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微粒的性质 分子

合集下载

2024年秋新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2.2 构成物质的微观微粒 第1课时 分子

2024年秋新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2.2 构成物质的微观微粒 第1课时 分子
2.2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第1课时 分子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新课导入
《庄子》中记载:“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 不竭。”物质能无限的分吗?
对于物质构成的问题,许多科学家进行过长期 的探索。现代科学已经证实:物质是由分子、原子 等微观粒子构成的。下面我们先来认识分子。
回顾与思考: 1.空气有哪几种物质组成? 2.那些物质本身又是怎样构成的?
打个比方来说,如果把一个160厘米高的人放大1 千万倍,他的身高就是16000千米,他的每根头发的 直径将达到1千米。但是如果把1个水分子放大1千万 倍,也不过像黄豆那么大,可见水分子实在太小了!
归纳小结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分子的特性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来说,固体分子间隔最小,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呢?
谢谢 大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香水、汽油要密闭保存。
答:密封可以防止香水、汽油的分子因不断运动而 扩散到空气中去,造成香水、汽油的挥发而损失。
(4)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答:太阳照射、通风的地方,温度较高,湿衣服 上附着的水分子运动加剧,更快地扩散到空气中 去,所以衣服容易干。 (5)6000 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 的钢瓶中。
实验结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般情况下,气体分 子间隔较大。
一般地,分子间间隔:气态>液态>固态。
知识视窗 分子有多大?
不同物质的分子都是很小的微粒。例如,1个水 分子的质量只有3×10 -26 kg,体积约3×10 -23cm3, 在1cm 3的小小容器里,竟可容纳得下约3×1022个水 分子。一般说来, 1cm 3的水有20滴,假设你每秒钟 可以数4个水分子,每天24小时不停地数,1滴水里 的水分子也要让你数上将近13万亿年!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_1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_1
A.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质量减小
C.分子间隔变大
D.分子种类改变
【答案】C
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数据感受分子的微小,从而理解分子用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特性。
设计实验通过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现象,直观地展示分子的运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加深对分子运动特性的理解。
设计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观察到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分子之间有间隔”这一性质的理解,还能体会到不同状态下分子间的间隔差异。
【交流讨论】你知道如何解释以下现象?
①走过花圃,人为什么能闻到花香?
②湿衣服经过晾晒为什么能变干?
③蔗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会消失?
【学生1】是因为扩散,分子热运动
【过渡】这样的现象不仅仅发生在生活中,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个实验当中的现象吧!
【实验3-1】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现象。
【板书】二、微观粒子(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学生活动】思考:分析以下生活与实验现象,可以知道分子还有什么性质?
【图片展示】花香在空气中扩散,湿衣服中的水在晾晒下的挥发,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品红在水中的扩散。
【总结】微粒(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下面我们通过实验验证。
【学生活动】任务二: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整个教学设计围绕这些核心概念展开,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科学实验,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微观粒子的存在及其性质。这样的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化学世界的兴趣和探索欲望,还培养了他们的微观想象能力。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至关重要,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问题】怎样才能认识分子运动呢?
【预测】氨(NH3)分子易溶于水,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根据实验现象可推断氨分子的运动。

九年级化学第3章知识点整合:分子、原子和离子

九年级化学第3章知识点整合:分子、原子和离子

知识整合:分子、原子和离子一、微粒的性质性质:①微粒很小,肉眼看不见;②微粒在不断的运动,且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③微粒之间有间隙,气体微粒间间隙较大易被压缩,液体、固体微粒间间隙较小不易被压缩; 注意:改变间隙,微粒本身大小不变。

二、分子与原子 分子 原子 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性质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1.原子的构成(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12 2 82 原子核核内质子数 第一电子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 (带正电) (不带电) (带负电) 原子 原子核 电子 质子 中子(5)三决定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原子的质量:原子核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练习:辨析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还有原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一定是纯净物(×)金刚石和石墨混合是混合物2.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1)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2)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注意: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数≠电子数,则为离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电子数:则为阳离子,如Al3+质子数<电子数:则为阴离子,如O2--注意:同种元素的原子与离子比较:①质子数相等②电子数及最外层电子数不同,③电子层数可能相同(3)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常见离子:H+(氢离子) K+(钾离子) Na+(钠离子) Ag+(银离子) NH4+(铵根离子)Mg2+(镁离子) Ca2+(钙离子) Cu2+(铜离子) Zn2+(锌离子) Ba2+(钡离子) 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 Al3+(铝离子)F-(氟离子) Cl-(氯离子) NO3-(硝酸根离子)OH-(氢氧根离子)O2-(氧离子) S2-(硫离子) CO32-(碳酸根离子) SO42-(硫酸根离子)3.相对原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3.1.1微粒的性质

3.1.1微粒的性质

知识点二 构成物质的微粒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分__子__、_原__子___和_离_子____。
二氧 化碳分子
碳原子
铜原子
钠离子 氯离子
知识点二 构成物质的微粒
探究点二 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情景展示]
阅读下列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问题探究]
知识点二 构成物质的微粒
通过上图,你对物质的构成有哪些新的认识?
浓氨水___能___ 使酚酞试液变 色
知识点一 微粒的性质
(3)在烧杯C中重新配制 甲溶液,在烧杯B中加入 3~5 mL浓氨水,用一 个大烧杯将两个烧杯罩 在一起
烧杯C中 构成物质的
的溶液变 微粒在不断
成____ 地


运动
________
[说明] 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速率越快。
知识点一 微粒的性质
分子、原 子和离子
微 粒
构成
物质
性质
课堂小结
微粒的质量、 体积都很小
微粒在不 断运动
温度升高,运动 速率加快
微粒间 有空隙
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构成 的微粒间的空隙不同
课堂小结
微粒间 有空隙
课堂反馈
知识点1 微粒的性质
1.6000 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这 主要说明( D ) A.微粒在不断运动 B.微粒体积很小 C.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率越快 D.微粒间有空隙
有 ___空_气___ 的注射器 的栓塞容 易推动
在固体和液体中, 微粒之间的空隙 __比__较_小___,在气 体物质中,微粒 之间的空隙 __比_较__大___
知识点一 微粒的性质
探究点一 微粒的性质 [情景展示1]

分子和微粒第一课时说课稿

分子和微粒第一课时说课稿

分子和微粒第一课时说课稿一、引入本次课程将重点探讨分子和微粒的相关知识,让同学们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上次课学到的内容。

二、知识点1. 分子:分子是由两个或以上的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电中性实体,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2. 微粒:微粒包括颗粒和痕量分子。

颗粒指粒径在$10^{-9}$米至$10^{-3}$米的粒子,如烟雾、尘埃等。

痕量分子是指存在于某一物体中,但是在一定条件下无法观测到的分子,如气体中的一氧化碳。

3. 分子和微粒在生活中的应用:分子和微粒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医药、化工、材料、食品等。

三、重点讲解本节将重点介绍分子和微粒在医药、化工、材料及食品等领域的应用。

1. 医药在医药领域中,晶体分子设计已成为药物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目前市面上的很多药物都是由晶体分子构成的。

2. 化工在化工领域中,分子模拟技术已成为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这种技术可以预测分子和化合物的性质及反应过程,有利于新材料及新药物的研发。

3. 材料在材料学领域中,先进材料的研发离不开对分子结构及微观机制的深刻了解。

例如一些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与分子结构密切相关。

4. 食品在食品工业领域中,分子与微粒技术可应用于食品的加工、保存及质量控制等方面。

例如,食品的口感与香味等因素就与食品中微粒的组合、结构有关。

四、小结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分子和微粒的基本知识,以及它们在医药、化工、材料及食品等领域中的应用。

相信同学们已经对它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可以更好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微粒的性质 教案

微粒的性质 教案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2015年10 月11 日
现象:甲溶液为无色。

滴加浓氨水后,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酚酞本身是一种无色溶液,把酚酞加人蒸馏水中,只是对酚酞进行了稀释,所以溶液仍为无色。

酚酞又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它有一个性质:遇到碱性物质变红色。

浓氨水显碱性,所以无色酚酞遇到浓氨水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

(蒸馏水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浓氨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重新配制甲溶液。

在烧杯B中加入3mL~5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两烧杯的溶液罩在一起(下图),观察实验现象。

你如何解释产生的现
现象:甲溶液变红。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烧杯中的氨气微粒运动到了装有蒸馏水和酚酞试液的烧杯中。

所以甲溶液变为红色。

说明构成氨气的微粒是运动的。

通过这个实验说明了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这也是物理上讲过的“世“运动是永恒的,而静止是相对的”
、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当把玻璃管颠倒数次后,酒精微粒和红墨水微粒会互相占据微粒之间的空隙,所以最后体积减小,玻
现象:吸有空气的那支注射器容易被压缩。

这现象说明什么?
为什么气体容易被压缩,而固体和液体不容易被压缩?
由于气体中微粒间空隙大,所以容易被压缩。

从上面的实验知道,状态不同,微粒间的空隙大小相同吗?
相同物质间的微粒空隙,气体>液体>固体。

9-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一、分子-沪教版说课稿

9-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一、分子-沪教版说课稿
最后4.归纳总结,布置作业,酒精挥发和酒精燃烧的本质区别。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化学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板书设计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
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提炼和概括,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简洁直观,便于学生的记忆和复习。
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一、分子的性质
1.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3.针对以上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制定如下
教学重点:分子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建立微观粒子想象表象,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
二、学



刚才说到,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还需要考虑学生的情况,下面看一下我对学生的分析:
在知识储备方面:在九年级之前,大部分学生在小学自然课里和生活中已断断续续地接触到一些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但对具体的概念还有待建立。
2.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3.分子之间有空隙。
二、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的最小粒子
总结:总之,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而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会知识,会学知识,,以上就是我全部的说课内容,谢谢老师!
通过物理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欲强思维活跃但易产生焦躁厌学情绪判断能力还较弱针对以上情况要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化学热爱化学学好化学在课堂上应加以适当的教法与学法指导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一课时 分子
借助宏观现象来帮助学生想象微观事物、理解微观事物,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而易于理解。
至此,有关“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不断的运动”等分子的基本性质,便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 为了让学生对分子有更清楚的认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几种分子的模型,并用水分子的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

2019年沪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019年沪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一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课时微粒的性质【学习目标】1.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由微粒构成的,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2.知道微粒运动快慢、微粒间隔大小的影响因素,微粒间隔大小与物质状态的关系。

3.能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学习重点】能从微观上认识微粒的性质【学习难点】能从微观上认识微粒的性质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1.下列事实中不能证明物质由微粒构成的是( )A.碳素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全杯水都变黑B.加热试管中的碘晶体,片刻后试管中充满紫色蒸气C.一袋大米中有很多米粒 D.少量蔗糖放入水中,搅拌后蔗糖不见了2.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某些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洗,可能会使浅颜色的衣服染上深颜色,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中,如右图所示放在实验桌上。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的棉花球上(约10~15滴),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该仪器的用途是_______。

(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面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实验可说明_______。

1.解析:碳素墨水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不断扩散到水分子中间去,导致全杯水都变黑,体现了分子的运动性质;加热试管中的碘晶体时碘分子间的间隔会变大,最终变为碘蒸气,该过程体现了分子间存在间隔的特点;大米是宏观物质,相互混合不能体现微粒的性质;少量蔗糖放入水中,搅拌后蔗糖不见了是由于蔗糖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不断扩散的结果,体现了分子的运动.答案:C2.因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故混合后浅颜色的衣服染上深颜色3.(1)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2)用作对比,突出颜色变化;(3)滤纸条上滴有酚酞试液的地方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氨分子不断运动扩散至滤纸上使酚酞试液变红.二、预习展示1、水结成冰,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由水的微粒变成冰的微粒 B.微粒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C.水的微粒大小发生了变化 D.水的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2、下列现象既能说明微粒之间有空隙,又能说明微粒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人在花园中能嗅到花的香气 B.湿衣服经晾晒变干C.固体碘受热变为蒸气 D.空气受压体积变小3、为预防疾病,常喷洒某些药水对环境进行消毒杀菌,这时往往会闻到一些特殊气味,这种现象说明构成药水的微粒具有 ( )A.质量很小B.微粒之间有空隙 C.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D.微粒是被风吹进鼻孔4、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 ( )A.水的微粒大小变了B.水的微粒空隙变了C.水的化学性质变了D.水的微粒本身变了5、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最能说明的化学知识是 ( )A.微粒不断运动B.微粒之间有空隙C.微粒很小D.微粒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6、铁路上的铁轨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条很小的“缝隙”,这些缝隙的作用是。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第1课时:分子的性质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课题1第1课时:分子的性质

三、分子的性质
分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质量很小,体积很小。
【实验探究】

三、分子的性质
①向盛有约20 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 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②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 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③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或 水槽罩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几分钟。
罗雷尔博士对中国人民十分友好,1997年退休后曾 多次访华(包括2011年对内蒙古科技大学的访问)并进 行多场学术讲演和交流,为发展中瑞两国人民之间的传 统友谊和推动两国科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做出积极贡献。
海因里希·罗雷尔
三、分子的性质
嗨!同学们,我是水分子,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 kg,在每一滴水中我们水分 子大约有1.67×1021个。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 看不见我的。如果用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 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
扫描隧道显微镜如何观察到原子
扫描隧道显微镜也被称为扫描穿隧式显微镜,是一种利用 量子理论中的隧道效应探测物质表面结构的仪器。它可以让科 学家观察和定位单个原子。此外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低温下(4K) 可以利用探针尖端精确操纵原子。
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简单。就如同一根唱针扫过一 张唱片,一根探针慢慢地通过要被分析的材料(针尖极为尖锐, 仅仅由一个原子组成)。一个小小的电荷被放置在探针上,一 股电流从探针流出,通过整个材料,到底层表面。当探针通过 单个的原子,流过探针的电流量便有所不同,这些变化被记录 下来。电流在流过一个原子的时候有涨有落,如此便极其细致 地探出它的轮廓。在多次的流通后,通过绘出电流量的波动, 人们可以得到组成一个网格结构的单个原子的美丽图片。

第1课时 微粒的性质

第1课时 微粒的性质

第1课时微粒的性质1.知识与技能(1)明白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明白这些微粒的性质。

明白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把握元素的概念;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并能读明白一些常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了解离子的概念,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初步了解氯化钠等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5)把握化学式及其涵义;明白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熟悉化合价的一样规律;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6)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分子质量运算物质的组成;依照某一新物质的化学式,围绕它来求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养量比或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等。

2.过程与方法(1)依照科学实验结论说明微粒的性质、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的结构及构成原子的粒子的性质特点,通过抽象的思维想象了解原子的大小。

(2)通过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事实说明水的组成元素是氢和氧,再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说明水中的元素在反应前后不改变,明白得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

(3)通过对一些常见元素名称的造字特点认识元素的分类,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结构;通过对不同元素的性质与其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研讨,归纳总结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4)依照钠与氯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过程中各元素的原子是外层电子得失情形的分析了解离子的形成;通过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对比,说明离子可分为阴离子和阳离子。

(5)对比分子、原子、离子的符号特点把握离子的符号的表示方法,了解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

(6)通过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有一定的数目比说明化合价的含义;利用化合价规律指导化学式的书写并通过化学式推断未知元素的化合价。

微粒的性质

微粒的性质

一、授课目的与考点分析:1、讲解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属于重难点,在考试中是重点,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方式考查,需要学生好好掌握。

二、授课内容(一)微粒的性质(重点)1、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将食盐和蔗糖放入水中,食盐和蔗糖都会逐渐消失,而“水”却变咸了或变甜了。

这是为什么?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去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

许多实验表明,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如水是由水的微粒构成的,高锰酸钾是由高锰酸钾微粒构成的,蔗糖是由蔗糖微粒构成的。

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不相同,因此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即物质的内在结构决定了物质的外在性质。

2、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的我们把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放入水中,最后水中各处都变为紫红色;走近鲜花盛开的花园时,会闻到花的香味;以上实例都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

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的运动率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微粒运动速率越快,温度越低,微粒运动速率越慢,例如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的快。

练习:娄底市一座美丽的宜居城市,到处鸟语花香。

能闻到花的香味,说明()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之间有间隔3、分子之间有空隙构成物质的微粒极小,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只有采用先进仪器才能观察到。

尽管构成物质的微粒极小,但微粒之间仍有一定的间隔。

不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不同物质微粒之间的空隙大小不同。

①在固体、液体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小,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大,所以气体往往比较容易被压缩,固体和液体物质不易被压缩。

②同一种物质,随着三态(固态、液态、气态)的变化,其微粒间的空隙也发生变化。

③一般物质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就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空隙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减小的缘故。

练习:水族馆中,表演者常常携带氧气瓶在水中与鱼“共舞”。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性质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性质

原子的相对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
原子符号的书写:原子符号就是该元素的符号
(三)离子
1、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有阳离子(带“+”电)和阴离子(带“-”电)
2、离子的形成: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
原子 失去电子 得到电子
原子
质子数 >电子数 质子数 <电子数
微粒带 正电 微粒带 负电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性质
1、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肉眼看不到的微粒构成 2、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断运动,不同物质的运动情况不一样,微粒的运动 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对气体,一般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运动速度慢,相对分 子质量小的运动速度快。 3、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空隙,不同物质的微粒之间的间隙不同,对气体, 构成的微粒之间的间隙大,所以气体容易压缩;对固体,液体,构成的微粒 之间的间隙小,所以固体、气体难以压缩。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O),其次是氢(H)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O),其次是碳(C)
人体中的元素: ①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健康的生命所必需的元素称为 生命必需元素。这些元素在人体中的功能往往不能由别的元素来代替。大量的研究 表明,人体必需的元素有20多种,分为常量元素(O、C、H、N、Ca、P、S、K等) 和微量元素(Fe、Cu、Mn、Zn、Co、I、Se等)。 有些元素对人体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如铅(Pb)、镉(Cd)汞(Hg)等。 ②人体中缺少某些元素,会影响健康,甚至引起疾病。请认真阅读P76页。 ③很多食品标签上都标有元素的含量,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元素。
(4)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化学式的意义:宏观上表示一种物质;微观上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或原子)
(六)、化学式的有关计算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对应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对应原子个数之和

九年级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九年级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空间构型
分子中原子在空间的排列,如 直线型、平面型、三角锥型等

分子间作用力类型及特点
01
范德华力
存在于所有分子之间的一种微弱的相互作用力,其大小与分子的极性和
相对分子质量有关。范德华力包括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三种。
02 03
氢键
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存在于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形成共价键 的氢原子与另一个电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氢键比范德华力强, 但比化学键弱。
九年级化学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contents
目录
• 微粒概述与分类 • 原子结构与性质 • 分子结构与性质 • 离子结构与性质 • 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 • 实验探究:观察微粒运动现象
01 微粒概述与分类
微粒定义及特点
01
微粒是指构成物质的基 本粒子,包括原子、分 子、离子等。
02
03
微粒具有极小的体积和质 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 需借助仪器才能观测。
质的最小粒子。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原子、分子、离子关系
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通 过得失电子也可以形成原子。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解为原子,原 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通过共用电子 对形成分子。
离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形成分子,分 子也可以离解成离子。
其他作用力
如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偶极-诱导偶极相互作用等,这些作用力通常比 范德华力和氢键弱。
分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分子的物理性质
如颜色、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这些性质与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例如,非 极性分子通常无色无味,而极性分子可能有颜色或气味;分子间作用力强的物质熔沸点高 ,而分子间作用力弱的物质熔沸点低。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共20张PPT)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共20张PPT)
63页 【实验1】水与酒精混合实验
【活动与探究】
实验操作 1、水与水混合 2、酒精与酒精混合
体积变化情况
预测结果 测量结果
不变
不变
3、水与酒精混合
变小
想一想:上述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总结】
微粒之间有空隙。不同物质微粒 间的空隙不同。
【活动与探究】
分组实验: 64页 【实验2】
【思考】
温度越高,微粒之间的空隙越大。
压强越大,微粒之间的空隙越小。
练一练
1、夏天时有的水泥路面会拱起开裂,这是由于路面受热膨胀而引起 的。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D) A、微粒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C、微粒的质量发生了改变 D、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
2、下列事实不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的是( A ) A、刮风时尘土飞扬 B、进入花园闻到花香 C、将25立方米的石油气装入0.024立方米的钢瓶中 D、50毫升酒精和50毫升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毫升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3时50分21.11.1715:50November 17, 2021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 “观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17日星期三3时50分9秒15:50:0917 November 2021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3时50 分9秒下午3时50分15:50:0921.11.17
【观察与思考】
63页 【实验1】向烧杯A中加入20毫升蒸馏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