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名句默写(教师版) (2)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下语文古诗文默写(教师版)

部编版七下语文古诗文默写(教师版)

部编版七下语文古诗文默写1、竹里馆 王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3、逢入京使 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晚春 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5、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6、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7、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8、游山西村 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9、已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10、泊秦淮 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1、贾生 李商隐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2、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13、约客 赵师秀14、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ān_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二、理解性默写1.《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初中名句默写教师版

初中名句默写教师版

初中必背篇目默写(教师版)1、《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主人公邹忌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帅哥(美男子)。

2、邹忌面对妻子、妾、客人的赞美,邹忌没有轻易相信,看到徐公,认为自己不如徐公美,又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于是从中悟出了治国之道。

3、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就有,的好局面。

4、邹忌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看出齐威王受了蒙蔽.5、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的情况:,,表明齐国政治日益清明。

从而达到“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目的。

6.邹忌经过冷静理智地分析,在齐王面前巧妙地将家事与国事进行类比,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与“妾之美我者,畏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与“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最后邹忌得出结论:。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过渡句,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表现塞外天气寒冷的诗句是:,。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1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色彩对比鲜明的诗句是:,。

1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饯行场面,帐内帐外互相映衬,表现出友情浓烈深挚、心胸豁达豪放的诗句是“,”。

13、我国信息产业起步晚,发展快,颇有“,”之势。

(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填写)1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写早春春草初出,若隐若现的美景的句子是:,。

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1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哪两句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名篇默写(学生版)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

习近平强调,庄子说过:“, 。

”(《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让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 ”两句词,描写出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烤牛肉,奏起边疆乐曲的场景。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 ,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 ”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

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 , ”的观点。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4.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角度写出战争激烈场面的诗句是:“, ”。

2)《离骚》诗中,表现屈原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至死斗争的句子是:“, ?”3)古诗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写虽有美好景色为伴,却“”,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

5.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两句是“, ”。

2)杜甫的《登高》中,用“”一句表现了诗人悲叹自己漂泊异乡的情感。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 ?”一致。

课时作业3:名篇名句默写(二)

课时作业3:名篇名句默写(二)

名篇名句默写(二)(45分钟1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孔子在《论语·里仁》中用“,”这两句话提醒人们:要向贤者学习以补自身不足,同时又要以别人的不足为鉴,反省检点自己的言行。

(2)韩愈的《师说》以事实为依据,分析古之圣人益圣的原因是“”,今之众人益愚的原因是“”,对比深刻,批评不从师的不良风气。

(3)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以黄莺鸣叫和泉流遇阻为喻,分别表现音乐流畅和冷涩的句子是“,”。

答案(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3)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

”(2)《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句子是“,”。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阿房宫被“”,化作一片焦土,借此敲响警钟,若后人不能以之为鉴,结果将是“”。

答案(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2)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3)楚人一炬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

(2)“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绘了周瑜在谈笑之间“”的儒将气度;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一句描绘宋武帝刘裕挥师北伐的威猛气势。

(3)《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

”答案(1)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2)樯橹灰飞烟灭气吞万里如虎(3)端章甫愿为小相焉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荀子在《劝学》中指出,“”,也不足十步远;而“”,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

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道理。

《师说》理解性默写(学生版+教师版2)

《师说》理解性默写(学生版+教师版2)

《师说》理解性默写1、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师说》一文指出,“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子是古代圣人超出常人很多却仍从师学习。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6、《师说》中,“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句子是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

7、《师说》中,”古之学者必有师”句子是一文论述的中心论点。

8、《师说》中说,“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句子是从师学习跟年龄无关,比自己年龄大的人,闻道在前,要向他学习。

9、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理解性默写1、本文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2、《师说》一文指出,“,,句子是古代圣人超出常人很多却仍从师学习。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6、《师说》中,“,,,”句子是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

7、《师说》中,“”句子是一文论述的中心论点。

8、《师说》中说,“,,”句子是从师学习跟年龄无关,比自己年龄大的人,闻道在前,要向他学习。

9、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古诗词名句默写教师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古诗词名句默写教师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默写练习
三、课外名句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行。

4、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7、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所为。

8、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9、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0、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11、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12、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1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1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6、前车覆,后车戒。

1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9、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20、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21、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22、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

23、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24、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25、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26、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2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8、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2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备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备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备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备考: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易错点点睛】易错分析一:对于同音字区分不够。

专题6:名句默写(教师版)-十年(2011-2020)高考语文真题分项详解(全国通用)

专题6:名句默写(教师版)-十年(2011-2020)高考语文真题分项详解(全国通用)

2011年-2020年高考试题分项专题6:名句默写1.【2020年高考新课标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

(2)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3)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自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所顾虑,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识记的能力。

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注意重点字词:芰荷,芙蓉,裳,座,衫,琼楼。

【点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默写要注意字形,注意易错字、生僻字及语气词的写法,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不仅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又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了却因为书写错误而得不到该得的分数。

2.【2020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暴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___”。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用泉水酿制的美酒,口味甘洌。

(3)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___________”;月亮时圆时缺,“___________”。

【答案】￿以为轮￿使之然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解析】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期末复习资料之名句默写
1.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2.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3.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

4.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6.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7.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8.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

9.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0.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11.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12.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13.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少年正该壮志凌云,怎能一蹶不振!老是唉声叹
气,那是谁也不会来怜惜你的。


14.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15.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16.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7.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18.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19.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20.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21.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深)思。

22. 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23.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24.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25.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26.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27.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28.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29.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30.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31.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32.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33.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34.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35.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36.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37.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38. 月子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

39.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40.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41.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42.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43.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4.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45.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55.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56.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7.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58.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59.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60.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6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62.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63.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64.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65.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66.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67. 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
68.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69.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年功夫老始成。

70.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71.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72.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73.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74.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75.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76.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77.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78.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79. 以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80.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