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式微柱凝胶法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分析
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ABO和RhD血型鉴定及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验中的作用

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 ABO和RhD血型鉴定及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验中的作用发布时间:2021-09-27T08:07:42.16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4期作者:巩向荣、于甜甜[导读] 为了深入研究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ABO和RhD血型鉴定及输血前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验中的作用。
巩向荣、于甜甜1.北大医疗淄博医院(山东淄博)2550002.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山东淄博)255000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ABO和RhD血型鉴定及输血前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验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输血患者共500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卡式微柱凝胶技术检验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试管法鉴定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500例患者。
对比两组患者检测结果。
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输血患者ABO和RhD血型鉴定准确率分别为99.08%和99.16%,均高于试管法的97.04%和98.68%,研究组输血前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1.12%,显著高于参照组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对输血患者实施卡式微柱凝胶技术检验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检测结果准确率,故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卡式微柱凝胶技术;ABO血型;RhD血型;鉴定;输血前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验输血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
对大量失血患者进行输血治疗是挽救其生命的重要方法。
在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时,为了保障输血的安全性,避免输血反应的发生,必须进行交叉配血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
交叉配血的前提是保证患者血型的准确性。
现阶段,临床患者输血前常采用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对其进行ABO和RhD血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筛查。
本文主要是比较在输血前采用卡式微柱凝胶技术进行ABO和RhD血型鉴定及不规则抗体筛查与试管法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输血患者共500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卡式微柱凝胶技术检验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研究组2500例患者年龄分布居于19-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29±1.37)岁;给予试管法鉴定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参照组2500例患者年龄分布居于20-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21±1.39)岁;对比两组输血患者检测结果。
卡式微柱凝胶法在ABO血型鉴定中的应用效果

卡式微柱凝胶法在ABO血型鉴定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输血检验的过程中,使用卡式微柱凝胶法在ABO血型鉴定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盐水法ABO血型鉴定方式,实验组的患者给予卡式微柱凝胶法进行ABO血型鉴定。
测定两组患者血液检验一次性正确率,并分别对正定型和反定型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液经卡式微柱凝胶法检测得到一次性正确率正定型是100.00%,一次性正确率反定型99.60%,优于同等情况下使用传统盐水法检测的对照组患者数据,对照组患者一次性正确率正定型是96.20%,反定型是95.20%(P<0.05)。
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ABO血型鉴定时,使用卡式微柱凝胶法增强安全保障,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在临床上得到推广。
关键词:卡式微柱凝胶; ABO血型鉴定;检验效果引言:输血治疗与其他治疗相比,对时效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更高。
然而传统的ABO鉴定方式却存在一定的弊端,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当前医学发展的需要。
准确的ABO血型鉴定结果保证后续输血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卡式微柱凝胶法以其精准度、操作简洁性和安全性逐步发展,成为满足现代医学的一种高效检验方法。
作为一种免疫检测血型血清的方式,卡式微柱凝胶法不但污染小,而且需要的样品计量也不高,逐步成为ABO血型鉴定的首选方式。
为进一步确定卡式微柱凝胶检验法的可靠性,提升ABO血型鉴定应用效果,我院就1000例住院临床患者的ABO血型鉴定效果对比分析,现做出如下的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0例就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
我院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均为500例。
其中实验组年龄范围是24.6-65.7岁,平均年龄范围是(44.8±2.6)岁,男性患者253例,女性患者247例;对照组有500例,年龄范围是27. 2-63.4岁,平均年龄范围是(43.7±3.1)岁,男性患者252例,女性患者248例。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输血检验血型鉴定中的临床效果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输血检验血型鉴定中的临床效果发布时间:2021-11-09T08:28:01.728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7期作者:杨荣生汪鑫李晓曦[导读] 目的探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输血检验血型鉴定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输血患者90例,杨荣生汪鑫李晓曦襄阳市中医医院(襄阳市中医药研究所)输血科湖北,襄阳441000【摘要】目的探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输血检验血型鉴定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输血患者90例,分为两组同时进行实验,对照组常规方法检验,研究组卡式微柱凝胶检验。
比较两组检验结果。
结果研究组检验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输血检验血型鉴定中,卡式微柱凝胶检验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卡式微柱凝胶;输血检验;血型鉴定;临床效果输血是临床抢救治疗患者的重要组成部分,输血相容性检验对临床输血来说非常重要,快速、准确鉴定血型,是及时、有效输血的先决条件,有利于尽快完成用血治疗,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临床中常规检验血型采用试管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是血型鉴定的经典方法。
但该方法实际工作中对于操作者技术要求高,出现疑难情况不易判断,影响后续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是临床输血检验中一种新型的方法,在常规检验基础上对血型进行鉴定,具有易于操作标准化和自动化,判读客观和可靠等优点。
有关研究显示,在血液检查中使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还更有利于快速、精准实施血液配备,并且使用的样品剂量小[1]。
本次研究对卡式微柱凝胶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期望可以为临床更好的进行输血检验提供依据,特别是在基层医院更有推广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输血患者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方法检验,研究组卡式微柱凝胶检验。
研究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45.7±2.3)岁。
卡式微柱凝胶法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

沉于凝胶尖底 部为 阴性 。③操 作过 程更
加标 准 化 : 设 定 的标 准 离 心 时 间及 转 速 以 及对 结 果 判 定 的条 件 , 更 有 效 的减 低 了人
血型。结果 : 微 柱 凝 胶 检 测 卡 与 试 管
后血清 S 1 0 0 B蛋 白含量变化 [ J ] . 中国临床
神经外科杂志 , 2 0 0 8 , 1 3( 5 ) : 2 7 7— 2 7 8 .
3 L a l o u s e h e k W, En d l e r G, S e h i l l i n g e r M, e t a 1 .
有关 , 如A l z h e i m e r ’ s 病、 唐 氏综 合 征 、 多
发性硬化 、 癫、 脑 血管 病 、 克 一雅 氏 病 、 病 毒性脑炎 、 细 菌 性 脑 膜 炎 以及 格林 一巴 利
对 于急性脑梗死 不仅有诊断意义 , 也 是治
疗 效 果 和 预后 判 断 的 有 用 指 标 , 有 推 广 应
为的误差 。④ 易 于保 存 : 可保 存 一 定 时
间, 以便复查 。 卡式法很大程 度上 提高 了检 验的 准 确性 , 特 别 为安 全 输血 提 供 了有 效 的保
障 J , 在 医学 检 验 中得 到 了广 泛 的应 用 。
范 更 简便 , 且 在 灵敏 度 , 特 异 性 等 方 面
门诊 和住 院患 者 1 0 0 0例 , 2 m l 静脉
血, E D T A一 2 K抗 凝 。
不能见得红细胞 与相 应的抗 体发 生皿清
学 反 应 , 从 而 达 到 分 离 凝 聚 红 细 胞 和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
方法:收治需要输血患者322例,利用卡式微柱凝胶方法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
结果:所有患者采用微柱凝胶卡氏法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
其中Rh血型鉴定322例,结果RhD阴性1例(0.31%),C阴性28例(8.7%),E阴性101例(31.4%),交叉配血试验发生配血不相合2例,其中1例抗-E所致,另外是由于冷凝集1例所致。
结论:微柱凝胶技术血型血型鉴定具有检测影响因素少、结果准确、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易于观察等特点,可以作为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临床输血卡式微柱凝胶正定型反定型交叉配血临床输血是救治患者的重要措施,及时安全的用血是治疗的关键,因此只有正确配血,才能做到用血安全,传统抗人球配血可检出不完全抗体,但会出现假阴性情况[1],另外操作复杂费时,不能尽快做到及时输血,卡式微柱凝胶法是建立在抗人球蛋白基础上的一种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筛查不规则抗体的新方法[2],为探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2011年1月~2012年8月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实验患者322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1年1月~2012年8月收治需要输血患者322例,男196例,女130例,年龄5~83岁,平均56.3岁,输用血液均由本市中心血站提供。
方法:①血型鉴定每位受血者、供血者交叉配血前均先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及Rh血型复检。
正定型及Rh血型:制备受血者、供血者1.5%红细胞悬液20μl加入血型卡内,直接用专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判读结果。
反定型:受血者、供血者血浆40μl加ABO标准红细胞20μl直接用专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判读结果。
②交叉配血试验[3]:制备同型受供血者血清和 1.5%的红细胞悬液,标记抗人球卡。
每孔滴加Liss液50μl,主侧:40μl受血者血清加1.5%供血者红细胞悬液20μl;次侧:40μl供血者血清加1.5%受血者红细胞悬液20μl,37℃孵育10分钟后专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观察结果,红细胞沉积在凝胶管底部者为阴性,红细胞聚集在凝胶带上部为阳性。
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血型鉴定及输血前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验中的作用分析

验 ;(%)表示计数资料,c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型鉴定情况 卡 式 微 柱 凝 胶 法 对 受 测 者 ABO 血 型 鉴 定 准 确 率 为
9 9 . 1 9 % ( 1 1 0 3 / 1 1 1 2 ),相 比 聚 凝 胺 法 检 测 准 确 率 9 7 . 2 1 % (1081/1112)明显更高(c2=12.322,P=0.000);卡式微
表 1 对比不轨则抗体检出情况 [n(%)]
组别 卡式微柱
凝胶 聚凝胺法
χ2
P
例数 抗 -c 抗 -C 抗 -e 抗 -E 抗 -D 共计
1112 4(0.36)3(0.27)3(0.27)5(0.45)3(0.27)18(1.62)
1112 2(0.18)1(0.09)1(0.09)2(0.18)1(0.09)7(0.63) 4.895 0.027
0 引言
不规则抗体为 ABO 血型系统(抗 -A、抗 -B)外其他抗体,其 中 Rh 血型抗体较为常见。在输血过程中若出现不规则抗体,则 极易引发严重输血不良反应,也是导致血型鉴定困难、溶血疾病的 常见原因之一 [1],特别对于存在输血、妊娠患者而言,加强血型鉴 定及不规则抗体检验也是保证输血安全、防治新生儿溶血病等主 要手段。目前,在传统输血检验中多包括聚凝胺法、抗人球蛋白法 等多种形式 [2],在实际配血检验中需多次洗涤红细胞,操作相对繁 琐,且灵敏度较低,易因检测误差影响患者安全,为寻找更加准确、 高效的检测方式,保证患者健康,我院特行此研究。
抽取输血受测者空腹静脉血 2 mL,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真 空 管 中 待 检 。 ① 卡 式 微 柱 凝 胶 技 术 :制 备 悬 液 :取 患 者 血 液 标 本 中压积红细胞 10 μL,置于红细胞稀释液(1.2 mL)中,观察悬液 颜色呈均匀浅红色,且外形呈无絮状物。取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 责任公司微柱凝胶卡,向其微柱孔中加入 50 μL 浓度为 1.0% 混 合筛选细胞及受测者悬液 25 μL,随后将其置于 37 ℃孵育器中孵 育 15 min,并借助全自动离心机以 1500 r/min 速率离心 3 min;卡 式微柱凝胶法血型鉴定需严格按照试剂盒及使用说明书要求操 作。②聚凝胺法:借助北京奥维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聚凝胺 试剂盒,取 3 支同类试管,标记为对照管、注册管及次测管;其中主 测管中呈装受血者血浆,加入 1 滴献血者 5% 红细胞;次测管:呈 装献血者血浆,加入 1 滴受血者 5% 红细胞;对照管:呈装阳性对 照组血浆,加入 1 滴受血者红细胞;对所有检测试管中加入 2 滴凝 聚胺溶液及低离子溶液,混合均匀后,在室温条件下孵育 1 min,并 以 3000 r/min 速率离心 10 s,取 0.1 mL 上层清液,观察红细胞有 无凝聚反应,并向其中 2 滴加复悬液,混合后倒于载玻片上,借助 显微镜观察凝集情况,血型鉴定需按聚凝胺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3 观察指标
不同标本及处理方式对微柱凝胶卡式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不同标本及处理方式对微柱凝胶卡式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的影响分析微柱凝胶卡式法是一种常见的血型鉴定方法,通过使用不同的标本和处理方式,可以对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产生影响。
本文将对不同标本及处理方式对微柱凝胶卡式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血液制品的生产和使用提供参考。
1. 全血标本全血标本是进行微柱凝胶卡式法交叉配血试验最为常见的标本类型之一。
全血标本直接来自于患者的静脉血,其中包含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等成分,可以全面地反映患者的血型和免疫情况。
在微柱凝胶卡式法交叉配血试验中,使用全血标本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血型和交叉配血情况,有助于指导输血治疗。
2. 血浆标本血浆标本是指通过离心从全血中分离得到的液体成分,其中不包含红细胞和白细胞等细胞成分。
在微柱凝胶卡式法交叉配血试验中,使用血浆标本可能会减少红细胞的干扰,能够更加清晰地观察血型抗原和抗体的凝集情况,有利于对阳性和阴性反应的判断。
由于血浆标本中缺乏红细胞成分,可能会导致部分血型抗原无法显示,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进行对照比对。
不同标本对微柱凝胶卡式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反应的观察和判断上。
全血标本能够全面地反映患者的血型和免疫情况,血浆标本和血清标本则在减少红细胞干扰的有助于更加清晰地观察和判断凝集反应。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标本类型,以确保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血样保存血样保存是影响微柱凝胶卡式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保存条件和时间可能会导致细胞的溶解、凝集试验的干扰和抗体的降解等情况发生,从而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采取适当的保存方式和时间,确保血样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以减小保存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2. 试验操作试验操作是影响微柱凝胶卡式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不同的操作人员和操作步骤可能会导致试验条件的不一致,从而影响到试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在临床血型鉴定与输血中的应用分析

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在临床血型鉴定与输血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微柱凝胶免疫分析在临床血型鉴定和输血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输血科住院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抽取患者静脉血进行分析。
分别进行血型鉴定和输血试验。
血型鉴定采用微柱凝胶法、盐水管法,输血前交叉配血试验采用微柱胶法和多胺法。
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血型鉴定和输血结果。
结果:微柱凝胶法与盐管法阳性分型与阴性分型符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多胺法相比,微柱凝胶交叉配型成功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微柱凝胶法可用于临床患者的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成功率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临床血型鉴定;输血;应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以2021年1月—2022年6月医院输血科收治的60例患者为对象,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19~62岁,平均(42.50±3.26)岁;病程1~12个月,平均(6.50±0.50)个月;体质量52~80kg,平均(60.50±1.25)kg;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18~28kg/m2,平均(22.50±1.50)kg/m2;血型:A型15例,B型20例,AB型20例,O型5例。
所有患者均采集静脉血进行微柱凝胶检验,资料齐全,可进行后续分析。
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血型鉴定:(1)微柱凝胶检验技术:取患者静脉血3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济南爱来宝医疗科技公司,BK600)进行高速离心处理,分离血浆、红细胞。
室温保存血型鉴定卡,制作5%红细胞悬液,悬液制作完成后取10μL倒入微孔管进行正定型处理;反定型处理:准备10μL5%浓度A型标准红细胞、B型标准红细胞,与50μL血浆共同加入微孔板,离心处理后快速读取结果。
(2)盐水试管法:所有血液样本离心处理,参照相应的国家标准进行血型鉴定。
微柱凝胶卡式血型鉴定的干扰因素分析及处理

红 细胞 A抗 原 或 B抗 原 弱 化 也 是 影 响 卡 式 血 型 鉴 定 正 反 定 型 不 一 弱 化 既 可 以 是 遗 传 占 15 % 抗
5 参 考 文 献
[ ] 韦王 超 , 道 章 , 文 涛 , . 肢 血 管 损 伤 的显 微 外 科 1 蔡 金 等 四 治 疗 [] 中华 显 微 外科 杂 志 ,012 ( )25 J. 20 ,4 4 :1 . [ ] 梁 发启 . 管 外 科 手术 学 [ . 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 2 血 M] 北 人
・
5 44 ・ 0
吉林 医学 2 1 年 8月第 3 卷 第 2 02 3 3期
术 ; 另 外 还 要 注 意 患 肢 肿 胀 情 况 , 术 后 患 肢 肿 胀 明显 , ② 若 要 注 意 骨 筋膜 室综 合 征 的 发 生 , 旦 诊 断 应 及 时 切 开 减 压 有 利 一
于肢体存活 ; 四肢主 干血管修复术 后 , 于血 管压力高 , ③ 由 术 后一般不需使用抗凝剂 , 只需 扩 容 、 张 血 管 、 感 染 治 疗 ; 扩 抗 而 对 手 掌 、 血管 修 复术 后 , 需 使 用 抗 凝 剂 , 他 药 物 同前 ; 指 则 其 ④ 高压 氧 治疗 也 是 一 种有 效 的措 施 , 对 改 善 患 肢 的 缺 氧 状 态 , 他
鉴 定 中 , 旦 出 现 正 反定 型结 果 不 一 致 或 c 一 n管 阳性 时 , 须 查 明原 因 , 一 步 用 血 型 血 清 学 方 法 综 合 判 断 , 可 确 定 A O血 型 必 进 方 B
结果 。
[ 关键 词 ] 微 柱 凝胶 卡 ; 型 鉴定 ; 扰 因 素 ; 析 及 处 理 血 干 分 微 柱 凝 胶 卡 式 血 型 鉴 定 是 目前 国际 卫 生 组 织 推 荐 的最 先 进 的微 柱 凝 胶 免 疫 检 测 技 术 , 式 血 型 鉴 定 可 同 时做 正 定 型 、 卡 反 定 型 、h R D及 阴性 对 照 等 项 目分 析 。笔 者 对 多 年 来 在 卡 式 血型鉴定工作 中遇到 的 2 2例 干 扰 卡 式 血 型 鉴 定 结 果 的 因 素 进 行 了分 析 , 探讨 可 能 解 决 的 办 法 , 报 告 如 下 。 并 现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临床价值分析引言:临床输血检验对于确保输血安全至关重要。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血型鉴定方法,其在临床输血检验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文旨在分析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一、卡式微柱凝胶试验的原理及优势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是一种血型鉴定技术,基于在凝胶颗粒上固相化的抗体与患者红细胞表面抗原的特异反应来进行血型鉴定。
与传统的血型鉴定方法相比,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具有以下优势:1. 灵敏度高:卡式微柱凝胶试验的凝胶颗粒表面积大,有效增加了试剂与红细胞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试验的灵敏度。
2. 应答快速: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中,试管中的凝胶颗粒会迅速沉降,便于观察和分析结果。
3. 操作简便:相对于传统的试管血型鉴定方法,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操作简单、方便,无需繁琐的步骤和显微观察。
二、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1. 血型鉴定: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患者的血型,包括ABO血型和Rh血型,这对于确保输血的安全至关重要。
2. 抗体筛查:卡式微柱凝胶试验还可以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异常的抗体,例如在产妇血液中检测Rh(D)抗体,对于预防溶血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3. 交叉试验: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可用于检测供血者与受血者之间的血清学相容性,判断是否存在不相容反应,以减少输血引发的不良反应风险。
三、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临床价值1. 提高输血安全:通过卡式微柱凝胶试验的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可以减少输血反应和溶血事件的发生。
准确的血型信息有助于选择最适合的血液产品,避免输血不相容引发的不良反应。
2. 简化操作流程:传统输血检验方法常需要多个步骤和较长的操作时间,而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则简化了这些步骤,减少了操作时间和人力成本。
3. 提高工作效率:卡式微柱凝胶试验的操作简便、结果易于判断,可以节约人力资源,并加快输血检验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4. 降低成本: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减少了试剂和仪器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临床价值分析目的探究分析在临床输血检验过程中采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进行检验的临床价值,以便能够保障患者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6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抽血检查,并采取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法和传统方法对所有患者的血型进行鉴定。
结果采取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法对260例患者的血液进行检测,一次性正定型260例,正确率达到100%,反定型258例,占99.2%;盐水法检测出的一次性正确率正定型为252例,正定型正确率为96.9%,反定型245例,占94.2%。
结论在临床输血检验中采取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法对血型进行鉴定,具有敏感性高、准确性高、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少、易于观察以及特异性强的优点,可以将其作为鉴定血型与交叉配血的主要方法。
标签:临床输血检验;卡式微柱凝胶试验;临床价值临床输血是抢救患者的重要措施,为保证治疗效果,需要保证用血的及时性和安全性[1]。
但传统血液配对法不能有效满足现代医学发展要求,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法作为一种免疫检测血型血型法,能够实现血液的快速配对[2]。
笔者对我院收治的260例患者给予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法鉴定血型,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6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男142例,女118例,年龄14~73岁,平均年龄(32.3±14.6)岁。
所有患者均取3mL肘静脉血,加入肝素抗凝。
1.2方法1.2.1检测原理人体血液中的指示性红细胞中含有抗人IgG抗体,抗体中的Fc段能够和指示性细胞发生反应并结合,如待测血清中含有抗血小板抗体,那么其能够结合后逐渐形成复合物,在复合物中增加交联试剂,聚通周能够形成网状结构。
卡式微柱凝胶系统具备离心力,能够对血液进行分析和筛选,网状复合物与凝胶表面结合后,能够将复合物与红细胞分离出来。
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血型鉴定及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中的作用

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血型鉴定及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中的作用摘要】目的: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血型鉴定及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中的作用研究。
方法:对2016年7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输血治疗的12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检测方式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8例。
对照组使用试管法进行ABO、RhD血型检测,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用凝聚胺法检测;而研究组则使用卡式微柱凝胶技术来进行检检测。
结果:研究组患者ABO、RhD血型准确率分别为99.69%、99.84%;而对照组患者ABO、RhD血型准确率分别为98.90%、99.3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1.57%,对照组检出率为0.7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在血型鉴定及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中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血型鉴定准确率和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还具备较高的灵敏度,而且在检验结果也能得到长时间保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卡式微柱凝胶技术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检测临床上除抗-A以及抗-B(ABO血型系统)之外的抗体称之为不规则抗体,而在不规则抗体之中,Rh血型抗体在临床上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1]。
不规则抗体在临床上经常会加大血型鉴定难度、致使输血出现不良反应、疑难配血,同时也会加大新生儿溶血疾病的发生,而对于具有输血史、妊娠史的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则是确保输血安全、预防新生儿溶血的重要措施[2]。
临床传统使用到的血检方式灵敏度不高、需要对红细胞进行反复洗涤,而且操作也十分的繁琐、耗时较长,不推荐使用[3]。
而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则能进一步加快血型匹配,而且不需要过多的血样剂量,污染程度也较小,可以说是灵敏度较高的一种免疫检验方式,而本文也是对这一技术在血型鉴定及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验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16年7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输血治疗的12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检测方式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8例。
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在临床血型鉴定与输血中的应用价值

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在临床血型鉴定与输血中的应用价值1. 引言1.1 背景介绍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是一种常用于临床血型鉴定和输血的先进技术。
血型的准确鉴定对于临床输血来说至关重要,而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的出现为血型鉴定提供了更加准确和方便的方法。
在传统的血型鉴定方法中,常用的是血凝法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这些方法虽然可以进行有效的血型鉴定,但是存在着操作复杂、耗时长、结果不够准确等缺点。
而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利用凝胶体系中多通道结构的优势,结合抗体对红细胞特异性识别的原理,实现了血型鉴定的自动化和高通量化,大大提高了血型鉴定的准确性和效率。
该技术的发展不仅在临床血型鉴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在输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出受血者和供血者之间是否存在血型不合,避免了输血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探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在临床血型鉴定与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深入了解该技术在血型鉴定和输血方面的优势和未来发展前景。
我们将详细介绍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的原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机制。
我们将探讨该技术在临床血型鉴定中的具体应用,分析其在提高鉴定准确性和效率方面的优势。
然后,我们将分析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在输血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其在确保输血安全和减少不良反应方面的作用。
接着,我们将讨论该技术相较传统方法的优势,归纳总结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在益处。
我们将展望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探讨其在临床血型鉴定与输血中的应用前景,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旨在全面评估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在临床血型鉴定与输血中的应用价值,促进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
2. 正文2.1 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原理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原理是一种基于凝胶和微柱技术的血型鉴定方法。
该技术是通过将被检测的血样与特定的抗体混合,然后置于凝胶中进行电泳,形成微柱反应圈。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输血检验对于确保输血安全和有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作为一种新型的血液型鉴定方法,显示出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是一种基于血浆凝胶技术的血型鉴定方法。
它通过将被测血浆与含有已知抗原的凝胶混合,观察凝胶中是否发生凝聚反应以确定血型。
与传统的凝集反应相比,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在临床输血检验中,卡式微柱凝胶试验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血型鉴定:卡式微柱凝胶试验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患者的血型,并与供血者进行配型。
这对于确保输血安全至关重要,避免血型不匹配引发的输血反应。
2. 抗体筛查: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患者血浆中存在的抗体进行筛查。
通过与凝胶中含有不同抗原的红细胞混合,观察是否发生凝聚反应,可以快速确定抗体的类型和浓度。
3. 交叉配血: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可以对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液进行
交叉配血。
通过将两者的血浆与凝胶混合,观察是否发生凝聚反应,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抗体与抗原的结合,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输血。
4. 检测输血反应:卡式微柱凝胶试验还可以用于检测输血后是否发生了血型不匹配引起的输血反应。
通过观察患者血浆与凝胶的反应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输血反应。
总之,卡式微柱凝胶试验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灵敏的血型鉴定方法,有望在临床输血检验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能够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输血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 (2)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数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情况。
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输血患者208例进行抽血检测,使用传统方法和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方法对血液样本的血型进行鉴定。
结果:使用盐水检验方法检测出一次性符合率正定型为95.19%,反定型为90.38%。
使用卡式微柱凝胶检验方法检测出一次性符合率正定型为100.00%,反定型为96.15%。
有18例血液样本为RhD型,占8.65%。
卡式法较盐水法的符合率高,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不符合血液样本中有6例血液样本由于保存时间过长无法使用,有5例血液样本的红细胞数量异常,有9例血液样本的血清蛋白中有纤维蛋白,其余血液样本通过进一步检测发现有4例血液样本有自身凝集障碍,有6例血液样本中产生自身凝集,有8例血液样本中有肿瘤因子。
结论: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方法操作较为简单,容易进行鉴定,灵敏度较高,结果较为稳定、准确,且容易保存,重复性较好,能够使临床输血的安全保障得到加强。
标签:卡式微柱凝胶试验;输血检验;临床应用临床输血在临床的救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安全、及时的输血能够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所以临床输血检验需要十分的重视,安全的用血能够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1]。
临床输血检验中传统的抗人球配血能够对不完全抗体进行检验,然而会出现假阴性的现象。
此外,传统检验方法的操作较为复杂,无法尽快的进行输血治疗[2]。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方法是在抗人球蛋白的基础上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的一种新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血液配备,需要的样品剂量少,污染率低。
本文对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输血患者208例,本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96例,女性患者112例,最小年龄为11岁,最大年龄为72岁,平均年龄为(41.7±2.3)岁。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和血型鉴定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1 . 测置 入卡 孕栓 后 出现 的各 种 异常 表现 。 .3监 3 1 . 4统计学处理 将统一表格 中所收集 的各种数据输入计算机 , 以 Frae obs 软件 统计处 理 , t 验判 定 结果 。 用 检
2 结 果
21 . 两组 第 三 产程 及产 后 出血 量 见 表 1 由表 1 见 卡 孕栓 组 与 。 可 单纯静滴缩宫素组 比较 , 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缩短 ,P 0 1 , ( < . )第三 0 产程 时 间越 长 , 产后 出血 量 越多 。 文 中有 5 发生 产后 出 均 本 例 m, 『 樊世 荣. 用栓 的 药理 作 用 与 临床 应 用【冲 国实 用妇 科 与产 科 2 ] 卡 J 】 为静 滴缩 官 素。 杂 志, 9 , () 3 5. 1 51 1: —4 9 5 l 山西省 大同煤 矿集 团公 司第 三职工 医 院妇产 科(30 0 070 ) 【 刘彩 霞, 卡孕栓预 防产后 出血 20 3 】 等. 3 例临床分析阴. 中国实用妇 2 1 年 5月 l 01 8日收稿 科 与产科 杂志, 9 ,1 ) 9 — 9. 1 51( : 12 2 9 52
3 讨 论
微柱凝胶法是近几年刚传人我国的一种用于抗体筛查、 交叉 配血的方法 , 该方法标本用量少 , 灵敏度高 , 特异性强 , 操作简单 , 结 果可 较长 时 间保存 m 。是 目前 国 际卫 生 组织 推 荐 的最先 进 的微 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 。我院检验科用微柱凝胶法对 2 3 例患者 22 进行血型鉴定和 36例患者交叉配血 , 3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 料与 方法 1 样本来源 : . 1 所选病例为我院血型鉴定 23 例患者和需要输血 22 的 36 3 例患者 , 供血者为南昌市血液中心提供的“ 小辫子” 血。 1 试剂 :微柱凝胶卡和微柱凝胶 多克隆抗人球卡由长春博讯生 . 2 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 专用离心机 由长春博研科学仪器有限 责任公司提供 , 孵育箱上海医用恒温设备厂提供 。A B反定型细 、 胞 由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 限责任公司提供。 l - 3检测方法 :① 血型鉴定 :O 08 B反定型细胞加入 A 、 5 、. %A、 c
卡式微柱凝胶方法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及价值

st c o ou e meh di o i v y ea d rv retp e e1 0 0 n 9 7 rs e t e . o rc r ts e emi c lmn g l to p s iet p n e es y ew r 0 . a d 9 . e p ci l C re t ae t r n t A 0 v y
D : 0 3 6 /.sn 1 7 -4 5 2 1 . 5 0 7 文献 标 志码 : OI 1 . 9 9 j is . 6 2 9 5 . 0 2 1 . 0 A 文 章 编 号 : 6 2 9 5 ( 0 2 1 — 8 80 1 7 —4 5 2 1 ) 5 1 3 — 2
Ap l ain o astemir c lmn g lmeh d i lo y e d n iiain Y p i t fC set co ou e c o t o n bo d tp sie tf t UAN —e( p rme to o d c o Bih De a t n f Blo
g lm e h nd b i e ho M e nw hl t o m ehod e e a l e nd c pa e .Re u t Cor e tr esofCa — e t od a rnem t d. a ie,w t s w r nayz d a om rd s ls r c at s
【 要 】 目的 摘
4 80 ) 0 3 0
探 讨 卡 式 微 柱 凝 胶 方 法 ( 称 卡 式 法 ) 血 型 鉴 定 中 的 应 用 及 价 值 。方 法 2 0 简 在 0 9年 1月 至
21 0 1年 l 2月 对垫 江 县人 民 医院 须 输 血 治 疗 的 14 5例 住 院 患者 同 时 用 卡 式 微 柱 凝 胶 技 术 和 手 工 盐 水 法 进 行 血 型 3
卡式微柱凝胶法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

卡式微柱凝胶法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卡式微柱凝胶法在临床血型鉴定中的应用。
方法对1513例病人同时采用卡式微柱凝胶法与传统手工操作法进行血型鉴定。
结果卡式微柱凝胶法正确率为100%,手工正定型法为98%,正定型+反定型为100%;但在操作标准化、灵敏度、特异性、客观性等方面,卡式微柱凝胶法具有明显优势。
结论卡式微柱凝胶法对提高血型鉴定的检验质量与水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血型鉴定在急诊抢救、手术治疗、贫血治疗、刑事鉴定等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检验,它的正确与否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
目前国内各级医院血型鉴定绝大多数都是手工操作,而且在一般情况下仅做正向定型法。
由于手工操作不易标准化,且干扰因素较多,血型错检时有发生。
因此,为了确保血型的准确性,实行血型鉴定的标准化,我科血库于2010年8月开始采用卡式检测法(微柱凝胶试验)来进行血型鉴定,并对1513例住院病人进行卡式微柱凝胶法与手工操作平行实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孵育器:长春博研专用孵育器;离心机:长春博研专用离心机;移液器:1μl、50μl、50μl和1000μl。
1.2 试剂1.2.1 仪器试剂长春博讯生物微柱凝胶血型鉴定卡,不规则抗体检测卡;1.2.2 手工试剂抗A、抗B血清为上海血液生物医药公司生产,生产批号20100310,单克隆抗D为Serologicals Ltd 公司生产,生产批号BMJ0405G,均由市中心血站提供。
1.3 标本来源我院2003年10月下旬新入院患者486例,其中男性235例,女性251例,年龄2天~87岁,平均年龄22.3岁。
抽取病人静脉血0.5ml,肝素抗凝,同时分别进行手工操作与卡式检测法血型鉴定。
1.4 方法1.4.1 卡式检测法按Diana卡式血型鉴定操作手册进行:1.4.1.1 取Diana Gel ABO/Rh血型鉴定卡一个,标记病人姓名,病历号等,在空白位置写上抗A、抗B、抗D标准血清,撕去卡上部的锡纸膜。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目的:对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保证患者数学的有效安全。
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来我院采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的2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液检查的规定,用盐水对正向定型和反向定型的血液进行试验。
结果:通过研究可以发现,260例患者血液中采用卡式微柱凝集法一次性检测正确率的正定型为100.00%,反定型为99.84%。
结论:卡式微柱凝胶试验结果明确、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容易保存,值得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标签:卡式微柱凝胶试验;输血检验;应用价值临床输血可以救助伤患,安全及时的输血是治疗患者促进其康复的关键,所以临床输血的检验就显得十分重要。
只有正确配血,安全用血,才可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1]。
传统抗人球配血可以检查出不完全抗体,但是有时候会出现假阴性。
输血工作的关键在于安全快速,但是传统血液配对方法操作复杂,不能满足现代医学的要求,因此很多专家学者对临床输血进行探索,发现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可以满足现代医学对于临床输血的要求。
卡式微柱凝胶法是建立在抗人球蛋白基础的一种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筛查不规则抗体的新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结果,是输血史上的重要标志[2]。
为了探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对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来我院采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的260例患者作为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汇报: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来我院采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的2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136例,女性124例;其中年龄最小的22岁,年龄最大的69岁,平均年龄为38.5岁。
所有输血都由市中心血站配送,被选入研究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按照血液检验的规范要求用盐水在试管内对正向定型以及反向定型的血液进行检验。
卡式微柱凝胶法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分析

卡式微柱凝胶法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卡式微柱凝胶法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
方法将800名病人同时采用卡式微柱凝胶法和传统的手工操作法作血型鉴定。
结果卡式微柱凝胶法正确率为100%,手工正定型法为97.65%,正定型+反定型为100%,但在操作标准化、特异性、灵敏度、客观性方面,前者明显优于后两者。
结论卡式微柱凝胶法可提高血型鉴定的检验质量。
【关键词】微柱凝胶法血型鉴定近年来,卡式微柱凝胶检验法(以下简称“卡式法”)已在全国各级医院中,普遍运用,用来作血型鉴定的检验方法,相对于从前国内各级医院用手工操作作血型鉴定来说,卡式法结果准确,操作简单,试剂用量小;环境污染因此下降。
我院自2005年7月开始用卡式法来作血型鉴定的检测工作。
并对800名住院病人作了卡式法与手工操作的平行实验,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及分析。
1 材料和方法1.1仪器孵育器:Diana(戴安娜)lncubador专用孵育器。
离心机: Diannafuge专用离心机。
1.2试剂1.2.1卡式法试剂DG Gel ABO-CDE卡,A1红细胞、B红细胞、O红细胞。
1.2.2手工试剂抗A、抗B血清为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单克隆抗D为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3标本来源我院2005年10月至2006年7月外科住院病人800名,其中男522人,女278名。
年龄11~86岁。
抽取左肘静脉2ml,肝素抗凝,同时分别用卡式法和手工操型作鉴定血型。
1.4方法1.4.1卡式检测法按戴安娜公司卡氏血型鉴定手册进行。
取DG Gel ABO-CDE血型鉴定卡一个,标记病人的姓名病历号等,撕去卡上的锡纸膜,在A、B、D、C、E五孔各加入病人红细胞悬液50ul,在ctl、A1、B孔分别加入O、A1、B红细胞,离心后按说明书提示标准判读结果。
1.4.2手工操作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 规定,正向定型和反向定型用试管法进行。
2 结果将上述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进行比较,凡正反定型和卡式检测法检验相关血型不符合者,将血液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再用两种方法重复测定,作正确率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式微柱凝胶法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2-02-02T15:17:07.4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9期供稿作者:张迎明[导读] 卡式微柱凝胶法可提高血型鉴定的检验质量。
张迎明(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 125001)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9-0201-01 【摘要】目的分析卡式微柱凝胶法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
方法将800名病人同时采用卡式微柱凝胶法和传统的手工操作法作血型鉴定。
结果卡式微柱凝胶法正确率为100%,手工正定型法为97.65%,正定型+反定型为100%,但在操作标准化、特异性、灵敏度、客观性方面,前者明显优于后两者。
结论卡式微柱凝胶法可提高血型鉴定的检验质量。
【关键词】微柱凝胶法血型鉴定
近年来,卡式微柱凝胶检验法(以下简称“卡式法”)已在全国各级医院中,普遍运用,用来作血型鉴定的检验方法,相对于从前国内各级医院用手工操作作血型鉴定来说,卡式法结果准确,操作简单,试剂用量小;环境污染因此下降。
我院自2005年7月开始用卡式法来作血型鉴定的检测工作。
并对800名住院病人作了卡式法与手工操作的平行实验,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及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仪器孵育器:Diana(戴安娜)lncubador专用孵育器。
离心机: Diannafuge专用离心机。
1.2试剂
1.2.1卡式法试剂DG Gel ABO-CDE卡,A1红细胞、B红细胞、O红细胞。
1.2.2手工试剂抗A、抗B血清为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单克隆抗D为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3标本来源
我院2005年10月至2006年7月外科住院病人800名,其中男522人,女278名。
年龄11~86岁。
抽取左肘静脉2ml,肝素抗凝,同时分别用卡式法和手工操型作鉴定血型。
1.4方法
1.4.1卡式检测法按戴安娜公司卡氏血型鉴定手册进行。
取DG Gel ABO-CDE血型鉴定卡一个,标记病人的姓名病历号等,撕去卡上的锡纸膜,在A、B、D、C、E五孔各加入病人红细胞悬液50ul,在ctl、A1、B孔分别加入O、A1、B红细胞,离心后按说明书提示标准判读结果。
1.4.2手工操作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 规定,正向定型和反向定型用试管法进行。
2 结果
将上述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进行比较,凡正反定型和卡式检测法检验相关血型不符合者,将血液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再用两种方法重复测定,作正确率比较。
3 讨论
卡式微柱凝胶法是抗原,抗体反应和凝胶分子筛技术相结合的检测法。
它是通过葡聚糖凝胶的浓度来控制分子筛孔径大小,使分子筛只让游离分子通过,从而达到分离凝聚红细胞和游离红细胞的目的。
戴安娜公司生产的ABO/CDE卡既可以应用于ABO血型系统正反定型的同时检验,又可以进行Rh血型系统中抗C、抗D、抗E的检验,符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抗程》对血型鉴定要求,且操作简单,敏感性特异性都高于手工正定型法。
且正反定型相结合,弥补了正定型的不足。
卡式法的优点是采用标准化定量工作,减少了操作人员的随意性,且重复性好。
由于用了凝胶分子筛技术,将凝集的,游离的红细胞分开,使结果一目了然。
避免了操作上的主观影响[2],所要标本量少,操作容易,省去了繁锁的洗涤过程,不再耽心抗人球蛋白抗体被中和,而产生假阳性。
也便于保存,一般而言,在冰箱中可保存半年至一年。
还可进行拍照供永久记录,以备发生血型鉴定错误时查对原始资料。
塑料卡易销毁,不污染环境。
总之,卡式微柱凝胶法即使对无经验的操作者而言,结果判读,要比试管法更可靠,加上操作简单,省时,用试剂少,成本低,污染环境少,是一个值得推广的血型鉴定好方法。
参考文献
[1] 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89-91.
[2] 彭道波,兰炯采,王梁平,等.用微柱凝试验进行交叉配血[J].中国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