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北宋的政治ppt优秀课件20 人教版共27页
合集下载
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 (共24张PPT)
![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 (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12e9c11f78a6529647d53f5.png)
• 统一了南方和中原地 区
注意:北宋的统一只是消除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状态,不 是全国的统一,北宋的统治区域,只是原来的五代十国的 范围,那时,东北还有辽、西北有高昌、西南有吐番和大理 等,呈现的是几个民族政权并存的局面。
979年,宋太宗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结束了五 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太祖问:“天下自唐 季以来,数十年间,帝 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 生民涂炭,其故何也?” 赵普回答:“此非他故, 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 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宋太祖 (960 — 976年)
北宋的建立是否标志着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割据 局面结束了呢?
平定南方各国和 攻取北汉以及收复幽 云十六州,是完成全 国统一必不可少的两 但是这 大历史任务 。 两件事不可能同时进 行,而只能根据实际 力量,按照轻重缓急, 来确定用兵先后。
“先南后北” “先易后难”
宋太祖和后继者按 • 方针: 照先南后北的方针, 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 • 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政权,结束了五代十 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 结果:
发展科举制
考试分三级
严格考试程序(殿试)
后世考 试中密 封试卷 制度的 起源
减少考试科目
发展的评价
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出现员冗滥的局面
严密考试方法,实行糊 名法 增加录取名额
总结: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
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吸取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人称雄干政的教训,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因为文 人不懂军事造成了军队战斗力低下。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北宋 汪洙《神童诗》
科举制的完善——文官体制的基础
一、考试制度的规范化 三级考试,以后成为定制 二、考试规则的严密化 弥封、誊录等规则使 考试更加公正和公平 三、考试内容的实用化 增加策论考试,更 能选拔治国之才 “惟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 ——朱胜非引“前辈诗”
注意:北宋的统一只是消除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状态,不 是全国的统一,北宋的统治区域,只是原来的五代十国的 范围,那时,东北还有辽、西北有高昌、西南有吐番和大理 等,呈现的是几个民族政权并存的局面。
979年,宋太宗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结束了五 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太祖问:“天下自唐 季以来,数十年间,帝 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 生民涂炭,其故何也?” 赵普回答:“此非他故, 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 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宋太祖 (960 — 976年)
北宋的建立是否标志着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割据 局面结束了呢?
平定南方各国和 攻取北汉以及收复幽 云十六州,是完成全 国统一必不可少的两 但是这 大历史任务 。 两件事不可能同时进 行,而只能根据实际 力量,按照轻重缓急, 来确定用兵先后。
“先南后北” “先易后难”
宋太祖和后继者按 • 方针: 照先南后北的方针, 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 • 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政权,结束了五代十 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 结果:
发展科举制
考试分三级
严格考试程序(殿试)
后世考 试中密 封试卷 制度的 起源
减少考试科目
发展的评价
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出现员冗滥的局面
严密考试方法,实行糊 名法 增加录取名额
总结: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
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吸取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人称雄干政的教训,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因为文 人不懂军事造成了军队战斗力低下。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北宋 汪洙《神童诗》
科举制的完善——文官体制的基础
一、考试制度的规范化 三级考试,以后成为定制 二、考试规则的严密化 弥封、誊录等规则使 考试更加公正和公平 三、考试内容的实用化 增加策论考试,更 能选拔治国之才 “惟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 ——朱胜非引“前辈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课北宋的政治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课北宋的政治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abd9842ee009581b6ad9eb66.png)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下 册第课 北宋的 政治课 件PPT
重武轻文的影响:宋朝的重文轻武,扭转了五代
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 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
材料研读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 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下 册第课 北宋的 政治课 件PPT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下 册第课 北宋的 政治课 件PPT
北宋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①_陈__桥__驿__发动兵变, 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②_宋__,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
局部统一: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③_先__南_后__北___的统一
确的是( A )
• A、废除知州设置,直属中央 • B、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 • C、在各知州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 D、地方设置转运使
• 9、下列不属于宋朝科举制发展的影响的是( D )
• A、在宋朝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 B、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 C、造就了宋朝的文治局面 • D、促使文人投入诗词创作之中
治 央 施 削弱相权
集
权
控制地方:派⑦_文__臣____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
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在各州府设置⑧__通_判_____,以
分化知州的权力;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陆续在各地设置
⑨__转__运__使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 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下 册第课 北宋的 政治课 件PPT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完美版)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20d779674afe04a1b171de22.png)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
阅读P29相关史事“杯酒释兵权” 思考:为什么宋太祖要这么做?
宋太祖担心大将拥有兵权会危及他的统治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
背景:
唐末五代,军阀武将飞扬跋扈,影响到政局 的稳定,宋初统治者牢记这个教训。为了巩 固统治,宋太祖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在客 观上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但强化了 为当官而读书的观点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
影响: 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
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 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宋太祖赵匡胤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
(2)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 地位的政策,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
宋太宗赵光义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
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 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 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
1.“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 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 D )
A.刘备 B.苻坚 C.李世民 D.赵匡胤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的是( D ) A.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B. 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 C. 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D. 在地方上设节度使,掌握经济和军事大权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
阅读P29相关史事“杯酒释兵权” 思考:为什么宋太祖要这么做?
宋太祖担心大将拥有兵权会危及他的统治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
背景:
唐末五代,军阀武将飞扬跋扈,影响到政局 的稳定,宋初统治者牢记这个教训。为了巩 固统治,宋太祖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在客 观上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但强化了 为当官而读书的观点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
影响: 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
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 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宋太祖赵匡胤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
(2)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 地位的政策,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
宋太宗赵光义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
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 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 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
1.“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 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 D )
A.刘备 B.苻坚 C.李世民 D.赵匡胤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的是( D ) A.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B. 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 C. 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D. 在地方上设节度使,掌握经济和军事大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1北宋的政治课件 (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2.1北宋的政治课件 (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b415868336c1eb91a375d59.png)
经济 军事
文化
重文轻武,选拔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官吏,逐渐形成文臣统兵的格 局。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发展科举制。
请同学们继续合作完成,北宋中央 集权的加强有什么影响?
材料一:宋将官、职分离,官成为一种待遇。
知其官不知其职者,十有八九,另将旧官制一
应保留。到北宋中期,各级官僚达到17000多
人。这比实际所需人数多出两倍,庞大的官僚 机构中,有时三五个人担任同一项官职。 ——《文献通考》卷32
(2)赵普为宋太祖提出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措施?
杯酒释兵权的目的是什么?
二、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阅读课文,找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小组合作,完成下表。
项目 政治 措 施
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设立若干副宰相;还设 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方上,派文臣担任 各地方州县的长官,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以控制知州权利的扩 大;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利。 派文员到地方管理财政。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利,除一部分留作地 方上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在地方上还陆续设 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地方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还定期换防,隔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将互不相识。
税收由中央掌控,在地 方设置转运使
加强行 政权 加强 财权
宋太祖 强化中 央集权
影响
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 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人物
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
分裂割 据局面 的结束
方针
先南后北
结果
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 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原因
为防止唐末以来的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共26张PPT)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7f341b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6.png)
获得功名的人实际也占据了朝中的显要位置。文官制度成功地将大量人才收罗进了政府,同时通过诱人的仕途消除了才俊之士图谋不轨的威胁。1148年至1256年间的进士中,有一半以上三代均为布衣,可见科举制度网罗人才之力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种文官制度的成功,后世再未发生陈桥兵变那样的篡位事件。——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宋太祖的疑惑是什么?目标是什么?
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治动荡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处理?
话说宋太祖黄袍加身之后,忽一日把老战友们召进宫来,把酒言欢。半酣之际,太祖从容坦言,担心诸位可能在下属的邪恶引导之下被迫篡权。功臣宿将慌忙请示该怎么办。太祖说:“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好富贵者,不过欲多积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尔曹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我且与尔曹约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不亦善乎!”功臣如蒙大赦,双方成交,皆大欢喜。——赵冬梅《法度与人心》
重文轻武文昌盛
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形成了文臣统兵格局
建立不同于前朝的枢密院制度,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长官为枢密使和枢密副使,主管调动全国军队,分掌军政大权。——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宋太祖为什么要让文官掌握军政大权?
实行了怎样的政策?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的格局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的格局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强化集权固中央
(宋)太祖既得天下,诛李筠、李重进,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戈不自,苍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为天地神人之福也。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司马光《涑水纪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共31张PPT 含)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共31张PPT 含)](https://img.taocdn.com/s3/m/80ec907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6.png)
精兵,则天下自安 赵普分析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
矣.
地方权力大,中央势弱
据此,赵普建议怎么做? 设法收回地方政府的权力,集权于中央。
即夺其政治权、经济权、军事权。
原因
唐末五代,藩镇太重, 1 君弱臣2 强(地方权3力大,
中央势弱)
宋朝建立时,全国仍处于 割据状态,要巩固统治, 结束封建割据,必须加强 中央集权
A.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B. 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 C. 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 D. 在地方上设节度使,掌握经济和军事大权.
2.“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是由于( D )
A.统一文字 B.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 D.重文轻武
3.“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说明宋官员的主
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学习目标
1.知道北宋的建立方式、建立时间、建立者和 都城。 2.掌握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3.了解宋朝实行的重文轻武政策及其影响,了 解科举制在宋朝的发展和作用。 4.通过对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及其影 响的学习,培养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 字元朗。军事家,宋朝开国皇帝。赵 匡胤受柴荣(后周世宗)器重,掌管 殿前禁军。周恭帝即位后不久,赵匡 胤发动陈桥兵变。恭帝被迫禅位,赵 匡胤登基,建立“北宋”。
宋太宗
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 朝廷授予的“阵图” 行军布阵。(受抑制)
这两位皇帝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唐朝受西北少数民族的影响,尚武的风气盛行一时, 唐朝中期以来出现了骄兵悍将飞扬跋扈的局面。
北宋科举制的特点
1.程序严格:州试——省试——殿试; 2.提高进士的地位。 3.方法严密:糊名法,防舞弊; 4.录取名额大增。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29ed2a74b35eefdc8d333d4.png)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 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 ?……”普曰:“……其故非他,节镇(藩镇)太重,君弱臣 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 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
2.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集中 军权
解除 禁军高级将领 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 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军队 将领 , 割断 将领 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集中 行政 权
结果
中央
削弱 相权 ,设宰相、副宰相若干人,共同议政; 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派 文臣 担任州县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
思考二:宋朝为什么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带来了什么影响? 探究 (1)原因: ①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后周禁军统帅,依靠部下将领的拥护,发动 陈桥驿兵变,夺得后周政权,建立宋朝。 ②因为赵匡胤以武力夺位,再加上五代时期,武将夺权的情况特 别多,所以他特别害怕部下掌握兵权的将领效法,不信任武将, 重文轻武,压制武将,防止武将篡位。
(2)影响: ①积极方面: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 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维护了 社会的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方面:兵将分离政策使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 降;政府机构重叠,官吏冗余,效率低下,财政开支庞大;地方 上财政困难;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地方 设置 通判 ,以分知州的权力
设置 转运使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大加强
皇权 大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 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宋朝的相权大幅 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因此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北宋的政治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北宋的政治PPT](https://img.taocdn.com/s3/m/b2606b4d680203d8cf2f2449.png)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北 宋的政 治PPT
唐玄宗统治后期,腐败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北方战乱多
黄巢起义五代(907—960)(中 原地区)
907亡
后后后后后 梁唐晋汉周
由藩镇割据演变而来, 十国(8武91力—夺97权9)
前 蜀
后蜀 吴
南吴 唐越
闽
楚 南汉
南北 平汉
960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北 宋的政 治PPT
两宋300年间,共取士达11万,是历史上科举取士最多 的朝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北 宋的政 治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北 宋的政 治PPT
《励学篇》 ——宋真宗
科举制的发展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唐朝
皇帝 中尚 门 书书 下 省省 省
北宋
皇帝
政事堂 枢密院 三司
增
枢
三
行设
密
司
政参
使
使
知
政军财
事事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北 宋的政 治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北 宋的政 治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北 宋的政 治PPT
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北 宋的政 治PPT
地位低下
地位高
多受制约
待遇好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北 宋的政 治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北 宋的政 治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北 宋的政 治PPT
唐玄宗统治后期,腐败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 北方战乱多
黄巢起义五代(907—960)(中 原地区)
907亡
后后后后后 梁唐晋汉周
由藩镇割据演变而来, 十国(8武91力—夺97权9)
前 蜀
后蜀 吴
南吴 唐越
闽
楚 南汉
南北 平汉
960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北 宋的政 治PPT
两宋300年间,共取士达11万,是历史上科举取士最多 的朝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北 宋的政 治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北 宋的政 治PPT
《励学篇》 ——宋真宗
科举制的发展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唐朝
皇帝 中尚 门 书书 下 省省 省
北宋
皇帝
政事堂 枢密院 三司
增
枢
三
行设
密
司
政参
使
使
知
政军财
事事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北 宋的政 治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北 宋的政 治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北 宋的政 治PPT
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北 宋的政 治PPT
地位低下
地位高
多受制约
待遇好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北 宋的政 治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北 宋的政 治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北 宋的政 治PPT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93a09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a.png)
工商业的繁华
总结词
北宋时期,工商业得到了空前的 繁华,主要得益于城市的发展和
商业的活跃。
城市发展
北宋时期,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 大,如东京汴梁、西京洛阳等城市 成为了商业和文化中心,促进了商 业的繁华。
商业活跃
北宋的商业活动十分活跃,商品种 类繁多,市场遍布全国各地,商人 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商业环境相 对宽松。
PART 06
北宋的政治社会
社会阶层的变化
士族阶层的衰落
随着科举制度的兴盛,士 族门阀的势力逐渐衰落, 平民阶层通过科举考试进 入官僚体系的机会增加。
商人阶层崛起
北宋时期,商业活动日益 繁华,商人阶层崛起,成 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分。
农民阶层的分化
农民阶层内部出现分化, 一部分富裕农民逐渐形成 地主阶层,而贫困农民则 面临更多的生存压力。
PART 04
北宋的政治经济
农业经济的发展
总结词
农业技术进步
农业经济在北宋时期得到了显著的发 展,主要得益于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农 业技术的进步。
北宋时期,农业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如犁耕、灌溉、施肥等技术的改进 ,提高了土地的产出和农业生产的效 益。
土地制度改革
北宋实行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使得土地得以自由买卖和流转,促 进了土地的集中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 高。
改革军事组织等。
对外战争与边疆防备
对辽战争
北宋时期,与辽进行了多次战争,其中最著名的有雍熙北伐和澶渊 之役,这些战争对北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夏战争
北宋与西夏进行了长期的战争,通过战争和外交手段,最终与西夏 达成和平协议,稳定了边疆局势。
边疆防备
北宋时期,为了防止外族的入侵和边疆的骚乱,加强了边疆的防备设 施建设,包括修建城墙、堡垒等。
北宋的政治ppt20 人教版
![北宋的政治ppt20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32ba16dcf84b9d528ea7a5c.png)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北宋的建立
时间: 960年 赵匡胤(宋太祖) 建立者: 方式: 陈桥兵变 都城: 开封 国号: 宋 史称: 北宋
北 宋 结 束 五 代 十 国 局 面
965年 灭后蜀
北宋的统
979
陈桥驿
北 宋
966
东京
• 方针: 先南后北,先
978 年
963年
• 结果: 统一了中原和
970年
• 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 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 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唐 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故,方镇太重 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唯稍夺其 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 赵普认为五代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励学篇》 ——宋真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神
万般皆下品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朝为田舍郎 将相本无种
营造了浓厚
促进宋朝科技、
重文轻武的弊端
北宋年间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表格
见P32知识拓展
北宋的建立
收回兵权
北 宋 的 政 治
宋太祖加强 中央集权
中央:分化相权
地方上:控制行政权、财
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重文轻武
抬文抑武,文臣统兵 发展科举文教事业
小测
1、北宋的建立 960年 赵匡胤(宋太祖) 时间:________ 开国者:_________ 陈桥 兵变 开封 方式:_______ 都城:_______ 2、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宋朝通过抓兵权、削弱相权、控制地方行政权、财权等措 中央集权 皇权 大大加强。 _______________ 得到强化,_________ 3、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实行了 文臣 掌握军政大权;(2) 这一政策的措施有(1)重用______ 文臣统兵 ”格局;(3)注重发 文官地位,逐渐形成“__________ 科举制 革和发展了______ 。 政 4、影响: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有利于__ 社会安定 。 __________
北宋的政治
北宋的建立
时间: 960年 赵匡胤(宋太祖) 建立者: 方式: 陈桥兵变 都城: 开封 国号: 宋 史称: 北宋
北 宋 结 束 五 代 十 国 局 面
965年 灭后蜀
北宋的统
979
陈桥驿
北 宋
966
东京
• 方针: 先南后北,先
978 年
963年
• 结果: 统一了中原和
970年
• 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 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 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唐 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故,方镇太重 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唯稍夺其 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 赵普认为五代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励学篇》 ——宋真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神
万般皆下品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朝为田舍郎 将相本无种
营造了浓厚
促进宋朝科技、
重文轻武的弊端
北宋年间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表格
见P32知识拓展
北宋的建立
收回兵权
北 宋 的 政 治
宋太祖加强 中央集权
中央:分化相权
地方上:控制行政权、财
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重文轻武
抬文抑武,文臣统兵 发展科举文教事业
小测
1、北宋的建立 960年 赵匡胤(宋太祖) 时间:________ 开国者:_________ 陈桥 兵变 开封 方式:_______ 都城:_______ 2、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宋朝通过抓兵权、削弱相权、控制地方行政权、财权等措 中央集权 皇权 大大加强。 _______________ 得到强化,_________ 3、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实行了 文臣 掌握军政大权;(2) 这一政策的措施有(1)重用______ 文臣统兵 ”格局;(3)注重发 文官地位,逐渐形成“__________ 科举制 革和发展了______ 。 政 4、影响: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有利于__ 社会安定 。 __________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8d54b20b4c2e3f56276312.png)
削相权
皇帝
皇帝
丞相
丞相 枢密使 三司使
参知政事
事无不统Biblioteka 副相 军权 财权分化事权(多人,多重机构)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
控地方
兵
罢节度使兵权 ,收地方精兵
钱
1.取消节度使的截留特权 2.设转运使,监控地方财政
权
1.派文臣做知州
2.州县长官,三年一换
3.设置通判分知州权力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
回答: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初在中央和地方 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
学习目标
掌握北宋的建立和统一。 了解赵匡胤加强集权的具体措施。 知道北宋重文轻武的国策。 学会站在历史的角度辩证看待宋初政治制度与国 家发展的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
兵变夺天下
北宋的建立和统一
朝代信息卡
时间: 960 年
中国自三人代物以后:,得国赵最匡正者胤,惟汉与明。匹夫起事,无凭籍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 之意。——孟森《明清史讲义》 事件: 陈桥兵变
矣.
权
钱兵
吾欲息天下 之兵,为国家长 久之计,其道何 如?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
集权安天下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
控军权
(1)解除禁军将领兵权
加强 (2)统调分离
禁军 (3)地方禁军定期换防
驻地
将1
(4)收地方精兵
驻地
将3
驻地
将2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
课 堂 小 结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
皇帝
皇帝
丞相
丞相 枢密使 三司使
参知政事
事无不统Biblioteka 副相 军权 财权分化事权(多人,多重机构)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
控地方
兵
罢节度使兵权 ,收地方精兵
钱
1.取消节度使的截留特权 2.设转运使,监控地方财政
权
1.派文臣做知州
2.州县长官,三年一换
3.设置通判分知州权力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
回答: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初在中央和地方 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
学习目标
掌握北宋的建立和统一。 了解赵匡胤加强集权的具体措施。 知道北宋重文轻武的国策。 学会站在历史的角度辩证看待宋初政治制度与国 家发展的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
兵变夺天下
北宋的建立和统一
朝代信息卡
时间: 960 年
中国自三人代物以后:,得国赵最匡正者胤,惟汉与明。匹夫起事,无凭籍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 之意。——孟森《明清史讲义》 事件: 陈桥兵变
矣.
权
钱兵
吾欲息天下 之兵,为国家长 久之计,其道何 如?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
集权安天下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
控军权
(1)解除禁军将领兵权
加强 (2)统调分离
禁军 (3)地方禁军定期换防
驻地
将1
(4)收地方精兵
驻地
将3
驻地
将2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
课 堂 小 结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北宋的政治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北宋的政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dfd355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5.png)
小组合作探究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
军事
政治
经济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军事上措施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经常调换军队将领,使
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产生了什么影响?
创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思考一下,五代十国的政权特点? 五代十国时期,政局动荡不止,王朝个个短命。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 客观上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但强化了为当官而读书的观点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宋朝发展文教事业的表现有哪些?
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君臣礼仪的变化说明了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北宋的政治 PPT课件20 人教版
![北宋的政治 PPT课件20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dbb0e0ce2f0066f4332214.png)
北宋的军队
• 禁军是北宋的正规军,又称上军,由各地军队 调而成。宋太祖为了控制兵权,对禁军进行了 一半部署在京师,另一半安置在各地。 • 厢军是地方军,很少进行军事训练,多从事工 因而也称为“役兵”。 • 乡兵,分处在各地,战时征召,闲时务农,类 质。
兵不识将,将
军队驻 防地 将
皇帝 财政 行政
但造成了机
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即位后的 守信等大将饮酒,酒 宋太祖说:“我当上 们,可现在我整夜都 众将忙问其故,宋太 “如果有一天,你们 袍加身,你们也会身 众将知道受到猜疑, 指明一条生路。宋太 家置产,享受清福。 些大将纷纷称病辞职 这就是“杯酒释兵权 历。
内重 • 北宋的军队分为禁军、厢军和乡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许多人企求着生活的完美结局,殊不知美根本不在结局,而在于追求的过程。 2、慢慢的才知道:坚持未必就是胜利,放弃未必就是认输,。给自己一个迂回的空间,学会思索,学会等待,学会调整。人生没有假设,当下即是全部。背不动的,放 下了;伤不起的,看淡了;想不通的,不想了;恨不过的,抚平了。 3、在比夜更深的地方,一定有比夜更黑的眼睛。 4、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5、从来不跌倒不算光彩,每次跌倒后能再站起来,才是最大的荣耀。 6、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 7、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8、有些人,因为陪你走的时间长了,你便淡然了,其实是他们给你撑起了生命的天空;有些人,分开了,就忘了吧,残缺是一种大美。 9、照自己的意思去理解自己,不要小看自己,被别人的意见引入歧途。 10、没人能让我输,除非我不想赢! 11、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开的更加灿烂。 12、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再也不能赢回来。 13、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以后不要停止;不管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以后不要后悔。 14、当你决定坚持一件事情,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15、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 16、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17、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困惑谁都有,但成功只配得上勇敢的行动派。 18、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19、如果你真的愿意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最差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20、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1、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22、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轻言放弃。 23、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24、每天醒来,敲醒自己的不是钟声,而是梦想。 25、你不能拼爹的时候,你就只能去拼命! 26、如果人生的旅程上没有障碍,人还有什么可做的呢。 27、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可是我们的未来是自己去改变的。励志名言: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28、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9、人生就像一道漫长的阶梯,任何人也无法逆向而行,只能在急促而繁忙的进程中,偶尔转过头来,回望自己留下的蹒跚脚印。 30、时间,带不走真正的朋友;岁月,留不住虚幻的拥有。时光转换,体会到缘分善变;平淡无语,感受了人情冷暖。有心的人,不管你在与不在,都会惦念;无心的 情,无论你好与不好,只是漠然。走过一段路,总能有一次领悟;经历一些事,才能看清一些人。 31、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可是我们的未来是自己去改变的。 32、命好不如习惯好。养成好习惯,一辈子受用不尽。 33、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北宋的政治PPT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北宋的政治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7d668baf1ffc4fff47ac20.png)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北宋的政治PPT 优秀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北宋的政治PPT 优秀课 件
文臣统兵的代表:欧阳修
《劝学诗》
宋真宗(北宋第3位皇帝) 富家不用买良田, 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 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 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 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 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朝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北宋的政治PPT 优秀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北宋的政治PPT 优秀课 件
如果以树干指中央
或皇帝,以树枝指地方。
地
那么根据北宋的统治措
地
方
施,我们可以把北宋政
方
地
治的特点概括为:
方
强干弱枝
加强树干,削弱枝叶。比喻削减地
中
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
一、北宋的建立
北宋
一、北宋的建立
1、时间: 960年
2、建立者: 赵匡胤(宋太祖)
3、过程: 陈桥驿兵变(P28“相关史事”)
4、定都: 东京(今河南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
北宋
先
南
后
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北宋的政治PPT 优秀课 件
宋太祖死后, 其弟赵光义登 基为帝,称宋 太宗。
宋太宗时, 灭吴越、闽南、 北汉,结束了 五代十国的分 裂割据局面, 基本实现了局 部统一。
加强财政权(“钱”)
重文抑武,文臣统兵
发展科举文教事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北宋的政治PPT 优秀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北宋的政治PPT 优秀课 件
1、“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这 一诗句中的“唐宗”“宋祖”分别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两位 皇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