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系统的组成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人体的经络系统主要由经脉系统和络脉系统两 大部分组成。
正经系统 经脉系统
十二经脉 十二经别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经 络 系
奇经系统
督脉、任脉 冲脉、带脉 阳跷脉、阴跷脉
统
阳维脉、阴维脉
络脉系统
十五别络、浮络、孙络
经脉系统 经脉系统分为正经、奇经两类。
十二经脉
正 经 系 统
十二 经脉 附属
六 手太阳小肠经
起于小指外侧端 少泽穴SI1 ,沿 手背尺侧上腕部,循上肢外侧后缘,过 肘部,到肩关节后面,绕行肩胛部,交 肩上后入大椎穴,再前行入缺盆,深入 体腔,络心,沿食道下行,穿过膈肌,到 达胃部,下行,属小肠。
分支1:从缺盆出来,沿颈部上 行到面颊,至目外眦后,退行进入耳中 SI19听宫穴:耳屏前,张口即现
分支1:从耳后完骨穴分出,经翳风穴进入耳 中,出走耳前,过听宫穴至目外眦后方。
分支2:从目外眦分出,下行至下颌部的大迎 穴处,同手少阳经分布于面颊部的支脉相合,复行 至目眶下,再向下经过下颌角部,下行至颈部,经颈 前人迎穴旁,与前脉会合于缺盆。然后下行进入 胸腔,穿过膈肌,络肝,属胆,沿胁里浅出气街,绕毛 际,横向至髋关节 环跳穴GB30 处。
十二经别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手三阴经 手三阳经 足三阴经 足三阳经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肾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是内 气属 血脏 运腑 行外 的络 主肢 要节 通 路 。
,
,
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有加强表里联系作用。
手
手
手
三
经络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图
经络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图发布: 2009-6-27 22:12 | 作者: 汉医艾灸 | 查看: 189次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十五络脉和浮络、孙络等组成.经脉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
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还由于它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因而能补正经之不足。
经络系统结构图如下:十二经脉十二经脉又名十二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
其命名是根据其阴阳属性,所属脏腑、循行部位综合而定的。
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并依据阴阳学说,给予不同的名称。
十二经脉的名称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
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表1)。
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表1: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分布规律是:凡属六脏(心、肝、脾、肺、肾和心包)的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内侧的为手三阴经,分布于下肢内侧的为足三阴经。
第一节--经络系统的组成(新)08
第一章 经络总论
针灸推拿系
经 络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 经脉 经络 络脉 经 :直,直行;主要.为直行的主干。 络: 分支;横;斜;网络。为侧行的分支。 经脉:以纵行为主,系经络的主体部分; 络脉:经脉的分支,系经络的细小部分,呈 网状。
交接规律
7.十二经脉的流注规律:
中焦——>手太阴肺经——>(食指端交接)手阳明大肠经——>(鼻旁交接)足阳明胃经——>(足大趾内端交接)足太阴脾经——>(心中交接)手少阴心经——>(手小指端交接)手太阳小肠经——>(目内眦交接)足太阳膀胱经——>(足小趾端交接)足少阴肾经——>(胸中交接)手厥阴心包经——>(无名指端交接)手少阳三焦经——>(目外眦交接)足少阳胆经——>(足大趾外端交接)足厥阴肝经——>(肺内交接)——>手太阴肺经……
一源三歧: 督脉、任脉、冲脉三脉皆起于胞中, 同出于会阴,后各行其道,故名。
3.奇经八脉的分布
①任脉:行于胸腹正中线上,上抵颜部,各阴经均来交会,故有“阴脉之海”之称。 功能:调节诸阴经经气。 ②督脉:行于人体后正中线上及头顶面部,诸阳经均来交会,故有“阳脉之海”之称。 功能:溢蓄调节诸阳经经气。 ③冲脉:起胞中,与肾经并行,上至目下,十二经均来交会。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 功能:溢蓄调节十二经气血。
分手足三阴、三阳,与十二经脉相同
脾大络
内关
列缺
通里
偏历
外关
支正
丰隆
光明
飞扬
公孙
蠡沟
大钟
大包
……
……
……
……
……
……
经络腧穴学重点总结pdf
经络腧穴学经络腧穴学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腧穴的位置、特性和治疗作用。
以下是经络腧穴学的重点总结:一、经络系统概述1.经络定义: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2.经络组成: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
3.经络作用:经络系统具有沟通内外、网络全身、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二、腧穴概述1.腧穴定义: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临床的刺激点。
2.腧穴分类:腧穴可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十四经穴是位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腧穴;奇穴是指未能归属于十四经脉的腧穴;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
3.腧穴作用:腧穴具有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和特殊作用。
近治作用是指腧穴均能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远治作用是指腧穴对于十四经穴来说,尤其十二经络及所属腧穴均能治疗本经循行分布部位及其所属脏腑的远隔部位的病证;特殊作用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的特异治疗作用。
三、经络腧穴的应用1.诊断:通过观察和检查经络腧穴的异常反应,可以推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和脏腑经络的虚实状态。
2.治疗:通过刺激经络腧穴,可以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用的刺激方法包括针刺、艾灸、拔罐、刮痧等。
四、经络腧穴的注意事项1.安全性:在刺激经络腧穴时,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损伤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
2.个体差异:不同人对经络腧穴的刺激反应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应根据个体差异调整刺激方法和强度。
3.禁忌证:对于有出血倾向、局部皮肤破损、感染等禁忌证的患者,应避免使用经络腧穴治疗。
经络系统的组成
阳骄脉 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
眦与阴骄脉会合
部,向左右别走足太阳经,以沟通背部经气。(4)脾之大络从胁下的大包穴分出后散布于胸
胁。此外,还有从络脉分出浮行于浅表的孙络和浮现于皮肤表层能看到的浮络,它们遍布全
身,难以计数,其作用主要是输布气血于经筋和皮部。
十五络脉的功能:(1)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沟通了阴阳表里二经的经气,加强了表里二
经的联系和经脉之气的交接传注,并补充了十二经循行的不足而扩大了其主治范围。(2)躯
奇经八脉中的督脉和任脉各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
这是针灸学科内容的重点部分。有关十四经循行路线和病候及其专属腧穴与主治的理论知
识,乃是临床应用中辨证归经(诊断疾病)和循经取穴施治的基础。
三、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支络脉,加上脾之大络,共计十五条,总称十五络脉。
十五络脉的名称均以它们从各经别出处的腧穴(络穴)名称命名(其具体名称详见第三
章第三节)。
十五络脉的分布特点是:(1)十二经脉的别络分别从本经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别出后,
均走向其相表里经脉(阴经别络于阳经,阳经别络于阴经)。(2)任脉的别络从鸠尾(络穴)
分出后散布于腹部,以沟通腹部的经气。 (3)督脉的别络从长强(络穴)分出后散布于头
脉所络属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2)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从而扩大了
手足三阴经的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治范围。手足三阴经腧穴之所以能治头面、五官疾病,主要是由于其经
别合于阳经上达头面、五官的缘故。例如,太渊、列缺治偏正头痛(《席弘赋》),太溪、太
中医筋的概念
中医筋的概念
中医中的筋(jīn)是人体经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特殊的解剖结构,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肌腱,但在中医理论中有独特的概念和功能。
以下是关于中医中筋的概念:
1. 经络系统:中医认为人体内部有一套经络系统,其中包括经脉、络脉、筋脉和脏腑经络。
筋脉是其中的一部分,它主要负责连接和传导气血,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
2. 功能:筋脉的主要功能是连接经脉和络脉,传导气血,协调肌肉的运动,维持身体的稳定性。
筋脉也被认为有助于支撑和维护身体结构,以防止松弛和脱位。
3. 特点:筋脉通常被描述为坚韧的,有弹性,具有抵抗拉伸和保持结构的特性。
它们分布在全身,包括四肢、躯干和头颈部。
4. 疾病和治疗:中医认为筋脉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
如果筋脉受到阻塞、损伤或其他问题,可能会导致肌肉疼痛、肌肉弱点、关节问题和其他身体不适。
中医师通常会使用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疗法来调理筋脉,以恢复气血流畅和身体的平衡。
总的来说,中医中的筋脉是人体经络系统的一部分,起着连接、传导、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它们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有重要地位,帮助维持人体的生理平衡和健康。
针灸学
针灸学第一名词解释1.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
2.奇经八脉: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8条,故称奇经八脉。
3.一源三岐: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而分别循行人体的前后正中线和腹部两侧,故称一源三岐。
4.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5.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入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
6.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应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经络之气散布所在。
7.五输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穴,称“五输穴”,简称“五输”。
8.原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
9.络穴: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各有1个腧穴,称之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
10.背俞穴:肺脏之气输注于背腰的腧穴,称为“背俞穴”,又称为“俞穴”。
六脏六腑各有一背俞穴,共12个。
11.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又称为“腹募穴”,也有12个。
12.八会穴: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会聚的8个腧穴,称为八会穴。
13.八脉交会穴: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腧穴,称为“八脉交会穴”,又称“交经八穴”。
14.郄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为“郄穴”。
共有16个。
15.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共有16个。
16.交会穴: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称之为“交会穴”。
17.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为尺寸折量标准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又称指寸法。
①中指同身法:以患者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拇、中指屈曲成环行)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
中医学关于“十二经脉”的简述
中医学关于“十二经脉”的简述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组成。
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浮络、孙络等。
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直行主干,为全身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十二经脉,为十二脏腑所属络的经脉,是经络系统的核心部分,故又称“十二正经”,包括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
十二正经有一定的起止,有一定的循行路径和分布规律,有一定的走向及交接规律,与脏腑有直接的属络关系,相互之间有表里关系,各有专属的穴位。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规律十二经脉的名称由手足、阴阳、脏腑三部分而组成,命名原则如下。
上为手,下为足:手经行于上肢,足经行于下肢。
起于或止于手的经脉,称“手经”;起于或止于足的经脉,称“足经”。
内为阴,外为阳:分布循行于四肢内侧的经脉,称“阴经”;分布循行于四肢外侧的经脉,称“阳经”。
按照阴阳三分法,阴分为三阴:太阴、阴、少阴;阳分为三阳:太阳、阳明、少阳。
手足各有三阴经:太阴经、厥阴经、少阴经;手足各有三阳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
脏属阴,腑属:十二经脉与六脏六腑各有特定的配属关系,六阴经属于脏,并冠以所属脏之名,如内属于肺则称“肺经”;六阳经属于腑,并冠以所属腑之名,如内属于胃则称“胃经”。
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注: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缘,脾经在中线。
在内踩尖上8寸处交又后,脾经在前缘,肝经在中线。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十二经脉走行方向的规律,《灵枢·逆顺肥瘦》说:“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胸)。
”手三阴经起于胸中,循上肢内侧走向手指端;手三阳经起于手指端,循上肢外侧,走向头面部;足三阳经起于头面部,下行经躯干循下肢外侧,走向足趾端;足三阴经起于足趾端,经下肢内侧走向腹部、胸部。
三、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1.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在食指端交接,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在小指端交接,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在无名指端交接;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在足大趾端交接,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在足小趾端交接,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在足大趾爪甲后交接。
经络系统讲义
经络系统1经络系统组成经脉+络脉2.十二经脉1名称,2分布,3与脏腑器官的联络,4循行与交接,5子午流注3.奇经八脉1循行,2作用4.十五络脉1分布,2作用5.十二经别1分布,2作用6.十二经筋1分布,2作用7.十二皮部1分布,2作用一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大纲要求:十二经脉的名称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十二经脉的名称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其表里关系,就是中基的表里关系!!!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根据手足、脏腑、阴阳来命名的。
1.手足,表示经脉在上、下肢分布的不同,手经表示其外行路线分布于上肢,足经表示其外行路线分布于下肢。
2.脏腑,表示经脉的脏腑属性,如肺经表示该经脉属肺脏,胃经表示该经脉属胃腑。
3.阴阳,表示经脉的阴阳属性及阴阳气的多寡。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
1.六阴经---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2.六阳经---腑,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太阳容易照到的地方为阳,不容易照到的地方为阴(阴凉之处)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呈现一定规律,具体表述如下1.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2.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上8寸以上符合此说注意: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常考点)十二正经在头部循行规律:头为诸阳之会头后部枕部手足太阳经天柱、昆仑、后溪羌活、蔓荆子巅顶足厥阴经四神聪、百会、太冲藁本、吴茱萸头侧手足少阳经率谷、外关、足临泣川芎额、眉棱骨足阳明经印堂、内庭白芷,葛根胸部:正中线旁开,依次是2寸肾经,4寸胃经,6寸脾经腹部:正中线旁开,依次是0.5肾经,2胃经,4脾经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经脉名称联络的脏腑联络的器官十二经脉联络的脏腑器官1.连舌的描述: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肾经循喉咙,夹舌本2.大肠连下齿,胃连上齿(上胃下大肠)3.肺经起于中焦,属肺,络大肠,还循胃口,联络喉咙4.小肠经既到目内眦,也走目外眦(也叫目锐眦)5.肝经绕阴器6.循行联络脏腑最多的是肾经----(属肾,络膀胱,上贯心,入肺,络心),只少脾!子午流注顺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
经络养生知识
经络养生知识
经络养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刺激经络来促进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
以下是一些关于经络养生的基本知识:
1. 经络系统: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
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
经络系统将人体的脏腑、肢体、五官等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
2. 经络的作用:经络具有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调节阴阳、抵御外邪等作用。
通过刺激经络,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脏腑功能,提高免疫力,预防和治疗疾病。
3. 经络养生方法:
按摩:通过按摩经络上的穴位,刺激经络,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疲劳,预防疾病。
艾灸:利用艾灸的温热作用,刺激经络,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增强体质。
拔罐:通过拔罐产生的负压,刺激经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
刮痧:使用刮痧板刮擦经络,促进经络通畅,活血化瘀,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4. 经络养生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方法: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经络养生方法。
注意操作规范:在进行经络养生操作时,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过度刺激或损伤经络。
坚持适量原则:经络养生需要长期坚持,但也要注意适量,避免过度疲劳或损伤身体。
总之,经络养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养生方法,但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注意操作规范。
如果你有兴趣尝试经络养生,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经络腧穴学_总结
1、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到,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2、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别部。
3、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4、十二经脉的命名是由三部分组成:手足、阴阳、脏腑。
一阴一阳演化为三阴三阳,以区分阴阳气的盛衰与多少:阴气中太阴最盛,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中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
5、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6、膀胱一线1.5寸,膀胱二线3寸。
7、阴经为里,属于脏,阳经为表,属于腑。
十二经脉间存在着表里相连的关系。
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8、阴经与阳经在四肢部位交接,阳经与阳经在头部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腹部交接。
肺经与大肠经食指;心经与小肠经小指;心包经与三焦经无名指;胃经与脾经足大趾内侧;膀胱经与肾经足小趾;9、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阳蹻脉、阴阳维脉。
作用为:统率联络经络、调节气血盛衰。
10、任脉督脉冲脉同起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异行,成为“一源三歧”。
11、十二经别,又称为“别行之正经”。
一般从四肢肘膝关节上下的正经分出,分布于胸腹腔和头部其间有“离、合、出、入”的特点——离,即从十二经脉分出;入,即进入胸腹腔;合,即与表里经同行;出,即在头项部出来。
手足三阴三阳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组成六对,称为“六合”。
12、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再加去躯干前的任脉络、躯干后的督脉络及躯干侧的脾之大络,共十五条,称“十五络脉”。
又有孙络、浮络和血络之分。
孙络为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浮络是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血络则是细小的血管。
13、十二经筋:是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筋肉部分,起分布范围大体与十二经脉一致。
人体经络系统的构成
人体经络系统的构成人体经络系统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由12个正经和8个奇经组成。
12个正经分别为:1. 任脉:起于下腹部的气海,到达喉部,沿脸颊上行至眉头,下行到骶部,与督脉相会。
2. 督脉:起于会阴处,循背部上行,过颈项至会阴。
3. 肺经:起于手厥阴心包经,上行到喉部,下行至连心附近。
4. 大肠经:起于食指近端,上行至肩部,下行至人中。
5. 胃经:起于足大趾下方,上行至颊骨下端,下行至关元。
6. 脾经:起于关元,上行至胸部,下行至内踝。
7. 心经:起于心系包络经,向上行至陷波穴,过肩部,下行至小指内侧。
8. 小肠经:起于小指外侧端,上行至上颌,下行至耳后,分布于肩部及上肢。
9. 膀胱经:起于内眼眶,上行至枕骨下,下行至足小趾至爪缘。
10. 肾经:起于足心涌泉穴,上行至胸部,下行至睾丸(卵巢)处。
11. 心包经:起于Zhōng Chōng穴,向上行至Líng Kul穴,上行至Tīng Gōng穴,上行到手心。
12. 三焦经:起于太阳穴,向下行至耳后,再上行到锁喉穴,上行到合谷穴,再上行到足三里穴,下行到中极穴,下行到关元穴。
8个奇经分别为:1. 督脉:起于会阴到达头顶。
2. 任脉:起于下腹部,上行至喉部,下行到骶部。
3. 带脉:环绕腰部,横贯胁肋。
4. 冲脉:连接督脉、任脉,起于气海到孔最。
5. 阳维脉:贯穿全身,与阳经相输。
6. 阴维脉:贯穿全身,与阴经相输。
7. 阴跷脉:从足底部到膝盖之间,然后上行到股内侧,再到腹部,最后到胸部。
8. 阳跷脉:从足底部到膝盖之间,然后上行到股外侧,再到髋关节。
经络的组成
经络的组成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来组成。
经络包括十二经络、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12经络别、12经筋、12皮部;络脉包括15络(就是12经脉+任督二脉+脾之大络)、浮络和孙络。
经络系统内联脏腑,外连体表。
12经络包括:手三阴经: 1、手太阴肺经。
列缺2、手厥阴心包经。
内关3、手少阴心经。
通里手三阳经:1、手阳明大肠经。
偏历2、手少阳三焦经。
外关3、手太阳小肠经。
支正足三阳经: 1、足阳明胃经。
丰隆2、足少阳胆经。
光明3、足太阳膀胱经。
飞扬足三阴经:1、足太阴脾经。
公孙2、足厥阴肝经。
3、足少阴肾经。
大钟4、脾之大络。
大包奇经八脉包括:1、督脉2、任脉3、冲脉4、带脉5、阴维脉6、阳维脉7、阴跷脉8、阳跷脉第2节经脉系统(一)十二经脉总论1、十二经络的命名12经络的名称包括3个部分:手足、阴阳、脏腑。
手足:指的是经脉的循行分布,“手——经”绝对不会在足上分布,“足——经”也绝对不会在手上分布。
12经脉根据阴阳分为:阴经、阳经。
阴经之中有分为太阴、少阴和厥阴;阳经之中分为阳明、太阳、少阳。
三阴三阳是阴阳气的盛衰来分:阴气最盛为太阴其次就是少阴,在次就是厥阴。
阳气最盛的就是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
最后就是脏腑:“六脏”是心、肝、脾、肺、肾、心包。
“六腑”是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
2、12经络的表里属络关系12经络组成6对表里经组合: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惊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3、12经络的走向手足三阴三阳经的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4、12经脉的分布12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四肢,纵横全身。
(1)手三阴经在上肢内侧分布规律:肺经在前线、心包经在中线、心经在后线。
由此可以联想到的是肺的体积最大接下来就是心包,最小就是心脏了。
(中医)经络系统的组成
(中医)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构成的。
其中以经脉和络脉为主体,在内连属于脏腑,在外连属于筋肉、官窍、皮肤,将人体内外连贯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经脉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主要有正经、经别和奇经三大类。
1.十二经脉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经络系统中的十二经别以及络脉等都是从十二经脉中分出,彼此联系,相互配合而协同发挥作用的,故又称为“十二正经”。
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循行于人体的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条经脉又分别络属于一脏或一腑,故有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
2.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的八条经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奇经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中气血的作用。
它们不同于十二经脉遍布全身,不似十二经脉与脏腑直接属络,也无表里相配关系。
3.十二经别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十二经别从肘膝关节上下的十二经脉中分离出来(离),均向心走入体腔深部,与所属络的表里脏腑联系(入);然后在头项部浅出体表(出),阳经经别合于阳经经脉,阴经经别合于与之相表里的阳经经脉上(合)。
每一对相为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手足三阴三阳共形成六对,称为“六合”。
阴经经别与阳经经别示意图(二)络脉1.别络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大包)总称十五络脉,或称为十五别络。
其名称各自以别出之处的腧穴而命名。
四肢部的十二络脉加强了表里两经的外部联系;躯干部的任脉络、督脉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部、背部和侧胸部的经气,从而加强了人体前、后、侧面的统一联系。
2.浮络是浮行于人体浅表部位的络脉。
其分布广泛,起着沟通经脉、输达肌表的作用。
3.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属络脉的再分支,分布全身,难以计数。
(三)连属部分经络系统的连属部分包括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十二皮部,以及十五络脉和浮络、孙络等。
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经络的生理功能:联络脏腑,沟通内外: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平衡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
经络系统在人体中纵横交错、沟通内外、联系上下,联系了人体脏与脏之间、脏腑之间、脏腑与体、五官之间的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运行气血,濡养周身: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气血,其作用是濡润全身脏腑组织器官,使人体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经络系统将气血及营养物质输送到周身,从而完成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的生理功能。
抵御外邪,保卫机体:经络系统的作用是“行气血而营阴阳”,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
外邪侵犯人人体往往由表及里,先从皮毛开始,卫气是一种具有保卫作用的物质,它能抵抗言不由衷邪的侵犯,其充实于络脉,络脉散布于全身,密布于皮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首当其冲发挥其抵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
腧穴学总论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腧与“输”通,有转输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
腧穴在《内经》中有“节”、“会”、“气穴”、“气府”、“骨空”、“溪”等名称。
《甲乙经》中称为“孔穴”、《圣惠方》中称为“穴位”。
腧穴是针灸施术的部位,在临床上要正确运用针灸治疗疾病,必须掌握好腧穴的定位、归经、主治等基本知识。
腧穴的分类腧穴可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十四经穴:十四经穴为位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腧穴,简称“经穴”。
经穴因其分布在十四经脉的循行线,上所以与经脉关系密切,它不仅可以反映本经经脉及其所属脏腑的病证,也可以反映本经脉所联系的其它经脉、脏腑之病证,同时又是针灸施治的部位。
中医基础理论10经络-PPT
分支:从项部(天柱穴)分出下行,经肩胛内侧,从 附分穴挟脊(旁开3寸)下行至髀枢(大转子部,当环 跳穴),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 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 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阴肾经。
分支:从手腕的后方 (列缺穴)分出,经手 背走向食指桡侧端(商 阳穴),交于手阳明大 肠经。
手太阴肺经主治
肺系疾病:咳嗽,气喘,咽喉肿 痛,咳血,胸痛。 外经病:肩背痛,肘臂挛痛,手 腕痛。
2.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食指桡侧端,经过手背行于 上肢伸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 缘,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 穴),在向前下行入缺盆,进入胸 腔,络肺,向下通过膈肌下行,属 大肠。
至阴
[属性]井穴 [定位]足小趾外侧趾甲跟角旁0.1寸。 [主治]头面五官疾;胎位不正,滞产。 [操作]浅刺0.1寸。
胎位不正用灸法。
8.足少阴肾经
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 (涌泉穴),出行于舟骨粗隆之 下,沿内踝后,分出进入足跟部, 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窝内 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 穴),穿过脊柱至腰部,属肾, 络膀胱。
中医药学基础
经络
▪ 《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 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 《扁鹊心书》:“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 便错。”
经络
概述 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经络的生理功能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概述
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 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 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 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的组成一、经络的基本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 是气血运行和信息传导的主要通道;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网络全身。
《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说明经络是运行气血、沟通联系脏腑肢节的通路。
在经络中运行的气称为经络之气,简称经气。
经气是一身之气分布到经络的部分,与脏腑之气相通。
经气是信息的载体,有感应和传导信息的作用,是经络沟通联络脏腑形体官窍的中介。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人体的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组成。
(一)经脉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主要有正经、经别和奇经三大类。
正经有十二条(左右共二十四条),故又称“十二正经”或“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
十二正经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及走向有一定的规律,与脏腑有直接的属络关系,相互之间也有表里关系。
十二正经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重要分支,又称“十二经别”。
分别起于四肢肘膝以上部位,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表里的两条经脉的联系和补充十二正经的作用。
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的最大分支,与十二经脉有别,但也属于经脉的范畴。
奇经有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为“奇经八脉”,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的作用。
奇经与脏腑没有直接的属络关系,相互之间也无表里关系,如《圣济总录》说:“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
盖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
”(二)络脉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
别络是络脉中较大者,有本经别走邻经之意,可加强十二经脉相表里的两经之间在体表的联系,并能通达某些正经所没有到达的部位,可补正经之不足,还有统领一身阴阳诸络的作用。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所组成。
经络在内能连属于脏腑,在外则连属于筋肉、皮肤。
其络属如下:经络系统包括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所组成;经脉包括正经十二(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正经十二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手三阴经包括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包括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阴经包括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足三阳经包括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分布规律是:凡属六脏(心、肝、脾、肺、肾、和心包)的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内侧的为手三阴经,分布于下肢内侧的为足三阴经。
凡属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的阳经,多循行于四肢外侧、头面和腰背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外侧的为手三阳经,分布于下肢外侧的为足三阳经。
手足三阳经的排列顺序是:阳明在前,少阳居中,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的排列顺序是:太阳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汇,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
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汇,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
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系。
什么是腧穴?腧穴的作用?穴位又称腧穴,是经气出入人体的门户,是人体脏腑、经络的活动机能聚集于体表的一些特殊部位,也就是常说的联系内脏于体表的桥梁。
如合谷、内关、足三里等穴位。
通过对这些穴位进行针灸、按摩等,可以调整人体机能,起到保健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我们常说的三个穴位指按摩合谷、内关和足三里这三个极有代表性的穴位。
其中合谷穴管头面和上肢,内关穴管胸腔,足三里穴管下肢、全身以及五脏六腑,对它们的按摩可以使全身气血通畅,为祛病健身打下重要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经络
经络学说是中医医学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经络学说的阐述,人体内存在“经络系统”。
体内各组织、脏器之间,借助于经络系统联结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人体所以能够同外界环境保持相对的平衡统一,也是通过经络系统完成的。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直行的主干,分布在比较深层的叫做经脉;由主干分出,横斜行的,分布比较浅表的支脉叫做络脉。
经脉和络脉的区别就在于:经脉是主干,络脉是主干的分支。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体关节、沟通上下内外的并存在于人体内的通路。
经络学说是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从针灸、按摩、气功等各个方面积累的经验,并结合解剖知识逐步上升为理论而产生的。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包括经脉和络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督脉和任脉合称十四经脉。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经络的主要部分,所以又称为十二正经。
十二经脉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互为表里;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互为表里;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互为表里;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互为表里;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互为表里;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互为表里。
临床按摩治疗中,要取疾病所在经络和互为表里的经脉上的穴位进行按摩治疗。
十二经脉的命名,是根据经脉起止点在手或在足而分为手、足,根据经脉循行四肢内侧为阴经或外侧为阳经,以及经脉所属的内脏分为阴阳、脏腑。
其中阴阳又分为三阴三阳,即太阴、少阴、厥阴或太阳、少阳、阳明。
因此,十二经脉的全称,是由手或足、阴和阳、脏或腑组成。
例如,由胸至手,循行于上肢内侧,属于肺的经脉,称为手太阴肺经。
阴阳可用以说明经脉之相互表里,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
例如,肺与大肠是互为表里的脏腑,而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是一对互为表里的经脉,肺经行于上肢的内侧,是阴经,大肠经行上肢的外侧是阳经。
肺经则归属肺脏并于经脉分支与其互为表里大肠(腑)相联络,简称为“属肺络大肠”。
而大肠经则归属于大肠,并借助于经脉分支与肺相联络,简称为“属大肠络肺”。
十二经脉皆有这种属脏络腑,或“属腑络脏”的关系。
十二经脉的三阴三阳,还包涵阴阳之气的盛衰程度。
阴气(阳气)初生叫少阴(少阳),阴气(阳气)旺盛叫太阴(太阳),介于少阴、太阴两阴之间的叫厥阴,阳气最旺盛的叫阳明。
三阴三阳的表里匹配关系是,太阴与阳明互为表里,少阴与太阳互为表里,厥阴与少阳互为表里。
三阴经分布于肢体的内侧,太阴在前,少阴在后,厥阴居中。
三阳经分布于肢体的外侧,阴明在前,太阳在后,少阳居中。
十二经脉中的手三阴经、足三阴经在体内皆有属脏络腑的关系,而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在体内皆属腑络脏。
此外,十二经脉在四肢的肘膝以下和头面部又都有分支相连或借助于络脉相通,而形成一个密布于周身的网络体系。
中医的“脏”是指五脏(心、肺、脾、肝、肾),“腑”是指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沟通和连接十二经脉的较大的支脉,共有八条,即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桥脉、阳脉、阴维脉和阳维脉。
因为其循行路径不同于十二经脉,并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关系,故称奇经八脉。
十五络脉
十五络脉是从经脉分出来的斜行的支脉,即十二络脉(每条经都有一条络脉)加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的一条大络,共十五条,它是所有络脉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