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1(1)
5.1.1质量守恒定律(1)【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随堂演练
2. 如图,它是通过测定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试回答:
(1)称取反应前装置的总质量; (2)红磷燃烧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产__生__大__量__白__烟__; (3)锥形瓶底部放一层细沙的目的是 ____防__止__瓶__底__受__热__不__均__匀__,__使__瓶__底__炸__裂____________; (4)实验中观察气球的变化是_先__胀__大__后__变__瘪__; (5)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天平的指针_在__分__度__盘__中__央__ (填“偏左”“偏右”或“在分度盘中央”),该实验说明 _参__加__反__应__的__各__物__质__的__质__量__和__等__于__反__应__后__生__成__的__各__物__质__的__质__量__和__。
反应前
m前 = m后
反应后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知识梳理
实验分析
反应前物质(或物体)
反应后物质(或物体)
锥形瓶 细砂 橡皮塞 玻璃管、气球 红磷 氧气 氮气
稀有气体等
锥形瓶 细砂 橡皮塞 玻璃管、气球
五氧化二磷 氮气
稀有气体等
结论:参加反应的__红__磷__和__氧__气__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__五__氧__化__二__磷___的质量。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知识导航
1 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其应用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本节重点 本节难点
木炭烤肉
新课导入
根据生活常识我们知道,木炭燃烧剩下灰烬的质量相对于木炭的质量,其质量是减少的, 这是一个化学反应,那么,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呢?
课题1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人教版)
想一想
怎样设计实验让碳酸钠与盐酸 反应后的天平平衡?
小结
1.下列实验方案有无气体参加反应或反 应之后有无气体生成? 2.三个实验方案所选择的装置是否密闭?
用有气体参加反应或反应之后有气体生成的实验 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所用的装置应选密闭装置
【设计实验】方案四、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 的长镁条和一个陶土网,将它 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记录所称的质量m1。在陶土 网上方将镁条点燃观察现象。
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再把小烧 杯放回托盘天平上。天平是否仍然 平衡?
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二氧化碳+水
填写表格 课本p94做笔记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天平是否平衡
分析
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
固体粉末溶解,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反应发生后天平不平衡
参加反应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 的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总 和,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导致 天平失衡。
细 沙:防止红 磷燃烧时集气瓶 底受热不均炸裂
想一想 方案二、硫酸铜和铁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为什么要打磨铁钉?
除去铁钉表面的杂质,避免影响实验。
【设计实验】方案三、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前后的质量测定
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小心地放 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烧杯中。将 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 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 中的盐酸进入小烧杯,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 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
存在什么关系?
【做出假设】
①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②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③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设计实验】 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转。
课堂要点
(3)思考:①理论上,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比实验前镁 条的质量大,为什么?
反应有氧气参加,故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大于镁的质
量。
②实际上,反应后残留固体的质量比实验前镁条的质量 小,为什么?
有一部分生成物以白烟的形式逸散,故残留固体的质
量比镁条小 。
课堂要点
③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有什么要求? 试剂能发生 化学反应 ;有气体参加或产物容易逸散 的反应,应在 密闭装置 中进行实验。
(填“是”或“否”)。 (3)欲利用上述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在 密
闭 容器中进行实验。
课后作业
四、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5. 氯碱工业是以电解食盐水(NaCl溶液)为基础的基 本化学工业,电解食盐水不可能生成的是( D )
A. H2 C. NaOH
B. Cl2 D. NaNO3
课后作业
6. 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B )
于 反应生成的铜和硫酸亚铁的质量总和。
课堂要点
二、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参加 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等 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
注:(1)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化学变化),不能用 于物理变化。 (2)守恒的是“质量”,而不是其他物理量(如体 积)。
课堂要点
(3)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 质量 不能 (填“能”或“不能”)计算在内。 (4)“各物质”包括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尤其应注 意不能遗漏气体和烟。
反应要验证该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实验应如何改进? 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实验 。
课堂要点
2.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点燃
化学人教版(24新版本)九年级初三上册5.1 质量守恒定律(1)教学教案含答案
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教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它不仅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也是后续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的基础。
该定律揭示了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的规律,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验和理论推导,引导学生从“质”到“量”的过渡,逐步理解并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和应用。
二、设计思路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如物质的变化、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等。
然而,对于质量守恒定律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通过实验演示、动画模拟等手段,直观展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帮助学生建立质量守恒的概念。
同时,还需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的方法,深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和应用。
此外,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操作能力也有待提高,需通过分组实验和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培养。
三、教学目标化学观念: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科学思维: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改变。
科学探究:通过同学间的讨论交流,提高分析及推理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成长共同体的合作和提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四、教学重点会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五、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六、教学过程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化学世界中的一个重要定律——质量守恒定律。
在正式进入课程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有趣的视频。
(播放一段关于科学家拉瓦锡实验的视频,视频中展示了拉瓦锡如何通过精确的实验验证了氧化汞分解后生成的氧气和汞的总质量恰好等于氧化汞的质量。
)老师:视频中的故事让我们回到了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的时代。
他用自己的实验为我们揭示了化学反应中一个惊人的秘密,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质量守恒定律。
现在,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起揭开这个定律的神秘面纱。
初三化学课件:质量守恒定律 (共26张PPT)
提问:
为什么反应前后各物质质 量总和相等?
O
H O H
通电
O O
+
H H H H
O H H + H H O
电解水的微观过程
2.微观解释: 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 ______________ 原子的种类 没有改变, ______________ 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________ 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 原子的质量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 相等。
(2)在A+B=C+D的反应中,5克A跟一定量的B恰好
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组成元素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 否根据这一事实,推断出酒精中肯定会有什么 元素?可能会有什么元素? 一定有的元素: C,H
可能有的元素: O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内容
质 量 守 恒 定 律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因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应用
进行有关的计算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1.成语“点石成金”,本意为古代术士的一 种法术,即能使石头变成黄金;现比喻能化 腐朽为神奇。有人说他能把石灰石变成黄金, 请你用化学知识说明石灰石不能变成黄金的道 理。 答: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石灰石 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是由钙元素、 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黄金是由金元 素组成的,因此石灰石不可能变成黄金。
1、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必须遵守的 一个定律,但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仅是指“质量”,不 能任意扩展到其它物理量; 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不是部分反应 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4、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共37张PPT)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
01 巩固练习
1.下列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D)
A.10g盐水蒸发后得到9g水和1g氯化钠 B.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不等于100mL C.44g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后变成44g二氧化碳气体 D.1g硫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g二氧化硫
01 巩固练习
2.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说法正确的是( A)
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Mg O2
MgO
m1
<
m2
m1 + 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 = m2
01 质量守恒定律
总结 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两点: (1)实验中必须发生化学变化,而非物理变化。 (2)若反应中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必须在密闭体系中进 行实验。
天平是否平衡与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没有必然联系, 无论天平是否平衡,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物质的种类
一定 改变
分子的种类
元素化合价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02 巩固练习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C )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A .①④
B. ①③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2.煤的汽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①质量
只强调“质量”,不包括“体积”
关 键
②化学反应
是一切化学反应必须遵守的定律,只适 用于化学变化
词 ③参加
指真正参加反应的那一部分物质,反应 物如果有剩余,剩余部分不能计算在内
④总和
不能漏掉气体物质
01 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 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完整版)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3
等)
A.一定等于(m+n)g B.一定小于(m–n)g C.可能是小于或等于(m+n)g D.以上答案都正确
25、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化合物 A 和 O2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44gCO2 和 9gH2O,则 A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可
能是 ( ) A.26
B.40
C.58
D.9
三、综合应用: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1、某同学在敞口容器中做了两个实验:一是氧化汞(HgO)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二是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固体氧化铝。他准确称量了反应前后容器及所盛物质的质量,发现反应前后质量都发生了变化。请填空:
(1)铝粉燃烧生成氧化铝的质量比参加反应铝粉的质量________(选填“大”、“小”或“不变” )。
。
③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例:物质 A 分解成 56 g B 和 44 g C,则反应了的 A 的质量为
g。
3、将 36 g 水通电完全分解时,得到 4 g 氢气的同时,可以得到__ _g 氧气;若已知在电解水过程中,共收集到
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为 1.8 g,则已发生电解的水的质量为____ _g。
A.12g
B.9g
C. 4g
D.17g
18.图 1 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和 “ ” 表示不同元素
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1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 1∶2
19.某纯净物 M 微热就能分解生成 NH3、H2O 和 CO2,由此还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通过化学反应前后宏观的质量守恒认知,实现从整个体系到具体反应的思维转换;通过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实现从客观物质质量到微观原子质量的思维转换;通过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分析,实现从质量总和到质量比例的思维转换;通过元素守恒的本质认知,实现从物质改变到元素不变的思维转换。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
本课题的内容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基础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课题的教学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课时的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一些化学反应的知识,对化学反应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开展实验探究奠定了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为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奠定了操作基础。
元素、原子、分子、化学式、化合价是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础,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是学习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初步学会控制条件进行定量实验研究,能对实验证据进行分析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2.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3.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4.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事实或生活现象。
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并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现象和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5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有答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一、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1、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2、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二、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探究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守恒应注意的问题以上实验说明,探究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守恒应注意:反应中是否有气体生成;反应中是否有外界物质进入。
理解辨析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什么?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设计实验验证反应前后遵循质量守恒时,应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三、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理解“参加反应”的含义不能把“参加反应的物质”理解成“反应物”。
化学反应中往往存在“反应物过量”问题。
2、不要漏掉气体或沉淀很多化学反应有气体或沉淀生成,因此“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包括“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物质。
讨论质量守恒定律时,各状态均要一起讨论,不能遗漏。
也不能因为生成了气体,而误认为质量减少,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明确普遍性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变化中的普遍规律,没有一个化学反应例外。
4、明确适用范围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
如1g水加热后变成了1g水蒸气,这一变化虽然前后质量相等,但不能说这一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例题1、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D)A.水结冰前后质量不变B.1 L芝麻和1 L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 LC.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氧气变为淡蓝色液体D.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例题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参加化学反应的分子个数等于反应生成的分子个数B.所有的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两种物质相互反应时,它们的质量一定相等D.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固体的质量跟反应生成的固体的质量相等例题3.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B)A.湿衣服晾干B.生铁生锈C.酒精挥发D.干冰升华例题4.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三个实验装置(托盘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图A、B、C 所示。
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讲义第6讲《质量守恒定律》(共38张PPT)
知识精讲
通关笔记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 ②质量一定守恒,体积等不一定守恒; ③质量守恒的微观实质是原子守恒; ④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探究质量守恒时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典例讲解
例题1 (考查内容: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著名的发明家诺贝尔经过长期的研究与试验,终于发明了安全炸药——三硝酸甘油酯,三硝 酸甘油酯的化学式为C3H5N3O9,这种炸药发生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 4C3H5N3O9=12CO2↑+10H2O↑+6X↑+O2↑,则X的化学式为( ) A.NO B.NH3 C.N2 D.N2O4
反应前质量m1小于反应后质量m2
知识精讲
知识一 质量守恒定律
7.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宏观现象; (2)根据“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3)根据“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 (4)根据“原子三不变”,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记忆重点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种类,元素种类、质量都不变
针对练习
练 习 1-2 为 了 减 少 污 染 , 某 工 厂 用 硫 化 钠 溶 液 来 吸 收 工 厂 烟 气 中 的 SO2 ,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2Na2S+5SO2+2H2O=4X+3S↓,则X的化学式为( ) A. NaHSO3 B. Na2SO4 C. Na2SO3 D. H2SO4
质量守恒
知识精讲
知识一 质量守恒定律
2.对定律的理解
化学反应 参加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化学变化,不适用物理变化,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 律。 概念中是指“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催化剂不能视为反应物。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14.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 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x为22 B.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 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 W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4
【解析】由图可知,W和氧气质量减小,所以是反应物,且反应物的总质量是8 g+(20
10. 16 g某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44 g CO2和36 g水,关于该物质组成的论断正确的 是( C )。
①一定含C、H ②一定不含O ③可能含O ④一定含O ⑤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 ⑥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 ⑦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6∶1 A. ①④⑦ B. ①②⑤ C. ①②⑥ D. ①④⑤
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反应表达式可以看出W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是否含有
氧元素则要通过生成物中的氧元素与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进行比较,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
质量为9
g×16=8 18
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11
g×32=8 44
g,两者的质量和为16
g,
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20 g-8 g=12 g,所以可判断W中含有氧元素,故C错误;W中
11. 下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 “ ”和“ ”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 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改变 C.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 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
12.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D )。
A.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B. 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 水通电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即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3.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即化学反应中原子重新组合,但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4.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和问题解答,如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进行计算。
5.作业小结:我布置相关的作业,以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作业包括解答相关的习题和进行小研究。学生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和问题解答,进一步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这些亮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以及作业小结等教学策略,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提高科学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对化学学科的兴趣。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能够:
1.认识到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的基本原理,对理解和解释化学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2.培养对科学的curiosity和探索精神,愿意主动参与科学实验和探究活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首先,我通过引入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情境,如烹饪、制作饮料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接着,我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现象,从而加深他们对这一定律的理解。此外,我还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和视频,形象地展示化学反应过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情境创设:通过引入与生活相关的情境,如烹饪、制作饮料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样的情境创设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了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没有改变,元素的质量
不变
,所
化学反应前后
“622”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原子种类
元素质量
物质总质量
物质的种类
不
变
改变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分子的种类
可能
分子数目
元素的化合价
改变
【课堂练习】
1.(课本P98 第2题)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Fe3+----
黄色
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提出问题】
这个规律是否对任何化学反应都适用呢?
通过实验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无数实验证明:
反应物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
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
恒定律。
参加反应的
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
生成物
生成的各物质
分子种类
原子种类
分子总数
原子总数
反应物(H2O)
1种
2种
2个分子
6个原子
生成物(H2、O2)
2 种
2 种
3 个分子
6 个原子
得出结论:
微观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增减,
质量
宏观上,反应前后元素的
种类
没有改变,________
数目
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种类
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质量:
m1
点燃
=
五氧化二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知识点总结《质量守恒定律》
1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一)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1、过程说明①集气瓶底部细沙的作用:。
②橡胶塞上的导管下端能接触到红磷的目的:;上端套气球的作用:;。
③气球的变化,红磷燃烧时,因为;降温过程中逐渐变;冷却到室温时的情形是,因为。
④引燃红磷后,迅速的原因,塞紧的原因:。
⑤再次称量时,为什么要等到冷却:;。
2、现象:;;;。
3、结论:。
4、反思1)若不用玻璃管并且套气球可以直接用塞子塞紧锥形瓶吗?答:,。
2)若整个实验中,小气球无变化,可能原因是什么?答:。
3)文字表达式。
4)实验若要成功,关键因素是:。
方案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1、过程的说明:本实验用橡胶塞塞紧锥形瓶,是体现定量实验的严谨性,注意密闭性。
但若改为开放式(即容器口敞开)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2、现象:;;。
3、结论:①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和实际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之和等于最后生成的铜的质量和生成的硫酸亚铁的质量之和。
(注意,硫酸铜和硫酸亚铁不能叙述为硫酸铜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②Fe+CuSO 4=FeSO 4+Cu4、拓展:①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是化学反应的一种基本反应类型。
②因为反应后生成的Cu 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Fe 的质量,故反应后所得到的溶液的质量比起始溶液的质量(选填“大”、“小”,下同),若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最后所得溶液的密度较反应前变。
③反应前CuSO 4溶液中存在Cu 2+、SO 42-、H 2O 三种粒子,反应后FeSO 4溶液中存在着Fe 2+、SO 42-、H 2O 三种粒子,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铁比铜活泼,在这个反应中转移2个电子给,结果生成了和,而在这整个变化过程中和根本没有发生变化。
(用“Cu 2+”、“Fe 2+”、“SO 42-”、“H 2O”、“Fe”、“Cu”填空)④凡是含(用“Cu 2+”或“Fe 2+”填空,下同)的溶液的颜色都是蓝色的,凡是含的溶液的颜色都是绿色的。
质量守恒定律(1)
【讲解】强调质量守 应的各物质的质 息 的 水 平 以 及 表 达 量总和等于反应 与交流的水平。
恒定律中的关键点 后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引发学生理解
的冲突,引起学生思
提出问题:质量
维火花的碰撞,引导
守恒定律是否适用
给出答案:有 学 生 积 极 思 考 培 养
的说是,有的说 学生分析问题的水
环 于所有的化学反应?
(3)培养学生“物质是永恒存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
教学重 点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学 分 析
教学难 点
难点 解决办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以及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采取实验演示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
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探究过
学 程中实现以观生趣、以趣激疑、以疑导思、以思求知、以知增
教学设计
教材名称:《化学》 九年级 上册
授课内容: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设计 要素
内容 分析
设计内容
本课题教学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总结出质量守 恒定律,并指导学生分析理解“质量守恒规律”的根本原因, 让学生体会科学知识探究的方法。通过学生参与“质量守恒定 律”的整个实验探究过程,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课者成为主动参 与各项学习的探究者。并学会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方法;同 时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品质。
节
否。
平。
四
: 实
【验证实验一】
通过这两个实
验
碳酸钠与盐酸
验进一步的增强了 仔细观察实
验
验现象,讨论分析 学 生 对 质 量 守 恒 定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课件(25张)(共25张PPT)
训 练
·
梯
度
升
级
3.a g氯酸钾与b 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精
题
(1)若充分反应后,得到c g氯化钾,则例 解
主
·
题
举
探 究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a_-_c。) g
一 反
·
三
互 动
(2)若充分反应后,得到c
g剩余固体,
课
全
堂
能
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a_+_b_-_c,) 其g 中二氧
训 练
·
化锰的质量为__b_g__。
中不应有这三种元素以外的元素,A中含有H,B中含有S都不梯 度
升
符合题意,N2没有气味,选项C符合题意。
级
3.2010年10月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嫦
娥二号”卫星,此次卫星的成功发射
精 题
例
主标志着我们国家已经向探月计划迈出
解 ·
题
举
探究了新的一步。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
一 反
·
三
互动(用R表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梯 度
升
级
是含钠的化合物,将稀盐酸滴入此化合物时,放出
精 题
例
主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这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解 ·
题
举
探浊,这种化合物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究
A
)
一 反
·
互动A.Na2CO3
B.NaCl
C.Na2SO4
D.NaOH 三
课 堂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
全 能
种类不变,该钠的化合物中应该含有碳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