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低体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体温在术中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摘要据统计,50%~70%的手术患者出现低体温[1],临床上般将体温在34℃~36℃称低体温[2,3]。低体温的发生对患者生理代谢和器官功能的恢复有诸多不利。如何预防手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是当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的重视。现对低体温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如下。
关键词低体温的危害低体温原因的分析低体温的预防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术成为治疗多种病变较可靠的一种治疗手段。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随着手术例数的不断增加,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也不断提高,低体温给患者带来的危害日益显现。由于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麻醉药物及麻醉设施的使用,手术室温度的设置,消毒液的挥发,术中器官或肢体长时间的暴露,大量体液的丢失,较低温度液体和血液的输注,反复的冲洗以及无菌单的浸湿等原因均可导致术中患者体温的下降,尤其是体弱、病重、器官衰竭的老年患者、发育不完善的小儿更易发生低体温。术中低体温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如耗氧量增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诱发心脏病、药物代谢率降低导致对肾脏和肝脏的损害、延缓患者的复苏、降低免疫力、由此术中感染率大大提高、影响伤口的愈合。可见维持患者术中体温的平稳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及加快术后的恢复有着重大意义。
1、低体温发生的原因
1.1患者自身原因
术前患者因恐惧手术而紧张,导致患者精神差、食欲差、睡眠质
量差,再加上大多手术术前长时间的禁饮食,以及患者对于手术室和医务人员的陌生感和对手术的担心与忧虑,往往患者会表现为紧张、寒战、四肢冰冷,患者体内储存能量会被大量消耗。加之冬季保暖不到位,热量无法保障,因而出现体温的下降。尤其是体弱,病重,器官衰老,机体含水成分较少的老年人和机体发育不完善的小孩,更易发生体温的下降。
1.2术前准备和麻醉药物
1.2.1术前患者被接入手术间,环境的改变,周围人员的陌生,以及术前静脉通路的建立和术前尿管的留置,无论疼痛还是对操作人员的陌生都是加剧患者紧张的因素,都会导致散热加快,使患者体温的下降。
1.2.2机体在正常情况下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保持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可使体温恒定在37±0.2℃,麻醉前患者身体大面积的暴露,较低温度的消毒液和消毒液的挥发都会加快皮肤的散热,同时麻醉药物通过中枢和外周作用降低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使全身血管扩张、肌肉松弛,致使产热减少散热增加。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均可对机体体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机体在麻醉的状态下,低于体温的药物和冰凉的气管导管插入以及干燥寒冷的气体从呼吸道进入体内,均是术中低体温的诱发因素。
1.3手术环境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手术室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Morris证实,若手术室的室温低于21℃时,患者往往出现体温过低
[4]。大部分手术室采用空气净化层流手术间,由于环境常规温度和患者体温有较大差值,层流手术间的常规温度和快速对流的空气不断流动带走了患者体表热量和水分,不断加快患者的散热,更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体温下降
1.4“冷稀释”的作用
1.4.1术中从静脉输注大量较低温度的液体和血液,直接进入患者循环系统中,致使中心体温下降,例如在术中紧急情况下大量快速输注液体,尤其是血制品。研究表明每输入4U的库血或4L低温环境下的液体,中心温度可下降1℃[5]。是导致体温下降的重要因素。
1.4.2手术时间过长、手术切口过大、术中器官的过分暴露、体液(组织液血液等)的丢失,使机体热量逐渐散失,最终造成患者术后的体温下降。
1.4.3术中大量低温氯化钠注射液的冲洗,带走患者大部分热量,再加之无菌单的浸湿,都加快机体的散热[6],致使体温的下降。
2.低体温的预防
2.1术前宣教
术前一日,进行术前访视,实施优质护理,与患者进行面对面交流,解答质疑,解除对手术环境和工作人员的陌生感,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疏导,获得患者的信任,去除患者的恐惧、焦虑,同时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针对性的做出术前、术中、术后个性化护理计划[7],消除患者术前的恐惧、焦虑、紧张,预防因术前紧张而导致低体温,降低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减少患者的不舒适感,以
达到患者满意,家属满意。
2.2术前心里安慰和保暖
手术当天寻回护士在认真执行护理计划的同时,要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在执行各项操作前要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减少低体温发生诱导因素。巡回护士要做好保暖工作根据不同需要调节室温,例如,在患者入室前和离开手术间前要调高室温(特别是在冬季,早晨第一台手术可以调制24-26摄氏度,在即将开始手术时在调制22-24摄氏度之间以及在手术封皮后再次调高手术间温度。研究认为,手术室温度最好不低于24摄氏度,相对湿度40%-60%[8],特别是年老、体弱、危重、婴幼儿患者[9]。在建立静脉和留置尿管时注意保暖,同时在托手板上加垫小单,必要时用小单包裹该上肢。在麻醉时注意遮盖不必要裸露的部分,在麻醉后即时盖住裸露肢体,尽量缩短麻醉时间。在手术区域消毒之前,拿掉被子的同时加盖包布,遮盖不必要裸露部分(情况允许下加盖颈肩背)减少机体能量的散失,防止低体温的发生
2.3.减少“冷稀释”
2.3.1术中输入的液体,输注药物可加热的,应在加热后再输入,但输注血制品不可自行加热。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通知血库进行加热后再取回输注,防止加热不当而破坏血液成分,引起溶血反应,库存血尽可能在室温下放置20-30min后再输注,可以效预防热量丢失和体温降低。
2.3.2手术中使用冲洗液时,由于冲洗液量大,范围宽,带走机体大
量热量,因此要使用温水(37摄氏度左右)以减少热量散失。开胸、开腹的手术,用温盐水纱布或肠垫覆盖暴露的脏器及保护手术野并及时更换,减少因体液蒸发而丢失的热量,保证患者不发生低体温。2.3.3呼吸器的加温和湿化。由于冬季空气的干燥和寒冷,会消耗机体大量热量,因此湿化加温空气,可以减少经呼吸道消耗的热量,同时也是模拟了经鼻呼吸的原理。
2.4术中体温的监测
由于体弱、病重、器官衰老、机体含水成分较少的老年人和机体发育不完善的小孩以及手术时间长的患者体温调节能力差、适应环境能力差,所以我们有必要进行术中体温的监测。防止术中低温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预防。
2.5采用保暖实施
在患者从病房到手术室,路途上一定注意保暖。在麻醉、消毒时以及各项操作时要注意保暖,减少不必要的裸露。通常采用较传统的热水袋保暖措施,但使用不当会造成患者的局部烫伤,存在一定的隐患。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已经很少用热水袋保暖,而采用热风机充气式保温毯加温,将出风管放在患者两腿之间的棉被内,温度调节至43摄氏度[10]。由于在层流手术室中,热风机气体会使对流气体形成涡流或乱流,影响手术间的洁净度,所以出风管要置于充气保温毯接口处。能够持续维持一定的温度,且不会造成烫伤和温度不够等情况的发生。
3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