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单病种质控员工作记录本【范本模板】

喀喇沁旗医院

质控员工作手册

2017年

临床路径质控

科室:

质控员:

一、临床路径质控员职责:

临床路径质控员:协助组长定期对进入临床路径患者入径率、变异率、退出率进行统计,对存在的问题做好原因分析,提出可落实的改进措施,负责本科室临床路径相关内容的培训学习,每个月记录在《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记录本》中。

二、本科室临床路径病种:

1、

2、

3、

4、

5、

6、

7、

8、

9、

10、

本年度培训计划:

1月份临床路径院级考核总结分析

1月质控自查记录

2月份临床路径院级考核总结分析

2月质控自查记录

3月份临床路径院级考核总结分析

3月质控自查记录

4月份临床路径院级考核总结分析

4月质控自查记录

5月份临床路径院级考核总结分析

5月质控自查记录

6月份临床路径院级考核总结分析

6月质控自查记录

上半年临床路径培训培训内容:

效果评价:

7月份临床路径院级考核总结分析

7月质控自查记录

8月份临床路径院级考核总结分析

8月质控自查记录

科室质控管理记录本

科室质控管理记录本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人员组成: 科室要求所有人员参与质量与安全管理,科主任担任组长,副主任和护士长担任副组长。 职责: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包括以下几点: 1.在医院各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指 导下,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并实时监测本科室医疗和护理质量。 2.根据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要求,结合本科室的质量管理 特点,制定、形成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小组年度工作计划、年终总结,并制定和完善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相关制度,督促落实。

3.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全面排查和梳理科室质量与安全隐患,查找医疗活动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检查本科室诊疗常规、操作规范、医院规章制度和各级人员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根据检查情况确定科室工作人员的奖惩,实现科室质量持续改进。 4.根据医院要求的质量管理指标,收集整理和分析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相关指标与数据,并能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进行科室质量管理。 5.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有关质量与安全的相关要求,及时通报医院质量管理信息,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制度,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6.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及医院的各项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对科室医护人员进行质量与安全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医疗风险、安全责任意识以及质量管理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 每月定期召开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例会,由科主任主持,汇总各项质控员工作,运用质量管理工具(PDCA循环)进行

质量与安全管理,分析探讨科室质量管理状况,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所有管理资料都会记录在《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记录本》中,以体现持续改进成效。 积极参与、配合医院质量考核组、XXX的质量检查等相 关工作。 科主任是科室质控小组组长,是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定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定期组织自查,及时发现问题,根据自查结果进行整改,按照医院质量管理规定,做好月、季、年度科室质量控制分析及总结。还负责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接受院、科两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与考核,并做好记录。 病历质控员协助组长负责全科病历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根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每个月对住院病历质量实施监控与评价,力争做到非甲级病历不出科室,并将发现的质量缺陷分析总结,记录在《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记录本》中。输血管理质控员协助组长负责科室输血管理工作,定期开展对本科室医护人员的输血知识教育和培训,对输血质量全面监控,

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本

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本 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的质量控制是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制度规定了医院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的规范,适用于医院各科室。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包括《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与评审细则》、《单病种质量管理手册3.0版》和《临床路 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本制度中还定义了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的概念,强调了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以及优化质控病种的诊断、治疗环节质量的重要性。各科室开展临床路径和单病种需要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并严格执行相关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4.4 在院长和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建立三级医疗控制体系,负责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工作的管理和督导。医院成立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委员会,下设管理小组和指导小组。管理小组负责制定有关规章制度,指导小组负责对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质量进行指导、监控和评估,协调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相关科室成立实施小组,由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任成员,个案管理员和主管医师主要负责实施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评价和分析实施过程的效果。医务部负责临床路径和

单病种管理工作,负责相关材料的收集和整理,以及信息的分析和反馈。 4.5 质量控制、评估和改进 4.5.1 临床路径质控流程 4.5.1.1 进入路径病历的选择要求: 4.5.1.1.1 选择本地区常见的病种和多发病,以及覆盖率较大的病种。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参照卫生部已经制定的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选择最能代表临床科室医疗特色的病种,并能对应一个明确的ICD-10编码或一定的编码范围。 4.5.1.1.2 纳入与排除标准:诊断明确;没有其他明显的合并症;初步判断可以按照路径管理正常进行;可以合并其他疾病,但不影响路径正常进行或在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

医疗质控本记录参考模板

模板编写说明与要求 一、本模板以住院科室质控本格式,模拟某住院手术科室3 月份、第一季度的质量改进编写,住院非手术科室、门诊、医技科室的月质控、季(半年、年)分析都可参照此基本方法撰写。 二、3 月的前三项内容:核心制度执行情况、统计数据、病历质控是靠各科平常的质控活动来填的,本模板不逐一填完,只填后面要分析的几个数据,实际执行时,各科要自行填满进行分析。 三、第四项“科室质量改进会”记录,就是靠各科按规范流程开完每月改进会后,将会中的有关问题分:文字记录部分,即第(一)点;数据分析或表述部分,即后面的第(二)(三)(四)(五),共两个部分进行记录。就是说,按规定流程开好改进会,是写好质控记录的基本前提,要摘重点来记,不能一古脑地全部记在文字记录部分。 四、各科参照模板实际填写记录时,一定要在文字表述方面每月都有所变化,切忌千篇一律、一个面孔,要努力反映科室质控的真实情况。 五、各科已写好的质控记录,一定要打印出纸质资料,相关人员 (包括科主任、质管员)要在相应的位置手工签字,一定要按月顺序存放在一个活页文件夹中。 六、各科改进会前的准备不要太复杂,但只要大家在科主任的带领下,每个月的某天是真正地集中坐到一起,用鱼骨图、品管圈的方式,畅所欲言、集思广益,问题的摆出、办法的想出自然而然就丰富了,写起质控记录来就很轻松,最重要的是,全科像这样真正坐到一起,确实能够实打实地解决科室的质量问题,而不会是只走形式了。 七、以下内容,只是一个基本线条,限于专业水平和认知能力,会有不当之处,仅作参考,各科所写已基本符合模板格式的,就不用大改了。各科务必体现专业特色、专业用语、个性表述,把自己的工作用自己的言语写出来,全院就丰富多彩了。 如有更好,请提供给大家一起交流。(红色字为重点提示内容)

医疗质控记录范文模板(精选18篇)

医疗质控记录范文模板(精选18篇) 一、质控办工作目标及对象 (一)管理目标: 医院科室医疗质量组织管理、诊疗技术规范、医院感染、合理用药、 急诊急救、临床用血质量和安全、护理质量、单病种质量管理及临床路径 管理。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的职责权限并相互制约,协 调与促进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标准化、设施规范化,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 医疗技术、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二)管理对象: 1、临床科室: (1)外科系统:普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肛 肠科、妇产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麻醉科。 (2)内科系统:心血管科、肿瘤科、血液科、消化科、呼吸科、内分 泌科、肾内科(含血透室)、中医科(含风湿免疫科)、老年病科、神经内科、ICU、急诊科、儿科、皮肤科、针灸科、康复理疗科。 2、医技科室: 功能科、放射科、检验科、病理科、药剂科。 二、医疗质量工作计划 (一)健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网络:

为了达到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全员参与、全部门控制、全过程控制,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2、病案管理委员会 3、医疗质量督导组 4、科室质控小组 见临床各科《科室管理手册》。 (二)加强全员质量意识 1、所有新进院人员(新调入和新分配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时,培训内容应包含有关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 2、各科质控医师学习有关医疗质量管理指标、方法,以加强各科的医疗质量管理力量。 3、制订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等方面的奖惩细则,使全体职工了解医院管理,参与医院管理。相关职能科室以此为依据对各科室进行奖惩。 (三)医疗质量管理流程 1、个人目标质量管理:职工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员工手册的'要求进行自我管理。 2、基层质量管理:由科室主任、护士长和科秘书等组成质控组,负责本科的质量管理。 3、中层质量管理:由相应的职能科室分工合作进行。其中护理部负责护理系列的质量管理;院感科负责有关院内感染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方面

质控小组工作记录.doc

五月份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 时间:2015年6月6号 地点:儿科二区办公室 主持人:孟庆军副主任医师 参加人员:公方伟主治医师、郭艳主管护师、王涛住院医师、刘成娟住院医师、牛和红住院医师、牛和娣住院医师、王萍住院医师、周文龙住院医师记录者:孟庆军 活动主要内容: 4月份发现的问题5月份整改追踪评价 1.5月份抗菌药物使用率81.23%,低于3月份81.32%,低于医院规定85%,使用 强度54.75 ,低于4月份57.93 ,仍高于医院规定数50,微生物送检率19.49%,高于4月份送检率13.88%。对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的内容较熟悉。医师责任 心增强。能掌握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指征。 本次活动内容: 一、5月科室部分质量与安全指标完成情况: 项目科室目标值当月完成情况 一.科室质量与安全指标 1.科室平均住院日(天) ≤7 5.99 2.出院患者总数341 3.住院时间超过30天患者病情分析率100% 无 4.科室安全(不良)事件上报例数20例/百床/年 2 5.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标准的患者入组率≥50% 6.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标准的患者入组后完成率≥70% 二.合理用药指标 7.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例(药占比)≤59% 48.69% 8.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85% 81.23% 9.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 50DDD以下54.75 三.住院患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前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能送检的必须送检) 10.使用抗菌药物总体送检率≥20% 19.49% 11.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送检率≥50% 12.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送检率≥80% 无 四.病案质量指标 13.甲级病历率(无丙级病历)≥90% 100% 14.出院病历3工作日内上交率100% 98% 15.病案首页主要诊断正确率100% 100% 五.护理质量与安全指标 16.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率下降无

临床路径质控记录【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及质控模式探讨】

临床路径质控记录【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及质控模式探 讨】 1 中医临床路径质量管理的特点 临床路径是指由医院内的一组成员(包括医师、临床医学专家、护士以及医院管理者等),根据某种疾病或手术制定的一种被医护人员共同认可的诊疗模式。此模式有严格的工作顺序、准确的时间要求,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或避免服务对象康复的延迟以及资源的浪费,使他们能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2\]。 中医临床路径是指临床医生、护理人员、药学人员、医技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联合为某一特定诊断的患者制定的一套最佳的、标准化的中医药诊疗服务与管理模式。 1.1 中医临床路径的特点 中医临床路径中,中医诊疗措施在表单中的体现多为非直接医嘱内容,如“辨证使用中药汤剂”、“完成辨证施护”,其中“辨证”的内涵基本反映在病情记录中,而病情记录的客观性、准确性也就是辨证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医生的中医理论水平和临床经验的影响。 1.2 中医临床路径质量管理的特点 基于中医诊疗工作的核心——“辨证”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医生的中医理论水平和临床经验的影响的特点,中医临床路径的质量管理,更强调辨证论治的核心理念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的体现。监控时应以路径方案为准则。路径方案规定了必须采用相同的治则治法,则治法不同属于变异,如路径方案确定某病种的某种辨证分型,其治则为祛邪,治法为活血化瘀;如果采用了软坚散结的治法,虽也属于祛邪的治则,但和活血化瘀治法不相符合,故属于变异。另一方面,如果治法相同就符合了路径方案,不强求选方一致,那么相同治法下的不同方剂,任用其中一种均可。如同属活血化瘀方剂的血府逐瘀汤

与身痛逐瘀汤,可根据医生的判断加以选用,而不属于变异。当然,如果路径方案规定至中药汤剂中的药味,甚至是药量,那么只要是药味或者药量不符都需作为变异记录,并纳入变异管理的范围。任何变异的判断原则都是以路径方案为依据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也不例外。”在一般日程化的诊疗措施管理的基础上,还须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1.2.1 辨证的准确性目前的中医临床路径中,已经把单病种主要的临床证型分列,但不可能包含所有的临床情况,所以在临床辨证时,在病名诊断符合的前提下,临床医生须先从患者的临床表现出发进行客观辨证,得出辨证结论后再与路径列出的证型进行比对,注意不要忽视临床辨证的多样性。即:以最常见的证型来作为纳入中医临床路径的标准,而对于较少见的证型,以变异情况进行记录和解决\[3\]。 1.2.2 治法治则与临床辨证的对应性一旦临床诊断确定符合纳入条件,则治法治则遵循路径的方案制定即可。但要注意的是,在诊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变证,就需由上级医生对变证进行判断。 1.2.3 方药与治法治则的一致性目前的中医临床路径中,在每个变证之后都有推荐方,甚至个别路径把可能的变证及其方药的加减法都已经列出,所以临床上如果医生严格按照路径的方案执行的话,只要辨证准确,方药不会有太大的偏离。但个别医生有可能掌握的临床验方与路径的推荐方符合度不大,这种情况下就应该以治则治法为准绳进行判断,只要所用方药符合治则治法的,就应该按符合处理。 2 中医临床路径的质量控制模式 中医临床路径的质量控制的重点在于内涵的质量控制。 2.1 前馈控制 临床路径作为单病种管理的手段,其通过把临床诊疗规范日程化,使不同业务水平的医务人员的在诊疗工作中都能遵循具有较高水平的临床诊疗规范,并通过变异管理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诊疗方案的优化中。这种作用在中医临床路径管理中尤为突出。 既然“辨证”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医生的中医理论水平和

医院科室质控记录模板

1。**********重点疾病和重点手术指标分解 2。**********质量与安全指标体系 3.科室质控小组职责与工作制度 4。质量管理小组名单 5。**********科室住院诊疗分组管理制度及名单 6。年度科室质控工作计划 7。医疗质量自查记录 7.1 病历自查记录(每月一次) 7.2 核心制度落实自查记录(每月一个重点) 7.3 诊疗技术操作常规及住院诊疗等项目检查记录(每季度一次) 8。科室工作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统计 9.科室质量与安全会议记录 10.科室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记录 11.年度工作总结 ****重点疾病和重点手术指标分解

科室 肾脏内科 心血管消化内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 神经内科 肿瘤内科神经外科 骨科 普外科 乳腺外科胸腺外科 妇科 产科重13 重1 重2 重15 重5 重16 重9。1 重9。2 重9。3 重7 重8 重3.1 重3。2 重18 重4 重6 重9。3 重10 重11 重16 重17 重17 检测的重点疾病 肾衰竭 急性心梗 充血性心衰 高血压病(成人) 消化道出血 急性胰腺炎 糖尿病短期并发症 糖尿病长期并发症 为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无并 发症 细菌性肺炎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脑出血 脑梗死 恶性肿瘤维持性化疗 颅脑外伤 累计身体多个部位的损伤 糖尿病下肢截肢术 结节性甲状腺肿 急性阑尾炎伴弥漫性腹膜 炎及脓肿 急性胰腺炎 恶性肿瘤术后化疗 恶性肿瘤术后化疗 手7 手8 手1 手术3 手5 手12 手14 手15 手18。1 手18。5 手18。6 手18.7 手18.8 手18 手18。9 手4 手13 手18.3 手18。4 手9 手18.13 手18.14 手18。15 手10 手11 重点手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颅脑手术 髋。膝关节置换 胰腺切除手术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乳腺手术 胃切除术 直肠切除术 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 胃远端、近端切除术,全胃切 除术 肝叶、半肝、肝段、肝肿物切除术 结肠、直肠切除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惠普尔氏术、胰体尾切除术 乳腺手术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保留乳房术 食管切除术 肺切除术 全肺切除术,胸腔镜肺癌切除术 食管部份切除术、食管胃弓上、弓下吻合术 子宫切除术 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 全子宫切除术 盆腔淋巴结清除术 剖宫产 阴道分娩

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记录本(电子版)

单病种 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 科室:妇科 年度:2015年

单病种 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室主任为组长的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控制小组,并设有质控员,负责监督管理本科室单病种质量信息上报工作。 2、本质量控制记录本由各科室主任负责,由主管医师填写。 3、科室根据医院的要求制订本科室每季度单病种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对变异、退出病例进行记录及讨论。 4、每季度对监测信息进行汇总与分析,提出持续改进措施。 5、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年度单病种质量控制计划、实施方案及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 6、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单病种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单病种 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 一、科室单病种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赵光阳 质控员:田维莉赵光阳 成员:赵光阳田维莉贺婕周小容黎大惠韦洁罗灿英马红伟邓容李玲玲程志红方婵 二、具体职责: 1、负责单病种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 2、负责提出科室单病种病种选择建议,会同护理、药学、医技及财务等部门制订单病种质量控制表; 3、结合单病种实施情况,提出单病种质量控制表的修订建议; 4、参与单病种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单病种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2015年度科室单病种质量控制计划 1.科室对单病种开展质量监控。 2.质量考核与督查的控制指标: (1)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 (2)治疗质量指标: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病死率、15日内再住院率。 (3)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 (4)常用指标:平均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 3.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1)严格执行专科诊疗常规和技术规范。 (2)坚持三级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3)合理用药,控制院内感染。 (4)加强危重患者和围手术期患者管理。

医院科室质控记录簿文本实用模板

********医院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活动记录手册 科室 ______________ 年度 ______________ ******医疗质量管理科编印

目录 1.**********重点疾病和重点手术指标分解 2.**********质量与安全指标体系 3.科室质控小组职责与工作制度 4.质量管理小组 5.**********科室住院诊疗分组管理制度及 6.年度科室质控工作计划 7.医疗质量自查记录 7.1病历自查记录(每月一次) 7.2核心制度落实自查记录(每月一个重点) 7.3诊疗技术操作常规及住院诊疗等项目检查记录(每季度一次) 8.科室工作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统计 9.科室质量与安全会议记录 10.科室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记录 11.年度工作总结

****重点疾病和重点手术指标分解

**********质量与安全指标体系

科室质控小组职责 1、科室质控小组由科室负责人、护士长以及质控医师、护士等相关人员3-6人组成;科主任是科室质量第一责任人; 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并组织实施;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的质控工作制度、人员岗位职责; 3、在医务部、质管科和护理部的指导下,负责本科室医、护质量控制检查工作,抓好科诊疗质量、护理质量、医疗文件书写质量; 4、做好科室的质量自测自评,分析科室医疗质量数据、病人投诉情况、质量缺陷问题,自我查找医疗隐患,自评工作优劣。 科室质控小组工作制度 1、质量控制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对全科的医疗质量进行管理监督、指导、检查,开展每日质控、每月质控; 2、质控小组的活动应至少每个月一次,每次应认真分析评判本科室质量动态,总结归纳、对需改进的容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做好质控活动记录; 3、对科室诊疗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通过具体的诊疗示操作、每月组织各级医务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规,强化质量和安全意识; 4、对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情况进行检查(病历、处方、申请单、护理文

临床路径【范本模板】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 1.临床路径的定义是什么? 答: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的一套标准化诊疗、护理模式与程序。临床路径以循证医学证据和诊疗指南为基础,以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效率,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为主要目的。相对于临床诊疗指南而言,临床路径针对特定疾病的诊疗全流程,重点关注诊疗过程中诊疗行为的规范性和时间顺序性、各科室见的协同性、以及诊疗的结果,其内容更简洁,操作性更强,是医疗机构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促进科室协作的重要手段。 2.临床路径的准入和退出标准是什么? 答:临床路径患者准入标准:符合诊断依据、诊断明确、能够按路径的流程和预计时间完成诊疗项目的患者. 临床路径患者退出标准: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需要转入其他科室实施治疗;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要出院、转院或改变治疗方式而不得不中止临床路径诊疗流程;由于入院前检查检验结果报告不准确或其他原因,导致入院第一诊断有误(第一诊断发生变化)而进入临床路径诊疗流程的患者。 3。选择实施临床路径病种的原则是什么? 答:⑴常见病、多发病;⑵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⑶结合我院实际,优先考虑卫生部已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4.临床路径实施流程是什么? 答:⑴经治医师完成患者的检诊工作,会同个案管理员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路径的准入评估; ⑵符合准入标准的,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根据临床路径表开具诊疗项目,向患者介绍住院期间为其提供诊疗服务的计划,并将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 ⑶相关护理组在为患者作入院介绍时,向其详细介绍其住院期间的诊疗服务计划(含术前注意事项)以及需要继续配合的内容;⑷经治医师会同个案管理员根据当天诊疗项目完成情况及病情的变化,对当日的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好记录;⑸临床路径表中的诊疗项目完成后,执行人应当在相应的签名栏签名;⑹临床路径表及变异记录表在科室单病种与临床路径资料盒里保存。临床路径病例登记表及临床路径病种质量控制情况统计表在次月7日前提交到质控科. 5。卫生部公布的需要网络直报的单病种有哪些? 答:①急性心肌梗死、②心力衰竭、③社区获得性肺炎(成人,住院)、④缺血性卒中/脑梗死、⑤髋、膝关节置换术、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⑦社区获得性肺炎(儿童,住院)、⑧围手术期预防感染、⑨剖宫产、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⑪围手术预防深静脉血栓栓塞。 6.目前我院开展临床路径的科室有:(待科室上交完整临床路径后填写). 7.目前我院需要网络直报单病种的科室有:心内科(2)、呼吸内科(2)、神经内科(1)、骨科(4)、儿科(1)、普外科(1)、妇科(1)、胸外科(1)、神经外科(1)、产科(1). 住院诊疗 1.缩短平均住院日应当包括哪些方面的措施? 答:有解决影响缩短平均住院日各个环节等候时间的措施(如患者预约检查、院内会诊、检查结果、术前准备等);有提升医院信息化建设,合理配置和利用现有医疗资源的措施;应用“临床路径”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有相关管理人员与医师均知晓缩短平均住院日的要求并落实各项规定.

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记录本范本

妇产科单病种质量控制 管理记录本 甘孜州人民医院

目录 1.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成员名单 2.单病种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3.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4.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流程 5.单病种质量管理培训记录 6.单病种质量管理总结

妇产科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主任张玲娟 负责本科室单病种质量控制的政策制度的传达以及落实实施情况,人员分配安排,单病种病例审核,总体监督 副组长:护士长朱玲 协助组长进行监督实施工作,定期审查单病种落实实施情况,并召开质量控制评估改进会议 组员:方竞副主任医师,陈丽主治医师、冷逸玫主治医师,谭剑主治医师,亮亮住院医师,规培医师钱学飞负责书写评估改进报告

单病种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1.主要负责本科室单病种质量管理的具体实施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组织科室人员学习单病种质量管理相关知识,严格按照卫生部公布的质量控制指标进行单病种管理,定期梳理科室单病种质量管理情况,并及时上报我院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小组,每三个月召开一次单病种质量管理总结评估会议,根据本科室单病种管理执行情况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 2.对本科室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3.对病种的质量、费用及成本进行分析评估; 4.对进行病种质量监控管理相关的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 5.参与院内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效果评估与分析,采取措施,持续改进; 6.定期向院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小组报告工作开展情况相关信息等。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 按照卫生部发布的单病种质量控制的通知要求,对公布的6个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开展单病种质量监控。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改进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结合我院临床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是在医院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小组指导下,由科室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具体实施,科室主任为第一责任人。 二、实施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科室,要建立单病种管理登记簿记录患者进入或离开管理的相关住院信息; 三、单病种质量考核与督查的控制指标: (一)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 (二)治疗质量指标:治愈率、好转率、未愈率、抗生素使用率、病死率、同病种一周内再住院率; (三)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 (四)常用指标:平均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 四、单病种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一)严格执行专科诊疗常规和技术规程; (二)坚持三级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三)合理用药,控制院内感染;

医院科室质控记录模板【模板范本】

********医院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活动记录手册 科室 ______________ 年度 ______________ ******医疗质量管理科编印 目录

1.**********重点疾病和重点手术指标分解 2。**********质量与安全指标体系 3。科室质控小组职责与工作制度 4.质量管理小组名单 5。**********科室住院诊疗分组管理制度及名单 6。年度科室质控工作计划 7。医疗质量自查记录 7。1病历自查记录(每月一次) 7。2核心制度落实自查记录(每月一个重点) 7.3诊疗技术操作常规及住院诊疗等项目检查记录(每季度一次) 8.科室工作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统计 9.科室质量与安全会议记录 10。科室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记录 11.年度工作总结

****重点疾病和重点手术指标分解

**********质量与安全指标体系

科室质控小组职责 1、科室质控小组由科室负责人、护士长以及质控医师、护士等相关人员3-6人组成;科主任是科室质量第一责任人; 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的质控工作制度、人员岗位职责; 3、在医务部、质管科和护理部的指导下,负责本科室医、护质量控制检查工作,抓好科内诊疗质量、护理质量、医疗文件书写质量; 4、做好科室的质量自测自评,分析科室医疗质量数据、病人投诉情况、质量缺陷问题,自我查找医疗隐患,自评工作优劣。 科室质控小组工作制度 1、质量控制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对全科的医疗质量进行管理监督、指导、检查,开展每日质控、每月质控; 2、质控小组的活动应至少每个月一次,每次应认真分析评判本科室质量动态,总结归纳、对需改进的内容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做好质控活动记录; 3、对科室诊疗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通过具体的诊疗示范操作、每月组织各级医务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规范,强化质量和安全意识; 4、对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情况进行检查(病历、处方、申请单、护理文 件),对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 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名单

临床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临床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XXX肿瘤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 肿瘤科一月份科室质控活动记录 日期:2014年1月5日 主持人:XXX 参加人员: 效果评价: 1、终末病历甲级率90.5%,但归档不及时,应归档123份,按时归档101份,按时归档率82.1%,未达100%。运行病历检查每个大夫2份,运行病历仍存在书写不及时、打印不及时、化验单粘贴不及时等现象,首次病程和住院志书写较前好转,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XXX问题突出,按规定罚款50元。 2、对存在跌倒、坠床和压疮风险的患者进行检查,均有病情评估和风险警示标志并履行了告知,医护人员对该项患者安全指标知晓率达90%,较上个月有较大进步。 3、重点检查了医生交班本和护士交班本。医生交班本1月2号,XXX医师未签名,交班本眉栏填写齐全,内容完整,重点突出。个别未使用医学术语。总体较上个月有改进。

4、检查了会诊登记本、会诊申请书、和会诊病历。未发现问题。 5、检查了喉镜、呼吸机、抢救药品。抢救设备完好、药品筹办充分,抢救记录登记本漏登(XXX),抢救记录誊写欠规范。重新组织研究抢救记录誊写规范。认真研究危机重症抢救规范和流程,努力提高抢救程度 XXX肿瘤科室质量与平安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本月科室质控活动情况: (一)医疗运转目标分析: 1、主要质量与安全指标现状: 1)门诊人次240人次,出院人次123人次。 2)病历甲级率90.5%,按时归档率82.1% 3)临床主要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 4)核心制度落实率95% 6)三级医师查房率100% 7)上级医师对治疗方案核准率97% 8)平均住院日15天 9)输血患者经血传播病原体检查达100%,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签属率100%、输血申请单合格率100%,输血适应症合格率100%1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14% 11)抗菌药物使用前标本送检率66.6%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