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十一 不明原因中毒事件案例分析
实验室安全意外和事故案例分析
![实验室安全意外和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82a65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e.png)
实验室安全意外和事故案例分析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场所,然而,由于实验室涉及到化学品、生物制剂、尖锐器具等危险物质和设备,安全问题也成为实验室必须高度重视和严格管理的事项。
不可避免地,一些安全意外和事故可能会发生。
本文将对实验室安全意外和事故案例进行分析,以期引起人们对实验室安全的关注和重视。
1. 化学品泄漏导致实验室爆炸年份:2015年地点:某大学实验室事故经过:在该实验室进行某种化学反应实验时,由于操作者没有注意到反应过程中气体压力的异常增加,导致反应釜爆炸,引发火灾。
因为实验室的紧急处理措施得当,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分析:这起事故主要归因于操作者对实验过程的不熟悉和注意力不集中。
实验室中的化学品一旦泄漏,可能引起爆炸、火灾和有毒气体释放等危险情况。
因此,操作者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进行充分的培训。
2. 生物实验中的误操作年份:2018年地点:某研究机构实验室事故经过:在该实验室进行一项生物实验时,由于实验人员在移液操作中失误,导致实验液体溅入眼睛,造成工作人员眼睛受伤。
事故分析:这起事故是由于实验人员在操作中未佩戴好防护眼镜和手套,没有进行仔细的操作,并且没有提高对生物实验的风险认识。
生物实验涉及到微生物、病毒等危险物质,一旦接触到人体,可能会引发感染。
因此,实验人员必须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进行充分的实验室安全教育。
3. 设备故障引发火灾年份:2020年地点:某工业实验室事故经过:在该实验室进行一项高温实验时,实验室的电炉突然发生故障,引发火灾。
由于实验室安装了自动灭火系统并及时启动,火灾得以迅速扑灭,未造成重大损失。
事故分析:这起事故主要是由于实验室电炉的老化和缺乏定期维护所致。
实验室中的高温实验设备经常受到高温和腐蚀的影响,容易出现故障。
因此,实验室必须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并配备相应的火灾预防和控制设施。
总结和建议: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实验室安全意外和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操作者的不慎和安全意识的不足所致。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6d3e5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a4.png)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在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领域中,实验室是探索知识、创新技术的重要场所。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典型的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事故发生的原因、造成的后果以及从中汲取的教训,以期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案例一:化学试剂爆炸事故事故经过在某高校化学实验室,一名研究生在进行有机合成实验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反应失控,引发了化学试剂爆炸。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实验室的门窗震碎,造成该研究生重伤,同时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也遭到了严重的损坏。
事故原因分析1、实验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在进行实验前没有充分了解实验所涉及的化学试剂的性质和潜在危险,也没有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和安全措施。
2、实验操作不规范,在添加化学试剂时没有按照规定的顺序和剂量进行,导致反应失控。
3、实验室安全设施不完善,缺乏有效的通风设备和防爆装置,无法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和降低爆炸的危害。
事故后果1、人员伤亡:研究生重伤,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对其身心健康和学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财产损失: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损坏严重,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修复和更换。
3、科研进度受阻:由于实验室受损,相关的科研项目被迫暂停,影响了科研成果的产出和学术交流。
教训与启示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使其充分了解实验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并掌握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法。
2、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前必须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并经过导师或专业人员的审核和批准。
3、完善实验室安全设施,配备有效的通风设备、防爆装置、消防器材等,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案例二:电气火灾事故事故经过在一家企业的研发实验室,一台老化的实验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发生短路,引发了电气火灾。
由于实验室存放了大量的易燃物品,火势迅速蔓延,虽然消防人员及时赶到并扑灭了大火,但仍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d27947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c.png)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在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领域中,实验室是探索未知、创新知识的重要场所。
然而,实验室中也潜藏着各种安全风险,如果不加以重视和防范,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给人员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本文将通过对一些典型的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事故发生的原因、造成的后果以及从中应吸取的教训,以期提高大家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程度和防范意识。
一、化学试剂泄漏事故在某高校化学实验室,一名研究生在进行实验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一瓶装有强腐蚀性化学试剂的瓶子倾倒,试剂泄漏出来。
该研究生在惊慌失措之下,没有采取正确的应急处理措施,而是试图用手去堵住泄漏口,结果导致手部严重灼伤。
同时,泄漏的试剂沿着实验台流淌到地面,与其他化学物质发生反应,产生了有毒气体,弥漫在实验室中。
幸好,其他同学及时发现并启动了通风系统,疏散了人员,才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
事故原因分析:1、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在进行实验前没有充分了解化学试剂的性质和危险程度,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安全培训。
2、实验操作不规范,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固定好试剂瓶,导致瓶子倾倒。
3、实验室缺乏必要的应急设备和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护目镜等,使得操作人员在事故发生时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
4、实验室的通风系统不够完善,不能及时排出泄漏产生的有毒气体。
事故后果:1、该研究生手部严重灼伤,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影响了学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2、实验室设备和环境受到污染和损坏,需要进行清理和修复,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3、由于有毒气体的泄漏,周边实验室的人员也受到了惊吓和影响,正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被迫中断。
教训与启示:1、加强对实验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其充分了解实验中所涉及的化学试剂的性质、危险程度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
2、严格规范实验操作流程,确保实验设备的安装和使用符合安全要求。
3、配备齐全必要的应急设备和防护用品,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4、完善实验室的通风系统,保证实验室空气的流通和安全。
实验室常见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措施
![实验室常见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dd47dac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8.png)
实验室常见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措施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由于操作不慎或者安全意识不足,时常发生一些实验室事故。
这些事故不仅会造成人身伤害,还可能导致实验数据的丢失和实验设备的损坏。
因此,及时分析和总结实验室常见事故的案例,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确保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
一、化学品暴露事故案例分析在实验室中,化学品的使用是常见的,但不当的使用和存储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例如,某实验室在实验室内使用有毒气体硫化氢,由于操作人员未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操作过程中未注意通风等原因,导致工作人员中毒。
此案例提示我们,使用有毒气体时,必须佩戴呼吸器、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同时确保实验室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
二、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实验室中常使用火源,如燃烧器、燃烧皿等,一旦不慎使用不当,就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例如,某实验室中,由于操作人员离开时未熄灭燃烧器,导致火灾。
该事故提醒我们,使用完火源后必须及时关闭,并确保实验室内有灭火器、灭火毯等应急设备,以应对突发火灾。
三、电气事故案例分析实验室中常有各种电器设备,如果使用不当可能引发电气事故。
例如,某实验室中,由于电器虽然断电但触电体被长时间接触,导致发生触电事故。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使用电器设备时,必须做到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加强电气设备的巡检和维护。
四、生物实验事故案例分析生物实验在实验室中也是常见的,不慎操作可能导致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例如,某实验室中,由于操作人员未佩戴手套,未按规定处理生物废弃物,导致有害细菌的传播。
这一案例提示我们,进行生物实验时,必须佩戴手套、做好个人生物安全防护,同时严格按照规定处理生物废弃物。
综上所述,实验室事故的防范措施至关重要。
为此,在实验室中,必须加强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详细的实验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指南,并严格执行;此外,加强实验室设备和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
实验室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措施
![实验室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c8d2faa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e.png)
实验室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措施实验室在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操作失误、缺乏安全意识以及设备故障等原因,实验室事故时有发生。
这些事故不仅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对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对实验室事故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保障实验室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实验室事故案例分析实验室事故多种多样,下面以实验室火灾和泄漏事故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1.1 实验室火灾案例分析2018年某高校实验室发生火灾事故,由于火源未及时熄灭和烟雾排除不畅,导致火势迅速蔓延,造成多名实验人员受伤。
火灾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验室操作人员处理危险品时疏忽大意,没有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其次,实验室消防设备故障,无法及时发现并控制火源;第三,实验室内的可燃物储存不当,存在火灾隐患;最后,紧急疏散和逃生通道设置不合理,导致人员无法及时撤离。
1.2 实验室泄漏事故案例分析2019年某化学企业实验室发生有毒气体泄漏事故,数名实验人员中毒死亡。
泄漏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验室操作人员没有佩戴防护装备或装备不完善;其次,实验室通风设备故障,无法及时排除有毒气体;第三,实验室容器漏气或操作操作不当,导致气体泄漏;最后,应急处理措施不到位,没有及时疏散人员。
2. 实验室事故防范措施为了减少实验室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根据实验室火灾和泄漏事故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2.1 增强安全意识实验室操作人员应接受安全培训,了解实验室操作规程,增强安全意识。
同时,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并进行定期的安全演练。
2.2 加强消防设备维护及时检修实验室的消防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例如,定期检查灭火器的压力、消防栓的通畅性以及烟雾报警器的功能,确保设备能够在事故发生时起到及时报警和灭火的作用。
2.3 安全储存和管理危险品实验室中危险品的储存和管理应符合相关规定,确保其安全可靠。
中毒救治案例分析
![中毒救治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e56ca0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7.png)
中毒救治案例分析在医疗领域中,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而及时准确的救治往往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以下将为大家详细分析几个典型的中毒救治案例,希望能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提高对中毒事件的应对能力。
案例一:农药中毒一位农民在田间劳作时,不慎误服了大量的有机磷农药。
被家人发现时,他已经出现了头晕、恶心、呕吐、多汗、视力模糊等症状。
家人立即将其送往当地医院。
到达医院后,医生迅速对患者进行了检查。
发现患者瞳孔缩小、呼吸急促、心跳减慢,情况十分危急。
医生立即采取了以下救治措施:首先,清除毒物。
通过催吐、洗胃等方式,尽可能地将胃内尚未吸收的农药清除出来。
其次,使用解毒药物。
阿托品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特效解毒药,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重,给予了适量的阿托品静脉注射,以缓解中毒症状。
同时,进行对症治疗。
给患者吸氧,维持呼吸功能;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溶液,补充液体和能量,纠正电解质紊乱。
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抢救,患者的症状逐渐缓解,生命体征趋于稳定。
最终,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康复出院。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对于农药中毒,及时发现并送医至关重要。
早期的毒物清除和正确使用解毒药物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同时,家属在发现患者中毒后,应保持冷静,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为救治争取时间。
案例二:食物中毒在一次家庭聚餐中,_____一家十余人食用了自制的凉拌野菜。
不久后,陆续出现了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
他们被紧急送往附近的医院。
医生通过询问病史和检查,判断为食物中毒。
首先,对患者进行了补液治疗,以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同时,采集患者的呕吐物和粪便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查,以确定中毒的具体原因。
经过检测,发现是野菜中含有一种有毒的生物碱导致的中毒。
针对这种情况,医生给予了相应的解毒药物和对症治疗。
经过一天的治疗,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减轻,陆续出院。
但有两名老人由于身体较弱,病情较重,经过几天的治疗才康复。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在食用野菜或其他不常见的食物时,一定要确保其安全性。
案例分析食物中毒事件调查
![案例分析食物中毒事件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a1403f665ef7ba0d4b733b58.png)
案例讨论广州市一起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调查广州市一起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调查学习目的掌握•暴发的调查步骤•绘制流行曲线,解释和描述流行曲线的作用•计算并比较针对每种食物的罹患率,找出可疑食物•分析性流行病学的方法背景X公司7名工人陆续出现腹泻、市CDC接腹痛等症状FDA报告21时14时7月15日7月16日10时22时X公司再有市、区CDC21名工人出调查组赴现类似症状现场调查电话接报后,应该开展哪些工作?•核实情况•报告•组成流调组•准备相应的应急物质和药品暴发调查的步骤?•准备工作•证实暴发存在•核实诊断•制定病例定义、病例搜索、个案调查•描述三间分布特征•建立假设•验证假设•重新调查并再次验证假设•尽可能早地实施控制措施•信息反馈•继续监测以便监控趋势和评价预防控制措施你是否认为应立即采样?为什么?该采集哪些样本/标本?•应立即采样(实验室证据很重要)–尽可能用药前采样–采不到留样食物,对可疑加工环节采样,结合分子溯源技术,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针对污染环节开展溯源•样本/标本采集范围–样本:留样食物,可疑食品的剩余部分、半成品和原料,加工用具、餐饮具、抹布、操作人员双手等接触食品物品的涂抹样,环境样本–病例标本:腹泻物、呕吐物、血液等–从业人员粪便、肛拭、咽拭、疮疖脓液等原则:尽早采样不同致病因子有不同的保存要求,熟悉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病毒的临床特点,与实验室保持沟通交流学习根据提供信息,设计描述临床症状一览表•病例43例,其中43例出现腹泻症状,38例出现头痛和腹痛,22例出现恶心,20例出现发热,11例出现呕吐。
43名病例临床特征症状/体征发病数百分比(%)腹泻43100头痛3888腹痛3888恶心2251发热2047呕吐1126对部分病例和值班医生访谈如何进行病例定义?可分几级?•病例定义基本框架流行病学标准(时间+地点+人物等)+疾病识别指标(症状、体征、实验室结果等)。
实验室安全事件案例分析
![实验室安全事件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96c7b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a.png)
实验室安全事件案例分析简介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场所,然而在实验室工作中,安全问题是必须要高度重视的。
本文将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不同实验室中发生的安全事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教训,希望可以为提高实验室安全意识提供一些启示。
案例一:化学品泄露在某实验室的化学品仓库中,由于不慎操作不当,其中一种腐蚀性较强的化学品泄漏,导致实验室人员中毒。
经过初步调查发现,该事故是由于仓库管理不当,化学品存放位置混乱,人员未穿戴好防护装备等多重原因导致的。
事后,实验室对仓库管理进行了全面梳理,加强了化学品的标识和分类,定期检查化学品的存储情况,加强了员工安全培训等措施,从而提高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水平。
案例二:火灾事故某实验室在进行高温实验时,由于疏忽大意未及时监控实验装置的温度,导致实验中发生火灾,造成实验室部分设备受损,幸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经过调查后发现,实验室在火灾应急演练方面做得不够充分,以及对实验设备的监控和维护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了这次火灾事故。
实验室随后提升了火灾应急预案,加强了设备的监控与维护,制定了更加严格的高温实验操作规程,以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案例三:实验室人员受伤在某实验室进行生物实验时,一名实验人员因操作不慎被实验室中的培养皿划伤,导致受伤感染。
经过调查得知,该实验人员没有戴好实验手套,操作时过于粗心大意,以及实验区域清洁卫生不达标等原因造成了此次意外。
实验室在此次事故后加强了员工安全培训,规范了实验人员的操作流程,提升了实验室的清洁卫生标准,以保证实验室人员的安全。
结语实验室安全事故往往是由于细节不到位、管理不当等因素导致的,尤其是在高风险实验领域更需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实验室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只有加强安全管理、加强员工培训、提高设备维护水平等多方面的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希望本文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科研环境。
食物中毒事件调查及案例分析
![食物中毒事件调查及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b0d59189eb172ded63b7f5.png)
13
39
33 2.3 1.5-3.7
汤
139 180 77
26
53
49 1.6 1.2-2.1
大排
154 215 72
11
19
58 1.5 0.84-2.6
午 青菜
101 136 74
64
98
65 1.1 0.95-1.4
餐 卤蛋
147 207 71
18
27
67 1.1 0.8-1.4
白菜
107 155 69
2019年9月3日17时起某幼儿园138名儿童 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幼儿园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的病例人群分布特征
人群分类 学生 教工
总人数 319 25
病例数 138 0
AR(%) 43 0
• 9月1-2日为周末,暴发前72小时进餐史涉及三个餐次 •9月3日早餐、午餐、午点
•可疑餐次为9月3日早餐和午点 •学生进食9月3日的早餐、午餐和午点 •教工仅进食9月3日午餐
• 访谈病例,调查病例发病前饮食、饮水等相关信息 • 描述病例的人、时、地三间分布特征
选择特殊病例进行访谈
12
9
• 特殊病例
病 例6
晚餐时间
数
3
• 时间:最早或最晚发病 • 年龄:较大或较小
0
12 14 16 18 20 22 0 2 4 6 8 10 12
• 职业:食品从业人员 • 住址:居住在中毒发生地以外
• 疾控中心初步调查结果
• 3月16日13时首例发病至末例发病时间间隔20小时 • 共有200人发病,罹患率为50% • 该公司仅有1个食堂,职工三餐均在食堂用餐,用餐时需打卡
资料来源:CFETP7期某公司职工原因不明食物中毒调查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总结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5722f7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3.png)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总结实验室是科学研究与创新的重要场所,然而,在实验室中也会发生一些不可避免的安全事故。
本文将通过分析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总结出相关的教训,以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
一、案例一:化学品泄漏事故在某大学化学实验室中,一名实验室助理在操作时不慎将试管中的有毒化学品倒出,导致化学品泄漏,造成一人中毒。
经过调查分析,发现以下问题:1.1 缺乏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意识:实验室人员未佩戴适当的防护手套和护目镜,导致接触有毒化学品时无法及时阻止泄漏。
1.2 操作不标准:在倾倒试管时,助理没有使用漏斗或其他工具进行辅助,导致化学品溅溢。
1.3 缺乏危险品操作培训:助理在未接受过系统的危险品操作培训的情况下进行实验操作,对有毒化学品的安全操作知识了解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以下教训:1.1 加强安全培训: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包括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有毒化学品的安全操作知识的学习。
1.2 强化操作规范:制定实验室操作规范,要求实验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并加强对规范的宣传和培训。
1.3 安全检查与监督: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加强对实验室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二、案例二:火灾事故某医药实验室在进行药物研制时发生火灾事故,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经过事故调查分析,发现以下问题:2.1 电线老化导致短路:实验室内的电线经过多年使用已经老化,短路引发了火灾。
2.2 消防设施不完善:实验室内的消防器材维护不及时,灭火器过期未更换,导致无法迅速有效地扑灭火源。
2.3 缺乏火灾应急预案:实验室人员在火灾发生时没有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导致事故后果加重。
应采取以下教训:2.1 定期检查电线设施:实验室应每年对电线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老化的电线,确保安全使用。
2.2 消防设备维护保养:实验室负责人应按照相关规定,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实验事故案件分析报告
![实验事故案件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1be24a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8c.png)
实验事故案件分析报告本次实验事故案件分析报告旨在对近期发生的实验室安全事故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报告将从事故发生的背景、经过、原因分析、责任归属、预防措施及后续改进建议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事故发生背景本次事故发生在某高校化学实验室,时间为2023年4月15日。
实验内容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包括易燃、易爆、有毒物质。
事故发生时,实验室内共有5名研究人员,其中包括2名研究生和3名本科生。
事故发生经过事故发生时,一名研究生在操作过程中不慎将两种不相容的化学物质混合,导致剧烈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和火焰。
实验室内的其他人员迅速撤离,但该研究生因吸入有毒气体而出现呼吸困难,随后被送往医院救治。
幸运的是,由于实验室内的安全设施完备,事故并未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原因分析经过调查,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实验操作人员对实验安全规程不够熟悉,未能充分理解实验中使用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和潜在风险。
2. 实验前的安全培训不到位,未能确保所有参与实验的人员都掌握了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技能。
3. 实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导致操作人员在遇到问题时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
4. 实验室安全设施虽然完备,但在事故发生时未能及时启动,暴露出安全设施的维护和检查存在疏漏。
责任归属根据事故调查结果,本次事故的主要责任应由以下几方承担:1. 实验操作人员因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对事故的发生负有直接责任。
2. 实验指导老师未能提供充分的安全培训和现场指导,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
3. 实验室管理部门未能确保安全设施的有效运行,对事故的发生负有管理责任。
预防措施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建议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加强实验安全教育,确保所有实验人员都能充分理解实验安全规程和操作要求。
2. 定期对实验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加强实验过程中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操作人员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
山东晋煤同辉化工有限公司“21”中毒和窒息事故原因剖析
![山东晋煤同辉化工有限公司“21”中毒和窒息事故原因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6f54286f1aff00bfd51e75.png)
《小氮肥安全技术规程》有关规定
2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有关规定
3 《化学品生产单位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范》有关规定
4 《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有关规定
6
8/24/2021
《小氮肥安全技术规程》有关规定
气柜应装有放空装置和独立杆的避雷装置,应有气柜进、出 口安全水封;水封放水操作应两人同行,并戴好防毒面具; 一人操作,一人监护,以防中毒。
能存在和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检修项目负责人,必须按“检修任务书”和“设备检修安全
作业证”要求,亲自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到现场向检修人员交
底。
12
8/24/2021
《化学品生产单位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范》有关规定
检修前,设备使用单位应对参加检修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 育,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有关检修作业的安全规章制 度、检修作业现场和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可能出现的 问题及相应对策、 检修作业过程中所使用的个体防护器具的使 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相关事故案例和经验、教训。
2. 作业人员在不办理作业证、不带防护器具、不了解作业现场 危害因素、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违章进行设备内作业。
3. 停车后置换不彻底,惰性气置换后未用空气置换,留有隐患 。
4. 除尘器没有采取正确的隔绝措施,违章操作。 5. 作业现场通风不良,下人孔没打开,不按要求取样分析。
17
8/24/2021
受限空间作业实施作业证管理,作业前应办理《受限空间安 全作业证》。
受限空间与其他系统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取 有效隔离措施。 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 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关闭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关于原因不明性食物中毒诊断的因素分析及相应对策
![关于原因不明性食物中毒诊断的因素分析及相应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e58c50abed5b9f3f90f1c49.png)
中外医疗中外医疗I N FOR I GN M DI L TR TM NT2008N O .19CH I NA FOR EI G N M EDI CAL TREATM ENT交流园地对于食物中毒,国家标准G B l 4938-1994规定了相关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
但是,在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的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诸如报告不及时、可疑食品及病人排泄物样品收集不全、病人就诊时诊断不准确等问题,影响中毒事件的原因调查与结果诊断,造成中毒事件原因诊断不明,对于“原因不明”这样的诊断判定结果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但现实中往往造成这样结果又有其客观原因,下面就可能导致的原因归纳如下。
1取样检验不全面卫生监督部门接到中毒报告的时间距患者就餐时间差,患者发病的时间参差不齐,或长或短,当卫生监督部门接到报告调查取证时,现场往往已被餐饮单位处理过,加工场所已做了清理(加工现场已破坏),对患者食入的菜肴及其原料、食品储藏加工环节及加工工具、餐具进行的采样检验取证,或缺失或无法检出治病菌;另外现场加工制作人员事先警觉,对个人卫生调查及手部微生物样品、粪便、血液样品的采样检验也变得困难重重,加之卫生监督执法权力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食物中毒进行鉴别、确证、确诊的基础资料,造成取证不足,这一点在尚未建立大型聚餐活动食品留样制度的餐饮单位尤其困难。
2个案调查不全面按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的有关规定,中毒人数在100人以下要对所有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并且要按1∶2对共同就餐人员做对照调查,但实际情况调查中部分人员已无法取得联系,就是被调查的人也因诸多顾虑,配合性差,调查结果差强人意;另外第一时间参加现场调查的往往都是县区基层卫生监督部门,而基层卫生监督机构的人员业务能力不足、交通工具及财力困乏,又无法满足调查需要,因此难以确定确切的患病人数并进行个案调查,调查率低,这对调查诊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3患者排泄物取样培养率低根据中毒患者个案调查中的症状及发生的季节,细菌性食物中毒是首选原因,患者排泄物检验鉴定是必不可少的。
27例环氧乙烷急性中毒临床分析
![27例环氧乙烷急性中毒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b1697af46527d3240ce068.png)
27例环氧乙烷急性中毒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总结环氧乙烷急性中毒的临床特点和中毒事故的经验教训,提高环氧乙烷急性中毒的防治水平。
方法将本院收治的27例接触环氧乙烷造成中毒的病例资料及事故原因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
结果环氧乙烷泄露后经呼吸道和皮肤吸收引起急性中毒,主要以神经系统急性损害为主。
其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反应迟钝及四肢乏力等,常伴有眼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等。
结论目前治疗尚无特效解毒剂,经采取综合有效的对症和支持治疗措施,2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预后良好。
【关键词】环氧乙烷;急性中毒;器械消毒;监测评价监测结果,手术室中产科手术室环氧乙烷超标43倍,明确27例医护人员临床表现为环氧乙烷中毒所致。
针对环氧乙烷的致病机理进行相应的检查及治疗,均痊愈出院。
环氧乙烷(ethyleneoxide),又名1,2-环氧乙烷(epoxyethane),氧化乙烯(eth-yleneoxide)。
用于化工生产、熏蒸剂、医疗卫生器材的消毒剂,工作场所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5 mg/m3。
本文所述泄露事故,经现场模拟监测并结合临床表现,做出正确判断,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1 中毒及监测评价吉林省某医院27名职工于2 d内先后出现头痛、恶心、胸闷、乏力等表现,在排除食物中毒等因素后,对其共同的工作场所(主要为手术室)进行实地勘察,发现消毒手术器械的机械故障,致使环氧乙烷泄露。
通过模拟原工作场所环境,采取多个监测点、多次采样。
监测评价结果,手术室环氧乙烷浓度218 mg/m3,超标43倍。
(采样依据:GBZ 159-2004,执行标准:GBZ 2-2002,检验依据:GBZ/T 160.58-2004)。
2 临床资料2.1 一般资料本组27例均为该院医务人员,其中女23例,男4例。
年龄20~54岁。
均系吸入性中毒,累计接触环氧乙烷时间0.5~13 h。
2.2 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肝和眼等器官系统的表现[1]。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与预防措施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与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fab81a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2.png)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与预防措施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的重要场所,然而,由于疏忽、违规操作以及设备故障等原因,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探讨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原因和后果,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以便实验室工作人员能更好地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案例一:化学品泄漏导致中毒事故一位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使用有毒化学品时未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化学品意外泄漏,导致其中毒。
幸运的是,及时接受急救处理,该工作人员保住了性命,但仍然带来了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不适。
事故原因分析:1. 个人防护意识淡薄: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应意识到个人防护的重要性,如佩戴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等。
2. 缺乏安全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接受系统的安全培训,掌握化学品的标识、存储和处理方法等。
预防措施:1. 强化个人防护意识:实验室管理者应加强员工的个人防护意识培训,确保其使用化学品时佩戴正确的个人防护装备。
2. 加强安全培训:实验室管理者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并确保其熟知化学品的危险性和处理方法。
案例二:实验设备故障引发火灾事故由于实验设备设施老化,电线老化导致短路,引发了火灾。
火灾非常迅速蔓延,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幸好及时报警并进行紧急疏散,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原因分析:1. 设备维护不及时:实验室设备因长时间使用,很容易出现老化故障。
如果不及时维护和检修,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2. 消防设施缺失:实验室应配置必要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烟雾报警器等,以应对突发火灾。
预防措施:1. 定期设备检修:实验室管理者应制定设备检修计划,并确保设备及时进行维护和检修,以减少设备故障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2. 完善消防设施:实验室应配备齐全的消防设施,并进行定期检查和演练,确保设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案例三:毒气泄露造成呼吸困难事故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有毒气体泄露,工作人员吸入大量有毒气体,造成呼吸困难和不适。
化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化验室安全事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cdb988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1e.png)
化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化验室事故案例分析2015-8-5【第一版】作为从事化学这个危险工作的一员,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不被自己使用的药品、仪器伤害到?收集了一些实验事故案例,目的是让我们了解在做实验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案例11、事故描述:有一次,我的同事在分析时,竟然加错了试剂本来应该加稀释的硫酸,但却加了高氯酸,猛然“碰”的一声,爆炸了。
好在及时发现,没有出现受伤。
2、事故教训:做试验要认真,专心。
不要心不在焉的。
那样会很容易出现危险!案例21、事故描述:实验室的电线老化、接触打火起火2、事故教训:一群人看到火花、烟开始不知道怎么办,后来有人拿了灭火器,才搞定了,还好事故不大。
说明应加强应急事故处理的培训。
案例31、事故描述:当时配洗液,应该用重铬酸钾和硫酸,结果当事人用错了,加了高锰酸钾,硫酸喷溅出来。
造成面部严重烧伤。
2、事故教训:每次添加药品时一定要核对一次名称,不要顺手干活。
也有可能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记混了。
化学实验容不得半点马虎。
案例41、事故描述:样品处理间的排风橱,因长期使用高氯酸,在维修时电钻产生电火花,引起燃烧。
2、事故教训:实验室制定预防措施了吗? 定期使用碱水清洗排风,定期检查排风,发现异常及时上报,电钻等在使用时相当于明火,动火是否按照规定开了动火作业票,动火前是否进行了安全环境的巡查。
案例51、事故描述:我们自己的事情。
操作人员对废液相关性质不了解,把双氧水以及一些碱性溶液有机溶液等混合在一个废液桶里,废液桶是玻璃瓶并拧紧了盖子,然后在某个午后玻璃瓶发生爆炸,幸好当时没有人在附近。
2、事故教训:以后制定了废液的分类原则,用塑料桶带安全阀替代玻璃瓶装废液。
整理了相关物质的MSDS,并对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案例61、事故描述:有一次在消化时,浓硫酸加得太快,与样品发生剧烈反应,从瓶口冲了出来,手上被灼伤;消化快到终点时,没人看守,后来酸液被蒸干,发生爆炸,劈劈啪啪像放鞭炮一样;还有一次我用分液漏斗,漏斗上有个小小的裂纹,我没在意,后来在摇晃的过程中瓶子突然炸裂,溅了我一身碱液。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1adb327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e.png)
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实验室作为科研单位以及教学场所,在各个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身安全和设备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本文将通过分析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探讨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升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
一、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分析1. 2016年某大学化学实验室爆炸事故该事故发生在化学实验室中,由于操作人员在使用挥发性溶剂时未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导致溶剂蒸气积聚并达到爆炸浓度,最终引发了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两名学生受伤,实验室设备严重损坏。
2. 2018年某医学实验室传染病疫情暴发该实验室针对特定传染病进行了研究,由于实验操作不当,病原体泄露导致了疫情的暴发。
多名实验人员接触到病原体并被感染,进一步扩大了传染范围,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二、实验室安全事故原因分析1. 人为操作不当许多实验室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人为操作不当引起的。
例如,未经许可私自进行实验、操作过程中疏忽大意等。
无论是缺乏安全操作意识还是违反操作规程,都会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2. 设备故障或老化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然而,长时间使用或设备故障可能导致设备的老化和损坏,进而增加了发生事故的风险。
3. 缺乏安全培训和管理实验室工作涉及到各种化学品以及危险因素,对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要求。
缺乏相关的安全培训以及不完善的管理制度,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三、实验室安全防范措施1. 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实验室管理部门应制定详细的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实验操作流程、应急响应措施以及化学危险品的正确存放与使用等。
2.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部门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入场制度、设备维护制度、安全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制度等。
同时,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查,及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3. 提升安全意识,强化责任心通过组织安全演练、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培训等方式,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不明原因化学性中毒事故的现场.讲义
![不明原因化学性中毒事故的现场.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02a18804fc4ffe473368abe0.png)
具有恐怖袭击和公共卫生急性中毒意义的化学物质有: 1、神经性毒剂: 沙林(sarin)、、H3P(O)(F)OCH(CH3) 梭曼(soman)、甲氟膦酸特乙酯、CH3POFOCH(CH3)3
塔崩(tabun)、二甲氨基氰膦酸乙酯、 C2H5OP(O)(CN)N(CH3)
维埃克斯(VX)、S-(2-二异丙基氨胺乙基)甲基硫赶膦酸乙 酯、 (C2H5O)(CH3)(O):(P):(SCH2CH2N(CH(CH3)2)2 2、全身中毒性毒剂: 氰氢酸(HCN) 、氰氟酸、氰化钾、氰化钠、氯化氰等;
6、肺刺激性毒剂:光气COCl2 、双光气、氯气、氯 化苦等; 7、刺激剂:亚当氏剂、苯氯乙酮C6H5-C(=O)CH2C1 、二苯氯胂(C6H5)2 -AsC1 、二苯氢胂 (C6H5)2-AsCN等; 8、杀虫除草杀鼠剂:甲胺磷、百草枯、氟乙酰胺、毒 鼠碱、毒鼠强、白磷、磷化锌、含胂制剂、铊制剂等。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列出的作为化学恐怖袭击和公 共卫生急性中毒意义的化学物质共有63种,绝大部份 与上述所列相同,只是未列:
D 确定急性中毒发生的潜伏期 化学性中毒的潜伏期一般几十分钟到几小时, 极少数化学物质急性中毒潜伏期长达几天甚 至十几天的,也有例外,如农药除草剂百草 枯中毒。 E 中毒人群有无死亡发生 据此判断毒物的毒性大小,病人可能接触的 量。
③实验室检查的选择与结果判断 A 病理检查:X线、CT、B超、活检; B 生理生化功能检查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有机磷中毒 高铁血红蛋白:三硝基甲苯中毒 C 毒物及其代谢产物测定 毒物原型测定:重金属、毒鼠强; 代谢产物测定:苯酚-------苯中毒 常用的生物材料:胃液、血、尿、毛发、指甲等 生物接触限值:正常人体内含有许多化学物质,所 以要有接触限值的概念。
海达鞋厂关于21人食物中毒题写报告
![海达鞋厂关于21人食物中毒题写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53ed3b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3.png)
海达鞋厂关于21人食物中毒题写报告海达鞋厂关于21人食物中毒题写报告一、事件概述近日,海达鞋厂内发生了21人食物中毒事件,造成了员工的身体不适和工作效率的严重下降。
鉴于此次事件对于企业的生产秩序和员工健康造成了直接威胁,特将此次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报告分析,以期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事件回顾1. 时间和地点:事件发生在2021年X月X日,地点为海达鞋厂食堂。
2. 人员情况:此次事件涉及的人员共计21人,其中包括厂区内不同岗位的员工。
具体分布如下:(此处应当按照事件严重程度、人员数量或其他逻辑顺序进行分类和叙述)3. 症状描述:根据受害人员的口述和医疗报告,我们了解到其中共有以下症状:(此处应当对不同的症状进行详细的叙述)三、调查分析1. 原因分析:(此处需要对事件的原因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包括但不限于食品来源、食品处理方式、食堂卫生情况、员工饮食习惯等方面的综合分析)2. 相关证据:为了找到准确的原因,我们调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证据:(此处可以列举证据,例如调查记录、食品样本分析报告等)3. 问题追溯: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系列存在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此处应当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叙述)四、解决方案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解决方案:(此处应当列举出解决方案,并对每种方案进行详细的叙述)五、预防与改善措施为了提高餐厅卫生状况和员工的饮食质量,我们制定了以下改善计划:(此处应当列举出改善措施,并对每项措施进行详细的叙述)六、总结通过对此次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这是一次意外事件,但也是我们在管理和卫生方面需要重视的问题。
我们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提高员工饮食安全意识和餐厅卫生管理水平,从而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希望通过报告的提交,能够得到领导和各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合作,共同推动企业食堂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改善。
文中报告分析了海达鞋厂21人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情况、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和改善措施,旨在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共同致力于保障员工的饮食健康和提高企业的食堂管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十一不明原因中毒事件案例分析中毒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最常见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对于不明原因的中毒,迅速及时地查明原因并采取果断措施是防止中毒扩展和保护人群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公共卫生工作者的职责。
通过对两起不明原因中毒案例讨论使学生了解如何对不明原因的中毒进行应急处理和调查,如何明确疾病原因和毒物种类,如何评价毒物的危害等,提高学生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
案例一【事件的来由】2002年9月14日早上7点多,当许多人还沉浸在周末的睡梦中时,某市各主干道上已经是一片救护车和警车的呼叫声。
该市几百名群众因为中毒被送进医院。
其中包括至少三所学校的住校生。
很多人在送到医院时就已经死亡。
此案共有395人中毒,死亡42人。
【问题1】针对这种情况,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这是一起重大的中毒事故。
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援措施。
同时要迅速查明中毒原因,终止中毒发生。
需要多部门参与(包括政府、公安、医疗、防疫、交通等部门),高效率合作。
政府在事件处理中起指挥、调度、协调,事件责任确定等作用。
其职能发挥分散在各政府部门中,依据具体事件的危害方式,由政府指定具体执行方式。
公安往往是事件发生的第一知情部门,负责事件现场的布控、保卫,刑事事件的调查。
医疗部门负责现场对中毒人员的医学抢救,中毒患者的救治。
交通部门负责协助人员疏散、伤员转移,救援物品的运送,危险物的处理。
军队协助完成现场隔离、保卫、伤员抢救转运等任务,协助现场处理。
该市采取的措施事故发生后,省、市及驻当地部队高度重视。
要求迅速组织全力抢救,调集省、市、部队的一切力量,全力抢救每一位中毒者;迅速查明中毒原因,控制毒源;公安部门组织一切力量,迅速侦破案情;妥善做好死者家属的善后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市里成立了以市长为总指挥的现场指挥部,并成立了由省、市有关部门领导负责的5个工作小组,迅速组织全力抢救,并同时开展事故的调查、处置工作,军地双方在第一时间内组织七支医疗队伍,35名专家赶赴现场,采取对症解毒、支持、洗胃、血透等抢救措施。
中毒者及时被送往当地地方和部队的10家医院抢救,各院都成立了由院长挂帅的抢救小组,并动员500多名高素质的医疗人员组成救护队伍进行抢救工作。
军地卫生部门及承担救治任务的医疗单位组织专家全力以赴,用最好的设备、药品进行抢救工作。
同时动用部队,控制局面。
从发生中毒事件开始,当地派出所的同志就立刻对某餐饮连锁店进行了控制,店门已被卫生部门封掉;并对整个中毒镇的水源也进行了严格地警戒,还控制了油店、粮店……为了安全起见,停掉了整个镇上的自来水。
下午2点钟,所有的外地车辆一律被禁止进入该镇,而除了急救车和特批的车,该镇的车也是一辆不许外出。
【问题2】作为一名医学生,你认为如何开展现场调查。
开展现场调查的目的是什么?1.首先要组织一个现场调查组调查组应由中毒控制专业人员、现场流行病专业人员、临床救治专业人员、毒物鉴定检测专业人员和毒理学专业人员组成。
2.确定为急性中毒根据发病呈集中爆发;发病急、病情重;重症患者主要症状为突然昏倒、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咯粉红色泡沫痰、意识丧失类似癫痫大发作样;发病集中在早晨等特点,初步确定为急性重大中毒事故。
3.了解事件发生的详细经过经调查发现中毒者都吃了同一家连锁餐饮店的早点,该连锁店主要业务都在该镇,共有4家分店。
这里的早点生意做得非常大,又有很多人从该连锁店批发,到各巷口去卖。
这家餐饮店临近镇中学、一所工厂中学和一所本科学院。
初三、高三的学生周末照常上课。
所以这些中毒的学生大半是住校生和毕业班的学生。
镇上的群众以及民工也有多人中毒。
根据上述经过,基本可以确定为食物中毒,毒鼠强的可能性很大。
4.确定危害源种类、数量及潜在的危害程度采集现场样品和病人的生物样品进行毒物检测。
采集这家连锁店的食物、水样品;采集中毒患者的血和尿、呕吐物、洗胃液、透析液、死者的血和尿、胃内容物以及肝肾脑组织。
该市卫生监督部门和公安部门从中毒者所进食物中查出了"毒鼠强"成分。
经警方78小时连续奋战,此案告破,证实是人为投毒案,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归案并交代了因生意竞争,心怀恨意而投毒作案的过程。
此案共有395人中毒,死亡42人。
现场调查者的目的(1)提出对公众健康最有利的处理方案(2)确定造成危害的物质(3)对危险性进行评价(4)向现场救援者提供救援建议(5)对公众、媒体和决策者提供建议(6)事件对健康危害进行评测(7)事件发生区域恢复的建议【问题3】毒鼠强中毒的机理及主要临床表现?1.毒鼠强中毒的机理毒鼠强属神经毒性灭鼠剂,分子式为C4H8N4O4S2,其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兴奋中枢神经,具有强烈的致惊厥作用。
其作用机理是拮抗γ-氨基丁酸(GABA)的结果。
GABA是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物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强力而广泛的抑制作用。
GABA的作用被毒鼠强非竞争性抑制后,中枢神经呈高度兴奋致惊厥。
2.毒鼠强中毒的临床特点毒鼠强主要经口腔及胃肠道粘膜吸收入血,少数可经呼吸道吸收。
潜伏期较短,多数在进食后0.5~1小时内发作,最短为数分钟,最长可达13小时。
中毒症状的轻、重与否与接触量有密切关系。
临床上以反复发作强直性抽搐呈癫痫样发作、惊厥及昏迷为其特点。
轻度中毒常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口唇麻木或如醉酒感;重度中毒表现为:突然昏倒、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咯粉红色泡沫痰、意识丧失类似癫痫大发作样。
其表现以颅脑损害症状相对突出,同时伴有呼吸功能、心、肝及胃肠功能不全的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
亦可出现精神症状、痴呆。
识别能力、记忆力降低。
恢复期可全身多处肌肉疼痛。
小儿患者可出现持续高烧,致中毒性脑病而长期智力低下。
实验室检查发现WBC明显升高,心肌酶明显升高。
脑电图多为中-重度异常,可见癫痫样θ波和δ波。
ECG可见窦律过速或过缓,同时可伴ST-T改变,中毒病人临床死亡原因主要为呼吸肌的持续痉挛致窒息死亡;严重缺氧致脑水肿或毒物抑制呼吸中枢致呼吸衰竭;严重的心力衰竭致急性肺水肿等。
【问题4】毒鼠强中毒急救措施有哪些?1.消除毒物毒鼠强中毒的治疗,首先应消除胃内毒物,可采取催吐、洗胃、灌肠、导泻等。
2.控制抽搐中毒后早期使用苯巴比妥钠,并联用大剂量安定静脉点滴维持。
3.解毒二巯基丙磺酸钠是广谱重金属解毒剂,对毒鼠强中毒有确切疗效。
大剂量维生素B6有解毒及止惊作用。
4.血液净化治疗血液净化治疗是目前唯一证实能有效彻底清除体内毒鼠强的方法,各种血液净化治疗方法中以活性炭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效果最好。
5.控制神经错乱重度中毒患者意识清醒后可出现一过性精神错乱,给予氟哌啶醇静脉点滴可有效控制。
6.防治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①控制脑水肿:常规使用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等。
②防治呼吸衰竭:中高流量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使用呼吸兴奋剂,重者应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治疗。
③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重症昏迷患者易并发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及胃肠道感染,应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
7.恢复期的高压氧治疗中毒性脑病是毒鼠强中毒的主要后遗症,高压氧治疗是其恢复的主要治疗措施。
【问题5】毒鼠强是国家违禁的毒鼠药,为什么还有人生产和使用呢?1.虽然早已禁止使用毒鼠强,但未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2.毒鼠强合成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3.老鼠吃后马上会死亡。
【问题6】由于毒鼠强毒性强,在环境中很稳定,中毒病人的排泄物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如何处理病人的废弃物?将病人的废弃物放在一个容器中,然后加活性炭,混匀后沉淀24小时,将这些活性炭放到锅炉里焚烧,到达分解毒鼠强并使其无害化的目的。
【问题7】从这起重大中毒事故中我们应该吸取那些教训?案例二【事件的来由】自1992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个地区的四个村先后出现以呕吐、抽搐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多人,患者发作时两眼上翻、口吐白沫、意识丧失,多数患者3~5分钟后缓解,部分重症患者抽搐呈持续状态,很快死亡。
当地医院按“散发性脑炎”处理,治疗效果差。
疫情的发生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严重影响了生产和生活,群众普遍有严重的恐惧心理,封建迷信有所抬头,部分病家认为是住房建在了龙头上而将花了数年心血建成的住房拆掉,一些群众弃家远走他乡。
1996年11月以来,发病人数明显增多,并有数位患者死亡。
【问题1】针对上述情况,你认为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确定是否为中毒2.详细了解患者病史或中毒事件的发生过程3.临床症状与体征4.现场调查5.毒物检测6.毒理学试验为了控制疫情,调查组于1997年5月10日~5月14日对发病现场进行了调研。
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情况简述如下:患者多为无明显诱因突发头痛、恶心、呕吐、抽搐、两眼上视、口吐白沫、意识丧失,抽搐持续3~5分钟不等,能自然缓解,清醒后对发病情况无记忆;部分患者无前驱症状,直接出现抽搐;部分患者呈癫痫持续状态很快死亡。
患者发作前无发热及其它上呼吸道症状及腹泻症状,发作后部分患者体温升至38℃左右。
有近半数的患者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轻到中度增高。
住院患者中有20例作腰穿检查,4O,20例中19例脑脊液基本正常,一例潘氏实验强阳性,WBC115个/ l。
例颅压稍高,190~210mmH2有9例患者作脑电图检查,1例为重度改变,其他均为轻中度改变。
有4例患者进行了脑CT检查,3例正常,1例为基底节区小点状密度减低阴影。
检查6例病人血清弓形体抗体及钩体凝溶实验结果均为阴性。
对四例死亡患者进行了尸体解剖,结果显示除一例发现肺组织有间质性改变外其余大体观均未发现异常。
根据患者的症状及发病特点初步确定本次事件为中毒。
【问题2】这类不明原因中毒的现场调查主要内容应包括哪些?1. 疾病区域的总体情况疫情发生的村庄分别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管城乡双马村马一屯、平南县镇隆镇拥平村月六岭屯、桂平市理端乡埤塘屯和南宁市郊那龙乡业仁村兰劳坡队。
四个发病村均较偏僻,交通不便,各村间相距50~300公里,各村村民间无交往。
2. 重点调查区域的资料马一屯位于村公所所在地马公岭北1500米,原为一片坟地。
随着村中人口的增加,70年代末,马公岭的村民逐渐开始在此地建房居住。
村民种植的作物主要为水稻,少量种植甘蔗和花生,1979年村民李辉文在马一屯屯南水田边建起座北面南平房五间,并将其六子一女中的四个儿子搬到马一屯居住。
现马一屯共居住13户,总人口60人,住房建设无统一规划,各农户住房散布,但户与户多为一墙之隔或住房间相隔数米,李辉文家住房位于屯子的西南角,四兄弟住房如图1所示,院落无围墙。
屯中数户用一口水井,李家主要饮用位于房前紧靠田边的一口浅井水,与其相邻的其他两户也用此井水。
图21-13.中毒时间分布表21-1 初发病例年份分布疫区1 1 1 3月六岭 2 3 3 9塘屯 1 10兰劳坡23合计 1 2 4 5 45表21-2 患者发作年份分布(人次)疫区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马一屯 1 1 2 5 4月六岭 2 5 12 14塘屯 5 23兰劳坡23合计 1 3 7 22 64表21-3 患者发作的月份分布2 3 2 1 1 4 月六岭 2 5 9 6 5 3 1 2塘屯12 6 3 1 2 2 2兰劳坡 1 22 合计16 11 11 6 8 3 2 6 5 4 27 4.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表21-4 患者年龄分布疫区0- 5- 10- 15- 20- 30- 40- 50- 合计马一屯 2 2 1 1 6 月六岭 5 9 1 15 塘屯 1 1 3 2 3 1 11 兰劳坡9 8 3 3 23 合计16 19 5 1 7 3 3 1 55表21-5 性别分布疫区男女合计马一屯 4 2 6月六岭11 4 15塘屯8 3 11兰劳坡17 6 23合计40 15 555.各疫区的发病强度表21-6 各疫区的发病强度疫区人口数发病人数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马一屯60 6 10.00 6 100.00月六岭199 17 8.54 5 29.41塘屯516 11 2.13 2 18.18兰劳坡330 23 7.00 1 4.39合计1105 57 5.16 14 24.56表22-7 生存组和死亡组呕吐的比较疫区生存死亡合计呕吐无呕吐 3 12 15合计43 14 576.外出人口调查马一屯村民李志艺在两个儿子和妻子1996年12月病死后外出打工,一直未回村,身体健康;埤塘屯村民覃怡军两个儿子1996年在广东打工,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