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ppt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ppt

谢谢观赏
9
二是科学课程教育的定位是科学启蒙。
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人的科学素养形成起 着决定性作用。
科学教育不可能以系统的知识学习与方法 训练为主,只能根据小学生的经验,在他们熟 悉的周围生活中选取有关的内容,让他们看一 看,做一做,玩一玩,想一想,从中学到知识, 培养兴趣,练习方法,为后继的科学学习打好 基础。
2020-11-18
谢谢观赏
6
对《科学课程标准》的理解
“一个中心”
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
“四个提倡”
❖ 提倡科学探究 ❖ 提倡多元目标 ❖ 提倡用教材教 ❖ 提倡过程评价
2020-11-18
谢谢观赏
7
对一个中心的认识
认识小学科学学科的性质
《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 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谢谢观赏
11
对一个中心的认识
科学素养的五大要素
科学素养由科学知识、科学能 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 学品质五大要素构成,这五大 要素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 影响的有机整体。
2020-11-18
谢谢观赏
12
对一个中心的认识
在这五大要素中,科学知识起着基础性的作 用,是培养和形成其他要素的载体;科学能力是 核心,包括各种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等 内容;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是 科学的认识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是科学素 养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科学意识包含科学的世 界观、在社会生产及生活中有理解和应用科学的 意识等内容,科学品质主要指科学态度、精神以 及对科学的兴趣、情感、动机等内容。
❖ 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 科学素养。 ❖ 小学科学课程的定位是科学启蒙。
2020-11-18

科学新课标解读 ppt课件

科学新课标解读 ppt课件

2020/4/11
5
要目
一、科学教育的发展轨迹 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动态简介 三、《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版)解读 四、《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的特点
2020/4/11
6
一、科学教育的发展轨迹
科学知识 —— 科学方法 —— 科学素养
2020/4/11
7
❖第一阶段:二十世纪初——六十年代初 特征:知识本位
❖ 在此基础上,专家工作委员会提出了“继续修 订小学科学课标”的建议,得到了教育部党组 的认可。
2020/4/11
13
《科学课程标准》修订原则
❖ (一)充分依托专家学者。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成立小学 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组,请院士领衔,充实一线教师。充分 依靠修订组制订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方案,明确修订工 作具体思路,开展修订工作,确保课标修订工作的专业性。
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英】斯宾塞
2020/4/11
8
第二阶段: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中期 特征:能力本位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2020/4/11
9
第三阶段:七十年代末——现在 特征:人本位
还教育的另一半
2020/4/11
10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修订动态简介
2013年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背景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小学科学课程 标准(实验稿)》
课标研制负责人:郝京华(南师大教授)
❖2003-2011年教育部启动课程标准修订
前期主持修订负责人:郝京华(南师大教授) 后期主持修订负责人:韦 钰(原教育部副部长)
❖2011年3月韦钰修订组完成《小学科学课 程标准(修订稿)》,送教育部审定。
2020/4/1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课堂PPT)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课堂PPT)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小学科学课程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 4.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 5. 小学科学课程中,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
引导者。 6. 小学科学课程采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和科学
素质形成的评测体系。
19
(四)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前言,叙述科学课程改革的背
9
(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 订的原则
(一)充分依托专家学者。确保课标修订 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
(二)充分吸收已有成果。确保课标修订 工作的连续性、继承性。
(三)充分拓展工作视野。确保课标修订 工作的前瞻性、先进性。
(四)充分听取基层意见。确保课程标准 的实用性、可操作性。
10
(三)《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 订的主要内容
17
(二)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
1.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
2.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和实践性的 课程。
3.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课程。 4.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与其他学科有密切联系 的课程。
18
(三)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1.小学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 2. 小学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宗旨,
景、课程的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 路。这些都是小学科学课程设置的依据。
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叙述科学课程的总 目标和四个分目标: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 学态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各部分 目标的相互联系。
第三部分为科学课程的内容标准,是说明 课程要求学生学什么以及达到的程度,共分三 个部分:科学知识、设计与技术、科学探究。
工作单位

2022年版小学科学新课标《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PPT课件

2022年版小学科学新课标《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PPT课件

注重评价体系的改革,强调多 元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全面反 映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
02
总体结构人导向
新课标更加注重科学课程的育人功能 ,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
增强了指导性
新课标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建议和案例 ,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施科学课 程。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开 展实验、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
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形成尊重事实 、乐于探究、积极实践、合作分享的科学态 度和社会责任感。
知识与技能要求
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
01
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等领
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培养实验与探究技能
政策支持和社会参与
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为小学科学教育提供经费、师资、设施等方面的保障,推动小 学科学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小学科学教育,提供资金支持、资源共享、志愿服务等 方面的帮助,共同推动小学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08
挑战、机遇及发展趋势预测
面临挑战分析
教学内容更新
01
新课标背景与意义
背景介绍
国际科学教育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各国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强调培 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我国科学教育现状
在过去的科学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 维的培养等。
新课标的制定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小学科学 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了2022年版的新课标。
探究性原则

小学义务教育人教版科学课程标准(2023年版)解读ppt课件

小学义务教育人教版科学课程标准(2023年版)解读ppt课件

教学实践案例分享
案例一
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
案例二
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
案例三
观察昆虫的生命周期
教学反思与改进
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反思教学效 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改进教 学方法和策略。
VS
改进
针对反思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更 加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使用多媒体 技术、实验演示等,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
新版课程标准旨在适应新时代 的发展需求,提高小学科学教 育的质量和水平。
课程理念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和主动 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注重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 的科学素养和应用能力。
强化科学探究和实践
通过设计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等科学 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课程内容设置
注重基础性
课程内容应注重自然科学、社 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合,为
学生提供全面的基础知识。
强调探究性
课程内容应突出探究性学习,培 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动手实 践能力。
关注时代性
课程内容应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引 入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社会热点问题 ,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最新动 态。
课程结构安排
强调科学与技术的融合
注重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促进和融合,培养 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新精神。
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
具体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了 解科学与社会、技术的关系,具备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 新精神。
02
课程设置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3
(二) 生命科学领域(主要概念) v 7.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 v 8.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v 9.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 存。 v 10.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分工配合,共同维持人体生存。 v 11.植物和动物都能繁衍后代,使他们得以世代相传。 v 12.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课标阐述了科学实验室的利用与开发其中直接点名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投入更多经费建设学校的实验室并配备好与课程接轨的器材做到每所学校拥有实验室和仪器室
小学科学转岗教师 培训班
3
2017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1
3
3
3
第一部分:前言
3
3
3
3
第一部分
前言
3
1
3
(三) 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主要概念) v 13.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按照一定的 规律运动。 v 14.地球具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岩石等圈层。 v 15.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3
(四) 技术与工程领域(主要概念) v 16.工程技术人员依据科学原理设计和制造物品、解 决技术应用的难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 v 17.工具延伸和增强了人类的能力;人们利用工具生 产产品、改造环境,以满足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 v 18.工程技术的核心是设计,创新是设计的灵魂,每 一项设计都需要不断完善。
3
v 课标阐述了科学实验室的利用与开发,其中直接 点名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投入更多经费建设学 校的实验室,并配备好与课程接轨的器材,做到 每所学校拥有实验室和仪器室。 v 此外,该段落还强调科学教师应当参与到实验室 的建设和使用上来。科学教师应参与实验室的建 设和管理,由科学教师兼职实验管理员工作的应 当折算相应的课时量。

小学科学课程 基本解读

小学科学课程 基本解读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 教学建议
(一)教学目标建议 (二)教材使用建议 (三)教学活动建议:动手动脑做科学;开展探究式
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科学学习场所建议 (五)学科关联建议 (六)教学媒体建议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科学课程的实施,需要特定的课程资源,包括人才资
源、实物资源和信息资源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以“大Fra bibliotek念”统领内容标准
大概念可以理解为学科思想,指本学科最高位 的思想观念。
指向大概念的教学,是国际科学教学的趋势, 高中课改也提出了类似的要求;
课标遴选了学生容易感知、乐于学习的18个主要 概念,并进一步分解细化为75个学习内容。
物质科学主要概念
1.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材料具有一定的 性能。 2.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 3.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 4.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 描述。 5.力作用于物体,会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 动状态。 6.声、光、热、电、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 形式。
信息资源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可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料,它 的获取主要来自教材、学校图书馆、校园网和公共信息资 源。
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 面向全体学生 ❖ 倡导探究式学习 ❖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 定良好的基础。
❖ 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 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 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 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思维 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 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 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 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 会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个“提倡”
➢提倡科学探究 ➢提倡多元目标 ➢提倡用教材教 ➢提倡过程评价的一般过程
组织科学探究的形式
提倡科学探究的理论基础
什么是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原本是科学家研究 自然界,根据研究中发现的证据 提出解释的多样化的方式。
什么是科学探究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指的是:基于 探究的教学和以探究为本的学习
对一个中心的认识
在这五大要素中,科学知识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是培养和形成其他要素的载体;科学能力是核心, 包括各种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等内容; 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是科学的 认识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是科学素养的重 要表现形式,其中科学意识包含科学的世界观、 在社会生产及生活中有理解和应用科学的意识等 内容,科学品质主要指科学态度、精神以及对科 学的兴趣、情感、动机等内容。
什么是科学探究
学生的以探究为本的学习的探究活动— —指的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 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 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 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什么是科学探究
老师的以探究为本的教学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 开展一个个探究的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教 师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教师的教是一种手 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内容、 科学方法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郝京华
科学探究活动的 一般程序
对周围的世界的观察 提出探究问题 形成假设预测 设计研究方案 收集数据资料 整理分析资料 得出探究结论 发表和交流探究过程 后续延伸活动
组织科学探究的形式——小组探究
➢更适宜于让学生获得从事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 ➢更有利于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均衡达成。 ➢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 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
科学探究活动
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 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 各种活动。这种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从 书籍和其他各种信息来源中查找自己所需要的 知识,设置研究计划,通过实验、证据复习已 经知道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回答和说明,并于 别人交流结果。
“对产生于学生的经验的真实问题的探 究是科学教学的核心策略”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2009.9.7
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
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手、脑结合。 进行“真实”问题的学 习。 采用“探究法教学”。 重视交流技能的培养。 实施写实性评价。
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 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理念
➢提倡科学探究 ➢提倡多元目标 ➢提倡用教材教 ➢提倡过程评价
对一个中心的认识
认识小学科学学科的性质
《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 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句话提示了小学科学课程 的性质,应该从两个方面理解:
➢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课程的定位是科学启蒙。
对一个中心的认识
➢小学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小学生。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 ➢小学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对《科学课程标准》的理解
“一个中心” “四个提倡”
一个中心
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
四个“提倡”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
强调科学探究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关于建构主义的一些观点
建构主义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 过程,并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
的认知学习理论。 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 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 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建构主义知识观
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知识不过是人们对客 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 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改变,不断地出现新的 假设和解释。
2.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对任何 活动或问题解决都实用的方法。
3.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过语言 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 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
对一个中心的认识
自19世纪初期科学开始在学校课程中取得一席 之地以来,人们一直希望学生不仅学会科学的 知识与技能,掌握科学的方法,而且要学懂科 学,即通过内化科学精神,形成科学价值观, 懂得与欣赏科学的本质,使科学教育对个人的 文化品质与生活质量产生有益的影响。
对一个中心的认识
直至20世纪90年代,人们才明确意识到 对科学本身的认识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内 容,必须把它列入科学教育目标,并用 “科学素养”这个词来涵盖。
对一个中心的认识
为什么要提出培养科学素养 ?
经历科学,认识科学, 体验科学,理解科学。
对一个中心的认识
早期的科学教育作为一门理性学科, 其强调的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的基础 知识与基本技能。
对一个中心的认识
20世纪80年代,在强调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 力的要求下,科学方法的训练被纳入了科学教 育之中,于是,观察、比较、分类、实验等就 成了科学教育关注的重要内容。在人们的心目 中,所谓的科学就是包含了一大堆概念、定理、 公式、原理和观察、比较、分类、实验等知识 与技能的集合。
何谓“科学素养”
《标准》指出:科学素养主要是指必要的科学知 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 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的意识和能力。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 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 性的作用。
对一个中心的认识
科学素养的五大要素
科学素养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 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五大要素构 成,这五大要素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 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建构主义学习观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由 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学习者在学习过 程中,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 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这种建构是他人无法取代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