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与病机预防治则

合集下载

中医关于“胸痹”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中医关于“胸痹”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中医关于“胸痹”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胸痹的发生多与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因素有关。

或因寒凝、血瘀、气滞、痰浊、热蕴,痹阻胸阳,阻滞心脉,或为气虚、阴伤、阳衰,肺、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

病机既有因实致虚者,亦有因虚致实者。

一、病因1.寒邪内侵寒主收引,暴寒折阳,既可抑遏阳气,又可使血行瘀滞,发为胸痹。

《医学正传·胃痛》云:“有真心痛者,大寒触犯心君。

”素体阳衰,胸阳不足,阴寒之邪乘虚侵袭,寒凝气滞痹阻胸阳,而成胸痹。

《类证治裁·胸痹》云:“胸痹,胸中阳微不运,久则阴乘阳位,而为痹结也。

2.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嗜烟酒成,脾胃损伤,运化失健,聚湿生,上犯心胸清旷之区,阻遇心阳,胸阳失展,气机不畅,心脉闭阻,而成胸痹。

3.情志失调忧思伤脾,脾运失健,津液不布,遂聚为痰。

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甚则气郁化火,灼津成痰。

气滞或痰阻可使血行失畅,脉络不利,气血瘀滞,或痰瘀交阻胸阳不运,心脉痹阻,不通则痛,而发胸痹。

七情失调可致气血耗逆,心脉失畅,痹阻不通,而发心痛。

4.劳倦内伤劳倦伤脾,脾虚转输失能,气血生化乏源,无以满养心脉,拘急而痛。

积劳伤阳,心肾阳微,鼓动无力,胸阳失展,阴寒内侵,血行涩滞,而发胸痹。

5.年迈体虚年过半百,脏气渐亏,精血渐衰。

如肾阳虚衰,可致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脉失于温运,痹阻不畅,发为胸痹;心肾阳虚,阴寒痰饮乘于阳位,亦可阻滞心脉。

肾阴亏虚,水不涵木,不能上济于心,因而心肝火旺,心阴耗伤,心脉失于濡养,而致胸痹;心阴不足,心火燔炽,下及肾水,又可进一步耗伤肾阴。

心肾阳虚,阴寒痰饮乘于阳位,阻滞心脉。

凡此导致寒凝、血瘀、气滞、痰浊,而致胸阳失运,心脉阻滞,发生胸痹。

二、病机1.胸痹的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涉及肝、肺、脾、肾等脏。

心主血脉,肺主治节两者相互协调,气血运行自畅。

心脉不畅,肺失治节,则血行瘀滞;肝失疏泄,气郁血滞;脾失健运,聚生痰浊,气血乏源;肾阴亏损,心血失荣,肾阳虚衰,君火失用。

【课程思政案例】《中医基础理论》课程

【课程思政案例】《中医基础理论》课程

一、课程组基本情况《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入门课和奠基课,受众面广,课程量大,是高等中医院校教学的重要载体,如何发掘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专业课程中思政教育的有效元素,并广泛实施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当前高等中医院校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热点与难点问题。

本项目立足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特色,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开展全过程、多样式、广覆盖的课程思政改革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和做人做事的人生道理融入专业教学设计。

现阶段,课程组对本课程各章中涉及的思政元素进行了挖掘,研究分析了其融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总结提炼课程思政特色,并对课程思政效果进行评价。

通过模块化、系统化研究形成思政教学的思政知识点目录1份、教学大纲1份、教案1份、微课视频2个、调查问卷及量表(课前、课后和形成性评价)各1份,发表论文1篇。

通过本研究,实现“以文化人、以德树人”的情感培育目标,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大医精诚、集体主义、生态环保、圆融本位、和谐友善等良好品格。

二、课程思政建设概况1.2019,09-2019,12工作计划及完成情况工作计划:挖掘中医基础理论各章可融入思政教学的知识点、梳理及整合相关教学资源、在教学班级调研、研讨。

完成情况:本门课程主要内容是绪论、中医学哲学基础、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病因与发病、病机、预防与治则,在教学内容中非常完美地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尤其是大医精诚、和谐统一、整体最佳、生态环保等,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重视上述爱国、爱事业、医德医风、民族自信心、做人等方面的内容,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的教育理念。

本阶段已经研究、总结、提炼出蕴含在各章中的思政元素并把这些思政元素融入各章节教学中。

以下为各章节思政内容概述:绪论:通过组织“整体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讨论,让学生意识到在分析具体问题上,应当从整体出发,树立大局意识,把问题放到整体中去考虑,尤其是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能够深刻认识到全人类“同呼吸,共命运”。

治则治法

治则治法
的证候。如戴阳证。


真寒假热证
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靡,畏寒 蜷卧——真寒 突然兼见颧红如妆,身热,口渴,脉大 ——假热
2、寒因寒用:

以寒治寒,即用寒性药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 病证。 适用于里热盛极,阳盛格阴,反见寒象的真 热假寒证。 真热假寒证——内有真热而外见某些假寒的

一、汗法

汗法也叫解表法,是运用发汗解表的方药,以开泄 腠理,调和营卫,来驱邪外出,解除表证的一种治
疗大法。

本法适用于一切外感表证初起(恶寒发热,头痛身 疼)和疹出不透、疮疡初起等有表证者。 汗法临床分为:辛温发汗和辛凉发汗。 注意:不可过汗,应以汗出邪去为度,以免伤津耗 气。

二、吐法
体表(胸痛)
病程
原发病、旧病
(糖尿病)
新病、继发病
(视物模糊)
(一)正治反治
⒈正治法 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其本质相一致时,采用 逆其症侯性质的方药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 又称为“逆治法” 。临床最常用。
常用的正治法有四种:
1、寒者热之:即用温热性质的药物治疗寒证。
2、热者寒之:即用寒凉性质的药物治疗热证。
一、预防为主

预防:就是采取积极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 生和发展。 《内经》提出“治未病”的思想,强调“防 患于未然”。

治未病
1、未病先防:
指在疾病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
防止疾病的发生。 ⑴注重调养正气,提高机体抗邪能力 ⑵注意防止邪气的侵害 ⑶养生保健
2、既病防变
指在疾病已经发生后,要早诊断,早治疗, 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


温法分为温中祛寒、温经散寒、回阳救逆等法。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中医基础医学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1.哲学基础:哲学是关于世界最⼀般的运动规律的科学。

任何⼀门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

在哲学与⾃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的古代尤为如此。

中医学吸取了汉代以前的哲学成果,直接地⼤量地引⽤⽓、阴阳、五⾏、形神、天⼈关系等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学说,医学教育`搜集整理去阐明医学中的问题,使之成为中医学的重要概念和理论,把哲学理论与医学理论熔铸成为⼀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体现出中国古代东⽅的特殊思维⽅式。

中国古代哲学为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世界观和⽅法论基础,⽽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元论:“⽓”在中国哲学是⼀个很重要的范畴,在中医学的学术思想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的哲学和医学理论的基⽯。

⽓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地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具有运动的属性。

⽓的运动是⽓内部的相互作⽤,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形以及两者的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在“⽓”的基础上建⽴起来的,与⽓⼀元论紧密地结合在⼀起,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统⼀理论。

阴阳是标⽰事物状态特征的范畴,⼀是代表两种对⽴的特定属性,⼆是代表两种对⽴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

阴阳是宇宙的总规律。

但是阴阻范畴不仅具有对⽴统⼀的属性,⽽且还具有另外⼀些特殊的质的规定,与现代辩证法的⽭盾范畴。

五⾏学说:五⾏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普通系统论。

中医学运⽤五⾏学说,从系统的整体观点观察事物,认为任何⼀个(类)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具有⽊、⽕、⼟、⾦、⽔五种功能属性的成分或因素,并且⽊、⽕、⼟、⾦、⽔这五个⽅⾯按照⼀定规律相互联系,形成这⼀事物的整体功能结构。

五⾏结构系统,通过与反馈机制相似的⽣胜乘侮关系,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平衡,从⽽论证了⼈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与环境的统⼀,即⼈体是⼀个统⼀整体的整体观念。

五⾏学说的朴素的系统观念是现代系统理论的原始形态,在最⼀般的原则上与现代系统论相⼀致。

中医基础理论-防治原则

中医基础理论-防治原则

第十八单元防治原则预防1.预防与治未病的概念——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2.未病先防(1)养生以增强正气。

其措施主要有:①顺应自然,②养性调神,③护肾保精,④形体锻炼,⑤调理饮食,⑥针灸、推拿、药物调养等。

(2)防止病邪侵害。

其措施主要有:①避其邪气,《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②药物预防以防止病邪伤害。

3.既病防变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后,力求做到:(1)早期诊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

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2)防止疾病的传变:①阻截病传途径;②先安未受邪之地。

治则1.治病求本、治则、治法的概念治病求本,是指在治疗疾病时,通过辨析其病因病机,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

因此,治病求本是中医学治疗疾病的指导思想,位于治则治法理论体系的最高层次。

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而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准绳。

如扶正祛邪、调整阴阳、正治反治、治标治本、调理精气血津液及三因制宜等,属于基本治则,从属于治病求本的指导思想。

治法是在一定治则指导下制订的针对疾病与证的具体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和治疗措施。

其中治疗大法是针对一类相同病机的证而确立的,如汗、吐、下、和、清、温、补、消法等八法,其适应范围相对较广,是治法中的较高层次。

治疗方法则是在治疗大法限定范围之内,针对某一具体的证所确立的具体治疗方法,如辛温解表、镇肝息风、健脾利湿等,它可以决定选择何种治疗措施。

治疗措施,是在治法指导下对病证进行治疗的具体技术、方式与途径,包括药治、针灸、按摩、导引、熏洗等,是治法中的较低层次。

2.正治与反治(1)正治含义是指治疗用药的性质、作用趋向逆病证表象而治的一种常用治则。

如热证用寒药,故又称“逆治”。

适用范围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相一致的病证。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一、发病、病因病机及预防(一)发病与预防。

(二)病因。

(一)发病与预防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

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2)1.人与自然的关系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

疾病可以是人体内、外环境失调所造成。

2.杂病的发病机理疾病的发生与否,取决于邪、正力量的对比。

3.杂病的发病原因千般疢难,不越三条:脏腑经络分内外,客气邪风为主因。

(1)经络受邪,入脏腑;(内部疾病形成的原因)(2)邪气侵犯人体,仅在血脉间传注,导致四肢九窍壅塞不通;(外部疾病形成的原因)(3)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陈无铎(宋):内伤外感分内外,三因无主次之分。

4.预防措施(1)未病先防: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勿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而且保持五脏元真通畅(2)有病早治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

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

(二)病因1.反常气候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

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此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和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

中医关于“喘证”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中医关于“喘证”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中医关于“喘证”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喘证常由多种疾患引起,病因复杂,有外感、内伤两大类。

外感为六外邪侵袭肺系,内伤为痰浊内蕴、情志失调、久病劳欲等。

一、病因1.外邪侵袭外感风寒,袭表犯肺,肺卫为邪所伤,肺气不得宜畅,或因风热犯肺,肺为热壅,清肃失司,以致肺气上逆为喘。

若表寒未解,内已化热,或肺有蕴热,寒邪外束,热不得泄,热为寒郁,或热蒸液聚成痰,痰热壅肺,肺失宜降,气逆而喘。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喘促》云:“实喘之证,以邪实在肺也,非风寒则火邪耳。

2.饮食不当过食生冷肥甘,或嗜酒伤中,损伤脾胃,以致脾湿不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肺气塞阻,升降不利,发为喘促。

如复加外感诱发,可见痰浊与风寒、邪热等内外合邪的错杂证候。

若痰湿郁久化热,或肺热素盛,痰火交阻于肺,痰塞火迫,上逆为喘。

若湿痰寒化,可见寒饮伏肺,常因外邪袭表犯肺,引动伏饮,塞阻气道,发为喘促。

3.情志所伤情志不遂,忧思气结,气机不利,或郁怒伤肝,肝气上逆于肺,肺气不得肃降,则气逆而喘。

明·李梴《医学入门·喘》所载“惊忧气郁,惕惕闷闷,引息鼻张气喘,呼吸急促而无痰声者”即属此类。

4.劳欲久病久咳伤肺,或病久肺虚,气失所主,气阴亏耗,因而短气喘促。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喘》云:“肺虚则少气而喘。

”若劳欲伤肾,精气内夺,真元损耗,根本不固,则气失摄纳,上出于肺,出多入少,气逆喘促。

明·赵献可《医贯·喘》言:“真元耗损,喘出于肾气之上奔…乃气不归原也。

”或肾阳衰弱,肾不主水,水气凌心,心阳不振,肺气上逆致喘。

此外,如中气虚弱,肺气失于充养,亦可因气虚而喘。

二、病机1.喘证的基本病机为肺气上逆,宣降失职,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

2.病位主要在肺和肾,但与肝脾有关,甚则及心。

因肺为气之主,司呼吸,外合皮毛,为五脏华盖,乃气机出入升降之枢纽,肾主摄纳,有助于肺气肃降,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之说。

中医课件- 防治原则与治法

中医课件-  防治原则与治法

治法
三、下 法 1.概念:运用具有泻下作用的药物通泻大便,攻逐体
内实热结滞和积水,以解除实热蕴结的一种治疗大 法。
2.适应证:适用于寒、热、燥、湿等邪内结在肠道, 以及水结、宿食、蓄血、痰滞、虫积等里实证。
治法
四、和 法 1.概念:和解法,用和解或疏泄的方药,达到
祛除病邪,调整机体,扶助正气的一种治疗 大法。 2.适应证:如寒热往来,为邪在半表半里。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二、治病求本
(一)正治与反治 1.反治
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从治”。 “从”,采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施治。适 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病证。
“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1.热因热用:以热治热,即用热性药治疗具有 假热症状的病证。
防治原则与治法
薛霁
教学目的
熟悉预防概念及预防的基本内容; 掌握治则的六个基本方面; 了解八法的概念。
治则:治疗疾病的总原则。对临床治疗立法、 处方、用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治法: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治则的具体化。
第一节 防治原则






生 与 预 防
病 求 本
整 阴 阳
正 祛 邪
治 异 同
2.适应证:适用于气、血、食、痰、湿(水)所形成 的积聚、癥瘕、痞块等病证。
偏衰 阴虚 阴虚不能制阳,引起内热证—养阴 阳虚 阳虚不能制阴,引起阴寒内盛—温阳 补其不足 阴损及阳 阳中求阴 阳损及阴 阴中求阳
正治
四、扶正祛邪
扶正: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 祛邪: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

中内病因病机治则汇总

中内病因病机治则汇总

第一节感冒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病因病机】感冒是因六淫、时行之邪,侵袭肺卫,以致卫表不和,肺失宣肃而为病。

一、病因感冒是由于六淫、时行病毒侵袭人体而致病。

以风邪为主因二、病机外邪侵袭人体是否发病,关键在于卫气之强弱,同时与感邪的轻重有关。

二、辨证要点本病邪在肺卫,辨证属表、属实,但应根据证情,区别风寒、风热和暑湿兼夹之证,还需注意虚体感冒的特殊性。

二、治疗原则感冒的病位在卫表肺系,治疗应因势利导,从表而解,采用解表达邪的治疗原则。

第二节咳嗽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

分别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病因病机】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两大类。

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

不论邪从外人,或自内而发,均可引起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作咳。

一、病因1.外感六淫2.内邪干肺内伤咳嗽,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

部分患者病情逐渐加重,甚至累及于心,最终导致肺、脾、肾诸脏皆虚,痰浊、水饮、气滞、血瘀互结而演变成为肺胀。

一、辨证要点1.辨外感内伤2.辨证候虚实二、治疗原则咳嗽的治疗应分清邪正虚实。

第三节哮病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病因病机】哮病的发生为痰伏于肺,每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刺激、体虚劳倦等诱因引动而触发,以致痰壅气道,肺气宣降功能失常。

一、病因1.外邪侵袭2.饮食不当3.体虚病后二、病机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如朱丹溪说:“哮喘专主于痰”。

发作时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

总之,哮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疾病。

中医关于“眩晕”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中医关于“眩晕”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中医关于“眩晕”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眩晕的发生主要与情志不遂、年老体弱、饮食不节、久病劳倦、跌仆坠损以及感受外邪等因素有关,内生风、痰、瘀、虚,以致风眩内动、清窍不宁或清阳不升、脑窍失养而突发眩晕。

一、病因1.情志不遂长期忧惠恼怒,肝气结,气郁化火,肝阴暗耗,风阳扰动,上扰清窍,发为眩晕。

《临证指南医案·眩晕》华云按,“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头为六阳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窍。

所患眩晕者,非外来之邪,乃肝胆之风阳上冒耳,甚则有昏厥跌仆之虞。

”2.年老体虚若年高肾精亏虚,不能生髓,无以充养于脑,或房事不节,阴精亏耗过甚,体虚多病,损伤肾精肾气,均可致肾精亏耗,髓海不足,而发眩晕3.饮食不节若平素嗜酒无度,暴饮是食,或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以致健运失司,水谷不化,聚湿生痰,痰湿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致清窍失养,而引发眩晕。

4.久病劳倦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或失血之后,气随血耗,或忧思劳倦,损伤脾胃,暗耗气血。

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清窍失养,皆可发生眩晕。

5.跌仆坠损素有跌仆坠损而致头部外伤,或久病入络,瘀血停留,阻滞经脉,而使气血不能上荣于头目,清窍失养,而发眩晕。

此外,外感六淫之中,因“高颠之上,唯风可到”,风邪与寒、热、湿、燥等诸邪,皆可导致经脉运行失度,挛急异常,使清窍失养而发眩晕。

二、病机1.眩晕的基本病机包括虚实两端。

本虚为肝肾亏虚,气血亏虚,或髓海不足,清窍失养;标实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窍。

2.病位在脑窍,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肝乃风木之脏,其性主动主升,若肝肾阴亏,水不涵木,阴不维阳,阳亢于上,或气火暴升,上扰头目,则发为眩晕。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气血亏虚,清窍失养,或脾失健运,痰浊中阻,或风阳夹痰,上扰清空,均可发为眩晕。

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肾精亏虚,髓海失充,或肝肾阴亏,水不涵木,阴不维阳,阳亢于上,亦可发为眩晕。

3.眩晕的病理因素主要有风、火、痰、瘀、虚。

预防与治则-中医基础理论

预防与治则-中医基础理论

(2)补其不足(阴阳偏虚)
①阴阳互制之调补阴阳:阴虚则热的虚热证,治宜滋阴以抑阳,即 王冰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内经》所谓“阳病治阴”。 阳虚则寒的虚寒证,治宜扶阳以抑阴,即王冰所谓“益火之源,以消 阴翳”,《内经》所谓“阴病治阳”。
②阴阳互济之调补阴阳:对于虚热证与虚寒证,可用阴中求阳与阳 中求阴的治法。此即阴阳互济的方法。阴中求阳,即补阳时适当 佐以补阴药;阳中求阴,即补阴时适当佐以补阳药。
治疗疾病时,要根据病情的标本主次不同,灵活掌握治疗的先后缓 急。急则治其标,在某些紧急情况下,首先或主要针对其紧急病证 或症状进行治疗的方法。
2.方法
(1)急则治其标 在某些紧急情况下,首先或主要针对其紧急病证 或症状进行治疗的方法。如标证急重;后发标病影响先发本病的 治疗时。目的:保存生命,利于继续治疗;为治疗创造条件,更好地 治本。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预防与治则
目录
第一节 预防 第二节 治则
第一节 预防
预防,即是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以防 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或减少其在人群 中的播散和蔓延。
一、未病先防
1.概念 未病先防是指在人未发生疾病之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 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这是中医预防思想突出的体现。
2.调理气血的关系
气血是人体脏腑组织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气血各有其功能,又相 互为用,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若气血之间的关系发生失常,就会出 现各种气血失调的病证。
调理气血关系的原则为“有余泻之,不足补之”。具体表现有: (1)气虚致血虚或气血两虚者 治以补气为主,兼以养血补血,或气
血双补。 (2)气虚血瘀者 治以补气行血。 (3)气滞血瘀者 治以理气活血化瘀。 (4)气虚不能摄血者 治以补气摄血等。

中医关于“痉证”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中医关于“痉证”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中医关于“痉证”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痉证的病因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

外感由于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塞阻经络,气血不畅,或热盛动风而致痉。

内伤是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阳亢化风,或阴虚血少,筋脉失养,虚风内动而致痉。

一、病因1.感受外邪外感风、寒、湿邪,阻脉络,气血运行不利,筋脉失养,拘挛抽搐而成痉。

外感温热之邪,或寒邪郁而化热,里热炽盛,消灼津液,筋脉失于养,或热病伤阴,邪热内传营血,热盛动风,而发痉证。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痉厥》曰:“五液劫尽,阳气与内风鸱张,遂变为痉。

2.久病过劳久病不愈,气血耗伤,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阻,筋脉失于濡养。

久病脏腑功能失调,脾虚不化水湿,或肝火灼伤津液,或肺热蒸灼津液,痰浊内生,阻滞经脉,筋脉失养。

先天禀赋不足,操劳过度,日久肝肾阴虚,阴不制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或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郁化火,阳亢化风而致痉证。

3.亡血伤津素体阴虚血虚,或大病伤津、亡血,或误用或过用汗、吐、下法,致津亏液脱,亡血失津,筋脉失养,发为痉证。

二、病机1.痉证的病位在筋脉,属肝所主,与心、脾、胃、肾等脏腑密切相关。

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阳动而阴不濡。

肝主疏泄、藏血,又主身之筋膜,如阴血不足,肝失濡养,筋脉刚劲太过,失却柔和之性,则发为痉证。

如热陷心包,逆乱神明,或脾失健运,痰浊阻滞,或胃热腑实,阴津耗伤,或肾精不足,阴血亏虚等,均与痉证发生有关。

明·汪机《医学原理·门》曰:“虽有数因不同,其于津血有亏,无以滋荣经脉则一2.病理因素有风(寒、湿)热、痰、瘀、虚五端风、寒、湿邪侵袭,壅滞经脉,气血运行不利,筋脉拘急;外感热邪,或寒湿之邪郁而化热,消灼阴津,引动肝风,甚则内结阳明,窜犯心营,闭塞筋脉,可致高热发痉。

此外,痰瘀阻滞,筋脉失养,或气血津液亏虚,阴不制阳,致筋脉失于濡养而发痉。

3.病理性质有虚实两方面,虚为脏腑虚损,气血津液不足,实者为邪气壅盛。

病因病机PPT课件

病因病机PPT课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健康宣教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疾病预防知识,提 高公众对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定期检查
鼓励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便早期发 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疫苗接种
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及时接种相应疫 苗,提高人群免疫力。
治则
综合治疗
个体化治疗
针对不同疾病采取多种治疗手段,包括药 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 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03 疾病传变
传变的形式
01
02
03
04
传经
疾病按照一定的经络脏腑顺序 相传。
直中
病邪直接侵犯某一脏腑,不经 过经络而发病。
转属
疾病由某一脏腑转到另一脏腑 ,以相生相克的关系相传。
转由
疾病由某一脏腑转归到另一脏 腑,以表里关系相传。
传变的规律
脏腑经络先后发病
疾病多从皮毛、肌肤、经脉开始,逐渐深入 脏腑,按照经络脏腑的顺序发病。
等。
饮食不节
过饥、过饱、饮食不规律等造 成脾胃损伤,影响气血生化。 如食积、泄泻等。
劳逸失度
过度劳累或长期缺乏运动导致 气血不畅,脏腑功能失调。如 劳倦过度、虚劳等。
痰饮瘀血
体内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痰饮, 血液运行不畅形成瘀血,痰瘀 互结导致多种病变。如瘿瘤、
瘰疬等。
其他病因
外伤
包括跌打损伤、烫伤、 冻伤等,直接伤害人体
03
暑邪
暑为阳邪,耗气伤津,易致热扰心神。 如中暑、暑湿感冒等。
燥邪
燥为阳邪,易耗伤津液,造成阴津亏 损。如秋燥、温燥等。
05
04
湿邪

中医关于“感冒”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中医关于“感冒”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中医关于“感冒”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感冒是因六淫、时行之邪侵袭肺卫,以致卫表不和,肺失宜肃而为病。

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F热、全身不适为主症。

一、病因1.六淫病邪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均可引起感冒,但因风为六淫之首,流动于四时之中,故感冒常以风邪为先导,六淫可单独致感冒,但常常是互相兼夹为病,以风邪为首,冬季夹寒,春季夹热,夏季夹暑湿,秋季夹燥,梅雨季节夹湿邪等。

以冬、春两季发病率较高,故以风邪夹寒、夹热多见。

2.时行之邪若四时六气失常,非其时而有其气,伤人致病者,一般较感受当令之气发病者重。

而非时之气夹时行疫D伤人,则病情重而多变,往往相互传染,造成广泛流行,且不限于季节性。

《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言:“夫时气病者,此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者多相染易。

”二、病机(一)邪犯肺卫,卫表不和感冒的基本病机为邪犯肺卫,卫表不和。

病位在肺卫。

外邪侵犯肺卫的途径有二,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内侵。

风性轻扬,为病多犯上焦,《素问·太阴阳明论》云:“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肺处胸中,位于上焦,主呼吸,气道为出入升降的通路,喉为其系,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职司卫外,为人身之藩篱,故外邪从口鼻、皮毛人侵,肺卫首当其冲,感邪之后,随即出现卫表不和及上焦肺系症状。

因病邪在外、在表,故尤以卫表不和为主。

(二)卫外功能减弱,外邪乘袭致病外邪侵袭人体是否发病,关键在于卫气之强弱,同时与感邪的轻重有关。

《灵枢·百病始生》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若正不胜邪,邪犯卫表,即可致病。

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六淫肆虐,人体未能应变气候突变,冷热失常,六淫病邪猖獗,卫外之气失于调节应变,即可受邪发病。

若属时行疫毒为患,多造成广泛流行。

2.生活起居不当,寒温失调外邪乘袭,如更衣脱帽,贪凉露宿,冒风淋雨,或过度疲劳,以致腠理不密,营卫失和,感受外邪。

3.体质偏弱,内外因相引发病体质不强,正气虚弱,卫表不固,稍有不慎,即易感邪。

中医基础理论1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1绪论

对一门学科的定性,直接关 系到这门学科在科学体系中的定 位,也直接影响到这门学科的生 存处境和发展方向。 将医学科学的属性加以定位, 人们理所当然地将以诸种标准审 视和要求医学。
中医学属自然科学的范畴
中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主要 探讨人体生、长、壮、老、已 的生命规律、人体形态结构、 生理功能、疾病发生发展以及 防治规律等,因而具有自然科 学属性。
在世界医学史上,中国医药学有 着辉煌的历史,16世纪之前一直 遥居世界医学之先,创造了许多 世界之最。
华佗在东汉末年,约公元2~3世纪 就发明了麻沸散进行全身麻醉,并 成功进行腹部肿瘤和胃肠吻合术, 而西方医学在19世纪40年代才使 用乙醚全身麻醉,外科手术则更晚, 比华佗足足晚了1600余年。
1、七情和合:药物的配伍关系。 (1)单行:单味药治病。 (2)相须:功效相类似药物配合应用, 增强治疗效果。如槟榔与南瓜子配合, 明显增强驱绦虫的治疗效应。 (3)相使:性能功效有其种共性的药 物配合,以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 能提高主药的疗效。 (4)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 被另一种药物消除和降低。生半夏、 生南星的毒副作用,能生姜降低
著名演员斯琴高娃患了“股骨头坏死”,当 时 她在法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就诊,那边西医 就建议说这个骨头已经不行了,应该换一个 人工的髋关节。那时候,斯琴高娃的病情越 来越严重,已经不能行走但考虑到西医治疗 的创伤很大,为了能够继续从事演艺工作, 斯琴高娃找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 教授黄枢。黄教授运用中医手法为斯琴高娃 实施治疗,再经过一些中药的调理和手法配 合,斯琴高娃很快就能活动了,治好后又拍 了《大宅门》等影响很大的影视剧。
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与标志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秦汉 时期。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 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中医关于“呃逆”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中医关于“呃逆”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中医关于“呃逆”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呃逆的发生多由寒邪犯胃、饮食不当、情志不遂、体虚久病等,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而发病。

一、病因1.寒邪犯胃外感寒凉之邪,内客脾胃,寒遏中阳,胃气失和,寒气上逆动膈,导致逆之证2.饮食不当过食生冷,或过用寒凉药物,寒气客胃,循经犯膈,膈间不利,胃气不降,肺失宣肃,气逆上冲咽喉而呃;过食辛热厚味,滥用温补之剂,燥热内盛,腑气不行,气逆动膈,上冲为呢。

《景岳全书·呃逆》曰:“皆其胃中有火,所以上冲为呃。

”或进食太快太饱,致气不顺行,气逆动膈,发生呃逆。

3.情志不遂逆气动膈,或气郁化火,灼津成痰,痰火蕴胃,或肝郁克脾,或忧思伤脾,运化失职,滋生痰浊,或素有痰饮内停,复因恼怒气逆,逆气夹痰浊上逆动膈,发为逆。

《古今医统大全·咳逆》曰:“凡有忍气郁结积怒之人,并不得行其志者,多有咳逆之证。

”4.体虚久病素体不足,年高体弱,或大病久病,正气未复,或吐下太过,虚损误攻,均可损伤中气,或胃阴耗伤,胃失和降,发生逆。

甚则病深及肾,肾气失于摄纳,浊气上乘,上逆动膈,发生呕逆。

大病久病出现呃逆,多提示预后不良。

《证治汇补·呃逆》曰:“伤寒及滞下后,老人、虚人、妇人产后多有症者,皆病深之候也。

若额上出汗,连声不绝者危。

”二、病机1.呃逆的基本病机是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气逆动膈。

凡见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循手太阴之脉上动于膈,膈间之气不利,气逆上冲咽喉,致喉间呃呃连声,不能自止者,均可见有呃逆2.病位在膈,病变脏腑关键在胃,且常与肺、肾、肝、脾有关。

胃居膈下,其气以降为顺,胃与膈有经脉相连属;肺处膈上,其主肃降,手太阴肺之经脉还循胃口,上膈,属肺。

肺之肃影响胃气和降,且膈居肺胃之间,诸多病因影响肺胃时,使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逆气上冲于喉间,致呢逆发作。

肺之肃降与胃之和降,还有赖于肾的摄纳,若肾元亏虚,肾失摄纳,逆气上冲,夹胃气上逆动膈,亦可致呃。

胃之和降,还需肝之条达,脾之健运,如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气逆动膈,或脾失健运,痰饮食浊内停,胃气被遏,气逆动膈,均成呃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
(3.2)血瘀
血液运行不畅,有瘀血。
• 凡离开经脉之血不能及时消散和瘀滞于某一处,或血流 不畅,运行受阻,郁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 都叫血瘀。
血瘀与瘀血区别
血瘀是指血液循行迟缓和不流的一种病理状态。 属于病机概念。
瘀血是血液瘀滞体内,包括溢出经脉之外而尚积存于组 织间隙的,或因血液运行受阻而滞留于经脉内以及瘀积 于器官内的,失其正常营养作用。属于病因概念
• 气陷主要发生于脾脏,故又常称“中气下 陷”。
• 主要表现:气虚证加上下陷证。即头晕眼花,少 气倦怠,久泄久痢,腹部有坠胀感,脱肛或子宫 脱垂等。
(2.4)气闭
由情志抑郁,或外邪、痰浊等阻碍气机,使气机 闭阻不通的病理变化。
• 多由情志刺激气郁之极,或痰浊、外邪、秽浊之 气阻闭气机所致。“突然昏晕,不省人事” 。
亡阴
即机体的阴液突 然亡失,导致全 身功能严重衰竭 的一种病理状态。
见汗出不止、 汗热而粘、喘 渴烦躁、脉急 数无力等症。
阴阳失调病机发展变化表
初期
阴阳 偏胜 阳胜则热 阴胜则寒
阴阳 偏衰 阴虚则热 阳虚则寒
发展
阳胜则阴病 阴胜则阳病 阳盛格阴 阴盛格阳 阳盛转阴 阴盛转阳
阴损及阳 阳损及阴
转归 亡阴 亡阳
(二) 虚实变化
1.虚实错杂;
2.虚实转化; 3.虚实真假; (至虚有盛候,
大实有羸状)
二、阴阳失调
• 是指在疾病过程中, 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 导致机体阴阳两个方 面失去相对的协调与 平衡,从而形成阴阳 偏盛、偏衰、互损、 转化、格拒、或亡失 的病理状态。
(一)阴阳失调与发病
•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 阴阳维持着相对的、 动态的平衡与协调, 即所谓“阴平阳秘”。
阴偏胜
阴偏胜是指阴气偏胜,功能低下,热量不 足,以及阴寒性物质积聚的病理状态。
见恶寒肢冷、脘腹冷痛、下利、脉迟等 实寒证;畏寒、喜暖等症,即所谓“阴 胜则阳病”。
阴阳偏衰
阳偏衰
阳偏衰是机体阳 气不足,脏腑 功能衰退,阳 失温煦的病理 状态。
见畏寒肢冷、面 色咣白、舌淡 脉迟等症。
阴偏衰
阴偏衰是机体阴液 不足,阴不制阳, 阴失濡润滋养的 病理状态。
(3.3)出血
血液不循行于脉内,逸出脉外的一种病 理变化。
• 原因:热入血分
• 阴盛格阳
– 是阴寒之邪盛极 于内,逼迫阳气 浮越于外,互相 格拒、排斥的病 理状态。
– 见面红、脉大等 热象,此为“真 寒假热”。
阳盛格阴
是邪热内盛,热 极深伏,阳气 郁闭于里,格 阴于外的病理 状态。
见四肢厥冷、脉 沉伏等寒象, 此为.“真热 假寒”。
阴阳二气相互格拒示意图


阴气
格 阳
阴阳恢复 协调平衡
三、气血失常
气血失常包括:气与血的亏损不足、 运行失常、生理功能异常及气血关系失调
(一)、气的失常
气的失常有两个方面: 1.气的生成不足或耗损
太多——气虚 2.气的运动失常——
气滞、气逆、气陷、 气闭、气脱的病理状 态。
(2.1)气滞
• 是指气机郁滞而流通不 畅的病理状态。
– 情志内郁,痰饮、水湿、 食积、瘀血、结石→气 血流通不畅→气机郁滞 不畅→脏腑、经络功能 障碍,或血液循行输布 阻滞不畅。
– 气滞以肺气壅滞、肝气 郁滞和脾胃气滞为多见。
(2.2)气逆
• 是指气机升降失常,当降不降或不降反 升或升之太过,脏腑之气冲逆于上的病 理状态。
气逆多发生于肺、胃和肝等脏腑。
(2.3)气陷
气陷证是指气虚无力升举而反致下陷的证候,
常由气虚证进一步发展而来,或者劳动用 力过猛,过久损伤某一脏气所致。以气的 上升不及、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 态。
(2.5)气脱
由于邪气太盛,正气骤伤;或长期损耗, 正气衰竭;或大汗、大吐、大出血致气随 液脱、气随血脱等原因,导致气不内守而 外逸脱失的危重病理变化。
(二)、血的失常
气的失常主要有两个方面: 1.血的生化不足或耗损太多——血虚 2.血的运行失常——血瘀、出血。
(3.1)血虚
• 一是失血过多; • 二是血液生化不足; • 三是久病耗血; • 四是瘀血阻滞,新血不
• 人体在致病因素的作 用下,脏腑、经络、 气血津液等生理活动 发生异常改变,导致 整体或局部阴阳平衡 失调,则会发病。
(二)阴阳失调的基本形式
阴阳偏盛 阴阳偏衰 阴阳互损 阴阳格拒 阴阳转化 阴阳亡失
• 阴阳偏盛
阳偏胜:是指
阳气偏胜,功能亢 奋,热量过剩的病 理状态。
见壮热、汗出、面 赤、舌红、脉数; 口渴、尿赤、便干 等症,即所谓“阳 胜则阴病”。
一是邪气的损害;二 是正气抗邪。
• 正胜邪退
正胜邪退则疾病 向愈。
• 邪胜正衰
邪胜正衰则疾 病恶化。
(一) 虚实病机
• 实:“邪气盛则实”, 主要指邪气充盛;
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 要方面,邪气与正气 相争,临床出现一系 列亢盛有余的证候, 即实证。
虚:“正气夺则虚”, 主要指正气不足;
以正气不足虚损为 矛盾主要方面,精 气血津液不足,临 床出现一系列衰退 的证候,即虚证。
发病与病机预防治 则
【教学目标】
1.掌握中医病机的内容 2.掌握中医治则的内容 3. 熟 悉 中 医 病 机 及 治 则 的 内涵 4.熟悉养生的基本原则 5.了解预防措施
病机,是指疾 病发生、发展 与变化的机制。
一 邪正盛衰
• 疾病发展变化过程 中,正气和邪气的 力量对比不是固定 不变的,而是彼此 间不断发生着消长 盛衰变化。表现在:
阳气
真寒 假热


阳气

格 阴
阴气
真热 假寒 证
面色苍白 四肢逆冷 精神萎靡 畏寒蜷卧 脉微欲绝 面红烦热 脉大无根
壮热烦躁 面红气粗 舌红脉数 四肢厥冷 脉象沉伏
• 亡阳
5.阴阳亡失
– 即机体阳气突然亡失, 导致全身功能突然衰 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 见冷汗淋漓不止、 手足逆冷、精神萎 靡、脉微欲绝等症。
见五心烦热、潮 热盗汗、心烦 失眠、舌红少 苔、脉细数等 症。
阴阳互损
指阴阳一方的虚损从而 导致对方的不足,形 成阴阳两虚的病理变 化。
阴虚的基础上,导致阳 虚,称为阴损及阳。
阳虚的基础上,导致阴 虚,称为阳损及阴。
阴阳格拒
指由于某些原因 引起阴或阳的一 方极盛,因而壅 盛于内,将另一 方格拒于外,使 阴阳之间不相维 系,从而形成阴 盛格阳或阳盛格 阴的病理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