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比较韧性教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三 我们周围的材料 比较韧性》教学设计_4

《比较韧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物理性质能够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水平;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性质;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3、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认同物理性质是能够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简单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韧性【教学准备】小组:钩码3个,三种比较材料:木棒、铁棒、塑料棒;学生收集的塑料制品,记录单。
【教学流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的课堂上有大家课前收集的很多日用品,(拍摄环视镜头+特写镜头)你能告诉大家,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吗?(学生齐答:塑料)【黑板贴:塑料】(设计意图:学生的研究材料自己收集,来源于熟悉的生活,比教材中的图片展示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观察时能获得塑料更多的信息。
)二、理解塑料师:谁能介绍一下小组中的塑料物品?生:这个是塑料瓶。
师追问:瓶子为什么选用塑料来做呢?塑料有什么优点呢?生:不会漏水,颜色很漂亮……生:比较轻【黑板贴:轻】生:能做成各种大小规格,多种形状【黑板贴:可塑性】师:其他小组还有什么塑料制品要向大家做介绍?生:这个是塑料做成的雨披。
师追问:雨披选用塑料,又是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呢?生:塑料做的雨披防水性好【黑板贴:不吸水】师追问:你能再在找几件利用塑料不吸水这个特性的物品吗?生:水桶、澡盆、鞋套……师:下一个小组又带了什么塑料制品呢?生:这个是塑料做成的电源插头。
生:我知道塑料能保护我们不触电【黑板贴:绝缘性】……师:是呀,塑料有那么多特性,为了对它有更好的了解,我们来阅读一份资料:请结合我们的集体讨论和资料阅读,完成气泡图。
【黑板贴中连线,演变成气泡图】(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集体交流,对塑料的各项特性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并能用孩子自己的语言加以解释。
三年级上册科学经典表格教案-3.3比较韧性(第一课时)|教科版

附表1
实验次数
伸出桌面的长度
实验步骤
1
5厘米
1、将直尺的0刻度对准桌面,竖直固定好
2、将木条、卡纸条、铁片、塑料条先后平放在桌面上,伸出桌面5厘米。
3、在木条前端的小孔处挂上两个50g的钩码。
2
10厘米
同上
3
15厘米
同上
实验步骤
(五)、进行实验
师:这个实验的材料、步骤、分工都大家都清楚了,下面就要进行激动人心的实验了,我看哪一个组是最认真也是最会倾听的?我就让这个组在讲台来做第一次演示实验,之后还会有两次让大家做实验的机会,看哪个小组最认真看实验并且边看实验便把实验记录表填写好了的,我就把后面的机会给他。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演示实验
可是这个国家物资匮乏,在他们国家只有木头、卡纸、铁片和塑料条这四种材料,于是国王叫士兵在城门口贴了一张皇榜,皇榜上是这样说的“国王要为本国的公主制作一个玩具,这个玩具的制作材料一定是本国这四种材料里韧性最好的,如能找到这种材料,将会获得“小小科学家”的称号,如果揭下皇榜没有找到就要流放到边疆”。同学们你们觉得木头、卡纸、铁片和塑料条他们谁的韧性最强?你们有办法比较这四种材料的韧性吗?(ppt封面)
今天来学校的时候用牙刷刷牙,从插板上取下了手机,拿着塑料伞和塑料雨衣来到了学校。牙刷插板塑料伞塑料雨衣
教师出示塑料制品的图片
师:看完了了这么多的的塑料制品的图片,你们知道这些塑料制品运用了塑料的哪些性质吗?请同学们想一想完成书上的气泡图。然后告诉我你的发现。首先第一个勺子运用了塑料的哪些性质呢?
教师依次出示图片和实物,逐步揭开塑料的性质。
下课!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在木条、卡纸条、铁片、塑料条中谁的韧性最强?你们通过什么来判断他们的韧性的呢?所以在上节课中我们帮助了国王为他的公主制作玩具。公主的玩具已经做好了,大家想不想看公主的玩具?玩具是由什么材料做的呢?可是国王又有了一个新烦恼,他只知道塑料的韧性强,但是不知道塑料到底有哪些性质,他怕百姓们问他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答不出来怎么办?这可不行太丢面子了,国王得是这个国家懂得最多的人。所以他想请小小科学家们来帮帮他,你们愿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塑料。
比较韧性教案

比较韧性教案韧性教育是指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具备积极乐观、适应能力强的品质。
下面是一份关于韧性教育的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培养韧性。
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韧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意识和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自我调整和适应能力。
二、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讲义,包括韧性的定义、案例分享和解决困难的方法。
2. 案例讨论题目。
3. 学生能够参与讨论的环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案例或一个小视频来介绍韧性的概念,让学生对“韧性”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韧性的定义、特征和重要性,并通过实际案例来说明韧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讨论(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并要求学生分享自己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4. 案例分享(15分钟)教师请几个学生分享自己在困难面前表现出韧性的案例,并与其他学生一起分析这些案例中有哪些韧性的特点,如何运用这些韧性来应对困难。
5.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韧性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韧性。
四、作业学生回答一道与韧性相关的问题:“你认为什么是培养韧性的关键?请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
”要求学生用300字回答,下节课交。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参与讨论和案例分享的积极程度。
2. 学生答案:对学生在作业中回答的问题进行评分,主要考察学生对韧性的理解和个人经验的运用。
3. 教学效果: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判断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些常见的困难和挫折,并让学生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2. 教师可以通过演讲比赛、角色扮演等形式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韧性。
3. 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与韧性相关的图书、电影或纪录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兴趣。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3.3 比较韧性 教科版

3.3比较韧性(教学详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用简单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柔韧性。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教具准备学生(每小组):1.一套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每种材料的一端打一个孔)2.一套宽度、厚度不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做成的物品。
3.测量弯曲度的“T字”尺一把。
4.50克钩码一个,回形针一个。
老师:同样宽度、厚度的粗塑料条、木条各一根,两桶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许多物品需要具有韧性,能变形,但不断裂。
木条、卡纸、铁片和塑料条这四种物品,谁的韧性更好呢?师出示图片:各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师:我们自己能想出一种比较的方法吗?二、讲授新课(一)哪种材料更韧师:出示两根长度、厚度和宽度一样的塑料条和木条。
让一学生上台取其中一根,和教师一起提起一个同样重的物体,其他学生观察到塑料条和木条变形后,一根断了,一根没有断。
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木条断了,塑料条没有断;塑料弯了,没有断,木条先是弯了,最后断了。
我们把像刚才这样塑料条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特点叫做柔韧性。
师:从实物和图片上看,你又有哪些新的发现?这些材料都有什么特点?生:有的材料不易折断,有的容易被折断。
师:让我们来比较3种不同材料的柔韧性桌上放置不锈钢、塑料、木头3种材料,每种材料两样不同的物品。
首先让学生分辨出哪些是用木头、塑料和不锈钢做的,再用自己的办法来比较它们的柔韧性,并给它们排序。
提示学生不能把材料弄断,因为后面还要用它们继续研究。
比较韧性3

课题
比较韧性
总课时
安排
1
第课时
教学
目标
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
重点
用简单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柔韧性。
教学
难点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学情
分析
这一节课,学生们将继前一节课比较材料的硬度后,研究木头、金属和塑料三种材料的柔韧性,并通过实验数据比较出三种材料的不同。
1、提问:提供三种物体,找一找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柔韧性,并把比较的结果排一排序。
3、学生汇报比较结果,引导学生发现:比较的材料由于宽度、厚度、用力大小不同,这样比较它们的柔韧性是不公平的。
4、教师出示宽度、厚度相同的木条、塑料条、不锈钢条,提问:可以怎样研究它们的柔韧性?
5、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6、教师引导,边讲解边演示实验方法。
7、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实验情况。
么是柔韧性。
这部分内容通过实验比较出哪种材料的柔韧性更好,并排出顺序。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
三、认识塑料。
四、讨论了解塑料的循环使用。
1、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哪些塑料制品?
2、出示各种塑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观察后思考:这些塑料制品分别是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并把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记录在气泡图上。
谈话:请两位同学上来各取一根,分别去取同样重的两桶水,观察塑料条和
采用谈话的方法导入新课。
通过实验,学生的初步认识什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设计
《比较韧性》说课稿(省级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比较韧性》说课稿一、使用教材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第三课二、实验教学内容比较不同材料韧性的实验,是《比较韧性》一课的核心学习活动。
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真正接触实验,更是第一次接触对比实验。
教科版小学科学的教材对培养学生对比实验的能力非常关注,主要要求学生了解对比实验的公平性,即“一个条件变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原则。
在《比较韧性》这课的实验中,很明显唯一一个变化条件就是材料不同,所以其他的条件都必须完全相同。
三、实验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知道不同材料的韧性不同。
(二)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等收集资料,运用表格整理分析资料;在基于证据的基础上得出三种材料中塑料的韧性最好的结论。
(三)情感目标:在比较不同物质韧性的实验中促进学生养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四、实验器材自制教具支架;钩码;相同直径(3mm)的铁棒、塑料棒、木棒五、实验设计思路在实际教学中很难找到符合教材中要求的厚度和宽度相同实验材料,教材中的实验方法对实验场地和学生的实验能力也有较高要求,不符合三年级学生实际情况。
所以针对这几点,自制了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具,对实验方法适当调整,达到了教材中要求的比较几种不同材料韧性并得出塑料韧性最好的结论。
六、实验改进要点(一)将教材中不容易准备的条形材料,换成了容易寻找的棒状材料进行实验。
只要铁棒、木棒、塑料棒的直径相同,就能保证实验的公平性。
(二)为了方便学生挂钩码,更顺利的完成实验,用胶棒在材料末端加工出了一个凸起,使勾码不会因为材料弯曲而滑落。
(三)为了方便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测量与记录,还针对这个实验制作了教具。
教具主要使用了亚克力板。
在亚克力板上钻了和三种材料直径相符的小孔,使学生能方便将材料穿过,更容易的固定三种材料。
并且在支架上了刻度尺,使学生不仅能直观的观察到实验现象,更可以简便、清晰的完成数据测量和记录。
七、实验教学过程(一)提供三种物体,让学生说一说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再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韧性。
《比较韧性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01》

《比较韧性》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比较韧性”是指材料在受力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抗拉、抗压、抗弯等性能。
2. 掌握比较韧性的定义和表征方法。
3. 理解比较韧性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及应用。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比较韧性?比较韧性是指材料在受力作用下,能够延展、变形,具有较好的抗拉、抗压、抗弯等性能。
通俗地说,就是材料能够在受力作用下发生变形而不会断裂。
2. 如何表征比较韧性?比较韧性通常通过材料的延展性、断裂韧性等指标来表征。
延展性是指材料在拉伸过程中能够发生变形的水平,通常用延伸率来表示;断裂韧性是指材料在受力作用下能够吸收能量的能力,通常用断裂韧性指标来表示。
3. 比较韧性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比较韧性在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建筑结构中,要求材料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抗风性能,这就需要材料具有较好的比较韧性;在汽车制造中,要求车身具有较好的碰撞珍爱性能,也需要材料具有较好的比较韧性。
三、导学方法:1. 理论进修:通过讲解和讨论,学生了解比较韧性的定义和表征方法。
2. 实验演示:通过展示材料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比较韧性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工程实践中的案例,让学生理解比较韧性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四、导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出问题引入比较韧性的观点,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进修:讲解比较韧性的定义和表征方法,引导学生理解。
3. 实践:进行实验演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亲自参与,加深理解。
4. 总结:总结比较韧性的重要性及应用,引导学生思考。
五、导学评判:1. 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2. 理解度: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比较韧性的观点和应用。
3. 应用能力:学生能够将比较韧性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
六、导学延伸:1. 拓展:可以进一步了解不同材料的比较韧性表征方法及其特点。
2. 实践:可以开展相关实验,让学生自行设计比较韧性测试方案并进行实施。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较韧性》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较韧性》教学设计与反思打开文本图片集【教材分析】《比较韧性》是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本课有部分:一是探究比较金属、卡纸、塑料、木条四种材料的韧性;二是认识塑料性质;三是了解塑料的循环使用。
本课对三年级学生孩子而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过多、时间不足,所以我对教材进行创造性使用,将教学重点放在设计实验比较4种材料的韧性,而第三部分简单处理成微课,学生通过微课了解塑料的循环使用。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科学探究目标: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 塑料是人造材料,人们利用塑料的特性将塑料制成各种产品满足需求。
2.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用简单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柔韧性。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教学准备】1.一套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纸尺(每种材料的一端打一个孔);2.螺母12个,鉤子4个。
【教学过程】一、柔韧性的认识1、播放视频:倒霉熊撑杆跳2、提问:倒霉熊撑杆跳时,撑杆发生了什么变化?3、讲解韧性的定义:像撑杆这样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特点叫做韧性。
板书:韧性:受力变形不易折断(反思: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比较韧性,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韧性是什么,因此本节课以倒霉熊撑杆跳的动画引入,激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引出韧性的定义。
)二、比较4种不同材料的柔韧性1、过渡:上节课我们比较了铁、塑料、木头、纸这四种材料的硬度,这节课我们来比较它们的韧性。
出示课题2、给铁、塑料、木头、纸的韧性排序。
3、讨论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材料4、交流:需要注意什么,才能保证研究的公平性?5、教师结合照片讲解实验步骤6、出示温馨提示:沿着12厘米刻度线用力按压材料条;不能折材料条;挂螺母时,轻取轻放;分工合作,有序操作7、学生领取材料,开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8、汇报交流实验结果思考1:铁条弯曲程度最小,是否说明铁的韧性差?为什么?播放视频解释思考2:纸条弯曲程度最大,是否说明纸的韧性最好?为什么?9、小结:塑料条的弯曲度最大,这四种材料的韧性大小:塑料铁木头纸。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比较韧性》教案——第1课时

《比较韧性》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物体的韧性这一物理性质。
2.学会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韧性。
3.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物体的韧性这一物理性质。
教学难点学会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韧性。
教学方法课件演示、实验观察、交流讨论课前准备卡纸条、木条、塑料条、金属条、卡尺、多媒体课件等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不同的材料硬度不同,木头、金属、纸、塑料四种材料硬度从硬到软顺序是?生:材料韧性从大到小:金属〉木头〉塑料〉纸师:金属具有哪些性质?生:金属具有硬度大、富有延展性、容易导电、容易导热、有金属光泽等特性。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材料的另一中特性--韧性。
(板书课题)二、新课学习1.柔韧性的认识师:同学们,想一下什么是物体的韧性?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明确韧性定义。
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弯曲度越大,韧性越好。
师:许多物品需要具有韧性、能变形,但不断裂。
出示两根长度、厚度和宽度一样的塑料条和木条。
师:这两种物品,谁的韧性更好一些呢?你想怎么比较?生:折一折,弯一弯。
师:这是个简单的好办法,大家试一下,看看那个材料容易变形而且不断裂。
学生分小组进行试验,汇报结果。
生:塑料容易变形,而且不断裂。
木条不容易变形,容易断裂。
师:那么谁的韧性好呢?生:塑料比木条的韧性好。
2.比较四种不同材料的柔韧性教师出示宽度、厚度相同的木条、卡纸条、塑料条、不锈钢条,问:可以怎样研究它们的柔韧性?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教师引导,最后总结演示操作步骤:( 1)把相同宽度、厚度的木条、卡纸条、铁片和塑料条上分别标出刻度,然后在这三种材料的一端用重物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15厘米),并挂上一个相同重的重物。
(2)在桌子的一侧粘一张纸,分别标上尺子没有伸出桌面时重物的位置和弯曲后到达的位置,然后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
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实验情况。
使用‘学乐师生’拍照\录像\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第3课 《比较韧性》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3课《比较韧性》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铁、木头、塑料这三种材料的硬度,本节课研究的是这三种材料的韧性,并通过实验,比较出三种材料韧性的不同。
比较韧性,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韧性是指什么,怎么比较。
所谓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在这一课里,可以从三种材料受力后的弯曲度来比较它们韧性的大小。
与前一课比较硬度不同的是,比较韧性,要求比较的材料要有统一的标准:也就是宽度、厚度、伸出桌面的长度以及施加的力量等要相同,而且本次实验,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操作要求较高,因为对于三种材料的弯曲度比较要做到定量研究,如何测出比较真实的数据很难(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比较大的毫米的读数很困难)。
在观察了几种材料的韧性之后,接下来,学生将对这些材料中韧性最强的塑料作进一步的观察研究,以获得对塑料的更广泛的认识。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活动一:哪种材料更韧。
通过实验探究测出铁棒、木棒和塑料棒三种材料相同长度的弯曲度(即韧性),得出塑料的韧性更好。
活动二:认识塑料。
通过观察和讨论丰富和完善对塑料特性的认识。
活动三:塑料的循环使用。
认识塑料是可以循环使用的和可回收标志,增强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情分析】韧性对于三年级学生是个初次接触的概念,他们并不是十分理解,似懂非懂,往往把韧性和强度混淆,以为材料掰不断就是韧性好,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就是要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
而书本要求用实验的方法比较材料的韧性而且做到定量研究更是加大了难度,这是学生小学阶段第一次真正接触实验,更是第一次接触对比实验,因为学生无法理解对比实验的概念,因而与学生讨论如何让实验更公平更有助于对学生的理解。
要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一些塑料制品并不难,但塑料制品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学生往往答不上来,所以让学生充分观察讨论,再加上老师的引导,可以使学生比较快地认识塑料的特性。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我们周围的材料 比较韧性》精品教案_13

《比较韧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在这一课里,学生们将继前一课比较材料的硬度后,研究木头,金属,纸和塑料,三种材料的韧性,并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比较出四种材料的不同。
比较韧性,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韧性是指什么,怎么比较。
所谓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在这一课里,可以从四种材料受力后的弯曲度来比较它们韧性的大小。
与前一课比较硬度,不同的是,比较韧性,要求参加检测物体的宽度,厚度,伸出桌面的长度要相同,而且实验需要定量的观察数据,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操作要求较高,需要对操作方法和步骤作细致的指导。
在观察了几种材料的韧性之后,接下来学生将对塑料做进一步的观察研究,以获得对塑料更广泛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测量的方法比较认识材料的韧性。
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韧性,实验中控制不变的条件。
四、教学准备:演示:2大瓶饮料、塑料条、木条、卡纸条和铁片、钩码、韧性比较仪等。
学生分组材料:韧性比较仪套装、实验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活动导入:搬运比赛两人分别选取木条和塑料条作为工具进行搬运水的活动,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2、比赛开始。
(木条断了,而塑料条弯曲不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3、生交流。
(塑料结实,木头易断;柔韧。
)4、师小结:我们把像刚才这样塑料条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特点叫做韧性。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比较韧性》(板书:比较韧性)(二)比较四种物质的韧性1、老师在这准备了四种不同的物质,分别是铁条、塑料条、木条和纸条,首先猜猜看,他们的韧性怎么样?能不能排个序?谁的韧性最好?2、师:我听到了同学们不同的声音,那我们又用什么方法去验证呢?怎么比较这几种物质的韧性呢?3、小组内讨论交流。
比较韧性-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比较韧性 - 《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物体的韧性;•掌握比较韧性的方法;•会用比较韧性的方法判断物体韧性的高低。
2. 态度与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动手实验能力,以及对生活中物体韧性意义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物体的韧性;2.如何比较物体的韧性;3.判断物体韧性高低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1.物体的韧性;2.如何比较物体的韧性。
四、教学难点如何会用比较韧性的方法判断物体韧性的高低。
五、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蜡烛、圆珠笔芯、针、报纸;2.实验用具:镊子、刻度尺、计时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个玻璃杯和一块橡皮,问学生:你们认为哪个更韧性好?为什么?2. 实验操作(30分钟)1.实验1:比较蜡烛、圆珠笔芯、针的韧性。
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将蜡烛和圆珠笔芯切成相同长度,并在针子顶端固定。
(2)用镊子固定针口处不动,用手指夹住蜡烛和圆珠笔芯的底部,让它们在相同的条件下受力,计时器计时,记录其断裂的时间。
(3)分别进行三次实验并记录数据,取平均值。
实验结果:蜡烛:2秒圆珠笔芯:3秒结论:圆珠笔芯的韧性更好。
2.实验2:比较报纸的韧性。
实验步骤:(1)将两张大小相同的报纸叠在一起。
(2)按同样力度在报纸的同一边缘处撕破。
(3)同时统计两张报纸撕破的长度。
(4)重复进行三次实验并记录数据,取平均值。
实验结果:报纸一:平均撕破长度为10.2cm。
报纸二:平均撕破长度为9.8cm。
结论:报纸一的韧性更好。
3. 总结(10分钟)1.如果在相同的外力作用下,物体受到的变形或损伤小,就说明这个物体的韧性比较好。
比如:实验1中的圆珠笔芯。
2.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时间、长度等指标来判断物体的韧性高低。
3.在日常生活中,韧性好的物品更加耐用,更加经济实用。
七、课堂作业观察身边的一些物品,写出它们的韧性高低以及比较它们的韧性。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3单元 第3课 比较韧性∣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3单元第3课比较韧性∣教科版⒊比拟韧性一、教材简析:教科书共3页,分为三局部。
第一局部:谁更柔韧这一局部是本节课的重要内容。
选择参与检测实验的三种资料制成的物体需求具有相反的宽度和厚度。
建议选择罕见的办公用钢尺和塑料尺。
假设没有适宜厚度的木尺,就用宽度和厚度接近的木条替代。
要在尺子的一端〔约1厘米的中央〕打孔或采取其他方法以便能挂住重物。
标志尺子的弯曲水平可以采用教科书上建议的方法,也可以用专门测量弯曲度的〝7〞字尺。
尺子的弯曲水平越大,说明构成尺子资料的柔韧性越好。
木头、不锈钢和塑料尺比拟,普通状况下塑料尺的柔韧性更好。
第二局部:看法塑料由于相关于金属和木头来说,柔韧性是塑料的清楚物理特性,因此教科书将看法塑料布置在柔韧性的检测活动之后。
在这里,先生要经过观察和讨论丰厚和完善对塑料特性的看法。
由于塑料制品运用十分普遍,所以从用途和生活阅历的角度对塑料的特性停止系统的归结和整理是有意义和必要的。
第三局部:塑料的循环运用可以重复熔化成型是塑料的重要特性,同时塑料形成的污染已对我们的环境形成了危害,因此这局部外容的学习应是先生看法资料的重要组成局部。
课堂上可以向先生出示循环运用塑料的产品,并展现这些产品上的循环运用标志。
二、教学背景:在这一课里,先生们将继前一课比拟资料的硬度后,研讨木头、卡纸、金属和塑料三种资料的柔韧性,并经过实验记载的数据,比拟出三种资料的不同。
比拟柔韧性,首先要让先生明白柔韧性是指什么,怎样比拟。
所谓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在这一课里,可以从三种资料受力后的弯曲度来比拟它们柔韧性的大小。
与前一课比拟硬度不同的是,比拟柔韧性,要求参与检测物体的宽度、厚度、伸出桌面的长度要相反。
而且实验需求定量的观察数据,对三年级的先生来说,操作要求较高,需求对操作方法和步骤作细致的指点。
在观察了几种资料的柔韧性之后,接上去,先生将对这些资料中柔韧性最强的塑料作进一步的观察研讨,以取得对塑料的更普遍的看法。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比较韧性》教学设计2

《比较韧性》一、教学分析在这一课里,学生们将继前一课比较材料的硬度后,研究木头、金属和塑料三种材料的柔韧性,并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比较出三种材料的不同。
比较柔韧性,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柔韧性是指什么,怎么比较。
所谓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在这一课里,可以从三种材料受力后的弯曲度来比较它们柔韧性的大小。
与前一课比较硬度不同的是,比较柔韧性,要求参加检测物体的宽度、厚度、伸出桌面的长度要相同。
而且实验需要定量的观察数据,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操作要求较高,需要对操作方法和步骤作细致的指导。
在观察了几种材料的柔韧性之后,接下来,学生将对这些材料中柔韧性最强的塑料作进一步的观察研究,以获得对塑料的更广泛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用简单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柔韧性。
(二)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四、教学过程教学准备学生(每小组):1.一套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每种材料的一端打一个孔)2.一套宽度、厚度不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做成的物品。
3.测量弯曲度的“T字”尺一把。
4.50克钩码一个,回形针一个。
老师:同样宽度、厚度的粗塑料条、木条各一根,两桶水。
(一)柔韧性的认识出示两根长度、厚度和宽度一样的塑料条和木条。
师:请两位同学上来各取一根,分别去取同样重的两桶水,观察塑料条和木条的变化情况。
两名学生上来演示,其它同学观察,然后汇报观察到的情况(木条断,塑料条没有断;塑料变了,没有断,木条先是弯了,最后断了)老师指出:我们把像刚才这样塑料条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特点叫做柔韧性。
科学三年级上册《三我们周围材料比较韧性》9

第3课比较韧性【教课目的】科学看法: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绘资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水平。
2.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1.用简单丈量的方法查验资料的物理性质,经过比较发现资料的不同物理特征。
2.选择适合的词语定性描绘资料。
感情、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研究兴趣。
2.认可物理性质是可以被察看和丈量的看法。
3.加强资料循环使用,节俭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课要点】用简单丈量方法比较资料的柔韧性。
【教课难点】选择适合的词语定性描绘金属的特色。
【教课准备】学生(每小组):1.一套宽度、厚度同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每种资料的一端打一个孔)2.一套宽度、厚度不同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做成的物件。
3.丈量曲折度的“T字”尺一把。
4.50克钩码一个,回形针一个。
【教课过程】一、柔韧性的理解出示两根长度、厚度和宽度同样的塑料条和木条。
料条和木条的变化状况。
两名学生上来演示,其余同学察看,而后报告察看到的状况(木条断,塑料条没有断;塑料变了,没有断,木条先是弯了,最后断了)老师指出:我们把像方才这样塑料条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特色叫做柔韧性。
二、比较3种不同资料的柔韧性.供给三种物体,找一找它们分别是用什么资料做的?(木头、塑料、不锈钢)2.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柔韧性,并把比较的结果排一排序(提示学生资料不要弄断).学生报告比较结果,当各组建议分歧时,指引学生发现:比较的资料由于宽度、厚度、使劲大小不同,这样比较它们的柔韧性是不公正的。
.教师出示宽度、厚度同样的木条、塑料条、不锈钢条,问:可以如何研究它们的柔韧性?5.学生小组议论、报告,教师指引,最后边小结边演示操作步骤:⑴把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米,用回形针挂上钩码,察看它们的前端弯下去了多少。
丈量资料前端弯下的距离时,眼睛要平视。
⑵分别丈量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弯下的距离,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比较韧性 教学设计

《比较韧性》教学设计2.聚焦本课核心任:比较韧性。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任务单请写(或画)出三种材料最后的形状。
我选出韧性最好的材料是(请在韧性好的材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塑料丢弃堵塞沟渠和排水系统,对动物生存构成威塑料燃烧塑料燃烧可产生一种致癌物质的“二恶英”,此物质久久悬浮于空气中,随着空气吸入人体且极3.学生谈谈哪方面做起五、拓展作业课后寻找塑料制品上的回收标志,了解不附件1:任务单3.3比较韧性1、我会比较:请写(或画)出三种材料最后的形状。
2、我会选择:我选出韧性好的材料是(请在韧性最好的材料下面打√)。
□金属□木头□塑料3、我会解释:我选择的理由是附件2:塑料小知识塑料小知识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塑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我们就讲一下塑料在人类文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塑料在农业中的应用近30年来,在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植下,设施农业与节水灌溉方兴未艾,水土资源得到了合理的保护与利用,其中塑料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节水灌溉中所用的土工膜、输水管道等都是用塑料制作的。
各种农用塑料制品在农林牧副渔中的应用,分别是薄膜,管件,绳丝,纺织袋,容器,杂件等。
二、塑料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在门窗中,由于使用了塑料门窗,使其密封性、防水性、隔音性、隔热性、耐腐蚀性、刚度、装饰性、使用维修性均优于普通钢和铝合金门窗,节能30%~50%,目前我国塑料门窗的年市场需求量为150万吨。
塑料型材具有质量轻、耐腐蚀,易加工安装、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随着我国不断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强污水资源化处理,塑料应用于排水管、暖气管、供水管等,国内塑料管材市场的需求量正以每年12%以上的速度增长。
三、塑料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每辆汽车塑料的用量是衡量汽车生产技术水平的标志之一。
汽车上可使用塑料制作的部件有空气滤清器、外壳、风扇、车内装饰等。
塑料具有密度低,流动性好的特点,并有良好的噪声隔离性和良好的耐热性、耐化学性和机械性能,可用於汽车内饰件。
第3课 《比较韧性》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3课《比较韧性》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铁、木头、塑料这三种材料的硬度,本节课研究的是这三种材料的韧性,并通过实验,比较出三种材料韧性的不同。
比较韧性,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韧性是指什么,怎么比较。
所谓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在这一课里,可以从三种材料受力后的弯曲度来比较它们韧性的大小。
与前一课比较硬度不同的是,比较韧性,要求比较的材料要有统一的标准:也就是宽度、厚度、伸出桌面的长度以及施加的力量等要相同,而且本次实验,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操作要求较高,因为对于三种材料的弯曲度比较要做到定量研究,如何测出比较真实的数据很难(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比较大的毫米的读数很困难)。
在观察了几种材料的韧性之后,接下来,学生将对这些材料中韧性最强的塑料作进一步的观察研究,以获得对塑料的更广泛的认识。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活动一:哪种材料更韧。
通过实验探究测出铁棒、木棒和塑料棒三种材料相同长度的弯曲度(即韧性),得出塑料的韧性更好。
活动二:认识塑料。
通过观察和讨论丰富和完善对塑料特性的认识。
活动三:塑料的循环使用。
认识塑料是可以循环使用的和可回收标志,增强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情分析】韧性对于三年级学生是个初次接触的概念,他们并不是十分理解,似懂非懂,往往把韧性和强度混淆,以为材料掰不断就是韧性好,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就是要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
而书本要求用实验的方法比较材料的韧性而且做到定量研究更是加大了难度,这是学生小学阶段第一次真正接触实验,更是第一次接触对比实验,因为学生无法理解对比实验的概念,因而与学生讨论如何让实验更公平更有助于对学生的理解。
要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一些塑料制品并不难,但塑料制品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学生往往答不上来,所以让学生充分观察讨论,再加上老师的引导,可以使学生比较快地认识塑料的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比较韧性
科学概念:
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比较材料的柔韧。
教学难点:比较材料柔韧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一套塑料棒、金属棒、木棒,一把尺,50克钩码3个、记录单。
教师:塑料尺、钢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视频:小丑牛撑杆跳提问:撑杆发生了什么变化?
由撑杆的变形引出韧性
2、韧性概念介绍:物体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特点叫做韧性。
3、揭示课题:不同的材料它的韧性就不同,今天我们就来比较不同材料的韧性。
补充课题:《比较韧性》。
二.哪种材料更韧
1.教师出示钢尺、塑料尺请学生猜测它们的韧性怎么样
2.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它们的韧性,(提示学生材料不要弄断)
3.学生交流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实验要公平。
4教师出示实验步骤,学生完成操作并填写记录单。
5.交流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刚才的实验发现了什么?这三种材料谁的弯曲度比较大呢?谁的韧性更强?能给这三种材料从韧性好到韧性差的顺序排列吗?
6教师用钢尺解释钢铁的韧性也不错(学具里表现不明显)
7 师小结:塑料的弯曲程度最大,塑料的柔韧更好。
三.认识塑料
1.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塑料制品。
想一想这些物品用塑料来做有什么优点?
2.学生讨论塑料的优点,完成气泡图(如不易生锈、轻、绝缘、耐腐蚀、柔韧、易燃烧重新塑形。
)课件出示图片,教师引导概括。
四.塑料的循环使用
1.关于塑料你还了解些什么呢?引导学生概括塑料的缺点
2师小结:塑料不易被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容易老化、易燃烧产生有毒气体)
3.阅读科学书第53页,你又知道了什么?
4.认识循环使用标志
课件出示循环使用标志,,找找瓶子上是否找到了循环使用的标志?
5. 师总结:塑料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对我们的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尽量选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五.拓展
了解了塑料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身为小学生的我们该如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做一个环保小卫士?
六、课堂作业设计
1、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的性质。
2、做韧性比较实验时,要做到公平性,以下哪一项是公平性之一的?( )
A实验用的木条、金属条和塑料条的长要一样,宽无所谓。
B挂在木条、金属条和塑料条上的重物要一样重。
C测量时木条、金属条和塑料条伸出桌面的长度可以不一样
3 、下面3个图,在所有公平条件下,韧性最好的是()图的实验材料。
4 、塑料雨衣是利用了塑料防水的特点……()
5 、插线板是利用了塑料的不导电性………()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