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9-教育心理学作业2(第4—6章)
教育学作业2(4-6)参考答案
《教育学》作业参考答案作业二(4-6)一、简答题:1.简述身心关系。
身心关系,中国古代称“形神关系”,西方则称之为“灵肉关系”。
孟子较早地论述过身与心的关系问题。
他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
夫志至焉,气次焉。
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又说:“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
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又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孟子·公孙丑上》)有三层意思。
第一,心志是形气的主宰。
心志指向哪里,形气便听从指挥往哪里去。
所以要持守住自己的心志,不要伤害自己的形气。
第二,形气不是完全被动的,形气的运动反过来引起心志的变化。
当形气集中到某一点上之后,心志也会跟着发动起来,专注于某一点上。
比如偶然跌倒了,会反过来促使心志专注到跌倒的事情上来。
第三,心志和形气合为一体,表现为人的精神气质。
比如人的浩然之气,它是人的正义感在形气上的表现。
聚集起正义的行为,能养成浩然之气,一旦行为背离了正义,人的形气就显得软弱无力。
所以孟子主张在艰难困苦中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耸动心志,坚忍性格。
理学家进一步发挥孟子的思想,将人性分成气质之性与天命之性。
气质之性是聚集为人体的气所具有的性质。
聚集于人体的气分清气和浊气。
清气清轻向上,是好的气,表现为人的积极向上。
浊气浑浊下沉,是不好的气,表现为人的欲望和惰性。
天命之性纯然天理,表现为人的理性。
读书明理可以变化气质,让天理主宰人的形质。
身心关系其实是没有这么容易说清楚的。
它涉及到一些终极问题,比如心能不能离开身而独力存在?没有心的身是什么样的?身死之后还有没有心?终极问题其实是没有答案的,它超出了理性所能理解的范围,如果一定要寻找答案,只有通过信仰。
但即使把终极问题交给了信仰,人的理性总是会不断探讨这些问题,并且提出许许多多观点迥异的思想。
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二答案
《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2答案(第4---6章)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ﻫ1.简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旳区别答:陈述性知识是有关事物及其关系旳知识,或者说成是有关“是什么”旳知识,它涉及事实、规则、发生旳事件、个人旳态度等。
ﻫ程序性知识是有关“如何做”旳知识,它是一种通过学习自动化了旳有关行为环节旳知识,体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
程序性知识也可以被称之为“技能”。
ﻫ两者旳区别是:第一,陈述性知识是“是什么”旳知识,程序性旳知识是“怎么做”旳知识;第二,陈述性知识是一种静态旳知识,它旳激活是输入信息旳再现;而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动态旳知识,它旳激活是信息旳变形和操作;第三,陈述性知识激活旳速度比较慢,是一种故意旳过程,需要学习者对有关事实进行再认或再现;而程序性知识激活旳速度不久,是一种自动化了旳信息变形旳活动。
2.简述原理学习旳重要形式ﻫ答:原理,也称规则,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间某种关系旳表述,也就是对概念间关系旳言语阐明。
例一规法与规一例法是原理学习旳两种基本方式:例——规法,指再教学中先呈现一系列例证,让学生从例证中概括出原理。
规——例法,指先呈现要学习旳规则,然后用例证来阐明规则。
ﻫ3.增进概念学习有哪些条件ﻫ答:1、提供概念范例,2、运用概念之间旳联系构图,3、消除错误概念4.简述影响原理学习旳条件ﻫ4.简述模式辨认程序和动作环节程序旳学习过程ﻫ答:模式辨认学习就是指学会对特定旳内部或外部刺激模式进行辨别和判断。
模式辨认旳重要任务是学会把握产生式旳条件项,这一任务一般通过概括化和分化来完毕。
动作环节旳学习是指学会顺利执行完毕一项活动旳一系列操作环节。
动作环节一方面以陈述性知识旳形式来习得,然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转变成程序性知识,经ﻫ5、什么是自我调节学习?自我调节历了两个阶段:程序化和程序合成。
ﻫ学习旳模式有哪些?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旳成功、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目旳,积极地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旳过程。
2023《心理学》形考作业2参考答案
心理学作业 2 (第 4~第 6 章)共 100 分,占形考的 20%。
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28 分)1.记忆答: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凡是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及操作过的动作,都会在人们的头脑中留有印记,其中一些印记还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被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
2.陈述性记忆答:程序性记忆主要是指对技能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用技能的记忆,例如关于如何系鞋带和骑自行车的记忆都是程序性记忆。
3.程序性记忆答:程序性记忆主要是指对技能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动知技能术运动技能的记化。
例如,关于如何系鞋带和骑自行车的记忆都是程序性记忆。
4.组块答:组块是短时记忆容量的信息单位。
指将若干单个刺激联合成有意义的、较大信息单位的加工过程,即对刺激的组织与再编码。
因此,组块是加工处理若干刺激的意义单位。
5.精细加工答:精细加工就是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应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是新信息合理化。
6.系列位置效应答:系列位置效应,是指记忆材料在系列位置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包括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系列开头的材料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叫首因效应或者首位效应;系列末尾的材料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叫近因效应或新近效应。
7.思维与想象答:思维是人们以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8.定势答:思维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9.功能固着答:功能固着是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只看到事物的某种典型功能,而看不到该事物其他方面作用的现象。
10.创造性思维答: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11.词频与语境答:词频是指某个单词在书面语言中的使用次数。
任何一种语言交际活动都是具体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的,或者说都离不开什么人说对谁说,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场合说等这些语言使用时的环境,就是通常所说的语境。
《教育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2)
《教育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与行为活动规律的科学。
2. 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严格控制条件,主动引起某种现象,分析研究的方法。
3. 性格:性格是指由人对客现现实稳定的态度以与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
4. 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履行社会交给自己的教育职责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敬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
5. 遗忘: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错误再认和回忆。
6. 健康:不仅是疾病与体弱的消失,而是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7. 身心发展:身心发展是生存期间由于年龄和经验的积累而引起的有规律的身心变化。
8. 主导性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
9. 智力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完成的完善化的智力活动方式。
10. 学习:学习是主体积累经验,建构心理结构,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
表现为持久的行为或潜能变化。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
11. 知识迁移:知识技能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影响。
12.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习者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为提高学习效率,而积极操纵信息加工过程,进行学习方法的选择、运用与调控的方略。
二、填空题1.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 思维的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3.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
4. 情绪一般分为心境、(激情)、应激和热情四种。
5. 期望理论认为,激励力量的大小等于(效价)乘期望值。
6.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倡导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
7. 心理学是一门界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跨界学科。
8. 心理学研究中实验者所要测定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叫(因变量)或依从变量。
9. 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行动)的内部动力。
10. 诱因可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两种。
2024秋国开《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2(第四至六章)答案
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属于( B )。
单选题(5 分)A.策略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2.根据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的看法,学生在进行分数除法的运算时所表现出的是( C )。
单选题(5 分)A.陈述性知识B.观念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策略性知识3.下列关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差异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C )。
单选题(5 分)A.陈述性知识是“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怎样做”的知识B.陈述性知识是一种静态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动态的知识C.陈述性知识激活的速度比较快;而程序性知识激活的速度比较慢D.陈述性知识的激活是输入信息的再现;程序性知识的激活是信息的变形和操作4.甲和乙是同一所学校的语文老师。
两位老师在讲解同一个概念时,甲的方法是联系上下文、结合故事情境进行概念讲解,并让学生围绕概念展开讨论;乙的方法是一次性口头讲解大量概念,接着让学生自行阅读和参加测试。
期末测试的结果发现:甲所教授的学生在概念理解的效果上要更好。
这反映出( C )对概念学习的影响。
单选题(5 分)A.概念的定义性特征B.原型C.讲授概念的方式D.概念之间的联系5.下列关于学习策略的表述,不准确的是(B )。
单选题(5 分)A.勾画、眉批和做笔记是一种认知策略B.复述主要是死记硬背C.不同学科所要求的学习策略可能会不同D.学习策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就能教会的6.网络、聚类、概括属于认知策略中的( C )。
单选题(5 分)A.集中注意策略B.获取与编码策略C.储存和组织策略D.再认和回忆策略7.下列学习策略中,不属于学习策略中的精加工策略的是( D )。
单选题(5 分)A.口述B.做笔记C.类比D.建立时间表8.将学习任务分为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以及不紧急不重要四类,并优先完成重要且紧急的学习任务,这反映了学习策略中的( A )。
单选题(5 分)A.时间管理策略B.学业求助策略C.元认知策略D.储存和组织策略9.元认知是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调节。
教育心理学作业2
教育心理学作业2(第4—6章)参考答案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1、简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
答题要点: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成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它包括事实、规则、发生的事件、个人的态度等。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
程序性知识也可以被称之为“技能”。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陈述性知识是“是什么”的知识,以命题及其命题网络来表征;程序性知识是“怎样做”的知识,以产生式来表征,。
第二,陈述性知识是一种静态的知识,它的激活是输入信息的再现;而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动态的知识,它的激活是信息的变形和操作。
第三,陈述性知识激活的速度比较慢,是一个有意的过程,需要学习者对有关事实进行再认或再现;而程序性知识激活的速度很快,是一种自动化了的信息变形的活动。
2、简述原理学习的主要形式。
答题要点:原理学习的两种基本方式:例—规法和规—例法。
例—规法指在教学中先呈现一系列例证,让学生从例证中概括出原理。
规—例法指先呈现要学习的规则,然后用例证来说明规则。
在实际教学中,例—规法和规—例法两种方式经常结合在一起使用,何时使用何种方式,要根据原理的特点、原理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关系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来选择,但无论使用何种方式,都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原理,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原理的理解与记忆。
还要鼓励学生把原理用于实践,检验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促进概念学习都有哪些条件?答题要点:概念学习就是学习把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集合在一起并冠以一个名称,把不具有此类属性的事物排除出去。
促进概念学习要充分考虑概念获得和运用两个环节,还要考虑影响概念学习的因素,具体来说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提供概念范例(能够代表概念的典型事例,提供适当范例有助于学生掌握概念的主要特征)。
(2)利用概念间的联系构图。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篇:《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
A、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B、1883年霍尔《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文的发表C、1905年,比纳—西蒙两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创建D、冯特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2、教育心理学和其他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C)。
A、系统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分析和综合的原则3、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的人物是(D)。
A、霍尔(Hall,G.S.1844—1924)B、鲍德温(Baldwin J.M.1861—1934)C、詹姆士(James W.1842—1910)D、桑代克(ThorndikeE.L.1874—1949)4、下述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D)。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问卷调查及相关法D、实验室实验5、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B)。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6、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B)。
A、简便易行B、严格控制C、定量研究D、探讨相关关系7、观察法的实施背景应该是(B)。
A.控制条件 B.自然条件 C.以探讨因果关系为目的 D.均衡被试8、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B)。
A.自然实验法B.观察法C.实验室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9、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C)。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10、学校环境中的最重要因素是(B)。
A.学生 B.教师 C.教 D.学《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1、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C)。
A.卡普杰烈夫B.苏霍姆林斯基C.乌申斯基D.布隆斯基12、一切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
电大2011本科心理学作业2 参考答案
电大2010春汉文本科专业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2参考答案(第4—6章)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1.记忆答:记忆是对过去所学经验的保留,是对过去所学经验在需要时不必再加练习即可重现的心理过程。
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答: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记忆与遗忘进行实验研究,检验了不同时间间隔内遗忘量的变化趋,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即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从遗忘曲线可以看出,遗忘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
3.前摄抑制或倒摄抑制答:前摄抑制是先前的学习材料对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是后面学习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
4.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答:意义学习是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的信息。
机械学习是在缺乏某种先前经验的情况下,靠死记硬背进行的学习。
5.原型启发答: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
6.算法策略和启发性策略答:算法策略是指按照一定程序逐步进行尝试,寻找不同问题解决的可能途径,最终找到唯一正确答案的办法。
启发性策略是指先确认和评价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保留一个最佳方案进行尝试,直到获得满意结果为止。
7.复合情绪答:复合情绪是在基本情绪的基础上,通过自我的认知评价所产生的情绪,主要有爱、焦虑、敌意和自我意识情绪。
8.情绪调节答: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包括改变情绪的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和外在表现三个层面。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48分)1.记忆的三个系统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记忆的三个系统包括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是当感觉刺激停止之后头脑中仍能保持瞬间映象的记忆,是记忆系统的第一站,是记忆系统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前的暂时登记。
短时记忆是信息保持在一分钟左右的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过渡。
长时记忆是存储在一分钟以上,甚至是终生的记忆。
记忆的三个系统处在记忆系统的不同阶段,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来自外界的信息首先到达感觉记忆,如果这些停止被注意,它们则进行短时记忆,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加工存储到长时记忆中去,而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在需要时又会被提取到短时记忆中。
中学教育学心理学各章习题答案与解析
7、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____。 8、师生关系、课堂气氛等也是构成学习与教学的要 素,他们属于____。
9、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____、___ _和____等三个过程。其中,____是教育心理学研 究的核心内容。
10、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三卷本主要包括人的本性、 ____和____。
3、 1903 年,美国心理学家____出版的《教育心 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4、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____,并据此创设有效的 ____,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5、在学与教的要素中,学习的主体因素是____, 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的要素是____。
6、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 程,一是____,一是____。
6、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给学习者提供(
)
A 、图表 B 、新知识 C、认知框架 D、以上都对
7、一个联结的应用会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一个联结 的失用则会导致这一联结的减弱或遗忘,这是桑代克关于学
习的( )
A 、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消退律 8、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表现为对内调控的能力 是( )
12、通过施加厌恶刺激而使行为发生概率降低的方法 是( )
A 、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撤除
13、苛勒认为学习的实现是通过(
)
A 、尝试错误 B、顿误 C、同化 D、意义建构
14、儿童能运用语言来表现他们的世界所发生的事从
而获得知识,这种认知表征是(
)
一个(
)
A 、动物的存在 B、生物的存在 C、物的存在 D 、意
识的存在
4、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
A 、弗洛依德 二、填空题
《教育心理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分章节练习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选择题1、在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中,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及校风等属于( )A、学生B、教学内容C、教学媒体D、教学环境2、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教学过程B、学习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3、桑代克建立教育心理体系的基本出发点是把人作为一个( )A、动物的存在B、生物的存在C、物的存在D、意识的存在4、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A、弗洛依德B、冯特C、华生D、桑代克二、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____情境中________规律的科学。
2、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包括学生、____、教学内容、____和____五个方面。
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____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4、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____,并据此创设有效的____,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5、在学与教的要素中,学习的主体因素是____,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的要素是____。
6、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一是____,一是____。
7、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____。
8、师生关系、课堂气氛等也是构成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他们属于____。
9、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等三个过程。
其中,____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10、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三卷本主要包括人的本性、____和____。
11、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时期是____,而完善时期是____以后。
12、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起重大影响的理论有40年代____的精神分析,50年代斯金纳的____和教学机器的兴起,以及60年代____发起的课程改革运动。
13、布鲁纳在1994年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总结为____、____以及____和____四个方面。
1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1924年____编写的。
三、问答题简答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教育心理学作业答案
教育心理学作业1(第1-3章)一、简答题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P14答: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观察法、深入访谈法、个案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文件分析法。
前三种属于量的研究方法,后五种属于质的研究方法。
2 .遗传决定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核心是什么 ? P42答: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在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只是一个引发的作用。
3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P48-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 - 运动阶段( 0-2 岁)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前运算阶段( 2-7 岁)认知开始具备符号功能,但是判断还是受直觉思维支配具体运算阶段( 7-11 岁)借助具体事物,能作出一定程度的推理形式运算阶段( 11-15 岁以后)能不借助具体事物,作出符号形式的推理假设4 .学优生与学差生、创造型与非创造型学生在人格方面有哪些差异 P58-答:学优生与学差生差异:动机差异,主体性差异,人格适应性差异具有创造性的学生相对非创造性的学生的人格特征是:低乐群性、高独立性和高自律性。
5 .简要分析学习的内涵 P65答: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或思维的较持久变化的过程。
内涵:学习是凭经验产生的行为或思维的变化;学习既有行为的变化,也有思维的变化;学习过程可二、案例分析题P74某小学三(1)班李老师发现班上有几个学生,作业总是潦草脏乱.为了帮助这些学生,李老师专门雕刻了2枚印章和一些好孩子的小卡通画奖品,每当这几个同学一次作业工整干净,她就在练习本上加盖一个小红花印章,连续得到3次小红花,就加盖一个”一级棒”的大印章,连续得到2次”一级棒”,就奖励一个好孩子的小卡通画,连续获得3张好孩子的小卡通画,就把该学生的作业放在光荣榜上展览……请结合所学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对李教师的做法进行分析。
教育心理学试题 第四章 学习动机 附答案
第四章学习动机一、单项选择题1. 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A.注意B.需要C.动机D.光趣( )2. 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A.也是中等B.不利C.关系不大D.最有利( )3. 小明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
学习非常刻苦,她的学习动机表现为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的内驱力D.求知欲( )4. 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A.内部动机B.直接动机C.外部动机D.间接动机( )5. 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成长性需要是指A.自我实现的需要B.归属与爱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 )6. 教师对所有的对象都抱有较高的期望并肯定提高教育效果的是A.晕轮效应B.有晕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名人效应( )7. 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8. 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和主观估计是A.学习需要B.学习动机C.学习迁移D.学习期待( )9.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马斯洛B.韦纳C.阿特金森D.班杜拉( )10. 维钠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不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A.能力高低B.努力程度C.任务难易D.身心状态( )11. 口渴会促使人做出觅水的行为活动,这是动机的BA.导向功能B.激活功能C.强化功能D.调节与维持功能( )12. 根据维钠的旧因理论,如果学生把成功、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学生会感到A.惊喜和感激B.满意和自豪C.内疚和无助D.学习没有积极性( )13. 小张为了得到老师或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则他的学习动机是A.高尚动机B.内部动机C.外部动机D.低级动机( )14. 一般来说,由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内在动机B.外在动机C.交往动机D.无意识动机( )15. 根据学习动机的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16.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A.安全需要B.尊重的需要C.爱与归属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17.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失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人物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B.犹豫不决C.回避这项任务D.坚决选择( )18. 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前途相联的学习动机是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内部动机C.远景的间接动机D.外部动机( )19. 来源于学生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的动机是A.高尚的动机B.远景的间接性动机C.低级的动机D.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20. 学习动机有高尚与低级之分,其划分标准是学习动机的A.作用B.社会意义C.动力来源D.个人的前途(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A. 学生B.教师C. 教学内容D. 教学方法2、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 学生B. 教师C.教学内容D. 教学方法3、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是()。
A. 教学媒体B. 教师C.教学内容D. 教学方法4、教学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学生B.教师C. 教学过程D. 学习过程5、教学心理学初创时期大致在()。
A. 20世纪20年代以前B. 20世纪—50年代C. 20世纪60—70年代D. 20世纪80年代6、教育心理学形成于()年。
A. 1903年B. 1913年C. 1924年D. 1879年7、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年。
A. 1879年B. 1903年C. 1913年D. 1924年8、心理学的缔造者是()。
A. 桑代克B. 冯特C. 斯金纳D. 布鲁纳9、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冯特B. 桑代克C. 苛勒D. 华生10、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一书,认为在生理学、心理学和逻辑学这三个教育学基础中,心理学应放在首位,他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 《大教学论》B. 《人是教育的对象》C. 《教育心里学》D. 《教育心里学大纲》11、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里学”命名的书是1877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A. 乌申斯基B. 卡普切列夫C. 列昂节夫D.鲁宾斯坦12、为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奠定基础,并确立了学科体系的是()在1903年发表的《教育心理学》。
A. 桑代克B.冯特C. 华生D. 苛勒13、在教育心理学看来,()既是课堂管理研究的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不容忽视的内容。
A. 教学内容B. 教学环境C. 教学媒体D. 教学过程14、初创时期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内容多是以()的原理阐释实际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 )。
A、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B、1883年霍尔《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文的发表C、1905年,比纳—西蒙两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创建D、冯特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2、教育心理学和其他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C )。
A、系统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分析和综合的原则3、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的人物是( D)。
A、霍尔(Hall,G.S.1844—1924)B、鲍德温(Baldwin J.M.1861—1934)C、詹姆士(James W.1842—1910)D、桑代克(Thorndike E.L.1874—1949)4、下述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 D )。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问卷调查及相关法D、实验室实验5、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6、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 B )。
A、简便易行B、严格控制C、定量研究D、探讨相关关系7、观察法的实施背景应该是( B )。
A.控制条件 B.自然条件 C.以探讨因果关系为目的 D.均衡被试8、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 B )。
A.自然实验法B.观察法C.实验室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9、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C )。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10、学校环境中的最重要因素是( B )。
A.学生B.教师C.教D.学11、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C )。
A.卡普杰烈夫B.苏霍姆林斯基C.乌申斯基D.布隆斯基12、一切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 )。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13、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做的“拾柴火”实验是( B)。
教育心理学练习一二三四答案
《教育心理学》练习二(6—10章)一、填空题1--5、D、B、C、C、B 6--10、A、D、A、D、B 11--14、A、C、B、C二、填空题1、知识2、直观3、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言语直观。
感性概括、理性概括。
4、感性知识、理性知识。
具体知识、抽象知识。
陈述性,程序性。
感知、表像。
概念、命题。
5、获得、保持、提取。
6、广泛、自发、顽固、隐蔽。
7、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8、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9、活动、心智活动。
10、连续性动作技能、非连续性动作技能。
封闭型、开放型。
精细动作技能、粗大动作技能。
11、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
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12、心智技能。
13、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
14、智慧技能、认知策略。
15、对象脱离了支持物、进程压缩、应用的高效率。
16、自己练习的结果、进一步加工的信息。
17、认知策略18、元认知策略。
19、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迈克卡的观点)20、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控、个人自我效能感。
21、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22、问题。
23、认知操作24、功能固着。
发现问题、理解与表征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25、创造性。
26、求异、扩散。
流畅、变通、独创。
27、环境、智力、个性。
28、问题特征、知识经验、定势与功能固着。
29、手段—目的分析法、反推法、简化法、类比法30、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思维31、品德、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32、亲历学习、观察学习。
33、依从、认同、内化。
34、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同化说、动机说。
三、简答题:一、课堂上提高知识直观的方法1、灵活运用各种直观的形式,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性对象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二、如何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性对象的特点1、运用强度律,突出那些低强度但重要的要素,使它们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一.学习动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
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1.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2.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低级的学习动机3.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4.按动机在活动中作用的大小,可以分为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学习动机5.根据学习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等人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耶克斯—多德森定律1.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2.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3.动机水平与行为效率呈倒U型曲线四.学习动机理论1.强化理论2.需要层次理论3.成就动机理论阿金特森把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4.成败归因理论韦纳的三维度:稳定性、因素来源、可控制性六因素: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其他5.自我效能感班杜拉提出: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五.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培养: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3.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4.培养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2.设置合适的目标,控制作业的难度3.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的运用表扬4.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5.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的开展学习竞争六.学习策略: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七.学习策略的分类:1.认知策略(1)复述策略(2)精加工策略(3)组织策略2.元认知策略(1)计划策略(2)监控策略(3)调节策略3.资源管理策略八.学习迁移:训练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九.学习迁移的分类1.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可分为:正迁移、负迁移、零迁移2.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3.根据迁移的路径可分为:高路迁移和低路迁移4.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不同可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5.根据迁移的内容不同可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6.根据迁移的范围不同可分为:自迁移、远迁移和近迁移7.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可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十.学习迁移理论1.形式顺练说是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形式顺练说缺乏科学的依据2.概括化理论代表人物:贾德1908年“水下击靶”实验十一.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和相似性2.学习情境的相似处3.学习的定势与态度4.学习策略的水平5.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6.认知结构特点十二.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1.注意教学材料与内容的编排2.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3.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4.改进对学生的评价5.改进教材的呈现方式6.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十三.陈述性知识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表象和图式也是其重要形式程序性知识主要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进行表征十四.知识学习的类型1.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可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2.根据新知识和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可分为上位学习,下为学习,并列组合学习十五.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过程1.获得2.保持3.提取十六.技能的分类1.操作技能(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操作定向是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2.心智技能(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通常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称为“高原现象”十七.问题解决的过程1.发现问题2.理解问题3.提出假设(关键)4.检验假设十八.问题解决的策略1.算法2.启发式手段—目的分析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而最终达到总目标十九.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1.问题情境2.定势和功能固着3.原型启发4.情绪与动机5.已有的知识经验二十.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质量和数量2.提供多种训练机会3.教授和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二十一.创造性的培养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二十二.态度的实质1.态度是一种内部的准备状态2.态度不同于能力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二十三.态度的结构1.认知成分2.情感成分(核心)3.行为成分二十四.品德的结构知、情、意、行道德认知(核心)、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二十五.态度与品德的培养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价值辨析4.利用群体约定5.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6.小组的道德讨论,角色扮演二十六.品德发展的阶段论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1)自我中心阶段(2—5岁)(2)权威型阶段(3)可逆性阶段(4)公正阶段2.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1)前习俗水平(2)习俗水平(3)后习俗水平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
史上最全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4-6章)
• • • • •
(三)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分期: ★★ 感觉运动阶段(出生至两岁) 思维准备阶段(二至七岁) 思维阶段(七岁至十一岁) 抽象思维阶段(十一至十五岁)
• (四)、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分期理论的教育意义:
• 1、心理及教育测验专家能根据皮亚杰的研 究结果编制新的智力测验。 • 2、课程专家应根据皮亚杰的发现设计各级 学校的课程。 • 3、教师可以依皮亚杰的理论配合教学与学 生的智能。
• 桑代克学习的理论的评价: •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是第一个系统的教育心理学 理论。 • 激起了后来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并作了大量实 验,也是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重要的源泉。 • 广泛地被运用于中外学校教学的实践过程中,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桑代克强调神经的联结,也承认观念的结合, 但他轻视顿悟和理解。
• 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 式。我们可以把图式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 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 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 • 同化:儿童使新的感知事物或刺激事件与现有的 行为模式即皮亚杰所谓的图式一体化的过程。 • 可理解为把新事物嵌入旧的即原来的图式的认知 过程。 • 顺化:将新的图式嵌入原有图式之中,图式发生 了变化。 • 同化是量的变化,顺化是质的变化。
• 1)应用律:“一个已形成的可以改变的联结, 若加以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增强。” • 2)失用律:★“一个已形成的可以改变的联结, 如不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减弱。” • 3、效果律:“在情境与反应间建立可以改变的 联结,并发或伴随着满意的情况时,联结力量就 增强;当建立时,并发或伴随着烦恼的情况时, 联结力量就减弱。”
• •
• •
第四章 认知和社会发展与教育 知识要点 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原理;制约儿童发 展心理发展的因素;儿童发展心理发展的 年龄特征;皮亚杰认知发展论及教育意义; 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柯尔伯格的道 德发展理论; 本章考点 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趋势、制约因素; 认知发展的分期;认知发展论的教育意义
教育心理学每章作业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提醒在教育、教学影响下,受教育者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开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研究形成道德品质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和心理开展的相互关系等。
二、简答题1、教育、学习和开展之间的关系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开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学习理论1、学习:学习指由个体经历的获得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
2、强化:条件反响中一个最重要概念。
操作条件反响中,强化是伴随者行为之后有助于该行为重复出现的概率增加的事件。
3、操作性条件反射:这种先由动物做出一种操作反响,然后再受到强化,从而使受强化的操作反响增加的现象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
4、观察学习:个体是通过观察他人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
5、发现学习:就是通过学习者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那么6、意义学习:有意义的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参及、全身心投入积极的实现自我潜能的学习过程。
7、先行组织者:在有意义的学习中,呈现学习材料前,先用学生能懂的语言介绍一些引导行材料。
它的特点是:比学习材料更一般,更开阔,及学习材料有关联,能充当新旧知识联系的“知识桥梁〞。
8、认知构造:简单来说说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构造。
广义上,认知构造是学生已有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狭义地说,它是学生在某一学科的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
〔奥苏泊尔〕9、替代强化:替代强化:学习者本人没有受到直接强化,而是观察到典范作出某些行为后受到直接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类似于强化的效果〔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动机过程中的三种强化方式之一〕一、简答1、如何理解学习的概念?1、人和动物的学习〔最广义的学习〕学习是个体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是在先天无条件反射的根底上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2、人类的学习1〕动物的学习活动,只是对外界环境被动的适应;2〕动物学习是通过直接经历3〕动物的学习不是以语言为中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作业2(第4—6章)
省电大课程责任教师已有参考答案,并放在开放学苑,如需要需密码,请于课程论坛留言并联系0571——88823630 马少军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简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
2、简述原理学习的主要形式。
3、促进概念学习都有哪些条件?
4、简述影响原理学习的条件。
5、程序性知识学习有哪几个阶段构成?
6、简述模式识别程序和动作步骤程序的学习过程。
7、简述动作机能和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
8、学生元认知发展有哪些特点。
二、案例分析题(10分)
案例:某中学的班主任王老师通过学习,认识到学会学习是未来社会存在的第一需要,于是,他在自己的管辖班级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与实践,在班级大力倡导“学生掌握学习方要闭气单纯获得一些知识更重要、更受用”的理念,开设专题讲座,从理论上反复全面地讲述各种学习方法,并对学习方法讲座的学习进行理论考试。
一个学期结束了,这个班的同学对于各种学习方法能够倒背如流,但整个班级的各门课程的考试成绩不仅没有提高,而且部分学生的一些事实性知识较多的课程比如历史课的学习方面还出现了倒退现象。
请结合所学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对王老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分析。
三、论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
1、何谓陈述性知知识,如何促进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2、试分析动作机能和智力技能的区别和联系。
3、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4、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策略。
5、论述学习策略教学应遵循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