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无衣》教案课程
《秦风无衣》教案
无衣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2、能够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3、培养学生结合注释,能初步读懂诗作的能力;4、背诵课文5、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结合注释,能初步读懂诗作【教学难点】1、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的整体基调,培养爱国主义精神2、背诵课文【教学方法】运用诵读法,让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性;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教学过程】一、导入让学生听一段音乐提问:从音乐当中我们感受到了怎样的基调,这段音乐有什么样的特点?生:激昂、雄壮的基调生:这段音乐每隔一段就会有一个重复的节奏明确:没错,这是电影《英雄》当中一段描绘秦兵出征时的音乐,它的基调是激昂而雄壮的,并且每隔一小节就会出现重复的旋律,以及士兵们的呐喊声,描写了秦国男儿勇征沙场的一种视死如归,英勇赴义的精神,它是一首战歌。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也是一首战歌,一首描绘秦地男儿慷慨赴义的一首战歌——《秦风•无衣》(ppt展示秦风•无衣)。
二、指导学生诵读课文1、放录音第一遍让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节奏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2、学生集体朗读3、教师总结四言诗的诵读节奏(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4、请一位同学朗读,大家指正5、请同学们集体朗读一遍课文,进一步要求读出诗歌的语气、语调明确:疑问反问语气升调肯定语气降调感叹语气降调王于兴师,修我〜〜~〜' 说明军情紧急,要快连三、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要求学生借助课文注释,注意一些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及通假字)1.识记字音、字形、释义衣袍裳同仇偕作偕行2.通假字泽通()3.疏通诗歌意思四、分析诗歌1、提问:从课文字面来看,本诗歌有什么特点?生:每一节都在重复,在重复的同时又有些微的变化2、提问:变化的部分是哪些?生:每章一、二句,分别写“同袍”、“同泽”、“同裳” 每章第三、四句,先后写“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 每章最后一句,写“同仇”、“偕作”、“偕行”3、提问:这些变化部分表现了什么情感?明确:“同袍”、“同泽”、“同裳” 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
《秦风·无衣》教案
《秦风·无衣》教案《秦风·无衣》教案篇1课文:《邶风?静女》、《秦风?无衣》一、复习:《诗经》有关内容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不是歌总集,回忆《诗经》有关的内容?答案:略。
2、我们知道《诗经》是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的源头。
3、上一节课,我们学过《氓》,我们一起背诵1、2节,要求背诵。
1)、七倍。
2)、每位派代表背。
4、通过学习《氓》我们大家知道这首诗歌写什么内容的?一位漂亮、和善、可爱、大方、痴情的女子自由恋爱――婚变――决绝的凄美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古代妇女追求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剧烈愿望。
5、表达这一内容主要运用什么手法?答案:略。
二、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邶风?静女》,看看这首诗歌写什么内容?运用生什么样的手法来写的?1、老师范读课文2、同学自由读课文3、齐读4、1)、读了三边凭直觉这首诗歌谢什么内容的?答:一对青年男女恋爱幽会的情景。
2)、是以男子口吻写的还是以女子口吻写的?答:女子。
3)、给以分钟的时间,组织语言叙述一下这对青年男女由幽会的过程?(男生说)一个漂亮女孩子,和我相约于城角。
那女孩子特别的可爱,观察那我兴冲冲的到来,她悄然躲在一旁,于是那赴约我特别的焦急,不禁抓耳挠腮,转来转去,不知所措。
那个淘气的姑娘,观察把践约而来的所爱,急得不成样子,最终露面了,并将一支小草送给了男子面前。
于是那男子进一步夸奖道:这支荑草实在是美的特别。
姑娘又将那从牧场带来的小草送给我,我更加如痴如醉。
5、表面上是夸奖小草,实际是夸奖送小草给他的人。
原来并不是这支草本身有什么不同,而是由于它是美人所赠,所以爱屋及乌,由此为小草平添了一份感情颜色,平常的小草,在他眼里自然而然变得美不甚收了。
正如朱熹《诗集传》:“言静女又赠我以荑草。
而其荑亦美且异,然非此荑之为美也,特以美人所赠,故其物亦美耳”。
6、翻译:(每排预备好自己的段落)。
7、翻译成现代诗歌:娴静少女真漂亮,等我在那脚楼里。
《秦风·无衣》教案
秦风·无衣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与秦风文化的背景。
2.理解《秦风·无衣》的主题和诗意。
3.掌握词汇和语法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4.听懂《秦风·无衣》的音乐演绎,并对音乐节奏、情感表达等有初步的体验。
教学内容诗歌内容介绍《秦风·无衣》是中国古代民歌,传唱至今。
它表达了农民对生产生活的渴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阶级对立和人民生活的艰辛。
文中主要描述一位贫苦农民在生活中遭遇了困难,但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从而赢得了自由和尊严。
诗句朴实自然、深情动人,表达了人们在艰难险阻中追求自由和幸福的精神追求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语言表达要素•词汇:包括生词和熟词,如“赤裸”“败衣”“空巢”等。
•诗句:学习掌握《秦风·无衣》的诗句,理解它们的意义。
•语法:学习掌握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语法点和语调等,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音乐演绎本节课将听到由知名音乐家演奏的《秦风·无衣》的演绎版本,学生需要听懂音乐中的节奏韵律和情感表达,从而对这首古代音乐进行感性体验。
教学方法整合教学法本节课将采用整合教学法,将语文、音乐、历史等多学科的教学资源综合运用,进行跨学科的交流与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课堂互动、小组合作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学习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课堂效果。
数字多媒体教学法采用数码多媒体手段,如课件、视频等,辅助教学,将语言、音乐、图形等元素有机地融合,创造出更为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准备1.课堂教学多媒体设备及教学资源。
2.《秦风·无衣》音乐演奏版本。
3.课前准备好的课件、教材、教案等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运用课前准备好的课件,让学生了解《秦风·无衣》的背景和历史文化。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习打下基础。
感知环节让学生前置收听《秦风·无衣》的音乐演奏版本,并对歌曲的节奏韵律和情感表达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无衣》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无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诗经》的基本文学常识和重章叠句的手法,背诵《无衣》全文。
2.理解《诗经》的一般鉴赏思路和方法。
3.感受《无衣》蕴含的同仇敌忾的爱国之情和深厚的战友之情。
联系生活实践阐发诗歌的现代意义,培养并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点:1和2三、教学难点:3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先师孔子删述编定《诗经》并将其作为教材传授给弟子,以“不学诗,无以言”为训。
在先秦诸子单元,我们了解到《诗经》的功用,他是——(引导学生背诵,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
”)其中“兴观群怨”说成为后世学习、鉴赏《诗经》的方向和法则。
今天我们也来跟随孔子的脚步,走入“史上第一首军歌”《无衣》。
(二)诗可以兴——激发人的感情1.《诗经》具有音乐性——孔子提倡乐教,人容易受到音乐的感染(体裁上)《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民间歌谣)、雅(宫廷雅乐)、颂(祭祀乐歌)三种体裁。
(内容上)《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2.播放《经典永流传》中国武警所演唱的《无衣》直接感受其音乐性和激发人情感的作用。
(询问学生听后的感受)3.探究《无衣》通过怎样的语言形式展现音乐性。
(1)回顾以前所学的《诗经》篇目,《蒹葭》《关雎》《芣苢》与《无衣》相比较,均具有相同的艺术手法“重章叠句”。
(2)重章叠句: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
(可以引入修辞手法排比和现代歌曲中的副歌,利于学生的理解,进而引出重章叠句的作用和效果)内容和主题上,强化情感,突出主题;结构和表达上,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3)找出《无衣》三节中变化的地方,将其标注出来,分析变化的原因。
袍——泽——裳服饰的变化戈矛——矛戟——甲兵兵器的变化同仇——偕作——偕行行动的变化服饰、兵器和行动一一对应,内容上逐步递进,情感逐步深化,展现出战士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同仇敌忾的爱国之情。
《秦风无衣》(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秦风无衣》(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秦风无衣》艾青中学范昌济教学目标这是一首秦国的军中歌谣,体会诗歌如何表现士兵的爱国精神。
重点难点“同袍”“同泽”“同裳”“同仇”“偕作”“偕行”的递进层次,理解它有利于背诵。
教学思路抓住“岂曰无衣”一句分析“我”与“子”的关系,然后要求学生分析判断当时的情形,借此把握诗歌内容,并进一步理解诗歌表现的主题和塑造的形象。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1、《氓》是通过回忆的形式记叙了女子被遗弃的遭遇,大家预习了《无衣》,知道这首诗是采用哪一种方式来展开的吗?(对话)2、谁与谁的对话?(“我”与“子”)3、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抓住“岂曰无衣”一句分析,是平级关系)二、内容把握(要结合说话背景,在什么情况下有了这一些对话?)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奢侈淫逸,朝政腐败黑暗,统治集团内讧,造成国弱兵残。
周幽王岳父申侯趁机勾结西戎犬戎攻入国都,幽王死,周域大半沦落,于是平王举室东迁。
这是勇武善战的秦地人民,眼看沦陷的国土,遭到敌人的蹂躏,便纷纷响应秦襄王兴师御敌的号召,保家卫国,参军参战,一鼓作气击退了侵扰的贼兵。
《无衣》便是在此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是秦国人民慷慨从军、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歌谣。
三、内容分析(各章侧重点)第一章,统一思想。
当时军情紧急,一时难以备全征求。
“无衣”,这是实写。
也可以理解为夸张的写法,为国征战,不计衣物不全的困难,“与子同袍”,与战友共用一件战袍。
“王于兴师”,大家就急忙修理好戈矛。
为什么大家能够克服困难、团结备战呢?“与子同仇”,大家认识到,仇敌是共同的,必须一起抗击共同的敌人。
第二章,统一行动。
“与子同泽”“修我矛戟”。
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与子偕作”,投身到征战中。
第三章,一起上战场。
“与子同偕”,激昂高歌,团结对敌,奔赴战场。
四、特点(先找异同)1、朗读《无衣》这首诗,思考三章的异同点,并回答其原因。
同:句式相同,内容相近。
异:每章仅三字不同。
《秦风.无衣》教案
《秦风.无衣》教案第一篇:《秦风.无衣》教案《无衣》说课教案【总说教材】《秦风·无衣》,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唐以前诗歌单元)第一课《诗经三首》里面的第二篇,选自《诗经》中的《秦风》。
【教学目标】(一)本篇文章所在单元的学习目标是:1、加强诵读,通过节奏的感受,语气、语调的把握来加深对诗歌意象的理解;2、主意用比较法比较了解四言诗、骚体诗和早期五言诗在句式、节奏上的不同特点,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唐宋诗词打下基础。
(二)根据单元目标,结合课文内容,本课学习目标可定为: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2、学习《无衣》,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3、能够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4、培养学生结合注释,能初步读懂诗作的能力;5、背诵课文6、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把握诗中重章复唱的特点【教学难点】1、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的整体基调2、背诵课文【教学方法】1、运用诵读法,让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性;2、运用比较阅读法、探究阅读法,延伸课堂内容,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教学设计】本课安排一课时一、导入让学生听一段音乐提问:从音乐当中我们感受到了怎样的基调,这段音乐有什么样的特点?生:激昂、雄壮的基调生:这段音乐每隔一段就会有一个重复的节奏明确:没错,这是电影《英雄》当中一段描绘秦兵出征时的音乐,它的基调是激昂而雄壮的,并且每隔一小节就会出现重复的旋律,以及士兵们的呐喊声,描写了秦国男儿勇征沙场的一种视死如归,英勇赴义的精神,它是一首战歌。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也是一首战歌,一首描绘秦地男儿慷慨赴义的一首战歌——《秦风·无衣》,选自《诗经三首》板书:秦风·无衣(设计说明:本段音乐和所学文章有三个共同点,1、基调相同,都是激昂、雄壮的2、重复的旋律3、都是战歌由它引入课文可以使课文更加生动可感,同时也能为课堂烘托一种氛围,将学生带入诗歌中的意境另外音乐中的重复和诗歌当中的重章复唱也可以作一个比较)二解题出示投影:介绍《诗经》《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邶风静女秦风无衣教案-教学教案
邶风静女秦风无衣教案-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邶风·静女》和《秦风·无衣》的文学背景和文化内涵。
2.分析两首诗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
3.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古典文化知识。
二、教学重点1.《邶风·静女》和《秦风·无衣》的文学价值和文化意义。
2.两首诗的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邶风·静女》中的意象解读。
2.《秦风·无衣》中的象征手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和课件。
2.学生预习《邶风·静女》和《秦风·无衣》。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邶风·静女》1.导入简要介绍《邶风》的背景和地位。
引导学生关注《静女》的作者、创作背景。
2.诗歌解读逐句分析《静女》的意象、情感和表达技巧。
讨论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修辞手法。
3.诗歌欣赏让学生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分析诗歌中的画面感和情感表达。
4.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静女》的理解和感悟。
5.作业布置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以《静女》为题材。
第二课时:《秦风·无衣》1.导入简要介绍《秦风》的背景和地位。
引导学生关注《无衣》的作者、创作背景。
2.诗歌解读逐句分析《无衣》的意象、情感和表达技巧。
讨论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象征手法。
3.诗歌欣赏让学生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分析诗歌中的情感变化和象征意义。
4.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对《无衣》的理解和感悟。
5.作业布置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以《无衣》为题材。
第三课时:课堂小结与拓展1.课堂小结回顾《邶风·静女》和《秦风·无衣》的学习内容。
2.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比赛,以《邶风·静女》或《秦风·无衣》为题材。
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首古诗,进行解读和欣赏,分享给全班同学。
3.作业布置鼓励学生参加诗歌创作比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邶风·静女》和《秦风·无衣》,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古代诗歌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
秦风无衣教案
秦风无衣教案教案标题:秦风无衣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秦风无衣》这首古代诗歌,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诗歌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朗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秦风无衣》的基本意思和主题。
2. 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和韵律。
3. 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1. 《秦风无衣》的诗歌原文和翻译。
2. 音频或视频资源,用于朗读示范。
3. 课件或黑板,用于呈现诗歌内容和讲解。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古代中国的服饰,引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古代诗歌,引导学生思考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的区别。
导入:1. 呈现《秦风无衣》的诗歌原文和翻译,让学生先读原文,然后了解诗歌的基2.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发展:1. 分析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引导学生朗读诗歌,并注意诗歌中的押韵和音律。
2.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就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巩固:1. 分组进行小组朗读比赛,评选最佳朗读者和最佳解读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秦风无衣》的读后感,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拓展: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古代诗歌,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化和文学特点。
2. 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朗诵比赛或创作比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表现、讨论参与度等。
2.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秦风无衣》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结合音乐,让学生创作一首配乐或歌曲,将《秦风无衣》的诗歌内容与音乐相结合。
2. 组织学生进行小剧场表演,将《秦风无衣》的情节和意境通过表演的方式展教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对《秦风无衣》这首古代诗歌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秦风无衣教案
秦风无衣教案秦风无衣教案学习《无衣》一、自由读。
二、学习新课。
1、读完之后,我们对哪个词最敏感?答::同泽。
2、张学良把它所创建的学校命名为“同泽“,有何寓意?三、分析课文1、为了弄懂这个问题,一起来接读者首诗歌。
2、如果说这首诗歌要大家一起来吟唱的话,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吟唱?答:共同对敌,抵御外虏。
这是一首秦国劳动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战歌。
3、解释几个词语:1)、衣、2)袍、3)、泽、4)裳、5)、戈矛、6)矛戟、7)、甲兵8)、同仇、9)、偕作、10)、偕行4、文章三段内容,三个统一:思想、行动、战场。
5、翻译:谁说我们内衣裳?你我共穿一件袍。
国君就要发兵了,快快修好戈和矛,与你一同把仇报。
谁说我们内衣裳?你我共穿一件衣。
国王出兵把敌杀,快快修好矛和戟。
和你并肩拼到底。
谁说我们内衣裳?你我共穿一件裳。
国君就要发兵了,修好盔甲和刀枪。
你我一起上战场。
四、回过头来想一想,“同泽”何意?答:同泽高中是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东北父老乡亲所建在国难当头的艰苦环境里,全国人民应该团结起来,同甘共苦,同仇敌忾,舍小家为大家,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五、表现手法:赋、比、兴(举例子:略。
)六、为了表达对秦军以及张学良将军的敬意背诵。
七、总结:《诗经》的'特点:1、表现手法:赋、比、兴。
2、四言诗。
3、反复的手法。
全文总结:穿越时间的长廊,我们已经进入了21世纪,而现在我们读2000——3000年的文学作品仍让觉得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动,当年的生活场景活生生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我常常在想:如果时间穿越2000——3000年的,那时的“超新星人类”读到我们现在的文学作品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也许,和我们现在一样有一种难以扬言说的感动。
为了让未来的人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现代人的生活,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创作出更动人的艺术作品。
《秦风.无衣》教学设计
《无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掌握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2.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诗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精神。
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加强诵读,通过把握语气、语调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诗歌并把握主人公的人物形象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作品的语言美、情感美及结构美,理解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及重章叠唱的写作手法。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情境式微写作任务,描述和评价诗歌主人公在不同时代不同情境中的具体形象。
4.文化传承与理解领悟主人公的家国情怀,构建诗歌所蕴含的协作友爱、昂扬向上等精神与红色文化中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有机联系,品悟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传承。
教学重点掌握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诵读法、问题法、点拨法、情景设置法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激兴趣播放《无衣》的歌曲视频,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读其诗1.请一名学生正读字音,其余同学思考思考这首诗的抒情主体谁?处境如何?明确:场上的士兵;破衣烂衫,处境艰难。
2.全班齐读。
(三)、边学边悟,通其义1.结合教材注释,疏通字词含义,教师答疑。
2.合作探究(1)从文本来看,本诗歌有什么特点?预设:每章都有重复,重复中又有变化(重章叠句)。
(2)分析本诗重章叠句内容及其作用。
内容:每章第一、二句,分别与“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每章第三、四句,先后写“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表现战士齐心备战的情景;每章最后一句,写“同仇”“偕作”“偕行”,表现战士们的爱国感情和大无畏精神。
作用:①语言上,语言精练、优美,节奏、音韵协调,容易记忆和传唱。
②结构上,结构清晰一致,具有一种整齐美,回环美。
③主题上,一唱三叹,渲染气氛,强化感情,深化主题。
内容更具体,战斗力更强。
当劳动人民在强敌压境、外族入侵时,大家同仇敌忾,保卫家园,争取和平生活,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邶风静女 秦风无衣教案
邶风静女秦风无衣教案1. 引言《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其中的邶风和秦风是古代民歌的代表。
本教案以《邶风静女》和《秦风无衣》两首诗歌为基础,分别进行解读和分析,并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
2. 诗歌解读2.1 《邶风静女》《邶风静女》是《诗经》中的一首民歌,描写了一位安静、贞石的女子。
本篇通过描绘女子安静独处的场景来表达对女子贞节忠贞的赞美之情。
2.2 《秦风无衣》《秦风无衣》也是《诗经》中的一首民歌,歌颂了一个无衣而衣的人。
诗歌中通过对贫困人物的描写,表达了尊重劳动和关爱弱势群体的文化价值观。
3. 教案设计3.1 教学目标•了解《邶风静女》和《秦风无衣》的背景和文化内涵;•通过朗读和解析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邶风静女》步骤1:导入与激活课前知识。
- 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古诗歌,如《静夜思》等。
- 提问:你们对古代妇女有什么了解?她们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如何?步骤2:领读诗歌。
- 教师朗读《邶风静女》,学生跟读。
步骤3:分析诗歌。
- 逐句解读《邶风静女》,学生参与讨论。
- 引导学生理解贞节和忠贞的概念。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赞美女子的贞节忠贞?步骤4:讨论与表达。
- 小组讨论:这首诗歌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你们对女性贞节忠贞的理解是什么? - 邀请部分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课时:《秦风无衣》步骤1:导入与激活课前知识。
- 提问:你们了解贫困地区的人们生活状况吗?他们的穿着和生活方式有什么特点?步骤2:领读诗歌。
- 教师朗读《秦风无衣》,学生跟读。
步骤3:分析诗歌。
- 逐句解读《秦风无衣》,学生参与讨论。
- 引导学生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对贫困人群的关爱。
步骤4:讨论与表达。
- 小组讨论:这首诗歌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你们对劳动和贫困人群的理解有哪些改变? - 邀请部分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秦风无衣讲课教案
秦风无衣讲课教案教案标题:秦风无衣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秦风《无衣》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 分析《无衣》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4.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无衣》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分析《无衣》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无衣》的复印件。
2. 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秦风《无衣》的音频,让学生感受古代音乐的韵味。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古代文学作品有什么了解?你们对秦风有什么了解?呈现:1. 分发《无衣》的复印件,让学生阅读课文。
2. 解读课文的背景:秦风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诗歌体裁,反映了秦国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3. 分析《无衣》的基本内容和主题:秦国的人民贫困,生活艰苦,但他们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讲解:1. 分析《无衣》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比喻、排比、对仗等。
2. 解读《无衣》中的重要词句,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讨论:1. 分组讨论:请学生就《无衣》中的某一句诗句进行解读和分析。
2. 学生展示并互相评价各自的解读结果。
拓展:1. 邀请学生以《无衣》为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贫困人民的理解和关怀。
2. 学生互相交流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课堂总结:1. 总结《无衣》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强调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并准备下节课的课堂展示。
七、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无衣(秦风)-语文版第四册教案
无衣(秦风)-语文版第四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了解秦风《无衣》的诗意以及作者的背景;
•掌握较难的词语及句子的解释;
•能够感知并理解《无衣》表达的深邃思想;
•能够根据诗歌理解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秦风《无衣》的阅读和理解;
•教学难点:诗歌中的较复杂语言和思想;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1.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秦风《无衣》的歌词,以及作者简介,让学生先自行品读一遍,整理自己的理解。
2. 理解语言
针对学生在品读中不太理解的语言,教师进行词语解释和语句的解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
3. 分享感悟
对《无衣》抒情自然的表达方式进行探究,探讨它所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在品读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感悟。
4. 小组讨论
教师安排小组讨论,以列举多种“得和失”的例子,分别谈谈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分享给同学,从而进一步巩固对诗歌的理解。
5. 课堂总结
教师对课堂知识做一个总结,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
四、孩子拓展
根据秦风《无衣》的思想,引导学生思考“得与失”的问题,比如深入思考“得与失”的关系,让学生关注人生本质和价值,进行自我思考以及对知识的加深。
五、板书设计
无衣秦风
牵牛蒲葵
诸侯思无邪
牵衣循环
轻舟已过万重山风之舞者
六、家庭作业
1.朗读并背诵诗歌《无衣》;
2.思考并写下你个人对“得与失”话题的理解和看法。
七、总结链接
通过对秦风《无衣》的分析和思考,学生们接受到了有益的知识和心灵上的指引,在日后的人生中能够加深对人生的理解和领悟。
《无衣》精品教案
《无衣》精品教案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加强诵读,通过把握语气、语调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诗歌。
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主人公乐于为国效力的无私品质和浓郁的家国情怀;深入理解这首诗,培养诗歌的艺术鉴赏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及重章叠唱的写作手法;理解并欣赏诗经的语言美、情感美以及结构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体会诗经对我国文学、特别是对诗歌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体会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辱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及重章叠唱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读观大略1.导入课题战争是古代诗人常写的主题,古代描写战争的诗句有许多,例如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有关战争的诗---《诗经·秦风》中的《无衣》。
2.作品介绍(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2)内容:风、雅、颂。
(3)形式:赋、比、兴。
风(160篇),民间乐歌;雅(105篇),宫廷乐歌;颂(40篇),宗庙乐歌和舞歌。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包括铺排陈述和一般陈述两种情况;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4)手法:四言为主,重章叠唱。
3.写作背景《无衣》选自十五《国风》中的秦风,属于秦国民歌。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奢侈淫逸,朝政腐败黑暗,统治集团内讧,造成国弱兵残。
周幽王岳父申侯趁机勾结西戎犬戎攻入国都,幽王死,周域大半沦落,于是平王举室东迁。
勇武善战的秦地人民,眼看沦陷的国土将要遭到敌人的蹂躏,便纷纷响应秦襄王兴师御敌的号召,保家卫国,参军参战,一鼓作气击退了侵扰的贼兵。
《秦风无衣》电子教案
《秦风无衣》电子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秦风无衣》的背景和意义。
让学生理解《秦风无衣》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秦风无衣》的出处和作者。
分析《秦风无衣》的文学特点和历史背景。
解读《秦风无衣》的诗意和主题思想。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秦风无衣》的背景和意义。
学生阅读《秦风无衣》原文,理解诗意。
学生讨论《秦风无衣》的主题思想和文学特点。
1.4 教学评价学生完成《秦风无衣》的阅读理解和分析题目。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表现和思考。
第二章:词语解析2.1 教案目标让学生掌握《秦风无衣》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提高学生对古文词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秦风无衣》中的重点词语,包括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和作用。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学生通过例句和练习题来理解和应用词语。
2.4 教学评价学生完成词语理解和应用的练习题目。
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正确使用和解释词语。
第三章:句子解析3.1 教案目标让学生理解《秦风无衣》中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提高学生对古文句子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秦风无衣》中的重要句子,包括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解释句子在文中的具体含义和作用。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重要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学生通过例句和练习题来理解和应用句子。
3.4 教学评价学生完成句子理解和应用的练习题目。
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正确使用和解释句子。
第四章:文本解读4.1 教案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和解读《秦风无衣》的文本内容。
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秦风无衣》的文本内容,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解读诗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4.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口头报告来解读诗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4.4 教学评价学生完成对《秦风无衣》的深度解读和分析题目。
《无衣》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无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无衣》的创作背景,掌握“重章叠句”的知识;(重点)2.通过朗读、品读、联读等方式,赏析诗句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变与不变”中,将万众一心的爱国豪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地艺术手法;(重点)3. 激发刻苦学习致敬英雄、报效祖国之情,树立为祖国流血流汗、献力献智之志。
(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来自《诗经·秦风》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让我们思绪回溯。
伊人立于白露沙洲,没有人见过她的容貌。
而那绝世的背影,留给后世不尽的婉曲朦胧的情意,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诗经·秦风·无衣》,领略秦地的另一种美的风骨。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深入了解《无衣》这首诗。
这首诗只有短短的三章,但却运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通过在反复的章节内更换个别字词,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欣赏感受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学生1:老师,您刚说《无衣》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那是什么意思?教师:很好的问题!重章叠唱就是在不同的章节中重复运用相同的句子或结构,而《无衣》中就通过反复运用相似的章节结构,加入了一些变化的字词。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学生2:是不是为了强调一些重要的意境或情感?教师:没错!通过反复强调同一主题,诗人可以使这个主题更加深刻、感人。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具体的例子。
在《无衣》的哪些地方运用了这种手法呢?学生3:老师,我记得第一章和第三章的开头都是一样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教师:很好的观察!这正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在这两个地方,诗人使用了相同的句式,但稍作变化,加入了不同的字词。
这种变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感觉呢?学生4:或许是为了表达相同的情感,但用了不同的词汇,让人感觉更加丰富深刻?教师:棒极了!正是这个原因。
通过微妙的变化,诗人让相同的情感更富有层次,同时也让整首诗更加丰富多彩。
那么,还有其他地方使用了这样的手法吗?学生5:我看了一下,好像第二章的结尾也有类似的地方,“于嗟徂兮,终不至兮”,跟第一章的结尾有点像。
邶风静女秦风无衣教案
邶风静女秦风无衣教案邶风静女秦风无衣教案课文:《邶风?静女》、《秦风?无衣》一、复习:《诗经》有关内容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不是歌总集,回忆《诗经》有关的内容?答案:略。
2、我们知道《诗经》是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的源头。
3、上一节课,我们学过《氓》,我们一起背诵1、2节,要求背诵。
1)、七倍。
2)、每位派代表背。
4、通过学习《氓》我们大家知道这首诗歌写什么内容的?一位美丽、善良、可爱、大方、痴情的女子自由恋爱――婚变――决绝的凄美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古代妇女追求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5、表达这一内容主要运用什么手法?答案:略。
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邶风?静女》,看看这首诗歌写什么内容?运用生什么样的手法来写的?1、老师范读课文2、学生自由读课文3、齐读4、 1)、读了三边凭直觉这首诗歌谢什么内容的?答:一对青年男女恋爱幽会的情景。
2)、是以男子口吻写的还是以女子口吻写的?答:女子。
3)、给以分钟的时间,组织语言叙述一下这对青年男女由幽会的过程?(男生说)一个美丽女孩子,和我相约于城角。
那女孩子非常的可爱,看见那我兴冲冲的到来,她悄然躲在一旁,于是那赴约我非常的着急,不禁抓耳挠腮,转来转去,不知所措。
那个调皮的姑娘,看见把践约而来的所爱,急得不成样子,终于露面了,并将一支小草送给了男子面前。
于是那男子进一步夸奖道:这支荑草实在是美的出奇。
姑娘又将那从牧场带来的小草送给我,我更加如痴如醉。
5、表面上是夸奖小草,实际是夸奖送小草给他的人。
原来并不是这支草本身有什么不同,而是因为它是美人所赠,所以爱屋及乌,由此为小草平添了一份感情色彩,平常的小草,在他眼里自然而然变得美不甚收了。
正如朱熹《诗集传》:“言静女又赠我以荑草。
而其荑亦美且异,然非此荑之为美也,特以美人所赠,故其物亦美耳”。
6、翻译:(每排准备好自己的段落)。
7、翻译成现代诗歌:娴静少女真美丽,等我在那脚楼里。
可你究竟在那里,怎不让我看见你。
《无衣》教案 优秀
《秦风•无衣》(教案1)•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战袍。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与你共同对敌。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内衣。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与你一起出发。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战裙。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兵器,杀敌与你共前进。
注释袍:长袍,即今之斗篷。
王:此指秦君。
一说指周天子。
于:语助词。
兴师:起兵。
同仇:共同对敌。
泽:通“襗”,内衣,如今之汗衫。
作:起。
裳:下衣,此指战裙。
甲兵:铠甲与兵器。
行:往。
教学目标这是一首秦国的军中歌谣,体会诗歌如何表现士兵的爱国精神。
重点难点“同袍”“同泽”“同裳”“同仇”“偕作”“偕行”的递进层次,理解它有利于背诵。
教学思路抓住“岂曰无衣”一句分析“我”与“子”的关系,然后要求学生分析判断当时的情形,借此把握诗歌内容,并进一步理解诗歌表现的主题和塑造的形象。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1、《氓》是通过回忆的形式记叙了女子被遗弃的遭遇,大家预习了《无衣》,知道这首诗是采用哪一种方式来展开的吗?(对话)2、谁与谁的对话?(“我”与“子”)3、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抓住“岂曰无衣”一句分析,是平级关系)二、内容把握(要结合说话背景,在什么情况下有了这一些对话?)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奢侈淫逸,朝政腐败黑暗,统治集团内讧,造成国弱兵残。
周幽王岳父申侯趁机勾结西戎犬戎攻入国都,幽王死,周域大半沦落,于是平王举室东迁。
这是勇武善战的秦地人民,眼看沦陷的国土,遭到敌人的蹂躏,便纷纷响应秦襄王兴师御敌的号召,保家卫国,参军参战,一鼓作气击退了侵扰的贼兵。
《无衣》便是在此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是秦国人民慷慨从军、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歌谣。
三、内容分析(各章侧重点)第一章,统一思想。
当时军情紧急,一时难以备全征求。
“无衣”,这是实写。
《秦风无衣》《邶风静女》教案(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
《秦风无衣》《邶风静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秦风无衣》和《邶风静女》。
(2)理解两首诗歌的背景、主题和情感。
(3)分析两首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两首诗歌。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热爱文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诗歌。
(2)理解两首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分析两首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古代文化内涵。
(2)诗歌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诗经》的背景和地位。
(2)介绍《秦风无衣》和《邶风静女》的作者及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两首诗歌,感受其韵律和情感。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意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两首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秦风无衣》的时代背景、主题和艺术特色。
(2)解析《邶风静女》的背景、主题和艺术手法。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对两首诗歌的情感体验。
(2)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的爱国情怀。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作业布置1. 背诵两首诗歌。
2. 写一篇关于《秦风无衣》和《邶风静女》的赏析文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详细解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技巧。
3. 采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情趣。
4.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衣》说课教案
【总说教材】
《秦风·无衣》,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唐以前诗歌单元)第一课《诗经三首》里面的第二篇,选自《诗经》中的《秦风》。
【教学目标】
(一)本篇文章所在单元的学习目标是:
1、加强诵读,通过节奏的感受,语气、语调的把握来加深对诗歌意象的理解;
2、主意用比较法比较了解四言诗、骚体诗和早期五言诗在句式、节奏上的不同特点,为
以后进一步学习唐宋诗词打下基础。
(二)根据单元目标,结合课文内容,本课学习目标可定为: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学习《无衣》,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
3、能够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4、培养学生结合注释,能初步读懂诗作的能力;
5、背诵课文
6、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把握诗中重章复唱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的整体基调
2、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1、运用诵读法,让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性;
2、运用比较阅读法、探究阅读法,延伸课堂内容,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工具】
多媒体投影
【教学设计】
本课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
让学生听一段音乐
提问:从音乐当中我们感受到了怎样的基调,这段音乐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激昂、雄壮的基调
生:这段音乐每隔一段就会有一个重复的节奏
明确:没错,这是电影《英雄》当中一段描绘秦兵出征时的音乐,它的基调是激昂而雄壮的,并且每隔一小节就会出现重复的旋律,以及士兵们的呐喊声,描写了秦国男儿勇征沙场的一种视死如归,英勇赴义的精神,它是一首战歌。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也是一首战歌,一首描绘秦地男儿慷慨赴义的一首战歌——《秦风·无衣》,选自《诗经三首》
板书:秦风·无衣
(设计说明:本段音乐和所学文章有三个共同点,1、基调相同,都是激昂、雄壮的 2、重复的旋律 3、都是战歌由它引入课文可以使课文更加生动可感,同时也能为课堂烘托一种氛围,将学生带入诗歌中的意境另外音乐中的重复和诗歌当中的重章复唱也可以作一个比较)
二解题
出示投影:
介绍《诗经》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总共305篇,又称《诗三百》
内容分为:风——民间歌谣,15国风,共160篇
雅——朝廷的正统歌谣,分《大雅》、《小雅》共105篇
颂——祭祀歌曲,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表现手法分:赋——铺排陈诉,增强气势
比——打比方、比喻
兴——由他物引起所讲内容,引子,联想,烘托氛围
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三、指导学生诵读课文
1、放录音
第一遍让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节奏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
2、学生集体朗读
3、教师总结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
4、请一位同学朗读,大家指正
5、请同学们集体朗读一遍课文,进一步要求读出诗歌的语气、语调
明确:疑问反问语气升调
肯定语气降调
感叹语气降调
王于兴师,修我~~~~`说明军情紧急,要快连
板书:
同袍。
戈矛,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同裳。
甲兵,偕行!
(设计说明:诗最早是用于吟唱的,需要反复诵读,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如《无衣》的慷慨雄壮)
四、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借助课文注释,注意一些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及通假字)
a.识记字音、字形、释义
衣袍裳
b.通假字
泽通()
c.疏通诗歌意思
五、分析诗歌
(请同学看到板书)
1、提问:从板书来看,本诗歌有什么特点?
生:每一节都在重复,在重复的同时又有些微的变化
2、提问:变化的部分是哪些?
生:每章一、二句,分别写“同袍”、“同泽”、“同裳”
每章第三、四句,先后写“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
每章最后一句,写“同仇”、“偕作”、“偕行”
3、提问:这些变化部分表现了什么情感?
明确:“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
“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表现战士齐心备战的情景。
“同仇”、“偕作”、“偕行”,表现战士们的爱国感情和大无畏精神。
4、提问:本文分为三小节,每一节都在重复,在重复的同时又有些微的变化,这种表现手法叫做什么?这样的手法我们在哪篇课文中学过?这么写有什么作用?
生:铺陈排比,《阿房宫赋》中学过,
这么写有增强气势,渲染氛围的作用
师:这种手法在《诗经》当中叫做什么?
生:赋
师:是的,这种表现手法叫做“赋”
同时这种每一节都在重复,在重复的同时又有些微的变化的手法,在章法结构上这种手法叫做重章复唱。
(重复能够增强气势,使得文章节奏感很强,并能烘托一种氛围,使整首诗歌充满了慷慨雄壮的基调。
变化又能使得诗歌富于变化,这样的一种手法就像音乐中的重复一般,但是在诗歌当中叫做重章复唱。
)
板书:
重章复唱
六、背诵课文
1、学生集体朗读一遍,巩固所学内容,然后背诵课文
2、指定一名学生起来背诵
七、课堂小结?
《无衣》是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战歌,是一首爱国歌曲。
表现了士兵们的同甘共苦,互相关心,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的战斗意志和乐观精神。
最后在英雄的音乐声中结束本堂课。
(设计说明:小结,是对课堂知识的一个回顾和复习,强调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而写学习心得,则是对课堂知识的完善和深化,更进一步地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主题思想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