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催眠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静催眠药
指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选择抑制,能够抗焦虑和起到催眠作用的药物。

✓小剂量
安静、嗜睡;解除焦虑、烦躁---------镇静药(sedative)✓加大剂量
诱导入睡、改善睡眠状态------催眠药(hypnotic)
✓大剂量
产生麻醉
❖分类
①苯二氮卓类(Benzodiazepines,BZ)
安定(地西泮)、氯氮卓、去甲羟基安定、氟安定、硝基安定、舒乐安定
②巴比妥类
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硫喷妥
③其他类镇静催眠药
水合氯醛
作用:缩短入睡潜伏期,减少觉醒次数,延长睡眠时间,对REM睡眠影响较小,停药后“反跳”较轻,易停药。

用途:各种失眠。

一、苯二氮卓类
安定(地西泮;valium,diazepam)
体内过程
吸收:口服吸收完全,1小时左右血药浓度达高峰,而肌内注射吸收不规则,血药浓度亦较低。

分布:其脂溶性高,静脉注射后很快透过血脑屏障,随后大量分布到脂肪组织,再分布相t1/2约1小时。

代谢:在肝药酶作用下转化为具有活性的去甲安定,并进一步转化为去甲羟安定。

排泄:原型药物及其代谢物最终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失活,经肾排出。

❖作用与应用
①抗焦虑
作用部位:边缘系统,抑制海马和杏仁核神经原的电活动。

用途:焦虑症,麻醉前给药。

小于镇静剂量即可,选择性高,不容易产生依赖性
→焦虑产生的胃肠道紊乱,失眠
②镇静催眠
作用部位:脑干网状结构。

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快动眼睡眠和深睡眠
作用弱于巴比妥,所以反跳现象小
③抗惊厥抗癫痫
作用:拮抗戊四唑和印防己毒素诱发的动物惊厥,对于电惊厥和士的宁诱发的惊厥效果差。

用途:破伤风、子痫、药物中毒和小儿高热惊厥等。

静脉注射用于癫痫持续状态(首选)④中枢性肌松作用
作用: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下行系统对脊髓神经元的易化作用,较大剂量时抑制脊髓多突触反射。

用途:大脑麻痹,脑血管意外或脊髓损伤引起的肌僵直;缓解关节病变、腰肌劳损等所致肌肉痉挛。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为嗜睡、乏力、头昏、影响技巧性操作和驾驶安全。

大剂量时偶有共济失调,语言不清,肌肉无力。

静脉注射过快会抑制呼吸功能和循环系统功能。

数周或数月用药可产生依赖性,可产生戒断症状,如失眠、兴奋、焦虑、震颤、甚至惊厥。

偶有过敏反应如皮疹、白细胞减少等。

氯氮卓(利眠宁chlordiazepoxide,librium)
口服吸收慢。

主要用于焦虑症,神经官能症,失眠症。

去甲羟基安定(奥沙西泮,oxaxepam)
抗焦虑作用强。

氟安定(氟西泮,flurazepam)
作用持久,连续用药催眠作用增强。

用于各种失眠症。

硝基安定(硝西泮,nitrazepam)
催眠作用显著,抗惊厥作用强。

主要用于失眠,焦虑症及癫痫持续状态。

舒乐安定(艾司唑仑,estazolam)
口服吸收快,半衰期短。

镇静催眠作用强,主要用于焦虑、失眠、紧张恐惧和术前镇静。

二、巴比妥类
体内过程:
①口服巴比妥类均快速而完全吸收,一般10~60分钟起效。

因为脂溶性好,所以更快穿透血脑屏障,发挥药效
②硫贲妥脂溶性很高,静脉注射后很快进入中枢发挥作用,作用持续时间较短。

③苯巴比妥脂溶性低,吸收、入脑、起作用均慢。

④消除方式:
脂溶性高:经肝药酶代谢,代谢产物由肾脏排出。

脂溶性低:原形由肾脏排出,排泄慢。

尿液pH值排泄影响较大。

❖药理作用
1.选择性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随剂量增加可相应引起镇静、催眠、抗惊厥、麻醉,剂量过大可麻痹生命中枢而致死。

催眠剂量的巴比妥类能缩短入睡时间,减少觉醒次数,延长总睡眠时间,但明显缩短REM睡眠。

2.诱导肝药酶
❖作用与应用
a.镇静催眠
用于消除病人紧张和焦虑,治疗失眠,现已少用。

抗惊厥
用于小儿高热、子痫、破伤风及药物中毒所致的惊厥。

b.抗癫痫
苯巴比妥广泛用于抗癫痫或癫痫持续状态。

c.麻醉和麻醉前给药
硫贲妥静脉给药用于麻醉或诱导麻醉。

❖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宿醉”现象,翌日出现头晕、乏力、困倦、恶心等。

巴比妥类诱导肝药酶产生,加速自身代谢,产生耐受性。

也加速其它一些药物如皮质激素、苯妥英、香豆素类等的代谢。

长期应用巴比妥类易成瘾,应避免滥用。

偶见过敏反应,如皮炎、皮疹等。

中毒剂量为催眠剂量的5~10倍。

主要表现:深度昏迷、呼吸抑制、反射减弱或消失、血压降低甚至休克。

解救原则:
三、其他类镇静催眠药
佐匹克隆
主要用于催眠,其特点是入睡快。

对快动眼睡眠影响小,反跳现象小,对深睡眠影响大。

唑吡坦
镇静催眠作用较强。

失眠者服用后入睡快,增加深睡眠,睡眠质量高,醒后感觉良好。

常规剂量不产生耐受性。

停药后无“反跳”现象。

✓水合氯醛
口服易吸收,15分钟起效,作用维持6~8小时。

没有宿睡现象。

大剂量有抗惊厥作用。

主要用于催眠,用于顽固性失眠及其他药物无效的失眠。

破伤风、子痫。

有耐受性及成瘾性,刺激大✓甲丙氨酯
口服易吸收,催眠效果好。

兼有抗焦虑作用。

主要用于镇静、抗焦虑、催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癫痫发作类型
1.部分性发作
a.单纯部分性发作(局灶性)
b.复杂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伴有意识障碍
c.部分性发作继发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
2.全身性发作
大发作(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
小发作(失神发作)
肌阵挛发作
癫痫持续状态
❖抗癫痫药物
癫痫的类型是选择药物的依据。

经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后,约有75% - 80%的患者的癫痫发作可得到完全控制;但仍有10%的患者疗效不佳。

❖药物作用
1.作用于病灶神经原,直接抑制其过度放电
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介导的兴奋(谷氨酸)
2.作用于病灶周围正常脑组织,抑制异常放电的扩散。

调节离子的膜传导(减少Na+和Ca2+内流)
增强抑制性神经递质介导的兴奋(GABA)
苯妥英钠( phenytoin sodium,大仑丁)
❖应用
1.抗癫痫作用:对于大发作以及各种局限性发作效果
最好,对于小发作和肌阵挛发作无效。

注射给药时
用于治疗癫痫持续状态。

机理:
阻止癫痫病灶的放电向周围扩散而发挥其抗癫痫作用的,对于病灶本身的放电并无影响。

✓膜稳定作用:降低细胞膜对Na+、 Ca2+的通透性,细胞膜兴奋性降低。

但对哺乳动物下丘脑神经元的
T Ca2+通道无作用
✓增加脑内GABA含量。

2.治疗外周神经痛
有稳定神经元膜的作用。

对因治疗(排除毒物)消化道:KMnO4洗胃;Na2SO4导泻血液:透析
肾脏:NaHCO3碱化尿液
强迫利尿:饮水、输液、利尿药
对症治疗维持呼吸及循环功能:人工呼吸、输
液、保温、使用升压药。

临床上用于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

3.抗心律失常
❖不良反应
a.局部刺激:口服引起恶心、呕吐等。

b.齿龈增生
c.口服过量影响小脑和前庭功能:引起眼球震颤,共
济失调,眩晕,复视等。

d.血液系统:长期用药导致叶酸缺乏症,巨幼红细胞
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e.过敏反应:皮肤瘙痒,皮疹等。

f.其它反应:妊娠期服用偶致畸胎。

加速维生素D的
代谢,出现低钙血症,软骨病和佝偻病等。

久用骤
停可使癫痫症状加重,甚至诱发癫痫持续状态。

❖药物相互作用
✓苯妥英钠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0%,与保泰松、水杨酸类等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合用时,因竞争
性结合,使苯妥英钠的血浆游离药物浓度升高。

✓本身被肝药酶代谢,药酶抑制剂(如氯霉素、异烟肼)可提高其血药浓度;药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可减低其血药浓度。

✓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
癫痫大发作、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之一。

除失神性发作(小发作)都可以治。

✓卡马西平(酰胺咪嗪carbamazepine)
精神运动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
对局限性发作和癫痫大发作也有效。

治疗神经痛效果优于苯妥英;还可用于尿崩症。

✓乙琥胺(ethosuximide)
为癫痫小发作的首选药。

(阻断T Ca通道,抑制3Hz放电)
对混合型发作常合用苯巴比妥、苯妥英钠。

✓丙戊酸钠(sodium vaplroate)
广谱抗癫痫药(↑GABA含量,阻止Na+内流,阻断T 型Ca2+通道),对大发作不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但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无效者,仍有效。

对小发作优于乙琥胺,
常见不良反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肝损伤等
✓安定
为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

抗惊厥药
硫酸镁(magnesiun sulfate)
✓口服给药:
作用:泻下、利胆
用途:导泻
✓注射给药:
作用:中枢抑制、骨骼肌松弛
用途:子痫、破伤风惊厥
抗精神失常药
精神失常(psychiatric disorders)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的异常,是人类常见的病症之一,发病率较高。

①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60~70%)
知觉障碍;情感障碍;思维障碍;行为障碍
②躁狂抑郁症(manic and depression)
躁狂症;抑郁症
③焦虑症(anxiety)
④其他更年期忧郁症;神经衰弱、癔症、强迫症;❖抗精神病药分类:
a.抗精神分裂症药:
吩噻嗪类氯丙嗪
丁酰苯类氟哌啶醇
硫杂恩类泰尔登
b.抗躁狂药:碳酸锂
c.抗抑郁药:
三环类抗抑郁药:丙米嗪,阿密替林;
四环类抗抑郁药:麦普替林,米安色林;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精神兴奋药
d.抗焦虑药:安定
抗精神病分裂药
多巴胺学说与脑内DA神经通路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是脑内DA功能增强所致
✧黑质-纹状体DA通路:主要作用是调控姿势
反射和运动性活动
✧中脑皮层、中脑-边缘叶DA通路:前者有认
知、意识活动功能,后者是情绪和感情表达
的中枢。

✧下丘脑垂体DA通路:参与抑制垂体激素的释
放,例如催乳剂(prolactin)、黄体激素、促
黑激素(MSH)。

吩噻嗪类----氯丙嗪(chlorpromazine)冬眠灵阻断D2受体、α受体、H1受体、5-HT2受体和M受体。

作用广泛,副作用多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①镇静作用:
使实验动物减少自发活动,可诱导入睡但易觉醒,加大用量一般不导致麻醉。

能减少动物的攻击行
为,使之驯服。

可抑制大、小鼠条件性回避反应而不抑制非条件性
逃避反应(筛选抗精神病药的一种方法)。

作用机制:阻断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外侧部,接受特异性感觉冲动传入的受体,抑制冲动传入
网状结构,使上行激活系统功能降低。

②抗精神病作用:
能消除幻觉、妄想、躁狂,减轻思维和情感障碍等阳性症状,使患者恢复理智、情绪安定、生活自理。

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中脑-边缘系统、中脑-皮质通路的D2受体有关。

③镇吐作用
小剂量抑制催吐化学感受区(CTZ),对抗去水吗啡的催吐作用。

大剂量直接抑制呕吐中枢.
一般不能制止前庭刺激所致的呕吐。

作用机制:阻断CTZ的D2受体。

④对体温调节的影响
特点:
对正常体温有影响;
机体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升降,同时能降低机体对各种伤害性刺激的反应。

机理:
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干扰其恒温调控功能;
抑制代谢,使机体产热减少;
阻断α-R,血管扩张,散热增加。

⑤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可加强麻醉药、镇静催眠药、镇痛药、解热镇痛药和乙醇的作用。

2.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
阻断α–R:
可翻转Adr的升压作用;
还可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和血管平滑肌。

结果:BP下降。

反射性HR加快。

阻断M-R:
(阿托品)作用弱,无临床意义。

3.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阻断结节漏斗处(下丘脑)D2受体
→减少催乳素抑制因子的释放→催乳素分泌增多→乳房增大,泌乳
→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
→抑制生长素分泌
用途:
a.各型精神分裂症,躁狂症
b.呕吐、顽固性呃逆
c.配合物理降温用于低温麻醉
d.人工冬眠
“冬眠合剂”: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杜冷丁)
不良反应
1.一般反应
CNS抑制:困倦、嗜睡、注意不集中。

阻断M-R:口干、便秘、HR加快、调节麻痹。

局部刺激:
体位性低血压:阻断α-R 2.锥体外系反应:
阻断黑质-纹状体DA通路的D2受体→抑制多巴胺能神经→胆碱能神经相对增强
巴金森氏综合征:发生率30%。

肌肉张力增加,面具脸,动作迟缓,肌肉震颤等。

静坐不能
急性肌张力障碍:面、舌、颈部大幅度怪异动作。

3.变态反应
4.内分泌紊乱:阻断下丘脑垂体D2受体
抗躁狂抑郁药
躁郁型精神病表现为:躁狂或抑郁二者之一反复发作,或交替发作。

病因与脑内单胺类功能失调有关。

碳酸锂(lithium carbonate)
抑制脑内NA和DA释放,促进NA的再摄取,降低突触间隙中NA浓度→↓NA降躁狂,中枢Ach功能↑而降躁狂用于治疗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的躁狂症状。

安全范围窄。

中毒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表现为意识障碍,语言不清,震颤,惊厥,昏迷等。

氟西汀(百忧解)、帕罗西汀
CNS: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振奋精神。

机理:抑制中枢神经元5-HT的再摄取,增强突触的传导功能。

对组胺、M、a-受体的阻断作用弱
丙米嗪(米帕明,imipramine)
CNS: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振奋精神。

机理:抑制突触前膜对NA、5-HT的再摄取,增强突触的传导功能。

阻断M-R:抗胆碱作用。

心血管系统:BP降低,HR加快,可诱发心律失常
用途
各种抑郁症
小儿遗尿症
不良反应
阻断M-R:口干、便秘、视力模糊。

过敏反应:偶见。

有些可由抑郁状态转为躁狂兴奋状态。

抗震颤麻痹药
震颤麻痹(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PD)抗震颤麻痹药分类
●拟多巴胺类药:
左旋多巴,金刚烷胺,溴隐亭,司立吉林
●中枢抗胆碱药:
NA功能亢进——躁狂
NA功能不足——抑郁
共同生化基础:5-HT缺乏
安坦(苯海索),卡马特灵
左旋多巴(levodopa)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抗震颤麻痹: L-dopa→中枢→DA,补充纹状体内
DA的不足,对抗Ach受体功能。

✓作用特点:
①起效慢;
②对肌肉僵直、运动困难疗效好,对震颤疗效差;
③对轻症及年轻患者疗效好,对老年人或重症患者疗效差。

2.治疗肝昏迷:
❖不良反应
a.胃肠道反应:
b.心血管反应:
轻度体位性低血压(中枢作用),心动过速,心律
失常(DA激动b受体)。

c.不自主异常运动:
口-舌-唇不自主运动,提示L-dopa已达最大剂量
或疗程较长;开-关现象(“ON-OFF” phenomenon)。

d.精神障碍:
激动不安,失眠,焦虑,幻觉,恶梦,躁狂,妄想。

卡比多巴(α-甲基多巴肼,carbidopa)(一)信尼麦(sinemer)
卡比多巴:左旋多巴1:10
(二)美多巴(madopar)
苄丝肼:左旋多巴1:4
苯海索(安坦; benzhexol,artane)
●缓解震颤效果好,对改善僵直及运动迟缓疗效较差●与 L-dopa合用可增加疗效。

●适用于早期轻症患者、不能耐受L-dopa或L-dopa
禁忌症患者,以及由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帕金森氏
综合征。

●中枢抗胆碱药,阻断纹状体Ach受体,也阻断DA
能神经突触前膜的Ach受体。

外周抗胆碱作用(副
作用)弱。

金刚烷胺
促进多巴胺能神经释放DA;
抑制DA再摄取。

司立吉林
选择性B型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减少DA降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