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批评理论概念经典总结
后殖民主义批评名词解释
后殖民主义批评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后殖民主义批评吗?这可不是个简单的玩意儿啊!它就像是一把犀利的剑,直刺那些隐藏在文化、历史和权力背后的真相。
比如说吧,想想那些曾经被殖民的国家和地区,殖民者走了,可留下的影响却深远得很呐!后殖民主义批评就是要把这些隐藏的东西都给挖出来。
它探究的是殖民统治结束后,那些残留的权力结构、文化霸权是怎么还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哎呀呀,这就好像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殖民者虽然走了,但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却可能还像幽灵一样在那飘荡着,影响着当地人的认知和行为。
你看那些曾经被殖民的地方,语言可能变了,文化传统可能被冲击了,这背后不就是后殖民主义批评要去深挖的东西嘛!
后殖民主义批评家们可不会轻易放过这些。
他们会像侦探一样,仔细分析每一个细节,找出那些被忽视的线索。
“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看着这些影响一直存在下去吗?”当然不啦!我们得意识到这些问题,然后想办法去改变呀。
后殖民主义批评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历史的复杂性和现实的挑战。
它让我们明白,殖民的影响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消除的,我们得努力去抗争,去恢复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和身份。
所以说啊,后殖民主义批评可不是什么无关紧要的理论,它是有着深刻意义和价值的。
它让我们看到那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东西,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这就是我对后殖民主义批评的理解,你呢,是不是也有同感呀?。
超越族裔后殖民理论及其批判
超越族裔后殖民理论及其批判后殖民理论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对全球南方的文化、政治和社会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尤其是在探讨殖民遗产与现代身份认同的关系方面,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出现了对这一理论框架的批判,以及对其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本文将讨论超越族裔的后殖民理论及其批判,从多个维度分析这一理论的内涵及其在当代社会文化研究中的意义。
后殖民理论概述后殖民理论是对殖民历史和文化影响的一种批判性分析,其核心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文化认同:后殖民理论强调,殖民过程对于被 colonized 地区的文化认同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方面,文化是一个重要的交织点,通过分析其形成与变迁,可以揭示权力和身份如何相互作用。
语言与话语:语言是权力的一种体现,后殖民理论关注西方话语如何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导致非西方文化被边缘化。
这种情况促使学者们探索原住民语言的复兴及其对重建认同的重要性。
经济剥削:后殖民主义也涉及到经济利益的讨论,分析了全球资本主义如何通过新形式的帝国主义继续影响前殖民地国家的发展。
后殖民理论自提出以来,为我们理解历史与当代社会问题提供了重要视角,尤其是在面对多元文化、全球化趋势等诸多复杂性的问题时。
超越族裔的理论框架随着后殖民研究的发展,学者们逐渐意识到仅靠族裔划分并不足以涵盖社会中所有复杂的身份认同。
超越族裔的后殖民理论应运而生,它试图在传统族裔观念之外,探索更多符合当代社会变迁的身份认同模式。
这一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多重身份:超越族裔的思维方式主张,每一个个体都可能拥有多重身份,而这种身份并不总是简单地由其民族、性别或阶级来定义。
例如,在全球化浪潮中,有人的身份可能包括网络用户、留学生、跨国公司职员等,这些因素构成了更加丰富和复杂的人格面貌。
跨文化交流:此理论强调在当今世界中,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是不可避免的。
通过这种互动,不同背景的人们能够建立起新的理解与信任,从而超越单一族裔定义带来的局限性。
第十一章后殖民批评
第十一章 后殖民批评
一、发展过程
后殖民主义
政治与经济的霸权主义 文化霸权主义 “文化帝国主义” 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 后现代和后殖民相遇的产物
殖民关系的第三阶段 后殖民主义的文学 后殖民批评
张扬后殖民叙述中那些对理论特别具有 吸引力的方面,注重稍纵即逝、支离破碎的 东西,注重事物的构成属性。
第十一章 后殖民批评
二、理论概述
形成的文化背景 既将欧美文化批评中心 地带的精神向全球扩展, 又将边缘地带的声音引入 这些中心地带。 法农的“民族文化”思 想 福柯的知识/权力理论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 第三世界的知识分子 与第一世界学术的碰 撞
理论资源
第十一章 后殖民批评
三、操作方法
1.祛“东方”之 魅 所谓的“东方”并非 地理学意义上的“东 方” 萨义德 而是西方宗主国在殖民扩张 的过程中,被话语“编码” 和“建构”出来的“东方”。
第十一章 后殖民批评
一、发展过程 二、理论概述 三、操作方法 四、批评特色 五、个案分析 六、学生范文
第十一章 后殖民批评
一、发展过程
殖民主义
旧殖民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殖民宗主国对殖民地 国家实行政治、军事上的武装侵略,实施赤裸裸 的直接统治,形成殖民关系的第一阶段。 新殖民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绝大部分殖民地国 家在政治上纷纷获得独立,但无法获得政治与 经济上的真正独立,形成殖民关系的第二阶段。
第十一章 后殖民批评
六、学生范文
《想象上海》——娄晔的《紫蝴蝶》 娄晔编导的 《紫蝴蝶》,将 世纪末对上海的 想象与改写推到 了新的境界。 他们压抑历史创伤,重 新发现大上海的情欲与风 情——抹平作为“异物”与 “他者”的特殊秉性,将自 己置身于普遍主义的话语之 中。 应用带有全球化普
后殖民主义批评4
作为文学批评流派与方法,其优劣
与文化研究相似。
6.操作方法 1)祛“东方”之魅(萨义德) 2)“属下”能否说话(斯皮瓦克“属
下”理论,印度“妇女自焚”)
3)抵抗遗忘(萨义德) 7.批评特色 1)对抗性批评 2)第三世界批评
3)作为一种阅读策略(对待“西方 崇拜”,第五代导演的电影作品)
进步/落后、开化/未开化、科学/
迷信、启蒙/待启蒙、国家/部落、
光明/黑暗、中心/边缘、道德/非道德, 成熟/幼稚。世界现代史就是如此建构 全球分裂与一体化的进程。
B.时间划分的落后性。西方霸权中心 设定了一种目的论的历史叙事:从古 希腊到欧美资本主义,西方是世界的 起源与终点,西方是“上帝的选民”, 非西方乃是被规训的奴性状态。它抹 杀了西方文化的杂交性,淡化了
殖民主义情结使西方更像男权社会
中的男人对待女人那样对待东方,既 可以满足“英雄救美”的浪漫情结以 找回强者暴力与压迫弱者的虚荣心, 又有些担心对方可能潜伏的危险与反 抗。
5)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研究特色
A.鲜明的倾向性:意识形态分析和文 化政治权利批判(矛头直指西方中心 主义、西方人的西方主义和西方人的 东方主义。东方的贫弱只是验证西方 强的神话的工具,东方文化视角的设
马罗的叙述给人的感觉就是人们无法 逃脱帝国主义的历史力量。
故事的主人公都是白人,白人的经验 就是帝国主义的经验。而非帝国主义 的经验却被帝国主义经验消灭殆尽, 或不值得表述,或者不可想象。帝国 主义不但远远没有吞掉自己的历史, 而且正在发生在一个更大的历史背景 下,并且为它所限制。
独立是属于白人和欧洲的,低等人
“他者”,是对西方理性主义的有 力补充与印证。想象性的东方是文 化霸权的产物 。 2.理论渊源 1)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霸权” 理论和法农的“民族文化”理论积极
后殖民主义整理
后殖民主义一、后殖民主义理论概述1、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理论一般来讲,殖民主义的历史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前(旧)殖民主义阶段、新殖民主义阶段、后殖民主义阶段。
前殖民主义:指欧洲殖民者侵略、瓜分、掠夺殖民地的历史,在这个阶段,亚、非、拉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西方列强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直接控制的对象。
新殖民主义:指二战之后,随着亚非拉各个前殖民地国家的纷纷独立,它们开始在政治、军事上摆脱帝国主义的直接操纵,取得国家主权。
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经济、文化上受到帝国主义和前殖民地国家直接或间接的控制,成为美苏等超级大国争夺的第三世界。
它们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存在明显的依附与不平等关系。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与前两个时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话语。
后殖民主义之“后”(post),与其他后学一样,既有时间上的意义,也有价值取向和批评策略上的“反”之意。
简言之,后殖民主义就是反思批判殖民主义之后的全球文化状态。
与前殖民主义理论侧重政治、军事,新殖民主义侧重经济都不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重点是文化及其全球的生产和消费,以及生产和操纵文化的知识分子。
后殖民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相呼应,在后现代主义消解中心、消解权威、倡导多元文化的潮流中崭露头角,并以其意识形态性和文化政治批评性纠正了本世纪上半叶的纯文本形式研究的偏颇,而具有更广阔的文化视阈和研究策略。
后殖民理论(post-colonial theory):是兴起于20世纪后半叶,兴盛于20世界末的一种重要的文化批评思潮,它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关系、东方主义、第三世界批评、媒体霸权与文化帝国主义扩张、他者与文化身份书写、民族文化与现代化、全球化与本土文化冲突、内部殖民等等新问题。
后殖民理论集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少数话语、肤色理论等于一身,展现出广阔的文化研究视野和对历史、社会分析的重新强调。
后殖民批判主义评价作品
后殖民批判主义评价作品【最新版】目录一、后殖民批判主义简介二、后殖民批判主义评价作品的标准三、后殖民批判主义的代表作品四、后殖民批判主义对文学的影响正文一、后殖民批判主义简介后殖民批判主义是 20 世纪末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一种文化批评理论,主要针对的是西方殖民地文学及后殖民时代文学作品。
这种理论主张通过批判西方殖民者的文化霸权,揭示殖民地人民在文化、经济和政治等方面所受到的压迫与剥削,从而为殖民地文学争取独立自主的地位。
二、后殖民批判主义评价作品的标准后殖民批判主义评价作品通常遵循以下标准:首先,作品需要揭示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权力关系,并表现出对这种关系的批判;其次,作品要突出殖民地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强调殖民地文化的价值和尊严;最后,作品应该关注殖民地人民的生活和命运,体现出对被压迫者的同情和关怀。
三、后殖民批判主义的代表作品后殖民批判主义的代表作品有:约瑟夫·康拉德的《黑暗的心》、埃德加·华莱士的《热带》、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盲刺客》等。
这些作品通过对殖民地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西方殖民者对殖民地人民的剥削与压迫,同时强调了殖民地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
四、后殖民批判主义对文学的影响后殖民批判主义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它促使文学作品更加关注殖民地人民的命运和生活,从而丰富了文学的主题和内容;另一方面,它打破了西方文学的霸权地位,使得殖民地文学得以在世界文学舞台上崭露头角。
此外,后殖民批判主义还对文学研究方法产生了影响,使得文学研究更加关注文化、历史和政治等方面的因素。
总之,后殖民批判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批评理论,对当代文学创作和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剖析讲解
3.3 原型问题:一种精神分析研究 a.原型与精神分析 “拜物教”:爱恨交织的情感是原型的基本方面
殖民原型:继承了“物神”的一切特征,凝聚了 殖民者的欲望、恐惧,是建立起殖民价值体系的 关键
自恋:存在于殖民双方内部,原型是自我中之他 者,通过缺席的在场
b.消解二元论:在消除“原初”与“本质” 的基础上,去除中心与对立,从而颠覆霸 权话语的立足点
3.2 身份问题 a. 精神分析与身份
殖民关系中的身份,由殖民双方的精神分 裂所构成,是一种彼此包含和依赖的关系, 注定了要站在“间隙”与“边缘”处发言, 自身消解了自身存在的合法性
b. 作为一种再现的身份 没有本质的身份,只有在各种价值聚合与
2.1 后殖民话语始终伴随着殖民过程的左右。
18、19世纪就有许多发自殖民宗主国内 部的后殖民话语,20世纪,非西方地区的 思想家、批评家和艺术家介入,如非裔美 国学者杜波伊斯、南非学者普拉杰等,在 1920年代,美国更发动了哈勒姆文艺复兴, 1940、1950年代也有黑人文化运动。
2.2 第一阶段:以弗兰兹·法农《黑皮肤、白面 具》(1952)为标志,起始阶段
2.3 第二阶段:以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 (1978)为标志,成熟阶段
2.4 第三阶段:理论建设阶段,广泛影响到各 学科与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在内的各 个领域
1、霍·巴巴的生平与思想
2、《文化的方位》 前言
1理论的承诺 2质询身份——弗兰兹·法农与后殖民特征 3他者问题——原型、歧视与殖民主义话语 4模拟与人——殖民话语的矛盾性 5狡猾的谦恭 6被视为奇迹的符号——1817年德里的一棵树下关于矛盾性与 权
1、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后殖民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斯皮瓦克(Gayatri Spivak):
印度裔美国学者 结合女性主义、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以 性别、种族、阶级为分析代码,对殖民地的 权力话语进行深入揭露,对文化帝国主义的 种族中心主义进行批判,进而对臣属文化重 新命名。 代表作:Of Grammatology (1976,trans.), In Other Worlds: Essays in Cultural Politics (1988), Outside in the Teaching Machine (1993)
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尼兰贾娜 (Tejaswini Niranjana): 印度裔美国学者 认为翻译自始至终都是个政治行为, 翻译中隐含的权力关系仍旧是原殖民 者对后殖民地人民进行“象征控制” 的场所,呼吁对翻译重新定位。 代表作:Siting Translation: History, Post-structuralism, and the Colonial Context (1992)
混杂性(hybridity) 巴巴成功地将“混杂性”这一术语引 入了文化研究领域,并使之成为后殖 民批评不可或缺的重要概念。混杂性 是指由殖民化产生的接触区内新的跨 文化形式。巴巴认为,异质文化间的 碰撞是一种话语实践。巴巴试图通过 混杂性策略颠覆殖民话语权威,从而 揭示殖民化过程中被殖民文化与殖民 权力互动中产生的种种矛盾现象。
霍米· 巴巴(Homi Bhabha):
波斯裔美国学者 张扬第三世界文化理论,主张异质文 化,特别是弱势文化,通过沟通与转 化,渗入到对殖民者文化的复制中, 解构其话语权威,从而使第三世界文 化获得自身的合法性。 代表作:The Location of Culture (1994)
二.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现代西方批评理论Ⅷ 后殖民主义
20世纪下半叶,后殖民主义思潮在西方学术 传统内部兴起,它试图超越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 视角,对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与非西方国家的政治 、经济、文化、宗教等关系进行深入反思。
1
在理论方法上,后殖民主义无疑与各种“后” 字前缀(post-)的思想、理论,有千丝万缕的联 系,在解构主义、福柯理论、葛兰西的文化霸权观 和拉康心理学、女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等方法的启 发下,后殖民主义把它的批评矛头指向西方帝国主 义对东方的文化再现、权力对历史叙事的暴力关系 、后殖民地的民族身份认同等一系列与民族、种族 和阶级、性别有关的问题。换句话说,后殖民主义 批评是对“基于欧洲殖民主义的事实以及这一现象 所造成的各种后果”进行深入的清理和反思的文化 政治批评。
6
霍米· 巴巴出生于印度一个商人家庭,他的祖 上有波斯人,在印度完成基础教育后,他负笈前往 英国,师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 伊格尔顿,并 获得牛津大学的博士学位。从自己的切身体验出发 ,巴巴创造性地结合拉康的心理分析理论和马克思 主义思想,深入剖析了文化身份、文化差异,提出 “混杂性”( hybridity)概念,并运用到批评实践 中。
7
巴巴为后殖民主义如何从边缘走向中心提出了 清晰的理论策略,他认为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关系 并非是单向、一元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当被殖民 者带有差异地重复或游戏性地模拟殖民者话语时, 就瓦解了后者的纯粹性,从而颠覆了后者绝对优越 的权力。巴巴的思想还给予后现代的文化翻译理论 和实践极大的启迪,为翻译领域从语言中心转向文 化翻译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 作 用。他的重要专著 有《 民 族 与 叙 述》( Nation and Narration, 1990)、《文化的定位》( The Location of Culture,1994)。
后殖民主义总结汇总
⒉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国家理论 后殖民主义的大多数理论家都研究过马克思主义,有 些还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两篇文章对他们影响很 大,这就是《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 统治的未来结果》。
后殖民主义的理论渊源
3.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 a. 文化霸权 所谓文化霸权,就是指在资本主义统治中,文化领域的控制具 有重要地位,而且,统治者对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全面控制,不是 通过外在强制而是通过被统治者的自觉认同来实现的。 b. 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没有知识分子集团,就不可能建立霸权关系,葛兰西对霸权概 念的讨论,与知识分子的讨论联系在一起。
后殖民主义批评
总结
后殖民主义理论
• 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 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主要对旧的殖 民主义历史及其当代影响作批判性的反思。
时期 时间 20世纪初至70年代 70年代至90年代 代表人物 弗朗兹•法侬 爱德华·萨义德 主要作品 《黑皮肤,白面具》(1952) 《东方学》(1978)
维斯万纳森 《征服的面具》
研究方向: 英国殖民者在印度建立的英文学校与英语研究的体制化之间的历 史关系 基本观点: 英语学科作为现代西方知识体系的核心学科,它的起源和体制化 不是发生在英国本土,而是由于英帝国的殖民需要,首先兴起于印 度等殖民地的。正是在这种示范和带动作用下,英语学科才最终具 有了现代所谓“世界性”和“普遍性”。 研究意义: 她的研究证明了英语学科首先是在殖民文化的语境下形成的,因 此“任何对英语学科的成长和发展的叙述都不能忽视通过英国文学 和思想来教育和驯化殖民对象的帝国使命”。它也再一次印证了萨 伊德在《东方学》中所提出的理论立场,即后殖民理论的首要意义 是在于通过观察西方现代文化体制与殖民地东方的历史关系,来重 新认识和评价前者的语境和知识构成。
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
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一、后殖民主义理论后殖民主义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以萨义德出版的东方学为标志;后殖民主义成为一种影响广泛的西方社会思潮,则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所谓后殖民,一是用以指称曾经沦为殖民地而今已经获得独立的民族及其人民,如后殖民国家、后殖民知识分子;二是用以指称对西方文化殖民的历史事实及其后果的研究、反思和批判,如后殖民理论和后殖民批评;三是用以指称殖民主义时代结束后的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如后殖民世界、后殖民时代;从西方众多的后殖民理论中可以看到,后殖民主义是指宗主国对其前殖民地的一种文化霸权现象;后殖民理论是对后殖民主义的研究和批判,它是指对欧洲帝国主义列强在文化、政治以及历史上不同于其旧有的殖民地差别的理论研究;包括关于各种经历的讨论:迁徙、奴役、压迫、抵抗、表现、差异、种族、性别、地方以及诸如历史、哲学和语言学等欧洲帝国主义的主流话语的反应;随着后殖民理论的发展,它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广,例如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非殖民国家的文化关系,一国之内的种族关系以及主要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等,都成为后殖民理论研究的主题;按照后殖民主义的观点,西方的思想和文化模式以及其文学的价值与传统,甚至包括各种后现代主义的形式,都贯穿着一种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因而西方观点思想文化总是被认为居于世界文化的主导地位;与之相对照的是非西方的第一世界和东方的文化传统长期被排挤在边缘地带,或不时地扮演一种充当点缀物的西方“他者”角色;二、后殖民主义的发展1.酝酿期:20世纪初至70年代;代表人物法农,其着作批判地分析了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对被殖民者造成的文化心理创伤;2.形成和发展期: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代表人物是萨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萨义德东方主义的发表则标志着后殖民主义的形成,他被认为是后殖民主义文论的开创者;斯皮尔克提出了后殖民状况下被殖民者的“自我表征”问题;巴巴则提出了“受殖民者的身份构建”问题,他们三人共同促成了后殖民主义文论的广泛影响,被称之为后殖民理论的“圣三位一体”;3.反思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代表人物德里克,他对上述三位学者的学术立场及其理论自身的矛盾进行了深入分析,着重支出他们理论的盲点;三、后殖民主义的思想来源1.非洲的殖民主义批评话语20世纪20年代时,非洲正处于民族解放运动、反对西方殖民统治、追求民族独立的过程正;本土知识分子对西方的“同化”政策展开激烈批判,以呼吁非洲民族意识的觉醒,维护非洲本土文化的尊严;于此,形成了一股殖民主义的批评话语;2.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国家理论后殖民主义的大多数理论家研究过马克思主义,有些还信仰过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曾写过两篇文章: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3.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认为:所谓文化霸权就是指在资本主义统治中,文化领域的控制具有重要地位;统治者对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全面控制,不是通过外在强制而是通过被统治者的自觉认同来实现的;后殖民主义者由此认为文化霸权贯穿于殖民主义的整个过程,在后殖民时代,文化控制仍然是帝国主义在你当今的重要表现形式;4.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福柯提出:不存在绝对客观知识,知识的生产、传播和消费始终与权力纠葛在一起;纯粹的整理是不存在的,所有知识的目的都在于确证统治结构的合法性;任何话语都有虚构的成分;四、后殖民主义与文学批评把后殖民主义理论应用在文学批评中,是这一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在文学批评者看来,后殖民理论所关注的就是关于与“殖民话题”相关的文学阅读和写作;包括两个方面:即过去曾经是或现在仍是殖民地国家的文学,以及宗主国关于殖民和殖民地人民的文学;如何把深深地烙印在殖民地人民身上的备件和低下科协在殖民地国家的文学上,面对“他者”优势如何明确自己的身份、重塑自己的过去,都无法回避这三个方面,即“他者”、“身份认同”和“混杂性”;1.“他者”按照萨义德的理解,“他者”就是“东方”,即被殖民的一方,是“在西方人对熟悉的事物的藐视和对新奇事物的狂喜或恐惧之间摇曳不定的存在”;事实上,被殖民者在其本质和传统方面有丰富的多样性;作为文化的产物,他们的形象既具有确定性,同时也处于变化中;对殖民者而言,他们是“他者”,而他们自己本身也彼此互相区别,自身的过去也已成为“他者”与他们相对立;殖民主义者利用殖民主义文学“作为一面镜子来反映殖民主义者的自我形象;”文学评论者关注“他者”在作品中的形象被塑造的方式,并透过这些表层的形象和创作方式,去探寻和挖掘更深层次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以及“他者”被扭曲、被排斥和被憎恶的缘由;2.“身份认同”被殖民者的“身份认同”过程是一个抗争的过程;这种身份“不仅仅是被殖民者个体的身份,而且是一种文化身份和民族身份;”这样的“身份”过去通常由殖民者来加以界定;在殖民地,为了确认身份的目的,抗争无所不在,或彻底颠覆,或奋起反抗,或吸血魔方,其影响深刻,形式多样;“抗争”作为一个概念,带有或可能带有关于人的自由、身份、个性的认识;但是,“抗争”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确立一种明确的、属于“他者”自己的“身份”;3.混杂性“混杂性”概念首先基于对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的认识,它所指的是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文化中,文化符号和文化实践的混杂和整合、文化实践的趋同和相互适应;既是积极的、富有成效和充满活力的,同时也具有压制性的作用;弱势文化为了从复杂的、业已陌生的过去寻求自身的身份和意义,努力想要去换回或重建一种属于被殖民者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发展必然带有不平衡性;它通常是混杂的、包含不同语言的、具有多个意义层面的综合体;。
后殖民主义学术概念
后殖民主义编辑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它主要是一种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
后殖民主义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一种铁板一块的僵化的理论;自诞生之初它就常常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历史时刻、地理区域、文化身份、政治境况、从属关系以及阅读实践。
目录1背景出现的理论背景伯明翰学派当代文化研究2含义概述特质3主要内容西方特权视角下的世界贯穿时间的目的论叙事西方文化下的种族优越论4理论基础文化霸权理论知识──权力后结构主义5关键词身份/认同(Identity)自我/他者(Subject/Object)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 Imperialism)混杂性(Hybridity)模拟(Mimicry)6局限性文化保守与东方主义倾向对艺术普遍性的伤害拒斥总体叙事而强调“异质性”后殖民理论在中国语境中运用的再考察后殖民主义与女权主义1背景出现的理论背景文学研究在当代的重要转向,即向文化研究的转向,是后殖民主义出现的重大理论背景。
1964年,在英国的伯明翰大学成立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CCCS),以及随之出现的“伯明翰学派”,标志着文化研究的正式出现。
这一过程的倡导者首当提及英国学者雷蒙德˙威廉斯(Raymo爱德华·赛义德nd Williams)与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 Haggart)。
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为《识字的用途》、《文化与社会:1780-1950》、《漫长的革命》等。
伯明翰学派伯明翰学派认为,文化是“一种整体生活方式“,而文化研究就是对这种整体生活方式的完整过程的描述。
这一学派所坚持的平民主义倾向使得他们把研究对象从高雅文化及传统的文学经典中解放出来,注重对通俗文化、大众传媒的研究,大众文化现象从此登上了学术的“大雅之堂”。
这就抛弃了旧的学院体制对"文化"的狭隘的、固步自封的立场,更加深入到人们的新的文化经验之中。
第12章-后殖民主义理论批评
• 人类历史的本质,就是通过权力斗争而生成知 识,并建构人类知识体系的过程,它们生成的 过程就是权力和知识相互结合的过程,权力使 知识具有了合法性,知识使权力具有了合理性。 • 话语是真理、知识和权力的集中表现,是生活 主体和对象能够相互交融的地方。福柯的权力 是指“支配人体的政治技术”不是指某个阶级 集团或个人所享有的权力,而是指这种权力是 如何行使从而拥有了权力。
(赵一凡,张中载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1,第443页)
• 权力无处不在,这并不因为它有特权将一切笼罩 在它战无不胜的整体中,而是因为它每时每刻, 无处不在地被生产出来,甚至在所以关系中被生 产出来。权力无处不在,并非因为它涵括一切, 而是因为它来自四面八方。 • 对他而言,权力永远存在于关系中。也可以说, 权力永远是关系中的权力,权力只有在和另外的 力发生关系时才存在。
•戴从容.从《东方主义》到《文化与帝国主义》—萨伊德后殖民主义理论概述[J]. 《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文化霸权的实质
• 文化霸权首要的不是一个争夺“领导”的问题,而 是一个争夺领导“权”的问题,是你的领导能否被 接受,能否合法化的问题。因此统治阶级或统治集 团要获得统治的合法权,就需要通过赢得被统治人 民的同意,通过被统治阶级的自愿的赞同来获得, 对于葛兰西来说,文化霸权虽然需要超越 而不是通过压制或暴力来获得。 经济阶段,体现出一种精神和道德的统治, • 文化霸权的争夺并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简单的灌输 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抛弃经济基础,因此在 和强加,是双方谈判或协商的结果。这样,文化霸 这一意义上说,文化霸权又是一项全面的 权所给予我们的…是一种动态的统治方式,一切都 统治工程,既是一个文化或政治的问题, 正在进行中,是统治与反抗之间的一种不断变化的 动态的平衡,或如葛兰西所说的“运动中的平衡”。 也是一个经济问题。
文学中的后殖民视角
文学中的后殖民视角后殖民主义是一种批判性理论,旨在分析和解释殖民主义对被殖民地和被殖民人民的影响。
在文学领域,后殖民视角被广泛运用于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揭示其中蕴含的权力关系、身份认同和文化冲突等问题。
本文将探讨文学中的后殖民视角,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后殖民主义理论概述后殖民主义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随后在英语世界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
后殖民主义理论认为,殖民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和经济制度,更是一种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
它强调被殖民地的历史、文化和身份认同受到了殖民者的压迫和改变,并试图通过批判性思考来重建这些被压迫的身份。
文学中的后殖民视角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经历。
后殖民视角在文学中的应用,旨在揭示殖民主义对被殖民地和被殖民人民的影响,并探讨他们如何应对和反抗这种压迫。
下面将通过两个具体案例来说明后殖民视角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案例一:《千禧年三部曲》《千禧年三部曲》是瑞典作家斯蒂格·拉森的系列小说,以后殖民视角审视了瑞典社会中的种族歧视和社会不平等问题。
小说中的主人公米卡尔·布隆奎斯特是一名记者,他揭露了瑞典政府和商界的腐败和不公正行为。
通过描写布隆奎斯特与少数族裔人士之间的互动,小说展现了种族歧视对个人身份认同和社会地位的影响。
后殖民视角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瑞典社会中存在的种族问题,并思考如何消除这些不平等。
案例二:《帝国的边缘》《帝国的边缘》是印度作家阿米特·查特吉的小说,通过后殖民视角审视了英属印度时期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小说以印度的独立运动为背景,描写了印度人民在殖民统治下的生活和抗争。
后殖民视角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印度人民在殖民统治下的身份认同和文化冲突,并思考如何重建自己的文化和国家。
结论后殖民视角在文学中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批判性思考的框架,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殖民主义对被殖民地和被殖民人民的影响。
什么是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的内容
什么是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的内容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那么你对后殖民主义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后殖民主义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后殖民主义的含义概述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又叫后殖民批判主义(postcolonial criticism)。
事实上,与其说后殖民主义是一系列理论和教义的策源地,不如说它是一个巨大的话语场,或“理论批评策略的集合体”。
在其中,所有的话语实践都基于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即“基于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以及这一现象所造成的种种后果”。
特质关于后殖民主义的特质可以归纳为:1. 后殖民主义话语主要是关于文化差异的理论研究。
这里的差异主要是指原宗主国与殖民地和第三世界之间不同于殖民主义的复杂关系。
2. 后殖民主义特别倚重福柯关于“话语”和“权力”关系的学说。
按照这样一种学说,世界上的任何“知识”,归根结底都是一种“话语/权力”的较量。
3. 后殖民主义否认一切主导叙述(Master-narratives),认为一切主导叙事都是欧洲中心主义的,因此批判欧洲中心主义是后殖民主义的基本任务。
与此相关联,对以“现代性”为基础的发展观念的质疑和批判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4. 后殖民主义对全部的“基础的”历史写作予以否定,认为一种基础的视角总是通过一种“同一性”而压制了“异质性”。
这样,后殖民主义拒绝了资本主义这一“基础的范畴”,也否定了作为一个范畴的“第三世界”以及当代资本主义的世界结构。
5. 后殖民主义把批评的注意力由“民族起源”(national origin)转向“主体位置”(subject position)。
它的着眼角度在于主体形成过程中“自我”与“他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扭结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这样,对它来说,混杂性的重要程度远高于差异性。
6. 总体而言,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把现代性、民族国家、知识生产和欧美的文化霸权都同时纳入自己的批评视野,从而开拓了文化研究的新阶段。
后殖民主义理论概述
它并结合“文化研究”的成果对东西方关系进 行再认识,从文化角度解读殖民,对“边缘” 、“他者”、“属下”、“少数”等予以特别 的关注,从而体现出强烈的“反话语”、“颠 覆性”、“反中心主义”、“反本质主义”的 倾向。
殖民主义 -- 旧殖民主义时期,殖民地 --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政治
新殖民主义 -- 二战后,冷战期间的第三世界国家 -- 阿明的“依附”理论:经济
霍米.巴巴:殖民者对被殖民者的统治与压迫并不仅仅是权力的单向运 作,实际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彼此交织、难以严格划界和区分的。被 殖民者通过带有差异的重复模拟殖民话语,使之变得不纯,从而进一 步解构、颠覆殖民话语。巴巴强调被殖民者的能动性(agency), 认为唯有混杂的状态才能使能动性成为可能。
比尔·阿什克劳夫特:混杂性是“由殖民行为所带来的两种文化接触地 带所产生的跨文化形式”。在后殖民话语中,混杂现象既不完全属于 殖民者一方,它也不完全属于被殖民者一方,它一方面重复现有文化 的起源,另一方面也在殖民压迫下又不断创造新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实 践,以新的文化来抵抗旧的文化。
关注的理论主题之一 , 就是殖民化与非殖民化中的民族 文化身份认同、民族文化重建以及东西方的关系问题 。
叙述、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
叙述、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一、本文概述1、简述后殖民批评理论的背景和重要性后殖民批评理论是在20世纪后半叶逐渐崭露头角的一种批评理论,其背景源于全球化进程中的殖民历史及其遗留问题。
随着二战后殖民体系的逐步瓦解,许多前殖民地国家开始寻求自身的文化独立和身份认同。
然而,殖民时期的烙印并未随之消失,反而以各种形式继续影响着这些国家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层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后殖民批评理论应运而生,旨在揭示和批判殖民主义对后殖民地文化和身份认同的深远影响。
后殖民批评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来审视和理解后殖民地的文化现象。
这一理论不仅关注殖民主义的历史和政治层面,还深入探讨了文化、身份和权力等复杂议题。
它强调,后殖民地的文化和身份认同并非简单地由外部力量塑造,而是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后殖民批评理论不仅是对殖民历史的反思,更是对后殖民地文化和身份认同的重新认识和构建。
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在这一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
他提出了“杂交性”“第三空间”等核心概念,为后殖民批评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巴巴的理论不仅揭示了后殖民地文化和身份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还强调了后殖民地在全球文化交流和对话中的重要角色。
因此,对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后殖民地的文化和身份认同问题,还能为我们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来审视和应对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挑战。
2、介绍霍米巴巴及其在后殖民批评理论中的贡献霍米巴巴(Homi K. Bhabha)是后殖民批评理论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全球化、文化认同和后殖民状况的理解。
作为一位印度裔的英国学者,巴巴以其独特的跨文化视角,对后殖民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主要关注文化身份的构建、叙述的复杂性和殖民与被殖民之间的张力。
他强调,在后殖民语境下,文化身份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不断的互动和协商中形成的。
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简述
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简述作者:殷如昕来源:《速读·中旬》2019年第12期摘要: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后殖民批评进入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范畴,并迅速在学术界占据主流地位,形成了“人人争说后殖民”的现象。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内开始出现对后殖民理论的介绍,笔者在阅读部分国外理论译著以及国内相关论著的基础之上,试图从定义、渊源以及主要理论家对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后殖民批评;话语霸权;第三世界一、关于后殖民文化批评的定义后殖民理论(后殖民批评),是一个多种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术语,以话语批判和文化政治批评为其主要特征,是一种带有总体性思考的理论。
同时,后殖民理论还是一种研究范围跨越人类学、历史学、政治学、文学等不同领域的多元文化理论。
“后殖民”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前期,用以形容二战之后摆脱了欧洲帝国束缚的国家的尴尬处境。
二战以后,民族主义和民族独立运动撼动了西方殖民主义的根基。
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原宗主国凭借自己的军事实力和经济优势,向不发达国家(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实行文化渗透和经济垄断,通过各种途径将西方的文化风俗、艺术形式、价值观念等移植到不发达国家中去,使这些国家的人民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它们,削弱其民族意识,以致被完全同化。
这样一种在文化上有可能被颠覆的危机激发了东方国家的知识分子,他们开始从文化的角度对殖民主义话语进行一系列强有力的批判、解构、反思和批判的活动,并相应产生一套与殖民主义针锋相对的话语,即后殖民批评。
二、后殖民文化批评理论渊源(一)“黑人性”运动黑人性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初的一场文化运动,最初由塞泽尔、桑格尔、莱昂于1934年在巴黎创办刊物《黑人大学生》时所发起。
它是一批觉醒了的黑人知识分子在对黑人被奴役的现实的反思下,对黑人文化传统精神价值的发掘运动。
他们认为,在现实中,黑人遭受的不仅仅是殖民者在政治经济上的剥削,还遭受着文化和精神上的非人奴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殖民”(post-colonial)一词原产生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用来指那些独立后的殖民地国家。
所谓“后殖民”并不是什么殖民的终结,而是殖民之后的殖民。
“后殖民”和前殖民的根本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文化殖民”。
它不需要刀光剑影,也不需要攻城略地,而是派遣文化作和平使者,使殖民对象向着自己的文化靠拢。
这是一种“不战而胜”的殖民方式。
后殖民是一种文化侵略主义。
“后殖民主义”指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之后的冷战和后冷战时期对“落后”民族和国家进行文化围剿和文化渗透的一种侵略政策。
因而在理论上常常表现为一种文化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
依照后殖民主义的观点,只有西方先进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文化的中心和楷模,而非西方“落后”民族的文化则常被贬称为边缘文化,愚昧文化。
后殖民主义是一种带有鲜明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
“后殖民批评”表现为对其的批判。
“后殖民批评理论”作为一种反对派理论,它的研究取向大致有二:一是针对后殖民地,研究其殖民本土化的文化状况,看它的文化话语之书写与运用,即文化实践是如何地被殖民化。
二是针对文化宗主国,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文化和霸权进行历时性的剖析,从中研究它对殖民地文化的态度与方式,并对其充满优越感的文化逻辑进行批判。
操持后殖民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亚裔三氏:赛义德,斯皮瓦克,霍米芭芭。
以他们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流派,是后殖民主义中影响最大的一支。
有学者把他们三人戏称为后殖民理论的“三剑客”。
爱德华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开创了一个探讨殖民话语以及殖民话语理论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