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名词解释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名词解释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名词解释总结第一单元1.王位世袭制:起源于夏朝的政治制度。
其内容是将政治权利在一家一姓中进行传承。
其影响是为后代创造了一个“家天下”的局面,将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取代。
2.分封制;西周的政治制度。
其内容是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与此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施再分封,卿大夫再对士再分封,形成了统治阶层内部森严的等级。
其有利影响是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其不利影响是诸侯的独立性很强,到了西周后期天子的威望下降,王权遭到威胁。
3.宗法制:西周时期实行的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
它规定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相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是大宗。
诸侯的爵位也只能由嫡长子来继承,其他儿子领有封地成为卿大夫。
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又是大宗。
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以此类推。
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
其影响是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4.皇帝制:秦朝始创的政治制度。
在秦兼并天下后,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便定“皇帝”为自己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希望由自己开始,子孙能够二世、三世乃至千世万世地传承。
从此,“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5.三公九卿:秦朝设立的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
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其中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在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
其影响是这些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控在皇帝手中。
高中历史中的名词解释
高中历史中的名词解释导语: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理解过去的事件和人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下和未来。
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重要的名词,掌握这些名词的含义和背后的历史背景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一些高中历史中的名词进行解释,并探讨其对我们理解历史的意义。
1. 文艺复兴(Renaissance)文艺复兴是发生在15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欧洲的一场文化运动。
这场运动以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追求和艺术、科学的繁荣为特点。
人们在这一时期开始重新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和文学作品,强调人本主义思想,反对宗教的束缚。
文艺复兴的影响深远,对于欧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拉丁文的再次普及、绘画、雕塑等艺术领域的繁荣以及科学知识的积累等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成果。
2. 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工业革命是指发生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的一场社会经济变革。
这一时期由于科技和机械的发展,农业社会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
蒸汽机、纺织机械等发明的应用使得生产力大幅提高,工业化生产的兴起带动了城市化进程和人口的迁徙。
工业革命对于人类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推动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加剧了社会阶级分化和环境问题。
3. 殖民主义(Colonialism)殖民主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占领他国并建立殖民地的行为。
这种行为在欧洲在16世纪至20世纪初达到巅峰,欧洲列强如英国、法国、荷兰等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许多殖民地。
殖民主义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获取商品、资源和劳动力,并通过殖民地的经济资源来推动本国的发展。
然而,殖民主义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如原住民的剥削和人权的侵犯等,并对后世带来了许多问题和后果。
4. 世界大战(World War)世界大战是指涉及全球多个国家参与的、规模庞大的战争。
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1914年至191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则从1939年持续到1945年。
这两场战争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动荡。
高中历史名词解释 经济制度、自然经济、社会分工、商品经济、生产方式等
高中历史名词解释经济制度、自然经济、社会分工、商品经济、生产方式等高中历史名词解释经济制度、自然经济、社会分工、商品经济、生产方式等一、社会制度是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制度的总称。
社会制度的性质是由经济基础即某社会的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的。
例如,以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构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这种经济基础决定了经济制度的资本主义性质,从而也决定了政治、法律、文化等制度的资本主义性质。
社会制度的变革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
生产力不断发展便和原有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冲突,这就要求变革生产关系以便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生产关系的变革,即经济基础的改变,使整个社会制度发生变化,由一种社会制度转变为另一种社会制度。
二、经济制度和经济基础是同一含义的范畴,列宁说:“马克思认为经济制度是政治上层建筑借以树立起来的基础,所以他特别注意研究这个经济制度”。
在这里,经济制度就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
另外,经济制度也指一定社会各经济部门的具体制度,如工业经济制度、农业经济制度等。
三、经济体制经济体制就是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统称,它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经济体制,生产关系总是要求一定的经济体制与其性质相适应,生产关系发展变化了,经济体制也会随之发展变化以体现生产关系的要求。
社会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或限制作用,都是通过经济体制来实现的。
另一方面,经济体制对生产关系也会发生重大的影响。
如果一种完善的经济体制,它就能够较好地体现生产关系的要求,从而有利于生产关系的巩固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反之,如果一种经济体制存在着某种弊端或缺陷,那么它就会形成限制生产关系本身优越性发挥作用的因素,从而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体制作为生产关系的实现形式,它作用于生产力并反映着生产力发展变化的要求。
因此经济体制的安排和变革要体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和生产力发展的双重要求。
四、自然经济自然经济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己或本经济单位的需要而进行生产,不是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态,直接目的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获取产品或使用价值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
高中历史必修二历史名词解释
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它的特点一是分散,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局部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展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方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就是小农经济占主导,现在偏远农村的农村,也都大量存在这种经济现象.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自耕农经济自己拥有小块土地,从事个体生产,劳动所得归自己支配。
它只承当国家的租赋徭役,而不向地主交纳地租自然经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对立面,私有制经济的一种表现。
是存在于市场*围比拟小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兴旺的产物。
该种经济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持续时间涵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小农:指个体农民自耕农:旧指自己耕种自己土地的农民佃农:以租种土地为生的农民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商时有文字记载,西周时盛行。
那时,道路和渠道纵横交织,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
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
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
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
〔夏商西周,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屯田制:指的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
又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之分.。
商屯亦称盐屯,是明盐商为了便于在边境地区纳粮换盐而办的屯垦。
而民屯和军屯就是狭义的屯田。
而屯田制就是以屯田为目的而建立的一种制度,由曹操建立。
作用:屯田制是封建制的土地国有制,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流亡农民,使流民有田耕种,有利于稳定了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保证了军粮供给;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开展。
十三行鸦片战争前**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
也叫公行、洋行、洋货行、外洋行。
高中历史名词解释
• 28.领事裁判权:是指帝国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
特权。主要内容是:该侨民在居留国犯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 告时,只由其本国在居留国的领事或法庭依其本国法律审理。
• 29.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的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
地位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实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 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此称“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 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 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但在有些不平等条约 中,往往只片面规定一国享受最惠国待遇,而另一缔约国则无对 等权利,因而是片面的。
意即“代表会议”或“会议”。苏维埃制度是苏联的政治基础, 是俄国劳动人民在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斗争过程中创造出来 的政权组织形式。
• 4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
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 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 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 30.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清王朝严格限制和禁止对外交往和贸易 的政策。
• 31.“拜上帝教”:又称“太平基督教”,是中国太平天国领袖
洪秀全吸收基督教教义、揉合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 思想而成立的特殊基督教组织。
• 32.湘军是晚清时对湖南地方军队的称呼,或称湘勇。曾国藩是
湘军的创始者,他将湖南各地团练整合成湘军,形成了书生加山 农独特的体制,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军事力量。
• 35.新军:清末编练的近代化陆军。开始筹练于1894年;甲午战 争后由袁世凯接办,改称“新建陆军”;1903年清朝在中央设练 兵处;1905年练兵处制定陆军军制,各省设督练公所,将新军的 编练推行于全国。
高中历史名词解释
高中历史名词解释1、禅让制是一种古老的政治制度,传说在远古社会,___以后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采用民主的方式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2、___制指的是___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
3、赋役是指赋税和徭役的合称。
赋税是历代统治阶级用强制方法向人民征收的实物、银钱等;徭役则是历代统治者强迫人民从事的无偿劳役,包括军役、力役、杂役等。
4、分封制的对象是贵族,他们被封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必须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贵族们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形成层层分封,上下级有严格的隶属关系。
5、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的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6、商鞅变法是指战国时期秦国的___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下令招贤。
___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___、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郡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___的信任,任命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7、秦朝三公九卿制中的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虚设),___则指众卿、___之意。
8、郡国并行制又称郡国制,汉朝时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推行封国制。
9、禁军是帝王封建时代,帝王直辖,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
因时代、文化与地域的不同,有其他异名同义的名称,如禁卫、亲卫、近卫、御林军等不同称呼。
10、宰相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
夏商时期是巫史,西周春秋时期是___,战国以后则是宰相。
11、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
盛行于秦汉。
郡是___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其组织机构与___略同,郡以下设县或道。
县以下设乡、里和亭。
12、中书省是古代官署名,是封建政权执政中枢部门。
汉朝始设中书令,魏国建秘书监,有监、令。
___改称中书监、令。
晋朝以后称中书省,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
【高考冲刺】高中历史必修3文化史必考必会名词解释(通用版)
【高考冲刺】高中历史必修3文化史必考必会名词解释必修3 文化史第一单元中国传流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代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为适应大一统,提此主张,把不在儒家六经范围内的各学术罢黜,加强了中央集权和思想专制,是儒家思想成为思想主流。
2、新儒学:汉代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并加以改造形成。
3、君权神授: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汉代的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认为天为主宰,天子受命于天,人民诸侯皆应服从,另一方面如果天子无道,天罚之。
4、三纲五常:汉代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5、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6、儒家民本思想:形成于春秋时期,提出爱民、重民、养民思想,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重视民众的社会作用,认识到民为国之基本,其中有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
7、无为而治:老子提出的一切顺从自然,提倡清净无为,知足寡欲的政治主张。
8、焚书坑儒:秦灭六国后,秦始皇下令烧毁所有的《诗》《书》等诸子百家书并坑杀大批儒生,加强思想专制,强化中央集权,但其暴政加速了政权的灭亡。
9、从“无为”到“有为”: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汉初统治者以“无为而治”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而后地方诸侯势力增强。
为加强中央集权,转为积极有为政策。
10、宋明理学:儒学新体系,由北宋“二程”创立,南宋朱熹是集大成者,南宋陆九渊和明朝王阳明的心学是宋明理学的发展。
11、三教合一: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高中历史名词解释
高中历史名词解释
1. 历史事件:指在特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发生的具有重要影响的事件。
历史事件通常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自然等多个方面。
2. 历史人物:指在历史长河中具有重要影响和贡献的人物。
历史人物可以是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有着卓越的成就和贡献。
3. 历史时期:指在特定时间和条件下发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的组合。
历史时期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如古代、中世纪和现代等。
4. 历史地点:指历史上发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所处的地理位置。
历史地点可以是城市、乡村、山区、河流等,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5. 历史背景:指在特定历史事件发生前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背景。
历史背景对于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 历史影响:指历史事件和人物对后世的影响和意义。
历史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它反映了历史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7. 历史原因:指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历史原因可以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它对于理解历史事件的本质和根源具有重要意义。
8. 历史事件细节:指历史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和情节。
历史事件细节对于还原历史事件的原貌和深入理解其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9. 历史评价: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述和评估。
历史评价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它反映了人们对历史的看法和认知。
10. 历史教训:指从历史事件中吸取的教训和启示。
历史教训可以是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反思和总结,它对于指导未来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历史名词解释
高中历史名词解释1、万民法:意即“各民族共有的法律”,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
在罗马法司法体系中,万民法是比较成熟和发达的部分,也是后期罗马法的基本内容。
2、习惯法: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依据某种社会权威和社会组织,具有一定强制性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在现代法律体系中,习惯法的作用大大减弱了,除了在非洲一些国家习惯法仍然在实际上起着比较大的作用外,在其他主要法律体系,习惯法已经不是主要渊源。
但是,习惯法仍然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3、『内阁制』(parliamentalism):应称之为『国会制』或『议会内阁制』。
议会内阁制是以议会(国会)为权力核心,行政系统受议会的节制,行政权与立法权合一,政府(内阁)则对议会负责。
而且不同于总统制的制衡(check and balances)理念,议会内阁制的基本原则是责任政府(responsible government)不但个别之阁员需对议会负责,内阁整体亦需对议会负责。
如果议会对某位阁员或整体内阁不信任,个别阁员或整体内阁便需要辞职以示负责。
4、军机处,清代官署名。
亦称“军机房”、“总理处”。
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
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十年(1732),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
5、中书省:古代官署名。
封建政权执政中枢部门,汉朝始设中书令,魏国建秘书监,有监、令,魏曹丕改称中书监、令。
晋朝以后称中书省,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
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
宋元时中书省设中书令和中书丞相,明清时期废置。
6、票拟权:专属明清两朝内阁成员,相当于唐朝中书省的职权,即拟定大政方针.不同的是,票拟须皇上朱批才行,而中书省的提案要经门下省的审核.7、首辅:是明代对首席大学士的习称,设置于建文四年(1402年)八月。
高中历史之古代史名词解释
高中历史之古代史名词解释1、三公九卿制:秦朝在皇帝之下,设中央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并处理庶政。
此中央机构采用“三公九卿制”。
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主管监察。
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屯卫;太仆,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典客④,掌外交和民族事务;宗正,掌皇族、宗室谱系、名籍;治粟内史⑤,掌财政;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
九卿之外,还有列卿,如中尉,掌京师治安;将作少府,掌修治宫室等。
三公和九卿以及列卿等,都各有自己的府寺,以处理日常事务。
大事总汇于丞相,或最后请皇帝裁决。
另外各郡每年九月必须定期的向中央报告本地的租税收入,户口统计和治安情况,谓之“上计”。
2、郡县制:秦朝在地方上彻底废除“封诸侯,建藩卫”制度,在全国范围普遍实行郡县制度。
初设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郡。
郡的主要长官是郡守,掌政事和军事;另有郡尉,辅佐郡守,并掌军事;还有监御史,为中央派遣之监察官吏。
郡下设若干县,主要长官,万户以上的大县设“令”,不满万户的小县设“长”,令(长)掌政事和军事;另有丞,掌文书、刑法;尉,掌军事。
县以下有若干乡,乡以下有若干亭,亭以下有若干里,里就是村落。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曰:“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
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缴,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
”里的头人为里正。
乡、亭、里官吏要由当地富庶人家充当。
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封建国家依靠地主绅士作为全部封建统治的基础。
3、焚书坑儒:焚书坑儒事件是秦始皇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对于不同政见的士人的残酷镇压。
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 年),淳于越批评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
说如发生大臣篡权之事,无以自救。
丞相李斯当场进行了批驳,他指斥淳于越是“愚儒”,还谴责儒生们“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
高中历史基本理论常识、核心素养、史观分类、高考解析
高中历史基本理论常识、核心素养、史观分类、高考解析史学基础理论一、什么是历史1.中文“历史”.在古代“历”与“史”两个字是分开的.“历”的甲骨文写法.原意是“一块平地上长满庄稼,勤劳的农夫经常在地里巡视,留下深深的脚印”,引申为“人过去发生的事”。
“史”的甲骨文写法.原意是“一个器皿中放着竹简,一双手很稳重地端着”,引申为“人记录发生的事”,双手持中,强调立场中立,态度不偏不倚。
“历”与“史”合到一起的意思就是“人记录过去发生的事。
”历史包罗万象,每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必然包含以下因素: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因为什么原因、具体做了某一方面的事,即5个w:when. where. who. why. What。
2.英文历史是“history”.“his”指“他的”,“he”可以指代“任何人”,“story”是“故事”,就是“人过去发生的事”。
综上所述,不管东西方,“历史”的含义就是“人记录的过去发生的事”。
注意,从这里可以看出,历史既有主观性,又有客观性。
“人过去发生的事”是客观存在的;而“人记录”就带有人的主观性。
二,为什么学历史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与现在有时间间隔,那么为什么我们还要学历史呢?而且时间不能倒流,过去发生的事已经不能改变,学历史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关于学历史的意义说法纷纭,我们只牢牢把握一点,学历史的最大意义不是为了记住过去发生了什么事,而是指导今天的活动,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以古鉴今。
三,怎么学历史历史有主观性,也有客观性。
也就是不能保证真实,学历史当然希望学到客观真实的历史,而不是虚构的历史。
如何才能做到呢?㈠正确的历史观指导,史观内容我后面有专门论述,这里不做阐发。
㈡史料搜集:确定主题后,要围绕主题进行史料搜集。
首先注意史料的分类:按来源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前者研究者亲自搜集,可靠性高,后者直接引用别人研究成果,可靠性不能保证.按类型分为实物史料、图像史料、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可信度依次降低.注意口述史料虽然可靠性低,但也有史学价值,它是对历史的扭曲的反映。
高中历史教材的名词解释
高中历史教材的名词解释历史作为一门学科,通过研究过去的事件、人物和文化,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名词解释是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历史事件的关键术语和概念。
本文将针对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几个重要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1. 文化文化是指一定地区或社会群体内共同创造、积淀并传承下来的思想、价值观念、习俗、风俗以及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它包括语言、宗教、艺术、科技、制度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精神和风貌。
通过研究文化,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代和地域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共通性。
2. 政治政治是指关于统治权力、治理体系和公共事务组织的学科和实践。
它涉及到权力的分配、运行机制以及社会集体决策的过程。
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机制,体现在国家、政党、选举、法律等方面。
通过研究政治,我们可以了解各种政治制度、政治组织的运作方式,以及政治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3. 经济经济是指关于资源配置、生产、交换和分配的学科和实践。
它研究人们如何生产、交换和使用物质财富,以及经济活动对社会的影响。
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过研究经济,我们可以了解各种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以及经济对社会生活和人民福祉的影响。
4. 文明文明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区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现象。
它包括思想、信仰、价值观念、艺术、科技、社会组织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过研究文明,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互鉴,以及文明的衰退与复兴,从而更好地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和多元文化的交融。
5. 革命革命是指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根本性的变革过程。
它是由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矛盾所引发,通过一系列斗争和行动来推翻旧的统治体系,建立新的社会秩序。
革命往往伴随着社会阶级、政治力量、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重大变化。
高中历史名词解释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与自然经济解体和洋务运动
高中历史名词解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与自然经济解体和洋务运动高中历史名词解释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人的本质、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等生产力性质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
生产力的物质技术状况和劳动者的社会结合状况构成的质的综合表现。
物质技术状况主要指劳动资料,特别是劳动工具的状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劳动的状况。
劳动者的社会结合状况主要指集体协作、个体劳动、实行分工协作等。
生产力的社会形式含义有二:一指生产力借以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形式,即和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另一指劳动过程本身的社会结合形式,即劳动的社会分工与生产单位内部的组织形式。
属于生产力的范畴。
经济制度亦称“社会经济制度”,即“社会经济形态”,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占主要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它规定了该社会经济发展的性质和方向,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基础,为政治法律制度所保护。
随着经济制度的变革,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必然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
经济制度是区分不同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志。
狭义指组织经济活动的体制和有关经济工作的规章制度。
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所产生和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
与经济基础相对的社会结构两个基本层次之一、社会生活两个基本领域之一。
上层建筑由该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部分组成。
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文学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
政治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法庭、、政府机构和政党、社会集团等,其中国家政权是核心。
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思想上层建筑为政治上层建筑提供思想理论根据,政治上层建筑为思想上层建筑的传播和实施提供重要的保证。
在阶级社会中,上层建筑具有阶级性。
政治结构一定社会中人们政治关系的总和。
包括各阶级、等级之间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各政治派别之间的关系。
政治结构的核心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2 1.2名词解释:主权在民
名词解释:主权在民也称“人民主权”。
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
宪法的一个基本原则。
法国卢梭以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论为理论基础,说明人类在出现私有财产以后,原处于自然状态中的人们所拥有的自由、平等的自然权利便被破坏和践踏,于是缔结条约组成国家,而缔约者必须遵守契约,服从“公意”。
人民的公意在国家中表现为最高权力,主权是公意的具体表现,因而人民是国家最高权力的来源,主权属于人民。
卢梭的主权在民学说在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资产阶级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反动封建专制制度,赢得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又把它写在了自己的宪法中,成为资产阶级国家宪法的一个基本原则。
法国1789年《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规定:“整个主权的本源主要是寄托于国民。
”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主权属于国民。
”社会主义国家宪法也明确规定人民主权原则,或叫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原则,但与西方学者见解不同。
社会主义国家学者普遍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而不是由社会契约产生出来的;国家的主权属于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产生于统治阶级的意志,而非人们的“公意”。
对“人民主权”中“人民”概念的理解也存在分歧。
西方学者认为国家之内的全体社会成员都是人民。
而社会主义国家学者认为只有享受民主的主体才是人民,人民这一概念在不同国家,各个国家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社会主义国家学者主张的人民主权,实际上是对资产阶级主权在民理论的继承、改造和发展。
同样,人民主权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的一个基本原则。
如苏联1936年《宪法》第3条规定,“苏联全部权力属于城乡劳动者,由劳动者代表苏维埃行使之”。
我国现行《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古巴共和国《宪法》第4条第1款规定:“古巴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劳动人民。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2.6名词解释:《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制定背景和其它早期国家一样,罗马在国家形成的初期,并不存在成文法典,唯一具有法律权威和功用的便是当时人的习惯,即一种未经政府明确承认而被一般人接受并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之规则的制度原则。
由于习惯法没有固定的成文形式,因此,它便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而这种法律制度上的局限在司法制度落后的古代又往往会导致法律规范的不精确。
这样,无形中就为法官故意压迫平民、袒护贵族提供了方便。
平民们为了改变这种不平等的地位,主动组织起来,向政府施加压力,要求政府编纂成文法。
元老院被迫于公元前454年成立了十人立法委员会,还派人到希腊考察法制。
于公元前451年制定法律十表公布于罗马广场。
次年,又制定法律二表,作为对前者的补充,构成了所谓的《十二表法》,由于这些表法当时都是由青铜铸成的,所以又称《十二铜表法》,这是古代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可惜的是铜表在公元前390年高卢人入侵罗马时被毁。
结构与内容《十二铜表法》的篇目依次为传唤、审理、索债、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的追补及后五表的追补。
《十二铜表法》的原文早已丢失,但从后来罗马法学家的著作中可以看出:这一法律的内容相当广泛,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同态复仇与罚金、氏族继承与遗嘱等等相互交错。
它不仅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而且还规定了极为严酷的债务奴役制(债务人若无力偿还债权人的债务,那么债权人就可以把他处死,或卖至第伯河以外的任何地方)。
其特点为诸法合体、私法为主,程序法优于实体法。
《十二表法》的某些规定虽反映了平民的要求,但其主要目的在于严格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及其统治秩序,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私有财产权和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历史地位《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也是第一部可以按律量刑的法,是古罗马固有习惯法的汇编,它总结了前一阶段的习惯法,并为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一切公法和私法的渊源”。
高中历史术语汇总
历史答题术语
1、原因类(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原因
(2)中国古代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学的原因
(3)中国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
(4)近代农民阶级领导的救亡图存运动失败的原因
(5)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6)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由对抗转为缓和的原因
(7)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2、影响类(1)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2)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3)理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5)近代列强侵华的双重影响
(6)中美关系改善对中国的影响
(7)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8)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9)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10)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3、评价类(1)全面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如何评价三省六部制
(3)全面评价科举制
(4)从近代化角度评价洋务运动
(5)运用多种史观评价辛亥革命
(6)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
(7)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高中历史名词解释-历史人物名词解释要点
高中历史名词解释必修一政治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对象:贵族(受封的主体,封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特点:层层分封,上下级有严格的隶属关系2、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的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1904)3、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指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
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郡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4、秦朝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虚设)九卿:众卿、列卿之意5、郡县制: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
盛行于秦汉。
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战国时期。
郡,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其组织机构与中央政府略同,郡以下设县或道。
县以下设乡、里和亭。
6、殿阁大学士:朱元璋即位后,废除丞相。
丞相被废除以后,全国的重大政务都由皇帝亲自处理,明太祖平均每天要批阅奏章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忙得不可开交,于是他另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后来,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渐形成内阁制度。
7、明朝内阁:内阁是在永乐时期建立的。
内阁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秘书性质的机构,内阁非法定一级中央机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的表现。
8、议政王大臣会议:中国清代前期满族上层贵族参预处理国政的制度。
9、南书房:南书房设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入值者主要陪伴皇帝赋诗撰文,写字作画,有时还秉承皇帝的意旨起草诏令,“撰述谕旨”。
它完全是由皇帝严密控制的一个核心机要机构。
10、军机处:军机处成立于雍正七年(1729年),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1.1名词解释:六一汉
六一汉
梭伦改革前的雅典曾一度盛行租佃制,这种租佃制下的佃农(“六一汉”),即是由拥有小块土地的自耕农破产后转化而来。
因为他们“能得自己劳动生产品的六分之一以维持生活,把其余六分之五以地租的形式交给新主人”,故名“六一汉”。
按照规定,“如果他们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
作为“六一汉”的“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成为富人的奴隶”。
佃农“六一汉”之沦为奴隶,乃是当时雅典奴隶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正因为如此,在雅典奴隶制的进一步发展时期,这种类型的租佃制已不复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名词解释必修一政治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对象:贵族受封的主体,封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特点:层层分封,上下级有严格的隶属关系2、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的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19043、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指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郡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4、秦朝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虚设九卿:众卿、列卿之意5、郡县制: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秦汉;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战国时期;郡,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其组织机构与中央政府略同,郡以下设县或道;县以下设乡、里和亭;6、殿阁大学士:朱元璋即位后,废除丞相;丞相被废除以后,全国的重大政务都由皇帝亲自处理,明太祖平均每天要批阅奏章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忙得不可开交,于是他另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后来,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渐形成内阁制度;7、明朝内阁:内阁是在永乐时期建立的;内阁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秘书性质的机构,内阁非法定一级中央机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的表现;8、议政王大臣会议:中国清代前期满族上层贵族参预处理国政的制度;9、南书房:南书房设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入值者主要陪伴皇帝赋诗撰文,写字作画,有时还秉承皇帝的意旨起草诏令,“撰述谕旨”;它完全是由皇帝严密控制的一个核心机要机构;10、军机处:军机处成立于雍正七年1729年,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古代封建中央集权发展到了顶点;11、票拟权:明清内阁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先将拟定之辞书写于票签,附本进呈皇帝裁决,称为“票拟”;12、批红:明朝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亦称“批朱”;13.废丞相制度:明太祖时,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遂废;是君主专制强化的重要表现;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城邦:由一个中心城市和其周围的村镇构成的,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2.公民: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3.梭伦改革: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成四个等级;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4.克里斯提尼改革:建立十个地区部落,组成十将军委员会;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权力;实行陶片放逐法;5.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五世纪,执政官伯利克里推行的改革,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并到达了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6.罗马帝国:公元前24年-公元395年,是古罗马文明的一个阶段;自斯巴达克斯起义后,罗马进入军人执政时代,通过两次“三巨头执政”,屋大维成为罗马独裁者,罗马进入“罗马帝国”时代;7.习惯法:共和国早期,罗马并不存在成文法典,唯一具有法律权威和功用的便是当时人的习惯,保护奴隶制的剥削关系,巩固奴隶主统治地位的习惯法;8.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51年制定法律十表,次年又制定两表,作为补充,构成十二表铜法;这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其维护了奴隶主利益和统治秩序,保护了奴隶主贵族的私有财产和人身安全不受侵犯;9.公民法:从公元前509年罗马建国从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它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10.万民法:从公元前3世纪中叶开始,罗马逐建形成了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被称为万民法;最初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后来逐渐成为调整帝国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11.民法大全: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它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12.罗马法:它指的是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七世纪的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律体系;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议会:1265年,贵族,骑士和市民等召开的会议,为议会的开端;后来逐渐演变成上下两院;上议院由贵族和教会代表组成,下议院由乡绅和市民代表组成;2.“光荣革命”: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他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这场不流血的政变史称“光荣革命”;3.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体系;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4.资产阶级代议制: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专制独裁;5.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它的主要特点是虽然保留了君主,但由议会掌权,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真正掌握国家权力的是代议制政府;年英国议会改革: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7.责任内阁制:1721年,英国的责任内阁开始逐渐形成;责任内阁制简称内阁,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要与首相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8.两党制:英国的两党制是英国议会长期发展的产物,形成于19世纪前期;工党和保守党成为英国议会中的两个最大主要政党;9.邦联制:刚独立的美国是由13州组成的松散联盟,地方政府权力大于中央政府,此制度叫做邦联制;10.联邦制:1787宪法确立美国的联邦制原则,中央政府权力大于各州,但地方也保留了较大的自治权;11.美国两党制:形成于19世纪中期,“象”代表共和党,“驴”代表民主党;实质上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是掩盖资产阶级专政本质的一种手段;12.三权分立: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国会、司法最高法院和行政总统,权力中心;独立平等,相互制约,防止专制;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利;原则:联邦制、三权分立、共和制和民主;14.人权宣言:于1789年颁布,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以美国的独立宣言为蓝本,采用18世纪的启蒙学说和自然权论,宣布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不可剥夺的人权,肯定了言论、信仰、着作和出版自由,阐明了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15.法国大革命:1789年在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君主制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过往的封建、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冲击,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16.七月王朝:又称奥尔良王朝,为君主立宪政体,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的波旁王朝,1848年法国革命后被第二共和国取代;17.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于1875年颁布,标志共和制政体得到最终确立;18.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4月~1918年标志着德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保存了很多封建残余,但是它的颁布是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对德国及其它亚洲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6月,也是中国近代史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2.南京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产物,签订于1842年8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广夏福宁上通商,与英国协定关税;3.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引起的连锁反应,内容有: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列强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与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4.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随后法国加入战争;中国双半化的程度加深;5.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产物,与英法签订于1858年;条约规定:1.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2.赔偿英法巨额白银;3.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4.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等;6.北京条约:1860年,与英法分别签订;条约规定:1.承认天津条约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4.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7.金田起义:1851年1月,洪秀全集合拜上帝教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起点;8.永安建制:金田起义后不久,洪秀全称“天王”,指挥太平军攻克永安,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9.定都天京: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10.北伐西征:定都天京后,太平军北伐西征并举;此举夺取了清朝半壁江山,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11.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以平均分配为原则,将土地与财产平均分配,目的要实现“四有两无”理想社会;具有革命性、落后性和空想性;12.天京变乱: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日益激化;1856年秋,发生集团内部互相残杀的血案,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13.资政新篇:1859年,天平天国颁布由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14.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7月底,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八月初,清政府迎战;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以清军惨败告终;15.马关条约: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该条约致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6.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义和团进行了天津、北京保卫战;八股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罪恶累累;17.辛丑条约: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亿两,分39年还清;在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与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由此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18、义和团运动:打着“扶清灭洋”旗号的农民爱国反帝运动,具有农民运动的落后、迷信、愚昧等局限性;19.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决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和众政府”;20.同盟会: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召开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大会通过了同盟章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21.铁路国有:1911年5月,清政府秉承列强旨意发布“铁路国有”法令,强行收回民间集资自办的粤汉、川汉铁路,引起轰轰烈烈的保路风潮,间接引起武昌起义;22.中华民国成立:1911年底,各省代表聚会南京,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2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聚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会议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24.辛亥革命:1894~1912年,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25.二十一条:1915年1月,日本向中国袁世凯政府提出的,企图把中国的领土、政治、军事及财政等都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无理要求;二十一条要求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26.北伐战争:是1926年至1928年,由中华民国的广州国民政府及其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京北洋政府及其领导下的各路,使中华民国在形式上完成统一的战争;其目的是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派势力;27.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因惧怕共产党武装夺取政权而发动的反对共产党的政变,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四一二”政变,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破裂;28.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展开了疯狂的大屠杀;汪精卫集团举行反共政变,表明第一次国共合作最后破裂,孙中山的三大政策被国民党完全抛弃;至此,国民革命遭到失败;29.宁汉合流:1927年9月,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同汪精卫集团在反共的基础上实行反革命合流,武汉国民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合并,成为“宁汉合流”;30.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大会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大会决定今后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大会还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31.国共第一次合作: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从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历时三年半;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以后,革命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32.新民主主义革命:从1840年到1949年统称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中1840年到1919年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到1949年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的最根本标志是领导权掌握在谁的手中旧:资产阶级领导;新: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33.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这次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絮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34.工农武装割据:“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指毛泽东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是毛泽东讲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35.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使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36.长征:长征,指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37.全面抗战路线: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即动员全名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38.抗日战争的一对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之前的国共两党的阶级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这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基础;39.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40.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和战略反攻阶段;41.抗日战争的四大战略战术:国民党——阵地战;中共——持久战、游击战、运动战;42.中共为抗战所做出的五大贡献:倡导和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开辟敌后战场,变敌人后方为抗日前线;牵制日本半数以上兵力,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发表论持久战,坚定人民的抗战决心;43.重庆谈判:1945年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史称重庆谈判;整个事件过程从1945年8月29日开始,至10月10日结束,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44.战争进程之战略防御:—中共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粉碎对陕北和山东两个解放区的重点进攻;45.战争进程之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46.战争进程之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47.三大战役:到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共中央认为决战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在1948年9月—1949年1月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了国民党从军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空想社会主义: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状况尚未成熟时期的一种社会主义;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但这些设想无法实现,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英国人欧文是其中着名代表;2.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法、德等国无产阶级开展了独立的政治运动,主要表现就是发生了着名的三大工人运动,即丝织工人两次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三大工人运动的新特点,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3.共产党宣言:是和1848年为起草的纲领,第一个纲领性文献,诞生的重要标志,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4.普法战争:1870年,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霸权而爆发的战争,是由法国发动,最后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告终;普法战争导致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国的确立和直接促使巴黎公社建立;5.巴黎公社:是一个在1871年3月18日到5月28日期间短暂地统治巴黎的政府;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武装暴力直接夺取城市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的学说;6.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俄国共产革命等,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7.农奴制:农奴制是封建社会中封建领主在其领地上建立起来的剥削奴役农奴的经济制度;8.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建立了两个政权,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9.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但以和平方式取得;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施政纲领,规定我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以前,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这个纲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1949年9月通过的;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3.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于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在北京举行;又称新政协,这次会议代行了中国的立法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5.第一届人大:1954年9月召开,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宪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该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7.十六字方针: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1982年确立,该方针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8.十一届三中全会法制建设方针:1978年,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所谓法制建设方针".此次会议举行后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加快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步伐9.法治完善过程:1982年重修宪法,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区;1986年义务教育法;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名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基层民主10.告台湾同胞书: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79年元旦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方针;11.一国两制:二十世纪80年代初,由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确立:1984年5月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12.香港回归: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与邓小平进行会谈;1984年12月中英签订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842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60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司,1898拓展香港界址步条租借新界99年13.九二共识: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