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机制的论文

合集下载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论文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论文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论文摘要:大学语文课的功用远不止与上述的几个方面,比如,它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审美情趣等等,总之,它能教人如何更好的做人,做事。

所以无论是大学语文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大学语文的学习,都应该重视起来。

引言:大学是知识的宝藏,有歌声、笑声、读书声的地方。

在这里我们能学到好多的知识,结识很多的朋友。

可是有一件事是,很多大学生都认为,我是大学生了,上了好多年的语文课,到了大学了,还要让我们学习语文,真是不理解,就认为大学语文的学习不重要,所以就轻视,甚至厌烦大学语文,果真是这样吗。

下面谈一谈大学语文在那些方面对当代大学生有益处。

一、大学语文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大学语文课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大自然过度的开发利用,虽然给我们人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可是这种进程本身也造成了我们今天为之苦恼的环境问题,比如说,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等等。

因此,培养大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就显得尤为必要且迫切。

而大学语文教学就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大学语文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大自然之美。

《大学语文》的课本里选编了好多篇描写大自然美色的文章,其艺术效果可谓达到了晶莹亮丽、明朗清澈、生机勃勃。

反复的诵读吟咏,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伟《山居秋暝》)宋代大文豪苏轼评价王维诗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通过诵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那种清幽明净的自然美。

晚秋之际,新雨刚过,月光透过松林的间隙,照在溪水之上。

自然美与心境美那么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营造出水月交辉,人、物两忘的意境。

二、大学语文可以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现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很少能真实的感受生活的艰辛,一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想不开,甚至更有甚者,拿自己的生命做儿戏,大学语文的学习就能帮助同学们培养乐观、豁达的胸怀。

比如,大学语文里苏轼的作品,通过对苏轼本人的了解就知道,苏轼一生坎坷崎岖,在遭遇“乌台诗案”以后,他被贬黄州,可是他并未觉得凄苦难忍,反而在《定风波》一词中发出“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情怀。

浅谈大学生人文素养及培养精选范文三篇

浅谈大学生人文素养及培养精选范文三篇

浅谈大学生人文素养及培养精选范文三篇浅谈大学生人文素养及培养精选范文三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是我国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是发扬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下面是由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浅谈大学生人文素养及培养范文,更多优秀文章尽在,欢迎大家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浅谈大学生人文素养范文一党的xx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质上是把文化软实力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文化是软实力资源中尤为重要的一类,而人文素养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大学生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主体,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离不开大学生,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是促进文化大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以及重要性关于“人文素养”的定义在文献中有不少阐述,有侧重于人文知识的(如文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等);有侧重于人的道德修养、思维方式、思想品味、价值取向等个人品质的,其核心是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侧重于人的行为方式的,表现为人的谈吐与做事的态度与方式。

综合以上的观点笔者认为:“人文素养”是以人文知识为基础,内化为人的道德修养、思维方式、思想品味、价值取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个人品质,外化为人的行为方式,其核心是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对国家来说,人文素养是民族信仰和民族精神的积淀,犹太人能够建国是因为秉承了他们永不放弃的爱国热情。

对个人来说,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条件,是在人生道路上健康顺利行走的基石,是现代人在残酷竞争中保持自我与发展自我的有力保证。

良好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利于大学生增强个人魅力与自信,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繁重的学习、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残酷的就业压力。

二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1.人文知识基础薄弱,忽视传统文化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是人文知识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对中国人文和历史不甚了解,许多汉字和成语一知半解,忽视中国传统文化,著名的古诗词及作者不清楚,缺乏人文底蕴,认识比较肤浅。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人文素养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培养和提升人文素养,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思考能力。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一、文学修养的培养与提升文学是人文素养的基石,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大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与情感。

他们可以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如《红楼梦》、《西游记》等,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可以阅读世界文学名著,如《傲慢与偏见》、《麦田里的守望者》等,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生活与思维方式。

在文学的培养与提升过程中,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文学社团或组织文学讲座等活动来与其他文学爱好者交流思想。

同时,大学生也可以尝试写作,通过创作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二、历史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历史是人文素养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历史,大学生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文明的起源和演变。

了解历史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现实社会的各种问题,并从中获得启示。

为了培养和提升历史素养,大学生可以参加历史学习小组或者报名修读相关的选修课程。

通过学习历史,大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同时,他们也可以积极参与历史研究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将历史知识应用于实际。

三、艺术欣赏与表达的能力提升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瑰宝,通过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大学生可以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他们可以欣赏绘画、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特点和表达方式。

要提升艺术欣赏与表达的能力,大学生可以积极参加艺术活动,如艺术展览、音乐会等,并与其他艺术爱好者交流意见和体验。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学习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四、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人文素养为话题作文

人文素养为话题作文

人文素养为话题作文在当今社会,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已成为教育和个人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修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人文素养的核心在于对人类文化成果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对人类行为准则的内化和践行。

它涉及到历史、文学、艺术、哲学、伦理等多个领域,要求我们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深刻的思考和理解。

首先,历史教育是提升人文素养的基础。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能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理解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历史教育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到个人与社会、民族与世界的关系,培养我们的全球视野和历史责任感。

其次,文学和艺术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作品能够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

艺术作品则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我们在欣赏美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类精神的深邃和广阔。

再者,哲学和伦理学教育能够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道德判断力。

哲学让我们思考存在的意义、知识的本质和人生的价值,而伦理学则教导我们如何在社会中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最后,人文素养的提升还需要我们具备开放的心态和终身学习的精神。

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理解多元文化,促进不同背景人群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总之,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它要求我们在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情感的培养、道德的修养和精神的提升。

通过不断地自我完善和社会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关于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方法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方法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方法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当前社会,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在这样一个快节奏、信息爆炸的时代,人文素养不仅是大学生应有的基本素养,更是打造终身学习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研究如何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界和学术界亟待探讨的问题。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不仅关乎个体的发展和成长,更关乎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探讨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方法,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是当前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议题,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在人文知识、审美情感、道德观念等方面的修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增强他们的思辨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有助于促进文化建设和传承。

作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的提升可以为社会文化建设贡献力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培养具有深厚人文修养的新型人才,促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还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人文素养是人们在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参与社会活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研究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对于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人文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人文素养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审美情趣,使其具备更高的人文修养和文化素养。

人文素养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情感和情绪管理能力,使其更具人格魅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生人文素养论文2篇

大学生人文素养论文2篇

大学生人文素养论文2篇第一篇一、调查结果分析(一)在提升人文素养方面,学校的做法如何(1)学生对学校在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力度及培养方式不甚满意在调查中,有17%的学生认为学校不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平时涉及的内容较少;46%的学生表示,学校虽然重视,但在内容设置上单调乏味,脱离实践,作用不大;37%的学生认为学校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

(2)学生认为有效增强人文素养的途径应形式多样调查中,有25%的学生选择要围绕职业发展需要来展开;有14%的学生选择人文课程内容设置应更具有趣味性;有54%的学生认为要增强实践教学环节,避免空洞的说教;7%的学生觉得教学方法应该是多样化的。

(二)我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分析作为职业技术类院校,学校更注重培养的是专业技能型人才,只重视专业课,忽视了人文学科的学习;学生自身也认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关系到将来的就业及未来的发展,要在竞争激烈的当下找到一份工作,学好专业课是他们的必然选择,所以形成了在校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

1.人文基础知识的缺失很多学生能够说出化学工艺的流程、医学专用术语,却分不《清诗三百》与《唐诗三百首》的区别,文史哲艺术方面的知识浅薄,写文章错字连篇,一逗到底的现象比比皆是。

现在的大学生早已把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抛到九霄云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不到继承和发扬。

2.人文精神的缺失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徐志坚在《人文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以前提到“: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们关于“人理应如何生活”,“人之为人的价值标准”等一系列命题的自我意识。

究其根本就是指人在持续的自我完善、自我拓展、自我提升的过程中,逐渐实现价值和理想的追求。

对当代大学生来说,90后的他们,面临的往往是精神信仰上的缺失、情感上的空缺、生活目标的渺茫,造就了思想消沉、人情冷漠、无法直面人生的一代。

3.人文行为的缺失人文行为是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外在显现。

人文素养论文总结范文

人文素养论文总结范文

摘要:人文素养是现代社会中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本文从人文素养的内涵、价值出发,分析了人文素养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并探讨了提升人文素养的路径。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人文素养是指个体在长期的文化教育、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审美情趣、思维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素养:对人类文明、历史、艺术、哲学、宗教等方面的了解和掌握。

2. 道德品质:诚实守信、仁爱友善、公正无私、勤奋进取等品质。

3. 审美情趣:对美的感知、鉴赏和创造能力。

4. 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能力。

二、人文素养的价值1. 个体价值:提升个体综合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实现人生价值。

2. 社会价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3. 国家价值:培养具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公民,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奠定基础。

三、提升人文素养的路径1. 加强教育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增加人文课程比例,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2. 强化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使其具备传授人文知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能力。

3. 营造良好氛围:倡导全民阅读,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

4. 注重实践锻炼: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5. 强化家庭教育:引导家长重视子女的人文教育,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子女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总之,人文素养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提升人文素养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从教育、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入手,共同努力,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尚人文素养的公民。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论文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论文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论文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论文范文20世纪后半叶以来,注重实用知识传授的高等教育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大学教育呈现功利化、工具化的倾向,重科学教育轻人文素养,重专业技能轻思想引导,重知识传授轻道德培养成为不少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缺陷。

第1篇:大学生人文素养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关联性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而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世界的一体化,人文素养也越发显现出积极和决定性的作用。

如何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人文素养的界定关于人文的含义,存在多种解释。

陈清硕认为:“人文,意思就是人性、教化,是克服落后事物达到先进地步的表现。

”吴国盛认为:“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人文’一词都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人’与‘文’,一是关于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观念;二是为了培养这种理想的人(性)所设置的学科和课程。

”综上,人文的含义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说明,广义上人文指与人类社会有直接关系的文化,可以是一种有关人性的精神,也可以是一种有关人的社会的知识;狭义上人文则包括文学、历史、艺术、法律、哲学等。

所谓素养,一般意义上就是指素质,指个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通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而形成的内在的、稳定的、基本的品质,是人的价值、培养、使用和衡量的重要概念。

然而,素养不仅包含素质的要求,还有修养的程度。

修养指一个人在社会实践中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锻炼和自我塑造的过程。

修养可以使一个人达到完美的境界或水平,是实现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

综上所述,人文素养可以界定为,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素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是人们在长期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将人类的优秀社会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人文素养包括很多方面,如语言文化的修养、科学的思维方式、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等。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论文(6篇)-人文素养论文-文体论文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论文(6篇)-人文素养论文-文体论文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论文(6篇)-人文素养论文-文体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大学生就业下的语文人文素养影响一、语文人文素养的概念与认知人文素养是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宝库人文学科知识、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等内容,更是指人们所应具备的基本品质与态度,包括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等的关系。

如今,人们开始意识到人文素养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而其对大学生的意义更是重要。

人文素养的重要表现便是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学体现的对人类生存意义的关怀,它追求理想境界,着重对氧化的生活,将一切追求归结为人本身的关怀。

对大学生来说,应在学习掌握更多科学知识的同时,关注人文素养的培养,让自己协调发展。

语文人文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语文各方面的知识的同时,将语文能力与个性品格、道德修养等各方面能力相结合的一种综合素质能力。

语文人文素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根据大学生就业的需求,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

语文人文素养的培养可有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就业能力不是单纯的指某种技术或技能,而是大学生在初入职场及以后的发展中应对各种情况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相关联的。

据了解,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将就业能力分为阅读、写作、计算、沟通、适应五种能力,因而大学生语文认为素养不但包括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还包括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语言运用、对社会的适应力等各方面,是大学生学好自身专业的基础,综合就业素质的重要方面。

二、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首先是人文知识的贫乏,目前,不少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不高,对文史哲学各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一些理工科学生的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更是鲜有涉猎,对民族优秀文化及我国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了缺乏足够的了解,更不具备在我国民族文明熏陶下的文化气质与素养。

其中不乏一些学生的品位低下,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方面严重欠缺。

关于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方法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方法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方法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约二十世纪末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在思维、情感、道德、审美等方面的修养和素质。

而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其人文素养的提升更是至关重要。

人文素养不仅关乎一个人个体的发展,更关系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如何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成为当前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崛起,大学生人文素养受到了一些挑战和制约。

不少大学生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大学生个体的发展,也影响了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

如何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教育问题之一。

为此,本研究将着重探讨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方法,希望能够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人文素养是指大学生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

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文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塑造良好人格、提升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作用。

人文素养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文化素质。

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还可以促进国家和社会的文化建设,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促进民族精神和文化传承。

研究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束】2. 正文2.1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概念大学生人文素养是指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通过接触人文知识、培养人文情怀,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

它不仅包括对人类文明传统的理解与尊重,还包括对价值观念、审美情感、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和提升。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它强调对人性、人类社会、自然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关注和思考,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文化自信。

人文素养教育论文六篇

人文素养教育论文六篇

人文素养教育论文六篇人文素养教育论文范文1(一)提升同学在社会生活中的适应力量老师要尽量指导同学懂得更多的思想内容,使语文这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能够发挥它的价值和意义,指导同学更好的进行学习和生活,使同学形成一个健康、乐观的思想道德体系,更好地适应生活并学会生活。

(二)提升同学在课堂中的主动性和制造性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是以老师为主体,同学围围着老师进行学习。

这样的教学方法具有肯定的局限性,忽视了同学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激发出同学的主动性和制造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通过组织同学进行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同学学习的过程中,呈现同学的共性化意识和语文学习潜能,加深同学对人性化意识的重视,形成肯定的体验感悟。

二、高中语文教育中人文素养培育的措施学校和老师要加强对高中语文教育中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视,在提升同学语文力量的同时,使同学良好的思想品质,促进同学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进展。

(一)结合教材内容,培育人文意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中消失了太多的物质诱惑和思想诱惑,使人易于产生浮躁的心理心情,使人陷入思想的迷途。

当前我国许多高中同学对肯德基、麦当劳、香奈儿等内容较为熟识,而不能清楚地说出我国优秀思想哲学家孔子的理论。

大部分同学属于独身子女,家长的溺爱使同学缺乏良好的奉献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自我意识剧烈。

所以在高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老师要加强对同学的人文素养培育,老师可以通过结合教材内容,应用一些中国传统经典作品或者名言,使人文素养在教学中的渗透,加深同学对人文素养的直观熟悉和理解。

例如,在指导同学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沁园春·长沙》这篇内容的学习中,老师在指导同学对课本内容学习的同时,要指导同学深化感受当时的爱国主义情怀,老师可以为同学播放《恰同学少年》等相关电视剧的视频片段,加深同学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诗词的直观理解。

另外,老师可以引入杜甫的《春望》,温故而知新,引领同学对古代诗人爱国思想的理解,从而形成自己的思想理念,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机制的论文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机制的论文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机制的论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机制的论文摘要: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社会视野下,在科学技术剧增与人文素养剧减的现实情境下,高校的理工科专业开设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自觉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已凸显其必要性。

本课题以理工科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可行的、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通过接收伦理道德观念以及人文文化和哲学思想方面的熏陶,增强其对人的价值的理解、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人文素养。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一、理工科专业渗透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据调查,目前的理工科专业往往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得很大一部分接受了高等教育的高端人才仍避免不了人文精神匮乏的局面,从而导致“专业技术过硬、人文素质偏低”的现象泛滥,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比比皆是。

(一)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但与此同时,人文社科的发展却与经济、科学发展不相协调,使人们陷入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枯竭、食品过度掺杂化学原料等困境之中饱受痛苦。

每当此类事件发生以后,很多人都在问责生产商、监督部门、政府等,但是现在看来,这些并不是安全事件发生的根源,真正根源所在即是中国的教育,是市场经济发展下培养起来的一代大学生。

原本所学的化学物理知识是在教育学生如何熟知这些属性去解决现实问题,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在市场经济的诱导下,一些学生建立了不正确的价值观,没有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贡献社会,而是为了谋取利益将低廉的化工原料放入食品中。

这些知识分子所做的事与其身份对比令社会感到诧异的同时,也给高校教育敲响了警钟,这些现状提醒我们,在日新月异的当下社会,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不容小觑,这也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需遵循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哲学观,最终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论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论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论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Jerome 0000000000(XXXX学院XX系邮编XXXXXXX)【摘要】:良好的人文素质会促使大学生健全人格、改善思维方式,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针对现阶段我国大学生人文素养普遍缺失的现状,分析其原因,从社会层面上看,市场经济带来的功利心理日益加强;从学校层面上看,应试教育唯“考”独尊;从家庭层面看,望子成龙,期望值高。

从广义上说,人文素养指的就是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及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

现阶段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重视对现阶段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对于协调好当今社会的诸多矛盾、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现阶段高校人文素养一、现阶段大学生人文素养普遍缺失的现状简述1.文史知识极度缺乏——优秀文化传承断层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对人文文化的理解状况不容乐观。

部分大学生对理解一些人文文化概念的了解大多数只停留在一知半解和粗浅的表象化阶段,有的甚至望文生义、凭空臆断。

比如说,当问及“民主”、“共和”、“儒家文化”等概念时,大部分大学生仅仅知道民主和专制相对,对其具体含义却语焉不详;由于近代以来历次批孔批儒运动的影响波及至今,许多学生仅仅知道儒家文化大致包括“忠”、“孝”、“礼”、“仁”等,而不清楚“天人合一”、“义利之辨”、“民生社稷”等更能代表儒家文化的先进性。

现在的大学生已经远离“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兼爱、非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熏陶,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不到足够的继承和发扬。

2. “传统文盲”大量涌现——“重外而轻内”随着时代的进步,目前大学生中不懂电脑等现代科技的“现代文盲”越来越少,然而缺乏人文素质,不知道祖国传统的文史知识,不能正确读写文章的“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

2023最新-人文素养论文(优秀10篇)

2023最新-人文素养论文(优秀10篇)

人文素养论文(优秀10篇)首先树立护理教育新观念,将人文教育纳入护理教育目标体系中,强化人文意识,其次要重视人文学科教学,完善人文学科教育体系,并且要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在护理学教育中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必将大大提高护理教育的质量。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分享的10篇《人文素养论文》,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大学人文素质心得体会篇一上周,我们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次“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活动,这次拓展活动使我深深的体会到团队协作在任务执行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学会了如何突破自己心理的极限,可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经历。

首先,通过对拓展项目的精心设计和拓展师的职业能力最终真正能够实现个人某些心理障碍的跨越,于此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个人能力的发展潜力。

证明了自己,超越了自己。

通过这种拓展项目也使各个小组的成员成为一个真正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战略团队,大家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拓展项目中寻找合作的黄金点,不断形成一种默契,这种关系由原来松散的个体磨合成为一个能够冲破任何防线的组合体,团队的每个成员在项目进展中都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提高了面对困难却能坚忍不拔进行到底的决心,更可贵的是锻炼了每个团员的胆识,也克服了有时只凭感觉行事的思维定式。

没有不可能,超越自己就能够创造奇迹,断桥和毕业墙等拓展项目都是出色的例证。

然后,从拓展训练联想到实际的工作,我也感到受益匪浅,随着社会的发展,靠一个人完成所有任务的可能性已是微乎其微,由此,团队整体的效率就显得极其重要。

保持整个团队的最佳状态,使其成为一个无坚不摧的战斗团体,必须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加强相互之间的信任感。

这次拓展训练项目的安排和设计在这方面的努力每个人都深有体会,由此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团队中相互的协作效率和质量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其次,通过对拓展训练的总结体会,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增强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我想:首先,整个团队必须确定一个合理的工作目标,在目标确定的前提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论文-人文素养论文-文体论文

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论文-人文素养论文-文体论文

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论文-人文素养论文-文体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1以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的必要性1.1应对人才竞争走向成功的必然要求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数量与日俱增,各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即不仅要求专业高技能,而对非专业技能的人文素养要求也越来越看重。

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3年的企业评教反馈中显示,企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要求,以10分为满分,排在前几位的依次是团队精神(9.4)、诚实守信(9.2)、敬业勤奋(9.2)、沟通能力(9.2)和学习能力(9.2)。

这些职业素质无不是人文素养的具体体现和实质所在。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则会有高尚的精神情操、丰富的人文情怀和崇高的道德责任感,并可化为精神力量而成为解决问题的内在综合品质和前进动力。

我国著名科学家华罗庚、茅以升、李四光、钱伟长、邓稼先等均能熟记“四书五经”、《》等,正是因为他们具有很高的人文素养,而蕴育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才造就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

因此,不可否认,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与事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它可以成为事业走向成功的催化剂。

1.2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一个国家能否稳定发展并不断地走向繁荣富强须有主流意识形态既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而能被人们普遍所认同且具有引领作用的核心价值观的生成,绝不是水上之浮萍,它是根植于历史长河中不断孕育而沉淀的沃土之中。

“ 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

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国家层面的“富强、、文明、和谐”的奋斗目标,还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层面以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层面的要求,无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练和宝贵精神财富的集中体现。

传统文化的爱国精神、和谐思想、讲诚信、重礼仪与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

大学生人文素养论文

大学生人文素养论文

大学生人文素养论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人文素养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具备的一种内涵丰富的高品质人格和综合素质,它不仅包括对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的熟知,还包括对社会规则、道德伦理的理解与践行。

对于大学生而言,培养人文素养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知识、思维、道德三个方面来论述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一、知识层面大学阶段是个人知识储备的积累阶段,人文素养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首先,人文素养能够帮助大学生扩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通过学习人文学科,大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与思想观念,从而对社会发展有更全面的认知。

其次,人文素养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人文学科融合了文学、历史、哲学,涉及到的知识领域广泛。

通过学习人文学科,大学生可以培养综合性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最后,人文素养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人文学科注重的是对人类思想和文化的研究,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只有拥有高水平的人文素养,大学生才能够在各个领域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和创造力。

二、思维层面人文素养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综合性思维的过程。

首先,人文素养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人文学科对于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它要求学生具备对各种观点和理论进行辨析的能力。

这种批判思维的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其次,人文素养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

人文学科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和综合,培养大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

这种能力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并具备跨学科合作的能力。

最后,人文素养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人文学科关注的是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通过学习人文学科,大学生可以培养自己对问题的独特见解和创新思维,从而在未来的工作和创业中具备竞争力。

三、道德层面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还离不开对道德伦理的教育。

人文素养培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人文素养培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人文素养培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人文素养教育就是通过教育来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人的成长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人文素养培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人文素养培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篇一[摘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作为肩负人才培养重任的高等院校,首当其冲要以构建和谐社会的宽广视野培养教育学生,把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放在重点。

如何落实人文素养教育目标,是高校新时期人才培养应重点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校;人文素养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要全面发展,需要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教育。

高等教育承载着在思想道德上引导社会文明向前发展、推进社会进步的重任。

为使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健全和谐的发展,高校迫切需要树立兼具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怀的现代大学精神。

就当前的高等教育实践来看,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严重缺失,大学生整体人文素养水平不高。

因此,加强高校的人文素养教育迫在眉睫。

首先,在和谐社会视野之下,高校要明确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将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作为高等教育目标的重点。

和谐社会视野之下,高校要肩负起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重任,就必须重新明确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要将和谐教育确立为发展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逐步改变以往单纯以提高大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为培养目标的模式,纠正高等教育目标中的某些偏颇。

一方面,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要具有高尚的人格,即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忧患意识、良好的现代自由人格和品位、努力进取的学习生活态度以及诚信、博爱、奉献、敬业的优秀品质;另一方面,也要注重高等教育所培养人才的科学素养。

包括渊博的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以及创新的精神和能力等。

也就是说,高校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仅要具有远大的理想,而且要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及现代科学人文素养,要做到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机制的论文
据调查,目前的理工科专业往往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得很大一部分接受了高等教育的高端人才仍避免不了人文精神匮乏的局面,从而导致“专业技术过硬、人文素质偏低”的现象泛滥,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比比皆是。

(一)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
世界发展不平衡就会有各种危机,社会发展不平衡就会冲突不断,学校发展不平衡就会引起教育教学质量的大起大落,最终影响社会,影响世界。

由于科学发展和教育模式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国内众多理工科院校对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一直存在着某种偏见与排斥,由此也引发文理工分家、专业设置过窄、单一的专业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突出、功利导向过重、忽视文化素质教育等一系列问题,致使整个教育不自觉地阻碍了人的素质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当下教育中的这个缺陷,并对其进行全面诊断,全力提出补救的。

(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但与此同时,人文社科的发展却与
经济、科学发展不相协调,使人们陷入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枯竭、食品过度掺杂化学原料等困境之中饱受痛苦。

每当此类事件发生以后,很多人都在问责生产商、监督部门、政府等,但是现在看来,这些并不是安全事件发生的根源,真正根源所在即是中国的教育,是市场经济发展下培养起来的一代大学生。

原本所学的化学物理知识是在教育学生如何熟知这些属性去解决现实问题,然而现实情况却 __,在市场经济的诱导下,一些学生建立了不正确的价值观,没有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贡献社会,而是为了谋取利益将低廉的化工原料放入食品中。

这些 __所做的事与其身份对比令社会感到诧异的同时,也给高
校教育敲响了警钟,这些现状提醒我们,在日新月异的当下社会,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不容小觑,这也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需遵循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哲学观,最终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以文科为主的大学在积极推行以“应用为主”的实践
性教学,但它们的“应用为主”与理工科大学中文科的“应用为主”,在背景和内涵上都有较大的差别。

前者是传统专业模式的改造,后者则是另辟天地,两者的出发点不同,走的路不同,最终的应用也自然不同,不能简单机械地划上等号,具体的建设要以学校本身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相应调整。

实践证明,理工科大学的文科专业在“文理交叉”方面已经走在了时代前沿。

(一)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着重点
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国家发展,满足社会需要。

现阶段,高校实行文理渗透的教学模式必然是当今社会改革的产物,高校在研究如何进行渗透教学的同时,也需对其改革原因进行一定研究与了解,分析理工科渗透人文精神的教学方式对高校、高校老师、高校大学生以及整个社会的意义。

高校进行改革,必然会涉及到高校自身的发展,高校的教师授课以及大学生听课的方向也会有所变化。

文理渗透的教学,培养出一批不一样的大学生,对社会的某些领域也必然会有一定影响。

理工科院校应以长远的、发展的眼光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使理工科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联系实际,从而满足社会的需求。

2.注重文理交叉,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学科优势。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升,但同时由于人文社科发展的滞后,又使人类陷入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困境之中饱受痛苦[1]。

因此,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的“相互回归和有机融合,已成为当代科技发展日益增长的趋势。

即使人文社科内部也有向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大科学”模式已逐渐取代独立个人的研究方式。

因此,文科研究学者应充分认识并发挥自身优势,关注处于文理之间边缘学科的热点问题,组织力量集体攻关。

(二)渗透人文精神的创新点
1.重视人文学科的学习,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长久以来的重理轻文理念直到今天仍然在人们脑海里根深蒂固,很多院校一直注重对理工科的实践教学,投入大量物力、财力、人力,建实验室、建研究所、作报告分析,却忽视了人文学科一样需要研究。

以理工类专业为主的院校更应该投入经费建立文科研究所,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类图书期刊,鼓励学生积极学习,让学生感受文理研究的不同之处,最终打破各学科间的独立性,寻找学科间的共同性,创造彼此间的联系,将文学中的人文主义,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在教学中有机结合起来。

2.
成立文学交流中心,树立文帮理的新风向。

成立大学生文学交流中心,配备专职教师管理人员,加强理工类学生对人文精神理念的了解与学习。

在文学交流活动中,老师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主要是积极引导学生将现有的理工科专业知识与传统的人文知识学科结合起来,并邀请真正的文科生一起加入进来,形成文科学生带动理工科学生一起钻研、探索的新风向,同学之间交流问题更加简单方便,有利于理工类学生学到更多的人文理念。

理工科院校的专业发展除了要增强其学科优势,更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可在理工科专业培养中开设辅修专业,培养文理结合、文工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如政治、社会、历史、文化、人生、伦理、哲学、思维等方面的课程,为提高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和完善大学德育作出贡献[2]。

加强其人文素质教育更是 __,要摸索出有效、可行的理工科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机制。

(一)加强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质建设
由于很多理工科专业教师并不能兼具专业与人文的双重责任,从而从反面抑制了学生的人文修养发展。

教师是学生的标榜,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科学真理的追求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相关理工科教授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设;另一方面,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无论是课上讲解还是课下交流,都应用其高尚的人格魅力使理工科的专业学习与文科的人文精神相结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要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这样才能使学生德才兼备,才能尽可能地培养出guo家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3]。

(二)加强理工科专业人文学科课程设置
理工科学生以科研教学为主,人文学科为辅,穿插在日常的理科教学中,以另开课程的方式,给予理工科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机会。

同时,课程设置应以丰富多样为前提,最终既能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又能与理工科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吻合,从而使文理结合更加切合实际需求。

此外,大学的学习是以独立自主为原则,特别是人文学科的学习,知识点多而杂,一般由老师稍作提点,学生感兴趣的可以利用课后时间自己去探索学习,如此一来,理工科院校可以通
过减少课程学时数,增加课程开设量的方式来系统地学习人文社会科学。

(三)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作用
理工科院校应该结合专业素养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举办多种
多样的人文社会科学讲座活动;积极开展与人文素质相关的演讲、征文活动;举办各种高质量、高水平的艺术欣赏、展览;积极引导校园内的学生艺术社团和文化艺术社团组织活动,并发挥这些活动的文化塑造功能,开拓营造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各种形式、渠道,调动理工科学生参与人文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让这些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参与到具体的文科教育的组织管理中来,广泛吸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各类文化活动,使学生成为“校园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与“学校精神”培育的主动参与者和积极创建者。

理工科专业,在其学习过程中都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的支撑。

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是质与量的转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也改变了当今世界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有了量的变化。

而人文精神要求科技创造体现人文关怀,坚守社会道德,从而使科技肩负起让人们的生活有质的飞跃的重任。

科技是固化了的专业技术,其本身并不能提供价值判断,亦不能确定具体的科研方向与价值取向,而这恰恰就需要人文精神的正确指导,由此可见,科技发展不仅需要加强专业知识技能,更需要加强理工与人文的综合协调发展。

这就需
要各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加以探索和实践,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1]吴宁萍.关于加强理工科大学文科科研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xx,(12):26-28.
[2]张太行,赵卿敏.论理工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1993,(3):69-72.
[3]刘霞.浅谈理工科专业课中的人文教育[EB/OL].xx-11-09.人教.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