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负载词及其翻译
英汉文化负载词对比
6、其他
• 1、arachnid 所有蜘蛛类节肢动物的总称 • 来自于Arachne(阿拉喀涅)。Arachne是针织和刺绣技
艺高超的少女,曾同Athene举行过刺绣比赛,因不堪忍受 Athene的污染而自尽。Athene后来很后悔,又对她刺绣 的手艺很敬佩,于是就将她变成为蜘蛛,永远地织网; • 2、atlas 地图集 • Atlas(阿特拉斯)是泰坦(Titans)神族之一,因背叛 Zeus而被罚以双肩扛天。由于荷兰地理学家黑凯托 (Mercator)出版的地图集的扉页上,印有Atlas以双肩扛 天的图片而得名“地图集”; • 3、cereal 谷物 • 源于罗马神话中的Ceres(色列斯),她是掌管谷物和大 地的女神,即希腊神话中的Demeter(狄米特); • 二、希腊罗马神话及其文化负载词
1、希腊罗马神话 2、希腊罗马神话衍生出的文化负载词 (及其翻译) 三、中国神话及其文化负载词 四、总结/对比 五、参考文献
• Apple of discourd 不合的根源 • Damon and Pythias 生死之交 A freedom of Pan 无拘无事,无忧无虑
后羿射日
• 羿是一位擅长射箭的天神,即使是小鸟飞过,羿也能一箭把它射落。
•
传说尧当皇帝的时候,有十个太阳一齐出现在天空,给人类带来
了严重地旱灾。土地烤得直冒烟,禾苗全都枯干,甚至铜铁沙石也晒
得软软的快要熔化了。人民更是不好受,血液在体腔里仿佛在沸腾。
翻译中的文化负载词
翻译中的文化负载词
在中文翻译中,文化负载词是指包含了特定文化背景、价值观或习俗
的词汇、表达方式或概念。
这些词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因为直译
可能无法传达其完整的文化内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文文化负载词:
1."福"(fú):这个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的象征意义,表示幸福、吉祥。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贴“福”字(倒贴)在门前或屋内,以寓意带
来好运和好运气。
2. "圣人"(shèngrén):在中国哲学和文化中,圣人指的是道德高尚、悟性超凡的人,比如孔子和孟子。
这个词也会在文学、历史和道德讨
论中被频繁使用。
3. "中庸"(zhōngyōng):这个词来自于《论语》中的一段,意思是
指保持中道、和谐的道德准则。
这个概念在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被广泛
运用于讨论伦理、政治和社会观念。
4."道"(dào):这个词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含义广泛而深邃,
可以指道路、方法、原则、真理等。
在翻译中,需要根据上下文来正确理
解和表达。
5. "风水"(fēngshuǐ):这个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用来描述自然环
境和人类居住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概念。
在中国,风水被广泛运用于建筑、城市规划和室内设计等方面,以追求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这些只是一些例子,实际上中文翻译中存在许多文化负载词,需要谨
慎理解和处理,以确保准确传达源语言的文化内涵。
《黄帝内经》常用文化负载词英译
《黄帝内经》常用文化负载词英译《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典籍,包含了丰富的医学思想和理论。
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这些词汇往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本文将探讨《黄帝内经》中常用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经典著作。
对于“气”这个词的英译是一个难点。
在《黄帝内经》中,“气”通常指“阳气”或“阴气”,是构成人体基本物质和维持生命的重要元素。
在英译中,可以使用“qi”或“vital energy”来表示。
例如,“气滞”可以翻译成“qi stagnation”,“气虚”可以翻译成“qi deficiency”。
对于“阴阳”这两个词的英译也十分重要。
在《黄帝内经》中,“阴阳”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对立物质,是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和生命现象的两大基本范畴。
在英译中,可以使用“yin and yang”来表示。
例如,“阴阳失调”可以翻译成“disruption of the balance between yin and yang”,“阴阳互根”可以翻译成“interdependence of yin and yang”.“五行”也是《黄帝内经》中常用的文化负载词。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属性,是解释自然界变化和人体生理病理的重要理论。
在英译中,可以使用“five elements”来表示。
例如,“五行相生”可以翻译成“the interaction of the five elements”,“五行相克”可以翻译成“the opposition of the five elements”。
对于“脏腑”这个词的英译也需要特别注意。
在《黄帝内经》中,脏腑是指人体内的器官和组织,包括心、肝、脾、肺、肾等。
在英译中,可以使用“zang-fu organs”来表示。
例如,“心悸”可以翻译成“palpitations of the heart”,“腹痛”可以翻译成“abdominal pn”。
文化词语英译
文化负载词分类
•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Nida)将文化负载词 分为以下几类:
• 生态文化(ecological culture) • 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 • 社会文化(social culture) • 宗教文化(religious culture) • 语言文化(linguistic culture
“八字”即生辰八字,负载了中国习俗文化特色。生辰八字用天干地支 表示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合起来是八个字。迷信的人认为根据生 辰八字可以推算出一个人命运好坏。由于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造成了 “八字”这个词汇在译语中的语义空缺。这里译者采用了“文化替换” (cultural substitution)的方法,即以目的语中富于文化色彩或内 涵的意象来代替源语中特有的意象。将“八字”译为“horoscope” (即占星术,是指根据某一特定时刻行星与恒星的位置制成的天宫图 来进行预言,例如预言一个人的未来)。
中国位于东半球,西部是高山,东邻大海。这种地理位置使得秋冬 天西风吹起时,气候干冷。所以,西风在汉语文化中常指秋冬肃杀的 冷风,多用来比喻凄凉、清冷,有时还比喻为日趋没落的腐朽势力, 具有一种贬义。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有:古道、西风、瘦 马。
相反,英国位于西半球,岛屿西邻大西洋,东部是欧洲大陆,当来 自大西洋的西风吹起时,英国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春天来临的象 征,因此在英语文化中,西风是希望和力量的象征。如著名英国浪漫 主义诗人雪莱名诗《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 正是体现 了这一意义。
结语
文化负载词在文学翻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学翻译 及英汉民族文学作品交流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负 载词的处理。我们从对以上五种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讨论了 直译(加注)、音译(加注)、意译(加注)、文化替换 等翻译方法。
翻译概论--文化负载词翻译方法Cultural Loaded Words
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汉的翻译方法【摘要】翻译就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它又是文化的载体。
一种语言它不单为表达它词句半身的字面意义而存在,它与文化和国情是紧密联系的。
所以如何在翻译中更好地体现源语言的文化魅力,则是译者需要不断探索解决的。
【关键词】语言,文化负载词,翻译,归化与异化人类的语言大约有六千余种,若加上各类方言估计上万种。
而每一类语言又有专属于自己的文化背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语言如何多变,表达同一类文化的语言总是大致保持不变。
归属于文化的一部分,语言的表述就是文化的表达;不同语言之间交流就文化间的碰撞。
如何将特殊文化词准确的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文化负载词的概念1.1文化负载词的定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决定了语言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正如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强势和弱势的论断,“强势即强调语言在塑造人类思维方式过程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弱势之说,则是对于初始假说的修正,认为语言、文化和思维之间有相关性,但是地位方式的跨文化差异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胡壮麟,2009,p.163)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是存在决定与相关的联系的。
在一种文化的语言形成定型,而语言就会在文化对人思维的影响中气决定性作用。
所以到后期语言不是用来表达一种文化,而是成为文化的载体,直接成为负载文化的语言。
文化负载词的定义是:“在语言系统中,最能直接体现语言承载的文化信息,反应人类的社会生活的词汇就是文化负载词。
”所以并非所有的词语都有文化负载功能。
例如,“苹果”和“apple”;“书”和“book”;“足球”和“football”;“跳跃”和“jump";“美丽的”和“beautiful”等等这些对等的单纯的词,它们所表达的内在的涵义就是其字面意义,并没有什么文化负载功能。
但是不排除把这些单词放在一些语境中,它便背上了文化的重量。
《文化与翻译》文化负载词的处理
2)王东风(2000:248-253) 1、文外作注: 直译加注释。 2、文内明示: 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3、归化(替换) 4、删除 5、硬译: 按字面照译原文。
3)刘宓庆(2007:248-256) 翻译中文化信息的表现手段:图像(图表)、模仿 (直译)、替代、阐释和淡化(decoloration)。
5) 本源概念的翻译(何元建,2010) 本源概念(indigenous information)指某一 语言社团在自己的历史、文化、社会和思 维方式发展过程中孕育出的特有概念。它 对于另外一个语言社团是外来的(alien)(何 元建,2010:211)。
从语义与语用的角度,信息不外乎有两种:1) 为源语社团与文化和译语社团与文化所共 享,或称通用信息(shared information);2) 为源语社团与文化所独享,或称本源信息 或概念(何元建,2010:211)。
2) 不管是汉译英还是英译汉,小说中的本源概念 就不一样了,译者理论上有自由选择的余地,但 翻译过程中似乎显现出某种模式或者说倾向。即: 意译> 直译> 换译> 省略。 3)对于小说中的本源概念,省略多出现在处理 《書劍恩仇録》中的中国历史和武术功夫概念。 4) 除了上述四种策略(即意译、直译、换译和省略) 之外,没有再观察到其他翻译手法。 ------何元建.论本源概念的翻译模式[J].外语教学与 研究 2010,(5):211-220.
“文化负载词”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 物的词、词组和习语(廖七一,2000: 232)。”
2. 语言层级与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可以在词汇、短语、句子、篇章等 各个层面反映出来,但在词汇层的反映最 直接和明显。
3. Classification of translating methods 1)邱懋如(2000:324-5): l、直译 2、照抄原文 “VCD” 3、音译 4、替换 as strong as a horse(力大如牛) 5、解释 dissident(持不同政见者), go Dutch(各付各的钱) ----邱懋如.文化及其翻译[A]. 2000.
汉英翻译第一章文化负载词
Culture-loaded words
• 1. Please find out the word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assage on page 23. • 2. how does the writer translate these words on the next page? • 3. how do you call these word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 •
文化负 载词的翻译方法 1. 直译法 1)龙舟 2)八宝菜 3)文化大革命 4)纸老虎 5)号脉 6)春节 7)春卷
Dragon boat Eight-treasure pickles Cultural Revolution Paper tiger Feel the pulse Spring Festival Spring roll
• 关于兔儿爷还有一段传说:一年,北京城里忽然起了瘟疫, 几乎每家都有人得了,就治不好。嫦娥看到此情景,心里 十分难过,就派身边的玉兔去为百姓们治病。玉兔变成了 一个少女,她挨家挨户地走,治好了很多人。人们为了感 谢玉兔,纷纷送东西给她;可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别 人借衣服穿,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有时候打扮得像个 卖油的,有时候又像个算命的……一会儿是男人装束,一 会儿又是女人打扮。为了能给更多的人治病,玉兔就骑上 马、鹿或狮子、老虎,走遍了京城内外。消除了京城的瘟 疫之后,玉兔就回到月宫中去了。于是,人们用泥塑造了 玉兔的形象,有骑鹿的,有乘凤的,有披挂着铠甲的,也 有身着各种做工人的衣服的,千姿百态,非常可爱。每到 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她,给她摆上好吃的 瓜果菜豆,用来酬谢她给人间带来的吉祥和幸福,还亲切 地称她为“兔爷儿”、“兔奶奶”。
《红楼梦》中宗教文化负载词翻译
《红楼梦》中宗教文化负载词翻译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仅涉及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
但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迅猛发展,国家和民族间文化对话和交往的领域持续扩大,水准持续加深,“现实地存有着国家间的文化力量博弈,文化大国或强国在国际文化博弈中可能表现为文化扩张或文化渗透,而文化弱国则可能面临这种扩张和渗透的威胁。
”[1]外部世界对中国文化的感知与理解,对中国文化的精髓与价值的理解与认同,都会影响到中国文化形象的树立和文化感召力与吸引力的建构。
这种文化形象与文化感召力,构成了一个中国的对外文化实力。
国家的对外文化实力是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的构筑与增强起到了支撑作用。
所以,捍卫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就是构建国家文化安全堡垒,促动国家文化走出去,在外部建立文化安全先锋。
这个思想,已经得到我国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
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明确提出要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工程,这标志着我国将通过建设文化强国、树立国家文化形象、扩展国家文化感召力来增强国家综合文化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内容和目标。
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对外传播。
中国典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不但是中国文化的结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译为外语的中国典籍为外部世界提供了一条了解中国的渠道,在很多场合甚至是吸引国外人士理解中国、注重中国的重要激发者。
中国典籍的对外传播,首要步骤就是典籍的外译。
较好地传递中国典籍中文化信息的译本,能够宣扬本国的优秀思想文化,拉近中华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之间的距离,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形象,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为中国展开经济等交流开辟良好的国际环境。
而未能准确、清楚地传递文化信息的译本,则会造成中国文化被曲解和解构,中国国家形象和对外吸引力会消损。
文化负载词汉英翻译
文化负载词汉英翻译
Culture-loaded Words
文化负载词是指在某个特定文化中具有特殊意义或情感色彩的词汇。
这些词汇在跨文化交流中容易引起误解或产生文化冲突。
例如,中国
人常用的“红色”代表喜庆和吉祥,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则常
常与危险和警告联系在一起。
为了避免文化冲突,跨文化交流中应当注意文化负载词的使用。
在进
行跨文化交流时,应当尽量使用中性词汇,避免使用具有特殊文化意
义的词汇。
同时,也应当了解对方文化中的文化负载词,以便更好地
理解对方的意思。
除了语言上的文化负载词,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文化负载词,如礼仪、习俗、信仰等。
在跨文化交流中,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是非
常重要的,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交流和合作。
扩展:
文化负载词是跨文化交流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除了语言上的
文化负载词,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文化负载词,如礼仪、习俗、信仰
等。
在不同的文化中,同一件事情可能会被赋予不同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握手是一种常见的问候方式,而在一些东方文化中,握手可能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
在跨文化交流中,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思,避免误解和文化冲突。
同时,也应当尽量使用中性词汇,避免使用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词汇。
如果必须使用文化负载词,应当在交流中进行解释和说明,以便对方更好地理解。
文化负载词在四级考试汉译英中的翻译
文化负载词在四级考试汉译英中的翻译
文化负载词(cultural loaded words)指文化中包含着特定的意义和价值观念的词汇。
在四级考试中,汉译英的翻译中经常会遇到文化负载词,这些词汇的翻译不仅仅是直接转译,更需要考虑其背后的文化含义和价值观念。
下面将结合具体例子来介绍文化负载词在四级考试汉译英翻译中的翻译方法。
1. 面子(mianzi)
在中国文化中,“面子”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常常被用来描述个人形象和社会关系中的尊严和尊重。
当汉语中出现“面子”时,英语中可以使用“face”、“reputation”、“honour”等词进行翻译。
例如,“她一定要赢得这场比赛,否则会失去面子。
”可以翻译为“She must win the game, or she will lose face.”
3. 吉祥如意(jixiangruyi)
4. 孝顺(xiaoshun)
5. 革命(geming)
总之,在四级考试中遇到文化负载词时,要注意翻译的准确性和文化背景的理解。
只有这样才能在汉译英的翻译中准确表达文化含义和价值观念。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共38页文档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文化与翻译》文化负载词的处理解析
从双语平行语料我们观察到四点(何元建, 2010:214): 1) 白皮书属于敏感类文本,也属于所谓权 威性文本(authoritative texts)。之所以敏感, 原因就是传递了本源概念。因此,译者极 少有省略、换译以及意译的选择;唯一可 行的策略就是直译,对直译的文字也不加 注释(原因大概是译者无权或者无权威做出 注释)。
5) 本源概念的翻译(何元建,2010) 本源概念(indigenous information)指某一 语言社团在自己的历史、文化、社会和思 维方式发展过程中孕育出的特有概念。它 对于另外一个语言社团是外来的(alien)(何 元建,2010:211)。
从语义与语用的角度,信息不外乎有两种:1) 为源语社团与文化和译语社团与文化所共 享,或称通用信息(shared information);2) 为源语社团与文化所独享,或称本源信息 或概念(何元建,2010:211)。
2)王东风(2000:248-253) 1、文外作注: 直译加注释。 2、文内明示: 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3、归化(替换) 4、删除 5、硬译: 按字面照译原文。
3)刘宓庆(2007:248-256) 翻译中文化信息的表现手段:图像(图表)、模仿 (直译)、替代、阐释和淡化(decoloration)。
1)白皮书 从已经完成的数据库中,抽出150处政治、 政策、意识形态概念。其中有一处省略:“加 强宣传力度”(无译文) , 有一处意译:“三座 大山”(imperialism,feudalism and bureaucrat-capitalism) ,余下148 处都是直译 (没有一处有注释)。 2)《围城》 从已经完成的数据库中,抽出89处汉文化本 源概念(划线部分)。有42处直译(无注释), 33处意译,14处换译,没有省略。
文化负载词的描述翻译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跨文化 交际能力已成为翻译领域的核心 竞争力之一。通过培养译者的跨 文化交际能力,可以提高翻译的 准确性和流畅性,促进不同文化 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翻译技巧创新在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应用研究
翻译技巧创新定义
翻译技巧创新是指通过运用新的翻译方法、策略和技术,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的过程。
文化负载词的统一翻译
商务合同中的文化负载词需要统一翻译,以确保合同文本 的一致性和规范性。例如,在翻译商务合同中的“不可抗 力”时,需要统一翻译为“force majeure”,以确保合 同各方的理解和执行。
文化负载词的法律意识
商务合同翻译中需要注意法律意识和规范,对于涉及法律 条款和文化差异的词汇需要谨慎处理。例如,“有限责任 ”在中文中通常翻译为“limited liability”,而在英语中 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在文学翻译中,对于具有明显文化特 征的词汇,可以采用直译的方式,保 留原词的文化色彩。例如,在翻译中 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宝黛” 时,可以直译为“Baodai”,保留其 原有的文化内涵。
对于那些无法在目标语言中直译的文 化负载词,可以采用意译的方式,即 通过解释词汇的含义和传达原文的情 感色彩来传达文化信息。例如,《红 楼梦》中的“怡红院”,可以翻译为 “Happy Red Court”,既传达了原 词的含义,又保留了原文的情感色彩 。
可能地保留原文的文化意象和表达方式。
传达原文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02
直译法不仅传达了原文的基本意义,还能够尽可能地传达比喻
和象征意义。
适用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03
对于一些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文化负载词,直译Hale Waihona Puke 是一种较为合适的翻译方法。
文化负载词直译的例子
文化负载词直译的例子文化负载词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富含文化内涵的词语,直译即以源语言中的词汇形式直接翻译成目标语言。
这种翻译方式旨在保留源语言的文化特色,使得目标语言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著所传达的含义。
下面列举一些文化负载词的直译例子,以便理解其应用。
1. "面子" (miànzi):这个词在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它表示个人、家庭或者社会地位的尊重和荣誉。
在直译中,我们可以使用"face"来表达这个意思,例如:"He lost face in front of his colleagues"(他在同事面前丢了面子)。
2. "炒鱿鱼" (chǎo yóuyú):这个词采用了广东话中的俚语,形象地描述被解雇或被开除的情况。
在翻译时,可以使用"get the sack"或者"get fired",例如:"He got the sack for his poor performance"(由于表现不佳,他被解雇了)。
3. "吉" (jí):这个词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好运和吉祥。
在直译时,可以使用"auspicious"或者"lucky"来表达这个含义,例如:"Wearing red clothes during Chinese New Year is considered auspicious"(春节期间穿红色衣服被认为是吉利的)。
4. "文化沙漠" (wénhuà shāmò):这个词用来形容没有文化氛围或缺乏艺术和文化资源的地方。
在翻译时,可以使用"culture desert"来表达这个概念,例如:"This small town is a cultural desert with no museums or theaters"(这个小城镇缺乏博物馆或剧院,没有文化氛围)。
最新 英汉文化负载词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精品
英汉文化负载词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翻译作为一种语际间的交际,既是一种语言的转换过程,也是的移植过程,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英汉文化负载词的文化差异的,供大家阅读查看。
一、引言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
不同的文化在历史背景、社会习俗、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亦在各自的语言中打下了烙印。
作为构筑语言的基本单位,词汇可以窥探一个民族的文化。
文化负载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文化负载词指的是语言词汇系统中客观直接反映该民族独有文化的一类词汇,它是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的反映。
不同文化世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对现实世界的观察方式,因而也就使得自己的语言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独特的风貌和民族特性,文化负载词就是这一特定文化现象的具体体现。
二、文化差异与文化负载词(一)地域环境和生活习俗的差异语言首先是对其所处客观世界的直观反映。
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产生相应的反映客观世界的语言。
英国四面环海,航海和捕捞曾在其国民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词汇中的许多词语与水产有关系,有大量关于海洋、船只、鱼、水的词汇,如anoddfish(怪人),Neveroffertoteachfishtoswim(不要班门弄斧),tospendmoneylikewater(挥金如土)等。
中国地处亚洲大陆,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业文化极其深厚,这充分体现在语言中,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挥金如土”、“气壮如牛”等。
(二)历史发展的差异历史的发展会给语言留下深刻的历史烙印。
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一些标志着某一历史阶段的词汇常会出现,比如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大革命”、“大字报”、“红卫兵”、“走资派”、“臭老九”等,这些词汇在中几乎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词汇。
此外,中西方语言中的词汇深受其作品、文学典故的影响,都很难在对方文化中找到与之对应的词,比如一些源自中国古代传说、小说而至今还在使用的“龙王”、“虾兵蟹将”、“马后炮”、“空城计”等。
《边城》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边城》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的文化最鲜明个性特征体体现在那里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边城》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边城》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文化负载词是文化最鲜明个性特征体现,然而这种反映文化差异的词汇却为文化沟通和翻译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在沈从文的作品《边城》中,大量的文化负载词被使用,突出了作品鲜明的特色。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边城》英译本的研究主要从翻译策略方法以及美学赏析的角度展开。
随着生态学与翻译学的结合,生态翻译学无疑给翻译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助推器!(胡庚申,2008)本文尝试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研究金介甫《边城》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规律,与此同时也能够为生态翻译学提供一个很好的案例分析。
一、《边城》中的文化负载词由于东西方民族在地理生存环境、历史进程、宗教信仰、民族风情和思维方式上存在巨大差异,因而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到具体的中便是词汇的使用。
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words)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
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相当棘手,如果翻译不当就会出现文化亏损,即误将文化差异当做文化共核,以源语的文化模式来硬套目的语,导致交际失败;或以目的语的文化形象重新取代源语的文化形象,交际成功,可留下的遗憾是源语文化亏损!(李勇,2010)文化负载词通常出现在那些极具民族风情特色的文学作品当中。
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文本”,“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说中的顶峰之作”,它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
作品中有大量反映中国湖南乡下农村传统习俗文化和方言特色的词汇,这些文化负载词增加了翻译的难度。
金介甫在翻译的过程中尝试多种方法来再现原文的'特色。
二、生态翻译学理论概述生态翻译学是衍生于本土的一门新兴学科,于2001年由胡庚申教授提出来,至今已走过了十多个年头。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02
技术发展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如利用大数
据和语料库进行翻译比对和优化。
技术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如何确保机器翻译的准确性和
03
文化敏感性。
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的趋势与展望
当前,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正朝着跨学科的方向发展,涉及语言学、文 化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未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将更加注重语 境和文化背景的考量。
总结词
旅游资料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需要注重 传递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和历史信息,同 时要考虑到游客的文化背景和语言水平。
详细描述
旅游资料中的文化负载词是旅游目的地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载体,对于游客了解目的地具有重要意义。在翻译过程 中,译者需要准确传递原文的文化和历史信息,同时要考虑到游客的语言水平和文化背景,使译文更加易于理解 和接受。此外,译者还需要注意译文的规范性和可读性,以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展望未来,翻译界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的深 入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全球范围内的跨文化交流。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5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标准与评 价
翻译标准
准确性
译文应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含义,避免歧义或误解。
流畅性
译文应流畅自然,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易于理解。
文化敏感性
译文应尊重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避免文化冲突或误解。
信息完整性
译文应完整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包括语气、情感和风格等。
评价方法
对比分析法
将原文与译文进行对比,评估译文的准确性、 流畅性和文化敏感性等方面。
读者反馈法
通过调查或测试的方式,收集目标读者对译 文的评价和反馈。
文化负载词汇及其翻译方法研究
文化负载词汇及其翻译方法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翻译作为沟通的桥梁显得尤为重要。
在翻译过程中,文化负载词汇常常给译者带来挑战。
本文将探讨文化负载词汇及其翻译方法,旨在为译者提供更多有效的处理策略。
文化负载词汇是指反映某一特定文化现象的词汇。
这些词汇通常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往往无法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
文化负载词汇的特点包括: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反映某一文化现象、在特定语境下使用。
根据文化负载词汇的特点,翻译方法可分为直译、意译、音译和套译。
直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持原文的形式和意义;意译则是侧重于原文的意义传达,可能牺牲原文的形式;音译是用目标语言中的语音形式来翻译源语言的词汇;套译则是将源语言的文化负载词汇直接套用为目标语言中对应的表达。
各种翻译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如下:直译能保留原文的文化意象,但可能给读者带来理解上的困难;意译更容易被读者理解,但可能丧失原文的文化内涵;音译可以保留原文的文化意象,但可能给读者带来阅读障碍;套译能有效地传达文化信息,但可能不适应所有情况。
为了进一步探讨文化负载词汇及其翻译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我们来看一个具体案例。
例如,“龙”在中文中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但在英文中却不存在对应的词汇。
在翻译“龙”这个词汇时,可以采用音译法,将其翻译为“loong”,以保留其原始发音和文化意象;也可以采用套译法,将其翻译为“dragon”,以避免文化误解。
在总结上述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文化负载词汇及其翻译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对于译者而言,了解文化负载词汇的特点、掌握各种翻译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将有助于提高翻译质量,促进跨文化交流。
然而,目前对于文化负载词汇及其翻译方法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对某些文化负载词汇的翻译方法尚未探明、音译和套译等方法仍有待改进等。
展望未来,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对文化负载词汇的分类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和功能;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化负载词汇,探究更加有效的翻译方法,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在翻译过程中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同时让目标语言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负载词及其翻译
摘要: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讨论了文化负载词,并指出其翻译策略。
作者呼吁
翻译工作者应该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积极的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
1 文化负载词
语言与文化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而词汇在语言诸要素中是最能反映文化的
物质层面,所以受文化的影象也最大。
通过研究一个民族文化内涵词可以了解到
该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及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等(徐珺:2001)。
孙致礼(2000)曾经指出,翻译的最大困难往往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语言所
承载的文化意蕴。
王佐良先生也曾经说过:“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
”刘守华也认为:“不同文化世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对现实世界的观察方式,因而也就使得自己的语言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独特的风貌和民族特性”(刘守华:1992,p.150)。
文化负载词就是这一特定文化现象的具体体现。
文化词汇有多种不同的名称,例如,文化负载词,文化空缺词,词汇空缺等。
如:朱哲2004年3
月在《中国矿业大学学报》上发表的文章:从文学角度论“文化负载词”的汉译英;文化内涵词,如徐珺2001年3月发表在《解放军外国语学报》第24卷上的文章:文化内涵词——翻译中信息传递的障碍及其对策。
虽然名称不一样,但其本质都
是相同的。
正如包惠南指出:“词汇空缺是指原语词汇所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其‘对等语’或‘对应语’”。
换言之,不管是文化词汇、文化内涵词、文化负载词还是文化空缺词等,他们指的都是那些只为某一个民族语言所特有,具有独特的文
化信息内涵,在其他民族的语言中没有包含这样的文化信息。
他们既可以是在漫
漫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也可以是这个民族独创的词。
2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包惠南,包昂(2004:10,11)指出,词汇空缺是指原语词汇所载的文化信
息在译语中没有其“对等语”或“对应语”。
如karaoke,在中国传统词汇中无与之相
对等的词汇,因而无法用准确贴切的词语译出其词义内涵,只得采用音译的办法,同时借用英文字母译为“卡拉OK” ;他们还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等术语在译成英语时,由于西方文化中也没有对应或对等的词语,在多数情况下也只能采用音
译或释义的方法进行翻译”。
他们的话给怎样翻译文化词汇提供了借鉴。
如今翻译界对于文化词汇的翻译
已经达成基本上的共识,那就是在翻译文化负载词的时候应采用音译加解释性译
文的翻译方法。
对于把外文翻译成中文当然用的是汉字读音注音的音译方法,如
前面的卡拉OK。
再如cool翻译成“酷”等。
对于汉语中的文化词汇翻译成外文的
时候,当然就是用汉语拼音,然后加注,或解释性译语的方法。
也正如金惠康(2003,152)所说的:在介绍传统中国文化的汉英翻译中应遵循物从主人,名
从主人,以我为主的翻译策略,凡具有中国特色的独一无二的食物大多宜采用汉
语拼音拼写,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和民族语言的风格。
当然上面主要是讲的音译,事实上对于文化负载词,除了用音译之外还可以
用直译的方法。
例如毛泽东首创的“纸老虎”翻译成英语就直接用了“paper tiger”这
个词现在很多英语词典都已经收录进去了,用来指那些外强中干的人或物,肯定
比英语里面本来就有的“吓走乌鸦”的“稻草人”(scarecrow)要好的多。
再如,丢
脸(lose face),火上加油(to pour oil on the flame),了如指掌(to have
something at one's fingers' ends)。
同样“cold war”翻译成为“冷战”。
对于汉语文化负载词,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作者认为应该主要采取两种
翻译方法,一种是汉语拼音加注或者加解释性的译语;一种是直译加注或者解释
性的译语,其实这两种方法往往杂糅在一起,直译中有音译,音译中有直译,但
都是有解释性的译语在里面。
对于直接用汉语拼音,除了有些在英语世界里已经
很常见,已经为他们所接受的词(例如,kungfu,wushu,dofu,jiaozi,zongzi等)之外,外国人一时间还难以接受,所以加注,或者加上解释性的译语在目前是有
必要的。
例如杨宪益翻译的《红楼梦》里的一个句子“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笑道,“若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中的“东施效颦”,
他是这样翻译的:"If so, she's Tung Shih imitating His Shih..." His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 Tung 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 通过加上的这点解释性的语言,译者把“西施”和“东施”所蕴涵的文化韵味展现无余。
《汉英词典》上对文化词汇的处理基本上是两者皆有,即音译+直译+注释
或解释性的译语。
这种方法是非常可取的,能够很好的传播中国文化。
例如《英
汉词典》里对东施效颦的译法:Dongshi,an ugly woman, knitting her brows in imitation of the famous beauty Xishi(西施), 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 crude imitation with ludicrous effect..
如围魏救赵的译语:besiege Wei to rescue Zhao-relieve the besieged by besieging the base of the besiegers
汉语拼音加解释性译语或者加注,或者直译加注,或者加解释性的译语等等
翻译方法,相信过不了多久,外国人熟悉了,理解了,自然加注的那个“尾巴”就
可以去掉了,文化传播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同样,夏季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最终译为Huwa。
其好处在于彰显和弘扬了
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中国文化,中国的神州七号译为Shenzhou VII spaceship,
中国宇航员译为Taikonaut,都体现了这样的翻译策略。
3 结束语
张后尘先生(2004)认为,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是肤浅的,不经过对话,
东西方的隔阂很难消除。
开展东西方对话的首要任务就是了解英语词汇的不同文
化内涵。
作者同样也认为,西方世界对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的了解何尝不是肤浅的?对于那些负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中国的文化词汇,作为英语工作者,尤其
是翻译工作者,在对外传播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让外国人尝试、清楚的了解、
直到理解、应用融合?而不应该只图当时的通俗易懂而一味的“归化”了这些内涵
丰富的中国文化词汇。
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流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
翻译不仅
仅是“拿来”:把外国的东西引进来,让国人感知到、体验到异国情调,更是要多“给予”,向世界奉献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中国文化,让外国人也体验“中国情调”,让中国文化在世界民族文化之中拥有她应有的地位,汉语也应该为丰富英语语言
作出应有的贡献。
让外国人了解她,理解她,接受她,最后融合其中。
这才是跨
文化交际要达到的目的。
这才是英语工作者要切实做好的事情。
正如包惠南所说的:“语言翻译的根本任务就是传播和交流文化。
”(2004: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