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29.古诗两首嫦娥 人教新课标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9.古诗两首--嫦娥》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嫦娥》教学设计——王东丽一、教材分析《嫦娥》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是围绕本组专题“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而选编的。
《嫦娥》一诗借嫦娥飞月的故事抒写了身处孤寂中的感受,这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
《嫦娥》的背后是一个神话故事,在教学时应做适当拓展,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也为后面的口语交际做准备。
这首诗内涵丰富,字词较深,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朗读感悟,想象体会的方式。
使学生对古诗描述的形象有所感悟,对古诗饱含的情感有所体会,激发起他们对学习古诗的兴趣,对神话故事的喜爱。
教学中做到以生为本,顺学而导,因此,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为: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为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诗歌中“屏、烛、晓、偷”四个生字。
1、认识“烛、晓”两个生字。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
4、激发学生阅读古诗和神话故事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1、把学生带入情境,有滋有味地朗读是教学的重点;2、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中蕴含的民间传说,激发学习古诗与阅读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的兴趣,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神话故事导入新课。
1、出示嫦娥奔月图片师:请同学们看图片知道这是谁吗?生:嫦娥师:嫦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一位神仙,关于嫦娥还有一段美丽的神话传说呢!是什么?谁能讲一讲这个故事?(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歌《嫦娥》。
(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诗歌,读出一点味道。
1、图片,呈现诗歌。
师:请同学自由读诗歌,注意要反复读,读准字音。
2、检查字词指名读字“屏、烛、晓、偷”师:换一种读法,从文中找到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读一读。
古诗两首《嫦娥》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pí ngຫໍສະໝຸດ zhú屏(屏风)烛(烛影)
xǐao
tōu
(偷窃) (知晓) 偷 晓
返回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了解了诗的大意,你能感受 到嫦娥的心情吗?她此时的心 情怎样呢?
孤单、寂寞、无尽的思念……
嫦娥为什么会孤单、寂 寞呢?
嫦娥偷吃了灵药,一个人 在月宫中,心里十分后悔, 所以会感到孤单、寂寞。
如果嫦娥没有偷吃灵药,她 会孤单、寂寞吗?她在人间的生 活又会是怎样的呢? 她不会感到孤单、 寂寞。她在人间的生 活会是幸福的、美满 的……
嫦娥奔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9课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
李商隐(813---858),唐代 文学家,字义山, 号玉蹊生,又号 樊南生,怀州河 内(今河南沁阳) 人。晚唐著名的 抒情诗人,与杜 牧齐名,人称 “小李杜”,其 诗意境朦胧,情 感忧郁感伤。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这句诗的意思是:室内,云母屏风上映 着幽暗的烛影;室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 晨星就要消失了。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句诗的意思是:嫦娥应该是后悔偷吃 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 寂。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1. 按照课文看拼音写词语。
2. 补充诗句,再填空。
乞巧作者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七夕指的是农历________,是传说中________鹊桥相会的日子。
(2)《乞巧》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描写民间乞巧盛况的名诗,体现了________。
(3)“乞巧”是指向织女乞取________的意思。
这时。
人间女子通常对着________用五彩线穿针。
3. 形近字组词。
4. 填空(1)写出下面汉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深________沉________长河________应悔________(2)《嫦娥》一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借________的故事抒写了________。
5. 《嫦娥》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
我还知道他写过很多诗,最喜欢他写的“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诗。
6. 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1)“宵”的音节是________,它是________结构的字,部首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2)“霄”是________结构的字,部首是________,第八笔是________。
(3)“屏”的部首是________,去掉部首余________画。
7. 补充词语________河桥________碧霄________秋月________灵药。
8. 我能根据音节写词语。
9. 拼一拼,写一写。
10. 火眼金睛,对的打对,错的打错。
(1)“长河”指很长的河。
________(2)《嫦娥》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
________(3)“乞巧”指的是阳历的七月初七。
________。
11. 选择合适的解释12. 按课文内容填空(1)乞巧节是每年农历的________月初________。
那天是________、________鹊桥相会的日子。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29古诗两首-《七巧》《嫦娥》好课件
• 七夕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 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 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 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 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 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七夕节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 七姐、陈列花果、女红(gōng)等诸多习 俗影响至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 化圈国家 。 •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七夕节
[感情朗读]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李商隐
[了解作者]
李商隐(813—858) 唐代文学家。字义山, 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 人。与杜牧齐名,称 “小李杜”。其诗风与 杜甫更为接近。
嫦娥
[了解作者]
林杰(831—847)字智周, 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 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 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 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 两首。
[自由读]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我 会 写
qǐ
乞讨
乞巧节
我 会 写
qiǎ0
[诗意赏析]
据说嫦娥原是后羿的妻子, 因为偷吃了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不 死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 在孤寂的主人公眼里,这孤居广 寒宫殿,寂寞无伴的嫦娥,其处 境和心情不正和自己相似吗?
[感情朗读]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29课_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一、带着问题来读书。
1. 带着问题来读书。
(1)《乞巧》中前两句叙述了________的民间故事,后两句写了________的场面。
(2)《嫦娥》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________的环境中一夜不寐的情景,后两句引出________对________的感叹。
诗中涉及了神话故事________。
2. 拼音写字我最棒!(1)美丽的píng fēng________立在房间里。
(2)古时候,穷人总是qǐ qiú________过上好日子。
(3)那zhú guāng________里燃着的是对未来的憧憬。
3. 比一比,我能组词语。
宵________(________)度________(________)霄________(________)渡________(________)令________(________)偷_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__)愉________(________)4. 我是小法官。
(在正确说法的后面打“√”)(1)诗中“长河”指的是很长的河流。
________(2)《嫦娥》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
________(3)《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
________(4)“乞巧”是指每年的阳历七月七日,又叫“七夕”。
________(5)“乞巧”是少女们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________。
5. 想一想,连一连。
6. 默写古诗,再回答问题。
乞巧乞巧唐代: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1)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描写________的名诗。
农历________的夜晚,俗称“七夕”,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________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
“碧霄”的意思是________。
人教版课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嫦娥一、教材分析《嫦娥》是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神话、传说故事”主题下的一首古诗,作者是晚唐诗人李商隐。
诗的前两句描绘主人公在孤独环境中一夜未眠的情景,后两句借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抒发了诗人身处孤寂的感受。
语言凝练、含蓄,三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写字姿势正确”。
三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也提出“阅读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了解传统文化,丰富想象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的具体学习目标。
第八单元主要学习目标有“通过诵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识写生字词,积累生动的语言”。
本课教学目标贯彻“诵读为本”,扎实进行写字教学,会讲故事、大体领悟诗意是对各目标的具体落实。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有层次地指导学生诵读,难点是理解古诗大意。
中年级的学生对意蕴深远的诗句转化为可感的情景能力和思想感悟能力相对薄弱。
对于诗句的理解,不必“字求其训,句索其质”,用借助课下注释、想象画面的方法大体把握诗意,主要启发学生自己感悟和理解,体现学生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用学到的读诗方法去尝试诵读其他古诗,会写左窄右宽的左右结构的字体,感受汉字美。
课堂教学注重指导学生诵读方法,合理调控,既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又要正确引导。
二、教学目标1.读准“屏”、“烛”、“晓”、“偷”的字音,正确临写“烛”、“晓”,掌握“左窄右宽”的写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用“二二三”朗读法读出节奏,用“平长仄短”吟诵法读出韵味,背诵古诗。
3.师生合作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树立正确选择观。
4.用借助注释、想象画面的方法大体理解诗意,领悟诗情。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纸、田字格贴。
2.学生:完成课后习题,搜集李商隐的资料,准备钢笔。
人教新课标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9古诗二首嫦娥PPT课件
你知道 嫦娥奔月的 故事吗?
嫦娥奔月
放声朗读课文,想一想古诗的含义。结 合拼音认读生字,同学间可互相交流。
嫦娥
李商隐
zhú
云 母 屏 风 烛 影 深,
xiǎo
长 河 渐 落 晓 星 沉。
嫦 娥 应 悔 偷 灵 药,
碧 海 青 天夜 夜 心。
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感情。
☆ 背诵《嫦娥》,阅读嫦娥奔月的故事。
☆ 自己搜集一些民间故事或传说,也可以 让长辈们讲给自己听,然后班上开个故事会。
嫦娥
最新学习可编辑资料 Latest learning materials
感谢大家观看
最新资料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大家的支持。谢谢 The latest information can be edited and modified for reference.
Thank you for
三年级语文下册29.古诗两首嫦娥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语文下册291. 教学目的1.学习古诗«嫦娥»,了解诗句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丰厚的想象,并能讲述这个故事。
2.运用曾经掌握的方法学习古诗,能背诵古诗。
2.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诗中丰厚的想象,并能讲述这个故事。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进程一温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乞巧»,谁能大声地背诵古诗?(先生背诵)同时我们也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你们能说说吗?(读古诗,知作者,解诗题,懂诗意,展想象,悟诗情。
)明天我们继续运用这个方法学习«嫦娥»。
二指点预习古诗«嫦娥»,培育自学才干1.预习要求。
(1)借助拼音朗诵古诗。
(2)认读生字,学记生字。
(3)边读古诗,边依据注释大致了解诗意。
2.先生自读古诗。
3.汇报学习效果。
(1)读准字音。
pínɡ屏风zhú烛影chánɡ长河xiǎo晓huǐ悔tōu偷(2)掌握字形。
晓-绕偷-愉尸+并=屏火+虫=烛(3)指点书写。
〝晓〞右上部不要多写一点。
三学习古诗«嫦娥»,掌握方法1.读古诗,读准字音。
2.知作者,解诗题。
(1)作者李商隐,经过课外资料的查找,你们对他有哪些了解?[李商隐,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
](2)依据查找的资料,请你说说嫦娥是什么样的人物。
(嫦娥是中国现代传说中的人物。
传说中后羿射日,嫦娥成为他的妻子。
后羿有一包不死药,由于有人想偷,嫦娥心甘情愿,将药服下,然后冲出窗外,直上云天。
先人把嫦娥飞上天的农历八月十五作为纪念她的日子。
由于农历八月十五时值仲秋,所以人们就把它定为中秋节。
)3.懂诗意,展想象。
(1)朗诵古诗,并留意注释,再结合字典了解诗意。
第一句:云母屏风烛影深。
云母屏风:用云母做的屏风。
句意:屋内,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
第二句:长河渐落晓星沉。
长河:银河,天河。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9 古诗二首 嫦娥∣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9 古诗二首嫦娥∣人教新课标《嫦娥》◆教材分析本诗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课《古诗两首》的其中一首,这个单元主题就是神话故事,本文也是与美丽的神话有关的。
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学了较多古诗,对古诗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随着年级的增加,学习古诗的方法还需要不断更新增加。
学生对古诗的兴趣较高,学生可以自主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参与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会认“烛”“晓”两个生字,会写“屏”“烛”“晓”“偷”四个字;2、能背诵《嫦娥》,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且背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学习的意识;2、讲民间传说故事,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朗诵背诵本诗,理解诗意,体悟诗情。
【教学难点】[来源:学_科_网]诗中的传统文化,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同学们,在我们学习新课之前,先来看一幅图画。
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的故事你能讲讲吗?(多媒体出示嫦娥图)生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2、故事中的嫦娥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温柔善良美丽)3、嫦娥的故事千古流传。
那么,在诗人的笔下,嫦娥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名诗《嫦娥》。
二、自读古诗,初步感知(一)导学1、学一首古诗,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会读会写会背会意思悟情感知诗人)2、是的,知人论诗。
让我们先走近诗人李商隐。
大屏幕出示李商隐简介: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晚唐代表诗人,才学兼具,却多愁善感。
二十多岁便考取进士,他原来也有很高的政治抱负,但一生中却被政治派别和感情的痛苦所纠缠,以至于抑郁不得志,而造成他伤感忧郁的性格。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古诗两首—嫦娥》课件(共18张PPT)-经典通用PPT课件材料
ATM交换机
MD
MPLS
❖ 于是,不禁从心底涌出这样的意念:嫦娥想必 也懊悔当初偷吃了不死药,以致年年夜夜,幽 居月宫,面对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难以排 遣吧。
❖ “应悔”是揣度之词,这揣度正表现出一种同 病相怜、同心相应的感情。由于有前两句的描 绘渲染,这“应”字就显得水到渠成,自然合 理。因此,后两句与其说是对嫦娥处境心情的 深情体贴,不如说是主人公寂寞的心灵独白。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作图元素 立体部件化组合
数据库
作图元素
放一些财务数据或者市场份额(国内、国际)、产品归 类、组织结构之类的文字,反白字,加阴影。
❖ 尽管这里没有对主人公的心理作任何直接的 抒写刻画,但借助于环境氛围的渲染,主人 公的孤清凄冷情怀和不堪忍受寂寞包星低垂、欲落未 落的动态,主人公的心也似乎正在逐渐沉下 去。
❖ “烛影深”、“长河落”、“晓星沉”,表 明时间已到将晓未晓之际,着一“渐”字, 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 室外,银河逐渐西移垂地,牛郎、织女隔河遥望, 本来也许可以给独处孤室的不寐者带来一些遐想, 而现在这一派银河即将消失。那点缀着空旷天宇的 寥落晨星,仿佛默默无言地陪伴着一轮孤月,也陪 伴着永夜不寐者,现在连这最后的伴侣也行将隐没。
❖ 索寞中的主人公,面对冷屏残烛、青天孤月, 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TMG
AGW
作图元素
产品示意图标,使用时标上名称。 (组网图不能使用产品实物图, 所以大家要善于运用此示意图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嫦娥》,理解诗句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丰富的想象,并能讲述这个故事。
2.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学习古诗,能背诵古诗。
2.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诗中丰富的想象,并能讲述这个故事。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乞巧》,谁能大声地背诵古诗?(学生背诵)同时我们也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你们能说说吗?(读古诗,知作者,解诗题,懂诗意,展想象,悟诗情。
)今天我们继续运用这个方法学习《嫦娥》。
二指导预习古诗《嫦娥》,培养自学能力
1.预习要求。
(1)借助拼音朗诵古诗。
(2)认读生字,学记生字。
(3)边读古诗,边根据注释大致了解诗意。
2.学生自读古诗。
3.汇报学习效果。
(1)读准字音。
pínɡ屏风zhú烛影chánɡ长河xiǎo晓huǐ悔tōu偷
(2)掌握字形。
晓-绕偷-愉尸+并=屏火+虫=烛
(3)指导书写。
“晓”右上部不要多写一点。
三学习古诗《嫦娥》,掌握方法
1.读古诗,读准字音。
2.知作者,解诗题。
(1)作者李商隐,通过课外资料的查找,你们对他有哪些了解?[李商隐,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
]
(2)根据查找的资料,请你说说嫦娥是什么样的人物。
(嫦娥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
传说中后羿射日,嫦娥成为他的妻子。
后羿有一包不死药,由于有人想偷,嫦娥迫不得已,将药服下,而后冲出窗外,直上云天。
后人把嫦娥飞上天的农历八月十五作为纪念她的日子。
因为农历八月十五时值仲秋,所以人们就把它定为中秋节。
)
3.懂诗意,展想象。
(1)朗读古诗,并注意注释,再结合字典理解诗意。
第一句:云母屏风烛影深。
云母屏风:用云母做的屏风。
句意:屋内,云母屏风上映着幽暗的烛影。
第二句:长河渐落晓星沉。
长河:银河,天河。
句意:屋外,银河渐渐西移垂地,晨星就要消失了。
第三句:嫦娥应悔偷灵药。
悔:后悔。
句意:嫦娥应该后悔偷吃灵药。
第四句:碧海青天夜夜心。
碧海青天:指嫦娥在月宫中的孤独生活。
夜夜心:每个夜晚的心情都一样孤寂。
句意:嫦娥独处在月宫中夜夜孤寂。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
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
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
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根据古诗层次理解诗意。
前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孤独的环境中长夜不寐的情景。
“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沉”字形象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展示了诗人的
孤寂情怀。
后两句:诗人引出对仙人的感叹,嫦娥应该后悔偷吃了灵药,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诗人借助人们对仙人的感叹,抒发了自己与嫦娥同病相怜
的感情。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
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
木断的功效。
4.悟诗情。
作者的内心世界是孤独的,他借助嫦娥奔月这一神话故事,来抒发自己与
嫦娥的心情是相似的,自己也有着孤独、枯燥的生活。
5.背诵古诗。
(小组背,自由背。
)
6.讲故事。
同学们,关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一直流传至今,给人们以丰富的想象。
你们通过资料了解了嫦娥的故事吗?请给大家讲讲吧!(要求:把语言组织清楚,故事讲明白。
)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四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在课外收集一些民间故事、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