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专业培训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绿化专业基础与实务》考试大纲

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号)及《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为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园林绿化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熟悉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园林绿化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考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二○一四年一月

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

一、城市绿化条例

北京市绿化条例

了解:《城市绿化条例》对城市绿化规划和建设、保护和管理的有关规定;

熟悉:《北京市绿化条例》(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9年11月20日通过,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掌握:《北京市绿化条例》对北京市城乡绿化规划、建设、保护、监督和管理的规定。

二、园林绿化标准

熟悉:园林绿化国家标准

掌握:园林绿化北京市地方标准

(一)《城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

(二)《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三)《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

(四)《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五)《屋顶绿化规范》

(六)《园林设计文件内容及深度》

三、植物学

了解

植物学基础知识

1.植物基本类群:1.高等植物:蕨类、苔藓、种子植物

2.低等植物:藻类、地衣、菌类植物

区分核心:胚结构

2.植物细胞:细胞结构图

3.植物组织:功能相同的细胞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包括:A分生组织(分化)

B薄壁组织(营养储存)

C保护组织(表皮)

D疏导组织(维管束)

E机械组织(支撑支持)

F分泌组织(腺体)

4高等植物:又称有胚植物,是蕨类、苔藓、种子植物总称。5种子植物:A具备维管束组织B依靠种子繁殖

熟悉

1植物的六种基本类群:1.高等植物:蕨类、苔藓、种子植物

2.低等植物:藻类、地衣、菌类植物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胞、叶绿体3植物组织的六种类型及其功能

A分生组织(分化)

B薄壁组织(营养储存)

C保护组织(表皮)

D疏导组织(维管束)

E机械组织(支撑支持)

F分泌组织(腺体)

4植物的分类单位和植物的命名方法:拉丁文命名方法采用属名+种名方式命名,具体植物名称要记住。掌握

植物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和幼苗的形态与功能。

四、生态学

(一)生态学基本概念

(二)生物与环境

(三)生物种群

(四)生物群落

(五)生态系统

了解:

1生态学的概念及其发展:自然历史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3个阶段。2现代生态学的特点:

环境、环境要素、生态因子、生态作用、生态适应;生态反作用;种群;种群生态学;生态入侵;生态对策、竞争、互利共生;生物群落物种多样化;群落演替;生态系统;食物链;生态效率;生物循环;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功能,生态学前沿的理论及其应用。

熟悉:

生态学主要研究对象

生物与环境

环境的功能及其特征

提供生存空间、物质、能量

生态因子的分类

生物因子:植物、动物、微生物

非生物因子:光、温度、水、土壤

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

每一个生态因子都是在与其他生态因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起作用,任何一个生态因子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他生态因子的变化。

生态因子特点:

综合性

非等价性

不可替代性和互补性

限定性

生态因子的主导作用

对生物起作用的多生态因子非等价,其中某一生态因子的变化会显著的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变现变化,从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该生态因子为主导生态因子。

生物与环境相反作用的基本形成

A最小因子法则:任何生物生存都需要一定种类和数量的营养物质,如果其中一项缺乏会对生物造成不利影响

B耐受法则:生物对于生态因子具有耐受界限,

C耐受界限适应性调整:生物对于生态因子耐受限度受环境影响而变化(训化、休眠)

研究种群的意义

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演替的基本单位。种群研究重要意义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维持生态平衡。

种群分布格局的类型

均匀型、随机型、成群型

种群环境容纳量

种群在特定环境中的平均密度

群落基本特征

A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及外貌

B物种之间相互联系:规律共处、有序共存

C形成群落环境

D具备群落结构特征

E具备动态特征:演替

F具备空间分布特征

G生物群落的边界特征

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

某一群落被另一群落取代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