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
靖远四中__高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_人教高中选修4
![靖远四中__高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_人教高中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4316c6e14afe04a1b071de6d.png)
高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 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碰撞为有效碰撞B.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总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2、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 B(g) 2C(g) + D(g)。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3 mol,在前10 s A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12 mol/(L·s),则10 s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0.6 mol B.1.2 mol C.2.4 mol D.1.8 mol3、对于某平衡体系,下列措施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A.升高温度B.使用催化剂C.改变体系压强D.改变各组分浓度4、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2(g) + 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B.容器内三种气体AB、A2、B2共存C.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消耗2n mol AB5、对于反应M + N = P,如果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增加到3倍,在20℃时完成该反应的30%需要81 min,若将温度升高到40℃,完成该反应的30%需要时间为A A.9 min B.27 min C.13.5 min D.3 min6、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N2+3H22NH3,若将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产生的结果是①平衡不发生移动;②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③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④NH3的质量分数增加;⑤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测试一
![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测试一](https://img.taocdn.com/s3/m/f8394798dd88d0d233d46adb.png)
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测试一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在2A+B3C+5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0.5 mol/(L·s) B.υ(B)=0.3 mol/(L·s)C.υ(C)=0.8 mol/(L·s) D.υ(D)=1 mol/(L·s)2.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的2s内氢气的平均速率:ν(H2)=0.45mol/(L·s),则2s末NH3的浓度为A.0.50mol/L B.0.60mol/LC.0.45mol/L D.0.55mol/L3.用3g块状大理石与30mL3mol/L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再加入30mL3mol/L盐酸②改用30mL6mol/L盐酸③改用3g粉末状大理石④适当升高温度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4.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a > b5.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C.由H2、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D.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6.6.一定条件下反应A2 (g)+B2 (g)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2υ(正、A2)=υ(逆、AB)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的B2D.A2、B2、AB的反应速率比为2:2:1的状态7.在一定条件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一定量的O2,发生反应2SO2 (g)+O2 (g)2SO2 (g),进行到4min时,测得n(SO2)=0.4mol,若反应进行到2min时,容器中n(SO2)为A .1.6molB .1.2molC .大于1.6molD .小于1.2mol 8.对于可逆反应A (g )+2B(g)2C(g)(正反应吸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D9.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 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的转化率变小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D 的体积分数变大 D .a < c +d 1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 (g)+N (g) R (g)+2 L此反应符合下面图像。
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及
![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及](https://img.taocdn.com/s3/m/18c8bf8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6a.png)
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C) 分子碰撞频率增加,碰撞能量增加,有效碰撞频率增加。
2. (D) 移除产品,改变反应物浓度,改变温度。
3. (A) 温度升高。
4. (D) 活化能较高的反应物浓度增加,活化能较低的反应物浓度减少。
二、解答题1. 反应速率的表达式:r = k[A]m[B]n其中,r为反应速率;[A]和[B]分别为反应物A和B的浓度;k为速率常数;m和n为反应物A和B的反应级数。
2. a) 反应速率与浓度之间的关系可通过一级反应速率方程(r = k[A])进行解释。
当反应物浓度[A]增加时,反应速率也会随之增加。
当反应物浓度[A]减少时,反应速率也会随之减少。
b) 反应速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通过阿伦尼乌斯方程进行解释。
阿伦尼乌斯方程:k = A * e^(-Ea/RT)其中,k为速率常数,A为阿伦尼乌斯因子,Ea为反应的活化能,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
当温度T增加时,e^(-Ea/RT)的值增加,导致速率常数k增加,反应速率也会随之增加。
当温度T减少时,e^(-Ea/RT)的值减少,导致速率常数k减少,反应速率也会随之减少。
3. 反应速率与表面积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进行解释。
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催化剂能够增大反应物的有效碰撞频率。
催化剂通常是以固体颗粒的形式存在,增大了反应物的表面积,使得更多的反应物分子处于活性位点上,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碰撞几率,也提高了反应速率。
4.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可通过比较反应级数进行解释。
若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为一次方关系(m = 1),则反应级数为一级反应。
若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为二次方关系(m = 2),则反应级数为二级反应。
若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为三次方关系(m = 3),则反应级数为三级反应。
根据反应级数的不同,可以判断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5. 反应速率与活化能之间的关系可通过阿伦尼乌斯方程进行解释。
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二化学选修四专题二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练习
![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二化学选修四专题二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753978b21a37f111f1855b65.png)
1.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压强变化基本无关的是()A.CaCO3(固)CaO(固)+CO2(气)B.2SO2(气)+O2(气)2SO3(气)C.2NaOH+H2SO4===Na2SO4+2H2OD.H2(气)+I2(气) 2HI(气)2.实验测得:温度每升高10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增加到原来的2~4倍。
若按温度每升高10 ℃,化学反应速率增大2倍来计算,若某反应由50 ℃升温到80 ℃,反应速率比原来增大()A.4 倍B.6 倍C.8 倍D.9 倍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草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3H2SO4+5H2C2O4===K2SO4+2MnSO4+10CO2↑+8H2O,下列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措施是() A.增大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B.增大草酸溶液的浓度C.增大压强D.升高温度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使用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能使不起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C.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6.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3COCH3+Br2CH3COCH2Br+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反应速率v(Br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
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实验序号初始浓度c/mol·L-1溴颜色消失所需时间t/sCH3COCH3HCl Br2①0.80 0.20 0.001 0 290② 1.60 0.20 0.001 0 145③0.80 0.40 0.001 0 145④0.80 0.20 0.002 0 580 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增大c(CH3COCH3),v(Br2)增大B.实验②和③的v(Br2)相等C.增大c(HCl),v(Br2)增大D.增大c(Br2),v(Br2)增大7.某探究小组用HNO 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e9e359ad51f01dc381f115.png)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决定于化学反应的内因,与其他外界条件无关B.相同温度下,反应A+B C与反应C A+B的化学平衡常数相同C.反应2SO 2(g)+O2(g)2SO3(g) ΔH<0 温度升高,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不变D.反应A(g)+B(g)2C(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2(C)/[c(A)·c(B)]2.在一定温度、一定体积条件下,能说明下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反应2SO 2(g)+O2(g)2SO3(g)容器内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B.反应A 2(g)+B2(g)2AB(g)容器内A2的消耗速率与AB消耗速率相等C.反应N 2+3H22NH3容器内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D.反应4A(s)+3B(g)2C(g)+D(g)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3.可逆反应a A(g)+b B(g)c C(g)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关系式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av(A)正=bv(B)正B.bv(A)正=av(B)逆C.cv(C)正=av(A)逆D.av(A)正=bv(B)逆4.已知2SO 2(g)+O2(g)2SO3(g)ΔH=-197 kJ·mol-1。
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 mol SO2和1 mol O2;(乙)1 mol SO2和0.5 mol O2;(丙)2 mol SO3。
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容器内压强p:p甲=p丙>2p乙B. SO3的质量m:m甲=m丙>2m乙C.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k乙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2Q乙5.四个试管中都装有5 mL 0.1 mol•L﹣1Na2S2O3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加入0.1 mol•L﹣1硫酸和一定量的水,最先出现浑浊的是()A. 20℃,5 mL硫酸,2 mL水B. 20℃,4 mL硫酸,3 mL水C. 30℃,4 mL硫酸,3 mL水D. 30℃,5 mL硫酸,2 mL水6.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m A(g)+n B(g)p C(g)的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图像如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由图1可知,T1<T2,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由图2可知,该反应m+n<pC.图3中,表示反应速率v正>v逆的是点3D.图4中,若m+n=p,则a曲线一定使用了催化剂7.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常温下,某些反应及其平衡常数数值如下:2NO(g)N 2(g)+O2(g)K1=1×10302H 2(g)+O2(g)2H2O(g)K2=2×10812CO 2(g)2CO(g)+O2(g)K3=4×10-9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1=c(N2)·c(O2)c(NO)B.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0C.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2O>CO2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冰醋酸CH3COOH沸点较高(117.9 ℃),且能形成二聚物(CH3COOH)2,其反应式为2CH3COOH(g)(CH 3COOH)2(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采用测气体密度的方法测醋酸相对分子质量,为尽量接近真实性,在测定时应采用()A.高温低压B.低温低压C.加催化剂D.低温高压9.下图中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Z(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只改变一个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加大X的投入量C.使用催化剂D.缩小体积10.某温度下,2A(g)+B(g)3C(g)的平衡常数K=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K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B.K越小,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C.对于某一可逆反应,在任何条件下K均为一定值D.K越大,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大11.现有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12.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 和气体Y各0.16 mol 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人教版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单元检测题](https://img.taocdn.com/s3/m/42ef57da9b89680203d825b6.png)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高温高压液态水具有接近常温下弱酸的c(H+)或弱碱的c(OH−),油脂在其中能以较快的反应速率水解。
与常温常压水相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温高压液态水中,体系温度升高,油脂水解反应速率加快B.高温高压液态水中,油脂与水的互溶能力增强,油脂水解反应速率加快C.高温高压液态水中,c(H+)增大,可催化油脂水解反应,且产生的酸进一步催化水解D.高温高压液态水中的油脂水解,相当于常温下在体系中加入了相同c(H+)的酸或相同c(OH−)的碱的水解2.已知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橙色-黄色实验①:向2mL - K2Cr2O7溶液中滴入3滴-NaOH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向所得溶液中再滴入5滴浓,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实验②:向2mL -酸化的K2Cr2O7溶液中滴入适量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发生反应:-绿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①和②均能证明K2Cr2O7溶液中存在上述平衡B.实验②能说明氧化性:-C.-和Fe2+在酸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D.稀释 K2Cr2O7溶液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减小3.氢气可用于烟气的脱氮、脱硫,反应为4H2(g)+2NO(g)+SO2(g)N2(g)+S(1)+4H2O(g),△<0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剂是NO,还原剂是H2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C.当v(H2)=v(H2O)时,反应达到平衡D.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提高NO的平衡转化率4.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氯水中存在Cl2+H2O H++Cl-+HCl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 .分别用等体积的蒸馏水和0.010mol/L 硫酸洗涤BaSO 4沉淀,后者损失的BaSO 4沉淀少C .SO 2催化氧化成SO 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D .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5.对于反应N 2O 4(g)2NO 2(g)在温度一定时,平衡体系中NO 2的体积分数φ(NO 2)随压强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实线上的任何一点为对应压强下的平衡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C 两点的正反应速率的关系为A >CB .A 、B 、C 、D 、E 各状态中,v(正)<v(逆)的是状态EC .维持P 1不变,E→A 所需时间为x ;维持P 2不变,D→ 所需时间为y ,则x <yD .使E 状态从水平方向到达C 状态,从理论上来讲可选用的条件是从P 1突然加压至P 26.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向K 2Cr 2O 4溶液中滴入浓的NaOH 溶液后,溶液黄色加深B .高压比常压更有利于合成SO 3C .反应2SO 2+O 22SO 3 ΔH<0,工业上采取高温的措施有利于提高SO 2的转化率D .合成氨反应:N 2+3H 22NH 3 ΔH<0,为使氨的产率提高,理论上应采取低温高压的措施7. ℃时,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 · -1的Q 后会发生如下反应:2Q(g)M(g) 。
高中化学选修四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复习 专题练习解析
![高中化学选修四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复习 专题练习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6a09b771fe910ef12df83d.png)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全章复习与巩固【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2、掌握化学平衡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能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定量分析;3、初步了解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依据。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1)概念:通常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2)表达式:(3)单位:mol·L-1·min-1或mol·L-1·s-1等.(4)注意点:①化学反应速率均取正值.②化学反应速率一般不用固体物质表示.③同一反应,选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各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该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④注意区别平均速率和即时速率.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反应物的结构、性质.(2)外因:①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②温度: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③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气体物质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④催化剂: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要点二、化学平衡(1)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2)化学平衡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3)化学平衡的特征:①逆:可逆反应②等:v(正)=v(逆)③动:动态平衡v(正)=v(逆)≠0④定: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⑤变:当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即发生移动要点三、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影响因素1.化学平衡的移动(1)定义: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2)化学平衡移动的本质原因是v(正)≠v(逆).如催化剂能同等程度改变v(正)和v(逆),所以,加入催化剂,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23.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即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要点四、化学平衡常数与转化率1、化学平衡常数: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nB pC+qD。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91d6a56edb6f1afe001f5f.png)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一、单选题1.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I2(g)⇋2Hl(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B.达到平衡时,H2(g)和I2(g)浓度不再变化C.若充入稀有气体,体系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变大D.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焓变是一个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因素,放热反应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B.在同一条件下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C.自发反应是指不需要条件就能发生的反应D.—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有关3.下列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在高温下有可能自发进行B.熵增加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熵减小的反应常温下都不会自发进行C.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D.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4.某温度下,H 2(g)+CO2(g)H2O(g)+CO(g)的平衡常数K=94,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CO2的转化率均是60%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 mol/L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5.下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298 K时的稳定状态)。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Mg与F2反应的ΔS<0 B.MgF2(s)+Br2(l)MgBr2(s)+F2(g)ΔH=+600 kJ·mol-1 C.MgBr2与Cl2反应的ΔH<0 D.化合物的热稳定顺序:MgI2>MgBr2>MgCl2>MgF2 6.c(H+)相同的盐酸溶液和醋酸溶液分别与锌反应,若最后锌都己完全溶解,但放出的气体一样多,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整个反应阶段平均速率:醋酸>盐酸 B.反应所需时间:醋酸>盐酸C.参加反应的锌质量:盐酸>醋酸 D.开始,反应速率:盐酸>醋酸7.下列图中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8.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9.下列描述中,一定可以证明,某个在恒容容器中进行的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己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几句①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与生成物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对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的状态②温度一定时,压强不再变化的状态③气体密度不再变化的状态④各组分的浓度之比等于对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的状态⑤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的状态⑥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的状态⑦若为绝热体系,温度不再改变的状态A.2句B.3句C.4句D.5句10.一定温度下,某容器中加入足量碳酸钙,发生反应CaCO3(s)⇌CaO(s)+CO2(g)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当体系再次达平衡时,CO2浓度为原来的2倍B.增加CaCO3(s)的量,平衡正向移动,CO2的浓度增大C.将体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再次达到平衡时,气体密度不变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He,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11.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表示常温下盐酸滴加到0.1 mol/L某强碱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B.图⇋表示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2SO 2+O22SO3 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变化,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缩小容器体积C.图⇋表示某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在加入20 mL Ba(OH)2溶液时铝离子恰好沉淀完全D.图⇋表示pH相同的盐酸与醋酸中分别加入水后溶液pH的变化,其中曲线a对应的是盐酸12.研究硫酸铜的量对锌与稀硫酸反应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
人教版选修四化学 高二化学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题
![人教版选修四化学 高二化学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a13d38d8762caaedd33d4a2.png)
高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题2一、选择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可逆反应:在4种不同的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②③④该反应进行速率最快的是:A. ①B. ②和③C. ④D. ①和④2.已知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则正确的关系式为:A.4v(NH3)=5v(O2)B.5v(O2)=6v(H2O)C.2v(NH3)=3v(H2O)D.4v(O2)=5v(NO)3. 下列过程不用熵判据判断的是()A. 氯化铵与结晶氢氧化钡混合研磨,很快会闻到刺激性气味B. 冬天一杯热水很快变冷C. 有序排列的火柴散落时成为无序排列D. 多次洗牌以后,扑克牌毫无规律的混乱排列的几率大4.在一个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2LA(g)和1L B(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3A(g)十B(g) nC(g)+2D(g) 达到平衡后,A物质的量浓度减小1/2,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1/8,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n的值是A.1 B.2 C.3 D.4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某特定反应的平衡常数仅是温度的函数B.焓变小于0而熵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C.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必定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D.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变化6. 将4mol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
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第10题图 ②用物质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 -1·s -1③2s 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70% ④2s 时物质B 的浓度为0.7mol·L -1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C. 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D. 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8. 一定温度下,在2L 的密闭容器中,X 、Y 、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到10s ,用Z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B .反应开始到10s ,X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C .反应开始到10s 时,Y 的转化率为79.0%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 (g )+Y (g )Z (g )9. 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SO 2和 1 mol O 2,发生下列反应:2SO 2(g)+O 2(g)2SO 3(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SO 3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 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mol SO 3(g)B.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mol SO 3(g)C.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mol O 2(g)D.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mol Ar(g)1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 + N(g) R(g) + 2L 此反应符合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正反应吸热 ,L 是气体B .正反应吸热, L 是固体C .正反应放热 ,L 是气体D .正反应放热 ,L 是固体或液体11. 在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a X(g)+b Y(g)c Z(g)+d W(g),5 min 后达到平衡, X 减少n mol ·L -1,Y 减少3n mol ·L -1,Z 增加32n mol ·L -1。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4)课后题答案第1-3章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4)课后题答案第1-3章](https://img.taocdn.com/s3/m/e13c37fbf90f76c661371af4.png)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四、习题参考(一)参考答案1.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
例如1 mol H2 (g)燃烧,生成1 mol H2O(g),其反应热ΔH=-241.8 kJ/mol。
2.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
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
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二)补充习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不需加热即可发生B.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除了热能外,也可以是光能、电能等C.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D.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多少有关2.将铁粉和硫粉混合后加热,待反应一发生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生成新物质硫化亚铁。
该现象说明了()。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C.铁粉和硫粉在常温下难以发生反应D.生成物硫化亚铁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铁粉和硫粉的总能量3.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
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445 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4.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c <0 B.b>d>0 C.2a=b<0 D.2c=d>0参考答案1.A;2.B、C;3.C;4. C。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四、习题参考(一)参考答案1. 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
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
2. 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
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如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
2021版【金牌教程】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堂达标练)-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2
![2021版【金牌教程】人教版化学选修4(课堂达标练)-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2](https://img.taocdn.com/s3/m/1609466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74.png)
03课后测评提实能1.(双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B.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上升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缘由是增加了单位体积中反应物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答案CD解析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气体反应物的压强都会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大,但由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和发生反应所需能量(即活化能)都未发生变化,活化分子百分数并未转变。
上升温度可以增大反应物分子能量,催化剂可以减小反应发生所需能量,两种方法都能使一部分能量较低的分子变成活化分子,从而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多。
2.[2022·济南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参与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②光是影响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之一③打算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浓度④不管什么反应,增大浓度、加热、加压、使用催化剂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A解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参与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①正确,③错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包括浓度、温度、催化剂、压强和其他一些条件(如光等),②正确;加压对没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影响不大,④错误。
3.[2021·南开中学期末]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氢气与氮气能够缓慢地反应生成氨气,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B.等质量的锌粉和锌片与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反应速率相等C.用铁片与硫酸制备氢气时,用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D.增大反应CO2(g)+H2(g)CO(g)+H2O(g)的压强,反应速率不变答案 A解析锌粉与盐酸的接触面积大,所以锌粉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比锌片快,B错误;常温下,浓硫酸能够使铁钝化,C错误。
选修四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课时作业
![选修四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课时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783f05cb9ec3d5bbfd0a744d.png)
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一、选择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在化工生产中,如果要加快反应速率,应该优先考虑的科研方向是A.提高设备强度,以便加压B.选择适宜的催化剂C.采用高温D.用块状反应物代替粉末状反应物2.一般都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方法是()。
①升温;②改变生成物浓度;③增加反应物浓度;④加压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②③④3. 下表中是各组反应的反应物和反应温度,反应刚开始时,放出H2速率最快的是()4. 下列情况,反应速率不加快的是A.在空气中燃着的木条插入盛有纯氧的瓶中B.用煤粉代替煤块燃烧C.锌粉和碘粉的混合物中滴入水(水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用0.01mol/L的盐酸代替1mol/L的盐酸与铁反应制取氢气5. 反应A+B→C的反应速率方程式为:v=kc(A)c(B),v为反应速率,k为速率常数。
当c(A)=c(B)=1mol/L时,反应速率在数值上等于速率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增大时,v也增大B.c(B)增大时,k也增大C.升高温度时,k值不变D.升高温度时,v值不变6. 在A锥形瓶中放入10g绿豆大小的碳酸钙,在B锥形瓶中放入5g粉末状的碳酸钙,分别加入50mL 1mol/L盐酸,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注:x一时间、y-锥形瓶中碳酸钙减少的质量)A B C D二、选择题(有1-2个答案,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共10小题,每小题4分,计40分。
)7. 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与黑暗处可保存一年。
亚氯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ClO2=4ClO2↑+H++Cl-+2H2O。
向NaClO2溶液中滴加H2SO4,开始反应缓慢,随后反应迅速,其原因是A.在酸性条件下亚氯酸的氧化性增强B.溶液中的H+起催化作用C.ClO2逸出,使反应的生成物浓度降低D.溶液中的Cl-起催化作用8.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H越负,其反应速率越快B.ΔH越正,其反应速率越快C.只要有催化剂,那么反应肯定加速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正确9.设C+CO 22CO △H>0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H<0 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小C.增大,减小D.减小,增大10. 0.1mol/L Na2S2O3溶液和0.1mol/L H2SO4溶液各5mL跟10mL水混合,反应速率为v1mol/(L·s);0.2mol/L Na2S2O3溶液和0.2mol/LH2SO4溶液各5mL跟20mL水混合,反应速率为v2mol/(L·s)。
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专题2第一单元2.1.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专题2第一单元2.1.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be80ddb804d2b160a4ec040.png)
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专题2 第一单元2.1.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1.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怎样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提示:用化学反应速率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浓度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表示。
2.为什么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提示: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而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为常数,其浓度不发生变化,所以不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反应速率。
3.对于某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数值不同,意义如何? 提示:数值不同,但意义相同。
[新知探究]探究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探究2 正确理解化学反应速率 据表达式v (A)=ΔcΔt 中三个物理量:(1)v (A)——A 物质的反应速率:使用v 时必指明具体的物质。
原因:对于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
(2)Δc ——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量:Δc 只取正值,因为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固定不变,视为常数,则Δc 无意义,因此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反应速率。
(3)Δt ——一定的时间间隔: 化学反应速率为平均值而非瞬时值。
探究3 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其数值有何关系? a A(g) + b B(g) === c C(g) + d D(g) 化学计量数比: a ∶ b ∶ c ∶ d 物质的量变化量比: Δn (A) ∶ Δn (B) ∶ Δn (C) ∶ Δn (D) 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比: Δc (A) ∶ Δc (B) ∶ Δc (C) ∶ Δc (D) 化学反应速率之比: v (A) ∶ v (B) ∶ v (C) ∶ v (D) 在同一时间段、同一容器中的同一个反应,上述四个比例关系式相等。
[成功体验]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来表示。
( ) (2)化学反应速率可取正值,也可取负值。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反应平衡》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反应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932120c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5.png)
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 线为 a (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 反应①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 而减小 .
(3)合成气的组成n(H2)/n(CO+CO2)=2.60时体系中的CO 平衡转化率(a)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a(CO)值随 温度升高而 减小 (填“增大”或“减小”),其原因是 反应①正 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体系 中CO的量增大,反应③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 向移动,又使平衡体系中CO的增大,总结果,随温度升高,CO 的转化率减小 .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 P1>P2>P3 ,其判 断理由是 相同温度下,反应③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压强改变 不影响其平衡移动,反应①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 大压强,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故增 大压强有利于CO的转化率升高
28.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反应:
(2)维持体系总压强p恒定,在温度T时,物质的量为n、体 积为V的乙苯蒸气发生催化脱氢反应.已知乙苯的平衡转化 率为α,则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用α等符号表示).
(3)工业上,通常在乙苯蒸气中掺混 水蒸气(原料气中乙苯和水蒸气的物 质的量之比为1:9),控制反应温度 600℃,并保持体系总压为常压的条件 下进行反应.在不同反应温度下,乙 苯的平衡转化率和某催化剂作用下苯 乙烯的选择性(指除了H2以外的产物 中苯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示意图如 下:
A.反应CO2(g)+C(s)⇌2CO(g)的△S>0、 △H<0
B.体系的总压强P总:P总(状态Ⅱ)>2P总(状态Ⅰ)
C 体系中c(CO):c(CO,状态Ⅱ)<2c(CO,状 . 态Ⅲ) D 逆反应速率V逆:V逆(状态Ⅰ)>V逆(状态Ⅲ) .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综合测试题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综合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c3cb25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6d.png)
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mol/L·s B.υB=mol/L·sC.υC=mol/L·s D.υD= 1 mol/L·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3.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A.判断过程的方向 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 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4.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Bg 2Cg+Dg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 1.6 molB. molC. molD. mol 5.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6.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 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7.α1和α2分别为A、B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2Bg和2Ag Bg 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α1、α2均减小 B.α1、α2均增大C.α1减小,α2增大 D.α1增大,α2减小8.对可逆反应4NH3g+ 5O2g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2= 5υ逆N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3= 3υ正H2O9.已知反应A2g+2B2g2g△H <0,下列说法正确的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10.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现分别进行下列两上实验:甲乙N2O4 2 △H> 0a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b在活塞上都加2 kg的砝码在以上两情况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 .a 甲>乙,b 甲>乙B .a 甲>乙,b 甲=乙C .a 甲<乙,b 甲>乙D .a 甲>乙,b 甲<乙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1.在可逆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 .增大反应物的量B .升高温度C .增大压强D .使用催化剂 12.右图曲线a 表示放热反应 Xg + YgZg + Mg + Ns 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 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升高温度 B .加大X 的投入量C .加催化剂D .增大体积 13.下列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FeSCN 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 后颜色变深 B .棕红色NO 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C .SO 2催化氧化成SO 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D .H 2、I 2、HI 平衡混和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1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 2g+Y 2g2Zg,已知X 2、Y 2、Z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L 、L 、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 . Z 为L B . Y 2为L C . X 2为L D . Z 为L 15.反应:Ls +a Ggb Rg 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p 1>p 2,x 轴表示温度,y 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 的体积分数;据此可判断oabXyxp 1p 2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C.a>b D.a<b16.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 N2O4g 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17.反应4Ag+5Bg4Cg+6Dg △H =-Q,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位时间里生成n mol C,同时生成 mol DB.若升高温度最终能生成更多的C和DC.单位时间里有4n mol A消耗,同时有5n mol B生成D.容器里A、B、C、D的浓度比是4:5:4:618.在密闭容中发生下列反应aAg 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的转化率变小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D的体积分数变大 D.a < c+d19.反应PCl5g PCl 3g+Cl2g ①2HIg H2g+I2g ②2NO2g N2O4g ③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是a%;若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体积不变,分别再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则转化率A.均不变 B.均增大C.①增大,②不变,③减少 D.①减少,②不变,③增大20.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此时测得n A∶n B∶n C=2∶2∶1;若保持温度不变,以n A∶n B∶n C=2∶2∶1的比例向该容器中再充入A、B和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刚充入时反应速率υ正减少,υ逆增大B. 平衡不发生移动C.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物质C的质量分数增大第一部分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21.8分在一次学生实验中,学生用铝片分别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发现:铝片与稀盐酸反应现象非常明显,而和稀硫酸几乎不反应;这和教材中“铝能跟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说法不一致;为排除因试剂变质等因素造成的影响,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重新进行下列实验,验证是否存在上述现象;实验用品:仪器略,凡是实验需要的都有药品:L盐酸、L硫酸、L硫酸,相同大小的铝片纯度>%实验过程:往三根相同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的铝片各一片,再往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L盐酸、L硫酸、L硫酸,观察反应进行到1、2、5、15、20分钟时的铝与酸反应的情况;结果如下:,而L 盐酸与铝片反应的现象却十分明显;1写出铝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1~15min内,铝与盐酸的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以上探究“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差异的原因”,你能对问题原因作出哪 些假设或猜想列出两种即可 假设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1对于下列反应:2SO 2 + O 22SO 3 , 如果2min 内SO 2的浓度由6mol/L 下降为2 mol/L,那么,用SO 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用O 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如果开始时SO 2浓度为4mol/L,2min 后反应达平衡,若这段时间内v O 2为L·min ,那么2min 时SO 2的浓度为________;26分下图左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 2+O 22SO 3+Q 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 b 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b c 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若增大压强时,反应速度变化情况画在c~d 处.3酶是蛋白质,具有蛋白质的特性,酶能催化很多化学反应,下图表示酶参加的反应中,温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解释曲线变化原因 ; 23.12分将1 mol I 2g 和2 mol H 2置于2L 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I 2g + H 2g 2HIg ;△H <0,并达平衡;HI 的体积分数wHI 随时间变化如图速度温度A vV 正 V 正 V 正 V 逆 V 逆V 逆曲线Ⅱ所示:1达平衡时,I2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若改变反应条件,在甲条件下wHI的变化如曲线Ⅰ所示,在乙条件下wHI 的变化如曲线Ⅲ所示;则甲条件可能是 ,则乙条件可能是 ;填入下列条件的序号①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②恒容条件下,降低温度;③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④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⑤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3若保持温度不变,在另一个相同的2L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 I2g、b mol H2g 和c mol HIa、b、c均大于0,发生反应,达平衡时,HI的体积分数仍为,则a、b、c的关系是 ;24.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700 800 830 1000 1200K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2该反应为反应选填吸热、放热;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多选扣分;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 CO不变c.υ正H2=υ逆H2O d.c CO2=c CO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 CO2·c H2=c CO·c 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答案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90分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21.8分12Al + 6H + = 2Al 3+ + 3H 2↑ 2分2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3分3说明:可能存在多种假设,但只要假设合理均可Cl -能够促进金属铝与H +反应;SO 42- 对H +与金属铝的反应起阻碍作用;3分解析氢离子浓度和铝片均相同,造成的差异应该与反应即2Al + 6H + = 2Al 3+ + 3H 2↑所处环境的不同Cl - 和SO 42-有关; 22.16分16分2mol/L ·min ; 1mol/L ·min ; 2mol/L26分升温;减小 SO 3 浓度;34,酶蛋白因受热变性而失去催化作用,23.6分m+n > P ; 逆; 气;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24.12分1 mol/L 3分 2③⑤3分; ④ 3分 34a +c =2b 3分 25.9分 1]][[]][[222O H CO O H CO ;3分2吸热;2分 3b 、c ;2分 4830 2分26.9分,各3分1逆方向进行 2正方向进行 3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f81e4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8.png)
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1.反应A g +3B g 2C g +2D g ,在不同情况下测得的反应速率中最快的是A.υ D = mol / L·s B.υ C = mol / L·sC.υ B = mol / L·min D.υ A = mol / L·s2.某反应:△H== —122 kJ/mol,S== 231 J/ mol·K ,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3.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υ正 N2=υ逆 NH3 B.3υ正 N2=υ正 H2C.2υ正 H2=3υ逆 NH3 D.υ正 N2=3υ逆 H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可能增大C.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一般使用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5.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6molB,发生以下反应:4A g +6B g 4C g +5D g 。
若经5s后,剩下的A是,则B的反应速率是A.mol / L·s B.mol / L·s C.mol / L·s D.mol / L·s6.已知:X s +3Y g 2Z g ,ΔH<0。
为了使该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催化剂⑥分离出ZA.①③⑤B.②③⑤ C.②③⑥D.②④⑥7.同质量的锌与盐酸反应,欲使反应速率增大,选用的反应条件正确的组合是反应条件:①锌粒②锌片③锌粉④5%盐酸⑤10%盐酸⑥15%盐酸⑦加热⑧用冷水冷却⑨不断振荡⑩迅速混合后静置A.③⑥⑦⑨ B.③⑤⑦⑨ C.①④⑧⑩ D.②⑥⑦⑩8.某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 g +3B g 2C g 达到平衡时,n A ∶n B ∶n C =2∶2∶1。
人教版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检测
![人教版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b0a435acb0717fd5360cdc6d.png)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检测试题一、选择题1、已经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B.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C.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加D.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2、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 + 3Y(g)2Z(g),若X、Y、Z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0,单位mol/L),当达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08mol/L,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c1:c2 = 1:3 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C.X、Y的转化率不相等 D.c1的取值范围为0 < c1 < 0.14mol/L3、某化学反应其△H== —122 kJ·mol-1,∆S== 231 J·mol-1·K-1,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4、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NH4I(s)NH3(g)+HI(g),2HI(g) H2(g)+I2(g)。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H2)=0.5 mol·L-1,c(HI)=4 mol·L-1,则NH3的浓度为()A.3.5 mol·L-1B.4 mol·L-1C.4.5 mol·L-1D.5 mol·L-15、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 A(g)b 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60%,则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a<b6、可逆反应:2NO22NO+O2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 : 2 : 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 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④D. ①②③④⑤⑥7、甲、乙两容器都发生反应2A(g)+ B(g )xC(g),两容器温度和初始压强都相同。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专题练习题-带答案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专题练习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6ae76483d049649a665859.png)
高二年级化学选修四同步小题狂练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一、单选题1. 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A. 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B. 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C. 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D. 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2. 化学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下列哪个因素( )A. 催化剂B. 温度C. 压强D. 物质的性质3. 通过下列有关实验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得出的相关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将等质量的锌块和锌粉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锌粉反应快B. 将质量相同、形状大小一样的铝条分别与稀硫酸和浓硫酸反应,浓硫酸产生氢气快C. 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双氧水,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D. 在稀硫酸和铁粉反应制取氢气时,加入适量醋酸钠晶体,可减慢反应速率4. 硫代硫酸钠(Na2S2Q)与稀硫酸发生如下反应:2NO3+ HtSQ= Na2SQ + SQ + S J+ H2O下列四种情况中最早出现浑浊的是()A. 10C 时0 .1 mol/ L Na2S2O3 和0 .1 mol/L fSQ 各5 mLB. 20C 时0 .1 mol/ L N C 2S 2Q 3和0.1 mol/L H 2SQ 各 5 mLC. 10C 时0 .1 mol/LNS 2S 2Q3和0.1 mol/LH 2SQ 各 5 mL ,加水10mLD. 20C 时0.2mol/L Ns fe SzQ 和0.1 mol/LfSQ 各 5 mL ,加水 10 mL 5. 铁粉与足量1mol /L 盐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且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可以加入()6.①2mol/L 的硝酸溶液 ②少量CuSQ(s)③少量铜粉④少量CfCOONs) ⑤对溶液加热⑥向反应液中通入 HCI 气体⑦加入过量铁粉 ⑧将铁粉改为铁片.7.在C(s)+ CQ(g) ?2CQg)反应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9.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钾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O ?3 + 3HSO 3 =3SQ 2- + Cl - + 3* ,已知该反应的速率随溶液酸性的增强而加快 如图为用ClO?3在单位时间内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该反应速率的速率-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开始时速率增大可能是c (H +)增大引起的B. 纵坐标为v (H +)的速率-时间曲线与图中曲线能完全重合C. 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小D.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t 1〜t2时间内的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小值10. 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 2和NQ ,—定条件下使反应: 11. SQ(g)+ NQ(g) ? SQ(g) + NQ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12.A.逆反应速率:a 点小于点cA.②③④⑤⑥B.③⑤⑥C.①③⑤⑥⑦D.③⑤⑥⑧8.①增大压强②增加炭的量③通入CO 2④恒压下充入N 2⑤恒容下充入N 2⑥升温.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③⑥D.③⑤⑥5*1(I I t 11 * Halc13. 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点b14. C.反应在c点时SQ的转化率最大15.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16. 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3C0CH+ Br2HCl?? CfCOCfeBr + 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V (B「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 增大c (CH3COCH,v(B⑵增大B. 实验②和③的v (Br2)相等C. 增大c(HCI),V(B「2)增大D. 增大C(B「2),V(B「2)增大17. 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回收再利用,可以更大限度的发挥原材料的价值.以下是工业生产纳米磁性氧化铁的流程:18.废铁屑溶液纳米粒子)1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用N^CO溶液浸泡是为了除去废铁屑表面的铁锈B. 若生产中不通入N 2,暴露在空气中生产,将不能得到高纯度产品C. 加适量的fQ是为了将部分Fe2+氧化为Fe3^,涉及反应:H 2Q + 2Fe2+ +2H+ = 2Fe3+ + 2HzOD. 溶液A中Fe2+和Fe3+的浓度比为1: 2、填空题20.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校化学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21. 实验一:他们只利用Cu、Fe、Mg和不同浓度的硫酸(0.5mol/L、2mol/L、184mol/L).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22. 甲同学研究的实验报告如下表:实验步骤现象结论①分别取等体积的2mol / L的硫酸于试管反应速率Mg > Fe, 金属的性质越活泼,中,②Cu不反应反应速率越快甲同学表中实验步骤②操作为:(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同学的实验目的是 ;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 .乙同学为了更精确的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实验.(3) 乙同学在实验中应该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乙同学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不选用某浓度的硫酸,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23. KI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现有以下实验记录:实验编号①②③④⑤温度(C)3040506070回答下列问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试剂除了1mOL KI溶液、0 .1mol/L fSQ溶液外,还需要的试剂是______ ,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上述实验操作中除了需要(3)的条件外,还必须控制不变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A. 温度B.试剂的浓度C试剂的用量(体积)D•试剂添加的顺序(5) 由上述实验记录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若要进行酸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探究实验,你会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三、简答题24.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市售锌粒和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条件选择”的探究:当B中的化学反应趋于平稳后,每间隔一分钟收集一次氢气•不同条件下,每分钟收集到氢气的体积如下表:请回答:(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闭K2、打开K 1,观察到,说明B反应达到平稳.(2) 实验I、2是对比探究实验,分析上表,说明该对比探究实验的目的是2 (3) 细口瓶C的容积为V (mL),为了使加入的锌(质量bg不浪费,在C中还留有5的水时,则V = ______ [与b的代数关系式,气体摩尔体积是VnOmL?mol-)].(4) 实验4是研究饱和硫酸铜溶液的体积对实验的影响,a值应为 __________ (填选项).A. 20B. 30 C 27 D 40(5) 分析上表,市售锌粒和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条件应该选择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实验序号).(6) 从实验后的废液中回收皓矶(ZnSQ?7H feC)所需的实验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 、蒸发浓缩、 _________ 、过滤、洗涤、凉干.(7) 查资料得知:Cu+ Cl- = CuCI J.湿法冶锌工艺中,硫酸锌溶液中常含有少量的氯离子,往其中加硫酸铜溶液和金属锌,可除去氯离子,其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答案】I. C 2. D 3. B 4. B 5. B 6. C 7. B8. A 9. D 10. AII. 分别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Al、Fe、Mg探究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相同;测定一定时间产生气体的体积或测定产生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MQ或Fe)和0.5mol/L、2mol/L的硫酸;浓硫酸能够使Fe钝化不能醋酸气体12. 4H+ + 4I- + O2 = 2I2 + 2F2O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淀粉溶液;无色溶液变蓝色;CD每升高10C,反应速率增大约2倍;保持其他实验条件不变,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进行对比实验13. A中冒出均匀(或连续)的气泡;滴加0.5m啲饱和硫酸铜溶液对生成氢气速率的影响;bV或0 ・0256bVm; B; 3;过滤;冷却结晶;Zn + 2C L?+ + 2CI- = 2CuCl J+Zn2+【解析】1. 解:A、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故A说法正确;B、升高温度,反应体系中物质的能量升高,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故B说法正确;C、由于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分为有效碰撞和无效碰撞,故C说法错误;D、催化剂可使反应需要的能量减小,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故D说法正确;故选C.A、根据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判断;B、利用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C、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分为有效碰撞和无效碰撞;D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判断.本题考查了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注重了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2. 解:物质的性质为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而催化剂、温度、压强为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故选D.物质本身的性质为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以此来解答.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因素,为高频考点,把握影响反应速率的内因及外因为解答的关键,注意主要因素为内因,题目难度不大.3. 解:A等质量的锌块和锌粉的接触面积不同,接触面积大的反应速率快,故A正确;B.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Al发生钝化,不能生成氢气,故B错误;C.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则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故C正确;D. 加入适量醋酸钠晶体,与硫酸结合生成醋酸电离出氢离子浓度小,则氢离子减小可减慢反应速率,故D正确;故选C.A. 等质量的锌块和锌粉的接触面积不同;B.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Al发生钝化;C.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D. 加入适量醋酸钠晶体,与硫酸结合生成醋酸电离出氢离子浓度小.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把握接触面积、催化剂、浓度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4. 解:温度越高、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出现的沉淀越早,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D温度高于AC,所以BD反应速率大于AC;B中反应物浓度大于D,所以B反应速率大于D;A中反应物浓度大于C,所以A的反应速率大于C,则反应速率大小顺序是B > D> A> C,贝U B最早出现沉淀,故选B.温度越高、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出现的沉淀越早,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据此分析解答.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明确温度、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温度影响活化分子百分数,浓度影响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个数.5. 解:①2mol/L的硝酸溶液,硝酸与铁粉反应生成的不是氢气,故①错误;②少量CuSQ(s),铁粉与置换出的少量铜形成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但是生成的氢气减少,故②错误;③少量铜粉,可以形成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且不影响氢气的量,故③正确;④少量CH3C00Nas),生成了醋酸,降低了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反应速率减小,故④错误;⑤对溶液加热,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⑤正确;⑥向反应液中通入HCl 气体,氯化氢的浓度增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⑥正确;⑦加入过量铁粉,铁粉增加,生成的氢气物质的量增大,故⑦错误;⑧将铁粉改为铁片,减小了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变小,故⑧错误;故选B.为加快反应速率,可以升高温度或增大反应物浓度,也可以加入某些物质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产生氢气的总量,据此进行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题目难度不大,⑦为易错点,注意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6. 解:①该反应为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②增加炭的量,增加固体物质的浓度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故错误;③通入CQ,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④恒压下充入N 2,反应物的分压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错误;⑤恒容下充入N 2,反应物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错误;⑥升温,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故选C.增大浓度、增大压强、使用催化剂、升高温度等,均可加快反应速率,以此来解答.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的外因为解答的关键,注意④⑤中浓度的变化,把握浓度变化则反应速率变化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7. 解:A.由方程式:ClO3 + HSQ - SO- + CI- +』可知:反应开始时随着反应的进行,c(H )不断增大,反应的速率加快由题目信息可知反应的速率随c (H+)的增大而加快,故A正确;B. 在反应中CIQ3 + HSQ - SO2 + CI- + H+ ,1molCIQ3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得到6mol电子,1moI 亚硫酸氢根离子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失去2moI 电子,所以得失电子的最小公倍数是6,则CIO3的计量数是1,亚硫酸氢根离子的计量数是3,其它原子根据原子守恒来配平,所以该方程式为:CIQ3 + 3HSQ = 3S Q4' + CI' + 3H , v(CIQ3) : v(H ) = 1 :3,纵坐标为v (H") 的v - t曲线与图中曲线不重合,故B错误;C.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减少,反应速率减小,所以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小,故B正确;D. 在反应中CIQ3 + HSQ - sQ- + CI- + H+ , 1moICIQ3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得到6moI电子,1moI 亚硫酸氢根离子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失去2moI 电子,所以得失电子的最小公倍数是6,则CIQ3的计量数是1,亚硫酸氢根离子的计量数是3,其它原子根据原子守恒来配平,所以该方程式为:CIQ3 + 3HSQ = 3SQ- + CI- + 3H+, △ n(CI- ): △ n(CIQ3) =1:1,所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可以表示t 1- t2时间为n (CI-)增加或者是ClQ浓度的减小,故D正确;故选:B.B. 先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然后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C. 根据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减少,反应速率减小;A.由题目信息可知反应的速率随c (H )的增大而加快;D. 先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然后根据改变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本题主要考查了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需要注意的是要抓住题目的信息是解答A选项的关键.8. 解:反应开始反应物浓度最大,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A. 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c 温度较a 时高,则逆反应速率:a 点小于点c,故A正确;B. 反应向正反应进行,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降低,故B错误;点反应速率最大,但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反应继续向正反应方向进行,c点时转化率不是最大,故C 错误;D. 正反应放热,则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故D错误.故选A反应开始反应物浓度最大,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 随着反应的进行, 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 则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以此解答.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的考查, 注意把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把握题给信息, 学会分析图象, 难度中等.9. 解:A、对比①②组数据,可以判断出增大c (CH3C0CH) ,v(B「2)增大,故A正确;B、比较实验②和③数据,B「2的浓度相等,溴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也相等,溴的反应速率是相等的,故B正确;C、比较①③数据可以判断出,增大c (HCl) ,V(B「2)增大,故C正确;D、对比①④两组实验中CH 3COCH HCl的浓度是相同的,而④中Br 2比①中的大,所以时间变长,但不能说明溴的反应速率大小问题,故D不正确;故选D.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压强以及催化剂等因素,一般情况下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本题中溴作为反应物,其浓度越大,物质的量越多,其颜色消失的时间会越长,另外可从表中数据判断出,①④两组实验中CHCOCH HCl的浓度是相同的,而④中Br 2比①中的大,所以时间变长,速率变慢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做题时注意加强对表中数据的比较和分析,不难得出结论.10. 解:A、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浸泡废铁屑可以使表面的油脂水解除去,而不能除铁锈,故A 错误;B若生成中不通入氮气,暴露在空气中亚铁会被铁离子,将不能得到高纯度的四氧化三铁产品,混合氧化铁,故B 正确;C加入过氧化氢是将亚铁氧化成铁离子,1molH2Q得到2mol的电子,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 2Q+ 2Fe2+ + 2H+ = 2Fe3+ + 2H2>O,故C 正确;D根据最终产物为四氧化三铁,其中Fe2+和Fe3+的数目之比为1:2,所以溶液A中Fe2+和Fe3+的浓度比为1: 2,故D正确;故选:A.A、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B若生成中不通入氮气,暴露在空气中亚铁会被铁离子;C加入过氧化氢是将亚铁氧化成铁离子,ImolH 2Q得到2mol的电子;D根据最终产物为四氧化三铁,其中Fe 2+和Fe3+的数目之比为1: 2;本题以工业生产碘酸钾为载体,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内容涉及方程式配平、对工艺流程的理解评价、方案设计等,难度中等, 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能力的考查.11. 解:实验一: (1)根据表中的信息得出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对反应速率的关系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硫酸的浓度相同,不同金属的规格应相同,故答案为:分别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Al、Fe、Mg;(2) 根据表中的信息得出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对反应速率的关系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较大,故根据控制变量法,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保持温度相同,故答案为:探究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相同;(3) 乙同学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v =斗知应该测定的实验数据是测定一定时间产生气体的体积或测定产生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故答案为:测定一定时间产生气体的体积或测定产生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4) 乙同学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如图1装置进行定量实验,图1中药品是金属和酸,浓硫酸和铁发生钝化现象而影响判断,所以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Mg(或Fe)和0.5mol/L、2mol/L的硫酸,故答案为:Mg(或Fe)和0.5mol/L、2mol/L 的硫酸;(5) 浓硫酸能够使Fe钝化,且与Cu和Mg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是生成氢气,而是生成二氧化硫,不能判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故答案为:浓硫酸能够使Fe钝化不能醋酸气体.实验一:(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硫酸的浓度相同,不同金属的规格相同,说明实验目的是探究反应物本身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影响反应速率的还有温度,所以应该使反应温度相同;(2) 根据图示装置及选取的试剂可知,实验目的是通过测定反应生成氢气快慢进行判断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 根据v = △确定测定量;(4) 金属和酸反应生成氢气;(5) 浓硫酸能够使Fe钝化,且与Cu和Mg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本题考查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做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它条件必须相同,否则无法得出正确结论.12. 解:(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类型离子方程式要遵循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得失电子数目相等,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 ++4I-+ O2=2I2+ 2H2O,故答案为:4H+ + 4I - + O2 = 2I 2 + 2H2 O;(2)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该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答案为: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 为测定显色时间,产物中有碘单质生成,还需要的试剂是淀粉溶液,实验现象为无色溶液变蓝色,故答案为:淀粉溶液;无色溶液变蓝色;(4) 设计实验必须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才能得到准确的结论,还必须控制不变的是试剂的用量(体积)和试剂添加的顺序,故答案为:CD;(5) 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每升高10 C,反应速率增大勺咅,故答案为:每升高10C,反应速率增大约2倍;(6) 若要进行酸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探究实验,你会采取的措施是保持其他实验条件不变,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进行对比实验,故答案为:保持其他实验条件不变,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进行对比实验.( 1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类型离子方程式要遵循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得失电子数目相等书写;(2)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该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为测定显色时间,产物中有碘单质生成,还需要的试剂是淀粉溶液,实验现象为无色溶液变蓝色;(4) 设计实验必须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才能得到准确的结论,还必须控制不变的是试剂的用量(体积)和试剂添加的顺序;(5) 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每升高10 C,反应速率增大勺咅;(6) 若要进行酸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探究实验,你会采取的措施是保持其他实验条件不变,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进行对比实验.本题以KI 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为载体,提高实验探究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设计实验必须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才能得到准确的结论.13. 解:(1)装置B中硫酸与锌反应制备氢气,关闭K 2,打开K仁则生成的氢气进入装置A中,当烧杯中逸出的气泡均匀时表明B生成氢气的反应达到平稳,故答案为:A中冒出均匀(或连续)的气泡;(2) 实验I、2是对比探究实验,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1、2的不同在于实验1没有滴加硫酸铜,而实验2滴加硫酸铜,二者反应的速率不同,可用于比较硫酸铜溶液对反应呢速率的影响,故答案为:滴加0 .5m啲饱和硫酸铜溶液对生成氢气速率的影响;(3) Zn与硫酸反应制备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中,Zn和H 2的计量系数相同,则物质的量相同,3故」=匕,即V =兽=0.0256bV m,故答案为:b9或0 -0256bV m;65g/ mol V m39 39(4) 对比实验2、实验3和实验4的第1分钟、第2分钟、第3分钟收集的气体,相同时间内实验4收集的气体比实验2多,但比实验3少,为了测定饱和硫酸铜溶液的体积对实验的影响,需要固定硫酸的浓度,该硫酸浓度应为30%故答案为:B;(5) 实验3反应速率最大,故应该选择实验3的条件,故答案为:3;(6) 反应后的废液中往往含有不溶解的物质,故先过滤,除去不溶物,然后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再过滤、洗涤、晾干即得皓矶,故答案为:过滤;冷却结晶;(7) 由反应物和生成物可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 + 2C L?+ + 2CI- = 2CuCI J+Zn2+, 故答案为:Zn + 2Ci?+ + 2Cl- = 2CuCI J+Zn2+•(1) 关闭K 2、打开K1,锌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可在A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2) 实验1、2的不同在于实验1没有滴加硫酸铜,而实验2滴加硫酸铜;(3) 根据方程式计算;(4) 实验4是研究饱和硫酸铜溶液的体积对实验的影响,硫酸浓度应相同,根据生成氢气的体积判断;(5) 实验3反应速率最大;应选择反应速率最大的条件;(6) 反应后的废液中往往含有不溶解的物质,故先过滤,除去不溶物,然后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再过滤、洗涤、晾干即得皓矶;(7) 由反应物和生成物可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本题考查实验探究,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表中数据,能正确把握题给信息,难度不大.。
化学反应速率速率方程与反应机理练习题
![化学反应速率速率方程与反应机理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b423a9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9.png)
化学反应速率速率方程与反应机理练习题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消耗或生成的速度。
对于某个反应物A,其浓度随时间t的变化可以用速率方程表示。
速率方程可以通过实验数据确定,并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反应机理。
本文将通过一些练习题来探讨化学反应速率速率方程和反应机理的相关知识。
练习题1:对于反应A → B + C,速率方程为v = k[A]^m,其中k 为速率常数,[A]为反应物A的浓度,m为反应速率对[A]的阶数。
试推导该反应的速率方程。
解答:根据反应式,物质A的消耗量与B和C的生成量相等,因此可以假设反应速率与A的消耗量相等。
假设A的消耗量为x,那么B和C的生成量也为x。
根据化学计量关系,[A] = [A]_0 - x,[B] = [C] = x,其中[A]_0为反应开始时A的浓度。
根据速率方程v = k[A]^m,代入上述浓度表达式,得到v = k([A]_0 - x)^m。
由于在本题中A的消耗量与B和C的生成量相等,所以可以将速率方程改写为v = k([A]_0 - [B])^m。
因此,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v = k([A]_0 - [B])^m。
练习题2:对于以下反应机理:2NO + O2 → 2NO2,反应速率方程为v = k[NO]^2[O2]。
根据该机理,回答以下问题:问题1:该反应的反应级数是多少?解答1:反应级数是指速率方程中的各反应物浓度的阶数之和。
根据速率方程v = k[NO]^2[O2],反应级数为2+1=3。
问题2:当[NO]的浓度为10 mol/L,[O2]的浓度为5 mol/L时,计算该反应的速率。
解答2:将[NO] = 10 mol/L,[O2] = 5 mol/L代入速率方程v =k[NO]^2[O2]中,可以计算出速率。
v = k(10 mol/L)^2(5 mol/L) = 500k mol^2/(L^2·s)问题3:该反应的速率常数k单位是什么?解答3:根据速率方程v = k[NO]^2[O2],可以得知速率常数k的单位为mol^-2·L^2·s^-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对于化学反应 3W(g) + 2X(g)===4Y(g) + 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C )
A . v(W) = 3v(Z)
B . 2v(X) = 3v(Z)
C . 2v(X) = v(Y)
D . 3v(W) = 2v(X)
2.
在2A + B===3C + 4D 反应中,表示该反
应速率最快的数据是
(B )
A . v(A) = 0.5 molL :1s 「1
B . v(B) = 0.3 mol L :1 s 「1
C . v(C) = 0.8 mol L :1 s :1
D . v(D) = 1.0 mol L :1 s :1
3.
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 1.0 mol L :1,经过20 s 后,它的浓度变成了 0.2 mol L 一1,在这
20 s 内用该物质浓
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B )
A . 0.04
B . 0.04 mol L - 1 s 1
C . 0.08 mol L :1 s :1
D . 0.04 mol L :1
4. 将4 mol A 气体和2 mol B 气体在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若经2 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0.6 mol L :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③2 s 时物质B 的浓度为0.7 mol L :1 ④2 s 末,物质A 的转化率为70%
5.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 A(g) + B(g) — C(g) + D(s)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6. 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7. 下列方法对 2SO 2(g) + 02(g)
2SO 3(g)的反应速率没有影响的是
B .容积不变,充入 N 2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②升高温度 ③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④加入生成物 ⑤加入MnO 2
A .全部
B .①②⑤
C .②
D .②③
2A(g) + B(g)—— 2C(g)。
①用物质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 L 1 s 1 ②用物质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 L 1 s 1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减少C 或D 的物质的量
B .增大D 的物质的量
C .减少B 的物质的量
D .增大A 或B 的物质的量
A .加入SO 3
C .压强不变,充入 N 2
D .降低温度
&某温度时,在 V L 密闭容器中,
A 、
B 、
C 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
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 + 2B 3C
(2)从开始到t1 min 末,用物质C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6
:1
9. X 在一密闭容器中(容积为5 L),充入氨气和氧气,使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加口执
+ 5O 2===剂=4NO + 6H 2O(g),此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2 min 后,测得
1 : 2,并发生如下反应:4NH 3 NH 3的物质的量为
2 mol , NH 3
的转化率为20%。
(1)以NO 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0.05 mol L - 1 min
:1 一 1
Vt 1 mol L min
(2) 0 2在2 min 时的浓度是0.875 mol L :
1
高温
10.反应3Fe(s)+ 4H2O(g)=====F©3O4(s) + 4出9)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试回答:
(1) 增加Fe的量,其反应速率不变(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以下相同
)。
(2)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其反应速率增大。
(3)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其反应速率不变。
(4)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的体积增大,其反应速率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