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笔记---化学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

高一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

高一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1.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和电子云的结构•元素和化合物•元素: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由不同种原子化合而成的物质•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密度、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反应性、氧化性等2.化学计量•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质量的相对大小•相对分子质量:分子质量的相对大小•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计量关系•平衡系数表示物质的摩尔比例和质量比例•摩尔和质量之间的转化•通过摩尔质量计算物质的质量•通过质量计算物质的摩尔数3.化学反应•反应类型•合成反应:两个或多个物质合成一个新物质•分解反应:一个物质分解成两个或多个新物质•置换反应:一个元素或基团被另一个元素或基团取代•氧化还原反应:电子的转移和氧化态的变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表示•平衡系数的确定•摩尔反应量和反应的限量与过量•摩尔比例和限量摩尔比例的计算4.溶液与溶剂•溶剂和溶质•溶剂:起溶解作用的物质•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解度和饱和溶液•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浓度计算•摩尔浓度、质量浓度和体积浓度的计算5.离子反应•离子的溶解和离解•离子在水中的溶解和离解过程•离子方程式•离子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离子•氧化态和电荷数的变化6.常见实验•实验室安全和基本操作•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实验室仪器的使用方法•实验的设计和操作•酸碱中和实验、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实验等•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数据记录、观察结果和实验结论的推断。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由元素组成,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 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 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运动。

3. 元素周期表-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分为周期和族。

- 周期表示电子能级,族表示最外层电子数。

4.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

-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5.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原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 反应物和生成物通过化学方程式表示。

-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二、化学计算1.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中所含基本单位(原子、分子、离子等)数量的物理量。

- 单位是摩尔(mol)。

2. 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是一摩尔物质的质量,单位是克/摩尔(g/mol)。

3. 气体定律- 波义耳定律:在恒温条件下,气体体积与压强成反比。

- 查理定律:在恒压条件下,气体体积与温度成正比。

- 阿伏伽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等体积气体含有相同数量的分子。

4. 溶液的浓度- 质量百分浓度: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百分比。

- 体积百分浓度:溶液中溶质体积与溶液总体积的百分比。

- 摩尔浓度:溶液中溶质的量(mol)与溶液体积(L)的比值。

5. 酸碱滴定- 滴定是通过已知浓度的溶液来测定未知浓度溶液浓度的方法。

- 酸碱滴定是利用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进行的滴定。

三、无机化学1. 酸碱理论- 阿伦尼乌斯理论:酸是产生氢离子的物质,碱是产生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 布朗斯特-劳里理论:酸是质子的供体,碱是质子的受体。

2. 盐类的水解- 盐类水解是盐在水中溶解后,离子与水发生反应生成酸或碱的现象。

3.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套笔记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套笔记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套笔记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1.1 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构成的-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具有质量、电荷和能量等特性- 化学符号用来表示元素,化学式用来表示化合物1.2 原子的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电子在原子的外层轨道上,带负电荷,参与化学反应第二章: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2.1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反应物转变为生成物,同时 Beginalign 反应热、发光等现象可能发生- 化学方程式可用来描述和表示化学反应2.2 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 Beginalign 吸热或放热,反应进行的条件由温度和反应物浓度等因素决定-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可用火山图表示第三章:离子反应和水的离子产生3.1 离子反应-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可正可负- 离子反应是离子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通常涉及水溶液3.2 水的离子产生- 水分子在溶解过程中发生离解,形成氢离子 (H+) 和氢氧根离子 (OH-)- 水中的 [H+] 和 [OH-] 浓度决定了水的酸碱性, pH 值用来衡量第四章:物质的量和化学计量4.1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用摩尔 (mol) 表示- 摩尔质量是一个物质量和摩尔数的比值,单位是 g/mol4.2 化学计量- 反应物之间的化学计量比例由化学方程式确定- 摩尔比例可用来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关系第五章:原子的量和化学反应5.1 原子的量和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的量用 Avogadro 常数表示,约为 6.0221×10^23 mol^-1 - 相对原子质量用来表示元素的原子质量,单位是 g/mol5.2 化学反应的质量变化- 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可由质量守恒定律和摩尔比例关系计算第六章:气体的性质和气体反应6.1 气体的性质- 气体具有可压缩性、自由扩散性、体积可变性等特性- 气体分子之间存在碰撞,压力是气体分子对壁的碰撞力6.2 气体反应- 气体反应遵循气体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摩尔体积倍性定律用来描述气体反应中的体积比例关系第七章:溶液和溶剂7.1 溶液的组成-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溶质是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溶剂是溶解溶质的介质7.2 浓度的表示和计算- 溶液的浓度可用质量浓度、摩尔浓度、体积浓度等表示- 浓度的计算公式与溶液中的物质量、物质的摩尔数和溶液体积有关这份文档提供了高中化学必修一的全套笔记,主要包括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离子反应和水的离子产生、物质的量和化学计量、原子的量和化学反应、气体的性质和气体反应,以及溶液和溶剂等内容。

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

第1章认识化学学科第1节认识化学科学一、化学的含义和特征1、化学的含义: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2、特征: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3、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化学的形成和发展1661年,英国,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诞生。

1771年,法国,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1803年,英国,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

1869年,俄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

三、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元素的存在状态:物质都是有元素组成的,元素在物质中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存在,在这两种状态下,分别形成单质和化合物。

2、研究物质的顺序:金属非金属→氢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碱含氧酸↓↓盐盐3、氧化物的酸碱性:v1.0 可编辑可修改第1章 认识化学学科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一、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一)Na 的性质1、物理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熔点为℃,沸点为℃,密度为cm 3。

2、化学性质: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 +(稳定结构),还原性极强。

(1)与非金属反应:①4Na+O 2====2Na 2O ②2Na+O 2====Na 2O 2 ③2Na+Cl 2====2NaCl ④2Na+S==== Na 2S(2)与水反应:2Na+2H 2O====2NaOH+H 2↑现象:浮:Na 浮在水面上;熔:融化成一个小球;游:四处游动;响:发出咝咝响声;红:试液变红。

(3)与酸反应:2Na+2HCl====2NaCl+H 2↑(4)与盐反应:①2Na+2H 2O+CuSO 4====Cu(OH)2↓+Na 2SO 4+H 2↑ ②6Na+6H 2O+2FeCl 3====2Fe(OH)3↓+6NaCl+3H 2↑ ③4Na+TiCl 4(熔融状)高温Ti+4NaCl (5)Na 在空气中的一系列变化:Na −→−2O Na 2O −−→−O H 2NaOH −−−→−O H CO 22,Na 2CO 3·10H 2O −−→−风化Na 2CO 3 4Na+O 2====2Na 2O → Na 2O+H 2O====2NaOH →2NaOH+9H 2O+CO 2====Na 2CO 3·10H 2O → Na 2CO 3·10H 2O 风化Na 2CO 3+10H 2O↑ 3、Na 的保存:钠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4篇)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4篇)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节物质的分类1、掌握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组成:分散剂和分散质,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

(2)当分散剂为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3、胶体:(1)常见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血液、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有色玻璃、墨水等。

(2)胶体的特性: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区别胶体与其他分散系常用方法丁达尔效应。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

(3)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体系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Fe(OH)3胶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二)离子反应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1、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如:酒精[乙醇]、蔗糖、SO2、SO3、NH3、CO2等是非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混合物)电解质溶液)。

(3)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能导电的物质:电解质溶液、熔融的碱和盐、金属单质和石墨。

电解质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

固态电解质(如:NaCl晶体)不导电,液态酸(如:液态HCl)不导电。

2、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离方程式:要注意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如:Al2(SO4)3=2Al3++3SO42-二、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水。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要注意配平。

)②拆:把易溶的强电解质(易容的盐、强酸、强碱)写成离子形式。

常见易溶的强电解质有:三大强酸(H2SO4、HCl、HNO3),四大强碱[NaOH、KOH、Ba (OH)2、Ca(OH)2(澄清石灰水拆,石灰乳不拆)],可溶性盐,这些物质拆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一律保留化学式。

绝绝子高中化学必修一完整笔记,最全整理抓紧收藏

绝绝子高中化学必修一完整笔记,最全整理抓紧收藏

绝绝子高中化学必修一完整笔记,最全整理抓紧收藏
绝绝子!高中化学:必修一完整笔记,最全整理!抓紧收藏(Word可打印) -
今天给同学们带来的是高中化学:必修一完整笔记,超级全。

纯纯的干货,让同学们节省时间,都已经整理好了,直接理解+记忆!吃透了,我就不信你还不能拿高分。

--
其实学好化学很简单,掌握好基础就能拿高分,尤其是高一必修一,是基础中的基础。

有句话说得好,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你将基础知识掌握透彻了,那么你就能够轻松面对各种考试。

--
因此,同学们一定要重视起来,一定要好好努力,对得起自己的付出。

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
--
由于篇幅限制,仅部分内容分享。

【完整版:化学必修一】。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笔记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笔记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笔记一、引言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化学的基本概念、物质分类、化学反应和化学量等基础知识。

本章内容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入门和基础,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知识点总结1. 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概念包括物质的组成、分类、化学反应的基本形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本章介绍了这些概念的基本含义和相互关系,为后续化学学习提供了基础。

2. 物质分类物质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章介绍了常见的物质分类方法,如无机物、有机物、酸、碱、盐等。

同时,也介绍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为后续学习提供了基础。

3.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化学学习的核心,本章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同时,也强调了化学反应的条件和影响因素,为后续学习提供了基础。

4. 化学量化学量是化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包括物质的量、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

本章介绍了这些基本概念和单位,为后续学习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三、重点难点分析1. 难点解析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难点之一,本章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并分析了氧化还原反应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才能更好地应用在后续学习中。

2. 重点注意事项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点之一,本章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和单位,并强调了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需要注意物质的量的单位与其他物理量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如何利用物质的量进行化学计算。

四、例题及解题方法1. 基础概念题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1)氧气________; (2)二氧化碳________; (3)氯化钠________。

解答:氧气为O2;二氧化碳为CO2;氯化钠为NaCl。

这些基本概念的考查有助于学生巩固和理解化学基本概念。

2. 氧化还原反应题(1)解释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号前后的物质分别代表什么:CuO+H2Cu+H2O;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类型。

高中化学必修1学霸笔记

高中化学必修1学霸笔记

高中化学必修1学霸笔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一)1. 药品存放安全① 固体→广口瓶液体→细口瓶或滴瓶见光易分解→棕色瓶② 酸性试剂→玻璃塞碱性试剂→橡胶塞③ 氧化剂和还原剂不能一起存放2. 常见意外事故处理① 强碱沾到皮肤——大量水+硼酸② 强酸沾到皮肤——大量水+ 3%~5%NaHCO3溶液③ 有毒有机物沾到皮肤——酒精擦洗④ 酸或碱流到实验桌上——用NaHCO3或__中和,再用水冲洗3.药品的取用固体:粉末状:纸槽、药匙一斜二送三直立块状:镊子、药匙一横二送三慢立液体:直接倾倒或用滴管取4.实验仪器的注意事项试管:加热不超过1/3,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先预热再加热,防止试管骤冷炸裂烧杯:加热时应垫石棉网,使受热均匀溶解物质用玻璃棒搅拌,不能触及杯壁或杯底烧瓶:(圆底烧瓶、蒸馏烧瓶、平底烧瓶)都可以用于装配气体发生装置;蒸馏烧瓶用于蒸馏以分离互溶的沸点不同的物质①圆底烧瓶和蒸馏烧瓶可以用于加热,加热要垫石棉网②液体加入量不能超过容积的1/2蒸发皿:用于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①可以直接加热,但不能骤冷②盛液量不能超过蒸发皿溶剂的2/3③取放蒸发皿应使用坩埚钳坩埚:用于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①把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的泥三角上直接加热②取放坩埚要用坩埚钳③不宜用瓷坩埚熔化烧碱、纯碱及氟化物,它们可和瓷共熔使坩埚造腐蚀④用坩埚钳在夹取高温的坩埚时,应先把坩埚尖端在火焰下预热一下酒精灯:失火时要用湿布盖灭4.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物质分离一贴二低三靠蒸发:给液体加热使液体受热汽化挥发玻璃棒要不断搅拌溶液,防止由局部液体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粗盐提纯:杂质有CaCl2 MgCl2 SO42-NaOH→BaCl2→Na2CO3→HCl蒸馏:利用各混合物中的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物质注意:① 蒸馏烧瓶中要加少量碎瓷片或沸石,防止液体爆沸② 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蒸馏烧瓶支管口的下沿齐平,以测出该出蒸汽的温度③ 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④ 蒸馏烧瓶要垫石棉网⑤ 连接顺序由下至上,由左到右⑥ 先通水,后加热,防止冷凝管炸裂⑦ 刚开始收集到的馏分应该弃去(冷凝管脏)(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可以不用温度计,因为自来水中要出去的杂质都难挥发)沸点低先蒸出,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温度蒸馏水中离子检验:Cl- : 稀HNO3+AgNO3(顺序可换)SO42- : HCl + BaCl2(顺序不可换,因为可能有Ag+)注意:不能把HCl换成HNO3 ,不能把BaCl2换成Ba(NO3)2 因为SO32-+HNO3=SO42-萃取: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萃取剂的选择:①萃取剂与原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都互不相溶②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萃取剂的密度可以比水大,也可以比水小)常见的萃取剂:苯、汽油、煤油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CCl4,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分液:将萃取后良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操作步骤:① 验漏:在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塞上玻璃塞,倒置看是否漏水,再把玻璃塞旋转180°,再倒置② 装液③ 混合振荡:右手压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振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④ 静置分层(放在铁架台上)⑤ 分液: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使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拧开下口活塞放出下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实验: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下而在四氯化碳的溶解度大)现象:原来的碘水呈黄色。

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

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

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一、基本概念1. 物质组成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

2. 物质分类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

3. 物质反应类型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4. 化学计量数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数量的物理量,单位为摩尔(mol)。

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为g/mol。

5. 化学键离子键:由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结合形成的化学键。

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排列顺序。

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列。

2.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三、化学反应原理1.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原理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焓变: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差值,表示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2.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反应速率:表示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单位为mol/(L·s)或mol/(L·min)。

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3. 电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电离平衡: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形成阴阳离子的动态平衡状态。

沉淀溶解平衡:难溶电解质在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动态平衡状态。

【高中化学必修1学霸笔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

【高中化学必修1学霸笔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

【高中化学必修1学霸笔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实验安全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

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三、离子检验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Cl- 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SO42-+Ba2+=BaSO4↓四.除杂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高中化学课堂笔记

高中化学课堂笔记

高中化学课堂笔记篇一: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精选) 第1节认识化学科学一、化学的含义和特征1、化学的含义: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2、特征: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3、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化学的形成和发展1661年,英国,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诞生。

1771年,法国,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1803年,英国,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

1869年,俄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

三、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元素的存在状态:物质都是有元素组成的,元素在物质中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存在,在这两种状态下,分别形成单质和化合物。

2、研究物质的顺序:金属非金属→氢化物↓ ↓ 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 碱含氧酸↓ ↓ 盐盐3、氧化物的酸碱性: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一、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一)Na的性质1、物理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熔点为97.8℃,沸点为882.9℃,密度为0.97g/cm3。

2、化学性质: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稳定结构),还原性极强。

点燃点燃(1)与非金属反应:①4Na+O2====2Na2O ②2Na+O2====Na2O2 ③2Na+Cl2====2NaCl 点燃④2Na+S==== Na2S (2)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现象:浮:Na浮在水面上;熔:融化成一个小球;游:四处游动;响:发出咝咝响声;红:试液变红。

(3)与酸反应:2Na+2HCl====2NaCl+H2↑ (4)与盐反应:①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②6Na+6H2O+2FeCl3====2Fe(OH)3↓+6NaCl+3H2↑ ③4Na+TiCl(熔融状)高温Ti+4NaCl 4 (5)Na在空气中的一系列变化:2222?????Na2CO3·??NaOH??Na?Na2O??10H2O????Na2CO3 OHOCO,HO风化4Na+O2====2Na2O → Na2O+H2O====2NaOH → 2NaOH+9H2O+CO2====Na2CO3·10H2O → Na2CO3·10H2O风化Na2CO3+10H2O↑ 3、Na的保存:钠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笔记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笔记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笔记(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笔记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分为必修和选修,高一化学有许多需要记忆的知识,例如化学方程式、化学实验、化学元素等等。

高中化学课堂笔记----化学必修1

高中化学课堂笔记----化学必修1
3
mc/g 位单的ρ度密虑考�M/W )液溶(V ρ =)质溶(M/�质溶�m=)质溶(n 而� )液溶(V/)质溶(n=C 据根�断推 【 。C 度
浓量的质物的质溶求�M 为量质尔摩质溶�V 为积体液溶� � mc/g�ρ为度密液溶�W 为数分量质质溶液溶某知已
3
� mc/g 为位单ρ中其�M/Wρ0001=C�系关的 C 度浓量的质物与 W 数分量质
1� 32
�系关的间之量个各、3 。量的 质物 B 质溶某含 所液溶积体位单 积体的有具所体 气量的质物位单 量质的有具所质 物量的质物位单 。数子粒含所 C �度浓量的质物 mV �积体尔摩体气 M �量质尔摩
A
N
�尔摩每作读�lom/ 或 lom�位单有 AN
1�
质 物 何 任 lom1 �数常罗德加伏阿 量理物的体集子 粒目数定一量衡 义定 n �量的质物 号符、念概
液溶
变而少多积体液溶取所随不度浓量的质物的质溶某② 。L1 是不定肯积体液溶�体气 者或质溶解溶水 L1 将 �积体的液溶是须必 V 的中式公① lom/L4.22≈mV�下况状准标在即 L4.22 为约积 体占所体气何任 lom1�aPK101�℃0�下况状准标在② 。强压和度温有素因积体尔摩体气响影① 变而化变量的质物其随不量质尔摩的质物种一② 。等相量质子分对相或子原对相其 与上值数在�时位单为 lom/g 以量质尔摩的质物种一① 。 lom 01×20.6≈AN
。液浊、体胶、液溶为分系散分将以可小大子粒质散分据根�时体液为剂散分当�3�
。式方合组种 9 有以可系散分�态状的处所剂散分和质散分照按�质散分和剂散分 剂散分—质物的中其在布分粒微 质散分—质物的粒微成散分 �成组�2� 。系体的到得所中质物�种多或�种一另在散分式形子粒以质物�种多或�种一 �义定�1� �系散分 �类分其及系散分、2 。法类分状树和法类分叉交�法方类分的见常种两、1

关于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关于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关于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很多同学在复习高中化学必修一时,因为之前没有做过系统的总结,导致复习时整体效率不高。

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我精心准备了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内容,欢迎使用学习!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物质的化学变化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C、置换反应(A+BC=AC+B)D、复分解反应(AB+CD=AD+CB)(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

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B、非氧化还原反应2、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

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

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

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书写方法: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3)、离子共存问题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高中化学课堂笔记及答案

高中化学课堂笔记及答案

高中化学课堂笔记及答案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1.1 原子结构-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

- 电子负责带负电荷,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在原子核外围的轨道上。

1.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一种排列有序的化学元素表格,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

- 元素周期表中的水平行称为周期,垂直列称为族。

- 元素周期表的左侧为金属元素,右侧为非金属元素,而位于左侧与右侧之间的元素为过渡金属元素。

1.3 化学键- 化学键是原子间的吸引力或结合力,使得多个原子形成化合物。

- 化合物的化学键可以是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

- 共价键是通过共享电子而形成的,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所形成的。

第二章:化学反应和方程式2.1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 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在反应过程中将转变为生成物。

- 化学反应有时候也会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2.2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 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写在箭头的左侧,生成物写在箭头的右侧。

- 化学方程式必须保持物质的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2.3 反应类型-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双替反应等不同类型。

- 合成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物质结合形成一个新的物质。

- 分解反应是指一个物质分解为两个或更多的物质。

第三章:化学计量和摩尔概念3.1 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的质量相对于其摩尔数的比值。

- 摩尔质量可以用原子质量单位来表示,常用单位为克/摩尔。

3.2 摩尔计量- 摩尔计量是指在化学反应中,通过摩尔比例关系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变化。

-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

- 摩尔计量是化学计算中重要的概念之一。

3.3 极限反应和实际产率- 极限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限制物质完全反应所能产生的最大产物。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氯和钠考点大全笔记(带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氯和钠考点大全笔记(带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氯和钠考点大全笔记单选题1、用10mL0 .1mol·L-1的BaCl2溶液恰好使相同体积的Fe2(SO4)3.ZnSO4和FeSO4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

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A.3:2:2B.1:2:3C.1:3:3D.3:1:1答案:C用10mL0 .1mol·L-1的BaCl2溶液恰好使相同体积的Fe2(SO4)3.ZnSO4和FeSO4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n(BaCl2)= 0 .01L×0 .1mol·L-1=0 .001mol,则三种溶液中n(SO42−)=0 .001mol,n[Fe2(SO4)3]=0 .001mol、3:n(ZnSO4)= 0 .001mol、n(FeSO4)= 0 .001mol,溶液体积相等,所以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0 .00130 .001:0 .001=1:3:3,选C。

2、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粒集合体的物理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常温下1molN2的质量为28gB.1mol某种微粒集合体含微粒数目约为6 .02×1023C.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D.该物理量不能用于描述宏观物质形成的集合体答案:CA.N2的摩尔质量为28g/mol,所以1molN2的质量等于28g,A正确;B.国际计量大会规定:1mol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 .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 .02×1023,B正确;C.根据公式m=n×M可知:质量之比不一定等于物质的量之比,C错误;D.物质的量的计量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或某些微观粒子的特定组合,不可用于描述宏观物质,D正确;答案选C。

3、某化学小组探究卤族元素的性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a~d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夹持装置略)。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知识汇总笔记(带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知识汇总笔记(带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知识汇总笔记单选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NaNO3在通电的条件下电离出NO3-和Na+B.稀硝酸溶液中存在的微粒主要有H+、NO3-和HNO3C.Na2SO4溶于水后,主要以Na+和SO42-形式存在D.BaSO4难溶于水,不属于电解质答案:CA.电离不需要通电,NaNO3在熔融状态或者水溶液的条件下电离出NO3-和Na+,A选项错误;B.稀硝酸是强电解质,其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为H+、NO3-,不存在HNO3分子,B选项错误;C.Na2SO4为强电解质,溶于水后完全电离,主要以Na+和SO42-形式存在,C选项正确;D.BaSO4难溶于水,但其微弱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D选项错误;答案选C。

2、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C.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D.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答案:CA. 氢氧化镁为不溶性弱碱,离子方程式为:Mg(OH)2+2H+=Mg2++2H2O,则不能用H++OH-=H2O来表示,A错误;B. 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2H++2OH-=BaSO4↓+2H2O,不能用H++OH-=H2O来表示,B错误;C. 澄清石灰水与稀硝酸反应,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盐和水,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C正确;D. 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离子方程式为:CO2+2OH-=CO32-+H2O,不能用H++OH-=H2O来表示,D错误;所以答案是:C。

3、H2S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2、CuCl2、FeCl3的混合溶液,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在图示转化关系中化合价不变的元素只有氢、氯、铜B.过程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S2−=CuS↓C.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O2>S>Fe3+D.转化过程中参加循环反应的离子只有Fe2+、Fe3+答案:AA.根据图中信息,在图示转化关系中化合价不变的元素只有氢、氯、铜,故A正确;B.过程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2S=CuS↓+2H+,故B错误;C.根据反应III得到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Fe3+>S,根据反应I得到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O2>Fe3+,故C错误;D.转化过程中参加循环反应的离子有Cu2+、Fe2+、Fe3+,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A。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6篇)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6篇)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方法适用范围主要仪器注意点实例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

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课堂笔记---化学必修1篇一: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精选)第1节认识化学科学一、化学的含义和特征1、化学的含义: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2、特征: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3、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化学的形成和发展1661年,英国,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诞生。

1771年,法国,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1803年,英国,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

1869年,俄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

三、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元素的存在状态:物质都是有元素组成的,元素在物质中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存在,在这两种状态下,分别形成单质和化合物。

2、研究物质的顺序:金属非金属→氢化物↓ ↓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碱含氧酸↓ ↓盐盐3、氧化物的酸碱性: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一、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一)Na的性质1、物理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熔点为97.8℃,沸点为882.9℃,密度为0.97g/cm3。

2、化学性质: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稳定结构),还原性极强。

点燃点燃(1)与非金属反应:①4Na+O2====2Na2O ②2Na+O2====Na2O2 ③2Na+Cl2====2NaCl点燃④2Na+S==== Na2S(2)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现象:浮:Na浮在水面上;熔:融化成一个小球;游:四处游动;响:发出咝咝响声;红:试液变红。

(3)与酸反应:2Na+2HCl====2NaCl+H2↑(4)与盐反应:①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②6Na+6H2O+2FeCl3====2Fe(OH)3↓+6NaCl+3H2↑③4Na+TiCl(熔融状)高温Ti+4NaCl 4(5)Na在空气中的一系列变化:2222Na2CO3·??NaOH??Na?Na2O??10H2O????Na2CO3 OHOCO,HO风化4Na+O2====2Na2O → Na2O+H2O====2NaOH →2NaOH+9H2O+CO2====Na2CO3·10H2O → Na2CO3·10H2O风化Na2CO3+10H2O↑3、Na的保存:钠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4、Na的用途:钠和钾的合金可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高压钠灯;金属冶炼。

(二)Na2O的性质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不可燃。

2、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Na2O+H2O====2NaOH(2)与酸反应:Na2O+2HCl====2NaCl+H2O(3)与非金属反应:Na2O+CO2====Na2CO33、Na2O的用途:制NaOH,Na2CO3(三)Na2O2的性质1、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

2、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放出大量的热)(2)与非金属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放出大量的热)(3)与酸反应:2Na2O2+4HCl====4NaCl+2H2O+O2↑3、Na2O2的用途:作供氧剂、漂白剂、强氧化剂【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至过量】:无明显现象,加热溶液后生成气体。

2NaOH+CO====NaCO+HO+O↑ → 2NaHCO加热NaCO+HO+CO↑ 2232232322【向Ca(OH)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至过量】: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消失,加热溶液后生成沉淀和气体。

Ca(OH)2+CO2====CaCO3↓+H2O → CaCO3+H2O+CO2===Ca(HCO3)2 → Ca(HCO3)2加热CaCO3↓+H2O+CO2↑二、研究物质的基本程序:观察物质外观→ 预测物质性质实验和观察→ 解释和结论进一步研究↓↑发现特殊现象,提出新问题(一)氯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能溶于水,易液化,密度大与空气。

2、化学性质:(1)与金属反应:①与钠反应:2Na+Cl点燃2NaCl 剧烈燃烧,黄色火焰、生成白烟。

2②与铁反应:2Fe+3Cl2点燃2FeCl3剧烈燃烧,生成棕褐色/红褐色烟。

③与铜反应:Cu+Cl点燃CuCl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烟。

22规律:变价金属与Cl2反应一般生成高价金属的氧化物。

(2)与非金属反应: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Cl点燃2HCl 苍白色火焰,瓶口内壁出现白雾。

22②氢气与氯气混合光照:H2+Cl2光照2HCl发生爆炸。

(3)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H2O, HClO(弱酸)?分子:Cl2, ? 氯水呈黄绿色氯水有漂白性?新制氯水中的微粒? ????Cl,ClO,(OH)?离子:H,?呈酸性生成AgCl沉淀?(4)与碱反应:①2Cl+2Ca(OH)2====CaCl2+Ca(ClO)2+2H2O2====CaCl22====Ca(ClO)2+2H2O22O2O(5)与盐反应:22Cl2+2NaBr====NaCl+Br23、氯气的用途:用来制造盐酸、有机溶解剂和杀菌消毒剂。

(二)HClO的性质1、不稳定性:2HClO光照2HCl+O2↑2、强氧化性:漂白粉和消毒剂的主要成分:Ca(ClO)2+H2O+CO2====CaCO3↓+2HClOCa(ClO)2+2HCl====CaCl2+2HClO2NaClO+H2O+CO2====Na2CO3+2HClO【制漂白剂: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3、弱酸性:HClO的酸性比H2CO3还弱。

【工业上电解NaCl溶液制取Cl、NaOH、H:2NaCl+2HO通电2NaOH+H↑+Cl↑】 22222【实验室制氯气:MnO2+4HCl(浓)加热MnCl2+Cl2↑+2H2O】第1章认识化学学科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一、物质的量(n)1、定义:它是一个描述宏观物质中所含有的微粒数目的多少的一个物理量。

2、单位:摩尔,简称摩,符号是mol。

3、阿伏伽德罗常数(NA):0.012kgC所含的碳原子数目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

12 1mol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均为NA个。

NA =6.02×1023 mol-14、公式:n =NA N:微粒数。

二、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

1mol的任何物质的质量,以g为单位时,它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分子质量。

2、单位:g· mol-1(g/mol)或kg· mol-1(kg/mol)。

3、公式:n =三、摩尔体积(Vm)1、定义: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的摩尔体积。

2、单位:L· mol-1(L/mol)或m3· mol-1(m3/mol)3、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 mol-1。

(标准状况:指温度为0℃、压强为101kPa的状况,简称STP。

)4、公式:n =m5、书写规律:①在相同条件下,1mol气体所占的体积比1mol固体或液体所占的体积大得多。

②在相同条件下,1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不同,而1mol气体的体积却几乎完全相同。

③在相同条件下,决定物质的体积的微观因素:气体体积大小1、粒子数目固、液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2、粒子(半径)大小的主要因素3、粒子间的平均距离【阿伏伽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pVn四、物质的量浓度(cB)1、定义: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2、单位:mol· L-1(mol/L)或mol· m-3(mol/m-3)。

3、公式:n B=c B×V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1)主要仪器: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托盘天平(砝码)、药匙、量筒。

容量瓶:①常用于配置一定体积的、浓度准确的溶液。

②规格:100mL、250mL、500mL、1000mL瓶上通常标注有温度、容量、刻度线。

(2)配置步骤:①计算②称量(量取)③溶解(冷却至室温20℃)④转移⑤洗涤:2-3次。

⑥摇匀⑦定容:加水至刻度线下1-2cm处,在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⑧摇匀⑨装瓶贴标签五、化学中的一些定量关系1、化学方程式中的定量关系H2+ Cl2====2HCl1: 1 :2 (分子数之比)2g : 71g:73g (质量之比)1mol: 1mol :2mol (物质的量之比)1: 1 :2 (体积之比)1mol: 22.4L :44.8L (标况下,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关系)22.4L : 71g:2mol (标况下,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质量的关系)2、物质的量与各种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篇二:高中化学课堂笔记----化学选修4笔记化学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 △H 为“-”或△H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H 为“+”或△H >0☆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小结:1、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2、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放热反应,体系能量降低,△H为“-”或小于0 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吸热反应,体系能量升高,△H为“+”或大于03、反应热数值上等于生成物分子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之差二、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2.意义:既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又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三、燃烧热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