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司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在任何企业以及公司的发展过程中,融资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的融资方式将直接影响企业及公司在资本上的结构形式。因此,为了使企业及公司的发展更加可持续,让其能够在发展中不断的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良好且合理的融资方式能够得到完善,上市公司必须要把内、外源融资有机结合并合理分配。

在欧美等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对于融资的研究也同样趋于完备。在梅耶(1984)的“优序融资理论”中指出,对于企业和公司的融资,一般来说需要有一定的考虑顺序,首先是内源融资,再是债权融资,最后考虑股权融资。这样的融资方式和结构被多数国家接受并予以实施。在大量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个理论被证实确实对企业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和公司的业绩。

但是,与国外不同,中国企业的融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与这一理论相悖。中国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经济实力得到了增强,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形成和进化,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虽然社会整体经济呈现向好向上发展,但是债券市场却并不十分乐观。国内的企业和公司在融资结构上与西方有着明显的区别,那就是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的比例不协调,前者所占比例较低,而后者的占比却严重偏高。这样的融资结果将使得企业内的资金得不到高效的流通,同时资源的分配也显得较为混乱,严重影响融资市场。针对这一现状,我国的研究者们早已有所发现,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方法,同时政府在其中也加大了管控,但始终没有取得较好的作用。

2.研究意义

在我国的融资市场发展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借鉴欧美等国在这方面的相关研究理论。但是因为西方经济与我国经济的类型、发展的阶段和程度以及表现形式上都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不能对全盘接受欧美等国现有的融资发展理论。

同时,就我国的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而言,其在内部的管理上,过多的依靠外

源融资,使内源融资的比例严重降低,影响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还使得公司内部的资源无法得到合理的分配,影响了公司的整体业绩。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提出合理的融资方式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公司的业绩,实现我国融资市场的向好向上发展刻不容缓。

(二)研究内容及思路

1.研究内容

本论文结合当前市场形势,以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以及结构作为研究对象,以企业及公司内部的融资现状作为重点研究内容,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现状的形成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研究思路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由于西方各国的融资市场发展较为成熟,因此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全面。同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不一样的研究成果,具体得出了以下几种研究理论:(1)MM理论:Modigliani and Millr (1958)提出了MM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不存在破产危机,以及金融市场能够发挥其作用并且相应的税收能够进行流动的前提下,资本的结构将无法对企业及公司自身所存在的价值产生影响。这是融资理论

历史上的开山之作,以后的学者就这些假设条件逐步放宽继续研究。

(2)代理成本理论:Jensen and Meckling(1976)放弃了经典的MM理论框架,分析信息不对称下的企业资本结构问题而提出了代理成本理论。他认为在企业和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股东和经理人以及债权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由于这样的矛盾存在,使得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额外的支付股权和债权的外部成本。因此,企业和公司需要将这一成本尽量的减少。但其缺陷是过分关注代理成本而忽略其他因素。

(3)信号传递理论:Ross(1974)提出了信号传递理论。他认为,任何一个企业和公司都存在两类人,一类是内部人,他们主要是经营者或者管理人员,他们能够真实且详细的知道企业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具有的价值;另一类是外部人,他们主要是外部的投资者们,他们只对企业的收益感兴趣,而对企业和公司的内部实际信息了解不多。对于投资者来讲,他们常常用负债率来评判一个公司的优劣,高负债率说明该企业更加有优势。

(4)优序融资偏好理理论:以 Ross(1974)的研究理论为基础,Myers(1984)研究了信息不透明时,融资的合理顺序,得到了优序融资理论。该理论认为内源融资是最优的融资方法,能在融资过程中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开支,债权融资对内源融资起辅助作用,股权融资是最后考虑的用来规避风险的融资手段,企业和公司可以以内源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的融资顺序进行融资,这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促进意义。该理论是西方最权威的理论,被广泛认可,也是我国的主要参考理论。

(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对于大部分的上市公司,其融资状况与国外公司有着明显的区别,国内公司更偏向于股权融资。对形成这一现状的原因,研究者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从以下几个因素进行了讨论:

(1)融资成本的影响:

李向阳(1998)在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和债权融资时指出,后者的成本明显高于前者,也因此在我国融资市场形成了以股权为主的融资偏好。黄少安和钟卫东(2012)在此基础上发现股权融资的成本在其形成过程中具有较弱的约束能力,这会使相比于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在筹集资金上其实际成本更低,所以这样的融资方式会使公司以及融资市场产生一定的混乱。

(2)股权结构影响:

王数(1999)等人在研究股权结构问题时,指出由于公司和企业相关股东得到的信息不一致,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如流动性溢价,使得公司的大股东集中权利,通过再融资等手段来实现自己最大的利益,导致股权融资占比大。该问题在本质上就是利益的分配不均衡,大股东通过权利损害了其他股东的利益。吴江和阮彤(2004)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股权集中程度、股权流动性结构与上市公司融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这种大小股东的利益机制是决定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行为的主要因素。

(3)制度、政策原因:

黄少安和张岗(2001) 认为,制度和政策的不合理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根本原因,主要包括如股票发行的额度不受控、审批制度不成熟、股权融资约束制度太软等。杨运杰和李静洁(2002)也认为造成国内融资市场混乱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问题。由于在融资方面的政策以及监管不到位,标准不严格,使得大部分公司有机可乘,通过低成本,易进行的股权融资来疯狂敛财。

(4)其他原因的促使:

韦昌义(2006)在研究国内公司股权结构现状时,通过Logic回归分析得到,在国内上市公司的融资状况中,非流通股份在其中起到了决定的影响。也就是说,该股份的占比变大时,会促进股权融资的进行。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通过国内外融资结构和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外的相对完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国内上市公司融资研究起到参考作用,但是国内的研究也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国内研究者们在对我国上市公司中股权融资偏好性进行分析的同时,也从政府、市场经济等多维度提出融资结构完善的具体建议。

但分析现阶段国内外研究进展,还是会发现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时效性不强。现阶段存在的主要观点都是以上个世纪为背景,因此传统的研究结果对现阶段的参考意义有多大,无法得到确切的认证。

(2)应用性不强。现阶段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理论研究中,无法进行实际操作。三.有关融资概念及理论

(一)相关融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