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汉代儒学宋明理学和明清儒家思想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汉代儒学宋明理学和明清儒家思想-最新教育文档
汉代儒学、宋明理学和明清儒家思想1、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背景(1)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也面临许多问题,汉初奉行的黄老之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①政治:王国问题依然存在并不利于中央集权统治;②民族关系:北方匈奴势力强大,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③经济: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激化。
(2)董仲舒改造儒家学说,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天人感应”的主张,适应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2、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儒、法、道三者有互补性,汉武帝时,董仲舒继承儒家“仁政”学说,又吸收法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兼采道家、阴阳家的合理观点,对儒家思想进行发挥,使其更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其建议得到采纳。
奠定了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
(1)重要内容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②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③针对土地兼并现实,发挥仁政思想,提出““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④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2)积极可取和需要扬弃的有:①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的主张。
虽然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充满了唯心的色彩,但是大一统确实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国统一的需要。
所要扬弃的是其中唯心主义成分。
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②“天人感应”学说,源于原始巫术,为君权神授服务,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专制统治长久的。
③“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虽然是从维护统治秩序着想,但是确实有利于中国小农经济的发展,也对今天中国减轻农民负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至于“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因为古今时代背景不同,社会发展不同,就需要区别对待。
今天,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小农经济必将向大农业经济迈进,正确引导这种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而不能一概套用“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的主张。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第2课时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新人教版必修3
第2课时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视角一追踪社会热点♨温家宝推崇的“中国思想启蒙之父”——黄宗羲温家宝在读到新版《黄宗羲全集》时感言:“我喜读黄宗羲著作,在于这位学问家的许多思想有着朴素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身为天下人,当思天下事。
而天下之大事莫过于‘万民之忧乐’了……”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地理学家、天文学家。
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的美誉。
【题点】黄宗羲思想主张1.温家宝曾公开一封私人信件,高度评价明清时期黄宗羲(1610—1695年)的学术思想,“我喜读黄宗羲著作,在于这位学问家的许多思想有着朴素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温家宝称赞黄宗羲思想具有民主性,其原因之一是黄宗羲( )A.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B.提倡人性,反对神性C.批判程朱理学,提倡个性自由和男女平等D.批判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和理解分析能力。
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具有早期启蒙思想性质,对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故选A项。
答案:A视角二新材料新情境♨【题点】古代中国政治统治思想2.按《大清律》,夫妇口角后,妻子上吊自杀,丈夫无罪。
若丈夫因此上吊自杀,妻子要判“绞刑”。
一对夫妻争吵,丈夫上吊自杀,地方官判处其妻绞刑。
但后来乾隆帝指示“妇之于夫,犹臣之于君。
子之于父,同列三纲,所关綦重”。
便改判“斩立决”。
从材料判断,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 )A.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特色B.皇帝干预判决,破坏司法独立C.皇帝改判更严厉的处分是为了维护纲常名教D.皇帝任意破坏法律,使法律丧失维护纲常名教的功能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妇之于夫,犹臣……同列三纲”说明乾隆帝的判决是出于维护三纲五常的目的,D项错误;清朝法律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A、B两项错误;采用排除法,选C项。
答案:C视角三紧扣主干知识♨本课的重点知识有: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表现、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表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主张。
2019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
董仲舒
汉武帝
儒学正统 儒学主流
董仲舒
遗子黄金满籝【yíng】,不如一经。——《汉书·韦贤传》
公元819年,当时的皇帝唐宪宗尊迎佛骨, 掀起全国性的佛教狂热。
韩愈直言上奏,痛斥佛教乃夷狄之教,劳民 伤财,结果被贬到千里之外的潮州,途中他写下 了“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悲壮 诗句。
√A.实现了道德、礼教与生命信仰的合一
B.使《四书》《五经》处于同等重要地位 C.使理学背离了世俗化趋势 D.表明儒学对其他文明的排斥
陆九渊
王守仁(阳明先生)
(1139-1193) (1472—1529)
阅读材料,概括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
①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 也反。映陆九——渊《认陆为九心渊是集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的观点 ②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 求物理,无物理矣。 ——《答顾东桥书》
——节选自[明]朱柏庐《朱子家训》
强调勤俭教育(“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 纲常伦理色彩鲜明(“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 肃辞严”);强调修身,重视德育(“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 人知,便是大恶”,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 注重培养社会责任感(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儒(根本)
(目的)
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以“理”或者 “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
阅读材料,概括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
①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所谓万物一体者,皆 有此理。只为从那里来。生生之谓易,生则一时生,皆 完此理。 反映北—宋—二《程河提南出程万氏物遗书本》原是“理”
复兴儒学
(北宋)程颢 (北宋)程颐 (南宋)朱熹 (南宋)陆九渊 (明)王阳明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二单元第27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漫画解史]
“三纲五常”即天理
[误区警示]
理学、程朱理学、心学
程朱理学、心学都是理学的流派。心学是对理学的继承发展, 只是理学的一个流派,“心学”也是“理学”。
[漫画历史]
“心即理也”
主题一 史料一
“理”与“心”的激辩——宋明理学的特点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之谓易”,生则一时生,皆完 此理。 ——《河南程氏遗书》
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史料二
理学将伦理之理与物理之理、心理之理混为一体。
朱子的穷学问也不是以穷学问为目的,而是以宇宙事物去证实他 心中的伦理和道德。理学家的思想 ……因其目的是“卫道”,表 示其文化的保守性格 ……他们的思想……将人欲与天理对立,抹 杀个人私利观,替以后专制皇权加强张本,其影响所及达几百年。 今日中国民法未尽展开,仍有以道德观念代替法律的倾向,也不 能与宋儒无关。 ——黄仁宇《现代中国的历程》
2.根据史料二,学者黄仁宇认为理学的一系列缺陷导致了中 国传统文化怎样的特点?并根据史料归纳理学对后世的影响。
试答:特点:中国传统文化性格保守。影响:为皇权专制提 供了理论依据;以封建道德代替法律,影响了中国近代法制化的 进程。
宋明理学的影响 1.积极:宋明理学重视个人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 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 造个人与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2.消极:宋明理学进一步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 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更加适应了统治者统治的需要,抑制了思 想的自由发展。
3.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程朱理学带有明显的佛道文化的 特点。程朱理学是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 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 “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2019届高考一轮讲义:第33讲-汉代儒学与宋明理学(含答案)
第33讲汉代儒学与宋明理学一、汉代儒学(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背景(1)政治上: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
(2)文化上: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也基本形成。
2.措施(1)政治上:重用儒生。
汉武帝初年,儒学之士在各级部门担任职务。
(2)思想上:董仲舒建议皇帝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
“天人感应”思想得到汉武帝的认可。
(3)教育上:设置太学,培养政治人才,使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3.影响(1)消极:结束了各学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2)积极: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二)董仲舒的主张1.提出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理论;主张“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倡“三纲五常”。
2.主张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
(三)科举制的文化影响1.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2.科举制的含义:隋唐时代开始的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标准,以儒学经典为考试内容的选官制度。
3.影响: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体的稳固;也导致了古代中国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二、宋明理学(一)理学的创立1.背景(1)魏晋时期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播,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
儒学的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
(2)唐代的韩愈、李翱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北宋士大夫们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2.创立:北宋时期,以程颢、程颐为代表的“北宋五子”将儒学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创立了一种新儒学体系——理学。
“二程”确立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并认为天理的核心是“仁”。
张载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
(二)理学的成熟1.标志:南宋朱熹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
2.表现(1)理气关系:朱熹认为理气互相依存,但理先于气,理不能离开气。
(2)修养论:强调日积月累,强调“仁”和仁者境界。
(3)社会政治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儒家思想的演变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儒家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演变1.汉代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联系与区别汉代新儒学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的理论,强调神化王权和等级名分,符合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
同时,汉代新儒学又增加了“春秋大一统”的思想,并融合了阴阳五行家、道家及法家的一些思想,这些都是先秦儒学所不曾拥有的。
而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也为汉代新儒学所继承,适应了汉武帝统治时期的政治需要。
汉代新儒学正是在对先秦儒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发展成为汉武帝以后的官方学说。
汉代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由此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2.全面评价董伸舒的新儒学思想(1)“春秋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3)“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影响 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以后反专制制度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他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5.明清之际启蒙思想的影响(1)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意义。
(2)“经世致用”思潮影响深远。
其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而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也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
(3)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他们的思想在其后数百年间仍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4)对儒学的继承与批判,促使我国传统文化焕发了新的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6.明清之际启蒙思想不完善的原因(1)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资本主义萌芽从发展空间程度上看,缺少持续发展的土壤,只能在封建专制的缝隙中挣扎,这决定了中国早期民主思想的发育不健全。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172单元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通用综合版)PPT课件
内容 陆
王
心 学
陆九渊 王阳明
①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 ②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 中。
①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②在认识论上,提出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影响
①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②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 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③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 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岳麓版)
C基础 知识 整合
考点二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背景
①政治上: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社会吏治腐败,奸佞 当道。②经济上: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成为 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③思想上:道学家为抬高自己,把孔子奉为“扶 天纲,立地纪”的神圣。
李 贽
主张
①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②认为 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③向正统思想 发出挑战。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思想的演变
第2讲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C 目录 ONTENTS
1 基础知识整合 2 核心考点突破 3 命题视角探究 4 课时规范训练 5 微课助学: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考纲要求 宋明理学
考纲解读
考查角度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 主要从代表人物及其思
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 想主张、历史地位与影
C基础 知识 整合
考点一 宋明理学
► 思维启迪2:明朝中期儒学发展 到一个新的阶段的表现有哪些? 代表人物是哪位思想家?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2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 人教大纲
(3)思想文化:吸收传统儒学中的有益成份,构 建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如黄宗羲继承先秦儒 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命 题;顾炎武反对道学的浮泛之风,提倡到实践中 求真知;王夫之反对“天命论”和“生知论”, 主张“气一元论”,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是不 断变化的。
练习3 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
尝试命题3 右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 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三 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画面 中,释氏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 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 夫装束的孔子相对。唐宋时期中国人对待外来 文明,一向可谓兼容并蓄。当儒家思想受到佛道 两教冲击时,当时儒学大师的态度是 ( D A. B. C. D.以儒为本,吸收道、佛思想加以完善 解析 结合唐宋时期的儒学的复兴运动有关知 识可知D项最佳。
主思想。
(3)评价: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
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1)时间:明末清初,明末统治者日益腐败。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82022/1/18January 18,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82022/1/182022/1/181/18/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82022/1/18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2讲 宋明理学与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2讲 宋明理学与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新人教版必修3[考点清单] 1.宋明理学。
2.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一、宋明理学1.历史背景 ⎩⎪⎨⎪⎧ 1佛教和道教的兴起: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出现 了危机。
2“三教合一”的潮流:到唐宋时期,儒、佛、道三教调和之风尤其兴盛。
3儒学家的努力:唐宋儒家学者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探索宇宙的本原 问题,使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更新。
2.思想内容错误! 整体把握宋明理学3.影响⎩⎪⎨⎪⎧ 1宋明理学对我国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2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 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3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 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 积极作用。
易混易错 程颢、程颐兄弟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朱熹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理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
陆王心学主张扫落枝叶,直奔主题,其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学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深层点拨理学的内涵(1)“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理后气。
(2)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就是天理,表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3)存天理,灭人欲。
(4)格物致知,贯通明理,从而达到明道德之善的目的。
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1.背景⎩⎪⎨⎪⎧ 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阻碍了社会进步;阶级矛盾尖锐。
2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
3思想:八股取士因循守旧、陈腐不化;近代科学传入中国。
2.“异端”思想家李贽⎩⎪⎨⎪⎧ 1学术上: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
2道德上:批判传统道德,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
3哲学上:提出“万物皆生于两”,否定了“天理”的存在。
3.三大进步思想家⎩⎪⎨⎪⎧ 1王夫之:系统批判宋明理学,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41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41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一、宋明理学1.背景(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儒学独尊地位被动摇。
(2)隋唐时期,“三教并行”,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2.内容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4.特点: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5.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轻巧识记]1.“二程”的思想天理是本原,伦理道德联。
格物又致知,理学代代传。
2.朱熹的思想三纲五常是天理,天理须存灭人欲。
格物致知明德善,朱熹思想内外传。
[概念阐释]“三纲五常”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种等级规范和仁、义、礼、智、信的五种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它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朱熹认为,道的内涵是“三纲五常”,只有达到仁者境界,将儒家价值化为自己真实的精神支柱,才算得“道”。
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背景(1)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
(2)阶级: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3)思想: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三纲五常束缚人们思想,人们要求个性自由发展。
(4)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2.李贽的进步思想(1)主张⎩⎪⎨⎪⎧ ①破除对儒家经典的迷信,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②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2)影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3.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由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等提出。
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对后人影响很大。
[轻巧识记]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可归纳为“一、三、四、四”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确立于明朝)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一轮复习 必修三 考点2从宋明理学到明清新儒学
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1 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二)【高考考点】宋明理学。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备考建议】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东亚和东南亚思想文化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中,既要了结儒家思想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程及其特征,也要了解其他学派思想对其演变和发展的影响,并能从历史背景和现实影响的角度,分析其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一、魏晋至唐儒学的发展1、魏晋时期:佛教盛行、道教广为传播。
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佛教吸收儒家精华,渐趋中国。
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又“”。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统治者奉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
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儒学大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程朱理学1、含义:指“性命义理之学”,简称理学,即讲人的本性及根源。
是融合了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的以为核心、更为化、化的新的儒学体系。
2、背景:(1)经济:农业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和出现;在此基础上,的进步引人注目。
(2)政治:经历过隋唐以来的长期分裂混乱,宋代局面亟需稳定和巩固;宋代阶级矛盾和矛盾比较尖锐,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3)思想: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正统地位受冲击,儒学家们致力于重建儒学信仰;隋唐时期出现的“”对儒学的影响。
(4)政策:宋代,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活跃。
3、代表人物及思想:(1)二程及主要思想①认为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把天理和直接联系起来。
②提出“”的认识论。
(2)朱熹的思想①强调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强调“,”。
②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4、意义(1)程朱理学适应了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
(2)程朱理学用把人束缚得更紧。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2 ( ) 理 解 朱 熹 的 观 点 “心即理也”是心学的 内容 “私欲”是 指 违 背 封 建 伦 理 纲 常 的 欲 望 排除
A项 排查分析 B项
排除
高三总复习 · 人教版 · 历史
进入导航
必修三·第十三单元·第25讲
系列丛书
C项 排查分析 D项
朱 熹 并 不 是 反 对 人 的 一 切欲望 朱 熹 主 张 遵 守 封 建 伦 理 纲常
自 强 的 精 神 , 对 中 国 文 化 起 了 推 动 和 促 进 作 用 。 一面:①尊 卑 等 级 观 念 ; ②重 男 轻 女 的 观 念 ;
学的观念;④轻 视 个 体 自 由 的 观 念 ;
⑤重 礼 轻 法 的 观 念 等 封
建 伦 理 , 是 维 护 君 主 专 制 的 工 具 , 摧 残 扼 杀 人 性 , 压 抑 思 想 进步。
高三总复习 · 人教版 · 历史
进入导航
必修三·第十三单元·第25讲
系列丛书
创新课堂· 高效学案01
随堂训练· 知能巩固 03
警示易错· 技法总结02
课时作业
高三总复习 · 人教版 · 历史
进入导航
必修三·第十三单元·第25讲
系列丛书
全程导学
创 新 课 堂 〃 高 效 学 案
夯基础 活思维
01
拓视野
A.心即理也 B.“私欲”与 人 的 正 当 欲 望 是 同 一 概 念 C.一概反对人的欲望 D.“私欲”是 指 那 些 超 出 了 正 当 要 求 范的欲望
高三总复习 · 人教版 · 历史
进入导航
以 及 违 反 了 社 会 规
必修三·第十三单元·第25讲
系列丛书
【 立 体 剖 析 】 审题 题干 1 ( ) 朱 熹 主 张 “存 天 理 , 灭 人 欲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必修三第十单元第2讲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第2讲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形成体系把握要点1.有关宋明理学的5个关键点(1)一个趋势:三教合一。
(2)一个核心:理的存在。
(3)两种途径:“格物致知”和内心反省。
(4)两个世界观: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5)三个阶段:开创于北宋“二程”,成熟于南宋朱熹,新发展于宋明陆王心学。
2.有关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的3个关键点(1)三大背景:君主专制强化,工商业发展,程朱理学禁锢。
(2)三个核心:批判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提倡“工商皆本”。
(3)三大特色:反传统、反教条、反专制。
课题(一)宋明理学[回扣教材知识]一、程朱理学1.背景:儒学危机(1)客观上:儒学受到冲击。
儒学自孔子以来主要探求人间的道德和秩序,注重人间世界,而忽视了对天地万物本原和宇宙规律的探讨。
2.人物(1)奠基人——程颢、程颐(2)集大成者——朱熹(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2)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二、陆王心学1.人物(1)心学的开创者——陆九渊①核心思想:“心即理也”:“理”就是内在的“心”,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②求“理”的方法(方法论):“发明本心”。
穷理不必向身心以外的事物探究,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反对“格物致知”。
(2)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1)陆王心学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肯定普通人生活欲求的正当性,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2)陆王心学强调人的自觉精神,否定古代经典的绝对权威,客观上冲击了正统儒学的影响,冲破了理学的思想禁锢,对晚明思想界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3)陆王心学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对客观知识的学习,造成了之后心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
2、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汉代思想大一统和宋明理学(共76张PPT)
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
的发展。
——《汉书·武帝纪》
探究点一 汉代儒学地位上升的影响…………[未考史料·读出史论]
根据三则史料概括儒学独
史料三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里,孔学
尊地位的确立对中国历史 发展的深远影响。
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皇权因与孔学结
由此表明“大一统”和 合而理论化。……皇权虽不断更迭,而孔
T2)《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 地位发生的具体变化。
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 答案:汉武帝时“白衣为天子
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三公”“天下之学士靡然乡 风矣”,表明汉代儒学地位显
著提升,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
化的主流。
总结升华 全面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
1.理论来源 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 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的一 个新的思想体系。 2.解决问题 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
——《朱子语类》
问题探究三
宋明理学的特点…………[未考史料·读出史论] ………… 史料三 宋代士绅阶层人数增多,常 根据史料指出宋代理学的成
熟及其特点。
常通过教育进行规训,以家规、家礼、族 规、乡约之类的规定,通过童蒙读物的传 播,甚至通过祭祀以及仪式中常常有的娱 由此表明通过多种方式传 乐性戏曲、说唱,把上层人士的知识、思 播理学。 想与信仰,广泛地传递到了民众之中……
⑤程朱理学认为“__理___”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陆王心学 主张“__心___”是万物的本原,“心即理”。因此“心学”也 是“理学”,二者本质相同。
【史论术语·填后背诵】
⑥北宋五子开创了理学;朱熹 建立了理学体系;陆王心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代儒学、宋明理学和明清儒家思想
1、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背景
(1)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也面临许多问题,汉初奉行的黄老之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①政治:王国问题依然存在并不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②民族关系:北方匈奴势力强大,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
③经济: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激化。
(2)董仲舒改造儒家学说,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天人感应”的主张,适应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2、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儒、法、道三者有互补性,汉武帝时,董仲舒继承儒家“仁政”学说,又吸收法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兼采道家、阴阳家的合理观点,对儒家思想进行发挥,使其更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其建议得到采纳。
奠定了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
(1)重要内容
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②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
③针对土地兼并现实,发挥仁政思想,提出““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④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2)积极可取和需要扬弃的有:
①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的主张。
虽然董仲舒的大一统主张充满了唯心的色彩,但是大一统确实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天祖国统一的需要。
所要扬弃的是其中唯心主义成分。
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②“天人感应”学说,源于原始巫术,为君权神授服务,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专制统治长久的。
③“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虽然是从维护统治秩序着想,但是确实有利于中国小农经济的发展,也对今天中国减轻农民负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至于“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因为古今时代背景不同,社会发展不同,就需要区别对待。
今天,随着农村改革的
进一步发展,小农经济必将向大农业经济迈进,正确引导这种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而不能一概套用“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的主张。
④三纲充满专制等级意识,应当扬弃。
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专制等级成分,可以改造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
(3)心态:既要维护君主的权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限制君主暴政。
(4)特点:外儒内法
3、汉武帝尊儒的措施及其影响
措施:(1)思想方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政治方面: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
扩大了官员的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大一统政治基础,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给后世专制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
(3)教育方面: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这是专制政权利用政权的力量兴办教育、提倡儒学,其必然对整个社会的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汉武帝的这三点措施,为儒家思想上升到独尊的地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后来我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延续了两千年之久。
影响:
(1)积极意义:儒家思想成为我国正统思想,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的形成和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推动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2)局限性:①结束各学派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百家争鸣局面彻底结束),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②它的负面作用在古代社会后期日益明显,固步自封,因循守旧,阻滞了学术思想的发展,阻碍了科技文明的进步,导致中国近代的落后。
4、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宋代出现了新的儒家体系,即理学。
程颢、程颐兄弟是北宋时期儒家理学的代表,合称“二程”,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源,天理的核心是“仁”,从而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相结合。
朱熹是南宋时期儒家理学的代表,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王守仁(王阳明)是明代儒家心学的代表人物,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心学。
他宣扬“心外无物”,认为心即理,心是万物的本源;提出“致良知”(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强调“知行合一”。
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
5、朱熹的主要观点:
(1)理气论:认为理先于气,理是万物的本源。
(2)修养论: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仁民爱物,仁者的境界是获得精神自由的同时,还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要达到这个境界就需要个人学习并实践,强调格物致知(格是研究的意思)。
(3)政治理论:强调要“正君心”,才能正纲常,最后才能达到国治、天下平。
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
6、程朱理学的特点、内容及实质:
(1)特点:程朱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从佛、道之中吸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2)内容: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理”或“天理”,“理”是世界的本源。
“理”在社会是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通过“格物致知”贯通“理”。
“存天理,灭人欲”。
(3)实质: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理”、或“天理”,这是一种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依此为理论基础,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思想,而“天理”在人间的体现就是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
可见,程朱理学是儒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适应了地主阶级专制主义进一步加强的需要,是宋、元明清时期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工具。
7、宋明理学的评价
(1)消极: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2)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8、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主要观点。
李贽: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痛恨男尊女卑现象;强调个性发展。
黄宗羲:反君主专制,倡君臣平等,倡法治;主张学校决定是非,限制君权;倡工商皆本。
顾炎武:反君主专制,倡“众治”;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经世致用。
王夫之:主张“循天下之公”,“趋时更新”;认为天下唯器;具有朴素辨证的观点。
9、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共同进步之处
(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
(2)经济上:认为农工商皆本。
(3)学术思想上: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主张学术研究要为现实所用。
10、明清之际思想活跃但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的原因
活跃的因素:
(1)经济、阶级因素: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他们要求反对思想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2)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进步思想家要求挣脱思想束缚,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
(3)政治因素: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制度日趋腐朽;明末清初处于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尖锐的动荡年代。
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景象的原因:
(1)明清之际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小农经济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缺乏民主思想产生、发展所需要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2)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实行文化专制,缺乏宽松的政治文化环境。
11、评价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一方面,这些大胆言论,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不仅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另一方面,这些批判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仍寄希望于贤明君主。
所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他们汲取儒家的民本思想等有益营养,反对理学的不合理部分,是儒学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