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ppt课件

合集下载

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

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

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09中文系非师(1)班090105111周青青公元七五五年,一场颠覆了整个盛唐王朝的动乱在中原大地上爆发。

唐帝国自此由盛而衰。

而与盛唐气象一并欣蔚文坛的浪漫气息也转入对尖锐现实的摹写。

随着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人民的生活日益困苦,激起诗人面对惨痛现实的悲愤情怀及对广大人民的悲悯,诗歌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潮流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局面。

元结、顾况等人一系列揭露社会矛盾的诗歌成为了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同调。

这一股暗流到了中唐更是愈发汹涌,最终在以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等为代表的一批诗人的创作及推动下,掀起了中华诗歌史上著名的新乐府运动。

(贞元、元和年间,中原大地内则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战乱频仍,赋税繁重,外则吐蕃回纥,不断入侵,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迫使诗人不得不正面现实;另一方面,社会相对稳定,曾经一度在形式上的全国的统一为诗人们对现实改革的期望带来一丝希望。

)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二十首》序文中说道:“雅有所谓,不虚为文,予取其病时尤急者列而和之,盖十二而已。

昔三代之盛也,士议而庶人谤,又曰:‘世理则词直,世忌则词隐。

’予遭理世而君圣盛,故直其词以示后,使夫后之人谓今日为不忌之时焉。

”“新乐府”一名由白居易提出,宋郭茂倩纂辑《乐府诗集》,分乐府为十二类,其最后一类标题为“新乐府辞”,本于白居易。

所谓新乐府,即以新题写实事的乐府式的诗。

这里的重点有三:一是用新题。

建安时起文人乐府就有少数写实事,但多借用古题。

新乐府自创新题,故亦称“新题乐府”。

二是写实事,即用新题又写实事,是由杜甫创始的,但并非所有新题都写实事。

新乐府专门“刺美见事”。

三是新乐府并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

“未尝被于声”。

音乐上是徒有乐府之名,但从文学上,却又是真正的乐府,因为其体现了汉乐府的现实精神。

由汉乐府“缘事而发”,一变为曹操等人借古题而写实事,再变为杜甫的“因事立题”,到白居易的“歌诗合为事而作”成为有意识的写作准则。

《白居易简介》课件(33张PPT)

《白居易简介》课件(33张PPT)

古文运动
•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 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 运动。因同时涉及文 学的思想内容,所以 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 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 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 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 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 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 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 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 代的韩愈、 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 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 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 “乐 府” 与 “新 乐 府”
用新题写时事 主要是写实:现实主义
关注社会、针砭时弊 平易浅切、自然流畅
◆ “新 乐 府” 主 要 理 论 主 张
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的特点有三:
一是用新题。建安以来的作家们歌写时事,多因袭古 题,往往内容受限制,且文题不协。白居易以新题 写时事,故又名“新题乐府”。
﹠ 贞元16年(800年),以“十七人中最少年”的出众才华和第 四名的成绩考取进士,后又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步 入仕途。
﹠ 元和元年(806年),复应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入选, 被授周至县尉(期间写作《长恨歌》),不久,召回长安。
﹠ 元和三年(808年),任左拾遗,积极有为。
﹠ 元和十年(815年),贬为江州司马(816年于愤懑感慨中作 《琵琶行》)。
新乐府运动
乐府(音乐机构) 乐府精神: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新乐府运动
◆ “新 乐 府” 名 称 的 确 立
新乐府运动是贞元、元和年间特定时代条件下的产物。李绅 首先写了《新题乐府》20首。元稹作《和李校书新题乐府》12首。 后白居易又写成《新乐府》50首,正式标举“新乐府”的名称。

隋唐文学史PPT课件

隋唐文学史PPT课件
2
第一章 隋唐五代文学概说
❖ 一、隋、唐、五代的社会概况 ❖ (一)隋的短暂统一(581_618) ❖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
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 但只有短短37年历史的隋王朝随即
被唐取代,迎来了我国封建社会的 鼎盛时期。
3
(二)唐代的社会状况
❖ 1.唐代历史的分期 ❖ 2.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 3.唐代的社会矛盾
16
晚唐诗歌
❖ 晚唐诗歌是唐代诗歌的衰落时期。 ❖ 晚唐大致从文宗开成元年到唐灭亡(836-907年)。 ❖ 晚唐诗歌影响较大的诗人是李商隐和杜牧,二人有
“小李杜”之称。 ❖ 陆龟蒙、皮日休继承了新乐府运动的传统,但多具
闲适淡泊的情调。 ❖ 此外,温庭筠、杜荀鹤、韦庄等都有一定的成就。
172、唐代散文概况Fra bibliotek隋唐五代文学史多媒体课件
1
目录
❖ 第一章 隋唐五代文学概说 ❖ 第二章 隋及初唐的诗歌 ❖ 第三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 ❖ 第四章 李 白 ❖ 第五章 杜 甫 ❖ 第六章 中唐诗歌 ❖ 第七章 新乐府运动和白居易 ❖ 第八章 古文运动和韩愈、柳宗元的散文 ❖ 第九章 晚唐诗文 ❖ 第十章 唐代传奇 ❖ 第十一章 唐五代词
13
1.1.2初唐后期诗歌
❖ 初唐后期诗歌虽没有完全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 但出现了新的转机。“初唐四杰”的创作开创 了不同于宫廷诗人的新诗风,在内容题材、审 美追求和风格上都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文 章四友”、“沈宋”虽也都是宫廷诗人,但对 律诗的定型和成熟作出了贡献。陈子昂在理论 上和实践上都是转变唐代诗风的重要人物,他 力反齐梁诗风,主张恢复汉魏风骨和风雅的兴 寄传统,并且实践了这个主张。总而言之,初 唐诗歌显示了过渡和创新的特点

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

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

•志在兼济,行在独
善。 •奉而始之则为道, 言而发明之则为诗。
• 以四十四岁被贬为江州
司马为界限,分为前后 两期。 • 前期:兼济 • 后期:独善
白诗的分类
•白诗共2800余首 •前期:800多首 •讽谕诗:150;闲适诗:
100;感伤诗:100;杂律 诗:400余首。
• 分类的标准:前三种都是古体诗,按内
• 特点: • 1.用新题(建安时代用古题写时
事) • 2.写时事(古代诗人自创新题, 往往不写时事) • 3.虽名为“乐府”,却往往不入 乐。
• 宋郭茂倩《乐庥诗集》
收入最后一类“新乐 府辞”中。
元稹
• 元白 • 《元氏长庆集》
• 反映现实的乐府诗
爱情诗
悼亡诗
• 《遣悲怀三首》 • 《离思》:曾经沧海难
•白居易的其余抒
情诗
问刘十九
• 绿蚁新涪酒, • 红泥小火炉。 • 晚来天欲雪, • 能饮一杯无?
暮江吟
• 一道残阳铺水中, • 半江瑟瑟半江红。 • 可怜九月初三夜, • 露似珍珠月似弓。
•大林寺桃花
钱塘湖春行
•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
平雲脚低。幾處早鶯争暖 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乱 花漸欲迷人眼,淺草纔能 没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楊陰裏白沙堤。
•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頽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媧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琵琶行
•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
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 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 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难。冰泉冷涩 弦疑绝,疑絶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 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 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舟西舫悄无言,唯 见江心秋月白。

第五章新乐府运动与白居易

第五章新乐府运动与白居易

思想: 前期是“兼济天下”的时期, 后期是“独善其身”的时期。
第二节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诗论著作: 《与元九书》、《新乐府序》、 《策林》等。
一、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 “补察时政”、“泄导人情” “救济人病,裨补时阙” “上下交和、内外胥悦”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 作” ——《与元九书》
第一节
白居易的生平、思想
•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原 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 南)。晚年居香山,故称“香山居 士”。
一、生平:
白居易的生平以元和十年被贬江州为 界,分前后两期。
一、前期(44岁以前) 29岁中进士。 33岁授校书郎。
《常乐里闲居偶题》 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 三旬两入省,因得养顽疏。 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 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

第三,阐发了诗歌的特性,强调诗 歌的教育作用和社会功能。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 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 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上自贤 圣,下至愚矣,……未有声入而不 应,情交而不感者。” ——《与元九书》
第四,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 张形式必须服从内容,为内容服务。 “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 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 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 也。” —— 《新乐府序》
二、后期(44—75)
• 44岁在江州,作《与元九书》。 • 45岁,作《琵琶行》。 • 47岁,升任忠州刺史,作《竹枝词》 四首。
• 49岁,被召回长安,拜尚书司门员 外郎,提拔为中书舍人。 • 51岁,外调为杭州刺史,后改任苏 州刺史,作《钱塘湖春行》。
• 55岁以后20年,历任秘书监、河南 尹、太子少傅等职,最后官至刑部 尚书。 • 70岁以后,隐居香山。75岁卒。 • 著作:《白氏长庆集》。存诗2806 首。

8白居易及其提倡的新乐府运动

8白居易及其提倡的新乐府运动
第一节 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运动概况 新乐府运动,是中唐出现的一次文学运动。 新乐府运动以杜甫为发蒙,元结顾况为先驱, 张籍,王建,李绅为开始,到元白形成高潮。 新乐府运动以新题乐府写时事,继承了汉乐 府反映现实的精神,力求诗歌与现实取得紧 密联系,以使诗歌发挥社会作用,因此,新 乐府诗歌具有讽喻性和通俗性的显著的特点。
第七章 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第一节 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王健 明人高棅:“大历以还,古声愈下。 独张籍、王建二家体制相似,稍复古意。 或旧曲新声,或新题古意,词旨通畅, 悲欢穷泰,慨然有古歌谣之遗风。” (《唐音癸签》卷七引)
第七章 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第一节 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王健 清人翁方纲:“张、王乐府,天然清 削,不取声音之大,亦不求格调之高, 此真善于绍古者。较之昌谷,奇艳不及, 而真切过之。”(《石洲诗话》卷二)
第七章 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第一节 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元稹 元稹(779—831),字微之,世居京兆 万年县人。15岁明经及第,24岁举书刺拔萃 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 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左拾遗。后任监 察御史。长庆二年(822)升任宰相,同年 罢为同州刺史。大和三年(829)入朝为尚 书左丞,后出任武昌军节度使。《元氏长庆 集》
第七章 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第一节 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元稹 《春晓》: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猧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第 《遣悲怀三首》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画箧, 泥他沽酒拔金钗。野 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 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2011第六章 新乐府运动与白居易概述

2011第六章 新乐府运动与白居易概述
• 1、本于传统诗教说但也有重大发展:偏 重讽刺时事,表现民生疾苦。 • 2、局限性: • 企图以诗达到缓和社会矛盾,未免天真; • 过于看重以诗进谏的政治目的; • 形式上过于程式化,不符合艺术规律。
第二节 白居易
一、生平及思想 • 白居易(772 —846), 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 士。曾官太子少傅,后 人因称白香山、白傅或 白少傅。 祖籍太原 (今属山西),后迁居 下邽(今陕西渭南 县 )。
二、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 (一)诗歌理论:体现在《与元九 书》、《新乐府序》、《策林》等 著作中。其主要观点: • (1)诗歌应植根、反映社会现实, 这是其诗歌理论的核心。
•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 而作”(《与元九书》) • “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 事而作,不为文而作”(《新乐 府序》) • “唯歌生民病”(《寄唐生》)。
• (2)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 “补察时政”,“泄导人情” (《与元九书》) • (3)强调诗歌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主张诗歌的写实性和通俗化。 •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与元九书》) • “不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 (《寄唐生》) • “尚质抑淫,着诚去伪”(《策 林》)
(二)关于其诗歌理论的评价

以四十四岁(815) 贬江州司马为界,分 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兼济天下”, 创作讽谕诗。 后期:“独善其身”, 创作了 感伤诗、 闲适诗、 杂律诗。
白居易于会昌 六年(846年)八 月,在洛阳城东 南履道里的家宅 中与世长辞,时 年75岁。
白居易墓
坐 北落 麓在 的洛 白阳 居龙 易门 陵东 园山
• 3.闲适诗和杂律诗。如《问刘 十九》《赋得古原草送别》、 《暮江吟》、《钱塘湖春行》等。
《问刘十九》 •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第八章 白居易及其新乐府运动

第八章  白居易及其新乐府运动

觀刈麥
讽刺现实的遭遇
• 豈圖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聞而謗已成矣。 又請為左右終言之。凡聞僕賀雨詩,而衆 口籍籍已謂非宜矣。聞僕哭孔戡詩,衆面 脉脉盡不悦矣。聞秦中吟則權豪貴近者相 目而變色矣。聞樂逰園寄足下詩,則執政 柄者扼腕矣。聞宿紫閣村詩則握軍要者切 齒矣。大率如此,不可徧舉。不相與者號 為沽名號為詆訐,號為訕謗,苟相與者則 如牛僧孺之戒焉。乃至骨肉妻孥皆以我為 非也,其不我非者,舉不過三兩人。
•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位于洛阳市 郊区安乐乡狮子桥村东,占地 80亩,整个布局按唐代东都的 “田”字形里坊街道兴建,具 有浓厚的唐代建筑特征。纪念 馆内有白居易故居、白居易纪 念馆、乐天园、白居易学术中 心、唐文化游乐园、仿唐商业 街等建筑。馆内有诗人的塑像, 并陈列他的生平事迹、文献资 料及有关字画、壁画等,是凭 吊诗人的主要场所。乐天园是 根据白居易的名作如《琵琶行》 等的诗意而建造的园林白居易 学术中心则是为国内外专家、 学者提供研究和活动的场所。 唐文化游乐园按照唐代的风俗 设立了马球场、乘骑场等娱乐 设施。仿唐商业街则为游人提 供了购物方面的各种服务。 •
• 白居易谏诤招致的危险 • 上颇不悦,謂李絳曰:白居易小子,是朕 拔擢致名位而無禮於朕。朕實難奈。絳對 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誅,事無巨細必 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輕言也。 陛下欲開諫諍之路,不宜阻居易言。
对于李杜的评价
• 又詩之豪者,世稱李杜。李之作才矣竒矣, 人不迨矣。索其風雅比興,十無一焉。杜 詩最多,可傳者千餘首,至於貫穿今古, 覼縷格律,盡工盡善,又過於李焉。然撮 其新安石壕潼闗吏,蘆子闗花門之章,朱 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之句,亦不過十三四。 杜尚如此况不迨杜者乎。僕常痛詩道崩壊, 忽忽憤發,或廢食輟寢,不量才力,欲扶 起之。

考研复习《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专题复习

考研复习《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专题复习
《适意二首》之二:“直道速我尤,诡遇非吾志。胸中十年内,消 尽浩然气。”
2、后期:44岁以后
元和十年(815)回朝复职。时宰相武元衡被刺,遂上 书请捕刺客,以越职言事罪,贬江州司马,渐趋明哲保 身,作《琵琶行》,寄意不平。作《与元九书》,阐述 人生哲学与诗歌主张,总结前期创作。
元和十三年起,历忠、杭、苏州等地刺史。55岁后, 历秘书监、河南尹、太子太傅等。以刑部尚书致仕,居 洛阳履道里,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 。受佛 道影响,思想趋于消极,主创闲适诗。
会昌六年八月,病逝洛阳,年七十五。
❖ 二、思想特征:
❖ 儒家为主,兼取释道。
❖ “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 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与元九书》)
❖ 诗歌多体现独善之义,以闲适、感伤为主调。
❖ 三、诗歌理论:
❖ 总结新乐府创作经验,是积极的政治主张在文学上的体现。主要体现 在讽谕诗创作中。《与元九书》。
王建长于乐府诗,与张籍齐名,号“张王乐府”。他 一生沉沦下僚,了解并同情百姓疾苦,其诗取材广泛, 反映了田家、水夫、海人,蚕农、织妇等各类劳动者 的悲惨生活,尤善刻划劳苦人民的内心活动。
当窗织
叹息复叹息,园中有枣行人食,贫家女为富家织。 翁母隔墙不得力,水寒手涩丝脆断,续来续去心肠烂。 草虫促促机下啼,两日催成一匹半。输官上头有零落, 姑未得衣身不著。当窗却羡青楼倡,十指不动衣盈箱。
第一节 概说
❖ 一、乐府诗简史:
乐府诗兴起于汉代,今存汉乐府集中在东汉后期。“感于 哀乐,缘事而发”是汉乐府的创作精神。 ❖ 建安时期,诸子以乐府旧题写时事,此后发展基本与现实 脱节。 ❖ 盛唐时期,杜甫以“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写 时事,使乐府重归于现实反映的传统。与杜甫同时而稍后创 作新乐府的还有顾况和元结。中唐新乐府运动以此为基础取 得发展,以白居易为代表。

第六章 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第六章  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闲适、杂律诗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钱塘湖春行》: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暮江吟》: •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大林寺桃花》: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族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白居易诗,今存三千八百多首。五十一岁 时,他曾把自己的一千三百多首诗分为讽 谕、闲适、感伤、杂律四类。
讽谕诗
• 代表作为《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 十首 • (1)“惟歌生民病”是讽谕诗的突出主题 • (2)批判统治者“轻裘肥马”的骄奢生活 • (3)批判“急敛暴征”,反对各种弊政 • (4)反对穷兵黩武,表达爱国情感 • (5)反映妇女痛苦,关心妇女命运。
• 其一 • 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画箧, 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 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皆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 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 其三云: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 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的乐府诗
• 这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相当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如反映农 民痛苦生活的《田家词》,哀叹民生的《织妇 词》,鞭挞奸佞的《上阳白发人》、《胡旋 女》,批判边政的《缚戎人》、《西凉伎》等。

008第七章 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008第七章 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第七章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以七五五年的安史之乱为分界线的唐代文学,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急剧变化,也起了一个很大的转变。

这转变,总的说来,便是由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

杜甫是这一转变的旗手。

经中唐前期到贞元、元和年间,现实主义已逐渐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散文方面有韩柳的古文运动,小说方面则传奇达到空前的繁荣,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歌方面出现了白居易诸人倡导的新乐府运动。

贞元、元和年间,内则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战乱频仍,赋税繁重,外则吐蕃回纥,不断入侵,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日益尖锐化,迫使诗人们不能不正视现实;另一方面,社会比较稳定,并曾一度在形式上获得全国的统一,也为诗人们的改革现实带来一线希望。

这就是以批判现实为主旨的新乐府运动产生的社会根源。

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二十首》序文说:“予友李公垂贶予乐府新题二十首,雅有所谓,不虚为文,予取共病时之尤急者列而和之,盖十二而已。

昔三代之盛也,士议而庶人谤,又曰:‘世理(治)则词直,世忌则词隐。

’予遭理(治)世而君圣盛,故直其词以示后,使夫后之人谓今日为不忌之时焉。

”元诗写于元和四年,正足以说明这种情况。

“新乐府”一名是白居易提出的,《乐府诗集》分乐府为十二类,共最后一类标名为“新乐府辞”,即本于白居易。

所谓新乐府,就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

这里有三点须说明:一是用新题。

从建安时代起,文人乐府也有少数写时事的,但多借用古题,反映现实范围既受限制,题目和内容也不协调。

新乐府则自创新题,故又名“新题乐府”。

二是写时事。

建安后也有一些自创新题的,但内容又往往不关时事,既用新题,又写时事,是从杜甫创始的,但还不是所有新题都写时事。

新乐府则专门“刺美见(现)事”,所以白居易的《新乐府》五十首便全都列入“讽谕诗”。

三是新乐府并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的标准。

因此尽管实际上它们全是“未尝被于声”的徒诗,但仍自名为乐府,并加上一个“新”字以示区别。

白居易及新乐府运动(语教)PPT课件

白居易及新乐府运动(语教)PPT课件
《母别子》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关西骠骑大将军, 去年破虏新策勋。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迎新弃旧未足悲, 悲在君家留两儿。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不如林中乌与鹊, 母不失雏雄伴雌。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但愿将军重立功, 更有新人胜于汝。

13
讽喻诗的艺术特点:
• 大多一吟咏一事,主题集中,选材真实典型。 • 善于运用外貌描写和心理刻画来塑造人物形象。
《卖炭翁》、《上阳白发人》 、《新丰折臂翁》
• 叙事、议论相结合,“卒章显其志”。
《红线毯》:“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做地衣。” 《井底引银 瓶》:“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动。新乐府运动以杜甫为发蒙,元结顾况为先驱,张籍、
王建、李绅为开始,到元白形成高潮。力求用诗歌干预现
实,以使诗歌发挥社会作用。在艺术上,力求平易、通俗、
浅显,形成了尚实、尚俗的美学特征。
.
2
3、新乐府运动的理论
体现在白居易《与元九书》、《新乐府序》,元稹《乐 府古题序》等作品中。
(1)提出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宗 旨。“为君、为臣、为民、为事、为物而作,不为文而作 也”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将诗歌与人民生活 密切结合,是白居易诗论的核心。
• 语言质朴平易,词浅意深。
.
14
(2)感伤诗
《长恨歌》和《琵琶行》两首叙事长 诗,代表了白居易诗歌的最高艺术成就。
《琵琶行》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典型 形象,通过琵琶女的不幸身世与自己遭 受权贵打击的遭遇,揭露和控诉了封建 社会压抑人才的罪恶。

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PPT课件

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PPT课件

,强调诗歌应如《诗 和谐婉转,认为在写新乐府诗要开门
经》一样要有风、雅、比、兴。
见山,要求反映社会、符合现实,因
为真实是艺术的生命。
15
.
五 新乐府运动的历史意义
新乐府运动不是朝廷用行政命令推行起来的,而是进步人士从
的大目标出发,自觉地开展起来的。这场运
动把我国从
开始的现实主义诗歌传统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居易一生共经历了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
宗、武总等八位皇帝。
4
.
揭露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暴敛 和欺压人们的罪行,如
反映人民的苦难和对人民的同情
反映统治阶级的扩边战争,宣传 爱国主义思想
反映妇女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
5
.
选材真实典型,主题单一 善于运用对比手法,特别是阶级
对比 善于运用心理描写和外貌描写刻
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 等
■前期(44岁前)——兼济天下
(分三期之说:中期(44—45)任江州司马—罢苏州刺史,为思想转折点)
■后期(44—75岁)——独善其身
3
.
白居易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思想杂糅色彩,主导思
想是儒家的“
,后期释、道思
想上升,白居易晚年住在香山寺中,与一些和尚交往密切,白
言诗传统,《诗经》过后,只有曹操的四言
诗写得比较好,而顾况这些诗思想上可以,
艺术上都是基本无文,被人传诵的是

●总的来说,顾况诗成就不高,新乐府诗数 量不如元结多,反映显示也不够到位、深刻, 因此他二人不能够掀起一场新乐府运动。
张籍
●张籍,安徽人,出身寒微,中过进士,但官
职低,且又有病,晚年贫病交加,然而诗歌却

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2010.12.讲义)

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2010.12.讲义)

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以白居易为代表的唐代新乐府运动是一次颇有声势的诗歌运动。

其代表人物是白居易和元稹,文学史上称“元白”。

新乐府运动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一是主张诗歌要为政治服务,即诗要“为君、为臣、为民、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新乐府序》)。

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白居易创作了大量揭露弊政和各种不合理现象的讽喻诗,最著名的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

这些诗观点鲜明,提法尖锐,使执掌军政大权的达官显贵咬牙切齿。

到四十四岁时,他遭到了报复,被贬为江州司马。

为了充分起到宣传作用,这一派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主张用浅切平易、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写诗。

据说白居易写诗一改再改,一直改到不识字的老妇人都能听懂为止。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白居易《买花》节选)“一丛深色花”,就相当于十户中等收入的人家所交纳的赋税。

十户人家交纳的赋税才够贵族买一束花,那么,农民该怎样把骨头磨成钱,才能满足贵族的其他享受呢?他《新乐府》中的《新丰折臂翁》,更是叫人心酸得无法读下去。

“新丰老翁八十八,头鬓眉须皆似雪。

玄孙扶向店前行,左臂凭肩右臂垢。

”老翁为什么会成为独臂的残废人呢?因为天宝年间宰相杨国忠为了建立边功,提高威信,两次发动对云南南诏的战争,共动员兵力二十多万,都全军覆没。

“是时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为了逃脱必死无疑的出征,于是“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捶折臂”,“此臂折来六十年,一肢虽废一身全。

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

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今独在,不然当时泸水头,身死魂飞骨不收。

应作云南望乡鬼,万人冢上哭呦呦。

”从诗的角度来说,这首诗到这里,应当说恰到好处。

其余一切,该由读者自己去想象,由读者根据诗人安排的逻辑去做结论。

但是,正如白居易在诗题下加上“戎边功也”所提示的,其目的不在于写一首感天动地的好诗,而在于通过这首感人的诗使人受到教育。

因此他接着写道:“老人言,君听取。

8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精品PPT课件

8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精品PPT课件
• 边塞诗;《宫词》一百首。
3.李绅
• 《乐府新题》二十首。
• 唐衢、邓鲂、李余。
三、高潮:元、白 • 元和体。元和,宪宗年号。 • 指元稹、白居易的诗风。元白为诗,
“善状咏风态物色。当时言诗者称 元白焉。自衣冠士子至闾阎下俚, 悉传诵之,号为元和体。” • 专事摹仿元白的那些互相唱和的长 篇排律和流连光景的短篇。 • 唐代中后期出现的模拟元和作家的 作品。 • 乐府诗:《田家词》《织妇词》 《上阳白发人》《胡旋女》《缚戎 人》《西凉伎》。 • 《莺莺传》《会真诗三十韵》 • 《春晓》: •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 猧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 《遣悲怀》三首。其一 •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 其二云: •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皆到眼前来。 •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 • “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
其上下之情。” • “补察得失之端,操于诗人美刺之间焉。”
3.重写实 • “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
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 • “贞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间,有足悲
者,因直歌其事。” • 写实:“尚质抑淫,著诚去伪”。“其事核而实,
使采之者传信。” • 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系于意,不系于
文”、“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 • “俾辞赋合炯戒讽谕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 4.尚通俗 • “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

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

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元稹、白居易與新樂府運動唐代中期,大致與韓愈、孟郊等人同時,有一批詩人在另一個不同的方向上也掀起了一股新詩潮。

其顯著特點,是以樂府——特別是新題樂府的形式,來反映社會問題,針砭政治弊端,以期達到實際的社會效果。

同時在藝術表現上,這群詩人也大多努力以平易淺切的語言、自然流暢的意脈來增加詩歌的可讀性(這一特點恰好與韓、孟一派詩人相背反)。

他們中包括張籍、王建、元稹、白居易、李紳等人。

以前人們曾把這一新詩潮稱為「新樂府運動」。

早在安史之亂前後,杜甫就曾以樂府風格的詩篇針砭現實,《兵車行》、《麗人行》等擺脫古題,「即事名篇」(元稹《樂府古題序》),其實已經是一種新題樂府,只不過「新樂府」的觀念沒有被明確提出。

大歷、貞元年間,顧況也寫過一些運用俚俗語言反映現實社會問題的詩篇。

從貞元末至元和初,張籍、王建、元稹、白居易、李紳諸人先後步入仕途。

他們作為新進官員,具有較高的政治熱情和積極表現自己的願望,而元和初憲宗頗思振作,這也給他們帶來一種興奮。

因此,他們彼此唱和,相互呼應,熱情地以詩歌形式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反映各種嚴峻的社會問題,企圖把詩歌作為有力的政治工具來使用。

諸人中,張、王最早從事這一類型的寫作,而「新樂府」概念的形成,則始於李紳的《樂府新題》二十首。

其詩已佚,但從尚可知道的詩題來看,其內容特點是清楚的。

李紳的創作引起元稹、白居易的熱烈響應,並由他們——尤其是白居易,把新樂府的創作推向高潮,白氏的《新樂府》五十首,成為這一新詩潮的代表作。

這一詩潮的高峰期為元和四年(809)前後,為時不很長。

除了新題樂府,這群詩人當然還寫過很多其他類型的詩作,各有不同的成就。

張籍(約766—約830)字文昌,蘇州(今屬江蘇)人,貞元十五年(799)進士,曾任水部郎中、國子司業。

有《張司業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籍、王建是中唐较早从事乐府诗创作的诗人,时号“张王”。 张籍,字文昌,苏州人。曾任太常太祝,十年未迁,孟郊戏称 “穷瞎张太祝”。长庆初,韩愈荐之国子博士,后转水部员外郎、 国子司业,人称张水部或张司业。有《张司业集》,存诗四百余首。 张籍与王建、孟郊、韩愈、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都有交往, 与韩愈最密。韩和白都有论张籍诗风的诗,韩称“古淡”,白则称 赏其讽谏之义:“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风雅比兴外,未 尝著空文。”(《读张籍古乐府》) 张籍有乐府诗90首,有古题,也有新题,取材广泛,农民、樵 夫、牧童、织妇、船工、兵士,都成了表现对象;商人奢侈牟利、 官府横征暴敛、战争的残酷、边将的邀宠,都有反映。张籍乐府中 写得最集中、深刻的,是农民的生活和苦难,如《野老歌》:
张籍乐府诗一般选题不大,“俗人俗事”,但挖掘甚深,如 《节妇吟》P180: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 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此诗借男女情爱写政治态度,入情入理,一波三折,最后以“还君 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结束,将人物在两美难全之际复杂 微妙的心理活动展示出来,贴切传神。 张籍近体也多追求平易而意蕴深厚之风格,如《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 发又开封。 “又开封”,与前句“复恐”结合,将“万重”意绪无从表达又恐 表达不尽的复杂心态婉转表现出来,耐人寻味。宋人张戒云:“专 以道得人心中事为工,……思深而语精”(《岁寒堂诗话》卷上), 王安石评“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 诗》)。张籍的诗表面看平易、本色,无雕琢痕迹,但又融入作者 在布局造语上的大量心血。所有这些功夫,诗成之后则浑化无迹。
白居易和新乐 府运动
第一节 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是中唐时代出现的一次文学运动。 新乐府是与古题乐府相对而言的,是一种用新 题写时事的乐府诗。它始于杜甫,到元结、顾况又 有所发展。白居易在元稹《和李校书(绅)新题乐 府十二首》的基础上扩充为五十首,名曰“新乐 府”,遂得名。新乐府的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大 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元结、顾况是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府运动的先驱,他们从理论到实践 都为新乐府运动开辟了道路; 张籍、王建写作较多的新乐府诗,则首开其端; 元稹写新题乐府十二篇,白居易又写《新乐府五十首》 等,终于形成高潮。他们不但有丰富的创作实践,还提出 了较为系统的新乐府运动理论,在当时产生了广泛影响。
元结(719—772),字次山,河南人。鲜卑族后代, 北魏时改姓元。天宝十二年进士,安史乱时,他起兵抵抗 叛军,保住十五座城池。他居官勤政,为人正直,不畏权 势,因而屡遭嫉恨,终于辞官归隐,过上“耕艺山田”、 “与丐者为友”生活。有《元次山集》。 元结“尝欲济时难”,曾多次上书指摘朝政,提出改 革主张。文学上,要求诗歌具有美刺内容和质朴形式。他 在《系乐府序》中说诗歌创作要“上感于上,下化于下”, 要求诗歌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这是新乐府运动理论的先 声。《舂陵行》是其代表作。《新唐书》载,他两次冒死 上书,为民请命,先后免去两年租税贡赋十三万缗和十万 缗。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此诗简略勾勒了老农一年的苦辛,语极平实,却字字血泪。官府的 残酷、老农的凄苦、社会的不公,都从“化为土”和“养犬长食肉” 的对比中传达出来,不着意讽谕而讽谕已见。这是张籍乐府之特色。
诗以纤夫生活为对象,通过纤夫独白,写出水上服役不堪忍受的痛 苦,对当时不合理的劳役制度进行了控诉。诗用“苦哉”领起全篇, 说明内心的悲苦。“官家使我牵驿船”,点出痛苦原因。接着,诗 人具体述说牵船生活的痛苦:“如海鸟”,白天顶风、逆水、船重, 前面的驿站那样遥远,水波茫茫无边无际,纤夫的苦难日子似乎走 不到尽头;黑夜雨雪交加,纤夫披着短蓑,纤绳磨破胸口,冻裂双 脚。一夜挣扎,没有丝毫报酬,“齐声腾踏牵船歌”,只好用歌声 发泄内心的怨愤不平。纤夫的全部财产只有一间茅屋,本不值留恋, 但故乡又舍不得离开。纤夫把改变困境的希望寄托在幻想中:“我 愿此水作平田,长使水夫不怨天。”水变平田当然不现实,因此他 们的痛苦实际上无法解除。
王建,出身寒微,为官时近五十。曾任县丞等小官,终官陕州 司马。有《王司马集》。王建与张籍同窗,诗风近似,作新题乐府 175首,多描写农民日常生活,生活气息浓厚,如《水夫谣》: 苦哉生长当驿边,官家使我牵驿船。辛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鸟。
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半夜缘堤雪和雨,受他驱遣还复去。 夜寒衣湿披短蓑,臆穿足裂忍痛何!到明辛苦无处说,齐声腾踏牵船歌。 一间茅屋何所直,父母之乡去不得。我愿此水作平田,长使水夫不怨天。
元结的《贫妇词》也体现出他的主张:
诗借贫妇之口,诉说受到官差频繁逼租而无法苟活之 情。其哀怨之声,无需修饰,已经感动人心。 元结诗多为古体,用质朴的语言抒情叙事。有时过于 古朴,不够形象;加之他反对“拘限声韵”,坚决不写律 诗,有点过分。
谁知苦贫夫,家有愁怨妻。 请君听其词,能不为酸凄! 所怜抱中儿,不如山下猊。 空念庭前地,化为人吏蹊。 出门望山泽,回头心复迷。 何时见府主,引跪向之啼。
顾况,字逋翁,苏州海盐(今浙江)人。至德二载进士。性格 诙谐,好开玩笑,声名和白居易有关。官场不得意,好道,因写诗 讥诮权贵而贬官,晚年归隐茅山,号“华阳山人”。有《华阳集》。 他认为诗歌是“理乱之所经,王化之所兴”,与元结相近。代 表作是《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仿《诗经》而作,多用四言, 以“悯农”始,以“怨奢”终,恤民、刺上之主旨明显。如《囝》 P152: 囝生闽方,闽吏得之,乃绝其阳。 为臧为获,致金满屋。为髡为钳,如视草木。 天道无知,我罹其毒。神道无知,彼受其福。 郎罢别囝,吾悔生汝。及汝既生,人劝不举。 不从人言,果获是苦。囝别郎罢,心摧血下。 隔地绝天,及至黄泉,不得在郎罢前。 通过囝的哭诉,对闽地掠卖儿童的残酷行为作了深刻揭露。运用白 描手法,其中父子离别描写,表现出生离死别的痛苦,富于感染力。 采用四言,风格古朴。自立新题,叙写时事。仿《诗经》体例,取 首二字为题,以“小序”形式标明主题,如“上古,悯农也”、 “囝,哀闽也”等,开元、白新乐府“首章标其目”之先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