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夫利西单抗的临床应用-英夫利西单抗功效与作用共41页文档

合集下载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效果与安全性观察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效果与安全性观察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效果与安全性观察钱捷;达展云;朱欣航;顾志峰;郭根凯【摘要】目的:探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46例AS患者于0、2、6、12周给予英夫利西单抗(5 mg/kg)治疗。

观察主要疗效指标:12周时达到AS疗效评价标准(ASAS)20的患者比例;次要疗效标准:12周时达到ASAS 50的患者比例,记录并分析患者0、2、6、12周时的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AS功能指数(BASFI)、患者总体评估指数(PGA)、夜间痛、脊柱痛、脊柱炎症、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等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英夫利西单抗治疗12周时46例患者中有42例(91.3%)达到ASAS 20改善,27例(58.7%)达到ASAS 50改善。

治疗2、6、12周时AS患者BASDAI、BASFI、PGA、脊柱炎症、夜间痛及脊柱痛程度均有显著改善,ESR、CRP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良反应为肝功能异常、皮疹、消化道症状。

结论:英夫利西单抗治疗AS能快速减轻患者疾病活动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AS患者的躯体运动功能,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期刊名称】《交通医学》【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3页(P453-455)【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作者】钱捷;达展云;朱欣航;顾志峰;郭根凯【作者单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江苏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江苏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江苏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江苏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江苏22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3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疾病,是以骶髂关节炎、肌腱端炎和脊柱炎症为特点的慢性炎症性风湿性疾病[1]。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进展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进展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进展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王春华【摘要】目的评价英夫利西单抗治疗进展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进展性类风湿关节炎及疾病活动性指数(DAS28)≥3.2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组40例给予来氟米特、甲氨蝶呤联合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分别在治疗0、6周及22周记录临床、实验室指标数值及关节肿胀及压痛数改善达20%(ACR20)、50%(ACR50)和70%(ACR70)的例数.结果对照组在6周时除关节肿胀数外,其他指标均无显著改善,22周时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在6周时各项指标均有改善,22周疗效更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R20在6周、22周ACR50、ACR70疗效均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不严重.结论英夫利西单抗治疗进展性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7(015)019【总页数】3页(P10-12)【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英夫利西单抗;疗效【作者】王春华【作者单位】菏泽市立医院风湿科,山东菏泽274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2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由于免疫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目前虽有多种抗风湿药物或免疫抑制剂用于RA的治疗,且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尽管给予强力、联合传统抗风湿药物治疗,治疗效果仍不满意,病情缓解难度较大。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RA的发病过程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起着非常重要的角色[1]。

而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作为TNF-α的单克隆抗体,可以快速结合TNF-α,可能对本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本研究以传统的来氟米特(LEF)和甲氨蝶呤(MTX)治疗方案为对照,初步分析英夫利西单抗治疗进展性RA的疗效和安全性。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比较观察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

方法25例RA患者分成两组,为对照组和英夫利西单抗组,A组12例接受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第0周,第2周,第6周),观察治疗前、第1周、第4周及第8周各项观察指标变化,B组13例接受甲氨蝶呤加安慰剂维生素C片治疗。

结果25例RA中,A组治疗后的临床指标、实验室指标均有显著改善,ACR20、ACR50、ACR70有效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S28评分较B组有明显下降,疾病活动性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治疗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生物制剂英夫利西单抗联合MTX治疗方案是治疗RA的新疗法,在临床中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造福患者。

【关键词】英夫利西单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其特征的症状为对称性、多个周围性关节的慢性炎症病变,临床表现为受累的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性、反复发作的过程;其病理为慢性滑膜炎,侵及下层的软骨和骨,造成关节破坏[1]。

“类克”是一种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抑制剂,化学名为英夫利西单抗,它是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及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以及克罗恩病等免疫病的生物制剂。

本文作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5例我院风湿科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住院治疗的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即分组,为A组12例和B组13例。

所有患者均证实患者RA,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正后的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无伴结核病、肿瘤、中重度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学会标准Ⅲ/IV级)、严重感染等病史。

英夫利西单抗的临床应用

英夫利西单抗的临床应用
疗效 RA Efficacy
类克®联合MTX, 是第一个被批准能够满足ACR治疗RA目标的生物制剂 减轻症状和体征 阻止结构损害的进展 改善机体功能
疗效:减轻症状和体征
类克®明显改善中~重度早期RA患者(≤3年)的关节相关症状
数据来自ASPIRE
1年后ACR评分改变的患者百分比(%)
在第54周早期RA患者(≤3年)的ACR反应率
输液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 输液装置上应配有一个内置的、无菌、无热原、低蛋白结合率的滤膜(孔径≤1.2μm)。
16
17
注射 Infusion
SAVE Agenda
作用机制 mechanism of action 适应症及用法用量 Indication and dosage 疗效 Efficacy 安全性 Safety 注意事项 Important Information
对于疗效不佳者,剂量可调整至 10mg/kg,或每4周给药一次
给药方式
类克®静脉注射(IV, intravenous),较益赛普®皮下注射(SC, subcutaneous)的优势: 院内静脉注射,患者专业人员照顾和密切关注 静脉注射较皮下注射,更不容易引起注射点反应 FYI,益赛普PI :包括轻至中度红斑、搔痒、疼痛和肿胀等,通常发生 在开始治疗的第一个月内,平均持续3-5天。 类克®一年只需注射RA 6次,AS 8次。益赛普®一年需注射104次。
11
12
13
Adding Infliximab to Saline Bag
用0.9%氯化钠注射液将本品的无菌注射用水溶液稀释至250ml: 从250ml 0.9%氯化钠注射液瓶或袋中抽出与本品的无菌注射用水溶液相同的液体量,将本品的无菌注射用水溶液全部注入该输液瓶或袋中,轻轻混合。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分析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分析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在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中使用英夫利西单抗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间接收就诊的116例IBD患者的资料加以回顾分析,采取英夫利西单抗分别对溃疡性结肠炎(UC)58例与克罗恩病(CD)58例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情况。

结果:英夫利西单抗对58例CD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是89.66%,对58例UC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是84.48%,两组疗效对比不明显(P>0.05)。

结论:对于CD和UC症状选择英夫利西单抗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有着较高应用价值,安全性高。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英夫利西单抗;疗效[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in the treatment of infliximab efficacy. Methods:To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in August 2014 ~2016 year in August received treatment of 116 cases of IBD patients,taking infliximab respectively on ulcerative colitis(UC)in 58 patients with Crohn's disease(CD)of 58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two treatment conditions. Results:infliximab is 89.66% effective rate for 58 cases of CD patients,the effective rate of 58 patients treated with UC was 84.48%,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obvious(P > 0.05). Conclusion:for CD and UC symptoms of infliximab treatment has obvious curative effect,less adverse reaction,has a high application value,high safety.[Key word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nfliximab;curative effect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具有反复发作性的慢性疾病,是一种尚未明确病因的非特异性肠炎,包含溃疡性结肠炎(UC)与克罗恩病(CD),其发病人群普遍年纪比较小,对人们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加上部分患者对于传统药物的治疗依从性与疗效较差,给疾病的治疗带来巨大的难题[1]。

【免费下载】Infliximab因福利美

【免费下载】Infliximab因福利美

Infliximab (因福利美)“类克”是一种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化学名为英夫利西(Infliximab)单抗,对体内各种形式的肿瘤坏死因子均能结合,稳定性比较高,用药间隔时间长,第三针后为每2个月使用一次,使用方便。

主要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治疗作用特点:起效快(数小时即可起效),消炎止痛作用强,同时能阻止关节破坏,改善关节功能,防止残疾的进展,被誉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王牌药物”。

另外,对银屑病关节炎和韦格纳肉芽肿的疗效也不错。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推荐使用方法是在0、2、6周各使用3mg/kg,以后每8周使用1次相同剂量,同时合用甲氨喋呤。

强直性脊柱炎推荐使用方法是0、2、6周各使用5mg/kg,以后每6周使用1次。

对本品过敏或有活动性结核和肿瘤者禁用,中重度心衰病人禁用。

学名: Infliximab (因福利美)商品牌子名: Remicade (类克)药物制造商: Centocor剂型: 针剂 (100毫克)香港注册编号: HK-51100孕妇用药分级: C药理: 缓解病情抗风湿药, 抑制甲型肿瘤坏死因子的药物。

用途: 活性克隆氏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椎炎及牛皮癣关节炎剂量: 在接受过第一剂注射后,第二及第三剂注射将分别于之后第二及第六周进行。

然后,每六-八周接受一次注射。

医生会监察病人对药物的反应,并会视乎情况加密注射的次数(可能需要每四周接受一次注射)。

用药禁忌:心脏衰竭的患者对Infliximab (因福利美)或任何成份(蔗糖、磷酸钠、聚山梨醇酯八十) 产生过敏者对鼠蛋白质产生过敏用药注意:严重感染包括肺结核、由真菌或细菌引起,并已扩散至全身的感染心脏衰竭常见副作用: 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窦道感染、感冒、喉咙发炎)、咳嗽、恶心、胃痛、背部疼痛、腹泻、头痛、头晕、疲倦、痕痒和尿道感染。

其它副作用: 部份病人会出现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症状包括荨麻疹(皮肤红肿、痕痒)、呼吸困难、胸部疼痛、血压偏高或偏低。

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

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

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贾波【摘要】目的:观察英夫利西单抗注射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1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药物治疗,研究组应用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疼痛程度、症状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4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3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中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5%(14/5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英夫利西单抗注射液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9(031)003【总页数】3页(P1-2,5)【关键词】英夫利西单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症状【作者】贾波【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东医院,辽宁沈阳 1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3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骨突、旁组织和外周关节的炎性疾病,早期呈间断性疼痛,后呈持续性疼痛,临床表现为晨僵、腰背痛,活动受限,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影响,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导致残疾[1]。

传统药物治疗仅可以缓解患者痛苦,治疗效果受限。

而采用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不仅可以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减轻关节肿胀,还能迅速改善患者发病部位的僵硬和疼痛,效果显著[2]。

本文观察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东医院内科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10例作为观察对象,符合1984年修订的AS纽约分类标准,年龄<60岁,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人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英夫利西单抗辅助治疗严重类风湿关节炎28例疗效观察

英夫利西单抗辅助治疗严重类风湿关节炎28例疗效观察

英夫利西单抗辅助治疗严重类风湿关节炎28例疗效观察杨润薇【摘要】目的探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严重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风湿科收治的严重RA患者57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联合组28例和常规组29例.两组患者均给与甲氨蝶呤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均治疗24周.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晨僵时间、休息痛、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较常规组显著减少,握力显著增强(P<0.05);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治疗12周后,联合组的ACR50率为21.4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3.45% (P <0.05),两组患者的ACR20及ACR70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联合组的ACR70率为42.86%,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90%(P<0.05);治疗过程中联合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5.00%,常规组为10.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英夫利西单抗辅助甲氨蝶呤治疗严重RA患者,有更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5(024)024【总页数】2页(P80-81)【关键词】英夫利西单抗;类风湿关节炎;药品不良反应【作者】杨润薇【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普仁医院风湿免疫科,湖北武汉43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4;R977.6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慢性滑膜炎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具体表现为关节滑膜炎,随着病情的发展最终导致关节软骨、肌腱和韧带等组织及多个脏器的损害,严重者可能导致患者残疾[1-2]。

RA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具体阐明,可能与遗传、感染和激素改变等相关,其主要病理特点为多个周围关节出现对称性、持续性的慢性炎性病变[3]。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例分享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例分享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 病例分享
教育课件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

皮肤病,典型皮损为鳞屑性红斑。
T淋巴细胞真皮浸润为银屑病的重要病理特征,皮损中活化的T淋巴细胞释放细胞 因子(TNF-)刺激表皮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增生,表皮更替时间缩短,组织病理出 现角化不全,颗粒层消失。
病例4诊断:银屑病
病例5:黄××,男,47岁,2017-8-23入院
主诉:反复全身银屑样皮疹7年余。
现病史:7年余前出现全身皮疹,累及头额面、躯干及四肢,呈红色片状斑疹,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 鳞屑易脱落,并指甲改变,甲床肥厚;无关节疼痛。患者曾多次于外院诊断为“银屑病”,予对症治 疗(具体不详)后较前好转,但症状反复。
主诉:反复皮疹3年余,多关节痛1年。 现病史:3年余前出现皮疹,呈大小不一红斑,突出表面,伴银白色鳞屑,右肘、
背部及双小腿为主,曾在我院皮肤科诊断“银屑病”,具体诊疗不详,皮疹反复 发作。1年前开始出现双腕关节及足跟疼痛,中药治疗,皮疹、关节痛反复发作。 查体:双侧小腿、背部、右肘关节可见大小不一红斑,皮肤粗糙,伴银白色鳞屑, 双腕关节、双足跟轻压痛,无肿胀,无畸形,皮温正常,活动无受限。 辅查:三大常规、男,38岁,2017-7-13入院
主诉:反复全身银屑样皮疹10年。
现病史:10年前出现全身皮疹,累及头额面、腹部及四肢,呈红色片状斑疹,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 皮肤干燥,瘙痒,并指甲改变,甲床肥厚。患者曾多次于外院诊断为“银屑病”,予外用药、维A酸、 复方甘草酸苷等治疗,皮疹反复发作。
2016年银屑病及银屑病关节炎研究评价工作组(GRAPPA) 的PsA诊治指南
2016年银屑病及银屑病关节炎研究评价工作组(GRAPPA) 的PsA诊治指南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赖爱云 ,蒋少泉 ,白 茹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 风湿免疫科 , 云南 昆明 , 6 5 0 0 3 2 )
摘 要 :目的 探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 炎的临床疗 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 院收治 的 6 8例 强直性 脊柱炎
患者 的临床资料 , 随机分为对照组( 3 3例 ) 和观察组 ( 3 5例 ) 。对照组 患者采用传统 药物进行治疗 , 而 观察组患者采用传 统药物
me n t o f a n k y l o s i n g s p o n d y l i t i s .M e t h o d s S i x t y— e i g h t p a t i e n t s wi t h a n k y l o s i n g s p o n d y l i t i s o f o u r

54 ・
J o u m 詈 a l o 用 f C l 临 i n 医 i c a l M e d i 药 c i n e 母 i n 志 P r a c t i c e
2 … 0 1 3 年 … 第 … 1 7 卷 第 … 1 … 5 期
英 夫 利 西 单 抗 治 疗 强 直 性 脊 柱 炎 的 临 床 疗 效 及 安 全 性 观 察
A 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s a n d s a f e t y o f i n f l i x i ma b i n t h e t r e a t —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a s t r e a t e d wi t h t r a d i t i o n a l d r u g s .wh i l e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wi t h i n f l i x i ma b b e —

英夫利西单抗临床应用的输注流程及护理

英夫利西单抗临床应用的输注流程及护理
英夫利西单抗是一种新 型的抗风 湿生物制剂 , 属于慢 作用
抗风湿药物 ( i ae dfi ni hu ai dusD R s , d ess i n atrem t rg , MA D ) s mo y g - c 临床上 主要用 于治疗 类风 湿性关 节炎 、 直性脊 椎炎 、 强 活性 克
准确 、 及时 、 有效地 输入 患者体 内。②英 夫利西 单抗不 能与 其
他药物 同时输注 , 防止药 物 间的化学 反应 , 以确保 患者 的利 益
123 心理支持, .. 做好解释工作 : 本组患者因发病时间长且反
复发作 , 长期用药效果不佳 , 都有焦虑 、 紧张 的心理。英夫利西
单抗又是一种新型生物 制剂 , 价钱 昂贵 , 者对 它的疗效 和不 患
b, 园 地 ・ e理
英 夫 利 西 单 抗 临床 应 用 的输 注 流 程 及 护 理
王志会 冯亚 丽 孟丽 何 丽梅 崔淑 杰
【 关键词】 英夫利西单抗; 临床应用; 输注流程; 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42 【 7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 362 1)2— 27 0 02 78 (02 0 09 — 2
和安全 。③英夫利西单抗价格 昂贵 , 操作过程 中护理人员要 有
高度 的责任 心 , 熟练操作技术 , 严格遵守 操作规程 , 输注过程 中 严密观察并记 录生命体征 , 如有异常立即报告 医生处理 。
疑有污染 、 变质时不得使用 。使用 7~9G针头 的注射器加药 ,
针头太大有切割瓶塞产 生异 物 的可能 , 或用侧 孔针 头 , 防止瓶
盖损坏 , 减少药物渗漏 。配制时每瓶中加入 1 I注射用水 , 0r r l 倾 斜3。 0 沿瓶壁注入 ( 帮助减少 泡沫) 进行 稀释 。稀释 过程 中。 不 能剧烈摇晃瓶体 , 轻轻旋 转药瓶 , 药粉充 分溶解 。若配 药过 使 程中 出现泡沫 , 应静置 5m n后再抽 取药 液。溶 液正常应 为无 i 色或淡黄色 , 泛乳 白色光 。溶 解 后加 入 已抽 去 相 同液 体量 的 09 . %氯化钠注射液 20m 中轻轻 混合 ( 5 l 即用一 支英夫利 西单 抗 时抽出 1 l用两支 时抽 出 2 l . %氯化钠 注射 液 ) 并 0m , 0m 9 0 ,

应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应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疗方案和给予必要的干预。
对于一些难以承受英夫利西单抗治疗 费用的患者,应探索其他的治疗选择 ,如传统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处理措施
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咳嗽、咳痰等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 感染;定期检查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 不良反应。
疗效判定标准及数据分析方法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临床指标、实验室指标、肠镜或结肠镜下表现等综合评估治疗效果。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如计算均值、标准差等。
近年来,IBD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健康状况。
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IFX)是一种针对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IBD。
研究目的与方法
本研究旨在观察应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效果及探讨其护理方法 。
04
护理干预措施
常规护理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包括疼痛、腹泻、便血 等症状,以及生命体征的 变化。
用药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药 物的作用、使用方法、可 能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
并发症预防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 预防感染;鼓励患者多饮 水,预防脱水。
心理护理
心理评估
肠镜或结肠镜下表现
观察肠道黏膜的炎症程度、糜烂、 溃疡等病变情况。
患者生活质量评估
了解患者的生活质量,如饮食、活 动、精神状态等。
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感染风险
英夫利西单抗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特别是机会性感染 。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如超敏反应、免疫性肝炎等。

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详细说明书及重点

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详细说明书及重点

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药理作用本品为人-鼠嵌合性单克隆抗体,可与TNFα的可溶形式和透膜形式以高亲和力结合,抑制TNFα与受体结合,从而使TNF失去物活性。

TNFβ(淋巴毒素α)是一种与TNFα利用相同受体的细胞因子,但本品并不抑制TNF β的活性。

TNFα的生物活性包括:致炎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和白介素-6(IL) ;增加内皮层通透性和内皮细胞及白细胞表达粘附分子以增强白细胞迁移;活化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活性;诱生急性期反应物和其他肝脏蛋白质以及诱导滑膜细胞和/或软骨细胞产生组织降解酶。

在体外和体内试验中,表达透膜TNFα的细胞与本品结合后可被溶解。

在利用人体纤维母细胞、内皮细胞、嗜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进行的多项体外生物检测中,本品均可抑制TNFα的功能活性。

抗TNFα的抗体可降低小绢猴结肠炎模型的疾病活动性。

在用鼠类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进行的试验中,抗TNFα抗体还可减轻滑膜炎和关节侵蚀。

对由人体TNFα表达所致的多关节炎的转基因小鼠,本品可预防该疾病的发生,且对已患病的小鼠,在给药后可使被炎症侵蚀的关节恢复。

在体内试验中,本品可与人体TNFα迅速形成稳定复合物,从而使TNFα失去生物活性。

在类风湿关节炎、克罗恩病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相关组织和体液中可测出高浓度的TNFα。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本品可减少炎性细胞向关节炎症部位的浸润;减少介导细胞粘附的分子[内皮细胞选择素、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表达;减少化学诱导作用[白介素8(IL-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及组织降解作用[基质金属白酶(MMP)1和3]。

克罗恩病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经本品治疗后,血清中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降低。

经本品治疗的患者,其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在数量上或对促有丝分裂作用的增生反应(体外试验)上,较未接受治疗的患者并无显著降低。

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类克)说明书

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类克)说明书
Page 2 of 39
强直性脊柱炎 首次给予本品 5mg/kg,然后在首次给药后的第 2 周和第 6 周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后每隔 6 周各给予一次相 同剂量。
使用指导
应进行无菌操作。 1. 计算剂量,确定本品的使用瓶数:本品每瓶含英夫利西单抗 100mg,计算所需配制的本品
溶液总量。 2. 使用配有 21 号(0.8mm)或更小针头的注射器,将每瓶药品用 10ml 无菌注射用水溶解:除去
皮肤及附属物
皮疹、瘙痒、荨麻疹、出汗增加、皮肤干燥、真菌 性皮炎、甲真菌病、湿疹、脂溢性皮炎、脱发
Page 3 of 39
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 胃肠道系统
呼吸系统
全身性 机体防御系统 肌肉骨骼系统 外周血管 心血管 血液
精神 肝胆系统 泌尿系统 眼部及视力 心率及心律 给药部位 胶原
头痛、眩晕 恶心、腹泻、腹痛、消化不良、肠梗阻、呕吐、便 秘 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呼吸 困难、鼻窦炎、胸膜炎、肺水肿 乏力、胸痛、水肿、潮热、疼痛、寒战 病毒性感染、发热、脓肿、蜂窝组织炎、念珠菌病 肌肉痛、关节痛 面部潮红、血栓性静脉炎、瘀斑、血肿 高血压、低血压 贫血、白细胞减少、淋巴结病、中性白细胞减少 症、血小板减少 失眠、嗜睡 转氨酶升高、肝功能异常 泌尿道感染 结膜炎 心悸、心动过缓 输注部位反应 自身抗体
同剂量。本品应与甲氨蝶呤合用。对于疗效不佳的患者,可考虑将剂量调整至 10mg/kg,和/或 将用药间隔调整为 4 周。
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瘘管性克罗恩病 首次给予本品 5mg/kg,然后在首次给药后的第 2 周和第 6 周及以后每隔 8 周各给予一次相 同剂量。对于疗效不佳的患者,可考虑将剂量调整至 10mg/kg。

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说明书

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说明书

核准日期:2007年02月15日修改日期:2007年11月27日2007年12月26日2008年03月07日2008年10月13日2009年02月13日2010年04月07日2010年11月12日2011年10月12日2011年11月30日2012年03月12日2012年08月10日2013年01月25日2013年08月15日2013年10月17日2013年10月31日2015年08月31日2016年08月09日2016年11月07日2017年01月16日2017年06月16日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警示语:严重感染和恶性肿瘤严重感染使用本品进行治疗的患者发生严重感染的风险增高,可导致住院或死亡。

发生感染的多数患者正在合并使用甲氨蝶呤或糖皮质激素。

如果患者发生严重感染或脓毒症,应停用本品。

报告的感染包括:•活动性结核病,包括潜伏性结核病的复发。

结核病患者经常伴随出现弥散性或肺外疾病。

需在本品治疗前及治疗期间检测患者是否存在潜伏性结核病。

如检查结果为阳性,则应在本品用药前对潜伏性结核病进行治疗。

•侵袭性真菌感染,包括:组织胞浆菌病、球孢子菌病、念珠菌病、曲霉病、芽生菌病和肺囊虫病。

组织胞浆菌病或其它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多表现为弥散性,而非局灶性的疾病。

在某些存在活动性感染的患者中,组织胞浆菌病的抗原和抗体检测结果可能是阴性的。

若重度系统性疾病患者存在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应考虑进行经验性的抗真菌治疗。

•细菌、病毒及其它条件致病菌导致的感染,包括军团杆菌和李斯特菌。

对慢性或复发性感染患者治疗前,应慎重考虑本品治疗的风险和获益。

在本品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应密切监测患者是否出现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开始治疗前潜伏性结核病感染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患者。

恶性肿瘤有报告显示,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使用包括本品在内的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剂治疗时,有淋巴瘤和其它恶性肿瘤的发生,其中有些是致命的。

英夫利昔单抗在中的应用PPT课件

英夫利昔单抗在中的应用PPT课件
• 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比如:输液反应,过敏 反应,头晕、眩晕,胃肠道反应,呼吸困难、胸 膜炎、肺水肿,感染、乏力、胸痛、水肿、潮热、 疼痛、寒战,面部潮红、血栓性静脉炎、瘀斑、 血肿,血压异常,失眠或嗜睡,肝功能异常,心 悸或心动过缓,血象异常。
防范风险和意外的主要措施
• 使用英夫利昔单抗之前,如无禁忌症,可予氢化 可的松50mg静滴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 结核筛查:详细询问结核病病史,胸部X线检查, 并结核PPD或T-SPOT结果; • 乙肝、丙肝筛查; • 有淋巴瘤或其他实体肿瘤既往史的患者禁用。
临床应用适应症
• 1、肠道CD:中至重度的活动性CD,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激素依赖 者,和(或)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等)治疗无效者,或不能耐受上 述药物治疗(存在禁忌症或严重不良反应)者。对确诊时具有预测疾病 预后不良高危因素(如年龄<40岁、起病初期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合并肛周病变)者,如有条件,可考虑早期予IFX治疗。可能取得良好疗 效。 • 2、瘘管性CD:CD合并肠皮瘘、肛瘘或直肠阴道瘘经传统治疗(包括外 科引流、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无效者。复杂性肛瘘经充分外流引 流和抗感染,早期应用IFX可能取得良好疗效。 • 3、上述适应症同样适用于6-17岁儿童和青少年CD患者。 • 4、有报道IFX可有效预防CD肠切除术后吻合口复发,对具有术后复发高 危因素如穿透型CD、经历2次或以上手术者,在与患者充分讨论的基础 上,可考虑试用IFX。 • 以上适应症的推荐是基于临床研究证据,并考虑IFX应用的效益-风险比 及费用-效益比,依据国际有关共识意见并结合我国初步应用经验和实际 情况而制定。
英夫利昔单抗在溃疡性结肠炎 中的应用新技术
溃疡性结肠炎UC
•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 明的慢性肠道炎症, 免 疫功能紊乱是致病机制 之一,导致促炎性细胞因 子产生过多。其中TNFα是UC黏膜炎症中的一 个关键介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