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与植物生理说课薛涛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课《植物是怎样繁殖的》说课稿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课《植物是怎样繁殖的》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植物是怎样繁殖的》这一课是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课的内容。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向学生展示了植物繁殖的过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和繁衍。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对植物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植物的繁殖方式,他们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们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直观的教具,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植物的繁殖方式。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能够亲自体验植物的繁殖过程,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2.教学难点:理解植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区别。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标本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植物的繁殖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是如何繁殖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教学新课:介绍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通过实物标本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植物的繁殖过程。
3.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于植物繁殖的理解和看法。
4.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繁殖过程。
5.总结:通过课堂讨论和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的繁殖方式,并强调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题和重点。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植物及植物生理》学习领域教案.
实物模型
教学及参考资料
练习与习题
1.《植物学》,李扬汉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2.《植物学》,傅承新、丁炳扬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
3.《植物学实验》(面向21世纪)何凤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植物学实验指导》高信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5.《植物形态解剖实验》周仪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二部分:学习新内容
【步骤一】宣布教学内容、目的
(时间:2分钟)
【步骤二】引入 (时间:2分钟)
【步骤三】 操练
(时间:80分钟)
【步骤四】布置作业(时间:2分钟)
【教学组织】
在讲解的过程中和同学们互动,以抑扬顿挫的语言和得体的教态,引导学生在亲切和舒畅的课堂气氛中获取知识。
教学地点
教学仪器设备
逸夫教学楼408教室
3.《孢子植物试验及实习》周云龙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种子植物试验及实习》尹祖棠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禾本科植物叶有哪几部分组成?
课后分析及小结
教研室主任签名
累计课时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植物及植物生理》学习领域教案
NO:5
班 级
08种子生产与经营、08作物生产技术、08园艺技术
周 次
1
时 间
节 次
1~2
复习提问
1、禾本科植物叶有哪几部分组成?
学习情境
2、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
课程内容
营养器官变态
课
主要内容(*重点、难点)
教学设计与组织
一、根的变态
(一)贮藏跟
(二)支持根
(三)呼吸根
二、茎的变态
(一)地下茎
(二)地上茎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植物及植物生理学习领域教案.
周 次
1
时 间
节 次
1~2
复习提问
叶的变态有哪些类型?
学习情境
2、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
课程内容
花的发生和组成
课时
2
学习目标
1、花的形态结构及发育的机理和过程;
2、花芽分化。
主要内容(*重点、难点)
【步骤一】宣布教学内容、目的
(时间:2分钟)
【步骤二】引入 (时间:2分钟)
【步骤三】 操练
(时间:80分钟)
【步骤四】布置作业(时间:2分钟)
【教学组织】
在讲解的过程中和同学们互动,以抑扬顿挫的语言和得体的教态,引导学生在亲切和舒畅的课堂气氛中获取知识。
教学地点
教学仪器设备
逸夫教学楼408教室
投影仪,教学计算机
实物模型
教学及参考资料
练习与习题
1.《植物学》,李扬汉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2.《植物学》,傅承新、丁炳扬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
3.《植物学实验》(面向21世纪)何凤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植物学实验指导》高信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5.《植物形态解剖实验》周仪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孢子植物试验及实习》周云龙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种子植物试验及实习》尹祖棠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描述花的形态组成和花芽分化的过程?
课后分析及小结
教研室主任签名
累计课时
教学设计与组织
花的形态结构及发育
一、花的组成
1、花梗(pedicel)
2、花托(receptacle)
3、花被(perianth )
人教版七上生物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赛教 说课稿
《植物的生殖》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六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第一,说教材分析: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是通过生殖和发育来实现的。
而且生物的生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殖方式的形成,既体现了生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又展现了不同生物类群在连续性方面所表现的发展和进化。
植物的生殖作为本章的开篇起着引领的作用。
第二,说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生物的能力及方法,七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开花和结果》的相关知识,因此对于植物的有性生殖部分能够较容易掌握。
并且学生在生活中可能见过植物无性生殖的做法,只不过不知道准确的定义,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可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进行总结拓展;对于无性生殖的应用,如扦插和嫁接,通过操作演示,让学生眼见为实,学生对于动手实验兴趣很高,可以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第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
尝试实践植物的扦插和嫁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教师演示,了解无性生殖的类型及无性生殖在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生物学知识是指导生产实践的理论基础的价值观。
第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内容我将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定为重点,而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通过实践探究,嫁接和扦插的方法及嫁接成功的关键是难点。
第五,说教学方法: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思考,类比推理,演示等方法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
利用多媒体,以图片,视频,让学生通过观察法、比较和合作探究学习法进行观察、对比分析、讨论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达成学习目标。
第六,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开门见山引出新课。
通过已学生物生殖的方式提出问题植物是怎样繁衍后代的?从而引出本节的课题二,以教材插图《花的结构与有性生殖图解》为抓手复习旧知,探索小结有性生殖的概念及特点。
《植物生理》课堂教学教案
课堂教学教案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
植物与植物生理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
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课堂教学教案讲授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植物的生殖说课稿人教版
植物的生殖说课稿人教版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节关于植物生殖的说课。
植物的生殖是生物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它不仅关系到植物自身的延续和繁衍,也是我们农业生产和园艺实践中不可或缺的知识。
接下来,我将从植物生殖的基本概念、繁殖方式、生殖过程以及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意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我们来了解植物生殖的基本概念。
植物生殖是指植物通过产生生殖细胞,经过配子结合或无性繁殖的方式,形成新个体的过程。
根据生殖方式的不同,植物的生殖可以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大类。
在有性生殖中,植物通过花的雌雄蕊产生配子,即卵细胞和花粉。
当花粉从雄蕊传递到雌蕊的柱头上,就会发生受精作用,形成合子,进而发育成种子。
这种通过雌雄配子结合的生殖方式,能够产生遗传物质多样性较高的后代,有利于植物适应多变的环境。
无性生殖则不需要雌雄配子的结合,植物通过体细胞直接产生新个体。
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有分裂生殖、萌芽生殖、孢子生殖等。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缺点是遗传多样性较低,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探讨植物的生殖过程。
以有性生殖为例,植物的生殖过程主要包括花的发育、传粉、受精和种子形成四个阶段。
花的发育是植物生殖的起点。
植物在适宜的温度、光照条件下,经过一系列的生理和生化变化,花芽开始分化,最终形成花器官。
花的形态和结构因植物种类而异,但其基本功能是完成生殖任务。
传粉是植物生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根据传粉媒介的不同,传粉方式可分为风媒、水媒、昆虫媒和动物媒等。
传粉过程中,花粉从雄蕊释放,通过各种媒介传递到雌蕊的柱头上,为受精作准备。
受精是植物生殖过程中的重要一步。
当花粉粒落在柱头上,它会萌发出花粉管,穿过花柱,到达胚珠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
这一过程需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条件。
种子形成是植物生殖过程的最后阶段。
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
种子中含有胚和内含物,是植物新个体的起始点。
植物与植物生理辅导教案
植物与植物生理辅导教案一、引言。
植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和代谢等生理过程的科学。
在本次教案中,我们将重点介绍植物的生理特点以及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二、植物的生理特点。
1.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理学中最重要的生理过程之一。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为自身提供能量和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也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能量来源。
2. 呼吸作用。
与动物一样,植物也需要进行呼吸作用来获取能量。
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葡萄糖和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呼吸作用是植物生理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它与光合作用相辅相成,维持着植物的生长和代谢。
3. 营养吸收。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矿物质,通过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通过根、茎、叶等器官进行物质的输送和储存。
植物的营养吸收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保障,它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
4. 生长发育。
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植物体内的激素调控、细胞分裂和扩展、器官形成等多个方面。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包括光照、温度、水分、营养物质等因素。
三、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知识。
1. 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调节因子,包括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等。
这些激素在植物体内起着促进或抑制生长的作用,调节着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2. 植物生长环境。
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环境的影响,包括光照、温度、水分、营养物质等因素。
不同的植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各不相同,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对于植物的栽培和管理至关重要。
3. 植物生理实验。
通过植物生理实验,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过程。
常见的植物生理实验包括光合作用实验、呼吸作用实验、植物激素实验等,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知识。
2024年度植物与植物生理教案
30
提高植物抗逆性途径和方法
选育抗逆品种
通过遗传育种手段选育具有优 良抗逆性的品种。
2024/3/24
合理施肥
通过施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 植物抗逆性。
生物技术
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生 物技术手段提高植物抗逆性。
农业措施
采取合理的农业措施如灌溉、 排水、中耕等提高植物抗逆性
2024/3/24
13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
2024/3/24
相互依存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所需的有机物和氧气,而呼吸作用则为光合作用提供所需的能量 和中间产物。两者相互依存,共同维持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
相互制约
在光照不足或二氧化碳浓度过低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受到限制,导致有机物合成减少,进 而影响呼吸作用的进行。同样,在氧气不足或温度过低的条件下,呼吸作用也会受到限制 ,影响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和能量供应。
生殖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激素和信 号物质可以调节营养生长,使植 物体保持一定的生长平衡。
03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 长的平衡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保持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以 确保植物体的正常发育和繁殖。
2024/3/24
25
植物激素对生长发育影响及应用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生长素可以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影响植物 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
遗传物质传递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通 过DNA的复制和染色体的分离, 从亲代细胞传递到子代细胞,保 证了物种的遗传稳定性。
9
细胞器及其功能
叶绿体
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中,是光 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光能转化 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植物生理教学设计
植物生理教学设计概述:植物生理是一门研究植物生命体的生理功能和调节机制的学科,通过对植物内部的生理过程和机制进行研究和理解,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同时也可以应用于植物的育种、种植管理、环境适应等方面。
植物生理教学是植物科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设计一节植物生理教学课程,以提供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参考和借鉴。
教学目标:本节植物生理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 理解植物的生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植物的水分平衡和营养吸收等。
2. 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实验方法和技巧,包括用于研究植物生理过程的常用实验装置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能够通过实验数据来解释和分析植物生理现象。
教学内容:本节植物生理课程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介绍植物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花果发育等过程,并探讨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因素。
2.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讲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并进行相关的实验,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个重要的植物生理过程。
3. 植物的水分平衡:介绍植物的水分吸收和输送过程,讲解植物适应干旱和盐碱环境的机制,以及水分失衡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4. 植物的营养吸收:讲解植物对不同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方式,介绍常见植物营养缺乏症状及其诊断方法。
教学方法:本节植物生理课程将以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包括讲授、实验演示、实践操作和讨论等。
1. 讲授:通过授课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理解植物生理过程的基本机制。
2.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向学生展示植物生理过程的实际操作和观察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实践操作: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践来加深对植物生理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植物生理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
辅助教材
课程定位
专业角度:培养设施农业规划设计、施工、生 产及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 课程角度: I. 《植物与植物生理》是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一 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 更是一门应用学科。 II. 依托水利部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专业建设 III. 致力于实训基地建设、职业技能竞赛和职业资 格证书考取
简单认识——了解生态习性——栽培技术
2 植物标本制作 简单认识——专业的形态特征描述——植 物分类
教学手段 考核方式 课堂提问、作业、出勤等:40%
期末考核:60%,
实践技能以出勤、实训报告、现场操作综 合考核,平时30%,技能考核70%。
教学效果
学生评价
课堂效果反馈、 学生接受情况、 作业完成情况、
植物生理基本测定技术
理论47学时,实践18学时,实践所占比例28%。
教学内容与设计
1 2
植物认知实习(1、2)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规范 快速称重法测定植物蒸腾强度技术 叶绿体色素的定量测定技术
能 力 训 练
3 4 5 6 7
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技术
小麦种子净度分析 植物标本制作
教学手段 任务驱动 1 植物物候期观测
• 督导评价
课堂教学纪 律、气氛; 教学手段是 否恰当; 教学条理是 否清晰
• 校内外实训 基地专家评 价
学生基础知识 应用;基本技 能熟练程度; 新技能接受能 力;实训综合 表现;校内标 本材料的建立
教学内容与设计
能力目标 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技术,能利用显微镜识别植物的 • 创建营销平台
学会技术
课 程 目 标
各部分结构;掌握植物组织水势、叶绿素含量、光合强度 、呼吸强度、硝酸还原酶活力、种子生活力、植物生长 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基本生理测定技术。
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植物及植物生理》教学设计教学项目项目十植物
6
地衣植物 主要特征
7
地衣植物 主要类群
1. 壳状地衣 2. 叶状地衣
课件 实物演 示 课件
8
9
3. 枝状地衣 苔鲜植物 苔藓植物是高等植物中 较为原始 的类群,个 主要特征 体很小,生活于阴湿环境中。如石面、地表或 树干上,是植物由水生转向陆生的过渡类型。 低 级 的种类其植物体 为扁平 的叶 状 体, 较 高 级的种类有类似于茎、叶的分化,但没有根及 维管组织。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配子体 发达, 我们 常 看到 的植物体是其 配 子体, 孢 子体不发达,寄生于配子体上。 苔 藓 植 物 1.苔纲; 2.藓纲;
主要类群
课件 实物演 示 课件
10
11
蕨类植物也称羊齿植物,多生于潮湿环境中, 少数水生,比苔藓植物具有更强的陆地适应性 主要特征 有根、 茎、 叶及维管组织的分化,其根为不定根, 茎为根状茎,在土中横走、上升或直立,原始 种类的叶为小型叶,大型种类的叶为大型叶, 多为羽状。 蕨类生活 孢子体与配子体均可独立生活,孢子体发 课件
被子植物 的生活史
课件
16
植物界进 化概述
一、在形态结构方面 二、在形态习性方面 三、在繁殖方式方面的发展进程
课件
序 号 测 试 练 习 题
1
题型
单项选择 题
数量
1. 下列属于孢子植物的是( )。 A. 藻类植物 B. 裸子植物 C. 被子植物 D. 维管植物 2. 蓝藻度过不良环境,可长期休眠的构造是( )。 A. 异形胞 B. 藻殖段 C. 厚垣胞子 D. 营养细胞 3. 水绵的有性繁殖方式是( )。 A. 精卵结合 B. 结合生殖 C. 孤雌生殖 D. 孤雄生殖 4. 褐藻的藻体呈褐色的原因是含下列那种色素较多( )。 A. 叶绿素 a B. 叶绿素 b C. 叶绿素 c D.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5. 关于海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孢子体不发达 B. 配子体发达 C. 孢子体发达 D. 配子体有固着器 6. 关于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活方式主要为自养 B. 属于原核生物 C. 可进行有性生殖 D. 无细胞壁 7. 有些真菌遇到不良的环境条件,会结成团,形成坚硬的休眠体, 称为( )。 A. 芽胞 B. 菌核 C. 厚壁孢子 D. 担孢子
初中植物的生理活动教案
初中植物的生理活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之间的关系。
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1.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基本概念。
2.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实质。
2.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图片和实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注意植物的生长现象。
2. 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二、光合作用(15分钟)1. 介绍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 讲解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光能→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3. 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图片+文字。
4. 举例说明光合作用的应用: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
三、呼吸作用(15分钟)1. 介绍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
2. 讲解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3. 展示呼吸作用的过程:图片+文字。
4. 举例说明呼吸作用的应用:植物的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四、蒸腾作用(10分钟)1. 介绍蒸腾作用的概念: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
2. 讲解蒸腾作用的公式:水→ 水蒸气。
3. 展示蒸腾作用的过程:图片+文字。
4. 举例说明蒸腾作用的应用:植物的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五、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之间的关系(10分钟)1. 讲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之间的关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过程;蒸腾作用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受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说课稿3.2.2{第二节植株的生长}说课稿
(三)互动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在讲解植物生长过程时,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部分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合作精神。
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课堂讲解,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植物生长规律。
2.在实验操作前,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
3.创设更多互动环节,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检查学生课堂笔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关爱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植物的生长过程、主要生长部位和影响生长的因素。教学难点为理解植物生长的内在规律以及各生长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主要生长部位、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等。具体来说,生长过程涵盖了植物从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到成熟植株的全过程;生长部位主要指植物的根、茎、叶等;影响生长的因素包括水分、养分、光照、温度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掌握植物的主要生长部位及其功能,了解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植物与植物生理-教案
植物与植物生理教案绪论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植物与动物有何区别2、了解植物在社会中的作用3、了解植物学与农业科学的发展关系4、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教学重点1、明确植物的品种与共同特征2、明确植物在自然界与国民经济中的作用3、理解植物学与农业科学的关系教学内容一、植物的多样性和我国的植物资源1、植物的历史至今,世界上有200多万种现存生物,也经历了35亿年漫长的发展与进化过程。
目前已知的植物有50余万种,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形成了不同形态结构的植物种类。
2、植物的多样性共同特征:①具有细胞壁②能进行光合作用③具有无限生长的特性,大多数植物从胚胎发生到成熟的过程中,能不断产生新的器官或新的组织结构④体细胞具有全能性,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一个体细胞经过生长和分化,即可成为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多样性:参考教材绪论图0-1植物界的分类。
3、我国植物的地带分类我国南部热带地区,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四季如春,典型植物有橡胶、椰汁、香蕉、荔枝、龙眼、菠萝;台湾生产香樟的宝岛;亚热带地区是全国水稻商品粮重要基地;川南、桂北山上存有100万年前残存的银杉;西南高山是举世闻名的天然高山花园;华北地区和辽东半岛是全国小麦、棉花和杂粮的重要产区,同时盛产苹果、梨、枣等大量经济作物;东北平原、内蒙高原地区除有一望无际的豆科、禾本科大草原外,还种有青稞、荞麦等;西北地区,尤其新疆,主要产优质长绒棉、葡萄、西瓜、哈密瓜等优质果品。
二、植物在自然界和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资源。
三、植物与植物生理的研究内容、分科和发展趋势。
1、植物学的概念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生长发育、遗传进化、分类系统以及生态分布等内容的生物学科。
2、研究目的全面了解植物、利用植物和保护植物,使植物更好的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服务。
3、分科植物形态学广义分为植物解剖学、植物细胞学、植物胚胎学植物分类学按植物类群分细菌性、真菌学、藻类学、地衣学、苔藓学、蕨类学、种子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遗传学植物生态学四、植物学与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农业科学相连,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植物学将在发展农业科学中更好地发挥理论基础的作用,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贡献。
人教版科学六上《植物体各部分的关系》说课稿
人教版科学六上《植物体各部分的关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植物体各部分的关系》是人教版科学六上的一节课。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植物的基本特征和植物的生长过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植物体的结构、功能和生长过程中的各种生理现象。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对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植物体的各个部分及其之间的关系,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植物体的各个部分及其之间的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掌握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增强学生保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体的各个部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理解植物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思考、讨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体的各个部分及其之间的关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颗植物,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各个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植物体的各个部分,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3.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植物体的各个部分的功能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4.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实物模型,深入理解植物体的各个部分及其之间的关系。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植物体各部分关系的理解。
高二生物课程教案植物生理与生态系统
高二生物课程教案植物生理与生态系统高二生物课程教案:植物生理与生态系统一、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学生将能够:1. 理解植物的结构与功能,并能够描述不同的植物组织和器官;2. 了解植物的生理过程,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3. 掌握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4. 学习并应用相关的实验方法,加强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2. 植物的生理过程;3.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25分钟)a. 教师简要介绍植物的主要组织和器官,包括根、茎、叶和花;b. 显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植物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c.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观察到的结论,并报告给全班。
2. 植物的生理过程(35分钟)a. 教师讲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包括光能的转化和化学能的储存;b. 学生进行实验,通过测量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氧气释放量,了解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c. 教师讲解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过程,并与学生分享相关实例和应用。
3.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0分钟)a. 教师介绍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包括气候调节、土壤保持和能量转化;b. 学生小组讨论,分析植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植物与动物的共生关系;c. 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并与全班一起进行讨论和思考。
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通过观察和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植物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生理过程;2. 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激发思维,增加互动;3. 图片和实例展示:通过图像和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植物的相关概念;4.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提高实践能力和科学方法的应用。
五、教学辅助工具1. 电子投影仪与相关课件;2. 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图片素材;3. 实验器材:测量氧气释放量的工具、植物样本等。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小组讨论和报告的质量;2. 学生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理解程度;3. 学生对植物在生态系统中作用和相互关系的认识;4.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分析能力。
《植物的生殖》说课稿
《植物的生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植物的生殖》。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植物的生殖》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生殖方式。
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可以了解植物生殖的多样性,为后续学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回顾花的结构以及传粉、受精等知识,引出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接着,以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为例,如扦插、嫁接、压条等,介绍了无性生殖的特点和应用。
教材内容安排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观察能力,但对于植物生殖的具体过程和原理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植物的繁殖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无性生殖的概念和应用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直观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植物生殖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2)列举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
(3)说明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植物的生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讨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1)认同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体会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关注植物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2)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
2、教学难点(1)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
(2)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展示植物生殖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 植物的呼吸作用
4
4
九 植物的生长物质
2
十 植物的生长生理
2
十一 植物的成花和生殖生理
4
十二 植物的抗逆生理
2
2020/2/27
2 2 4 2
16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四、课程内容选取和教学组织安排
1.课程内容设计
以课程的培养目标为依据,打破原有的学科体 系,按照相关知识的联系重新整合教学内容,设计 成七个教学单元。
植物与植物生理
城建工程系
1 2020/2/27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说课内容
一、课程的定位与目标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三、学生基础和智能特点分析 四、教学内容选取和教学组织安排 五、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和手段 六、现有的教学条件 七、教学特色
2020/2/27
2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课程 培养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职业素质目标
2020/2/27
7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5.课程的培养目标
知 ➢ 掌握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识 ➢ 掌握植物形态与分类的基础知识 目 ➢ 掌握植物生长、成花与生殖生理的基本知识 标 ➢ 了解外界因素对植物的影响以及相应的人工调
控措施
1.行业分析
城市化进程的加 快,人居环境建设日 益受到重视,“节约 型、生态型、园林式 ”的城市建设目标使 园林业发展迅速。未 来十年,园林技术专 业人才的需求仍会不 断加大。
2020/2/27
3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2.专业培养目标及主要岗位群
中高层管理
培养目标:掌握园林技术专业相应职业岗位(群) 所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具有较强综合实践 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
高 没有专业基础
共同特点 文化基础差,入学成绩普遍偏低。 学习态度端正,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欠缺, 学习习惯不好。
2020/2/27
14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三、学生基础和智能特点分析
2.针对这种情况,结合课程特点,采取以下对 策。
(1)针对课程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方法。 (2)针对学生特点,主张因材施教。 (3)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
园林 专业 行业 分析
专毕
业业
培 养 目 标
生 主 要 岗 位
课相 程关 定课 位程 及关 与系
课 程 培 养 目 标
2020/2/27
12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金以额差课异程—培京津养多目,标地方为少依据 ,重建教学内容体系
课
程
金以额差学异生—为京津中多心,,地方设少计教学实施方案
2020/2/27
17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四、课程内容选取和教学组织安排
2.项目教学组织安排
序
项目名称
号
学习要求
学时 安排
1 细胞与组织类型 掌握植物细胞结构与组织类型特点
4
2 营养器官结构与 熟悉植物营养器官的构造,掌握各器官的主 12
功能
要功能
3 生殖器官的结构 熟悉生殖器官的构造,掌握各器官的主要功 10
与功能
能
4 形态与分类
了解植物器官形态,识记被子植物主要科特 14 征 ,具备识别常见园林植物能力
5 呼吸作用与植物 了解呼吸作用过程,初步具备植物保鲜能力
6
保鲜
6 植物的生命过程 了解植物体生命的一般生理过程,具备对植 10
与调控
物生长、繁殖、衰老进行调控的能力
7 植物与环境
了解植与环的关系,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8 植物与环境相适应 的观念
设
计
思
路
金额以差职异业—京能津力多培,地养方为少核心,进行实践技能训练
以金额考差核异方—京式津改多革,地为方手少段,加强过程考核、综合评价
2020/2/27
13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三、学生基础和智能特点分析
1.学情分析
职 实践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强
学 生
高 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但知识的系统性差
来
源 普 理论基础扎实、逻辑思维与自控力强
2020/2/27
15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四、课程内容选取和教学组织安排
2.教学组织安排(原)
章节 主要内容
讲授 实训 其他 合计
绪论
1
1
一 植物的细胞与组织类型
5
4
11
二 植物的营养器官
4
2
6
三 植物的生殖器官
6
2
8
四 植物分类
4
2
6
五 植物的水分的代谢
4
2
6
六 植物的矿质营养
4
4
七 光和作用
6
4
10
5.课程的培养目标
职
业
➢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素
➢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质
➢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目
➢团队协作精神与服务意识
标
2020/2/27
10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6.教学重点与难点
植物细胞结构、组织类型
重 植物营养器官、生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点
植物生命生理的基础知识 植物主要科特征及代表植物
2020/2/27
8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5.课程的培养目标
➢掌握植物制片、生物绘图技术
能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技术 力 ➢植物生理常用指标测定技术 目 ➢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技术 标 ➢具备常见园林植物识别能力,能够正确进行
植物的检索鉴定。
2020/2/27
9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2020/2/27
1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四、课程内容选取和教学组织安排
2.项目教学组织安排
(1)教学内容调整 ①删除假设、推论及与生产无关的纯理论
性内容 ②超难度教学内容,降低对学生的要求,
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
难 植物组织类型和特征
点 营养器官的初、次生结构
水势、光合、呼吸作用的生化机理
2020/2/27
11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课程的设计理念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 课程培养目标为依据,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
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技术骨干
自主 创业
园林工程公司 施工与管理人员
一线操作人员
物业公司
绿化养护人员
景观设计公司 规划设计人员
园林绿化公司 苗圃场
栽培养护人员
2020/2/27
4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3.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是园林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任 务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植物科学的基本理论、 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服务。
2020/2/27
5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4.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第四五学期
• 园林规划设计 • 园林工程施工管理
第二三学期
• 观赏树木 • 花卉栽培技术 •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
第一学期
• 植物与植物生理 • 土壤与肥料
2020/2/27
6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5.课程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