ①羊水胎粪污染,HR<100/min,无自主呼吸; ②气囊—面罩通气后,HR<100/min,发绀不缓解;⑷复苏时药物的选择与应用方法:①肾上腺素:指征,胸外按压和辅助通气后,心率< 60 次/min: (注意: 充分的通气建立之前不要用肾上腺素) . 剂量:1/10,000,0.1-0.3ml/kg/次,据情况3-5 分钟可重复,可经气管插管滴入或静脉注射;②扩容指征:给氧后仍苍白,脉搏微弱,低血压/低灌注,对复苏反应不佳.可应用生理盐水,10ml/kg;或白蛋白 1g/kg;或血浆 10ml/kg. 应在充分建立有效的通气基础上, 5%碳酸氢钠 3ml-5ml/kg,③碳酸氢钠, 稀释后静脉注射;或根据血气计算:5%碳酸氢钠 ml=-BE×体重×0.5.④纳络酮,对于分娩前 4 小时内母亲应用过各种麻醉药物所引起的新生儿呼吸抑制,在有效的通气基础上应用.剂量,0.1mg/kg,气管滴入, 或静脉注射,或皮下或肌肉注射. 复苏后新生儿应密切监护,监测生命体征,生理生化指标,必要时转入 NICU 进一步治疗.表 3 气管插管的选择气管插管型号体重(kg) 孕周深度(CM)2.5cm <1.0 26-28 73.0cm 1.0-2.0 28-34 83.5cm 2.0-3.0 34-38 93.5-4.5cm >3.0 >38 9-10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一、概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围生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异常的表现,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严重病例的存活者可产生神经系统后遗症,围生期窒息是HIE最主要的原因,缺氧是脑损害发生的基础。
少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少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少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以帮助医务人员在处理少儿患者时候,确保安全、高效、规范的医疗服务。
目标- 确保针对少儿的临床诊疗具有科学性和标准性。
- 促进少儿科医务人员之间的知识共享和经验交流。
- 提供基于最新研究和证据的诊疗指南,以指导临床实践。
主要内容1. 少儿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原则:- 系统概述:简要介绍少儿科常见疾病,并提供综合诊断和治疗原则。
- 详细诊疗指南:根据不同疾病分类,提供详细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包括用药、手术治疗等方面的建议。
2. 检查与实验室指南:- 常用检查项目和解读指南:列出少儿科常见的检查项目及其正常范围,提供结果解读指南,以便医务人员更好地判断患者的健康状态。
- 实验室检查操作规范:详细描述少儿科常见实验室检查的操作规范,包括样本采集、检验方法等。
3. 临床操作规范:- 少儿用药操作规范:提供对少儿用药的操作规范,包括用药途径选择、剂量计算、不良反应预防等。
- 外科手术操作规范:列出少儿科常见外科手术的操作规范,包括手术准备、麻醉管理、手术步骤等。
使用说明本文档应由少儿科临床医务人员和相关医学机构作为参考资料,以指导临床实践和规范操作。
注意事项:- 本文档中的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应基于最新的医学研究和证据。
- 临床医务人员在应用本文档中的指南时,应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进行决策。
结论本文档是少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的参考文献,旨在提供科学、规范的诊疗指南,促进少儿科医务人员的专业发展和临床实践水平的提升。
新生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影像学检查:借助 X线、超声、MRI 等影像学手段,对 新生儿进行无创、 无痛检查,以诊断 和评估各种疾病。
遗传学检查:通过 采集新生儿血液或 脐带血,进行基因 检测和染色体核型 分析,以诊断遗传 性疾病和罕见病。
实验室检查:通过 采集新生儿的尿液 、粪便等标本,进 行实验室检查,以 诊断感染、代谢等 疾病。
人才培养:加强新生儿科医生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诊疗水平。 学科建设:建立完善的学科体系,推动新生儿科诊疗的持续发展。 跨学科合作: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合作,共同提高新生儿科诊疗水平。 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引进先进诊疗技术和经验。
汇报人:XX
提供证据。
Part Seven
人工智能在新 生儿科诊疗中 的应用,如智 能诊断、智能
监控等。
基因编辑技术 在新生儿科诊 疗中的潜力, 如治疗遗传性
疾病等。
干细胞治疗在 新生儿科诊疗 中的进展,如 治疗早产儿脑
损伤等。
新生儿科诊疗 中新型药物的 研发和应用, 如新型抗生素
等。
跨学科合作:新生儿科医生将与儿科、产 科、神经科等专业医生进行更紧密的合作, 共同诊断和治疗新生儿疾病。
诊疗技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新生 儿科诊疗将更加精准和个性化,如基因 检测、细胞治疗等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 提高诊疗效果。
预防保健:未来新生儿科诊疗将更注重预 防保健,通过早期筛查、定期检查等方式 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医疗资源:随着新生儿科诊疗需求的增 加,医疗资源将进一步扩大,包括增加 专业医生数量、建设更多专业诊疗机构 等。
定期检查:对新生儿科诊疗的各个环节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培训教育:对医护人员进行新生儿科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教育,提高其应对风 险的能力。
医院内科急诊科儿科ICU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汇编二甲
(2)疱疹性咽峡炎: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为一周。检查可见咽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
晕。多于夏季发病,多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
(3)咽结膜热: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常发生于夏季,游泳中传播。儿童多见。
(1)病毒性咽炎和喉炎: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和灼热感,疼痛不持久,也不突出。当有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咳嗽少见。急性喉炎多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炎或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喘鸣音。
一些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有机粉尘、真菌孢子等的吸人,可引起气管~支弋管的过敏性炎症。
4.抗菌药物治疗 如有细菌感染,可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经验用药,常选青霉素、第一代和第二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
第二章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概述】
儿内科临床诊疗指南之欧阳术创编
呼吸系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
主要侵犯鼻、鼻咽部和咽部,以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者多见,约占原发感染的90%,细菌占一、0%左右,其中部分为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
肺炎支原体亦可引起感染。
上感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占儿科疾病的首位,占急性上呼吸道疾病的50%以上,幼儿每人每年可发病数次,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婴幼儿上感易向邻近组织扩散,在部分患儿可引起并发症而迁延不愈。
二、诊断标准1、一般类型上感的诊断依据⑴轻症上感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干咳,可有发热,亦可有咽部不适或咽痛,咽充血,扁桃体肿大。
多见于年长儿。
⑵重症上感多见于婴幼儿。
多急骤起病,突然高热达39~40℃或更高,发冷、头痛、全身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睡眠不安、咳嗽频繁。
婴幼儿常伴呕吐、腹泻。
热重时,部分患儿可出现惊撅、腹痛等。
体检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及触痛,肺部呼吸音正常。
系肠道病毒所致者,常伴不同形态的皮疹。
2、两种特殊类型上感的诊断依据⑴疱疹性咽峡炎好发于夏秋季,急性起病,突起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
查体除咽部充血外,突出表现在咽腭弓、悬雍垂、软腭或扁桃体上可见2~4mm大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
病程一、周左右。
⑵咽结合膜热常发于春夏季节,突起高热、咽痛、眼部刺痛,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
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
有时伴有胃肠道症状。
病程一、~2周。
凡具有上述表现之一者,排除急性传染病早期、流行性感冒、疱疹性口腔炎等,可诊断为相应类型上感。
3、区别病毒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时,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正常或相对增加;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大多增高,并常有血C反应蛋白(CRP)升高。
咽拭子做细菌培养可阳性。
三、鉴别诊断⑴流行性感冒系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所致,有明显流行病史,全身症状重。
新生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新生儿诊疗常规早产儿管理一、早产儿诊断胎龄<37周得新生儿;体重<1500克为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体重<1000 克为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依据体重与胎龄得关系可诊断为;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与大于胎龄儿、二、早产儿常见得临床问题1、保温依据出生体重或生后得日龄选择合适得温箱温度,使体温维持在36、5C左右(见表1)、表1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适中温度2、呼吸管理⑴氧疗:PaO2v50mmH或血氧饱与度(<85%)给予氧疗,维持血氧饱与度在90%~ 95%对有呼吸衰竭者得治疗,见我国制订得机械通气常规治疗、呼吸暂停得处理⑵呼吸暂停得处理去除病因,分析血气,血糖;紧急处理:①保持气道通畅;②刺激呼吸;③药物治疗:氨茶碱氨茶碱:负荷量4~6mg/kg,静滴,12氨茶碱小时后给维持量2mg/kg, 2-3次/天,维持血药浓度在5- 15卩g/ml、应用中注意血糖,尿量及心率等监测;④频发得呼吸暂停可应用CPAP或机械通气治疗、3、早产儿喂养问题⑴ 生后第一天30Kcal/kg,以后每天增加10Kcal/kg,至100-120Kcal/kg/d、⑵若有下列情况不应经肠道喂养:①消化道畸形明确诊断前;②活动性消化道出血;③肠麻痹(缺血缺氧或动力性等);④休克,严重得酸中毒或缺氧时⑶ 喂养得途径可经口,鼻胃或口胃管喂养(表2)、出生体重(克) 开始量(ml) 间隔时间(h) 备注<750 0 、5-1、0 1-2 病情不稳定时应延长或禁食751-1000 0 、5-1、0 1-21001-1250 2 、0 21251-1500 3 、0 31551-1750 5 、0 3 一般可经口奶瓶喂养1751-2000 7 、0 3>2000410 、0⑷ 每日奶量增加一般为15-20ml/kg、若有感染,酸中毒,循环功能不良等应调整奶量、⑸ 肠道外营养:一般可从生后24小时开始,氨基酸及脂肪得浓度从0、5-1、0g/kg/d开始,逐渐增加、脂肪选择中长链为宜,应注意输注得速度,0、08-0、12g/kg/h、(6)功能合理时,每日体重可增加10~20g、4、保持血糖稳定保持血糖稳定,应于2、2mmol/L~7、0mmol/L;5、保持液体平衡每天体重变化± 5%为宜、维持血压,体温,血气正常,控制输液或快速输注咼渗液体;6纠正低蛋白血症;7、黄疸得治疗;8、输血指征:⑴Hbv80-90g/L (HCTv25%),有缺氧表现(安静呼吸,心率增快,体重增加缓慢,可输血(RBC),10-15ml/kg;⑵若有感染,或有肺部疾病时,输血指征可放宽,一般Hbv125g/L(HCTv35%〉9、PDA得治疗⑴限制液体入量60-80ml/kg,监测体重,尿量,电解质变化;⑵口服消炎痛消炎痛,0、2mg/kg首剂;0、1mg/kg, 2,3 消炎痛剂间隔12-24小时、⑶布洛芬:首剂10mg/kg,2,3 剂每次5mg/kg,间隔24小时、10、对有高危因素得早产儿:⑴MRI检查评价脑发育与损伤;⑵ 听力及ROP 监测;⑶ 每周均应监测血气, 血糖, 血常规及CRP; ⑷ 出院后定期随访新生儿窒息一、概述新生儿窒息就是围生期高危因素所导致得急性呼吸循环障碍织得缺氧与灌注不良、, 本质就是组二、诊断要点⑴ 有影响母体与胎儿气血交换得各种原因;⑵ 胎儿心率增快>160 次/ 分,或<100 次/ 分, 持续一分钟以上;或胎心监护表现为晚期减速、羊水混胎便;⑶ Apgar 评分0-3 分为重度窒息,4-7 分为轻度窒息; ⑷器官功能障碍、注:神经系统发育畸形, 有神经肌肉疾病, 以及早产儿等,Apgar 评分常不能反映窒息得程度、重要得辅助检查:血气,血糖及电解质分析, 心肝肾功能得评价, 血常规、窒息得复苏要点:⑴ 正确复苏;⑵ 胸部按压得指征与方法见附图2,3;⑶ 气管插管得指征: ① 羊水胎粪污染,HR<100/min, 无自主呼吸; ② 气囊—面罩通气后,HR<100/min, 发绀不缓解;⑷ 复苏时药物得选择与应用方法:①肾上腺素:指征,胸外按压与辅助通气后,心率< 60次/min:(注意:充分得通气建立之前不要用肾上腺素)、剂量:1/10,000,0 、1-0、3ml/kg/ 次, 据情况3-5 分钟可重复, 可经气管插管滴入或静脉注射;②扩容指征: 给氧后仍苍白, 脉搏微弱, 低血压/ 低灌注, 对复苏反应不佳、可应用生理盐水,10ml/kg; 或白蛋白1g/kg; 或血浆10ml/kg 、应在充分建立有效得通气基础上, 5%碳酸氢钠3ml-5ml/kg,③碳酸氢钠,稀释后静脉注射;或根据血气计算:5%碳酸氢钠ml=- BEX体重X 0、5、④纳络酮, 对于分娩前 4 小时内母亲应用过各种麻醉药物所引起得新生儿呼吸抑制, 在有效得通气基础上应用、剂量,0 、1mg/kg, 气管滴入, 或静脉注射, 或皮下或肌肉注射、复苏后新生儿应密切监护, 监测生命体征, 生理生化指标, 必要时转入NICU 进一步治疗、表 3 气管插管得选择气管插管型号体重(kg )孕周深度(CM )2、5cm <1 、0 26-28 73、0cm 1 、0-2、0 28-34 83、5cm2、0-3、034-38 93、5-4、5cm>3 、0>389-10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一、 概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就是指围生期窒息导致脑得缺氧缺血性损害, 临床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异常得表现,就是新生儿窒息后得一种严重并发症,严 重病例得存活者可产生神经系统后遗症, 围生期窒息就是HIE 最主要得原因,缺氧就是脑损害发生得基础。
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引言
儿科临床诊疗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儿科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帮助提高儿科医疗水平,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
本指南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儿科疾病和治疗建议。
常见疾病和治疗建议
上呼吸道感染
- 患者一般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通常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建议给予充足的休息和适当的液体摄入。
- 对于高热、持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较重的患者,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并考虑使用抗生素治疗。
腹泻
- 对于轻度腹泻,建议给予充足的水分和营养补充,一般可以自行缓解。
- 对于血便、持续腹泻、严重脱水等症状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儿童发热
- 儿童发热是常见的症状,可以是感染的表现,也可以是其他疾病的症状。
建议监测孩子的体温变化,根据病情进一步处理。
- 如果儿童有高热、持续高热、意识改变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结论
儿科临床诊疗指南提供了常见儿科疾病的治疗建议,但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医生的判断来确定。
本指南仅供医务人员参考,不可替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对于未列出的其他疾病和治疗建议,请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
儿科疾病临床诊疗指南
REPORTING
• 儿科疾病概述与分类 • 临床诊断方法与技巧 •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患儿心理支持与辅导工作部署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目录
PART 01
儿科疾病概述与分类
REPORTING
儿科疾病定义及特点
儿科疾病是指发生在儿童(018岁)身上的各种疾病和病症
PART 02
临床诊断方法与技巧
REPORTING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儿及家长有关疾病的发生、发展、症状、治疗经 过等信息,特别注意个人史、家族史、过敏史等方面的询问 。
体格检查
全面、系统地检查患儿的身体状况,包括一般状况、皮肤、 淋巴结、头颈部、胸部、腹部、脊柱四肢、神经系统等方面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体格检查的重点和技巧也有所不 同。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REPORTING
药物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
明确诊断
在用药前,必须明确患 儿的诊断,避免误诊误
治。
合理用药
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 、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 ,合理选择药物种类和
剂量。
注意药物副作用
儿科用药需特别注意药 物的副作用,尤其是对 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影
响。
避免滥用抗生素
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 指征,避免不必要的滥
REPORTING
本次指南重点内容回顾
儿科常见疾病的诊疗规范
本次指南详细阐述了儿科常见疾病的诊疗规范,包括感冒、咳嗽、发热、腹泻等疾病的诊 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内容,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全面的指导。
个体化治疗原则
指南强调了个体化治疗原则在儿科疾病诊疗中的重要性,要求医生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 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儿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儿内科临床诊疗指南在儿内科临床诊疗过程中,常见疾病有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发热、皮肤病等。
对于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可以通过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评估来确定病情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一般可以进行支持性治疗,保持水分平衡,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对于消化道感染,包括腹泻、呕吐等症状,首先需要评估患儿的脱水程度,根据脱水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同时还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防治疗措施。
预防是儿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儿内科临床诊疗指南也对预防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针对呼吸道感染,可以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手,保持合理的营养等方面加以预防。
对于消化道感染,可以进行水、食物的卫生和预防接种等方面的预防。
除了常见疾病的诊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外,儿内科临床诊疗指南还对一些临床问题进行了指导。
例如,在治疗哮喘患儿时,要根据患儿的哮喘程度和病情严重程度来确定治疗方案。
对于伴有气管痉挛的患儿,可以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皮质类固醇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吸入型冠状病毒感染,在护理患儿时,需要加强个人防护,保持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并加强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宣传等。
儿内科临床诊疗指南是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它规范了儿科临床诊疗工作的方向和方法,提高了儿科医生的诊疗水平,为患儿提供了更好的医疗服务。
同时,对医生进行规范指导,也有助于提高诊疗效果,减少临床误诊,提高儿科医生的工作效率。
总而言之,儿内科临床诊疗指南是医生在儿内科临床诊疗过程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包括了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等内容。
通过指南的规范指导,可以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为患儿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新生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新生儿诊疗常规早产儿管理一、早产儿诊断胎龄<37 周得新生儿;体重<1500 克为极低出生体重儿 (VLBWI);体重<1000 克为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依据体重与胎龄得关系可诊断为;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与大于胎龄儿、二、早产儿常见得临床问题1、保温依据出生体重或生后得日龄选择合适得温箱温度,使体温维持在36、5℃左右(见表 1) 、2、呼吸管理⑴氧疗:PaO2<50mmHg 或血氧饱与度(<85%)给予氧疗,维持血氧饱与度在 90%~ 95%、对有呼吸衰竭者得治疗,见我国制订得机械通气常规治疗、呼吸暂停得处理⑵呼吸暂停得处理去除病因,分析血气,血糖;紧急处理:①保持气道通畅;②刺激呼吸;③药物治疗:氨茶碱氨茶碱:负荷量 4~6mg/kg, 静滴,12 氨茶碱小时后给维持量 2mg/kg, 2-3 次/天,维持血药浓度在 5-15μg/ml、应用中注意血糖,尿量及心率等监测;④频发得呼吸暂停可应用 CPAP 或机械通气治疗、3、早产儿喂养问题⑴生后第一天30Kcal/kg,以后每天增加10Kcal/kg,至100-120 Kcal/kg/d、⑵若有下列情况不应经肠道喂养: ①消化道畸形明确诊断前; ②活动性消化道出血; ③肠麻痹(缺血缺氧或动力性等) ; ④休克,严重得酸中毒或缺氧时⑶喂养得途径可经口,鼻胃或口胃管喂养 (表 2) 、出生体重(克) 开始量(ml) 间隔时间(h) 备注<750 0、5-1、0 1-2 病情不稳定时应延长或禁食751-1000 0、5-1、0 1-21001-1250 2、0 21251-1500 3、0 31551-1750 5、0 3 一般可经口奶瓶喂养1751-2000 7、0 3>2000 10、0 4⑷每日奶量增加一般为 15-20ml/kg、若有感染,酸中毒,循环功能不良等应调整奶量、⑸肠道外营养:一般可从生后 24 小时开始,氨基酸及脂肪得浓度从 0、5-1、0g/kg/d 开始,逐渐增加、脂肪选择中长链为宜,应注意输注得速度,0、08-0、12g/kg/h、⑹功能合理时,每日体重可增加 10~20g、4、保持血糖稳定保持血糖稳定,应于 2、2mmol/L~7、0mmol/L;5、保持液体平衡每天体重变化±5%为宜、维持血压,体温,血气正常, 控制输液或快速输注高渗液体;6、纠正低蛋白血症;7、黄疸得治疗;8、输血指征:⑴Hb<80-90g/L (HCT<25%),有缺氧表现(安静呼吸,心率增快,体重增加缓慢,可输血(RBC),10-15ml/kg;⑵若有感染,或有肺部疾病时,输血指征可放宽,一般 Hb<125g/L(HCT<35%)、9、PDA 得治疗⑴限制液体入量 60-80ml/kg,监测体重,尿量,电解质变化;⑵口服消炎痛消炎痛,0、2mg/kg 首剂;0、1mg/kg, 2,3 消炎痛剂间隔12-24 小时、⑶布洛芬:首剂 10mg/kg,2,3 剂每次 5mg/kg,间隔 24 小时、10、对有高危因素得早产儿:⑴ MRI 检查评价脑发育与损伤;⑵听力及 ROP 监测;⑶每周均应监测血气,血糖,血常规及 CRP;⑷出院后定期随访新生儿窒息一、概述新生儿窒息就是围生期高危因素所导致得急性呼吸循环障碍,本质就是组织得缺氧与灌注不良、二、诊断要点⑴有影响母体与胎儿气血交换得各种原因;⑵胎儿心率增快>160 次/分,或<100 次/分,持续一分钟以上;或胎心监护表现为晚期减速、羊水混胎便;⑶ Apgar 评分 0-3 分为重度窒息,4-7 分为轻度窒息;⑷器官功能障碍、注:神经系统发育畸形,有神经肌肉疾病,以及早产儿等,Apgar 评分常不能反映窒息得程度、重要得辅助检查:血气,血糖及电解质分析,心肝肾功能得评价,血常规、窒息得复苏要点:⑴正确复苏;⑵胸部按压得指征与方法见附图 2,3;⑶气管插管得指征: ①羊水胎粪污染,HR<100/min,无自主呼吸; ②气囊—面罩通气后,HR<100/min,发绀不缓解;⑷复苏时药物得选择与应用方法:①肾上腺素:指征,胸外按压与辅助通气后,心率< 60 次/min: (注意: 充分得通气建立之前不要用肾上腺素) 、剂量:1/10,000,0、1-0、3ml/kg/次,据情况 3-5 分钟可重复,可经气管插管滴入或静脉注射;②扩容指征:给氧后仍苍白,脉搏微弱,低血压/低灌注,对复苏反应不佳、可应用生理盐水,10ml/kg;或白蛋白 1g/kg;或血浆 10ml/kg、应在充分建立有效得通气基础上, 5%碳酸氢钠 3ml-5ml/kg,③碳酸氢钠, 稀释后静脉注射;或根据血气计算:5%碳酸氢钠 ml=-BE×体重×0、5、④纳络酮,对于分娩前 4 小时内母亲应用过各种麻醉药物所引起得新生儿呼吸抑制,在有效得通气基础上应用、剂量,0、1mg/kg,气管滴入, 或静脉注射,或皮下或肌肉注射、复苏后新生儿应密切监护,监测生命体征,生理生化指标,必要时转入 NICU 进一步治疗、表 3 气管插管得选择气管插管型号体重(kg) 孕周深度(CM)2、5cm <1、0 26-28 73、0cm 1、0-2、0 28-34 83、5cm 2、0-3、0 34-38 93、5-4、5cm >3、0 >38 9-10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一、概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就是指围生期窒息导致脑得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异常得表现,就是新生儿窒息后得一种严重并发症,严重病例得存活者可产生神经系统后遗症,围生期窒息就是HIE最主要得原因,缺氧就是脑损害发生得基础。
内儿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
风疹
猩红热
避免接触猩红热患者或带菌者,注意 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治疗首选青霉 素类抗生素,同时加强护理和对症治 疗。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与风疹患者 接触,接种风疹疫苗以预防;治疗以 对症为主,注意休息和饮食调理。
05
小儿免疫相关性疾病诊疗
过敏反应原理及抗过敏治疗
过敏反应原理
过敏反应是机体对某种抗原产生的异常免疫反应,通常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当机体再次接触相 同抗原时,会释放大量生物活性物质,导致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抗过敏治疗
抗过敏治疗主要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等。药物治疗常用抗过敏药、抗炎药等缓 解症状,免疫治疗则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风湿热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管理
风湿热管理
风湿热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抗 风湿治疗和对症治疗等。抗生素治疗用 于消除链球菌感染,抗风湿治疗则使用 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减轻 炎症和疼痛。
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需与流行性 感冒、过敏性鼻炎等鉴别。
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对症治疗包括解热镇痛、 减少鼻咽充血和分泌物等。抗病毒治疗可选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
支气管哮喘诊断与治疗
诊断
根据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等症状,结合肺功能检查、气道反应性 测定等,可作出诊断。需与喘息性支气管炎、先天性喉喘鸣等鉴别。
甲状腺功能异常筛查和治疗
筛查方法
通过血液检查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结合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筛查甲状腺功能异常。
治疗方法
根据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类型和程度,制定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性碘治疗等方案,恢复甲状腺功能 正常。同时,对患儿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目录第一篇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8)第一章新生儿科 (8)第一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8)第二节新生儿败血症 (11)第三节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14)第四节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16)第五节早产儿管理 (19)第六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24)第七节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30)第八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31)第九节新生儿气漏综合征 (36)第十节新生儿窒息复苏 (37)第十一节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44)第十二节新生儿休克 (47)第十三节新生儿肠外营养 (48)第十四节新生儿输血规范 (51)第十五节新生儿激素使用规范 (54)第二章呼吸科 (57)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57)第二节急性感染性喉炎 (59)第三节肺炎 (62)第四节支气管哮喘 (67)第三章神经内科 (72)第一节吉兰-巴雷综合征 (72)第二节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75)第三节热性惊厥 (79)第四节病毒性脑炎 (83)第五节瑞氏综合征 (87)第六节化脓性脑膜炎 (90)第七节癫痫 (96)第八节惊厥持续状态 (103)第九节颅内高压 (109)第十节神经系统遗传代谢病筛查流程 (112)第四章心血管内科 (116)第一节房间隔缺损 (116)第二节室间隔缺损 (117)第三节动脉导管未闭 (120)第四节病毒性心肌炎 (122)第五节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治指南 (124)第五章血液肿瘤科 (130)第一节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30)第二节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136)第三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140)第四节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42)第五节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抗生素使用 (145)第六节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 (149)第七节儿童血友病 (156)第六章肾脏、免疫科 (163)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 (163)第二节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敏感型) (165)第三节过敏性紫癜 (166)第四节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169)第五节遗传性肾炎 (171)第六节肾小管酸中毒 (172)第七节儿童Bartter综合征 (175)第八节小儿肾功能衰竭 (176)第九节川崎病 (179)第十节渗出性多形红斑 (180)第十一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182)第十二节系统性红斑狼疮 (185)第十三节狼疮性肾炎 (190)第十四节皮肌炎 (194)第十五节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196)第十六节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诊疗指南 (197)第十七节慢性肉芽肿病 (199)第十八节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 (200)第七章感染消化科 (202)第一节麻疹 (202)第二节流行性腮腺炎 (205)第三节水痘 (207)第四节流行性乙型脑炎 (208)第五节EB病毒感染 (212)第六节巨细胞病毒感染 (215)第七节手足口病 (218)第八节猩红热 (223)第九节细菌性痢疾 (226)第十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28)第十一节结核病 (231)第十二节梅毒 (236)第十三节肺吸虫病 (239)第十四节慢性胃炎 (242)第十五节消化性溃疡 (245)第十七节发热待查 (254)第十八节慢性腹泻 (264)第十九节肝脾肿大原因待查 (271)第二十节、浆膜腔积液原因待查 (278)第二十一节侵袭性真菌感染 (280)第八章内分泌科 (285)第一节矮小症 (285)第二节儿童糖尿病 (286)第三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290)第四节肥胖症 (292)第五节中枢性尿崩症 (295)第六节性早熟 (298)第七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00)第八节低血糖症 (303)第九节肾上腺危象 (305)第十节内分泌特殊检查诊疗规范 (306)第十一节糖皮质激素临床使用规范 (312)第九章重症医学科 (317)第一节心肺脑复苏抢救常规 (317)第二节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抢救常规 (327)第三节急性呼吸衰竭的抢救常规 (331)第四节心力衰竭的抢救常规 (333)第五节急性中毒抢救常规 (335)第十章康复科 (342)第一节格林巴利综合症的康复指南 (342)第二节脊髓炎的康复指南 (347)第三节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康复指南 (358)第四节脑性瘫痪的康复指南 (363)第五节各种脑炎的康复指南 (372)第六节周围神经损伤 (376)第二篇外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379)第一章肝胆外科 (379)第一节胆道扩张 (379)第二节肝脏损伤 (380)第三节小儿肝脏肿瘤 (381)第四节黄疸 (384)第五节儿童门静脉高压 (390)第二章新生儿胃肠外科 (395)第一节急性肠套叠 (395)第二节腹股沟疝 (396)第三节急性阑尾炎 (397)第四节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398)第六节先天性肛门直肠闭锁 (401)第七节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 (402)第八节新生儿肛周脓肿 (403)第三章泌尿外科 (405)第一节尿道下裂 (405)第二节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所致肾积水 (408)第三节隐睾 (411)第四节阴囊急症 (414)第五节肾母细胞瘤 (417)第六节肾挫裂伤 (420)第七节嗜铬细胞瘤危象 (422)第八节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 (424)第九节盆腔泌尿生殖器肿瘤 (426)第四章心胸外科 (429)第一节先天性心脏病 (429)第二节漏斗胸 (437)第三节心包炎 (438)第四节脓胸 (439)第五节心胸外科急诊服务流程 (440)第五章骨科 (446)第一节儿童肱骨髁上骨 (446)第二节儿童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 (448)第三节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450)第四节先天性肌性斜颈 (454)第五节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457)第六节发育性髋脱位 (460)第七节内固定取出术 (461)第八节斜颈手术 (461)第九节肱骨髁上骨折 (462)第十节滑膜炎 (463)第十一节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前后操作规范 (464)第六章烧伤整形科 (465)第一节烧伤 (465)第二节先天性唇腭裂 (470)第三节多、并指畸形 (474)第四节瘢痕畸形 (477)第五节皮肤病变与体表包块的整形外科诊疗 (481)第六节吸入性损伤诊疗指南 (484)第七节激素注射防治瘢痕的操作规范 (486)第七章神经外科 (488)第一节脑震荡 (488)第二节脑挫裂伤 (488)第三节弥漫性轴索损伤 (490)第五节开放性颅脑损伤 (491)第六节小儿后颅窝肿瘤 (492)第七节小儿脑积水 (493)第八节脊髓栓系综合症 (494)第九节自发性颅内出血 (495)第十节难治性癫痫 (504)第八章肿瘤外科 (509)第一节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 (509)第二节畸胎瘤 (518)第三节软组织感染及淋巴结病变 (520)第四节肿瘤外科常用化疗药及化疗辅助用药 (523)第三篇专科科室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526)第一章口腔科 (526)第一节乳牙龋病 (526)第二节乳牙牙髓病 (527)第三节疱疹性口炎 (530)第四节牙发育异常 (531)第五节混合牙列异常 (539)第二章眼科 (545)第一节白内障 (545)第二节结膜炎 (547)第三节泪道病 (559)第四节内斜视 (562)第五节外斜视 (565)第六节眼睑与睫毛位置异常 (567)第三章皮肤科 (572)第一节特应性皮炎 (572)第二节脓疱疮 (576)第三节荨麻疹 (577)第四节丘疹性荨麻疹 (580)第五节湿疹 (581)第四章耳鼻喉科 (585)第一节变应性鼻炎 (585)第二节先天性耳前瘘管 (587)第三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588)第四节儿童鼻窦炎 (589)第五节中耳炎 (592)第五章麻醉科 (596)第一节低体重新生儿麻醉指南 (596)第二节小儿麻醉气道和呼吸管理指南 (602)第三节临床麻醉监测指南 (615)第四节小儿术前禁食指南 (622)第六节围术期输血指南 (633)第四篇儿科常用操作规范 (642)第一章常用操作规范 (642)第一节腹膜腔穿刺术操作规程 (642)第二节骨髓穿刺术 (644)第三节腰椎穿刺术 (646)第四节胸腔穿刺术 (647)第五节膀胱穿刺术 (648)第六节人工呼吸术 (649)第七节心包穿刺术 (652)第八节心电图操作常规 (654)第九节胸腔闭式引流术 (654)第十节胸腔减压术 (655)第十一节硬膜下穿刺术 (655)第十二节肿瘤穿刺活检标准操作规范 (657)第二章口腔科常用操作规范 (661)第一节根管治疗术操作规范 (661)第二节玻璃离子材料充填术操作规范 (665)第三节乳牙拔除术操作规范 (667)第四节窝洞制备操作规范 (670)第五节乳牙干髓术操作规范 (673)第三章皮肤科常用操作规范 (675)第一节色素激光(MEDLITE C6激光治疗仪)操作常规 (675)第二节NB-UVB(Waldmam UV-100)紫外光疗仪操作规范 (676)第三节点刺试验的操作规范 (677)第四节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操作常规 (678)第五节高频手术系统ELLMAN 治疗仪操作规程 (679)第六节冷湿敷的操作规范 (680)第七节连续YAG激光治疗仪操作常规 (680)第八节赛诺秀脉冲染料激光治疗仪操作常规 (681)第九节无针高压注射器的操作规范 (682)第十节氧化锌糊换药的操作规范 (683)第四章麻醉科常用操作规范 (686)第一节气管插管操作技术规范 (686)第二节静脉复合+部位麻醉术中管理技术规范 (687)第三节椎管内麻醉操作技术规范 (688)第四节臂丛神经组织操作技术规范 (690)第五节中心静脉穿刺操作技术规范 (691)第六节输血技术规范 (693)第七节术中控制性低血压操作技术规范 (695)第八节危重病人抢救及基础生命支持技术操作规范 (697)第九节麻醉复苏室日常工作技术规范 (698)第十节应急抢救操作技术规范 (700)第十一节困难气道处理操作技术规范 (700)第十二节日常麻醉工作技术规范 (703)第十三节体外循环室工作规范 (707)第五章输血适应症与输血指南 (713)第一节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713)第二节内科输血指南 (718)第一篇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第一章新生儿科第一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诊断标准】(一).具有发病的高危因素:母孕期患有糖尿病、胆汁淤积、宫内感染、早产、胎膜早破超过24小时、宫内窘迫、剖宫产、产时窒息等。
新生儿科临床诊疗指南
新生儿诊疗常规早产儿管理一、早产儿诊断胎龄<37周的新生儿;体重<1500克为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体重<1000 克为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依据体重与胎龄的关系可诊断为;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和大于胎龄儿.二、早产儿常见的临床问题1、保温依据出生体重或生后的日龄选择合适的温箱温度,使体温维持在36.5 C左右(见表1).表1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适中温度2、呼吸管理⑴氧疗:PaO2<50mmH或血氧饱和度(<85%)给予氧疗,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 95%.对有呼吸衰竭者的治疗,见我国制订的机械通气常规治疗.呼吸暂停的处理⑵呼吸暂停的处理去除病因,分析血气,血糖;紧急处理:①保持气道通畅;②刺激呼吸;③药物治疗:氨茶碱氨茶碱:负荷量4~6mg/kg,静滴,12氨茶碱小时后给维持量2mg/kg, 2-3 次/天,维持血药浓度在5- 15卩g/ml.应用中注意血糖,尿量及心率等监测;④频发的呼吸暂停可应用CPAP或机械通气治疗.3、早产儿喂养问题⑴ 生后第一天30Kcal/kg,以后每天增加10Kcal/kg,至100-120Kcal/kg/d.⑵若有下列情况不应经肠道喂养:①消化道畸形明确诊断前;②活动性消化道出血;③肠麻痹(缺血缺氧或动力性等);④休克,严重的酸中毒或缺氧时⑶ 喂养的途径可经口,鼻胃或口胃管喂养(表2).出生体重(克)开始量(ml)间隔时间(h)备注<7500.5-1.01-2病情不稳定时应延长或禁食751-10000.5-1.01-21001-1250 2.021251-1500 3.031551-1750 5.03一般可经口奶瓶喂养1751-20007.03>200010.04⑷ 每日奶量增加一般为15-20ml/kg.若有感染,酸中毒,循环功能不良等应调整奶量.⑸ 肠道外营养:一般可从生后24小时开始,氨基酸及脂肪的浓度从0.5-1.0g/kg/d 开始,逐渐增加.脂肪选择中长链为宜,应注意输注的速度,0.08-0.12g/kg/h.⑹ 功能合理时,每日体重可增加10~20g.4、保持血糖稳定保持血糖稳定,应于2.2mmol/L~7.0mmol/L;5、保持液体平衡每天体重变化土5%为宜.维持血压,体温,血气正常,控制输液或快速输注高渗液体;6纠正低蛋白血症;7、黄疸的治疗;8、输血指征:⑴Hb<80-90g/L (HCT<25%),有缺氧表现(安静呼吸,心率增快,体重增加缓慢,可输血(RBC),10-15ml/kg;⑵若有感染,或有肺部疾病时,输血指征可放宽,一般Hb<125g/L(HCT<35%).9、P DA的治疗⑴限制液体入量60-80ml/kg,监测体重,尿量,电解质变化;⑵口服消炎痛消炎痛,0.2mg/kg首剂;0.1mg/kg, 2,3 消炎痛剂间隔12-24小时.⑶布洛芬:首剂10mg/kg,2,3 剂每次5mg/kg,间隔24小时.10、对有高危因素的早产儿:⑴ MRI 检查评价脑发育与损伤;⑵ 听力及ROP 监测;⑶ 每周均应监测血气, 血糖, 血常规及CRP;⑷ 出院后定期随访新生儿窒息一、概述新生儿窒息是围生期高危因素所导致的急性呼吸循环障碍, 本质是组织的缺氧与灌注不良.二、诊断要点⑴ 有影响母体与胎儿气血交换的各种原因;⑵ 胎儿心率增快>160 次/ 分,或<100 次/ 分, 持续一分钟以上;或胎心监护表现为晚期减速. 羊水混胎便;⑶ Apgar 评分0-3 分为重度窒息,4-7 分为轻度窒息;⑷器官功能障碍. 注:神经系统发育畸形, 有神经肌肉疾病, 以及早产儿等,Apgar 评分常不能反映窒息的程度.重要的辅助检查:血气,血糖及电解质分析, 心肝肾功能的评价, 血常规. 窒息的复苏要点:⑴ 正确复苏;⑵ 胸部按压的指征与方法见附图2,3;⑶ 气管插管的指征: ① 羊水胎粪污染,HR<100/min, 无自主呼吸; ② 气囊—面罩通气后,HR<100/min, 发绀不缓解;⑷ 复苏时药物的选择与应用方法:①肾上腺素:指征,胸外按压和辅助通气后,心率< 60次/min:(注意:充分的通气建立之前不要用肾上腺素)•剂量:1/10,000,0.1-0.3ml/kg/ 次,据情况3-5 分钟可重复, 可经气管插管滴入或静脉注射;②扩容指征: 给氧后仍苍白, 脉搏微弱, 低血压/ 低灌注, 对复苏反应不佳. 可应用生理盐水,10ml/kg; 或白蛋白1g/kg; 或血浆10ml/kg. 应在充分建立有效的通气基础上, 5%碳酸氢钠3ml-5ml/kg,③碳酸氢钠,稀释后静脉注射;或根据血气计算:5%碳酸氢钠ml=- BE X体重X 0.5.④纳络酮, 对于分娩前 4 小时内母亲应用过各种麻醉药物所引起的新生儿呼吸抑制,在有效的通气基础上应用.剂量,0.1mg/kg,气管滴入,或静脉注射, 或皮下或肌肉注射. 复苏后新生儿应密切监护, 监测生命体征, 生理生化指标, 必要时转入NICU 进一步治疗.表 3 气管插管的选择气管插管型号体重(kg)孕周深度(CM)2.5cm<1.026-2873.0cm 1.0-2.028-3483.5cm 2.0-3.034-3893.5-4.5cm>3.0>389-10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一、概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是指围生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异常的表现,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严重病例的存活者可产生神经系统后遗症,围生期窒息是HIE最主要的原因,缺氧是脑损害发生的基础。
最新临床诊疗指南儿童健康(儿科医生收藏)
最新临床诊疗指南儿童健康(儿科医生收藏)简介本文档旨在为儿科医生提供最新的临床诊疗指南,以帮助他们提供儿童健康护理的最佳实践。
以下是一些关键信息和指导准则,供医生参考。
儿童营养- 提供儿童全面和均衡的营养是关键,以支持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 鼓励母乳喂养,并提供母乳喂养的支持和指导。
- 建议儿童在日常饮食中摄入多样化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蛋白质来源。
儿童疫苗接种- 遵循国家疫苗接种计划,确保儿童按时接种所需的各类疫苗。
- 提供针对常见传染病的疫苗,如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等。
- 教育家长了解疫苗的重要性,并解答他们可能存在的疑虑和问题。
儿童心理健康- 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
- 提供支持和指导,以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惯。
- 如果需要,进行儿童心理评估,并转诊专业心理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儿童安全- 提醒家长和监护人关注儿童的安全问题,如家居安全、交通安全等。
- 提供儿童意外伤害预防的指导,如正确使用安全座椅、安全防护设施等。
- 定期进行儿童疾病和安全的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家长和社会对儿童安全的认识。
儿童常见疾病- 提供儿童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如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发热等。
- 强调合理用药和注意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
- 教育家长认识常见疾病的症状和自我管理方法。
请注意,此文档提供的信息仅作为指南,具体的诊疗方案还需根据具体情况和专业判断进行调整。
儿科医生们应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专业知识和相关指南,制定最佳的诊疗计划,以保障儿童健康。
参考来源:- 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中国儿童健康指南 (China Child Health Guidelines)。
儿内科诊疗常规
新生儿疾病新生儿分类与简易胎龄评估法[概要]新生儿是指出生到满28天的婴儿。
胎儿的成熟不仅取决于胎龄,也与体重密切相关,因此对初生的新生儿应根据胎龄、出生体重和胎龄与体重的关系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分类予以不同侧重点的监护和处理。
[诊断要点]1.据胎龄分类(1)足月儿指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的新生儿。
(2)早产儿指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的新生儿。
(3)过期产儿指胎龄满42周以上的新生儿。
其中有些由于胎盘老化引起胎儿瘦小者,又称过熟儿。
胎龄可根据母亲末次月经计算,也可根据新生儿出生后48h内的外表特征和神经系统检查估计。
简易胎龄评估法见表-1。
28周以下早产儿胎龄评估仍应采用Dubowitz法。
2.根据体重分类(1)低出生体重儿(LBW)指出生体重不足2500g者。
其中体重不足1500g者称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不足1000g者又称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
(2)正常出生体重儿指出生体重在2500~3999g之间者。
(3)巨大儿指出生体重≥4000g者表-1 简易胎龄评估法甲胎龄(天)=204+总的体格估价评分(适于神经系统受抑制的婴儿)乙胎龄(天)=200+体格和神经发育估价总评分(适于健康婴儿)3.根据体重与胎龄关系分类(1)小于胎龄儿(SGA)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的新生儿。
胎龄已足月而体重在2500g以下的新生儿又称足月小样儿。
(2)适于胎龄儿(AGA)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者。
(3)大于胎龄儿(LGA)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的新生儿。
我国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标准见表-2。
正常新生儿是指胎龄在37~42周之间、体重在2500~4000g之间的健康适于胎龄儿。
其他各类新生儿和患病新生儿均为高危新生儿。
表-2 中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值(1986~1987年)胎龄平均值标准差百分位数第3 第5 第10 第50 第90 第95 第9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 13891475171519431970213323632560270829223086319732773347338233593303302331400512438434449414401368376371392396413448418923963104411581299146116351815199521662322245725622632265926362557931989108612151369154117241911209522692427256026632728274827172627972105711751321148816701860205122382413256927012802286528842852276213251453160517751957214723402530271228823034316232633330335933453282179920342255246426602843301331693312344235583660374938243885393239651957219824232632282530043168331934583584369938033897398140574124418420712329256327752968314232993442357236903798389939934083417042564342[护理]1.足月新生儿的常规护理(1)足月正常新生儿应与母亲同室,每8h观察和记录生命体征和大、小便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系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就是小儿最常见得疾病。
主要侵犯鼻、鼻咽部与咽部,以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者多见,约占原发感染得90%,细菌占一、0%左右,其中部分为病毒感染得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
肺炎支原体亦可引起感染。
上感就是小儿时期最常见得疾病,其发病率占儿科疾病得首位,占急性上呼吸道疾病得50%以上,幼儿每人每年可发病数次,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婴幼儿上感易向邻近组织扩散,在部分患儿可引起并发症而迁延不愈。
二、诊断标准1、一般类型上感得诊断依据⑴轻症上感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干咳,可有发热,亦可有咽部不适或咽痛,咽充血,扁桃体肿大。
多见于年长儿。
⑵重症上感多见于婴幼儿。
多急骤起病,突然高热达39~40℃或更高,发冷、头痛、全身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睡眠不安、咳嗽频繁。
婴幼儿常伴呕吐、腹泻。
热重时,部分患儿可出现惊撅、腹痛等。
体检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及触痛,肺部呼吸音正常。
系肠道病毒所致者,常伴不同形态得皮疹。
2、两种特殊类型上感得诊断依据⑴疱疹性咽峡炎好发于夏秋季,急性起病,突起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
查体除咽部充血外,突出表现在咽腭弓、悬雍垂、软腭或扁桃体上可见2~4mm大小得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
病程一、周左右。
⑵咽结合膜热常发于春夏季节,突起高热、咽痛、眼部刺痛,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
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
有时伴有胃肠道症状。
病程一、~2周。
凡具有上述表现之一者,排除急性传染病早期、流行性感冒、疱疹性口腔炎等,可诊断为相应类型上感。
3、区别病毒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时,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正常或相对增加;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大多增高,并常有血C反应蛋白(CRP)升高。
咽拭子做细菌培养可阳性。
三、鉴别诊断⑴流行性感冒系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所致,有明显流行病史,全身症状重。
⑵急性传染病早期上感常为各种传染病得前驱症状,如麻疹、流行性腋脊髓膜炎、百日咳、猩红热、脊髓灰质炎等,应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等综合分析,并观察病情演变加以鉴别。
⑶急性阑尾炎上感伴腹痛者应与本病鉴别。
本病腹痛常先于发热,腹痛部位以右下腹为主,呈持续性,有腹肌紧张与固定压痛点,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四、治疗方案一、、一般治疗①注意休息,多饮水,饮食宜清淡、有营养而易消化。
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与适当得温度与湿度。
③加强护理,注意呼吸道隔离,预防并发症。
2、基本药物治疗⑴抗病毒药物治疗病毒感染时,不应滥用抗生素。
①双嘧达莫(潘生丁) 有抑制RNA病毒及某些DNA病毒得作用。
剂量3~5mg/(kg·d),3~5d为一、个疗程。
②利巴韦林(病毒唑) 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剂量一、0~一、5mg/(kg·d),肌内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滴注,5~7d为一、个疗程。
亦可采用利巴韦林含片含化及一、0%利巴韦林滴鼻。
③双黄连针剂剂量60mg/(kg·d),加入5%或一、0%得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采用其口服液治疗也可取得良好效果。
⑶抗生素类药物用于疑有细菌感染者或有并发症者,可选用敏感抗生素。
链球蔚所引起得咽炎或扁桃体炎首选青霉素,如用3d后无效,可改用其她抗生素类药物。
⑷对症治疗①退热高热或有高热惊厥史者须积极采取降温措施,通常可用物理降温,如冰袋枕、冷生理盐水灌肠、35%~50%酒精(乙醇)溶液擦浴等方法,或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小儿退热栓肛门塞入,均可取得较好得降温效果。
非超高热最好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
②止咳化痰可用复方甘草合剂、急支糖浆、蛇胆川贝液、小儿伤风止咳糖浆、鲜竹沥、小儿消积止咳糖浆等止咳化痰合剂。
③减轻鼻塞轻者不必处理,若影响呼吸或哺乳时,常于哺乳前用0、5%呋麻液一、~2滴滴鼻,或滴鼻3~4次/d。
④镇静止痉哭闹、烦躁时给苯巴比妥2~3mg/(kg·次),口服;惊厥时首选地西泮(安定),0、一、~0、3mg/(kg·次),静脉注射;也可用苯巴比妥钠5~8mg/(kg·次),肌内注射,亦可采用一、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0、5mL/(kg·次)。
⑷其她①咽痛、疱疹性咽峡炎时,可用锡类散、四季润喉片、银黄含化片或其她含化片等。
②中耳炎时,可局部用3%过氧化氢水清洗,至脓液消失,滴入0、5%氧氟沙星滴耳液,3次/d,必要时做鼓膜切开术。
③咽后壁脓肿,可吸尽脓液后,再切开引流。
⑸中药治疗中成药,如银翘散、板兰根冲剂、感冒退热冲剂、藿香正气散、小柴胡冲剂及中草药等,临床效果亦明显。
亦可辨证施治,选用辛温解表或辛凉解表方剂,疗效可靠。
五、疗效评估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病程约3~5d,如体温持续不退或病情加藿,应考虑感染可能侵袭其她部位或在病毒基础上继发了细菌感染。
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无并发症为治愈。
六、预后评估经解热、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多可治愈。
并发症在婴幼儿多见,上呼吸道感染波及邻近器官,或向下蔓延;可引起中耳炎、鼻窦炎、颈淋巴结炎、咽后壁脓肿、喉炎、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炎等。
若年长儿患链球菌性上感,可引起急性肾炎、风湿热等。
急性感染性喉炎一、概述急性感染性喉炎为喉部黏膜急性弥漫性炎症。
可发生干任何季节,以冬春季为多。
常见于婴幼儿,多为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或细菌感染得一部分,或为麻疹、猩红热及肺炎等得前驱症或并发症。
病原多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常为继发感染。
多见于6个月~4岁小儿。
由于小儿喉腔狭小,软骨支架柔软,会厌软骨窄而卷曲,黏膜血管丰富,黏膜下组织疏松等解剖特点,所以炎症时局部易充血水肿,易引起不同程度得喉梗阻;部分患儿因神经敏感,可因喉炎刺激,出现喉痉挛。
严重喉梗阻如处理不当,可造成窒息死亡,故家长及医生必须对小儿喉炎加以重视。
二、诊断标准一、、诊断依据①发热、声嘶、犬吠样咳嗽、重者可致失声与吸气时喉鸣。
体检可见咽喉部充血。
严重者有面色苍白、发绀、烦躁不安或嗜睡、鼻翼扇动、心率加快、三凹征,呈吸气性呼吸困难,咳出喉部分泌物后可稍见缓解。
严重喉梗阻若不及时抢救,可窒息、死亡。
②血象检查白细胞多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③排除白喉、喉痉挛、急性喉炎、急性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异物等所致得喉梗阻。
④间接喉镜下可见声带肿胀,声门下黏膜呈梭形肿胀。
⑤咽拭子或喉气管吸出物做细菌培养可阳性。
具有上述①~③项者,可临床诊断为急性感染性喉炎,如同时具有第④项可确诊,如同时具有第⑤项可做病原学诊断。
2、喉梗阻分度诊断标准①Ⅰ度患儿安静时无症状、体征,仅于活动后才出现吸气性喉鸣及呼吸困难,肺呼吸音清晰,心率无改变。
三凹征可不明显。
②Ⅱ度患儿在安静时出现喉鸣及吸气性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可闻及喉传导音或管状呼吸音,心率较快,一、20~一、40次/min。
三凹征明显。
③Ⅲ度除上述喉梗阻症状外,患儿因缺氧而出现阵发性烦躁不安,口唇及指趾发绀,口周与指端发绀或苍白,双眼圆睁,惊恐万状,头面部出汗。
肺部听诊呼吸音明显降低或听不见,心音较钝,心率加快,一、40~一、60次/min或更快。
三凹征显著。
血气分析有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
④Ⅳ度经过对呼吸困难得挣扎后,患儿极度衰弱,呈昏睡或进入昏迷状态。
由于无力呼吸,表现呼吸浅促、暂时安静,三凹征反而不明显,面色苍白或青灰,肺部听诊呼吸音几乎消失,仅有气管传导音。
心音微弱,心率或快或慢、不规律。
血气分析有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
三、鉴别诊断根据病史、体征,排除白喉、喉痉挛、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异物等所致得喉梗阻。
四、治疗方案⑴一般治疗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雾化吸入一、次(2~4h),雾化液中加入0、5%麻黄碱一、0mL,庆大霉素4万U,地塞米松2~5mg,可减轻喉部炎症,有利于分泌物排出,缓解呼吸困难。
痰黏稠者可服用或静脉滴注化痰药物,如沐舒坦。
②对症治疗高热者予以降温;烦躁不安者宜用镇静剂,如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异丙嗪等。
异丙嗪不仅有镇静作用,还有减轻喉头水肿得作用;氯丙嗪可使喉肌松弛,加重呼吸困难,不宜使用。
缺氧者吸氧。
⑿基本药物治疗①控制感染由于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对难以判断系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者,一般给予全身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等。
②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有抗炎、抗毒及抗过敏等作用,宜与抗生素联合使用,能及时减轻喉头水肿,缓解喉梗阻,就是治疗得主要药物之一。
轻度喉梗阻可口服泼尼松,一、~2mg/(kg·次),一、次/(4~6h),呼吸困难症状得到缓解即可停药。
重症用地塞米松,起初2~5mg/次,静脉推注,继之按一、mg/(kg·d)静脉滴注,2~3d后症状缓解即停用。
也可用氢化可得松,5~一、0mg/(kg·次)静脉滴注。
⑶其她治疗:经上述处理仍有严重缺氧征象,有Ⅲ度或Ⅳ度梗阻者,应及时做气管切开术。
保证足量液体与营养,注意水、电解质平衡,保护心功能,避免发生急性心力衰竭。
五、疗效评估病情好转,呼吸道梗阻症状于一、~2d内缓解,全身症状减轻,表明治疗合理有效;糖皮质激素可逐渐减量至停用。
对经上述处理仍有严重缺氧征象、有Ⅲ度或Ⅳ度梗阻者,应及时做气管切开术。
严重喉梗阻如处理不当,可造成窒息死亡。
六、预后评估多数患儿预后良好,病情严重、抢救不及时者,可造成窒息死亡。
急性支气管炎一、概述急性支气管炎就是支气管黏膜发生急性炎症所致,常与气管同时受累,称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临床上以咳嗽伴或不伴有支气管分泌物增加为特征。
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以及麻疹,百日咳等急性传染病后。
凡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得病原体皆可引起急性支气管炎。
常在病毒感染得基础上,因黏膜纤毛受损而继发细菌感染。
二、诊断标准、1、诊断依据⑴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干咳,2~3d后加重转为湿性咳嗽,从单声咳至阵咳,有痰声,可咳出白色黏痰或黄色脓痰。
可有或无发热。
年长儿可诉头痛、胸痛;婴幼儿可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⑵体检两肺呼吸音粗糙有时可闻及干啰音或粗湿啰音,啰音不固定,随体位及咳嗽而改变。
⑶胸部X线检查有肺纹理增粗,或肺门阴影增深,亦可正常。
⑷血常规检查如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高,提示有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时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正常或相对增加。
⑸咽拭子或喉气管吸出物细菌培养可阳性。
2、喘息性支气管炎得诊断标准①多见于3岁以下,常有湿疹或其她过敏史者。
②咳嗽、气喘,呼气性呼吸困难,肺部叩诊呈鼓音,两肺满布哮鸣音及少量粗湿啰音,可有三凹征及鼻翼扇动。
③反复发作倾向。
④肺部X线检查有肺纹理增多、增粗或模糊及肺气肿改变。
三、治疗方案1、般治疗多饮水,休息,注意经常变换体位。
2、基本药物治疗⑴控制感染①病毒感染时,不采用抗生素,可用利巴韦林(病毒唑)或双黄连口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