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难题的探究
对李约瑟难题的简单探讨
对李约瑟难题的简单探讨为什么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他由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1900-1995)提出,李约瑟以中国科技史研究的杰出贡献成为权威,并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此问题,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称之为李约瑟难题。
很多人把李约瑟难题进一步推广,出现“中国近代科学为什么落后”、“中国为什么在近代落后了”等问题,并且对此问题的争论一直非常热烈。
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科学文化传统,鸦片战争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国曾被西方人视为不开化的国家,更不用说有科学文明。
清末的中国人,虽然也有人不服气,对萌发于明末的西方科学在中国古代已有之的“西学中源”之说加以极大的发挥;但是到了20世纪之初,在引进西方科学的大潮之中,中国古老的科学传统已被当时主流的科学家所完全遗忘,于是出现了所谓“中国无科学”之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特别是在最近的50余年,包括李约瑟在内的海内外中国科技史专家揭示了中国科学技术的悠久历史和传统,不仅改变了西方人过去的片面认识,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当代中国人作为东方古老文明传承者的自信;更重要的是,中国古代的科学与技术今日已作为昭示人类文明多样性的一个样板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因此李约瑟的贡献无论如何也不应低估。
同时,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仍然相当落后,与此形成强烈对照的是,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之中,有识之士始终将科学技术置于重要的位置。
从鸦片战争之后魏源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中的“求强求富”,以至严复等人提出的“西学格致救国”论和20世纪初叶的“科学救国”思潮,乃至上一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四个现代化”和今天的“科教兴国”政策,无不寄托着现代中国人对发展科学技术、以求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渴望。
李约瑟难题及其解答
讨论:李约瑟难题。
1. 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中国的政教分离,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2.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的欧洲?李约瑟难题的实质内容在于中国古代的经验科学领先世界一千年,但为何中国没有产生近代实验科学。
这是关于两种科学研究范式的起源问题。
难题介绍李约瑟 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中国的政教分离、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 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李约瑟难题的实质内容在于中国古代的经验科学领先世界一千年,但为何中国没有产生近代实验科学,这是关于两种科学研究范式(Paradigm)的起源问题。
表征意义 “李约瑟难题”很耐人寻味,它犹如科学王国一道复杂的“高次方程”摆在了世人面前。
众所周知,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上也曾有过令人自豪的灿烂辉煌。
除了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外,领先于世界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还有100种之多。
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的《中国,文明的国度》一书中曾写道:“如果诺贝尔奖在中dj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然而,从17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如同江河日下,跌入窘境。
据有关资料,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纪,剧降为只占0.4%。
中国与西方为什么在科学技术上会一个大落,一个大起,拉开如此之大的距离,这就是李约瑟觉得不可思议,久久不得其解的难题。
李约瑟与中国编辑本段李约瑟本人的努力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不仅提出了问题,而且花费了多年时间与大量精力,一直努力地试图寻求这个难题的谜底。
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破解“李约瑟难题”
解释三: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作为官方正统思想的儒学,强调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安天立命、 修己安人,缺乏研究自然的难题”
解释四: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制度走向僵化,对内实行文化专 制,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经济上:小农经济占主导
(2)原因: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 的变化;文化专制,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 识世界的新方法。
“李约瑟难题”的启示
1、科教兴国 2、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3、科技的发展和国家的政策、政治环境密切相关! ……
西方近代科技成就
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 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伽利略制作的望远镜
牛顿,1687年出版力学经典著作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起一个完 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西方近现代科技成就的特点是什么?
近代科技:实验性和理论性
牛顿
传统科学与近代科学
传统科学基本属于现象的描述和经验的总结,没 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
近代科学是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用试验和逻辑 推理的方法,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经验定律上升为 系统的科学理论。
破解“李约瑟难题”
解释一:固守农耕经济藩篱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发展
社会与生产的需要决定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伴随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和工业化的发展,近代科学开始萌芽, 并在科技创新与工业革命相互鼓荡中迅速发展。而中国明清, 特别是清朝政府固守农耕经济藩篱,从根本上阻碍了近代科 学技术的发展。
综合探究:
破解“李约瑟难题”
岳麓版必修三第16课
谁是“李约瑟”
• 李约瑟
“李约瑟难题”初探
“李约瑟难题”初探著有《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的英国学者李约瑟先生提出了跨世纪大课题--“李约琴难题”:中国古代有杰出之科学成就,何以近代科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特点是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即每个人的思想的自由解放的方式,具体表现为每个科学家在社会中可以自由地发表见解。
只可以争论,而不受社会的迫害。
这与早期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特点是一致的。
科学不是生活在社会的“真空”之中,不可能自由自在地生长。
它和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密切的关系,并受其影响。
下面就科学与生产方式、科学与经济、科学与政治思想、科学与传统文化以及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作一探讨。
第一、科学与生产方式。
科学需要动力,而且是强大的持久的动力,即生产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和军事需要等。
而生产的需要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
恩格斯认为,社会生产对科学技术的需要,比建立十所大学对科学技术发展起的作用还大。
而科学技术应用最广泛的是工业,工业能否发展,又取决于市场,即生产的产品必须主要用于交换。
这就要求有发达的商业。
商业是工业的孪生兄弟,早在畜牧业时期就出现了。
商业发达与否又取决于运输条件,运输条件则由地理环境决定。
平原上运输总比山区容易得多。
与车载马驮或人拉肩扛相比,利用船只运输商品不仅迅速便利,而且数量巨大。
在火车出现以前,船运在贸易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一个商人,他涉足的地方越远,交往的客户越多,商品交换的范围就越广,赚取的利润就越高。
因此,海外贸易对商人的诱惑远远大于陆上贸易。
如果一个民族生活在沿海地带,它不充分利用上天赋予的优越条件去致富,那才叫愚蠢呢。
欧洲与中国相比,它是亚欧大陆伸进大西洋的半岛,在海外贸易方面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而中国虽然也拥有很长的海岸线,海外贸易也在经济中占一定比重,却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国,亚细亚的生产方式不允许人们向海外发展。
另外,由于距离遥远,海外贸易的投资和风险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只有朝廷和大商人有这个能力。
李约瑟难题解析及对当今中国科教兴国的启示
李约瑟难题解析及对当今中国科教兴国的启示“李约瑟难题”是李约瑟先生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中没有解决的问题,那就是:中国科技在过去两千年中都走在欧洲人的前面,为什么在近代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笔者通过文献调研得出如下一些结论。
1 独特的地理位置论1.1 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文化交流的有限性中国处在欧亚大陆的最东端,太平洋的西海岸,珠穆朗玛峰将中国与南亚次大陆隔开,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中国与西亚、欧洲及南亚次大陆文明的交流仅限于丝绸之路这一条通道。
而且这一通道时断时续,到了明清时代更是基本上不通。
因此严重的阻碍了近代中国与欧洲的文化交流,从历史上看,凡是这条通道打通的时候,中国的科学文化技术水平都比较发达(盛唐、元代)。
有人说,中国可以通过海上交流,但科技水平不高的时候,海洋是交通的最大障碍,虽然有郑和下西洋,但主要是明成祖朱棣为了炫耀武力而不是为了文化交流。
而且海上交流成本太高,时间效率差,这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古代来说无异于劳民伤财。
古希腊人的科技,大多借鉴于古埃及、两河流域,然后经过自己的加工创造提高。
他们的冶金、建筑等技术都是从西亚传入的。
这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交流起来比较方便。
1.2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中国具有根深蒂固的大一统观念:政治统一与思想统一中国封闭的地理位置,物产丰富的土地与劳动力从根本上决定了根深蒂固的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从秦代开始实行大一统政治,社会改革比较因难,稳定的因素大于改革的因素,形成超级稳定的结构,尽管时不时改朝换代,但很快又被整合起来,致使有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概念,所以整个社会处于缓慢发展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中。
思想统一以后,就没有了自由,自由创新就成为艰难的事情。
独尊儒术,就像焚书坑儒一样,都是扼杀文化的做法,甚至比后者更为严重。
思想没有自由,就不能创新,没有创新,科学就不可能发展。
虽然中国科技在过去两千年中都走在欧洲人的前面,但在科学发展的萌芽时期,即使观念落后也并不妨碍科技的缓慢进步,而且中国人口基数较大,具有较多先进思想的人(但是密度不大)足以推动科技在古代中国的发展。
近十年来“李约瑟难题”研究综述
近十年来“李约瑟难题”研究综述引言:李约瑟难题(Joseph Needham Problem),又被称为中国科技发展“断层”或中国古代科技为何没有在工业革命前遭遇瓶颈等等,指的是中国古代科技在历史上相对低迷的现象。
近十年来,学界对于这一难题的研究逐渐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将综述近十年来李约瑟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相关观点。
一、李约瑟难题的提出李约瑟难题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被李约瑟教授提出,他通过对比中国和欧洲古代科技的发展轨迹,发现中国古代科技在与欧洲的相对落后。
这一发现引发了学界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疑问和反思,成为中国科技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二、工业革命的影响近十年来的研究中,学者们普遍认为工业革命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观点认为,工业革命是中国科技发展的“断层”,原因在于中国在16世纪之后的封闭政策以及与西方的交流不畅。
然而,部分学者提出,工业革命并非是唯一原因,还应考虑到中国的文化传统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三、文化传统与科技发展中国的文化传统强调人文主义,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
一些学者认为,这种强调人文主义的思想渗透到科技领域,使得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更加注重实用性而非理论探索。
然而,也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科技确实也有理论上的创新,如宋代的天文学研究,但受制于古代科技生态系统的限制,无法迅速转化为实用技术,从而造成后来的相对滞后。
四、政府与科技发展政府对科技发展的支持与管理也是影响中国古代科技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古代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注重科技的发展,推动了许多科技的进步。
然而,中国政府过于强调控制和规划,限制了科技的独立创新能力,导致了科技发展的滞后。
同时,政府对科技的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也不够完善,使得科技人员缺乏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科研资源支持。
五、传统产业与科技创新中国古代的传统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对科技的需求相对较低。
这种传统产业结构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速度和广度。
而在欧洲,工业革命的推动使得传统产业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扩张,从而催生了科技的进步。
从科技史看“李约瑟难题”
从科技史看“李约瑟难题”1. 引言1.1 李约瑟难题的提出李约瑟难题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家李约瑟提出。
这一问题涉及到科技史领域的重要议题,探讨了东西方科技发展的差异和相互影响。
在当时,西方科技一直被认为是全球技术发展的主导力量,而东方科技被认为是相对落后的。
李约瑟对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东方科技与西方科技并非单纯的“一明一暗”,而是互相借鉴、相互渗透的关系。
他认为东西方之间的科技互动更为复杂,不仅是单向的技术传播,还包括了思想、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李约瑟的观点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他的研究成果影响了后来一系列关于东西方科技发展差异的讨论。
李约瑟难题被认为是科技史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在科技发展的全球视野下,重新审视了东西方科技传统的交融和演化。
这个问题的提出,也促使人们更深入地思考科技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科技史的研究起到了很大的启示作用。
2. 正文2.1 科技史的重要性科技史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科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科技的演进和创新直接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通过研究科技史,可以了解人类在不同时期对技术的运用和发展,探索科技变革对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影响。
科技史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过程,揭示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和规律。
通过科技史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先人们是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和技术手段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应对当今社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科技史也可以启示我们关于技术创新和发展的思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科技史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认识和把握未来科技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
2.2 李约瑟难题的背景李约瑟难题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中国科学家李约瑟通过对中国古代科技史的研究发现了一个现象,即古代中国曾经发展出许多先进的科技成就,如火药、造纸术、指南针等。
这些科技成就在当时被认为是引领世界的领先地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科技发展却逐渐停滞甚至倒退,导致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边缘化。
李约瑟难题的意义和解答
李约瑟难题的意义和解答一、本文概述《李约瑟难题的意义和解答》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由英国学者李约瑟提出的著名难题——为何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而是在西方世界兴起。
这一难题自提出以来,便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文章首先将对李约瑟难题进行简要介绍,阐述其背景和意义,然后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包括分析难题产生的历史背景、探讨可能的解答以及评估这些解答的合理性和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这一难题,本文旨在增进对东西方科技文化发展差异的理解,为推动科技创新和文明交流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二、李约瑟难题的历史背景李约瑟难题,又称李约瑟之问,是由英国学者李约瑟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一个著名问题,它关注的是中国古代科技的高度发展与近代科学的滞后现象之间的矛盾。
这个问题在全球科学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历史背景和深远的理论意义。
从历史背景来看,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在许多方面都达到了世界领先的地位。
例如,在农业、医学、天文学、数学、化学、工程学等领域,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和发明家都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
例如,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这些在当时的世界上都是领先的科技成就。
然而,在近代科学革命中,中国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这一现象引发了李约瑟的深思。
李约瑟提出这个难题的目的,是希望探究为什么中国这样一个在科技上有着深厚积累的文明,在近代科学革命中却没有发挥领导作用。
他认为,这个问题不仅关乎中国科学史的研究,也关乎整个世界科学史的理解。
自李约瑟提出这个问题以来,它一直困扰着科学史研究者。
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尝试解答这个问题,包括文化因素、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
然而,至今这个问题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尽管如此,李约瑟难题却推动了科学史研究的发展,促使人们更深入地理解科学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它让我们认识到,科学的发展不仅仅取决于知识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还受到文化、社会、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对李约瑟难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的科技历史,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全球科学的发展历程。
对李约瑟难题的看法
对“李约瑟难题”的看法一、“李约瑟难题”研究历史述评所谓“李约瑟难题”,学界公认的经典表述是李约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于1964年在《东西方的科学和社会》一文中系统提出的,他指的是:“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而没有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产生?”“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期间,在应用人类的自然知识于人类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远比西方更有成效得多?”虽然,李约瑟早在1944年2月重庆的中国农学会会议上就己提出了该问题。
但关于中国近代科学落后原因的探讨,在李约瑟以前很早,就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关注。
十七、十八世纪的法国耶稣会士巴多明、伏尔泰、奎奈、休谟、狄德罗等都有论述。
中国的不少学者对此均有广泛探讨,从鲁迅、任鸿隽、梁启超到冯友兰、钱穆、梁漱溟等都发表过诸多看法。
但自从李约瑟从东西方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历程提出此问题后,其研究范围之广、见解之独到、在中外影响之深远,较前面诸家实有过之而无不及,因而人们也就习惯的称之为“李约瑟难题”。
以时间为线索,“李约瑟难题”研究大体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新文化运动时期。
此时虽没有“李约瑟难题”的提法,但有关难题的基本内容都已经出现,并形成了第一次研究热潮。
任鸿隽认为“无归纳法为无科学之大原因”。
其后,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认为自然科学不发达,是因为我国人有“德成而上、艺成而下”之观念。
因袭己久。
本不易骤然解放,其对于自然界物象之研究“素乏趣味”。
又因为清代中国没有学校、学会、报馆之类的建制,科学上之发明不能流传和交流。
1924年,他在发表的《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史》中又认为自然科学未能发展起来的原因,最大的障碍是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
蒋方震也提及“民族富于调和性”、“民族尚谈玄”等原因。
化学家王堪(1888-1966)在1922年发表了《中国之科学思想》一文,认为政府的专制、学术(易经、阴阳五行学说)的专制,对中国科学的发展是极大的“摧残”综观这一时期的论述,可以看到,他们把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归结为研究方法、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专制政治和教育制度等,而对于经济制度方面则少有涉及。
综合探究李约瑟难题与我的解答
2、“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 平上远远超过西方”的史实有哪些?
▲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测定了120多个恒 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留下了最早关于哈雷慧星的记录 ▲东汉科学家张衡关于地球是圆形的见解比西 欧人早1000多年; ▲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创制了黄道游仪,用它 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这在世界上是首次;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制成了一种新型浑仪 “简仪”,比欧洲发明同类仪器早300多年。
15世纪后中国科技由盛转衰的原因
1、明清统治者固守农耕经济的藩篱,从 根本上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2、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 3、科举制度下的八股取士,使科学技术 完全排斥在各级教育和科举考试内容之 外; 4、传统的自然观、哲学观如天人合一、 阴阳五行等也妨碍了科学理论的发展 5、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1、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近代 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兴起清除了思想 障碍; 2、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生产力的发展 和新的社会需要又推动了科技的创新; 3 文艺复兴期间科学的实验方法的诞生. 4、科学家们探求自然的不懈努力;
结合明中后期历史背景,分析晚明科技 一度辉煌的原因
1)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农耕经济的繁荣. 2)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引发 了革新工艺技术的需要,推动了科技的 发展; 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4)科学家对古代及明代科技就与近 现代科研成果的区别
内容上:传统科技是以感性和经验成为主 较少对事理和规律的探究,表现为较强的 实用性;而近代科学是建立在对事理和规 律的探究之上,表现为较抽象的理论性。 方法上:近代自然科学与传统科技的差别 就在于是否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
李约瑟难题及看法
李约瑟难题李约瑟难题是英国学者李约瑟所提出的,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李约瑟在1930年代开始研究中国科技史时提出了这一问题。
李约瑟难题是一个两段式的表述: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中国的政教分离、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李约瑟难题”很耐人寻味,它犹如科学王国一道复杂的“高次方程”摆在了世人面前。
众所周知,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上也曾有过令人自豪的灿烂辉煌。
除了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外,领先于世界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还有100种之多。
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的《中国,文明的国度》一书中曾写道:“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然而,从17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如同江河日下,跌入窘境。
据有关资料,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纪,剧降为只占0.4%。
中国与西方为什么在科学技术上会一个大落,一个大起,拉开如此之大的距离,这就是李约瑟觉得不可思议,久久不得其解的难题。
“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科学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其原因在于中国在13世纪之前社会制度的民主程度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还算是最高的;而中国自13世纪以后经济技术与科学发展水平越来越落后,是因为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愈来愈完善,特别是中国人的思想行为愈来愈受到集权制度下扭曲为奴化的儒家思想的毒害。
总而言之,宋明以来被集权制度下奴化的儒家违反人性的“三纲五常”等,实际上是变相地提倡懒惰思维和奴化意识,这一社会意识对宋明以来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造成了严重的约束,特别是严重毒化了中国知识阶层的思想,使中国知识阶层留恋于自身历史上业已形成的社会地位,长期以来不但不能成为推动民主的主力,反倒以传统捍卫者的身份成为反对“民主、自由、博爱”思想的急先锋。
对李约瑟难题的探究
对李约瑟之谜的探究李约瑟,1900年12月9日出生在英国,是英国现代生物化学家、汉学家和科学史专家。
他留下的一部关于中国的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
1937年,作为36岁的生物化学家,在剑桥大学在接待了来自中国攻读生物化学博士学位的鲁桂珍等人,有一次李约瑟突然问鲁桂珍,为什么中国在科学发明上明显地无所成就?鲁桂珍发起脾气,说道,正是中国的科技成就一度使得西方的科学技术获得了很大的发展,那种认为只有西方发展了科学技术的观点荒唐至极,从此激起了他对中国及其科学文化史的兴趣与好奇心。
使他步人了一个新的领域——科学史,他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中国浩翰典籍之中,下列问题始终在李约瑟的脑海中盘旋,即:中国古人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到底有多少贡献?回答这一问题正是他写作《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主要动机。
李约瑟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在公元五世纪之前,东西方文化在各自的领域独具特色,各具风骚。
但是从公元五世纪开始,西方开始进入了漫长的黑暗的中世纪,而在此的一千年之中,东方文明一枝独秀,突飞猛进。
如果此时有诺贝尔奖,那么百分之七十的奖项都将被中国人所取得。
但是在这辉煌的一千年之后,灿烂的东方文明跌入谷底,西方的科学技术开始异军突起,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于是他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而在李约瑟之前,西方人认为中西科学的主要差异是由气候,地理条件等因素决定的,正如之前西方人认为黑人是低劣的,主要原因也是气候,地理条件等因素。
他们一直用人类学的主张来解决中西方科学上的差异。
同时,西方人认为中国人的语言逻辑具有先天的缺陷,不适合发展先进的科学。
而李约瑟用颠覆了这种主张。
但有人在对李约瑟问题进行解答时明确表示“李约瑟难题”不成立是伪问题。
理由是中国古代没有科学,中国过去只是技术发达,不是科学进步。
换句话说,中国古代只有技术,没有科学:“一般说来,科学应该是由概念、定律、定理、公式和原理等要素组成的具有逻辑自治的知识体系”,而中国从来没有这样的“知识体系”。
从科技史看“李约瑟难题”
从科技史看“李约瑟难题”李约瑟难题是指科技史上的一个难题,即为什么古代中国在科技发展中落后于欧洲。
这个问题首次由美国华裔历史学家李约瑟提出,并在他的著作《中国的科学技术》中详细探讨。
下面将从科技史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难题。
要理解李约瑟难题,我们需要了解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和欧洲的科技发展的背景。
在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文明之一,其科学技术在很多方面都领先于其他国家。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在科技发展上渐渐落后于欧洲。
有一些因素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在科技发展中落后于欧洲。
中国古代的制度和思想观念对科技发展产生了限制。
儒家思想强调君主专制和传统道德价值观,对于科学研究的自由和创新可能产生了阻碍。
科学研究在中国古代被视为低下劳动,被农业和手工业等实用技术所占据的地位较低。
相比之下,欧洲在科技发展上更加开放和自由,将科学研究视为一种进步和创新的力量。
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差异也是一个原因。
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结构导致地主和农民之间严重的阶级矛盾,社会资源主要集中在贵族和官僚集团手中,对于科技发展的投资和支持有限。
而欧洲的封建社会结构相对较弱,农民和城市工人等劳动阶级的地位相对提高,经济的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也对科技发展产生了影响。
中国古代的农业社会使得农业生产成为主要的经济活动,大多数人的生活和工作都与土地联系密切。
相比之下,欧洲地理环境多样,气候条件和资源分布差异较大,从而产生了更多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
这些差异可能导致科技发展的不同重点和发展方向。
科技发展还与历史事件和外部因素有关。
欧洲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生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变革,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契机。
而中国在明朝的扬州保卫战中失去了对外贸易港口,限制了与外界接触和交流的机会,这对科技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李约瑟难题通过对比中国和欧洲的科技发展史,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缺失。
“李约瑟难题”的探讨
“李约瑟难题”的探讨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很多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重大猜想,比如哥德巴赫猜想、费马大定律等等。
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某一学科的诞生和发展,其影响有时甚至超过了某一学科本身,“李约瑟难题”就是这类问题之一,对此问题,国内外学者的相关争论和解答众说纷纭,各有千秋。
如果说“李约瑟难题”的研究和讨论曾一度唤醒了沉睡多年的中华民族的话,那么由此所触发的一系列思考和启示,才是真正深刻而久远的,它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代意义。
1.“李约瑟难题”概述李约瑟作为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曾因胚胎发育的生化研究而取得巨大成就,后来他又以中国科技史研究的杰出贡献成为权威,并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拓利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
对此问题的争论一直非常热烈,其实李约瑟一直强调其问题是把双刃的剑。
李约瑟难题还有另外一个表述方式:为什么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之间,在将人类的自然知识应用于实用目的方面,中国较之西方更为有效?或者,为什么近代科学,关于自然界假说的数学化学及其相关的先进技术,只是辉煌而短暂地兴起于伽利略时代的欧洲?这就是学术界所说的“李约瑟难题”。
对于这一问题,国内外一些学者做出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在新世纪之初,重新探究这一问题,寻找科学发展的条件和规律,对于弘扬中国传统的科学精神,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促使我国重新回到世界科技的前沿,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就是遵循这一宗旨进行理论探究和分析,以求效用。
2.对于“李约瑟问题”的探索有关“李约瑟难题”,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从描述性的解释到深层次的理论解答,众说纷纭,面面俱到,从社会、经济、文化、宗教、政治等多种因素分别加以理论阐释。
从科技史看“李约瑟难题”
从科技史看“李约瑟难题”“李约瑟难题”是指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没有实现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
这一难题是由美国著名科学史学家李约瑟提出的,他认为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在一定时期内甚至高于欧洲,但却没有实现工业和科学革命。
这一问题引发了许多学者的思考和讨论,成为了科技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从科技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李约瑟难题”,探寻其中的原因和启示。
需要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
在古代,中国在农业、纺织、冶炼、造船、火药、造纸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农业方面,中国发明了轮耕、铁犁等农具,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在纺织方面,中国发明了丝织机、纺车等纺织工具,提高了纺织品的生产效率;在冶炼方面,中国发明了高炉、铁水鼓等冶炼设备,大大提高了铁的产量和质量。
这些发明和技术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与此欧洲在古代的科技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欧洲在数学、几何、天文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中世纪时期,欧洲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逐渐兴起;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在艺术、文学、科学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直到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欧洲才真正实现了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那么,为什么中国古代在一定时期内的科技水平高于欧洲,却没有实现工业和科学革命呢?从科技史的角度来看,“李约瑟难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需要看到的是国家政治制度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中国古代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封建王朝通过法律、官僚体系等手段对科技创新进行控制和限制。
一方面,封建王朝垄断了科技成果的生产和传播,抑制了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激情;封建王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压制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科技创新的缺乏和落后。
相比之下,欧洲是一个城邦分散的地区,没有强大的中央集权政权,这就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动力。
需要考察的是社会文化观念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非常尊儒厚农,重农抑商,儒家思想对科技创新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于李约瑟难题的解答
李约瑟难题是英国学者李约瑟所提出的,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对于这一问题,通过查找资料并且结合自己浅薄的知识,我得出了以下结论: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对科研的阻碍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智力上的差别这个就不存在了!至于说为什么到后来近代科学落后了,我个人认为主要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我国一直比较稳定,是传统的农耕文明。
中国古代农业,世界闻名,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
其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到近代以后,它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和这些息息相关,明朝的时候达到顶峰,当然自古以来都是重农轻商,规模化的生产也就不存在了,因此相关的科研就不可能有太多的进步。
2.科举制度对创新的阻碍中国古代发明的最伟大的年度制度之一科举考试制度,从隋王朝开科取士,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发布上谕停罢科举止,“科举选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整整延续了1300年。
“科举制度”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中国古代社会“制度文化”高度发达的产物。
自清朝末年以来,世人对于科举制度众说纷纭,评价不一。
科举制度的好处是: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
近十年来“李约瑟难题”研究综述
近十年来“李约瑟难题”研究综述近十年来“李约瑟难题”研究综述引言:李约瑟难题是指对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和技术进步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探讨的难题。
随着近十年来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李约瑟难题的认识也逐渐深化。
本文将对近十年来关于李约瑟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包括对该难题的定义、历史背景、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等方面。
一、李约瑟难题的定义与历史背景李约瑟难题是由美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的,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存在大量的科技发明和技术进步的记载,然而这些发明和进步并没有带来中国历史上的工业革命。
这一发现引发了广泛的研究兴趣,并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近十年来,学者们在解决李约瑟难题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其中包括文献考证、实地考察、科学实验等。
通过对中国古代文献的详细分析和对相关遗址的调查研究,研究者们逐渐揭示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和技术进步的背后原因。
在文献考证方面,学者们通过对古代文献的逐字逐句解读和对文献间的对比分析,揭示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和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
例如,通过对《诗经》和《礼记》中有关农业的记载的研究,学者们发现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特点是亩产增加而不是人工生产率的提高,这种农业发展模式与工业化相悖,也是李约瑟难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实地考察方面,学者们通过对古代工艺品、建筑遗迹等的研究,发现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和技术进步在某些方面是非常先进的。
例如,通过对陶瓷遗址的研究,学者们发现中国古代陶瓷制造技术在某些方面可以媲美欧洲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陶瓷技术,这表明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和技术进步在某些领域是相当先进的。
在科学实验方面,学者们采用了现代科学方法对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和技术进步的过程进行模拟和验证。
通过对农耕、冶炼、纺织等实验的重复,学者们发现中国古代的一些技术是可以复制的,并且这些技术在当时确实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然而,这些技术的不追求效率和大规模生产是中国古代科技未能获得工业化进程的一个原因。
李约瑟之谜的分析
李约瑟之谜的分析“李约瑟之谜”的解读英国学者李约瑟先生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过程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公元前世纪至公元前15世纪,中国在自然科学及运用方面,远胜于欧洲,但是近代科学为什么不是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文明中演绎出来,而是在文明程度相对落后的15世纪欧洲诞生呢?这就是学术界所说的“李约瑟之谜”。
一、原因分析首先我认识到了这一难题应该从多方面予以解释,1、社会原因:封建专制制度对科学的束缚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使科技显得无足轻重,儒家的政治伦理文化压抑了科技的发展.中国的封建制度和西方的封建制度本质上是不同的,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还算是一个真正的封建社会时期,出现了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贵族阶层,中国的文化,思想和科学起源于这一时期,并且大多由贵族创立,例如:孔子的儒家思想、老子的道家思想、韩非子的法家思想,还有更突出的是墨家在光学上的成就等.但是自秦朝统一了中国之后,中国进入了“宗法地主专制社会”,其社会形态的特征是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郡县体制,贵族与封地不再是世袭的,尽管依然是森严的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但是社会的上下阶层是可以流动的,这就刺激了平民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进入上层社会,而进入上层社会的唯一途径是什么呢?就是科举制度,而科举制度考核的内容又是具有独尊地位的儒家思想体系,儒家思想造成了文化、科技的垄断,阻碍了科技的普及,这一思想体系的特点是注重德性修养,倡导“内圣外王”,本质上的道德的哲学,关注的是人的主体,以伦理为本,注重人的自身修养,注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注重如何管理好社会,而很少关心和探究有关自然界的知识,如“天人合一”等观点,在这种以人为核心的单一的哲学会禁锢人们的思想,使得科学研究的主体缺乏创新的意识和动力.而广大平民为了能跻身于上层社会把学习的重点都放在了儒家思想,纲常伦理,古文经学等,自然没有人会花费时间与精力在自然现象和科学的思考上,总结:中国古代科技的实用性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等因素都妨碍着科技走向更高的层次。
李约瑟难题的意义和解答
李约瑟难题的意义和解答一、本文概述1、介绍李约瑟难题的背景和起源李约瑟难题,又称李约瑟之问,是由英国学者李约瑟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个关于中国科技史的著名问题。
这个问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水平的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
李约瑟在研究中发现,尽管中国在古代拥有悠久且辉煌的科技成就,如四大发明、水利工程、医药学、天文学等,但在近现代的科技革命中,中国却未能像西方国家那样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这种鲜明的对比引发了李约瑟的深思:为什么中国古代科技如此发达,却在近代科学革命中落后了呢?李约瑟难题的提出,不仅是对中国科技史的一次重新审视,也是对全球科技发展历程的一次深刻反思。
它挑战了西方中心论的观点,即认为西方科技是近现代科学革命的唯一源泉。
这个问题也激发了学者们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动力以及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
通过对这一难题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以及中国在近现代科技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阐述李约瑟难题的核心问题: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文明中产生,尽管中国有着悠久的科学传统?李约瑟难题的核心问题集中在这样一个悖论上:尽管中国拥有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其中包括了丰富的科学传统和实践,但为何近代科学并没有在中国产生,而是在欧洲得以繁荣发展?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到科学史的研究,更触及到文明发展、社会结构、哲学观念等多个层面。
我们需要认识到,中国的科学传统确实非常深厚。
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天文、数学、医学、农学等领域的卓越成就,都证明了中国人民在科学探索和创新方面的能力和智慧。
然而,这些传统的科学实践往往是基于经验积累和实用主义的,而缺乏一种系统的、理论化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科学技术往往服务于皇权和王权,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
同时,儒家文化强调人文道德和社会秩序,对于探索自然规律和科学原理的兴趣并不强烈。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李约瑟难题”探析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李约瑟难题”探析在中国学术界,关于李约瑟难题的讨论一直存在着争议。
而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对于李约瑟难题的探讨则显得格外重要。
李约瑟难题是指针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现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的问题。
一方面,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方面曾有很高的水平,但由于历史原因逐渐衰落,落后于西方文明。
一些学者则认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并不如李约瑟所说,更有甚者认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根本就没有取得什么成就。
这一论断引发了学术界的一系列争论和讨论。
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看,李约瑟难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历史问题。
也就是说,要从历史的发展规律来解释历史现象。
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古代中国的落后来解释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相反,我们要深入探讨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以及它对当时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要以阶级斗争的观点来看待历史问题。
也就是说,历史的发展是阶级斗争的结果。
在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过程中,阶级斗争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有些学者认为,封建社会的剥削制度限制了古代中国科技的发展,导致了古代中国科技的相对滞后。
而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则认为,古代中国科技的发展受到阶级斗争的影响,科技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封建社会的剥削制度进行分析。
马克思主义还要求我们要以实践决定认识的观点来看待历史问题。
古代中国科技的发展受到实践活动的支持,同时也受到实践活动的限制。
同样,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我们要深入探讨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实践活动,探究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实践规律。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探讨李约瑟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历史问题,以阶级斗争的观点来看待历史问题,以实践决定认识的观点来看待历史问题,我们才能够更全面地把握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规律。
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我们还要关注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社会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约瑟难题的探究———社会结构、民族习惯与心理的解析岳孝利(临沂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山东临沂276005)摘要:中国古代领先于世界的科学技术为什么到了近代却走向了落伍?这一由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先生提出的难题,国内学术界至今尚未能提供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对古代中国特有的社会结构、民族习惯与心理进行解析,以探索其近代落伍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李约瑟难题;社会结构;民族习惯;民族心理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51(2007)05-0133-04收稿日期:2007-08-17作者简介:岳孝利(1973—),男,山东临沂人,临沂师范学院讲师,史学硕士。
李约瑟难题是英国科学家、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先生在1930年代首先所提出的,其内容是:尽管中国古代先人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或云为什么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之间,在将人类的自然知识应用于实用目的方面,中国较之西方更为有效?而近代科学关于自然界假说的数学化及其相关的先进技术,只是辉煌而短暂地兴起于伽利略时代的欧洲?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将之称为“李约瑟难题”。
目前中国国内学术界至今尚未能提供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有鉴于此,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对古代中国特有的社会结构、民族习惯与心理等方面进行解析,以探索其近代落伍的历史必然性。
一、社会结构方面的分析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及其运作模式与西方大不相同,这既是古代中国的特色,又是近代科技无法在中国产生的重要而又直接的原因。
具体表现如下:(一)政治主导型的社会结构内部政治、经济、对外交往三因素对科技发展的抑制其一,政治上的压抑。
在农业文明的大背景下,科学技术尚未直接地转化为生产力,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尚未与科学的发展紧密相连。
在此背景下,政治所起作用就格外重要。
明清时期,日益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对科技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压抑:一方面,在思想文化领域,极端专制的封建主义统治妨碍了科技的发展。
科学与民主是天生的一对,在政治统治宽松的社会环境里,容易形成理性的自由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技术获得发展的重要前提;而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封建的君主统治走向没落,其专制统治极端强化,科技发展所需要的政治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八股取士制度与文字狱的推行就是很好的例证。
本来,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说,科举制已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它一方面导致了科技与知识分子的相互脱离,另一方面又导致了科技与教育的相脱离。
明代,在科举制度进一步蜕化为八股取士制度之后,其消极作用表现得更甚,再加上明清两代文字狱所造成的高压态势,这就致使理性的自由探索精神几乎消失殆尽,哪谈得上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呢?更有甚者,在这种官本位至上的社会大环境里,科学技术的价值得不到世人的认可,不能为社会所重视。
如明地理学大家徐霞客,积30年心血才完成了科学巨著《徐霞客游记》,可结局却是其手稿大部散佚,直到作者逝世150年后,其书稿才首次刻印出版。
伟大的著作,命运却如此悲惨!这种状况导致明中叶后我们的科技成果迅速地趋于减少。
另一方面,此时期的国家政策以及政治对科技的控制,都直接地阻碍了我国古代科技的第29卷第5期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0月Vol.29No.5JOURNALOFLINYINORMALUNIVERSITYOct.2007发展与转化。
明清时期,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上,统治者仍顽固地沿袭“道上器下”的经世致用观念,使科学技术为礼乐行政服务,并用来满足百姓日用,因而极其缺乏对科学技术的重视。
就科技与政治的关系而言,中国的传统科技又可称为“大一统科技”,科技服从于政治、服从于封建大一统的需要,从而缺乏相对的独立性。
在封建社会的早期与中期,由于中华文明连续而快速的发展,由于小农经济的新兴与蓬勃朝气,大一统的封建统治以及与其相对应的传统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包容性,总体上来看,是有利于它的发展的。
然而,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随着小农经济的日趋解体、资本主义萌芽的渐趋出现,建筑在小农经济上的封建专制主义极端强化,并走向没落。
而此时,封建专制统治对科技发展的控制日趋严密,从而阻碍了我国传统科技的快速向前发展。
如在我国的宋元时期,政府对发明、创造予以鼓励,而到了明清时代,日益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却在文化上大搞皇权主义。
这不仅压抑了人们的竞争与创造精神,而且还导致了鄙视科学技术观念的泛化与强化,从而妨碍了我国科技在这一时期的发展。
天文历法的发展缓慢即是例证,这就使得我国近代科技的发展,像欧洲那样首先在天文学领域获得突破,就成为不可能的事情。
其二,经济上的抑制。
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在极端强化的君主专制的统治之下,“农本商末”的经济体制得以延续和强化,这使得封建的小农经济仍居于主导地位,如汪洋大海般存在,而形如孤岛般的资本主义萌芽,却很难发展起来。
这既不利于已衰落的农业文明向新兴的工业文明过渡,又造成了对我国科技发展的阻碍。
首先,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性、生产条件的简陋性,以及生产方式的个体性,从其内部就限制了技术革新的需求。
2000多年来,我国的农业耕作技术变化不大,一切按传统经验运作,这与小农经济下个体生产方式的一贯性密切相关。
其次,在这种已落后的个体生产方式之下,科学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如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利用太阳的方位来判断时间,对于他们的生产、生活来说就足够准确了,无需更为进步的机械钟一类的发明创造。
而西方,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出了巨大的社会需求,从而加速了其进步。
“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同时,生产的发展反过来又为从理论上征服自然提供了手段。
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像不到的。
”[1](P570-572)再次,小生产方式的狭隘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限制了科学家的研究范围,妨碍了他们对新的研究领域的开拓。
其三,对外交往中的束缚。
一反前朝积极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明清两代对外推行“闭关锁国”。
这种消极的国策,实质上是极端专制的君主制度的进一步延伸与扩大化,是统治阶级保守、消极的心态在对外关系和对外交往中的体现;虽说其带有一定的民族自卫性质,并在实践中因遭到抵制而逐渐地被破坏,但是,到了乾隆时期,由于中国政府执行了更为严厉的闭关政策,西方科技的传入中断,中国从此失去了接触西方近代科技的历史机遇。
(二)二元制社会结构的缺乏与大陆性农业社会结构的过于稳定与强化其一,二元制社会结构的缺乏。
与中国大不相同的是,欧洲在近代科学兴起之前,逐渐地形成了二元制的社会结构,即自治城市乃至城市共和国的出现,这些社会区域不再受制于封建领主的统治而独立,获得了自由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其内部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这些新兴自由发展的社会区域的出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它不仅为伟大的文艺复兴造就了发源地,而且,也与此运动一起导致了大学教育的兴起,推动了科学社团和科技机构的发展。
这一切就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孕育出了无比肥沃的社会土壤,促使其萌芽、发展与壮大。
中国在明清时期也出现了少量萌芽中的近代城市,如制瓷业中心景德镇,铁器制造业中心佛山镇,商业中心汉口,以及新兴综合性城镇上海。
然而,在日趋腐朽、极端专制的封建统治之下,这些城镇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严重压抑而得不到充分的发展,更谈不上随着日后的壮大,使城镇从封建统治者的严重束缚中独立出来。
因此,明清时期始终是一种一元制的社会,这种局面导致我国近代科学的产生无“立锥之地”,从而不能顽强地成长起来。
其二,大陆性农业社会结构的过于稳定与强化。
在中国大陆性农业社会里,农业文化的社会结构始终处于一种相对的稳定状态之下,稳固的社会结构一次又一次地将试图偏离平衡态的科技文化拉了回来。
因此,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科技文化很难出现有悖于农业文化的新的分叉;与社会文化相一致的被拉大,如科技的伦理化,与社会文化不一致的则被压缩,如科技的自然主义等。
这对于我国本已发达的经验科学向近代科学的转化所需要的科技文化的分叉来说,无疑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遏制。
而在西方,由于地理环境、文化环境等的不同,它们选择了自然主义。
近代前夕的西欧,与东方的中国相比,其社会结构极具开放性且富有自由商业主义的气息,其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再加上整个社会对极端专制的基督教的不满,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向往等,就致使人们积极地从事对大自然的探索,最终导致科技文化内部存在的“地心说”问题被揭露出来,为社会所认同,使科技文化出现新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分叉,形成哥白尼革命,拉开了西方科技近代化的序幕。
其三,中西方社会结构的比较。
中国社会从总体上来看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而儒学又牢居中国文化的主导地位,二者在传统社会发展末期的没落所带来的消极作用,共同压抑了我国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向前发展,使其不能向近代科学过渡。
而西欧,握有军事、行政大权的封建君主大都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们一起对抗、打击在思想文化上居于统治地位且极为反动的基督教会,这就在欧洲内部产生出了近代科学形成所需要的张力。
二、民族习惯、民族心理的分析应该承认,在思想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地理因素三者的共同作用之下,我们中华民族习惯、民族心理上也出现了不良的一面,它们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一)民族习惯消极的一面对科技发展的阻碍民族习惯是指一个民族普遍具有的、相对稳定而且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与思维定势。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民族,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习惯。
它在中华文明的缔造与传承中,曾经起过巨大的历史进步作用。
然而,在封建社会的末期,面对日益兴起的工业文明,其消极面日益突出,尤其是不利于近代科学的产生。
其一,重实用、轻理论的传统习惯。
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型的社会,农业文化对经验的偏重、对实用技术的提倡,使得我国的科技文化,一开始就偏重于技术方面的发展,尤其是隋唐以后,更显示出极端化的趋势。
反映在民族习惯上,则渐渐地形成了重实用而轻理论的价值取向,从而进一步强化了科技文化的这种发展趋势。
以中国古代最为发达的四大科学:历算学、中医学、地理学、农学为例。
历算学的研究是为了制定历法,进行实际计算,以便更好地进行生产与生活;地学的研究是为了满足战争、生产和生活之所需;农学的研究是为了农业、畜牧业生产的需要;而医学的研究则是为了祛病强体。
再如:中国人最早提出了“天为什么不下坠”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与研究是宇宙学发展的动力;中国人在最早提出这一问题,迈出了科学研究中最为艰难的一步后,却止步不前了。
究其原因,乃重实用的民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