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中国古纹样
《中国传统纹样》课件
历史背景
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纹样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 的理解与追求。
中国传统纹样源于商周时期,历经秦 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形成 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课程目标和意义
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件,使学生了解中 国传统纹样的基本概念、历史演 变、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掌握 纹样的识别、分析和应用能力。
《中国传统纹样》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中国传统纹样的历史与发展 • 中国传统纹样的分类与特点 • 中国传统纹样的应用场景与文化内涵 • 中国传统纹样的传承与创新
01
引言
主题简介
中国传统纹样定义
中国传统纹样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 组成部分,主要指在各种工艺品上所 雕刻或绘制的具有装饰性和象征意义 的图案。
03
融合现代元素
将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理 念、材料和技术相结合, 创造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 具有现代感的作品。
拓展应用领域
将传统纹样应用于服装、 家居、建筑等领域,提升 产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 值。
创新表现形式
运用新媒体、数字技术等 手段,以更加生动、立体 的方式呈现传统纹样。
国际文化交流中的中国传统纹样
达人的品格。
器物与几何纹样
如意纹样
如意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物,形 状像云彩,寓意万事如意、吉
祥安康。
八宝纹样
八宝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由 八种不同的器物组成,代表不 同的吉祥意义。
云纹样
云在中国传统纹样中代表天空 和神仙,常用于神话传说和建 筑装饰上。
回形纹样
回形纹样是中国传统的几何纹 样,形状像“回”字,寓意吉
中国传统纹饰美——战国秦汉时期纹样
中国传统纹饰美——战国秦汉时期纹样今天分享的这篇博⽂、是写给跟我⼀样喜欢中国传统纹饰的烘焙爱好者们。
由于⾃⼰接触这⽅⾯的时间也不是很长,所以可能有些地⽅描写的不尽详细。
如果你也对我们国家的传统⽂化感兴趣、就希望⼤家多去博物馆、⾃⼰城市的图书馆查阅资料来丰富这些知识。
整个图案是各个纹样的组合构成。
包括主纹:柿蒂纹、其他纹样:卷云纹、雷纹、以及边缘纹样的连弧纹。
它们都属于战国⾄秦汉时期出现的装饰纹样。
这个时期也是我们国家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阶段。
铜器⽣产有了进⼀步的扩⼤和提⾼,图案中的边缘纹样“连弧纹”就是铜镜上⾯应⽤较多的纹样之⼀,这个边缘纹样属于接圆式构成。
连弧纹:是弧线相连的⼀种纹样,连弧纹有六弧、七弧、⼋弧、⼗弧不等。
装饰位置也各有不同,有的在边缘、有的在中部、也有与钮座相连。
连弧纹流⾏在战国末期,⾄汉代仍⼴为应⽤。
汉代铜镜是我们学习古代适合纹样⼀份珍贵资料,它不但有复杂的纹饰,⽽且有多种组织。
图案中所表现的主要纹样“柿蒂纹”。
是古代有寓意的纹样,如同柿⼦下部之蒂⼦⼀样,四瓣或五瓣。
建筑图案多⽤柿蒂纹,寓意建筑物的坚固、结实。
柿蒂纹起源及早,古代的陶器、青铜器上已可以见到,最为经典的就是服饰上的柿蒂纹,明代华服将柿蒂纹很好地继承下来。
卷云纹是汉族传统装饰纹样,也是青铜器装饰纹样、汉魏时代流⾏的装饰花纹之⼀。
起源于战国,秦时期得到进⼀步发展。
以“W”“á”为基本线形,通过粗细、疏密、⿊⽩和虚实等对⽐⼿法,组成各种卷云纹。
⼏何形纹样在这⾥指的是三⾓纹,这种纹样通常做地纹。
地纹就是将元素进⾏反复变化,形成连绵⼀⽚的纹路,具有规律性、连续性、贯穿性、变化性的特点。
⼏何纹是青铜器纹饰之⼀。
在主体纹饰空隙中填饰细密纹饰作为主体纹饰的衬地。
地纹通常有雷纹、回纹,汉代的流云纹,很多以不规则形式构成,这种装饰为两汉最具特⾊的纹样之⼀,组织多为平衡式多动态的构成。
再来说说关于画图,这是我这⼀年当中被问到最多的⼀个问题了。
中国古代纹样有哪些
xx古代纹样有哪些1、新石器时期,劳动者创造了彩陶艺术,不仅造型别致,而且纹样独特,实用美观,艺术之光生生不息。
主要纹样有:鱼纹、鹿纹、狗纹、人面纹、花卉纹、网纹、水纹、海贝纹、编织纹、火焰纹及历象日月星纹等。
先民们把生活中和自然界的可视物象,按照自己的理解,巧妙地组织运用到各种器皿器物上,形成了庄重大方、自然谐调的装饰花纹,开创了一代风格。
2、商、周奴隶社会时期,青铜艺术为其魁首。
无论是造型多样的食器、酒器、乐器等,还是各种纪念性陈设器皿,都装饰着精美的花纹图案。
有的还直接借用动物形象作造型,如大象尊、四羊尊等。
常用的装饰纹样有:饕餮纹、夔龙纹、夔凤纹、蝉纹、玉带纹、重环纹、鳞纹、乳丁纹、窍曲纹、云雷纹、涡纹、冏纹、四瓣花纹及象形文字纹。
图案适应铸铜工艺制作要求,多为非常工整的阳纹或阴纹图案。
纹样精细,组织严紧,具有神奇感。
考古学者称之谓“灿烂的青铜艺术”。
3、战国、秦汉时代,铁器兴起,金银错和漆器等新展起来,营造业大兴,砖石雕刻也兴旺起来。
装饰图案的题材更为广泛,较之以前有巨大突破。
主要装饰纹样有:怪兽纹、蟠螭纹、虺纹、龙凤纹、各种动物(鹿、马、牛、羊、虎、雁、鱼……)纹及四神纹等。
“四神纹”也秒“四灵纹”,由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四种动物形象作标志。
青龙为我国传说中的东方之神,朱雀为南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玄武为北方之神,它们标志了四个方向。
又标志了四种颜色:青龙—表色;朱雀—赤色;白虎—白色;玄武—黑色。
此外,人物纹空前繁多,突出的是汉画象石、画象砖、瓦当,题材直接反映了人类生活、生产、战争的场面。
笔简意繁,以少胜多,为以后各代的装饰开辟了新途径。
4、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佛教艺术兴旺起来。
图案同样也受到了宗教的影响,这时期的题材、内容许多都与佛经故事有关。
常用的纹样有:忍冬草(即xx,也称:宝花,四季常青不枯,取其吉祥之意)、莲花纹(别名“芙蓉”、“鞭蕖”等,取其出污泥而不染和“守—茎—花之节”之意,是美德的象征)、玉鸟纹(玉鸟也称迦陵频迦,吉祥鸟,传说人是玉鸟脱生出来的,故而图案中常有人面兽身之图像)、鹿纹(亦曰“天鹿”、“白鹿”,祥瑞的象征)。
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纹样
三国两晋南朝北时期(220年—589年) 忍冬纹、狮子纹、莲花纹、树纹、八
宝纹、飞天纹、鹿纹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
升时期,装饰纹样的图题材内容 比春秋战国时期更加丰富,装饰 包括劳动场景、贵族生活、乐舞 杂技、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自 然天象等许多方面。反映了当时 人们对从天界到世俗的关注。装 饰形式从写实到写意抽象发展, 注重气势的描绘。
万 岁 文 字 瓦 当
千 秋 万 岁 文 字
瓦
当
钱 币 上 的 文 字 纹
秦汉时期经济发展迅速,工艺制 作技术明显提高,装饰图案因织 机的改进而更为丰富和多边,锦 的织造一般已用四、五套色织成。 漆器了除继承传统的彩绘、针刻、 浮雕、铜扣和银扣等工艺外,还 新创了“金扣器”与镶嵌工艺, 图案细如游丝,表现高超的技艺。 特别是漆器和丝绸上的云气纹, 形象多样而生动,布局紧密而均 匀,飞扬的气势体现了汉代图案 特有的韵味和风格。
神佛纹
龙凤纹
一种典型的瓷器装饰纹样, 描凤和龙虽然都是祥瑞之 物,但二者的形象和内涵 却截然不同。龙给人威严 而神秘,不可亲近,只可 敬畏。凤象征着和美、安 宁和幸福,乃至爱情,让 人感到温馨、亲近、安全。 凤纹在青铜器上的流行, 是青铜器开始具有一些人 性的色彩,世俗的愿望开 始占据着宗教巫术的地盘。
汉代石刻构图中, 把上下左右和对角 线,结合构成一个 有多方位的空间
汉代 南京砖画
竹林七贤
中国魏晋时期七位 名士(嵇康、阮籍、 山涛、向秀、刘伶、 王戎及阮咸)的合 称。
邓县画像 砖
孝子故事
孝子图
古代纹饰在现代的应用
三国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分裂和战乱的时代, 这时的政权更替频繁,战乱不断是这时的社会 特征。
中国传统纹样及图片
中国传统纹样及图片1.云雷纹云雷纹有拍印、压印、刻划、彩绘等表现技法,在构图上通常以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式展开。
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可能从漩涡纹发展而来。
至商代晚期,云雷纹已经比较少见,但在商代白陶器和商周印纹硬陶、原始青瓷上,云雷纹仍是主要纹饰。
2.祥云纹“祥云”图案最早出现在周代中晚期的楚地。
从周代中晚期开始,逐渐在楚地形成了以云纹特别是动物和云纹结合的变体云纹为主的装饰风格。
寓意祥瑞之云气,表达了吉祥、喜庆、幸福的愿望以及对生命的美好向往。
3.蟠螭纹蟠螭纹是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是中国青铜器上的装饰。
螭是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张口、卷尾、蟠屈。
有的作二方连续排列,有的构成四方连续纹样。
一般都作主纹应用。
盛行于战国时期。
在当时的玉器上,亦常见雕琢有蟠螭纹,表现形象有的有所不同。
4.环带纹环带纹是青铜器纹饰之一,常雕刻在铜壶、簋的腹部,盛行于西周中,后期和春秋初期。
环带曲折如波浪起伏,故又称“波纹”。
以前亦有称“山云纹”和“盘云纹”的,因其如山之起伏,云绕其间。
现也有称为“波曲纹”的。
5.蒲纹蒲纹,即蒲席的纹样,由三种不同方向的平行线交叉组织,用浅而宽的横线或斜线把玉器表面分割成近乎蜂房排列的六角形的纹样,六角形有时还琢有阴线的谷纹。
此样纹流行于汉代,宋明之间也有少量制作。
6.忍冬纹古代寓意纹样。
忍冬为一种蔓生植物,俗呼“金银花”、“金银藤”,通称卷草,其花长瓣垂须,黄白相半,因名金银花。
凌冬不凋,故有忍冬之称。
又称卷草纹,六朝时期流行的一种植物纹样。
7.象纹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之一。
多见于青铜器、玉器、陶瓷上。
《说文》:“象,长鼻牙,南越大兽。
”殷商时期,中国中原地区尚有野象。
8.蟠虺纹蟠虺纹,传统寓意纹样,青铜器纹饰之一。
又称“蛇纹”。
以蟠屈的小蛇(虺)的形象,构成几何图形。
有的作二方连续排列,有的构成四方连续纹样。
一般都作主纹应用。
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有三角形或圆三角形的头部,一对突出的大圆眼,体有鳞节,呈卷曲长条形,蛇的特征很明显,往往作为附饰缩得很小,有人认为是蚕纹。
中国古代纹样有哪些
中国古代纹样有哪些1、新石器时期,劳动者创造了彩陶艺术,不仅造型别致,而且纹样独特,实用美观,艺术之光生生不息。
主要纹样有:鱼纹、鹿纹、狗纹、人面纹、花卉纹、网纹、水纹、海贝纹、编织纹、火焰纹及历象日月星纹等。
先民们把生活中和自然界的可视物象,按照自己的理解,巧妙地组织运用到各种器皿器物上,形成了庄重大方、自然谐调的装饰花纹,开创了一代风格。
2、商、周奴隶社会时期,青铜艺术为其魁首。
无论是造型多样的食器、酒器、乐器等,还是各种纪念性陈设器皿,都装饰着精美的花纹图案。
有的还直接借用动物形象作造型,如大象尊、四羊尊等。
常用的装饰纹样有:饕餮纹、夔龙纹、夔凤纹、蝉纹、玉带纹、重环纹、鳞纹、乳丁纹、窍曲纹、云雷纹、涡纹、冏纹、四瓣花纹及象形文字纹。
图案适应铸铜工艺制作要求,多为非常工整的阳纹或阴纹图案。
纹样精细,组织严紧,具有神奇感。
考古学者称之谓“灿烂的青铜艺术”。
3、战国、秦汉时代,铁器兴起,金银错和漆器等新展起来,营造业大兴,砖石雕刻也兴旺起来。
装饰图案的题材更为广泛,较之以前有巨大突破。
主要装饰纹样有:怪兽纹、蟠螭纹、虺纹、龙凤纹、各种动物(鹿、马、牛、羊、虎、雁、鱼……)纹及四神纹等。
“四神纹”也秒“四灵纹”,由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四种动物形象作标志。
青龙为我国传说中的东方之神,朱雀为南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玄武为北方之神,它们标志了四个方向。
又标志了四种颜色:青龙—表色;朱雀—赤色;白虎—白色;玄武—黑色。
此外,人物纹空前繁多,突出的是汉画象石、画象砖、瓦当,题材直接反映了人类生活、生产、战争的场面。
笔简意繁,以少胜多,为以后各代的装饰开辟了新途径。
4、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佛教艺术兴旺起来。
图案同样也受到了宗教的影响,这时期的题材、内容许多都与佛经故事有关。
常用的纹样有:忍冬草(即金银花,也称:宝花,四季常青不枯,取其吉祥之意)、莲花纹(别名“芙蓉”、“鞭蕖”等,取其出污泥而不染和“守—茎—花之节”之意,是美德的象征)、玉鸟纹(玉鸟也称迦陵频迦,吉祥鸟,传说人是玉鸟脱生出来的,故而图案中常有人面兽身之图像)、鹿纹(亦曰“天鹿”、“白鹿”,祥瑞的象征)。
细说中国古纹样
细说中国古纹样文·图/翟有恒从出土资料来判断,大致在公元前3500年至前1400年之间,我认为从神州大地上最早出现国家组织算起,一直到历史记载比较明确的商代晚期之前为止的那么一段时间是比较合适的。
比如,植物有纹路、动物有羽毛纹饰,大地有山川与河流为其纹理,江海也会旋转成涡形纹样,而浩瀚的天空有日月星辰为其点缀。
文身是人体装饰艺术的形式之一,其原因之一为宗教信仰。
文身是与图腾有密切关系的,同时作为神灵象征的文身图案,也有避邪的作用。
故早期中国的“纹”样令我神往,但在这区区几千字的撰文里,恐怕很难说透,可参考资料相对也较少,林巳奈夫先生都说过殷周时期的纹样研究也非易事,更别提早期了。
但我还是想拿来谈谈,不知能不能讲的清楚。
接下来便从我最熟悉的“纹”样谈起。
商代殷墟的发掘者李济先生说:“殷商时代已有成熟的立体雕刻与塑像。
”商代殷墟妇好墓出土了几件玉人雕像。
商代殷墟出土玉人两尊为河南省安阳市妇好墓出土的。
这种属于跽坐式玉人雕像,其尺寸较小,高度均不超过10厘米。
且从外部看这两件玉人造型单纯,整体浑整,好似一块整玉一般,造型结构几乎用大块面完整的形切成。
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完整的造型上以阴刻的方式刻画有精细的纹饰,通过线描图可清晰了解。
通过以上的线描图,就可清晰地了解到在这两尊虽然只有7至8厘米大小的雕塑造型上,竟浅刻着有规律的纹饰,几乎是布满全身,这表现的是服饰纹,但也可能是文身。
玉人雕塑上的纹饰虽然精细繁复,但却十分规则,几乎呈对称性地分布于玉人的手臂、背部、臀部与腿部,其纹饰为勾云纹。
除了云纹,在人物的腰间绘有一条比较不同的纹饰,其为雷纹,同样作勾曲状,但呈方形“回”字回旋,故为雷纹。
在线描图一中,人物侧面显示其腰左侧佩一宽柄器,可能是礼仪性用器。
器的一侧刻有蛇纹,另一侧为勾云纹,据专家分析,这件玉人神态倨傲,衣着上乘,可能是妇好本人的雕像。
同样的处理出现于线描图二中的四条蛇纹,分别呈对称状分布于人物的手臂与腿部,而人物的背部则对称地刻有“勾云纹饰”。
唐代纹饰纹样特点介绍
龙纹
十、唐代纹饰特点及介绍
• 唐代玉饰的装饰纹样
2 云纹:是用来表现云朵的花纹,在唐代刻碑、金银器、玉器上 频繁出现,常见的多为两类,一类为多齿骨朵云,云头似为凸字形困 状,其后有一条须状云尾,一类云头似品字形,其后亦带云尾,前一 类云头边沿呈 波齿状,后一类云头边沿较光滑,云头 中部凸出的部分呈梯形,其上有细密的 阴刻线,唐代某些玉雕动物尾部也呈这 种样式,
十、唐代纹饰特点及介绍
• 唐代服饰的装饰纹样
2、宝相花纹
由盛开的花朵,花的瓣片,含苞 欲放的花,花的蓓蕾和叶子等 自然素材,按放射对称的规律 重新组合而成的装饰花纹,灵 感来自金属珠宝镶嵌的工艺美 及多种花的自然美,
唐代宝相花纹
• 唐代服饰的装饰纹样
3、瑞锦纹
由雪花的自然形态加工成多面放射对称的 装饰形态,寓"瑞雪兆丰年"的吉祥含义,
十、唐代纹饰特点及介绍
唐代典型植物纹样的种类
2、唐卷草
唐卷草又名唐草源于忍冬纹由于受外来纹样的刺激,又与西方的卷草有个融合的过程, 经唐代古人的改造使唐代卷草纹更加丰富,形式更为多样,虽受西方某些影响,但又独 具特色,其系统庞大、富丽丰实,
唐代时期创造性和兼融性浸漫了所有文化领域,当时的卷草深深地根植于唐时综 合文化体系之中,所以在此背景下唐卷草不断地兼融流入异域的纹样,并创造出具 有自己时代特征的纹样,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兴盛以及思想的开放唐代卷草 纹富于流动感,体现出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既有整体性又变化无穷,丰满而且典 雅,花朵较为丰硕,叶片舒卷,样式很复杂,有的装饰内容相同但骨架
唐 代 瑞 锦 纹
十、唐代纹饰特点及介绍
4、几何纹
有龟甲、双距、方棋、双胜、盘绦、如意等形式,隋唐 时期纹样造型丰腴、主纹突出,地部疏朗,常用对称构图, 色彩鲜丽明快,
中国传统纹样
中国传统纹样·几何纹样篇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个流程,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始终,反映出不同时期的风俗习惯。
从原始社会简单的纹样到奴隶社会简洁、粗犷的青铜器纹饰,再到封建社会精美繁复的花鸟虫鱼、飞鸟走兽、吉祥图案纹样,都凝聚着相应时期独特的艺术审美观。
1、连珠纹连珠纹尤其连珠圈纹是古波斯萨珊王朝最为流行的花纹;在萨珊风格织物中,以对兽或对鸟图案母题为主,而以各种圆和椭圆的连珠作为图案装饰主题。
连珠纹图案于5~7世纪间沿丝绸之路从西亚、中亚传入我国,但在这一时期基本是作为器型排列的边饰。
连珠纹在中国的唐锦中成为数量最多,而且具有时代特色的纹饰。
至隋代,连珠纹发展为连珠圈纹,并成为各种器物的主题纹样。
波斯锦传入后,约7、8世纪时我国也曾模仿织造。
不论其产于何地,凡属此类萨珊波斯风格的织锦,皆称为“萨珊式”织锦(Sasannian’figured silks)。
明和阗青玉连珠纹转心佩清初,白玉连珠纹西汉连珠纹昭明镜2、云雷纹瓷器装饰的一种原始纹样,图案呈圆弧形卷曲或方折的回旋线条。
圆弧形的也单称云纹,方折形也称雷纹,云雷纹是两者的统称。
青铜器、瓷器上一种典型的纹饰。
基本特征是以连续的“回”字形线条所构成。
有的作圆形的连续构图,单称为“云纹”;有的作方形的连续构图,单称为“雷纹”。
云雷纹是两者的统称。
云雷纹常作为青铜器上纹饰的地纹,用以烘托主题纹饰。
也有单独出现在器物颈部或足部的。
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仍见沿用。
在粤系的铜鼓上,云雷纹是作为主导纹饰应用的,常见密布于鼓面中心太阳纹的周围,象征太阳与云雷共存于天际,这是南方民族对云雷崇拜的一种反映。
云雷纹织物春秋战国云雷纹玉璧战国云雷纹镜3、回纹瓷器的一种辅助纹样,因纹样如“回”字,故名“回纹”。
有单体,一正一反,相连成对和连续不断的带状形等,线条作方折形卷曲。
作一正一反相连成对的,俗称“对对回纹”;织锦纹样中有把回纹以四方连续组合的,俗称为“回回锦”。
汉代的织绣工艺纹样
汉代的织绣工艺纹样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汉代的织绣工艺中,纹样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它既具有装饰性,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文化传统和艺术风格。
下面将以纹样的种类、特点和传承为主线,详细介绍汉代的织绣工艺纹样。
汉代的织绣工艺纹样,主要包括器物纹样、服装纹样和壁画纹样等,这些纹样种类繁多,形式各异,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首先是器物纹样。
在古代,器物的制作和装饰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汉代的器物纹样深受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其中,瑞兽纹是汉代器物常见的纹样之一。
瑞兽纹包括龙、凤、麒麟、白虎等神兽形象,充满着神奇、神圣的意味,寓意着吉祥和幸福。
此外,还有云纹、火焰纹、宝珠纹等图案,都是汉代器物纹样中常见的元素。
其次是服装纹样。
汉代的服装纹样丰富多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时尚潮流。
龙纹是汉代服装纹样中常见的一种,龙被认为是吉祥、祥瑞的象征,因此常被用来装饰皇家服饰。
同时,虎纹、鸟纹、鱼纹等也是汉代服装纹样中常见的图案。
这些纹样以线条简洁、造型饱满为特点,展现了汉代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最后是壁画纹样。
汉代的壁画纹样以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线条表现出当时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和文化底蕴。
山水纹是汉代壁画纹样中常见的一种,山川河流、森林草原以及各种动物和人物形象交融在一起,景色如画,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冲击。
此外,花鸟纹、几何纹等也是汉代壁画纹样中常见的元素。
汉代的织绣工艺纹样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形式多样,包括线条、图案和色彩等多方面的表现形式。
二是图案寓意丰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三是工艺高超,纹样制作精细,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展现了汉代人对艺术追求的热情和追求。
汉代织绣工艺纹样的传承不仅体现在当时的艺术创作中,也通过后世的艺术品展示和文化传承得以延续。
比如,汉代丝绸被发现时,上面的纹样已经被保存完好,成为研究古代纹样的重要依据。
中国古代服饰纹图案纹样
东周男子服饰还原图
服饰图案的起源
服饰图案的起源
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纹样是从商周奴隶社会的装饰纹样传统基础上演化而来,
商周时期的装饰纹样造型,强调夸张和变形,结构以几何框架为依据作中轴对称,
将图案严紧地适合在几何框架之内,特别夸张动物的头、角、眼、鼻、口、爪等部
位,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的轮廓线表现出一种整体划一,严峻狞厉的美学风貌,
(隋)四天王狩纹锦原物
唐草纹
苏州丝绸博物馆复制的唐 代花鸟纹锦
唐代舞女服饰
唐代文官大袖礼服
隋唐襦裙
服饰图案的起源
宋代的服装面料,讲究的以丝织品为主,品种有织锦、花绫、纱、罗、绢、缂丝等。 宋代织锦以成都蜀锦最有名,花纹有组合型几何纹的八搭晕、六搭晕、盘毯等。几何填 花的葵花、簇四金雕,大窠马打毯,雪花毯路、双窠云雁等。器物题材的天下乐(灯笼 锦,是文彦博在成都为谄媚仁宗张贵妃而创制)。人物题材的宜男百花等。穿枝花鸟题 材的真红穿花凤、真红大百花孔雀、青绿瑞草云鹤等。花卉题材的如意牡丹、芙蓉、重 莲、真红樱桃、真红水林檎等。动物题材的狮子、云雁、天马、金鱼、鸂鶒、翔鸾等。 几何纹的龟纹、曲水、回纹、方胜、波纹、柿蒂、枣花等。宋代服饰纹样受画院写生花 鸟画的影响,纹样造型趋向写实,构图严密。
3.圣树纹
4.天王化生纹
5.小几何纹、忍冬纹、小朵花纹
服饰图案的起源
隋唐五代时期除官员按制度穿用规定花色的官服之外,一般生活服装 流行图案花式丰富多彩。概括起来,大体有如下各大类:
(一)联珠团窠纹 (二)宝相花纹 (三)瑞锦纹 (四)散点式小簇花、小朵花 (五)穿枝花 (六)鸟衔花草纹 (七)狩猎纹式 (八)几何纹
服饰图案的起源
汉代延续战国时期的服饰风格,在图案的追求上更加趋于大气、明快、简 练、多变。
中国古代服饰纹图案纹样
几乎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后来图案界就把它们叫作“吉祥图
案”。吉祥图案利用象征、寓意、比拟、表号、谐意、文字等方 法,以表达它的思想含义。
明代图案 在 继承前代图案的同时, 创造并丰富了谐音图案 和寓意图。为明代明宪 宗成化皇帝的常服。他 头戴善冠,穿有满地云 纹衬托团龙及十二章纹 样的服饰,冠以纱,折 角向上,后名翼善冠; 袍用黄色,盘领窄袖, 前后及两肩各绣金盘龙 一;带佩玉,靴为皮之。 皇帝常服饰有云纹及十 二章的各种纹,寓意了 皇帝才德兼备、文武双 全、能呼风唤雨。
锦、绀地句文锦、联珠孔雀罗等。从这些锦名可知有一部分纹样是承
袭了东汉的传统的,有一部分则是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结果。
再根据各地出土南北朝时期的纺织品实物和敦煌莫高窟壁画的纹样来
看,大凡东汉式的传统纹样,此时画工和工艺技巧都已不及东汉精美, 意味着东汉式动物云气纹已经衰退过时,代之而起的服饰纹样可归纳 为如下各种类型: 1.传统的汉式山云动物纹 2.利用圆形、方格、菱形及对称的波状线组成几何骨骼,在几何骨骼 内填充动物或花叶纹 3.圣树纹 4.天王化生纹 5.小几何纹、忍冬纹、小朵花纹
映在人们的服饰上。
商代骨笄(传世实物,
回龟纹
原件现藏上海博物馆)
服 饰 图 案 的 起 源
菱形纹
服 饰 图 案 的 起 源
十二章花纹
到了周代,随着社会的变革,生 产力的发展,纺织业也应运而生,于 是出现了华美的暗花绸和多彩的刺绣 品。人们用它制作服装,于是出现了 冕服。 并将十二章花纹画或绣与冕服 上。统治阶级将这些图案视为阶级的 划分,使本来是自然的美好的物象蒙
到图腾的崇拜,权力、地位的象征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已经达到了人的主 观上的艺术加工、创造的境地。也就是说,图案作为服饰装饰不单单是美 的象征,而是更加突出地表现出了它的艺术欣赏价值,尽管它蒙上了一层 权力等级的色彩(即阶级的色彩)。为此我们说,服饰图案的运用到了汉 代时,已经有了较高的艺术表现力
青铜器的纹样种类
青铜器的纹样种类一、花纹纹样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纹样有云雷纹、神龙纹、凤凰纹等。
云雷纹由曲线和点构成,寓意着天地之间的神奇力量。
神龙纹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最具有象征意义的纹样之一,代表着帝王的权力和神圣。
凤凰纹则象征着幸福、吉祥和美好的未来。
二、动物纹样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有鸟兽纹、虎纹、龙纹等。
鸟兽纹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上常见的纹样之一,它以各种鸟类和兽类为主题,形象生动,寓意着祥瑞和吉祥。
虎纹象征着勇猛和力量,常见于守护神的形象上。
龙纹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具有神秘和神圣意义的纹样之一,代表着帝王的权威和尊贵。
三、人物纹样青铜器上的人物纹样有神仙纹、舞蹈纹、战争纹等。
神仙纹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常见的纹样之一,它以神仙的形象为主题,寓意着长寿和祥瑞。
舞蹈纹则表现了人们欢快的舞蹈姿态,寓意着快乐和欢乐。
战争纹常见于战争纪念青铜器上,以展现战争的残酷和英勇。
四、装饰纹样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有几何纹、花鸟纹、云纹等。
几何纹是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纹样之一,它由各种几何形状组成,美观大方。
花鸟纹则以花卉和鸟类为主题,色彩丰富,寓意着生机和繁荣。
云纹则常用于表现天空和云朵的形象,寓意着祥瑞和美好的未来。
五、文字纹样青铜器上的文字纹样有铭文纹、篆书纹等。
铭文纹是将文言文的文字刻在青铜器上,用于纪念和记录历史事件。
篆书纹则是将篆书的字体刻在青铜器上,形象古朴,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青铜器的纹样种类繁多,每一种纹样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美感。
这些纹样不仅是古代工匠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欣赏和研究青铜器的纹样,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
让我们一同领略青铜器的魅力,感受古代艺术的美妙。
(完整版)经典纹样
春秋纹样
攻战纹 春秋战国,战事频仍,因
此,在青铜器的装饰纹样上, 也出现了许多这样类型的题材。
春秋纹样
渔猎纹 渔猎纹包括:捕鱼和狩猎 两种活动。射不只是竞技, 它更是古代的一种礼仪, 为六艺之一,即礼、乐、 射、御、书、数,也是选 拔人才的一种方式。 渔猎是古代贵族生活中的 一种重要活动。“弋 射”——是用带绳子的箭 射空中的飞鸟,可以在射 中后引线将猎物收回,这 些在纹样中都有体现。
战国锦散点几何纹
春秋纹样 • 战国锦凤鸟几何条状纹
动物纹锦
• 战国锦舞人动物纹 龙飞凤舞
春秋纹样 • 战国锦对龙对凤几何纹
春秋纹样 • 战国刺绣凤鸟花卉纹
春秋纹样
• 战国刺绣蟠龙飞凤纹
战国-龙凤虎纹绣罗
秦汉时代的纹样
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秦汉纹样
秦汉纹样
秦汉纹样
• 汉代的纹样区别于前面各个时 代的特点是:
夏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其服饰带有鲜明的宗教信仰色 彩,其确立的上衣下裳的形制和玄衣黄裳的服色。其中上衣代表 天,因为天在未明时为玄色,故上衣用玄色,下裳象征地,因为 土地为黄色,故下裳用黄色。
夏朝建立了一套以帝王的祭服——冕服为中心的服饰制度,它的 形式、色彩、纹样均源于对天地的尊崇和对乾坤秩序的追求
东周:春秋 战国
春秋纹样
春秋战国工艺美术特点相似,依然以青铜器为主, 漆器作为新兴工艺品种也发展起来,此外,还有陶 瓷、丝织、木器、竹编等,以南方的楚国最有特色。
春秋战国时期纹样的特点: 1、在夏商西周的基础上发展变化,更加程式化和抽 象化,如连续的蟠螭纹、蟠虺纹等;
2、由商代的“祭”和周代的“礼”渐渐转向现实生 活,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越来越多,如宴饮、狩猎、 舞乐、攻战等。
(完整word版)中国传统纹样在各个时代的特征
1。
在夏商西周的基础变化上,更加程式化和抽象化。
这一时期的纹样由最初的祭司和礼器作用转向实用,摒弃了前代的怪兽纹,由原来的以鸟兽纹,几何纹为主转向了以表现现实生活的纹样为主。
2.由商代的“祭”和周代的“礼”渐渐转向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越来越多。
如宴饮、狩猎、舞乐、攻战等.3.流行纹样。
主要有:蟠螭纹、蟠虺纹、攻战纹、渔猎纹、小几何纹饰中的锦勾连纹、锦塔形纹等等。
四.秦汉时代的纹样特征该时期的纹样多构图紧凑,既写实又夸张,注重气势的描绘,纹样质朴但具有动感.汉代的纹样风格细腻、色彩丰富,常用数个动物合体穿插、盘叠,或植物体共生,构成了龙飞凤舞的形式美。
代表纹样。
龙凤纹、流云纹、各种动物纹及四神纹、铭文、几何纹、汉锦茱萸纹。
五.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纹样特征这一时期的纹样种类与前代答题相同,但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变化。
圆形或方形对称图形中填充动物或植物的纹样图案十分普遍。
传统纹样受佛教文化的影响较深,纹样的题材很多,内容大都与佛经有关。
代表纹。
狮子纹、忍冬纹、八宝纹、莲花纹、玉鸟纹、鹿纹、飞天纹及禽兽、经络、树纹等。
六.隋唐时代的纹样特征隋唐时代随着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以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而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巨大的发展。
图案纹样前代亦有大的发展,花鸟题材不断增多。
隋代岁采用朵花,卷叶纹样,并将之巧妙地穿插,交替排列,组成不通图案。
唐代纹样整体造型体现出丰满圆润、奔放流畅的风格特点,以生活类居多,并且花卉纹样取代了动物纹样的主流地位.1.丰富多样的装饰题材(一)在瓷器方面。
其装饰纹样有几何纹、植物纹、人物纹和动物纹之分,手法多采用印花等。
(二)在染织和丝织方面.色彩斑斓,纹饰多样,明快大方,别具一格。
花鸟、联珠团花和缠枝www。
纹样的创造,极大地丰富了两汉以来的装饰传统。
多以羊、马及龙、凤为题,纹饰设计,新颖别致一富有生气.(三)在佛教植物装饰纹样方面。
(卷草纹):卷草纹又称蔓草纹,它吸收了宝相花和缠枝花的特点,因其卷曲状的花草纹样而得名,是传统装饰纹样之(宝相纹):宝相花本为佛教中的一种代表性装饰纹样,佛教中用“宝相庄严”一词称谓佛相,因此得名宝相花。
中国古代传统纹样 ppt课件
13
商、周奴隶社会时期
▲ 蝉纹
ppt课件
11
商、周奴隶社会时期
▲ 夔龙纹
在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只足的类似龙的形象,都称之为夔或夔龙,有的夔纹已演变为几何图形的装饰。外形与青铜器饰面的结构线相 适合,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具有古拙的美感。青铜器上的龙纹常被称为夔纹和夔龙纹。后人便将青铜器表现一足的、类似龙的形象 都称之为夔,纹饰称为夔龙纹或龙纹。
ppt课件
朝 代 篇
1
历史的痕迹
▲
在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传统图案纹样丰富多彩,璀璨夺目。它既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社会的发展进步,
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巨大财富。五、六千年以前,我们祖先创造彩陶文化,其后的各个时代都曾产生过许多的工艺品,
如:青铜器、陶瓷、丝绸、漆器、金银错、玉雕、牙雕、砖石雕刻、刺绣、编织、蜡染等等。从那些变幻无穷、淳朴浑厚的
各类装饰图案纹样里,我们可以看出各个时代的工艺技术水平和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这些是我们研究民族发展史、
民族美学、民族心理学、民风民俗学等极有价值的依据,同时,也构成了发展现代工艺美术和衫美术的重要先导。许多传统
中国传统纹样PPT精选文档
中国传统纹样的特点有哪些?
1.具象题材、抽象运用 吉祥图案中的主要题材均直接或间接取自自然界和平民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
器皿、用具等。这些具象的事物,吉祥图案在造型中不受具体形象的限制,往往 服从视觉上的快感,而突破平凡的樊笼,体现出抽象形式的艺术美感。
2.对称与均衡是构图的惯用手法 吉祥图案常常存在一中心线(或中心点),在其左右、上下或四周(三面、
21
和谐好合
一个盒子里飞出五只蝙蝠。或画和合两 仙嬉戏蝙 解题:和仙、合仙,是指高僧 寒山和拾得。寒山,一称寒山子,唐代僧人, 相传他居丰县(今浙江天台)寒岩,喜吟诗 饮酒,与天台国清寺僧人拾得为好友。清雍 正十一年,寒山,拾得被封为和圣与合圣, 世人称「和合二仙」或「和合二圣」。「盒」 与「合」、「和」同音,喻「和合」。旧时民 间嫁娶,喜挂和合像,取「和谐好合」之意, 以图婚姻美满。
连珠纹 席纹 云雷纹 回纹 弦纹 条纹 谷纹 蒲纹 绳纹 绳络纹 锦纹 云纹 勾云纹 乳钉纹 漩涡纹 曲折纹
二 动物纹样
螭纹 龙纹 凤纹 赑质纹 蒲牢纹 鸱吻纹 饕餮纹 趴蝮纹 辟邪纹 狴犴纹 椒图纹 四神纹 麒麟纹 狮纹 虎纹 鹿纹 牛纹 马纹 象纹 猴纹 龟纹 蛙纹 蝙蝠纹 羊纹 松鼠纹 鱼纹
11
10传统纹样的分类一几何纹样二动物纹样三花鸟昆虫纹样四吉祥纹样五人物纹样六器物纹样按造型题材分类按构成空间分类一平面图案二立体图案按构成分类一独立形单独纹样二连续形连续纹样按不同应用专业分类一餐具二家具三建筑四服饰五纺织品六装潢11几何纹样连珠纹席纹漩涡纹曲折纹鸱吻纹饕餮纹辟邪纹狴犴纹花鸟昆虫纹样百花纹团花纹柿蒂纹莲花纹石榴纹葡萄纹柿子纹绣球花纹兰花纹梅花纹菱花纹菊花纹灵芝纹锦鸡纹孔雀纹白头翁纹鸳鸯纹喜鹊纹鹦鹉纹草虫纹蝴蝶纹如意纹开光纹铜钱纹文字纹八吉祥八卦纹喜相逢宝杵纹璎珞纹一根藤福禄寿禧瓜瓞绵绵功名富贵岁寒三友连中三元玉堂富贵竹报平安三阳开泰海屋添筹13人物纹样飞天纹人面纹舞蹈纹仕女纹高士纹农耕图钟馗图五伦图八仙纹麻姑献寿和合二仙五子夺魁天官赐福牛郎织女竹林七贤十八学士香山九老渔家乐图渔樵耕读女娲补天吕布戏貂蝉嫦娥奔月刘海戏金蟾百子闹龙灯器物纹样博古纹山水纹波浪纹绶带纹14三阳开泰图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说中国古纹样作者:翟有恒
来源:《检察风云》2014年第19期
[纹样]
中国早期的『纹』样令我神往,文身也是人体装饰艺术的形式之一,源于宗教信仰。
文身与图腾的密切关系,是作为神灵象征的图案,也有避邪之用途。
从出土资料来判断,大致在公元前3500年至前1400年之间,我认为从神州大地上最早出现国家组织算起,一直到历史记载比较明确的商代晚期之前为止的那么一段时间是比较合适的。
比如,植物有纹路、动物有羽毛纹饰,大地有山川与河流为其纹理,江海也会旋转成涡形纹样,而浩瀚的天空有日月星辰为其点缀。
文身是人体装饰艺术的形式之一,其原因之一为宗教信仰。
文身是与图腾有密切关系的,同时作为神灵象征的文身图案,也有避邪的作用。
故早期中国的“纹”样令我神往,但在这区区几千字的撰文里,恐怕很难说透,可参考资料相对也较少,林巳奈夫先生都说过殷周时期的纹样研究也非易事,更别提早期了。
但我还是想拿来谈谈,不知能不能讲的清楚。
接下来便从我最熟悉的“纹”样谈起。
商代殷墟的发掘者李济先生说:“殷商时代已有成熟的立体雕刻与塑像。
”商代殷墟妇好墓出土了几件玉人雕像。
商代殷墟出土玉人两尊为河南省安阳市妇好墓出土的。
这种属于跽坐式玉人雕像,其尺寸较小,高度均不超过10厘米。
且从外部看这两件玉人造型单纯,整体浑整,好似一块整玉一般,造型结构几乎用大块面完整的形切成。
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完整的造型上以阴刻的方式刻画有精细的纹饰,通过线描图可清晰了解。
通过以上的线描图,就可清晰地了解到在这两
尊虽然只有7至8厘米大小的雕塑造型上,竟浅刻着有规律的纹饰,几乎是布满全身,这表现的是服饰纹,但也可能是文身。
玉人雕塑上的纹饰虽然精细繁复,但却十分规则,几乎呈对称性地分布于玉人的手臂、背部、臀部与腿部,其纹饰为勾云纹。
除了云纹,在人物的腰间绘有一条比较不同的纹饰,其为雷纹,同样作勾曲状,但呈方形“回”字回旋,故为雷纹。
在线描图一中,人物侧面显示其腰左侧佩一宽柄器,可能是礼仪性用器。
器的一侧刻有蛇纹,另一侧为勾云纹,据专家分析,这件玉人神态倨傲,衣着上乘,可能是妇好本人的雕像。
同样的处理出现于线描图二中的四条蛇纹,分别呈对称状分布于人物的手臂与腿部,而人物的背部则对称地刻有“勾云纹饰”。
相似的处理方法,也出现于另一件出土于湖南的商代晚期青铜器——虎食人卣。
青铜虎食人卣身上布满云纹,臀部至腿部对称性分布两条蛇纹,人物的衣领部呈雷纹(即最早的雷纹)。
这些实例好像在证明一种现象:当时的艺人们好似在通过“人”这个媒介在展示某些特定的纹饰。
并且这类纹饰不单在人物上出现,在整个商代的造型艺术上都有反映。
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个现象,当时的艺人们是在用一系列具有同一性的纹饰组成不同题材的造型。
用“纹的世界”(出自林巳奈夫语)来概括商代的造型艺术,一点也不为过。
在那遥远的、神秘的时代,人们通过对前期的继承与对自然界的模仿,创造了一系列成规模化的纹饰图案。
其中主要的几种纹饰分类为:兽面纹(饕餮纹)、龙纹、凤鸟纹、各种动物纹:虎纹、蛇纹、蝉纹等;各种兽体变形纹:鸟兽合体纹、兽体变形纹、鳞纹等;几何纹:云纹、雷纹、百乳雷纹、钩连雷纹等;以及人面纹等。
在商人的造型世界中,通过纹与纹的结合组成造型。
商代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拓本,其上布满云纹与雷纹,而用柔和的回旋线条组成的是云纹,有方折角的回旋线条是雷纹。
五官则由较粗的阴刻线界定,而在界定范围内,除眼部双目突出外,也均布满云纹与雷纹,正如马承源所说:“商代中晚期兽面纹的主体,用大量的云雷纹构成,空隙处常填以云雷纹。
”
兽面的鼻部也由云纹刻画。
这样的纹饰还运用于动物的三维造型。
可见,在人物雕塑上使用的勾云纹,也呈对称性地分布于这两尊动物造型上,玉雕象中的玉象俯视图还显示象的头顶刻有雷纹。
在商代江西新干大洋洲青铜虎线图中,纹饰的结合更是繁密无比,布满整个造型。
仔细观察这尊虎形青铜造型,可发现虽极具虎的特征,但其造型方式并非一般的写实,整个造型被予以简化,高低点被统一,大体近于方筒形体,但在这个概括的三维造型上却密布有刻画纹饰。
腿与身体的区分用了云雷纹,爪部与尾部也被处理成类似的形,有规则地向上有旋涡,而面部与背部均刻画云纹与动物纹。
先民们似乎并不太关注虎的写实造型,而是在创造一种纹饰的结合体。
有一个现象十分有趣,在处理鸟类的翅膀部位时,大多用类似于云纹的蜗旋状形式。
妇好墓出土的鸟形尊翅部纹饰,可知这种向内蜗旋的纹饰其实是弯卷的蛇纹,而妇好墓出土的玉长颈鹤片雕和上海博物馆馆藏的青铜器所铸造的凤鸟纹饰,则是概括性的蛇纹。
这种具有想象力的造型,同样运用于兽面纹的眉部处理。
在商代,人们通过有规律的纹饰组合不同造型母题,使这些母题不再是单个的个体。
在这个模件化的体系中,当时的人们似乎不厌其烦地刻画着纹饰,而造型母题好似只是一个媒介,是人们展示纹饰的一个平台,在不断地重复与不同纹饰的组合中显示他们的无限的想象力。
纹饰产生了造型的共通性,不能孤立地看待每个造型母题。
正如西贤巴尔蒂斯说过的一样:抽象是极有用的,而靠记忆作画,就有助于对事物作抽象认识,有助于深入本质,中国古代画家不就是靠记忆来“默写”的吗?这种模件化的塑造方式也可算是一种默写的状态吧。
在这个充满“纹饰的世界”里,人却显得“一无所有”,他们向大自然学艺,想象鸟一样飞翔,所以新石器时代的玉人头部插有羽毛,良渚文化玉片形器,又为一种冠形器。
其上的人物头部插饰羽毛。
有学者指出,早期的人们为了使自己或自己制作的器物与自然间的生物有同样的本领,极力模仿外在的样子,因为他们觉得通过外表的相似性也就能达到具备同样的本领,而且这种情况是世界性的。
故而在一些古文献中皆有此类描述。
出处一:《庄子·逍遥游》:越人断发文身。
出处二:《淮南子·原道训》记“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断发文身,以象鳞虫。
高诱注:“文身,刻画气体,内墨其中,为蛟龙之状以入水,蛟龙不害也。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要说说,古文献中的“纹身”皆写成“文身”。
左民安在《细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中这样解释“文”字:“文”字是个象形字,看甲骨文就像正立的人形,胸前刻有美观的花纹,“文”字本义就是指在胸前刻的花纹。
由此可知,文的来源既是文字的定义,有时某种纹饰的描绘。
在我国上古时期,“文”与“纹”是相通的。
这使得“纹”不仅具有装饰功能,也成为一种表意的工具。
人们通过对自身的描绘,一方面在向外界传达着信息,另一方面也在接收着大自然给予自身的影响,使自身与外界通过“纹”来达到互通。
汪宁生在《民族考古学探索》中写道:人类在文字发明以前,曾使用各种方法来帮助记忆、表达思想和交流意见。
据最近研究,克罗马农人石器和骨片的一些刻纹,是对季节、时间和生产活动的记录。
其中不仅有描绘具体事物的图形,而且出现抽象的符号。
文身可以作装饰之用,也可用来表示自己属于哪一部落或村落的标志,而且代代相传。
还有一种现象是:早期的文字与艺术作品上的纹有共同性。
如耳纹与眼纹与早期文字相同,这种“文”与“纹”的结合十分奇特。
这些造型的内涵就更有意思,是当时人们的一种语言的表达。
对于中国纹饰,会有很多话题脱离本文主题内容。
如果一一介绍的话,那就没有止境了,暂且到此为止吧。
编辑:沈海晨 mapwo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