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合集下载

高二地理复习: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高二地理复习: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

高二地理复习: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1)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

①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绿色农业,因地制宜,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布局农业生产;②促进农业全面发展,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①加强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②促进基地与龙头企业共同发展;③健全和完善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改良不利于农业耕作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盐碱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以及林木的乱砍滥伐等现象,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2013年中图地理必修3课件:第二章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3年中图地理必修3课件:第二章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课标领航
课程标准 1.以东北为例,分析其农业生产的条件 和布局特点。 2.了解东北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3.了解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学习目标 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的发展。 理解:东北地区在农业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及保护措 施。 应用:通过分析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状况,学会分析 区域农业发展的利弊和布局。
条件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3.东北地区主要农作物及分布
例1
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地区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2)东北地区的耕地主要集中分布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商品 粮基地。其中,________________提供的商品粮比 重最大。 (3)东北地区的天然林区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畜产品加工 (1)加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的龙头企 业建设。 养畜 (2)抓好________基地建设,促进基地与龙头企业 共同发展。 社会化服务 (3)健全和完善农业的______________体系。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第 三 节
基础自主梳理
中 国 东 北 地 区 农 业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知能层级突破
教材深化透析
学业水平达标
基础自主梳理
一、东北地区区域概况 1.位置范围: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 内蒙古自治区 吉林、辽宁三省及__________________东部。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2.地表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兴安岭 (1)西、北、东三面分别为___________、小兴安岭 长白山脉 和_______________,山区森林资源丰富。 松嫩 三江 (2)中部的东北平原:由_______平原、________平 原和辽河平原组成;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大, 商品农业生产 黑土 ______分布广泛;是中国重要的_______________ 基地。

对东北农业发展问题的思考

对东北农业发展问题的思考

对东北农业发展问题的思考【摘要】东北地区农业发展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如农业结构单一、生产技术落后、资源浪费严重等,导致农业发展陷入困境。

为了推动东北地区农业转型升级,应采取多种措施,如加强科技创新、优化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等。

只有通过改革创新,才能推动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未来,东北地区农业有望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生活的提升。

对于东北农业发展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深入思考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东北农业发展、现实问题、困境分析、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措施、展望、思考。

1. 引言1.1 对东北农业发展问题的思考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实现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当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东北地区农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包括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等。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也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增长。

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农产品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农业发展面临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为了摆脱困境,东北地区农业需要转型升级。

我们可以借鉴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推动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

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和水利设施改造,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效率,助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推动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农民之间需要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

通过建立多方参与的农业产业链,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推动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朝着更加绿色、健康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对于东北地区农业的未来展望,我们可以看到在政府政策支持和各方合作努力下,东北地区农业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我们坚信,只要各方共同努力,东北地区农业一定能够迈向更加繁荣和可持续的未来。

2. 正文2.1 东北地区农业面临的现实问题1. 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丰富,但由于传统种植模式和土地利用方式落后,导致土地利用率低,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金版学案】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中图版必修3,自: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金版学案】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中图版必修3,自:第二章 第三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地理•必修3•(配中图版)◆
3.开垦沼泽地,破坏了湿地环境 湿地是指地球上自然或人工形成的湖泊、沼泽地、湿原、 泥炭地或水域地带、海岸滩涂等的总称,还包括低潮时水深不 超过6米的海域。像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 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都属于湿地;它与森林、海洋并称 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被科学家誉为“地球之肾”、“生命摇 篮”、“鸟类家园”。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调节气候、蓄洪防洪、促淤造陆、降解污染。 (2)动物栖息地,提供大量粮食、肉类、水产、药材等物质。 但湿地一旦遭到破坏,则会带来环境污染加剧、土壤沙化、 盐碱化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严重问题。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地理•必修3•(配中图版)◆
(3)气候:东北平原大部分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 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多雨而短促。 (4)土地: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大,集中分布在松嫩 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其中,松嫩平原的中西部 黑土和黑钙土的有机质含量是中国各种土壤中最高的。 草地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以西和三江平原地 区,其中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是保存较好的优良 草原之一。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地理•必修3•(配中图版)◆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地理•必修3•(配中图版)◆
读“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返回
◆地理•必修3•(配中图版)◆
(1)图中字母代表的商品粮基地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A地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C、D两地的主要油 料作物是________,粮食作物是________,B地粮食作物是 ________,经济作物是________。 (3)A、C两地主要粮食作物不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商品粮基地在我国各商品粮基地中具有举足轻重的 地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形成商品粮基地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品质•高追求 我们让你更放心!

中国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反思
备课组长签字:


案例教学


案例分析
个人
主页


教材几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考点1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及农业发展
一、东北区域概况:
1、范围:、吉、辽及内蒙古东部
2、面积:124万KM2
3、人口:1.2亿
4、地貌特征:
山环水绕(北:小兴安岭;东:长白山;西:大兴安岭;河:松花江、嫩江、辽河、黑龙江、乌苏里江等)
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二、农业生产条件:
1、自然条件:
(1)土地资源:耕地面积广阔、土壤(黑土、黑钙土)肥沃、宜农、宜林、牧等荒地多
(2)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降水:400—800mm,东南向西北递减;热量:自南向北递减
(3)林地面积大:占全国林地面积的1/3,主要分布于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
(4)草场资源(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农产品资源
(西部草原面积缩小,玉米分布更广泛,水稻生产面积增大)
城市周围(郊区农业):副食品基地——市场需求
第二课时
考点2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54必修③ 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32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54必修③ 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32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解析 从图中的纬度位置看该地区南部为热带,从图例农作物种类看,油棕、可可、棉花等都是经济作物,应为热带种植园农业,生产特点为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该地区北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A.荒漠化、次生盐渍化B.水土流失、石漠化C.大量使用化肥、土地退化D.雨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吠亩法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农业耕作方法,由吠(沟)和亩(垄)两部分组成。该方法对土地的利用有“上田弃亩,下田弃吠”两种方式。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的两种吠亩法。读图,完成8~10题。
1
2
3
4
5
6
7
8
思维导图
SIWEIDAOTU
考点一 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条件和布局
考点二 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课时作业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基础梳理
地理条件
范围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东北地区特点
东北地区特点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田园综合体”这一新概念。该发展模式建议有条件的乡村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建设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读“‘田园综合体’功能结构图”,完成2~3题。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发展“田园综合体”模式的主要意义有A.促进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B.提高农产品产量C.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D.促进大城市向田园型城市发展
必修③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32讲 区域农GCHENGXIAN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3、土地开发——开垦荒地
P91 开发形式
⑴进行水利建设 ⑵建立国营农场
扩大了商品粮和油料、糖料基地
北大荒
北大仓
问题:
破坏了湿地和生态系统
措施: ⑴不再开垦荒地; 对已开垦的荒地逐渐还林、还草、还湿地。
( ⑵退耕还林、还草、还湿)
三、农业生产和布局
P92
1、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农业结构比较齐全、以耕作业为主
A 东部 黑龙江省
林B 省
C
东北地区
2.
•2.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地形、水文)P89来自黑1.东

北 地
8.

A

B

松 花江


乌 苏 里
然 环
7. C
3.
2.江 境
兴凯湖

辽河
6.

4.

图们江
5.

鸭绿江

地貌格局:半环状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回顾东北地区的河流水文特征!
黑龙江、松花江等
黑钙土
分布:松嫩平原中西部
三江平原
冻土 P89
1.类型
季节性冻土 永久性(多年)冻土
2.冻土的危害
⑴增加气候寒冷程度 ⑵影响地表水下渗 ⑶影响工程建设
补充
2、社会经济条件
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可为农业提
• 工业基础 供大量生产资料(机械化)
• 交通条件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 人地比例 地广人稀,利于商品农业开发
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甜菜、林业基地
林业:
有三大林区之一的东北林区(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 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份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东北、南方低山丘陵、华北地区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东北、南方低山丘陵、华北地区

立体农业
华北地区中低产田的治理
一、开发背景 1、优势: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 2、问题:旱涝频发,春旱夏涝严重;盐碱 化严重;多风沙灾害;长受寒潮侵袭。
思考:华北盐碱地形成原因
1、成因:不合理的灌溉,大水漫灌,导致地下 水上升;春季蒸发旺盛水盐运动强烈。 • 2、形成过程:水盐运动: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 影响的土壤中盐分的水迁移。 旱季: 由于蒸发强烈,土壤中的盐分随水 沿土壤空隙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在 地表积累。 雨季: 土壤被雨水淋洗,表层脱盐。
三、存在问题
• 1、黑土水土流失。 思考:黑土水土流失成因、危害、防治? 成因:地势起伏大,降水集中,土质疏松, 过度开垦、植被破坏。 危害:土地肥力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 河湖淤积,引发生态破坏。 防治:加强坡面沟壑治理,植树造林;培 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
黑土水土流失
2、湿地破坏
(1)概念:湿地这一概念在狭义上一般被 认为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广 义上则被定义为“包括沼泽、滩涂、低 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 泊、水库、稻田等”。《国际湿地公约》 对湿地的定义是广义定义。
3、森林资源锐减
• (1)成因:采育失调;毁林开荒;乱砍 乱伐;森林火灾。 • (2)危害:生态恶化(风沙、旱涝、水 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 • (3)应对:建立自然保护区;建设人工 林;合理采伐、采育结合等。
四、发展方向
• 1、农业:(1)强化种植业,巩固商品粮 生产地位。(2)发展养殖业,搞好农产品 的深加工。 • 2、林业:(1)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2) 林区优势资源的开发,发展林区副业。
3、社会特征
• • • • 1、地广人稀,地租低。 2、工业基础雄厚。 3、交通便利。 4、政府政策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水量大 水量不稳定
气候对田纳西河流域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利:降水丰富,热量充足,光热水资源丰富 弊:夏季气温高,但降水少,雨热不同期,与农作物的 季节需求相矛盾,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降水对田纳西河航运有什么影响?
水量不稳定不利于航运
描述田纳西河的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流量较大;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长;含沙 量大;无结冰期;流速快。
3.电力先行,发展高耗能工业
丰富的电能,低廉的电价,促进了高耗能工业迅速发展, 沿河两岸形成了一条“工业走廊”,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4.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
坡耕地 平原
栽培果树、蔬菜 种植玉米、棉花、大豆
电厂附近
山地 水库
发展温室蔬菜
植树造林,发展林业和畜牧业 发展渔业
一、田纳西河流域概况
1、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40°N
30°N
美国东南部 距墨西哥湾不远
中 亚 低 纬 热 度 带
一、田纳西河流域概况
2、地形 以山地、丘陵为主
平原
丘陵
多山,地形起伏较大。
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
(上游山地丘陵,中游丘陵,下游平原)
平原
丘陵
多山,地形起伏较大。
利: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河流航运对沟通 上、下 游地区之间的联系,作用十分突出
属于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
水系特征:大致自东向西流;流程长;流域面积大; 支流众多;水系发达,呈树枝状。 田纳西河属于外流河还是内流河? 外 流 河
田纳西河水源补给主要依靠什么?
大气降水)
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
1933年,田纳西河流域人均收入仅168美元, 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
现在的田纳西河流域,人均收入57765美元
航运 发电 防洪
水资源综合开发 养殖 旅游 灌溉
1、梯级开发是流域治理的核心
梯级开发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洪水,
调节水坝下游的径流量。
1、防洪
建成具有防洪库容的水库35座,形成了统一有效的 水库防洪调度系统,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
2.航运
水坝修建后,河流水位保持了平稳,可全年通航,并 可到达美国大部分地区。每年田纳西河水运的通航效益比 陆路节省约4亿美元。
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容易造成什么 灾害影响?
中上游:降水较多,落差大,所以河流流量大且汇水快
下游:地势低平,河水排泄不畅
俄亥俄河
洪灾加剧
田纳西河
自然资源
煤、铁、磷、铜、铅锌等
煤矿 铁矿 磷矿
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条件评价
利 地形
中上游地势起伏____ 大 ,蕴藏着 丰富的__________, 水能资源 下游地形 肥沃 平坦,土壤______ 充足 ,年降 夏季热量_______ 丰富 水量______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措施与结果
水利工程建设 大坝 船闸 运河 控制洪灾 改善航运条件 建成综合性 工业基地 改善生态环境 人 均 收 入 达 到 美 国 平 均 水 平
水电、火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电
植树造林
※ 流域综合治理方法的应用-长江流域
宜昌
湖口
1、长江流域地理条件——地理位置
2、地形: 上游高原、盆地,中下游平原
水能丰富------水电 3、发电 煤炭丰富------火电 铀、技术------核电
煤矿 铁矿 磷矿
全美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为什么还要建火电站和核电站?
流域内煤炭资源丰富,发展火电可变资源优势为 经济优势;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水位不稳定, 发展火电和核电,可以弥补河流枯水期水力发电 量的不足。
青 藏 高 原
四川盆地
3、长江流域的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四川盆地
宜昌
巫峡
湖口
瞿塘峡
西陵峡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发展林业成为流域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田纳西河流域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
兴建的大量水库为渔业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目前,全流域渔业产量每年超过1万吨。
5.把保护环境和提高环境质量的规划 与开发旅游资源相结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环保工作:提高水质
灭蚊防疟;
植树造林; 保持水土; 土地复垦;

中上游多山地, 陆路交通______ 不便 雨热不同期;冬春降水 较集中,易出现______ 洪灾
气候
水系
大 , 发源地 , 上游山地为河流________ 水量季节变化______ 大 , 丰富 , 中上游河流落差____ 中下游河网稠密,水量_____ 长 通航里程____ 不利于通航
原料 和______ 燃料 提供充足的______ 不合理开采利用易 环境 问题 造成_______
矿产 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
流域19世纪后期开发及其后果
原因
长期高强度种植 棉花 扩大耕地 获取炼铜用的木炭 矿山开产
问题
土地退化
后果
老棉花带衰落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恶化
植被破坏
炼铜企业大量排放 SO2,形成酸雨
环境污染
许多生物消失 绝迹
洪涝灾害多
二、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1933年5月,美国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
• 河流————人类的摇篮
古巴比伦 古中国 古印度
古埃及
第二节
流域的综合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为例
流域和水系
流域:又称供水区,河流干支流的集水区域。 水系:流域里大大小小的河流,构成脉络相通的系统
树枝状
平行状
向心状
放射状
网状
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大的河流,是世界第四长河。
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 属于俄亥俄河的一级支流,
弊:使陆路交通不便
一、田纳西河流域概况
3、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全年降水丰富 (温暖湿润)
[方法归纳] 气候特点一般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描述
①夏秋季,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②夏季容易受副热 带高压带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③冬季南 下冷空气流经五大湖增温增湿,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 ④位于中部大平原的东南部,冬季冷空气易于南下,与 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相遇,产生锋面降水。
生活用水 灌溉用水 水生生物
城市垃圾处理。 旅游开发:1947年制订规划; 山区建立100多个公园、20多个野生动物管理区; 湖滨建立300多个风景区。
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
今天的田纳西河流域
• 洪涝灾害有效控制;
• 航运便利;
• 电力充足; • 高耗能工业发达; • 森林覆盖率高; • 适宜旅游; • 居民收入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