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和当代话剧_课件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出现了“中国自有戏剧 以来没有对国家民族起过这样伟大的显著作用” 的局面。这时期出现的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戏剧 运动,成为中国戏剧文学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随着戏剧运动的发展,话剧创作也进入生命力 旺盛时于期。曹禺的《蜕变》、丁西林的《三 块钱国币》、老舍的《面子问题》、郭沫若的 《屈原》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自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文 学艺术普遍受到摧残,数年之间只有所谓“革命 样板戏”独步舞台。话剧一度完全凋零。
1976年10月以后,话剧迅速复苏。特别是中 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在党的正确文 艺方针的指引下,在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下,广 大剧作家焕发出极大的创作热情。崔德志的《报 春花》、苏叔阳的《丹心谱》、宗福先的《于无 声处》等,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中国现代话剧运动与创作一开 始就表现出了与新文化运动倡导的 “为人生”的启蒙主义思想相一致 的精神特征。反对封建思想传统的 束缚,反对以戏剧为游戏人生的工 具,坚持戏剧创作与演出同社会人 生的密切联系,使现代话剧在它的 诞生期就表现出生气勃勃的积极趋 向。
中国现代话剧的滥觞时期,在向西方戏剧广搜博 采的同时,就注意了对不同艺术流派和多种艺术 表现方法的吸收与借鉴。洪深的《赵阎王》不仅 有深刻的现实生活的描绘,也有深入的心理描写。 田汉早期话剧明显地在浪漫主义的色调中掺杂着 唯美主义的感伤成分。丁西林吸取西方话剧中轻 快幽默的喜剧手法先后创作的《一只马蜂》和 《压迫》,以结构巧妙和委婉的嘲讽见长,在初 期话剧中独树一帜。
中国当代戏剧,是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现代戏剧 传统的继续和发展;它和新的时代、和更厂大的人 民群众相结合,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新的时代为戏剧创作提供了新的生活素材和表 现主题。戏剧艺术仍然保持了敏感地与时代同步发 展的特征。由于众多剧作者的努力实践,自50年代 初到60年代中期,曾出现不少反映社会主义现实生 活的好剧本。如郭沫若的《蔡文姬》、《武则天》, 曹禺的《明朗的天》、《胆剑篇》,老舍的《龙须 沟》《茶馆》、《方珍珠》,田汉的《关汉卿》等, 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成就。
谢谢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 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 面爆发,民主革命的 深入和民族抗战的勃 起,促进了中国话剧 运动的迅速发展。更 密切地为民主革命和 抗日斗争服务,是这 一时期的戏剧运动的 重要特征。
这个阶段戏剧创作队伍更加扩大,作品质量普遍提 高。剧坛上除田汉、洪深、欧阳予倩、丁西林等, 又涌现出曹禺、夏衍、阳翰笙、陈白尘、于伶等著 名剧作家。他们一些优秀作品的产生标志着中国现 代戏剧文学的日臻成熟。曹禺1934年发表了震动剧 坛的《雷雨》,翌年又创作了《日出》,通过家庭 的悲剧或社会的悲剧,在更加宏观的角度上透视了 旧中国上层社会的腐朽与罪恶,下层人民的痛苦与 悲惨。曹禺这两个剧本和不久完成的《原野》,不 仅显示了剧作家向更深的社会题材开掘的努力,也 标志着中国话剧创作新阶段的到来。
中国现代和当代话剧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题目 是编者加的。黄会林(1934- ) ,教授。 著有《中国现代话剧文学史略》等。陈 刚(1965- ),教授。著有《大众文化与 当代乌托邦》等。
中国古典戏剧有悠久的传统,但作为现代 戏剧主要剧种的话剧,却发源于欧洲,20世纪初 经日本传入中国。
综观60余年的中国现代和当代戏剧—话剧的发 展历程,尽管不同历史时期和阶段都有各自的 特色,但紧密反映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矛盾, 努力表达人民的心声和愿望,从历史潮流中去 摄取不同的典型人物及其思想情绪,并在移植 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力求做到这一外来的戏 剧品种和形式日益民族化、大众化,使之成为 中国人民能够接受和喜闻乐见的一门文学艺术 形式,正是自五四时期迄今的中国戏剧家共同 的追求。
话剧作为独立的文学样式在中国诞生并不 断得到发展,演出活动获得越来越广泛的群众 基础,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现代话 剧既有现实主义的潮流,也有浪漫主义的以及 其他的艺术流派;题材、主题、形式和风格都 不断有所开拓,而且越来越多样化,产生了郭 沫若、田汉、曹禺、夏衍、老舍等杰出的剧作 家。
中国话剧的发展以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成立,分为现代和当代两个 时期,它们既有联系又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