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革命

合集下载

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大致进程

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大致进程

受不同文学思潮和艺术方法影响的不同创作倾向的作家群,又各自聚集为文学社团。
1921年1月文学研究社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等12人,他们将沈雁冰接编、经过革新的《小说月报》作为代用会刊。文学研究会的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人生而艺术”。同年6月创造社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最初的成员是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十余种刊物。他们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以“五卅运动”为界,后期转向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稍后出现了1923年由胡适、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北京发起的新月社。他们思想比较倾向自由主义,提倡新格律诗。还有一些比较活跃的文学社团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和贡献:1924年11月由鲁迅支持成立的雨丝社、1922年成立的浅草社、1929年秋组织的沉钟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的湖畔诗社等。
再次,在创作上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控诉了封建制度及其伦理道德“吃人”的本质,并采用了现代意味的手法和样式。随后,鲁迅又连续创作了《孔乙己》、《药》等小说,都显示了深切的思想和完整的现代小说特色。鲁迅的小说一出现,艺术上就很成熟,使得新文学的创作有相当高的起点。除鲁迅外,《新文学》、《新潮》、《学灯》等报刊上陆续推出一些新闻学作家及其作品。其中小说如叶绍钧的《这也是一个人?》、杨振声的《渔家》、冰心的《斯人独憔悴》许地山的《命命鸟》、王统照的《春雨之夜》、郁达夫的《沉沦》,等等。诗歌如胡适的《尝试集》、郭沫若的《女神》、汪静之的《蕙的风》,等等。这些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追求现代性品格,给文坛带来青春气息。

第二章、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

第二章、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

• 五、文学革命的特征 • 1、 理论预设,创作滞后; • 2、 功利为主,审美为辅; • 3、 反封建,重启蒙为主,文学自身本体追求为辅;
• 4、 语言、形式变革为主,文学的内涵更新相对滞
后;
• 5、具有未完成性。提出了文学革命的目标。
• 六、文学革命的意义 • 文学革命是中国文学由旧到新的伟大转折点,它宣 告了承传几千年的中国旧文学的终结和一个新的时 代的民族文学的开始。 • 1、体现了思想解放和思想启蒙特征。 • 2、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重要力量。 • 3、促进了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现代文学建立在个人主义、人道主义、科学民主观 念基础之上。 • 4、使中国现代文学走向世界。
• 五、本阶段文学整体特征 • 文学发展三阶段:1917-1920:新文学萌芽期, 主要是文学革命和新文学的理论准备,创作还属于 尝试和印证新文学的理论假设。创作较贫弱。 • 1920-1926:文体大解放和创作活跃期,现代文 学的第一批作家登上文坛,新文学以创作的实绩获 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一些创作流派形成。创作繁 荣期。
• 三、与甲寅派的论争
• 1925年,时任北洋政府司法、教育总长的章士钊
恢复《甲寅》杂志并改为周刊,以此为阵地攻击白
话文和新文学,连续发表《答适之》、《评新文学 运动》、《评新文化运动》等文章,对新文学和白 话文进行攻击,为文言辩护摆好,提倡“读经救 国”,“废除白话”,主张文言,宣扬复古。
• 鲁迅、茅盾等人撰文对之进行了批判,在进步思想
• 1926-1927:文学创作的青年逐渐投身革命,创 作沉寂,革命文学的理论建设为30年代革命文学的 勃兴奠定了理论基础。
• 具体风貌如下:
1、理性精神 2、感伤情调 3、个性化 4、创造性 • 文学在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探索精神,借鉴了中 国古典文学和西方现代文学的诸多创作手法。现实主

文学革命 名词解释

文学革命 名词解释

文学革命名词解释:
文学革命指的是我国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展开的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运动。

文学革命以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为起点,进而反对以封建主义为内容的旧文学,提倡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学。

1917年,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

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是: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观;反对封建文学流派,提倡国民文学、平民文学和社会文学。

文学革命的开始,宣告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和现代文学的诞生。

革命文学的意义

革命文学的意义

革命文学的意义
革命文学是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主要创作于历史上革命时期或阶级斗争激烈的时代。

革命文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表达和宣传革命思想:革命文学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诗歌、小说、散文等艺术形式,表达和宣传革命思想,引导人民认识社会的黑暗面和历史的必然趋势,激发人民革命的热情和斗志。

2. 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革命文学的出现往往标志着一个新的社会历史时期的到来,它通过深刻的思考和生动的描写,揭示社会的矛盾和问题,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 塑造革命英雄形象:革命文学常常塑造出一批批革命英雄形象,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革命事业献身,成为人民学习的楷模和榜样,鼓舞人民的斗志和信念。

4. 促进文化和思想的传播:革命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促进文化和思想的传播,引发人们对社会、历史、人性等方面的思考和探索,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革命文学的意义在于它能够表达和宣传革命思想,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塑造革命英雄形象,促进文化和思想的传播,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 文学革命及其成就

第一章 文学革命及其成就
生问题的小说。 问题小说在 1919 年上半年 《新潮》 作家的创作中已露端倪, 1919 年下半年冰心的《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小说的发表后,开始形成风气。 、 1921 年文学研究会成立后推向高潮。 (7)诗歌的“三美” “三美” : :新月派的新诗主张, “三美”即“音乐美、绘 画美、建筑美” ,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 五四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 有的贡献。具体而言, “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绘画美” ; 强调词藻的选择要秾丽、鲜明,有色彩感; “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 的均齐” 。 2. 叶圣陶小说创作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 “意”常见于言外, “情”不外露文中,如《多收了三 五斗》作者对农民的同情深深地潜伏在不露声色的笔致后面。同情与讽刺兼备, 是作者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对于潘先生等主人公,作者看不惯他 们的怯弱、自私自利,不由得要刺他们一下;但他也深知他们的甘苦,造成他们 这些不良表现的原因是复杂的,有时他们自己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样既有 讽刺,又有同情,于是讽刺也显得温婉。 结构多变,讲究结尾饶有余味。如《倪焕之》以一个人的遭遇为纵线; 《多 收了三五斗》无一中心人物,颇有散文风。 《多收了三五斗》 《潘先生在难中》等 不少小说结尾的艺术匠心,尤见功力。 语言平实、纯正。叶圣陶的文学语言没有“五四”作家常有的欧化气味,为 中国现代汉语的规范、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简析叶圣陶“教育小说”的思想内容和特点:叶圣陶以教育界、以学校生活 为题材创作的小说叫“教育小说” ,主要思想内容有:暴露旧中国教育界黑暗的 内幕,并透过教育界而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整个旧社会。如《一篇宣言》暴露反动 当局对教育的迫害。严峻的解剖与审视知识阶层。名篇如《潘先生在难中》里的 潘先生,写出了知识分子灰色卑琐的人生和自私软弱的性格。展现教育知识分子 身上出现的革命反抗的一面。如《抗争》中的郭先生、 《城中》的丁雨生。在中 国现代作家中,像叶圣陶这样多方面地、深刻地、成功地描写教育界的种种现象 和心态者,并无第二人可与匹敌。叶圣陶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和最有成就的“教育 小说家” 。 3、从《沉沦》看郁达夫小说思想艺术特征 《沉沦》的主人公“我”是一个留日学生,因对爱情的渴望得不到满足,又 兼不堪忍受异族的欺凌,最后投海自尽。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与新文学思潮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与新文学思潮

5、莽原社:1925年4月在北京成立,因创办《莽原》 周刊而得名。 主要发起人韦素园、向培良等人,都是受到鲁迅指 导的文学青年。 6.未名社:1925年成立于北京。发起人鲁迅,主要 成员有韦素园、 高长虹、李霁野等,以“率性而言,凭心而论,忠 于观世,望彼将来”为主旨。主要是翻译和介绍外 国文学作品,特别是俄国文学。
(二)文学争论 1. 与复古派的论争:文白之争、新旧文学之争。 2.与学衡派的论争
3.与甲寅派的论争 4.“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的论争(问题与 主义之争)
三、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
(一)胡适的白话文学论和历史文学观 1.胡适在生物进化论的基础上,侧重文学语言形式 的变革。在《文学改良刍议》、《建设的文学革命 论》、《白话文学史》中表达了他的文学观念。认 为文学的生命全靠能用一个时代的活的工具来表现 一个时代的情感和工具。“中国今日需要的文学革 命是用白话替代古文的革命,是用活动工具替代死 的工具的革命。”(胡适,《逼上梁山》,《中国 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 第10页)
7.浅草社:1922年成立于上海。发起人林如稷,成 员有陈祥鹤、冯志等。注重创作,侧重于内心世界 的挖掘,作品充满了苦闷、彷徨和伤感情绪。 8.沉钟社:1925年2月浅草社解散,同年秋原成员 陈祥鹤、冯志等汇集到北京重组的社团。注重翻译 和创作,广泛介绍了文艺复兴以来的文学思潮和作 品,创作上写五四后觉醒但尚未突破个人生活圈子 的知识青年的悲凉心声,主要倾向忧郁和感伤的创 作。1934年解散。
主将: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周作人、傅斯年等 (都是学独秀:《敬告青年》,是新文化振聋发聩的宣言书。 《文学革命论》:新文学而新政治、新社会;要写平民、写实、 社会的文学,废除贵族、古典、山林的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阐释文学的进化论,提出白话文 取代文言文的号召。《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国语的 文学,文学的国语”作为文学革命的宗旨。胡适主要侧重于 语言、形式等文学外部因素谈论文学变革。

第二讲 五四文学革命

第二讲 五四文学革命

第二讲五四文学革命一、文学革命的发生背景1.晚清以来的社会、思想文化背景自从鸦片战争打碎了清帝国的沉沉昏梦之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渐渐解体,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因素有了一定积累,但积弱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与现实情势进一步促使中国人努力寻求和探索富国强民的道路。

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模仿西方的“船坚炮利”和开矿筑路,以及介绍一些与此相关的声、光、电、化等技术和自然科学。

维新志士认为“要开民智,非讲西学不可”,须“用西洋之术”,宣传民权思想,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效仿西方实行君主立宪。

资产阶级革命派输入民主共和观念,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宣告了封建帝制的结束,虽未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胜利果实也被袁世凯窃取,但为中国现代的社会转型创造了基本条件。

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阴谋恢复帝制,出卖国家主权,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建的“共和”政府实际上成为了一块空头招牌。

无论是科技引进的尝试还是体制革命的努力都无一例外地陷入了失败境地。

尤其是辛亥革命的失败给国人的刺激最为强烈,先进的知识分子从中清醒地意识到封建君主专制赖以存在的精神文化基础并未动摇,中国民众依旧处于愚昧、落后、麻木的精神状态之中,革命与群众存在着厚重的精神隔膜。

于是,思想启蒙被推向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最前沿。

新型阶层的壮大知识分子的独立清末,废除了科举制度,兴办了各类学堂,开始推广新式文化教育,而现代出版业的发展,尤其是报纸副刊和文学杂志的大量出现,使文学市场得以形成,稿费制度有了保障,从而造就了一批具有现代科学知识、自主开放意识的新型知识分子群体。

大一统的封建思想统治局面已经土崩瓦解,走马灯似的军阀政权一时又无力实施严密的思想控制,从而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言论出版相对比较自由的时期。

因此,晚清知识分子在传统的仕途之外就可以选择“思想”与“写作”作为体现自身价值和谋生的手段。

在这种混乱而自由的社会氛围中,新型知识分子开始张扬自我个性,发表独立言论,反省文化传统,吸纳外来思潮,拓展文化视野。

(3)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3)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2)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重要力量。
(3)促进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
(4)使中国现代文学走向世界。
附:五四新文学之“新”:
新思想,新观念,新主题,新内容,新人物
新语言,新形式,新传播,新队伍,新成绩
新文学社团与流派
一、文学社团的活跃
五四时期文学社团活跃的原因:思想活跃、言论自由、现代出版业的发展等
二、文学研究会
2.与学衡派的论争: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对立
1922年1月,东南大学教授吴宓、梅光迪、
胡先骕等在南京创办《学衡》杂志。学衡
派学贯中西,深受新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主张“昌明国粹,融化新知”,批评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认为只有继承传统才能建设新文学,思想倾向稳健保守。他们的观点受到新文学阵营的反击,以鲁迅的驳斥最为尖锐。他发表了《估〈学衡〉》,对学衡派进行了嘲讽和批判。论争体现了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的对立
发起人:
郑振铎、沈雁冰、瞿世英、王统照、耿济之、郭绍虞、孙伏园、叶绍钧、许地山、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
缘起:
我们发起这个会,有三种意思,要请大家注意:
一,是联络感情。
二,是增进知识。
三,是建立著作工会的基础。
(《文学研究会宣言》)
宗旨:
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文学研究会简章》)
提出文学改良“八事”:“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1891-1962),原名洪骍,字适之,
安徽绩溪人。1910年留学美国,从学于杜威,
深受其实验主义哲学的影响。1917年在
《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191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出版《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l923年与徐志摩等组织新月社。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离开北平,后转赴美国。1958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一生在哲学、文学、史学诸方面都有成就。著有《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白话文学史》等。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

文学革命

文学革命

“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胡适指出:一
、 有话要说,方才说话;二、有什么话,说什 么话;三、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 四、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的话。并 将这四句话概括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 语”。
陈独秀与“文学革命”
1917年2月,《新青年》第2卷第6号上刊发陈独秀的 《文学革命论》 一文予以呼应,明确提出“三大 主义”: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 民文学 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 实文学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 会文学

文学革命的内容
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中国今日需要的文学革命是用白话替代 古文的革命,是用活的工具替代死的工具的 革命。 ——胡适
胡适与“文学革命”
“白话文学”论 、“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文学的历史只是一部文学形式(工具)新陈代谢 的历史,是“活文学”随时起来代替了“死文学” 的历史。文学的生命全靠能用一个时代的活的工具 来表现一个时代的情感与思想。工具僵化了,必然 另换新的,活的,这就是“文学革命”。 文学形式的革命不是单纯的形式嬗变,而是整个社 会价值和审美趣味的转变。
“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
1、白话文取得胜利,取代文言,从此,中国文学 进入现代时代,总体上的中国文化也进入现代时代。 新文化运动其内容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急 先锋的是新文学运动。 2、外国文学思潮大规模地进入中国,文学社团蜂 起,开始了思想大解放的时代。 3、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4、文学创作取得了初步的成就,并奠定了中国现 代文学类型的雏形,这一点并不为我们过去所重视。 “文学革命”确立了整个新文学、新文化的模式, 我们现在就是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产物。

第02讲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

第02讲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

第02讲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1,文学革命的前奏:中国文学现代性的早期进程(1)严复、林纾、裘廷梁的贡献。

严复思想解放的意义;林纾的翻译及其意义;晚清裘廷梁等人提倡白话文。

(2)梁启超等人的“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2,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1)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1840鸦片战争;1894年甲午战争;1898年戊戌变法;1911年辛亥革命;袁世凯、张勋复辟帝制。

第一次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思想“变革”成为可能。

(2)从新文化运动到新文学运动:袁世凯复辟帝制——1915年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1917年《新青年》移师北京——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追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它促发1919年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又反过来极大地促进新文化运动与新文学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其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其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其三、提倡新文学的文学革命。

(3)新文学运动。

新文学运动与北京大学,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文学进化论观:“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提出文学改良“八事”: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1917年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推倒贵族文学,建立平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立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立社会文学。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提出改革韵文、散文,使用标点符号。

1918年4月,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来概括文学革命的宗旨,将文学运动与国语运动结合起来。

1918年12月,周作人《人的文学》,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文学之本。

文学革命展开的主要斗争:首先是钱玄同(王敬轩)与刘半农发表“双簧信”。

其次是批判“黑幕”、蝴蝶鸳鸯派等旧小说。

文学革命

文学革命

文学革命: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识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

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

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封建思想的批判必然的转向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成了一场文学革命运动。

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文学主题与内容:反映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情绪,歌颂民主,人道,自由,表现出现代精神。

“民主,人道,自由”是当时的中心词,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方面:“个人观念”。

文学形式:语言上完全废除文言和僵化的,传统的文体,用白话写作。

文言和白话是历史的概念,各时代的文和白是不一样的。

文是写的,白是口头的。

每个时代的文和白是相对而言的。

此外白话文学不是从五四开始的。

诗经的“风”就是白话。

宋元以后,白话文学开始兴盛,宋话本小说,元曲,元杂剧更加白话化,明清演义体也用白话。

强调五四时期白语文学的功劳是强调五四将白话作为文学的正宗,排斥文言文学的正统地位。

诗和文都白话化。

结果带来文体的变化:传统诗和文是正宗,五四以后“四大文体”: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

[1]文学革命的意义:作为现代文学和文化全面走向现代化的开端,文学革命运动的意义是巨大的。

首先,五四新文化运动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而文学革命作为这一运动的组成部分,以激进的态度否定了以封建思想为其主导的传统文化体系,宣扬了个性解放、人性自觉、自由平等等新思想、新观念,为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展开发挥了巨大作用。

其次,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它为白话最终成为中国现代民族语言奠定了基础。

经由晚清的白话运动和文学革命对白话文学的竭力倡导,终于在1920年,作为现代“国语”的白话纳入官方教育体制,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颁令全国国民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教育统一采用语体文(白话),这无疑承认了文学革命的合法性,更重要的是它成为民族文化转型的契机。

知识框架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文学思潮

知识框架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文学思潮

第一编第一个十年1917--1927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1917-1927即: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框架: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准备第二节文学革命的发生第三节外来文艺的影响第四节新文学社团与流派第五节文学思想论争第六节文学革命的意义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准备——引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涉及内容: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文学变革.•“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的时间:19世纪末--1917年文学革命前,总计20年的时间,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现代化的发生期,是中国“五四”文学革命或现代文学发生的准备阶段.•意义:有了这个现代化发生期的基础,才有了“五四”后32年文学在现代化道路上的迅速发展.一、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情形1、社会变革对文学的促进1法律对从事文学活动者和报刊繁荣的基本保障.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了言论、着作、出版等自由,这样文学活动和创办报刊有了法律保障.2现代出版业逐步兴盛.到了清末民初,中国现代出版事业的重心由官办出版业转移到了民营出版业,由此现代出版业具有了大众化、平民化、民主的特征,中国现代出版业的繁盛为现代知识分子提供了理性交往的空间,为文化和文学的普及奠定了传播基础.3现代社会分工在文学创作队伍方面率先实现.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传统知识分子学而优则仕的路子被阻断,社会出现了知识分子为主体的自由撰稿人队伍,出现了职业作家群.这样知识分子传统地位和角色就发生了转换.4大量读者群的培养.文学平民化、大众化的价值取向,使传统的文学接受主体发生变化,文学成为了民众参与文化的重要工具,在接受与反馈中中国现代文学培养了多样化的读者群.文学接受队伍扩大.二、晚清以来的文学观念的变革1中国文学现代化发生期晚清开始的观念变革,首先归功于梁启超.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出于启蒙主义宣传的目的,很快注意到西方文学格局的不同,开始为小说和戏剧争取正统的文学地位.2、“三界革命”★诗界革命:黄遵宪——“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今”★文界革命:梁启超在1899年提出文界革命的口号,旨在提倡白话文,实现“文言一致”,打破桐城派古文的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小说界革命:梁启超——“新民自新小说始”.重点表达了他小说新民救国的主张.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3、戏剧观念的更新:重视其开启民智作用P7-8:代表人物陈独秀及其观点4、白话文运动语言观念变革文体观念革命背后有着相应的“言文合一”的语言观念变革的意愿诉求.最早提出“言文合一”的是黄尊宪,他认为言文合一使西方国家文化普及,科技发达,社会进步,中国言文分离是落后的根源,是愚民的工具.认为文言误国.之后胡适提出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主张.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一时代应有一时代之文学”,“今日之文学应以白话文为正宗”的观点.主张做“实写今日社会之情状”的“言文合一”的“活文学”.号召使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5、真正体现出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观的,是王国维,他最早提出“纯文学”概念及超功利文学观.6、新的文学观念的产生:鲁迅、周作人的文学“立人”思想.三、文学革命前的文学作品一散文◆政论散文:以梁启超成就最高,他是本时期最重要的散文家.创造了一种新文体-----“报章体”.如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新民说等.◆革命派散文本时期重要的革命派散文,如章太炎、邹容、陈天华、秋瑾等人的创作.以章太炎有学问的革命家成就最高;辛亥革命后的散文家有章士钊.革命派散文家: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二话剧◆“戏剧改良”走了两条不同的探索道路:◆一是旧剧改良,将时代政治热情与外来的审美要素注入京剧,对程式讲究的戏曲进行改良;◆一是文明戏——在话剧中渗透戏曲因素的表演.三小说◆本时期小说的发展道路则是曲折的、多元素的,形式上是逐渐改良,内容是严肃与游戏并存.1、清末小说◇梁启超、蔡元培等人的政治小说宣传政治观念,关注社会问题.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等.◇李伯元、吴沃尧等人的谴责小说讽刺带谩骂.出现了四大谴责小说:刘鹗的老残游记、吴趼jiǎn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的孽海花、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清末域外小说翻译运动:林纾为清末民初翻译界的主将,林纾的翻译小说哺育了一代新文学作者.·林纾的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迦因小传等,·周作人兄弟的域外小说集等.2、民初小说市井通俗言情、奇侠、黑幕小说,倡导文学是消遣的游戏的金钱的文学观念.满足市民阶层的需求.◇民初小说的主流是鸳鸯蝴蝶派,最有影响的是被誉为“五虎将”的徐枕亚、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张恨水.“四大说部”:徐枕亚的玉梨魂,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李涵秋的广陵潮等.民初小说以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最为着名.◆总之,晚清文学曾一度繁荣,也曾充满了革新的朝气,但因为这种革新缺乏强大的社会基础,并且维新派人士只是把文学作为自己的宣传工具,不重视文学艺术自身的特性,在政治热情消退之后,文学又向着旧的封建传统回转.所以近代文学变革总体上仍囿yòu于传统文学内部的结构调整变通,中国需要一个更加彻底的文学革命运动.第二节文学革命的发生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的直接的背景和动因是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的性质与导向、成就与局限都与新文化运动的启蒙宗旨息息相关,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的阵地:新青年1915年,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 新文化运动由此开始. 1916年9月第二卷改名新青年,1917年初移址北京.发刊词敬告青年提出“民主”和“科学”,以对抗家长专制的封建文化,开启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青年集结激进知识分子从两方面推进思想启蒙.A、重新评价孔子与传统文化B、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二、“五四”新文学运动1、文学革命的发动:标志:两篇文章1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发难文章,这场革命的第一篇宣言.观点:提出“八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贡献:提出确认白话文在中国文学史的正宗地位,宣称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是新文学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发表,就成为“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开始的一个标志.2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正式提出“文学革命”.观点:提出“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评价: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态度.并从启蒙的角度抨击旧文学与“阿谀夸张、虚伪迂阔之国民性”互为因果,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2、新青年反封建思想文化战线及主要人物——响应胡适、陈独秀的“文学革命”主张提出后,得到钱玄同、刘半农、傅斯年、鲁迅、周作人等的响应★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和刘半农上演的一场双簧,史称“双簧信”:见教材P19.起因:★胡适、陈独秀虽然提出了“文学革命”,但在思想进步的“无声中国”一时还没有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发难者甚至有点寂寞.于是刘半农、钱玄同便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以引起社会的重视.过程:★钱玄同化名王敬轩仿照旧文人的口吻,汇集其反对新文学与白话文的种种观点与言论,写成一封致新青年的信,★刘半农根据王敬轩的信,逐一辩斥.结果:★此举引起了广泛的社会注意,扩大了新文学的影响,摆出了与旧文学对峙的主战姿态.3、文学革命的实绩•1新青年杂志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影响力增大,并发表了大量的白话新诗与小说.•2发表新文学作品的园地增多.除已有的新青年、新潮之外,又增加了星期评论和少年中国两个刊物.同时,京沪四大报纸副刊:晨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京报副刊等也开始重视发表新文学作品.•3白话文正宗地位的确立.“五四”以后,白话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据统计,五四运动高潮时期即从1919年下半年起,全国至少有400余种白话报刊出版.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也不得不承认白话为“国语”,通令国民学校采用.•4文学革命的实绩最主要的还是在创作.影响深远的作品,如: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叶圣陶的这也是一个人等及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郭沫若的凤凰涅盘等诗歌纷纷见世.第三节外来文学的影响一、理论渊源★进化论是文学革命的理论基础.★胡适受意象派主要是庞德影响,陈独秀受19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周作人受日本文学的影响,李大钊受俄国文学的影响等.★怎样建设新文学更是参照了西方文学的历史和经验.写实主义得到提倡,是借鉴了西方文学由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到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再到新浪漫主义的经验而得出的结论.当时大量译介了外国文学的理论文章.二、翻译作品★新青年从第一卷起就译介了外国作家的作品.第4卷6号推出易卜生专号,掀起了易卜生热.许多欧美和日本作家作品都被介绍进来.★文学革命者几乎都译介过外国文学作品.新文学期刊几乎都刊登过外国文学作品.★通过作品翻译来介绍外国文艺思潮,给闭塞的中国文坛吹进新鲜的现代气息.大规模的文学翻译活动,实际上构成了文学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外国文学思潮如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心理分析派、意象派、未来派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介绍.哲学思潮如人道主义、进化论、实证主义、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马克思主义、尼采哲学、弗洛伊德主义、托尔斯泰主义等都有介绍.第四节新文学社团与流派在众多的文学社团中,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语丝社、湖畔社等自成流派,贡献突出,是最有影响者.说明:•文学社团关键词:时间、地点、出现原因、发起人代表人物:理论或创作、宗旨主张、主要刊物、活动范围与情况、创作、影响、评价一文学研究会•中国现代第一个纯文学社团.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周作人、耿济之、郑振铎、沈雁冰等12人发起.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目标.主张文学“为人生”,提倡现实主义,被目为“人生派”.以文学旬刊、小说月报为机关刊物开展活动.1932年自行解散.二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郭沫若、郁达夫、田寿昌、成仿吾等发起.主张写“内心的要求”,表现自我,抒情色彩浓,追求“全”与“美”,被称为“艺术派”.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物.以1925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提倡浪漫主义文学,后期提倡革命文学.1929年2月被当局查封.三新月社具体参见教材•1923年在北京开始活动.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等均为英美留学生.初为俱乐部,主要开展戏剧活动,后创作诗歌,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办诗镌、剧刊.被称为“新月派”.其内部以晨报·诗镌为阵地,形成一个诗人群,称新月诗派.致力新格律诗创作,主张“三美原则”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闻一多,“乐意带着脚镣跳舞”,取得突出成就,又称“新格律诗派”. 代表诗人及诗作有:闻一多的死水,徐志摩的再别康桥.1926年离散.1928年徐志摩在上海创新月,是为后期.1932年停止活动.四语丝社•语丝周刊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以散文为主的文学刊物.因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1924年11月17日于北京.以鲁迅、周作人为中坚,成员还有钱玄同、刘半农、林语堂、孙伏园、章川岛章廷谦等.其中鲁迅被称为语丝派主将.发表杂感、时评、小品,重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被称为“语丝文体”,对后来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30年3月10日语丝第5卷52期终刊.•“语丝文体”:最突出的特点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鲁迅语.散文创作主要集中两个方面:一是以鲁迅、周作人为代表的锐利活泼的杂文;二是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幽默冲淡的小品文.因提倡这种幽默活泼的“语丝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五湖畔诗社•以写爱情诗闻名.1922年3月成立于杭州,因出版四人诗合集湖畔而得名.成员有: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汪静之.代表作: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的诗歌合集春的歌集,汪静之的诗集惠的风.第五节文学思想论争•一、20年代的文学论争主要体现在新文学的意识、语言与封建的旧的文学传统之间的分歧与斗争:◇对以林纾为代表的封建卫道者的论争1、早在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不久,林纾便写了论古文之不当废的文章,盲目地维护文言文的正宗地位.2、1919年初,趁政治形势日趋严峻之机,保守派便对文学革命以至整个新文化运动发起了疯狂的反攻.林纾也重新披挂上马,发表了致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的公开信致蔡鹤卿太史书,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等人文,攻击当时主要由北大教师编辑的新青年是“覆孔孟,铲伦常”,攻击白话,宣称“拚我残年极力卫道”.,蔡元培立即写了一封题为答林琴南书的公开信,据理反驳了林纾的责难,并且声明了自己的治校原则:“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3、1919年2、3月间,林纾又在新申报上连续发表题名荆生和妖梦的两篇文言小说,以影射手法攻击新文化运动及文学革命者.对此,新文学阵营也都给予了揭露和批判.李大钊写了新旧思潮之激战,揭露了林纾之流的阴谋;鲁迅在“随感录”等一系列杂文中讽刺抨击了“国粹家”;新青年对荆生逐字进行批驳.林纾便成为“拼我残年,极力卫道”的悲剧.林纾只能寄望将来.◇与封建复古主义“学衡派”的论争1922年1月,梅光迪、胡先骕、吴宓办学衡月刊,打着“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旗号,批评新文化运动.梅光迪写评提倡新文化者,胡先骕写评〈尝试集〉、吴宓写论新文化运动,提出较系统的批评,以文化重构中的稳健立场批评运动中的偏激,但基本持否定态度.新文学阵营及时进行了揭露和打击.鲁迅首先写了估学衡一文,着重揭露其“学贯中西”的假面.◇与“甲寅派”的论争章士钊先是在甲寅周刊第1卷第9号上重登了他在1923年发表过的评新文化运动,该文极力否认文化有新旧优劣之别,企图以此否定新文化运动的存在依据和历史意义.接着,又发表了评新文学运动一文,说“吾之国性群德,悉存文言,国苟不亡,理不可弃”,提倡“读经救国”,兴起复古思潮.实是对新文学和白话文进行攻击,对文言辩护摆好.高一涵、郁达夫、成仿吾写了“评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文章,鲁迅写十四年的“读经”、古书与白话、答KS君等批驳.“甲寅派”随段琪瑞政府倒台而消匿.评价:在新文学阵营的强大火力打击下,随着段祺瑞政府的倒台,“甲寅派”的进攻也很快宣告失败.可以说这是新文学与旧文学,白话文与文言文的最后一次重大战役,自此,新文学和白话文的脚跟站得更稳了,虽然后来还有复古的沉渣泛起,但再也没有形成大的气候.•二、新文学阵营在与各种复古思潮进行斗争的同时,自身也在发生着分化和斗争.◇问题与主义之争1919年1919年5月,李大钊将其主编的新青年第6卷第5期编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的他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不仅引起了当时军阀政府的恐惧和仇恨,也使胡适等在政治上主张改良主义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感到不安.于是引起了“问题与主义之争”.1919年胡适接编了每周评论,取消了该刊反帝反封建的政治内容,并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从而引起了“问题与主义”之争.他在该文中提出,应多研究具体问题,少谈“好听”的主义“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还说要对社会问题作“根本解决”,乃是“自欺欺人的梦话”.文章刊出后,李大钊立即着文再论问题与主义批驳.后来,胡适又发表三论问题与主义、四论问题与主义等文,继续宣传其思想;李大钊则继续宣传社会主义,不断批判胡适.评价:这一场“问题与主义”之争,是新文学阵营内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与温和、改良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冲突的开始.这种思想上的冲突,不久即导致组织上的分化.◇对“整理国故论”的批判1923年-1925年1919年12月,胡适在新青年第7卷第1号上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用“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16个字概括“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他认为,只有通过科学的整理和鉴别,才能区别“国故”中的“国粹”和“国渣”,才有利于批判“国渣”和继承“国粹”.1923年以后,胡适竟大张旗鼓地提倡起“整理国故”来.1924年,他还为青年学生开列了一份将近200部的“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胡适对青年学生的错误导向很快就引起进步思想界和新文学阵营的关注.成仿吾的国学运动的我见、郭沫若的整理国故的评价、沈雁冰的进一步退两步等文,都批评了胡适的错误,指出了“整理国故”口号的消极作用.鲁迅当时在中国小说史研究方面作出过巨大贡献,但他却能从民族进步的大局出发,坚决反对引导青年学生去钻故纸堆.他的着名的青年必读书一文,就是针对由胡适等人造成的读古书的风气而发的.他诚恳地告诫青年学生:“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评价:在当时新文化尚未站稳脚跟,军阀政府极端恐惧青年学生接受新思想、参预政治活动的情况下,胡适的这种作法实际上起到了有利于文化复古思潮和军阀独裁统治的不良作用.◇与现代评论派的斗争1924年1924年底,在胡适的支持下,陈源、徐志摩、王世杰等人创办综合性周刊现代评论,也是一个重要的发表新文学作品的园地.但在发生女师大风潮和“三一八”惨案时,现代评论“闲话”栏的主要撰稿人陈源却站在校长杨荫榆和教育总长章士钊一边,污蔑进步学生,攻击支持学生的鲁迅.在这些问题上,鲁迅与之作了持久而又激烈的斗争.写了大量文笔犀利的杂文,剥下了陈源貌似公允平和的假面具.这些杂文后来大都收入华盖集和华盖集续编.第六节文学革命的意义参考教材一、头十年或“五四文学”的阶段划分第一个十年的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20年白话文胜利,文学革命仍在前进,至1927年形成一个时期.这十年的新文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17年初--1920年:萌芽阶段.创作实绩: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作品都产生,但除鲁迅的几篇小说外,都很幼稚.★1921年新文学社团出现—1926年北伐战争前夕:文体大解放的活跃阶段.创作实绩:鲁迅的呐喊、彷徨、郁达夫的沉沦、郭沫若的女神都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新文学第一代作家都在这一时期登上文坛,周作人、朱自清、冰心、闻一多、徐志摩等人的作品已经走向成熟.★1926年春--1927年冬,沉寂阶段,主要原因是新文学作家投身革命,置身于北伐战争.作家南下,创作减少.但此期革命文学的理论倡导和最初实践为下一时期无产阶级文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二、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思想意义.否定封建,提倡民主与科学,进行思想启蒙.•文学观念.白话文,“人”的文学,审美多样,革命使命.•联结中外.继承了中国文学传统,吸收了外国文学营养,形成开放态势.•形象更新.帝王将相、秀才英雄、才子佳人被农民、市民、劳动者、新型知识分子取代.•或内容上;文学观念上;世界性上教材p27三、文学革命的特点•理性精神的显现.启蒙、改造社会人生、人生探索、“问题小说”.思想大于审美.•感伤情调浓厚.问题、乡土、自叙传小说,以及诗歌、小说、戏剧都有.因生活痛苦和醒来后无路可走所至.•个性化追求.写个人,“表现自我”、主观情怀、个人心理、独特风格.•创作方法多样.现实主义被众多新文学作家所认同,并逐步成为主流的原因.但在“五四”时期,并不存在现实主义独尊的现象,现实主义与其他思潮、方法多元并存,形成了非常活跃的创作局面.只是到了第一个十年的后期,一般新文学作者在进行了各种创作方法的尝试之后,逐渐都转向现实主义.这种转变,对于小说创作来说收获更大一些。

文学革命的兴起

文学革命的兴起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新文学社团与流派20年代文学论争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一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

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烂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

旗上大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3、周作人《人的文学》:我所说的人道主义,并非世间所谓“悲天悯人”或“博施济众”的慈善主义,乃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

……用这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便谓之人的文学。

其中又可以分作两项,(一)是正面的,写这理想生活,或人间上达的可能性;(二)是侧面的,写人的平常生活,或非人的生活,都很可以供研究之用。

二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1、理论胡适的文学改良主张及诗歌尝试受美国“意象派”诗人的影响;陈独秀的文学革命主张受法国自然主义文学思潮影响;周作人提倡“人的文学”受日本文坛兴起的“白桦派”人道主义文学理论影响;李大钊受苏俄影响。

2、翻译《新青年》从第一卷开始就先后译介了屠格涅夫、王尔德、契诃夫、易卜生等外国作家作品,后来还推出过易卜生专号;文学革命的所有发起者和参加者几乎都翻译介绍过外国文学,密切关注西方文艺思潮和文坛动态。

3、创作鲁迅小说受多个外国作家影响,借鉴了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多种手法;郭沫若也受多个外国作家影响,形成浪漫主义风貌;郁达夫小说受日本“私小说”影响;问题小说受易卜生影响;小诗创作受泰戈尔、日本俳句影响;散文创作受英国随笔影响;等等。

文学革命

文学革命
1、白话文取得胜利,取代文言,从此,中国文学进
入现代时代,总体上的中国文化也进入现代时代。 新文化运动其内容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急 先锋的是新文学运动。 2、外国文学思潮大规模地进入中国,文学社团蜂起, 开始了思想大解放的时代。 3、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4、文学创作取得了初步的成就,并奠定了中国现代 文学类型的雏形,这一点并不为我们过去所重视。 “文学革命”确立了整个新文学、新文化的模式, 我们现在就是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产物。
胡适与“文学革命”
“白话文学”论 “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胡适在1917年1月《新青年》第2卷第5号发表了《文
学改良刍议》,它是五四文学革命的第一篇宣言。 提出“八事主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 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 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在1918年《新青年》4卷4号上又发表《建设的 文学革命论》,提出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的口号 。
二、“人”的发现与“人的文学”
二、“人”的发现与“人的文学”
“人的文学”是五四文学革命继“白话 文学”之后的第二个中心范畴。是标志 中国新文学区别于旧文学的更本质的特 征,是中国新文学建设的中最重要的一 块基石。
周作人的人的文学

周作人的人的文学
周作人以“人的文学”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他认
去描写“非人的生活”,对改造社会持积极 的态度,而且,还要展示“理想的生活” 周作人将新文学的本质界定为“重新发现 ‘人’的一种手段,根据目标在助成人性健 全发展。
1919 年初,周作人又提出“平民文 学”的概念(注:周作人:《平民文学》 《每周评论》1919 年第 5 期。),
与周作人将封建传统的旧文学概括为“贵族

第02讲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

第02讲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

第02讲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1,文学革命的前奏:中国文学现代性的早期进程(1)严复、林纾、裘廷梁的贡献。

严复思想解放的意义;林纾的翻译及其意义;晚清裘廷梁等人提倡白话文。

(2)梁启超等人的“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2,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1)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1840鸦片战争;1894年甲午战争;1898年戊戌变法;1911年辛亥革命;袁世凯、张勋复辟帝制。

第一次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思想“变革”成为可能。

(2)从新文化运动到新文学运动:袁世凯复辟帝制——1915年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1917年《新青年》移师北京——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追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它促发1919年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又反过来极大地促进新文化运动与新文学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其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其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其三、提倡新文学的文学革命。

(3)新文学运动。

新文学运动与北京大学,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文学进化论观:“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提出文学改良“八事”: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1917年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推倒贵族文学,建立平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立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立社会文学。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提出改革韵文、散文,使用标点符号。

1918年4月,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来概括文学革命的宗旨,将文学运动与国语运动结合起来。

1918年12月,周作人《人的文学》,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文学之本。

文学革命展开的主要斗争:首先是钱玄同(王敬轩)与刘半农发表“双簧信”。

其次是批判“黑幕”、蝴蝶鸳鸯派等旧小说。

五四文学革命

五四文学革命

章士钊,字行严,笔名黄中黄、 章士钊,字行严,笔名黄中黄、 烂柯山人孤桐、青桐、秋桐等, 烂柯山人孤桐、青桐、秋桐等, 汉族,湖南长沙人, 汉族,湖南长沙人,1881年3月 年 月 20日生。高级民主人士、学者、 日生。 日生 高级民主人士、学者、 作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 作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曾 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第二 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任馆长,第二、 任馆长,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 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 委,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清末 任上海《苏报》主笔。 任上海《苏报》主笔。1911年后 年后 曾任北京大学教授, 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农业学 校校长,广东军政府秘书长,南 校校长,广东军政府秘书长, 北议和南方代表。 北议和南方代表。 Nhomakorabea胡适
陈独秀
5、几大刊物一起提倡白话文。一批知识 分子形成了新文学的统一战线。 (二)如何建设新文学 1、1918年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把白话文运动与国语运动结合起来。 2、周作人《人的文学》倡导新文学内容 要从“肉”与“灵”统一中表现“人”。 《平民文学》提出“人生的艺术派”的主张 “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
第一节 五四文学革命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 (一)提倡白话文 1、产生的背景 2、以陈独秀《新青年》为阵地,兴起 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陈 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二、五四文学革命 1、主张: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 提倡新文学。 2、开端: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提出“八事”。 3、1917年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明确提 出“三大主义”,对整个封建旧文学宣战。 4、刘半农、钱玄同响应文学革命。 “双簧信”

五四文学革命的三个阶段

五四文学革命的三个阶段

选择填空题:1、五四文学革命的三个阶段:提出阶段: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响应阶段: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钱玄同与刘半农的"双簧信"扩大阶段: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2、文学研究会时间:1921年1月地点:北京成立发起人: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12人主张:将文艺当做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

刊物:《小说月报》3、创造社时间:1921年7月地点:日本东京发起人: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

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造的"直觉"与"灵感",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

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4、湖畔诗社时间:1922年3月地点:成立于杭州发起人: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主张:专心致志作情诗5、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新学史上的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6、《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高峰。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

7、20年代小说代表作家代表作品A、庐隐:《海滨故人》《或人的悲哀》《丽石的日记》B、王统照:《沉思》《微笑》《湖畔儿语》《山雨》C、许杰:《惨雾》《赌徒吉顺》D、鲁彦:《菊英德出嫁》黄金》E、许钦文:《鼻涕阿二》《疯妇》F、废名:《竹林的故事》《菱荡》《浣衣亩》G、张资平:《梅岭之春》《冲积化石》《飞絮》(转折)H、叶绍钧: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出现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

第一讲 文学革命与白话文学

第一讲  文学革命与白话文学
第一讲 文学革命与白话文学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一.文学革命的兴起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文学开始了由传统向现 代的转型。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 树立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示着中国古典文学的结束,现 代文学的起始。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在上海创刊,第 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迁入北京,主编陈独 秀,集结了一批推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人物,并 且在1919年借五四运动的大势,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 运动推向高潮。《新青年》集中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 特色。
7、与“甲寅派”的论争。发生于1925年。当时任 北洋军阀司法与教育总长的章士钊复刊了《甲寅》周刊, 发表了《评新文化运动》等文,试图从逻辑学、语言学、 文化史等角度论争白话文不能取替文言文。 二.文学革命产生的历史条件 1.晚清文学的变革为文学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提供了必要的思想资源。 “诗界革命”——梁启超 “文界革命”——梁启超 “小说界革命”——严复、夏曾佑 、鲁迅 戏剧观念更新 ——陈独秀 2.域外文学的大量输入,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刺激, 促使中国文学内部结构发生变迁。(林纾、周作人、周 树人、徐念慈、包天笑等)
一、文学研究会 1.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 雁冰、王统照、许地山、朱希祖、蒋百里、耿济之、 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叶绍钧等12人。后发展成 员170多人。 2.会刊: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小说月报》。 3.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 文学(《文学研究会简章》)。他们宣称“将文艺当 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 去了。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 切要的一种工作。”(《文学研究会宣言》)。注重 文学的社会功利性,所以被看做是“为人生而艺术” 的一派。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 的一般问题。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文诗集:
胡适《尝试集》
《蝴蝶》
——胡适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希望》
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 希望花开好。 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急坏看花人, 苞也无一个。 眼看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风回, 祝汝满盆花!
章士钊:《评新文化运动》《评新文学运动》

新文学阵营的内部分化

胡适1919年提倡《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到 1923年大力提倡“整理国故”,引起了“问题与主 义之争”,侧面也预示着新文学倡导者自身逐渐成 熟,新文学、新文化运动的不断深入。
第三节 新文学社团流派
至1925年,文学社团与相应的刊物多达一百多个,这标志着新文学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1918 “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周作人:《人的文学》,1918 在“灵”与“肉”的统一中表现“人” 周作人:《平民文学》,1919 “人生的艺术派”,“以真为美,美即在其中” 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1920 “为社会写实”,而“不是为个人造名” 如何建设新诗、新小说、新戏剧 最终成果:北洋政府教育部认可白话为“国语”, 并于1920年下令国民学校采用语体文教学
1917——1927年 “20 年代文学 /五四时期的文学” 1928——1937年 ‘30年代文学” 1937 ——1949年 “40年代文学 ”
教案
五四文学革命



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 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时期,陈独秀主编的《新青 年》( 1915年9月在上海创刊, 第一卷原名《青年杂志》 1917年 迁至北京。 )为主要阵地,兴起 了“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 思想启蒙运动。 这场文学革命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 学,提倡新文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革命我的《文学改良刍议》发表以来,已有一年多了。

这十几个月之中,这个问题引起了很多很有价值的讨论,居然受了很多很可使人乐观的响应。

我想我们提倡文学革命的人,固然不能不从破坏一方面下手。

但是我们仔细看来,现在的旧派文学实在不值得一驳。

甚么桐城派的古文哪,文选派的文学哪,江西派的诗哪,梦窗派的词哪,聊斋志异派的小说哪,──都没有破坏的价值。

他们所以还能存有国中,正因为现在还没有一种真有价值,真有生气,真可算作文学的新文学起来代他们的位置。

有了这种「真文学」和「活文学」,那些「假文学」和「死文学」,自然会消灭了。

所以我望我们提倡文学革命的人,对于那些腐败文学,个个都该存一个「彼可取而代也」的心理,个个都该从建设一方面用力,要在三五十年内替中国创造出一派新中国的活文学。

我现在做这篇文章的宗旨,在于贡献我对于建设新文学的意见。

我且先把我从前所主张破坏的八事引来做参考的数据:一,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

二,不做「无病呻吟」的文字。

三,不用典。

四,不用套语烂调。

五,不重对偶:──文须废骈,诗须废律。

六,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

七,不摹仿古人。

八,不避俗话俗字。

这是我的「八不主义」,是单从消极的,破坏的一方面着想的。

自从去年归国以后,我在各处演说文学革命,便把这「八不主义」都改作了肯定的口气,又总括作四条,如下:一,要有话说,方才说话。

这是「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一条的变相。

二,有甚么话,说甚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

这是二、三、四、五、六诸条的变相。

三,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

这是「不摹仿古人」一条的变相。

四,是甚么时代的人,说甚么时代的话。

这是「不避俗话俗字」的变相。

这是一半消极,一半积极的主张。

一笔表过,且说正文。

二我的「建设新文学论」的唯一宗旨只有十个大字:「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仅仅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

有了国语的文学,方才可有文学的国语。

有了文学的国语,我们的国语才可算得真正国语。

国语没有文学,便没有生命,便没有价值,便不能成立,便不能发达。

这是我这一篇文字的大旨。

我曾仔细研究:中国这二千年何以没有真有价值真有生命的「文言的文学」?我自己回答道:「这都因为这二年的文人所做的文学都是死的,都是用己经邛了的语言文字做的。

死文字决不能产出活文学。

所以中国这二千年只有些死文学,只有些没有价值的死文学。

」我们为什么爱读《木兰辞》和《孔雀东南飞》呢?因为这两首诗是用白话做的。

为甚么爱读陶渊明的诗和李后主的词呢?因为他们的诗词是用白话做的。

为甚么爱杜甫的《石壕吏》、《兵车行》诸诗呢?因为他们都是用白话做的。

为甚么不爱韩愈的《南山》呢?因为他用的是死字死话。

……简单说来,自从《三百篇》到于今,中国的文学凡是有一些价值有一些儿生命的,都是白话的,或是近于白话的。

其余的都是没有生气的古董,都是博物院的陈列品!再看近世的文学:何以《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可以称为「活文学」呢?因为他们都是用一种活文字做的。

若是施耐庵、邱长春、吴敬梓、曹雪芹,都用了文言做书,他们的小说一定不会有这样生命,一定不会有这样价值。

读者不要误会,我并不曾说凡是用白话做的书都是有价值有生命的。

我说的是,用死了的文言决不能做出有生命有价值的文学来。

这一千多年的文学,凡是有真正文学价值的,没有一种不带有白话的性质,没有一种不靠这个「白话性质」的帮助。

换言之,白话能产出有价值的文学,也能产出没有价值的文学;可以产出《儒林外史》,也可以产出《肉蒲团》。

但是那已死的文言只能产出没有价值没有生命的文学,决不能产出有价值有生命的文学;只能做几篇《拟韩退之〈原道〉》或《拟陆士衡〈拟古〉》,决不能做出一部《儒林外史》。

若有人不信这话,可先读明朝古文大家宋濂的《王冕传》,再读《儒林外史》第一回的《王冕传》,便可知道死文学和活文学的分别了。

为甚么死文字不能产生活文学呢?这都因为文学的性质。

一切语言文字的作用在于达意表情;达意达得妙,表情表得好,便是文学。

那些用死文言的人,有了意思,却须把这意思翻成几千年前的典故;有了感情,却须把这感情译为几千年前的文言。

明明是客子思家,他们须说「王粲登楼」、「仲宣作赋」;明明是送别,他们却须说「阳关三迭」、「一曲渭城」;明明是贺陈宝琛七十岁生日,他们却须说是贺伊尹、周公、傅说。

更可笑的,明明是乡下老太婆说话,他们却要叫他打起唐宋八家的古文腔儿;明明是极下流的妓女说话,他们却要他打起胡天游、洪亮吉的骈文调子……请问这样做文章如何能达意表情呢?既不能达意,既不能表情,那里还有文学呢?即如那《儒林外史》里的王冕,是一个有感情、有血气、能生动、能谈笑的活人。

这都因为做书的人能用活言语活文字来描写他的生活神情。

那宋濂集子里的王冕,便成了一个没有生气,不能动人的死人。

为甚么呢?因为宋濂用了二千年前的死文字来写二千年后的活人;所以不能不把这个活人变作二千年前的木偶,才可合那古文家法。

古文家法是合了,那王冕也真「作古」了!因此我说,「死文言决不能产出活文学」。

中国若想有活文学,必须用白话,必须用国语,必须做国语的文学。

三上节所说,是从文学一方面着想,若要活文学,必须用国语。

如今且说从国语一方面着想,国语的文学有何等重要。

有些人说:「若要用国语做文学,总须先有国语。

如今没有标准的国语,如何能有国语的文学呢?」我说这话似乎有理,其实不然。

国语不是单靠几位言语学的专门家就能造得成的;也不是单靠几本国语教科书和几部国语字典就能造成的。

若要造国语,先须造国语的文学。

有了国语的文学,自然有国语。

这话初听了似乎不通。

但是列位仔细想想便可明白了。

天下的人谁肯从国语教科书和国语字典里面学习国语?所以国语教科书和国语字典,虽是很要紧,决不是造国语的利器。

真正有功效有势力的国语教科书,便是国语的文学,便是国语的小说、诗文、戏本。

国语的小说、诗文、戏本通行之日,便是中国国语成立之时。

试问我们今日居然能拿起笔来做几篇白话文章,居然能写得出好几百个白话的字,可是从甚么白话教科书上学来的吗?可不是从《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书学来的吗?这些白话文学的势力,比甚么字典教科书都还大几百倍。

字典说「这」字该读「鱼彦反」,我们偏读他做「者个」的者字。

字典说「么」字是「细小」,我们偏把他用作「甚么」、「那么」的么字。

字典说「没」字是「沉也」,「尽也」,我们偏用他做「无有」的无字解。

字典说「的」字有很多意义,我们偏把他用来代文言的「之」字,「者」字,「所」字和「徐徐尔,纵纵尔」的「尔」字。

……总而言之,我们今日所用的「标准白话」,都是这几部白话的文学定下来的。

我们今日要想重新规定一种「标准国语」,还须先造无数国语的《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

所以我以为我们提倡新文学的人,尽可不必问今日中国有无标准国语。

我们尽可努力去做白话的文学。

我们可尽量采用《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的白话。

有不合今日的用的,便不用他;有不够用的,便用今日的白话来补助;有不得不用文言的,便用文言来补助。

这样做去,决不愁语言文字不够用,也决不用愁没有标准白话。

中国将来的新文学用的白话,就是将来中国的标准国语。

造中国将来白话文学的人,就是制定标准国语的人。

我这种议论并不是「向壁虚造」的。

我这几年来研究欧洲各国国语的历史,没有一种国语不是这样造成的。

没有一种国语是教育部的老爷们造成的。

没有一种是言语学专门家造成的。

没有一种不是文学家造成的。

我且举几条例为证:一,意大利。

五百年前,欧洲各国但有方言,没有「国语」。

欧洲最早的国语是意大利文。

那时欧洲各国的人多用拉丁文著书通信。

到了十四世纪的初年,意大利的大文学家但丁(Dante)极力主张用意大利话来代拉丁文。

他说拉丁文是已死了的文字,不如他本国俗话的优美。

所以他自己的杰作《喜剧》,全用脱斯堪尼(Tuscany)(意大利北部的一邦)的俗话。

这部《喜剧》,风行一世,人都称他做「神圣喜剧」。

那「神圣喜剧」的白话后来便成了意大利的标准国语。

后来的文学家巴卡嘉(Boccacio,1313--1375)和洛兰查(LorenzodeMedici)诸人也都用白话作文学。

所以不到一百年,意大利的国语便完全成立了。

二,英国。

英伦虽仅仅一个小岛国,却有无数方言。

现在通行全世界的「英文」,在五百年前还仅仅伦敦附近一带的方言,叫做「中部土语」。

当十四世纪时,各处的方言都有些人用来做书。

后来到了十四世纪的末年,出了两位大文学家,一个是是赵叟(Chaucer,1340--1400)一个是威克列夫(Wycliff,1320--1384)。

赵叟做了很多诗歌,散文都用这「中部土语」。

威克列夫把耶教的《旧约》、《新约》也都译成「中部土语」。

有了这两个人的文学,使把这「中部土语」变成英国的标准国语。

后来到了十五世纪,印刷术输进英国,所印的书多用这「中部土语」,国语的标准更确定了。

到十六、十七世纪,萧士比亚和「伊里沙白时代」的无数文学大家,都用国语创造文学。

从此以后,这一部分的「中部土语」,不但成了英国的标准国语,几乎竟成了全地球的世界语了!此外,法国、德国及其它各国的国语,大都是这样发生的,大都是靠着文学的力量才能变成标准的国语的。

我也不去一一的细说了。

意大利国语成立的历史,最可供我们中国人的研究。

为甚么呢?因为欧洲西部北部的新国,如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他们的方言和拉丁文相差太远了,所以他们渐渐的用国语著作文学,还不算希奇。

只有意大利是当年罗马帝国的京畿近地,在拉丁文的故乡,各处的方言又和拉丁文最近。

在意大利提倡用白话代拉丁文,真正和在中国提倡用白话代汉文,有同样的艰难。

所以英、法、德各国语,一经文学文学发达以后,便不知不觉的成为国语了。

在意大利却不然。

当时反对的人很多,所以那时新文学家,一方面努力创造国语的文学,一方面还要做文章鼓吹何以当废古文,何以不可不用白话。

有了这种有意的主张(最有力的是但丁﹝Dante)和阿儿白狄﹝Alberti)两个人),又有了那些有价值的文学,才可造出意大利的「文学的国语」。

我常问我自己道:「自从施耐庵以来,很有了些极风行的白话文学,何以中国至今衰不曾有一种标准的国语呢?」我想来想去,只有一个答案。

这一千年来,中国固然有了一些有价值的白话文学,但是没有一个人出来明目张胆的主张用白话为中国的「文学的国语」。

有时陆放翁高兴了,便做一首白话诗;有时柳耆卿高兴了,便做一两白话的小说。

这都是不知不觉的自然出产品,并非是有意的主张。

因为没有「有意的主张」,所以做白话的只管做白话,做古文的只管做古文,做八股的只管做八股。

因为没有「有意的主张」,所以白话文学从不曾和那些「死文学」争那「文学正宗」的位置。

白话文学不成为文学正宗,故白话不曾成为标准国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