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的经验及借鉴_刘岩
国外农产品价格调控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农产品价格调控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摘要】本文从国外农产品价格调控的经验出发,探讨了市场监管体系建设、价格调控政策措施等方面,分析了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并提出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经验包括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制定有效政策措施,应对市场变化灵活。
我国可借鉴国外经验,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完善政策措施,推动农产品市场稳定发展,确保农民利益和国家经济稳定。
展望未来,我国可以通过与国外合作,共同探索更加有效的农产品价格调控模式,实现双赢局面。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关键词】国外农产品价格调控、市场监管体系、价格调控政策、农产品价格波动、启示、经验总结、展望、我国农产品价格调控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产品市场在国际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农产品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物质,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稳定至关重要。
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对于农民和消费者来说可能带来不确定性和压力。
为了维护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各国都在不断探索和实践农产品价格调控的方式和方法。
国外农产品价格调控的经验对于我国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通过学习和总结国外的经验,我国可以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农产品市场监管体系,制定更科学、合理的价格调控政策措施,深入分析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从而提高农产品市场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本文将从国外农产品价格调控的经验出发,探讨市场监管体系建设、价格调控政策措施、农产品价格波动原因分析等方面,以期为我国农产品价格调控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国外农产品价格调控的经验,并从中汲取启示,为我国农产品价格调控提供借鉴和优化的参考。
通过对国外农产品价格调控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从而为我国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监管体系和价格调控政策措施提供借鉴和借鉴。
通过研究国外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可以帮助我国更好地应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对我国茶叶发展的启示(下)
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对我国茶叶发展的启示(下)来源:《农村经济》作者:兰昊骋三、加强供给侧改革推动茶农参与茶叶期货的积极探索1.茶叶交易所对于茶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创新引导机制(1)创新应用期货工具,整合上下游参与B2B智慧茶市,推动以销定产和低成本贸易,实现茶企去产能。
蒙顶山茶叶交易所运用互联网有效连接茶农、茶企、茶商、茶馆、茶艺师,以及现代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利用期货工具,整合茶叶类商品现货交易的商流、信息流等,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运营成本、加速资金周转,形成一个完备的交易体系,构建公开、公平、公正、高效的投融资大宗茶叶类商品交易平台。
平台现货发售模式促进茶企批量销售茶叶并保证资金回笼,承销商风险低、利润空间足,茶叶买家保证金交易可投资、可避险。
茶叶产能预售借助期货理念,以保证金交易实现以销定产,减少盲目性,增强生产计划性,提前锁定销售价格,保证利润,下游茶商、茶馆茶行仅用10%资金提前预定茶叶,安排采购计划,提前锁定成本。
茶农+茶企(保险、基金)+智慧茶市,轻松实现套期保值,达到“幸福茶农”目标。
同时,茶叶交易所搭建的“智慧茶城”B2C电商平台,把电子商务从仅有信息发布、黄页推送的1.0时代、第三方支付确保诚信的2.0时代、大平台交易与物流配套的3.0时代提升到大数据服务、产品质量溯源保证、现代物流新型商业模式配套的4.0时代,为茶叶全产业链提供全新的网络电商。
创新搭建的交易系统及电商平台,赋予茶叶产品金融属性,实现期现结合,整合上下游参与智慧贸易,从模式上颠覆传统贸易,为茶叶供给侧结构改革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从根本上实现去产能。
(2)搭建公开公正的竞争市场,形成公平合理的定价机制,避免供给侧恶性竞争。
茶叶作为一种商品,商品的价格是价值的体现,而价格必受市场供求规律制约。
当前全国茶价尚未制定统一标准,茶叶销售价格管理实行市场调节,由商家根据市场供求情况,依据实际生产成本和合理费用,自主确定茶叶销售价格。
美国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的经验及借鉴
一、引言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市场价格、政府政策、天气等因素的不确定性会对农业产量和收益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风险管理就成为全世界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风险管理在本质上涉及对不同的战略和工具的选择,这些战略和工具能减轻不确定性对产量和生产者收入的影响。
生产者可用的战略大致可分为农场层面的风险管理活动和风险转移方式(Hardaker et a1.,1997)。
农场层面的风险管理是通过种植一揽子作物、选择与价格风险相关系数较小的低风险作物、种植生长周期较短的作物、保持充分的资本流动性以及取得农业生产之外的多种收入来源等途径实现收入多样化,进而规避市场风险;而风险转移主要通过保险方案、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纵向一体化和订立合约等方式实现。
在进行价格风险管理方面,期货市场以其独特的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期货市场已经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为农民有效利用。
本文将从研究美国农场主利用期货市场进行价格风险管理入手,寻找农业生产与期货市场有效结合的基础和推动力。
二、美国农场主对期货市场的利用在美国农场主利用期货市场方面已经有许多调查和研究,而大多数调查只是关注某一个州或具体区域的情况。
1996年,美国农业部(USDA)进行的农业资源管理调查(ARMS)则是关于农场主风险管理策略最为全面的调查①。
ARMS结果显示,年销售收入在25万美元以上的农场主更有可能使用套期保值、远期合约等风险管理工具来规避风险。
相比之下,年收入在5万美元以下的农场主则很少使用套期保值或远期合约来规避风险,而这些农场主采用多样化经营策略来降低风险的比例就更小(见图1)。
美国农场主对期货市场的利用主要体现在直接利用与间接利用两个方面,许多规模相对较大的农场主在规避价格风险时直接选择进入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同时,也有许多农场主参与各类合作组织,并与其签订远期合约,间接利用期货市场来规避风险。
(一)直接利用在美国农场主直接利用期货市场方面,许多调查研究提供了大量历史数据,从中可以看出,美国农场主对期货市场的利用程度在不断提高。
价格监管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对我国的启示
价格监管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对我国的启示一、美日法三国价格管理模式(一)美国:“分散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格管理美国实行的是开放度较高的市场经济。
对于完全竞争性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政府采取不干预原则,完全放开由市场调节;对于垄断性的商品和劳务价格,政府进行干预和管制。
大部分产品价格由市场调节,美国政府仅对少数产品的价格进行管理,主要有公用事业、军工产品价格等。
(二)日本:“协调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格管理日本政府一直将价格的稳定视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
其物价管理体系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物价决策机构和决策咨询机构制定物价管理的总体战略计划,审议重要的物价政策、方针及法令;二是价格管理执行机构,内阁府生活质量政策局下设物价协调课和物价政策课,它们担负着计划、制定和实施基本物价政策的任务;三是市场监督机构,除了政府设置的监督机构外,日本非常注重发挥各社会团体监督管理物价的作用。
(三)法国:“混合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格管理法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消费和反欺诈局负责对市场价格行为进行规范管理,消费和反欺诈局实行垂直领导,不受地方管辖。
为完善价格调控体系,国家竞争委员会具有裁决处罚权和咨询权,其主要职责是对不正当竞争的企业和法人采取刑事与民事制裁、保护竞争。
国家竞争委员会的组成、机构及模式决定了其完全独立性。
商业行为检查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制止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商业行为。
二、三国价格调控管理的主要经验(一)价格法律法规体系较为完善,依法进行价格调控管理。
在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下,政府对价格的宏观调控及对少数商品的定价基本上都受到法律的约束。
三国制定的价格法律法规包括:价格法、反垄断法、价格监督法等。
如1946年,日本政府制定的《物价统制令》,确定了政府制定商品价格的依据和程序等。
(二)宏观经济调控体系较为成熟,运用综合手段实施价格调控管理。
三国价格管理的重要特征是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稳定市场价格水平,营造出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国外农产品价格调控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农产品价格调控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市场上的农产品价格波动越来越频繁。
针对这种情况,国外许多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调控农产品价格。
本篇论文将以美国、欧洲和日本为例,探讨其调控农产品价格的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美国调控农产品价格的经验1、政府实行收购制度美国政府通过强迫收购农作物来稳定农产品价格。
政府的收购价格通常比市场价格高。
政府收购的农产品会被销售给政府的合同商,这些商人会将农产品出售给制造商或出口商。
这一制度在调节市场供应量的同时,为农民提供了一种保险机制,使他们能够在市场上稳定地销售自己的农产品。
2、政府实施贷款制度在美国,政府向农场主提供贷款,以保证他们在生产季节中有足够的资金购买种子和肥料。
政府发放的贷款通常低于市场利率,这就帮助农民降低了生产成本,使他们更能够承受住市场价格的波动。
3、政府实行保险制度美国政府通过农业保险计划向农场主提供农产品保险。
这种保险计划可以为农民提供保险理赔,以帮助他们在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抗拒的情况下维护自己的农产。
这项保险计划也为农场主承担了一些风险,使得他们更愿意投资于农业生产,从而增加了市场供应量。
二、欧洲调控农产品价格的经验1、政府出台价格支持政策欧洲的政府出台价格支持政策,确保农民能够获得较高的价格,这种支持通常表现为一种补贴机制。
通过向农民支付差价补贴,政府鼓励农民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生产效率,以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
2、政府通过延期付款来稳定农产品价格欧洲政府通过延期付款来稳定农产品价格。
例如,在欧洲葡萄酒产区,政府提供了一种延迟支付的机制,以确保生产商能够在生产周期结束后仍然得到一个稳定的价格。
这项政策将价格风险转移到了政府,使得农民在经营中更加稳定。
3、政府限制农产品进口欧洲一些国家采取措施限制农产品进口,以保护本国农民和本国农业市场。
这个政策措施通常会促使农民更加努力工作,使得农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市场供应需求得到平衡,从而提高了农产品价格升值的潜力。
美国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的经验及借鉴
作者: 刘岩[1,2];于左[3]
作者机构: [1]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大连商品交易所;[3]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
出版物刊名: 中国农村经济
页码: 65-72页
主题词: 农产品期货市场;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合作组织;美国
摘要:在进行价格风险管理的多种工具中,期货市场以其独特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依托较为成熟的市场基础,美国农场主在利用期货市场进行价格风险管理方面已经取得很好的成效,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为农场主收益提供了保障。
美国农场主对期货市场的有效利用主要建立在期货市场发育成熟、合作组织发展完善、信息传导途径发达等基础之上。
同时,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美国农业部以及各期货交易所实施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产与期货市场的有效结合。
这些都为中国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美国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在农业收入保险领域的应用
险 (IP),覆盖 时 间段从 1997- 1999年度 作 物 。 农 作物 和 畜 牧 产 品 ,保 险赔 损 责 任 高 达 1100亿
1998年 ,美 国农 业互 助 保 险公 司 开 发 了基 于 美 金 。险种 包括 收入 保 险 、单 产保 险 、实 际产 量
单 个农 场 、多 种作 物 的耕 地种 植 收入 保 险 。
第 2期
美 国期货 市场价格发现功能 在农 业收入保险领域 的应用
发 的 收益 保 障 保 险 (CRC)、美 国农 业 互 助保 险 性农业保险,是联邦政府进行农业风 险管理的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公 司 开发 的 收 益 保 证 保 险 (RA) 及 收 人 保 护 保 要 工具 。 目前农 产 品保 险 项 目覆 盖 了超 过 130种
一 、 美 国收入 险发展历程
美 国农 业 保 险 的 发 展 ,经 历 了 1933年 之 前 的私企 经 营 自由竞 争 失 败 后 ,开 启 了政 府 主导 农 产 品保 险 市场 的模 式 。
1938年 ,美 国 国会 通 过 了 《联 邦农 作 物 保 险 法案》,建立 了第 一个农作物保 险项 目,并 由当 年创 建 的 农 业 部 下 属 的 联 邦 农 作 物 保 险 公 司 (FCIC) 直接 经营 ,给予财 政 支持 。
关 键词 :期货 市场 价 格发 现 功 能发 挥 收入 险
—
—
哥 降
市 场
经 过 80多 年 的 探 索 ,美 国 在 农 业 保 障制 度 上 建立 了一 套 完 整 的农 业 保 险管 理 和 实 施 体 系 。 占据 美 国农 业 保 险 77%份 额 的收入 险 ,因其 保 产 量保 价格 的 “双保 险” 功能 广 受农 民欢 迎 ,在 保 险价 格 形 成机 制 方 面充 分 发 挥 了市 场 的 决定 性 作 用 。将期 货 市场 的 “价格 发 现 机制 ” 应 用 于农 业 保 险 ,实 现 了期 货 引 领 ,保 险 联 动 ,保 障体 系 与 风 险管理 相互 驱 动 的农 业 保 障体 系 。美 国农 业 保 险管 理 机 构—— 美 国农 业 部 风 险 管 理 局 (简 称 RMA),在设 计 收入 险 核 心 环 节 产 品定 价 时 ,结 合期 货 市场 的价 格 发 现 基 本 功 能 ,参 考期 货 市 场 确定 政 策执 行价 格 ,将 农 业 保 险 与期 货 市 场 有 机 地联 系 在一 起 ,并 明 文规 定 收 入 险 的 两个 核 心 定 价基 准 价—— 预期 价格 (Project Price) 和 收 获价 格 (Harvest Price) 均 参 考 期 货 市 场 。具 有 代 表 性 的权 威 的 期 货 价 格 引 人 ,为 政 府 部 门、农 场 主 、保 险机 构在 春 播 和秋 收预 算 收 人 、制 订 生 产 计划 、预算 财政 支 出 和测 算 理 赔 提供 了公 开 透 明 的价 格 依 据 ,从 生 产 到 销 售 环 节 提 供 有 力 保 证 , 为 稳 定 农 业 生 产 、 保 障 农 民 收 益 发 挥 了 积 极 作 用 。
中美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
中美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中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模式,探讨其现状、监管机制、交易模式、投资者群体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差异。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中美两国在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如监管机制、交易模式和投资者群体的特点。
也揭示了中美两国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共同挑战。
研究结论指出,中美农产品期货市场可以相互借鉴,通过互相学习和合作,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未来,随着全球农产品贸易的深化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中美农产品期货市场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需注重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推动市场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关键词:中美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模式,比较研究,监管机制,交易模式,投资者群体,风险管理,启示,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在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其发展模式受到国内外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农产品期货市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农产品价格的发现、风险管理以及资源配置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中美两大经济体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比研究两国的市场模式可以为其他国家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中美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国家,其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对世界农产品市场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比较研究中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两国农产品市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促进彼此之间经验和技术的交流与借鉴。
农产品期货市场是农产品生产者、加工企业、经销商和投资者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重要交易平台,对农产品价格的形成和风险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较研究中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监管机制、交易模式、投资者群体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差异与共同点,有助于各国相关部门和企业更好地了解行业规则,推动市场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
试论美国股指期货市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借鉴与启示
试论美国股指期货市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借鉴与启示摘要:本文简要介绍美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并对算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
根据美国经验,结合中国国情,笔者提出了有益于中国股指期货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美国;股指期货一、前言股指期货是现代资本市场中十分成熟的金融期货产品,又称股价指数期货、期指,是指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太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推出股指期货已被提上日程。
美国股指期货市场发展时间较长,借鉴美国发展股指期货市场经验,对于我国发展股指期货意义重大。
二、美国股指期货市场发展历程(一)股指期货推出的背景: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汇率和利率的波动幅度和波动频率加大,股票市场风险加大,投资者迫切想要寻找一种能够规避风险、实现资产增值的金融工具。
1977年,美国堪萨斯城商品交易所(KCBT)成立了—个专门的委员会来创立一种金融工具,最后该交易所决定创立一种以某一种股票指数为基础的期货合约,并认为这将为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这也就是现在的股指期货合约。
三、美国股指期货市场运行机制研究1.市场机制(1)流动性。
流动性是一个成熟市场所必须的基本特征,当市场缺乏流动性时,市场必将被恐慌淹没,从而导致市场崩盘。
(2)价格发现。
股指期货合约价格是市场对未来股价水平的理性预期,由于在期货市场没有来自现货市场急迫的抛售压力,股指期货尤其是远期合约,可以更从容、理性地预测未来的股价走势,通过价格发现机制形成远期价格,一定程度上可稳定现货市场价格。
(3)风险控制。
美国各个交易所都建立了严格的风险控制制度,来保证期货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
这其中就包括我们所熟知的保证金制度、逐日盯市制度、持仓限制和强行平仓制度等。
同时,为了防止市场的幅波动,各交易所都建立了涨跌停板限制和熔断制度,使市场趋势更加理性和稳定。
美国农场主如何使用期货市场.
美国农场主如何使用期货市场由于大部分的期货交易都集中于农产品,同时,利用期货市场的信息一般也局限于这些产品,因而,这里所讨论的主要是初级产品生产商对谷物和牲畜期货市场的利用。
其中所涉及的原则,同样适合于别的商品,诸如农产品、建材或金属产品。
期货市场交易一些初级产品,除了所列出来的以外,还有很多。
例如,1975年,养活期货市场的谷物和油料种籽仅限于小麦、玉米、燕麦和大豆,不包括大麦、高粱、棉籽、亚麻籽、裸麦、葵花籽和花生。
在水果和蔬菜品种中,只有桔子汁和马铃薯的交易比较活跃。
在诸多用于饲养家畜的次级产品中,只有大豆和鱼粉交易比较活跃。
尽管从1960年到1975年的交易商品数量和成交量每年都有所增长,但是,它们显示的意义都不太大。
长久以来,农场主就抱怨,他们被迫按照卖方所设定的价格购买他们所要买的东西。
但是,在生产的最后环节,他们又必须按市场价格卖出自己的农产品;他们所买产品的价格是由卖方以有利可图的价格水平设定的,而农场主对其出售的农产品的价格却又无能为力。
进一步来说,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卖出产品的价格在生产过程中波动很大,而且通常是下跌趋势。
先不评论这些农业传说的准确性如何,现在,我们发觉这已经不再是真实的了。
通过扩展期货交易系统的机制,农场主有机会提前订立产品合同将价格基本上固定下来。
他们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还可以调整生产。
在生产过程中,不管其产品完成与否,他们都可以利用那些已经出现的对自己有利的价格。
从1950年到1975年期间,农产品单位结构变化很快,看来将来这方面的变化可能会更快,生产变得更加专业化、集中化和商业化。
附现成本(out-of-pocket costs)在总成本中的比重越来越高。
生产商利用借贷资本的比例也更高。
农场主特别是那些饲养家禽和家畜的人们,正在向那些买进农场主产品的工厂化转变。
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在增加,而经营者自身所拥有的土地却在相应减少。
农场主在日益萎缩的现金流转渠道中经营,因此,卖出价格的变化对农场主手持现金和净收益产生了很大影响,因为价格的微小变化都会导致净利润成倍的增加或减少。
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及启示
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及启示作者:李建英,张莹莹来源:《对外经贸实务》 2017年第3期李建英张莹莹河北经贸大学摘要院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期货市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早已成为农民和农业企业用于规避风险和安排生产的主要工具。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农业贸易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不断提升,然而,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时间较短,存在着期货市场体系尚不完善等诸多问题。
分析美国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可以为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借鉴。
关键词院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成功经验;启示一、美国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演变历程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有超过100 年的历史,它不仅是世界期货市场的发源地,还是现在世界上最古老、规模最大、最规范的期货市场,并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其它期货市场。
美国最先出现的期货市场孕育于美国中西部的芝加哥,到19世纪中期,芝加哥已成为美国国内农产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
在当时的现货市场上,谷物的价格随季节的变化经常波动,谷物收获的季节,大量的谷物充斥市场致使市场饱和,造成谷物价格狂跌,到了第二年的春天的时候,又出现粮食短缺,于是谷物价格狂涨,谷物市场一片混乱。
建立长期稳定的供求定价机制成为了农产品市场的迫切需要,期货市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1848 年出现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是全球第一个期货交易所,它是由芝加哥82个谷物商发起并组建的,这时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只是促进工商业发展的商会组织。
1851 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推出了第一个非标准化的远期合约交易,但是在交易过程中很多订单发生了违约,原因是期货合约仅依靠双方的信誉,难以按口头约定进行。
为了降低订单的违约率,1865 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推出了标准化期货合约,规定了交易单位、交割时间和地点等,同时为了避免期货合约违约还成立了结算公司,施行了“保证金”制度,规定保证金的比例为合约价格的10%,自此,严格意义上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形成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成为了现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所。
美国“保险+期货”模式助力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美国“保险+期货”模式助力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李俊海;吴本健【期刊名称】《世界农业》【年(卷),期】2023()3【摘要】规避农业生产风险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防范规模性返贫至关重要,传统农业保险仅能对自然风险进行有效规避,但对市场风险束手无策,“保险+期货”模式的出现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美国作为世界农业发展强国,其“保险+期货”模式的实践应用较为成熟,在保障农民收入、促进农产品市场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于此,本文从发展演变、优势比较、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价格确定、理赔测算和影响效果七个方面对美国“保险+期货”模式展开深入分析。
研究发现,经营主体多元、产品种类丰富、定价机制完善和风险对冲灵活是美国“保险+期货”模式助力农业发展的突出优势和显著特征。
对此,中国应当推动“保险+期货”模式在经营模式上向商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在产品设计上向多样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在制度建设上向合理化、安全化方向发展,为助力农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总页数】15页(P33-47)【作者】李俊海;吴本健【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相关文献】1.美国“期货农业”的经验及对黑龙江省订单农业发展的启示2.美国期货市场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启示──上海市期货市场管理高级研修团赴美研修考察报告3.美国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的启示——基于中美两国农业保险情况的比较分析4.美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经验及对我国启示5.浅谈"期货+保险"模式在我国农业保险中的应用r——基于美国实践经验的借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期货农业”的经验及对黑龙江省订单农业发展的启示
2 O世纪 8 0年代 中期 以来 ,订单农业在解决 “ 小 生产 ” 与“ 大 市场 ” 间 的矛 盾 , 促 进 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民增 收 等
方 面显 示 出独特 的功 能 , 黑龙 江省 2 0 1 1年签 订农
的执行过程 中,将订单农业与农产品期货交易联 系起来 , 以有效地保护农场主的利益 。据统计 , 美 国的粮食生产 、加工企业基本上都使用期货进行
理安 排种 植面 积 , 为其 农业 生产提 供决策 参考 。
( 三) 利 用期货 的套期 保值 功能规避 风 险
多个环节 , 提供系列化综合服务。 美 国农业合作组 织具有较强的谈判能力和经验 ,有与企业对等的 话语权 。 美 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 , 美国各类农 业 合 作组 织 达 2 6 7 5 个, 美 国加入 农 业合 作 组 织 的
套保 收 益 。 因此 , 将 订单 农业 中 占主导地 位 的 “ 公
美 国《 商 品交易法》 中设立 了教育条款 , 要求 美国商 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帮助农场主和其他利益 相关方 了解商品期货市场 的机制和运行 ; 《 联邦农 业促进及改革法》中要求美国农业部和美国商 品
期货 交易 委员 会让 尽 可能 多 的农 场 主和 中介 机 构 了解 农 业 风 险管 理 的重要 性 及其 所需 的期货 等 工
套期保值 , 8 0 %以上的美 国粮食都进行 了套期保值
操作。
( 一) 美 国农 产 品期货 市场 发 育成 熟
美 国期货市场经过 1 6 0 多年的发展 ,已成 为 成熟期货市场的典范。农产品现货市场标准能够 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直接接轨 ,期货价格与现货价 格联系密切 , 不仅在现货贸易 中得到广泛应用 , 而 且 已成 为政 府制 定宏 观政 策 时的重 要参考 依据 。
期货市场风险管理与投资策略我的职责与成就
期货市场风险管理与投资策略我的职责与成就在期货市场上,风险管理和投资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一名期货交易员,我的主要职责是为客户管理风险并制定有效的投资策略,以实现客户和自己的收益。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的职责以及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一、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期货交易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作为一名期货交易员,我的职责是帮助客户管理风险并确保他们不会损失过多的资金。
为此,我需要了解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风险,然后为他们选择合适的投资策略和产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采用了各种方法来管理风险。
首先,我会与客户建立密切的关系,了解他们的投资目标和需求。
其次,我使用风险评估工具来评估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以确定适合他们的投资策略和产品。
最后,我监控市场风险,并在必要时调整客户的投资组合。
这些措施确保了客户的投资组合不会因市场波动而严重损失。
因此,我的风险管理方法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二、投资策略制定有效的投资策略是实现投资目标的关键。
在期货交易中,投资策略必须基于客户的需求和市场情况。
我的职责是为客户制定最佳的投资策略,以实现他们的投资目标。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将投资策略分为两类:基础策略和高级策略。
基础策略基于客户的需求和市场情况,旨在确保资本保值。
高级策略则是根据客户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量身定制的,以最大化投资回报。
我的投资策略基于良好的市场分析和对市场趋势的洞察力。
我经常分析各种因素,如经济数据、行业趋势、政治和社会事件等,以确定行业和产品的最佳投资时机。
我还使用各种技术分析工具来评估市场走势和价格变化,以指导客户的投资策略。
我的投资策略确保客户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良好的回报。
这些策略的成功为我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尊重,并增强了我的声誉。
三、成就和经验我在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和投资策略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和经验。
我采用的风险管理方法为客户带来了稳定的收益,并使他们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
我的投资策略是基于客户需求和市场情况的实用和有效的方法,成功地实现了客户的投资目标。
期货市场之于农产品风险管理运用的理论与实践
文界的一线内容和平台全部纳入阅文集团旗下统一管理,依托微信平台的海量用户数量,上线微信读书,实现从内容端到读者端的全面布局。
阿里系通过集团战略,打通中小内容流量入口,再利用业已形成的商业生态链,按照自己的优势推动IP 的商业化。
亚马逊在电子阅读的设备端目前仍然占有绝对的优势,然而,这一优势在以阿里系和腾讯系为首的资本集团面前还能维持多久,目前仍是未知数。
四、SWOT 分析结论从亚马逊的SWOT 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亚马逊中国的优势多为亚马逊在美国、欧洲等中国以外的市场中发展出的优势,而亚马逊中国区只有营运权,没有决策权的问题则导致了亚马逊在中国市场的“水土不服”。
在关停了第三方电商业务后,亚马逊中国也开始通过向会员赠送流媒体服务、加大优惠力度等手段推广跨境电商业务;通过与本土文创品牌合作,在其他电商平台开展销售推广数字阅读业务。
这一方面说明了亚马逊中国专心运营跨境电商、数字阅读、网络云服务三大板块的决心,另一方面也说明亚马逊从零售业务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开始提高本土化程度,贴近中国消费者的心理。
五、研究启示海外企业进军中国早已不是新鲜事,然而一些在海外备受欢迎的企业入驻中国却反响平平,这是因为不同国家的消费者群体,因为文化、地理位置、经济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在消费偏好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只有长期深耕中国市场的经营者才会发现中国市场的特点,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跨国公司在进入海外市场时,首先要选择了解当地文化的管理人员,其次要将决策权交给相应的海外部门。
只有将决策权下放,海外部门的方案才会真正地以当地市场为导向。
如果海外市场的决策权仍然掌握在不了解海外市场,不信任海外部门的管理层手中,海外部门的最终决策很大可能会和实际脱节。
企业在开展跨国经营活动时应当重视跨文化管理。
跨文化管理要求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对因文化背景产生的各种冲突采取适当措施,让不同的文化之间也能在企业内部互相认可、相互交融,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
浅谈“期货+保险”模式在我国农业保险中的应用——基于美国实践经验的借鉴
Wide Angle广角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175浅谈“期货+保险”模式在我国农业保险中的应用——基于美国实践经验的借鉴邱平 彭钰雄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南昌 330022摘要:市场价格风险一直以来给我国农户带来的损失巨大,但相关农产品价格保险业务却发展缓慢,“期货+保险”模式在农业保险中的应用则有望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首先阐述了现阶段我国发展“期货+保险”模式的重要意义,其次梳理了该模式应用现阶段遇到的三大问题。
文章随后介绍美国在发展农产品价格保险业务方面的经验,并就此提出了为加快该模式在我国的应用,需加快期货市场农产品期货品种创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完善财政对农产品价格保险的补贴机制三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保险;市场价格风险;期货应用“期货+保险”模式在农业保险中的应用是指通过期货市场交易对冲保险机构在开展农产品价格保险业务过程中积累的头寸风险。
这一模式目前在我国的具体运作方式是这样的:保险公司在销售农产品市场价格保险之后,向期货公司购买场内期权,期货公司再参与期货市场交易对冲积累的风险头寸,由此实现了保险公司对期货市场的间接参与,化解了保险公司在开展农产品价格保险业务过程中积累的头寸风险。
一、我国发展“期货+保险”模式的重要意义提高保险机构推广农产品价格保险的积极性。
“期货+保险”模式的应用可将保险机构开展农产品价格保险业务所面临的大部分头寸风险转移到期货市场中,使保险机构农产品价格保险业务风险可控,从而将提升保险公司开展该类保险业务的积极性。
提升农业补贴体系效率。
相比于传统的托市收储政策,对“期货+保险”模式应用过程中农户的参保费用进行补贴成本将更低,效率也将更高,因此可有效缓解农业补贴给政府财政带来的巨大压力。
并且,对农业保险费用进行补贴还是被世贸组织所允许的“绿箱政策”。
助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产品市场价格保险业务的发展,将有效降低一直以来我国农民面临的农产品市场价格风险,弥补价格下跌给农户带来的巨大损失,从而起到稳定农民收入和保护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的作用,最终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期货市场监管——美国的视角
期货市场监管——美国的视角□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委员 Walter Lukken王女士,在座的尊贵的官员,你们下午好。
很荣幸在这么重要的衍生产品盛会上代表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讲话,我也带来了我们的主席Reuben Jeffery的问候。
我要感谢会议的主办方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上海证券交易所(SSE)、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组织这次盛会。
我要感谢来自中国证监会和在座的其他政府官员的支持。
这是我第三次来中国,第二次来上海。
两年前我第一次来上海就认识了王女士和上证所的刘先生。
我想说每次来中国,中国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中国的创业精神和纷繁变化的经济同样让我激动不已。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直接结果,我坚信最好的景况还没有到来,如果你听了像成思危这样的中国领导人的讲话,你也会这么认为。
考虑到中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两国金融体系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中美两国的经济约占全球GDP三分之一的份额。
去年(2004年)中国GDP增长9.5%,外贸总额达到1.1万亿美元,从而成为继美国和德国之后的全球第三大贸易国。
一年前,美国取代日本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国,中国现在是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排在墨西哥和加拿大之后。
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超过了2 500亿美元。
很明显,两国的经济利益是交织在一起的。
中国最近采取了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上周调整了人民币汇率,这样对于活跃的衍生产品市场的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论是交易所市场还是场外市场。
一个自由有效的衍生产品市场有助于确保资本的正确定价和分配,有助于有效管理金融风险,并最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更加弹性的汇率制度对于宏观经济有许多积极的效应。
如果运作得当,这种必然过度的不确定性因素可以也应当控制在最小程度。
市场参与者现在暴露在以前并不存在的价格风险之中,对价格风险转移工具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就像30年前美元和黄金脱钩时美国所做的那样,中国可以通过发展衍生产品市场降低风险。
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探索粮食补贴新思路——基于美国的经验
【收稿日期】2006-11-16【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课题“基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Q200812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魏君英(1973-),女,湖北赤壁人,长江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中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产品期货市场与粮食安全问题;何蒲明(3),男,湖北赤壁人,长江大学经济学院农业经济系主任、讲师,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产品期货市场与粮食安全问题。
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探索粮食补贴新思路———基于美国的经验魏君英,何蒲明(长江大学经济学院,湖北荆州434025)【摘要】从2004年起,我国对粮食进行了直接补贴,但从长期来看,直接补贴并不能促进农民增收,反而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对粮食进行补贴呢?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对粮食进行补贴,为此就必须完善我国的农产品期货市场。
【关键词】农产品期货市场;粮食补贴;风险【中图分类号】F 3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68(2008)12-0029-03一、直接补贴能促进农民增收吗?国家为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粮食补贴效率,对粮食实施直接补贴制度。
表面上看,对粮食进行直接补贴有利于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提高补贴效率,减轻财政负担,但是,从长远来看,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1.粮食直接补贴的影响力很有限。
对农业特别是对粮食进行补贴本是无可厚非的,但能否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甚至主要手段呢?虽然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具有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但就我国目前的财政实力和状况而言,毕竟是有限的。
就2004年、2005年有关省份实施直接补贴的情况来看,中部粮食主产省提供的补贴大多在每公斤0.02元~0.04元之间,有的甚至每公斤还不到2分钱,这一点补贴对于农民来讲是微不足道的,也许还抵不上农资价格的上涨。
2.粮食直接补贴有可能加重国家财政负担。
国外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经验借鉴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经验借鉴及对我国的启示为确保粮食安全,各国通过法制建设和市场调节的手段,建立了相应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更为重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的成功经验,有利于强化我国粮食安全机制建设。
一、主要粮食出口国粮食安全保障机制(一)美国美国对粮食安全的宏观调控是在利用较为全面的预警信息指引的基础上,通过法制手段和市场调节来实现的。
在1996年《联邦农业完善与改革法》实施以前,政府为保证粮食安全,从农场主直接购买粮食进行储备。
但近年来,政府粮食储备量逐渐减少,而农场主的自有储备则不断增加。
美国联邦政府还运用信贷杠杆等经济手段对粮食市场实行间接调控。
农场主储备粮食时需参加储粮计划,并执行政府的粮食种植计划,对储备的粮食在3年内必须保证质量,当市场粮价平稳时不得抛售储备粮,只有粮价剧涨时,方可出售储备粮,以避免压价倾销,保护农民利益;当市场粮价大大高于农场主抛售价时,政府即运用所掌握的储备粮投放市场,维护粮价的稳定,保证粮食供应安全。
2002年5月13日,美国新的《农业法》正式出台,根据该法,未来10年内,美国联邦政府用于农业的补贴将高达1900亿美元,比旧法规定的补贴增加了80%,从而调动了美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农产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
(二)加拿大加拿大在粮食管理方面最主要的法规是《加拿大谷物法》和《加拿大小麦局法》,通过运用法律手段,该国建立起粮食贸易所需的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相关规定),并根据期货市场情况,对生产和储备进行必要调控。
加拿大对谷物公司经营谷物和谷仓均有严格的审批条件。
《加拿大谷物法》规定,经营谷仓申请人必须有一定储备条件,并提供经营审计的财务证明,即申请人必须有一定财力,还要以保证书、保险或其他方式提供足够的担保,谷仓储存的谷物必须全额保险等,以保证粮食的稳定投放。
(三)澳大利亚一般情况下,澳大利亚政府不采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而主要采取法律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5 美国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的经验及借鉴*刘岩1,2于左3内容提要:在进行价格风险管理的多种工具中,期货市场以其独特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依托较为成熟的市场基础,美国农场主在利用期货市场进行价格风险管理方面已经取得很好的成效,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为农场主收益提供了保障。
美国农场主对期货市场的有效利用主要建立在期货市场发育成熟、合作组织发展完善、信息传导途径发达等基础之上。
同时,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美国农业部以及各期货交易所实施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产与期货市场的有效结合。
这些都为中国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农产品期货市场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合作组织美国一、引言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市场价格、政府政策、天气等因素的不确定性会对农业产量和收益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风险管理就成为全世界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风险管理在本质上涉及对不同的战略和工具的选择,这些战略和工具能减轻不确定性对产量和生产者收入的影响。
生产者可用的战略大致可分为农场层面的风险管理活动和风险转移方式(Hardaker et al.,1997)。
农场层面的风险管理是通过种植一揽子作物、选择与价格风险相关系数较小的低风险作物、种植生长周期较短的作物、保持充分的资本流动性以及取得农业生产之外的多种收入来源等途径实现收入多样化,进而规避市场风险;而风险转移主要通过保险方案、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纵向一体化和订立合约等方式实现。
在进行价格风险管理方面,期货市场以其独特的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期货市场已经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为农民有效利用。
本文将从研究美国农场主利用期货市场进行价格风险管理入手,寻找农业生产与期货市场有效结合的基础和推动力。
二、美国农场主对期货市场的利用在美国农场主利用期货市场方面已经有许多调查和研究,而大多数调查只是关注某一个州或具体区域的情况。
1996年,美国农业部(USDA)进行的农业资源管理调查(ARMS)则是关于农场主风险管理策略最为全面的调查①。
ARMS结果显示,年销售收入在25万美元以上的农场主更有可*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研究”(项目编号05JJD6300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①需要指出的是,农场主回答的问题一般是关于风险管理策略的有无。
有些农场主给出肯定的回答,表示正在实施某种风险管理策略(例如多样化经营或套期保值操作),但他们风险管理策略的目标可能不是减少风险,而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65美国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的经验及借鉴66能使用套期保值、远期合约等风险管理工具来规避风险。
相比之下,年收入在5万美元以下的农场主则很少使用套期保值或远期合约来规避风险,而这些农场主采用多样化经营策略来降低风险的比例就更小(见图1)。
图1 1996年全美按年收入分类农场主风险管理策略资料来源:USDA (1999)。
美国农场主对期货市场的利用主要体现在直接利用与间接利用两个方面,许多规模相对较大的农场主在规避价格风险时直接选择进入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同时,也有许多农场主参与各类合作组织,并与其签订远期合约,间接利用期货市场来规避风险。
(一)直接利用在美国农场主直接利用期货市场方面,许多调查研究提供了大量历史数据,从中可以看出,美国农场主对期货市场的利用程度在不断提高。
例如,1986年在威斯康星州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有8%的农场主在过去5年里至少运用过一次期货市场工具(Campbell and Shiha ,1987)。
堪萨斯州农作物和畜产品信息服务处(CLRS )的另一份基于不同样本数据的调查报告显示,1980~1985年间,有不足5%的农场主曾对某一种农产品进行过套期保值操作。
1992年在堪萨斯州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玉米生产者运用期货套期保值的比例达到11%,位居其次的是肉牛生产者,比例为8%。
同时,约有15%的小麦生产者以及10%的肉牛和10%的玉米生产者运用期权进行套期保值,而大豆、高粱、生猪生产者运用期权套期保值的比例为5%(Goodwin and Schroeder ,1994)。
1993年、1994年和1995年在普度大学举办的大型农场主培训班上,接受调查的农场主中有约10%~20%使用了套期保值工具(Musser ,Patrick and Eckman ,1996)。
Y ong ,Hayes and Hallam 在对蒙大拿州农场主运用期货和期权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为了防范价格风险,期权比期货应用得更为广泛。
具体而言,有14%的农场主运用期货来套期保值,而有19%的农场主使用期权来套期保值。
就家畜生产者而言,他们当中只有6%使用期货,而有11%使用期权(Y ong ,Hayes and Hallam ,1993)。
1996年ARMS 报告中的数据显示,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1996年,各个地区有更多的农场主使用远期合约、套期保值、多样化经营或保持库有现金等策略来实施风险管理。
美国审计总署(GAO )1999年的一份报告提供了有关农场主使用各种风险管理工具的调查信息。
该报告运用美国农业部1996年ARMS 的数据,估计从事套期保值的农场主的比例介于19%~25%之间。
该报告还显示,销售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上的农场主进行套期保值的比例是销售收入不足10万美元农场主的美国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的经验及借鉴两倍,分别为38%和19%。
该报告还提供了农场主运用期货和期权进行风险管理的商品种类,主要包括玉米、小麦、棉花、其它田间作物①、牛肉和猪肉、乳制品、家禽。
该报告估计农场主使用期货和期权进行套期保值的农产品的比例分别为:玉米42%,小麦23%,棉花46%,其它田间作物24%,牛肉和猪肉20%,乳制品18%,家禽20%。
(二)间接利用美国农场主也间接利用期货市场,即通过与各类中介机构签订远期合约,由中介机构在期货市场上套保避险,进而实现对期货市场的间接参与。
中介机构中的合作组织依据“农民所有,农民管理,农民受益”的原则,在运营过程中能够将在期货市场上获得的收益最大程度地按照“惠顾比率(patronage rate)”向农场主返还,这是农场主间接从期货市场受益的主要途径。
在美国,农场主对远期合约的使用范围和使用程度超过了对期货市场的直接利用。
1983年ARMS的一份报告分析了不同地区、不同风险管理策略下农场主的经营情况,从中可以看出,经营规模较大的农场主更倾向于使用远期合约。
ARMS数据显示,伊利诺伊、爱荷华、明尼苏达和俄亥俄四个州1983年收获季节交割的玉米中有50%~60%使用了远期合约,在堪萨斯、密西根和密苏里三个州采用这种交易方式的玉米约占30%(Hoffman,Harwood and Leath,1988),伊利诺伊和明尼苏达两个州1982年和1983年不在农场完成实物交割的大豆有超过50%的交易通过远期合约完成。
1992年针对堪萨斯州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1990~1992年间有超过30%的农场在其小麦、玉米、大豆等产品的部分销售中使用远期合约。
美国审计总署报告估计,利用远期合约的农场主的比例介于28%~35%之间,小农场主使用远期合约的比例为25%,而大农场主使用远期合约的比例为61%。
虽然生产者没有直接在期货或期权市场上交易,但他们还是认识到了其它实体进入期货交易所带来的好处。
在这一点上,生产者不需要通过直接在期货或期权市场上套期保值来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机制,因为即期或远期合约是基于期货价格或期权权利金提供给生产者的。
生产者通过加入生产者所有的合作社来参与期货或期权市场以间接获益。
这些合作社,或者代表其生产者成员销售商品,或者从生产者成员手中购买商品再转售给其它销售实体。
这些合作社通过在期货或期权市场上建立头寸来为他们的商品存货或远期合约套期保值。
例如,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大户交易数据显示,合作社是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的牛奶期货和期权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具体来说,2001年10月的大户交易数据显示,可报告规模的商业交易者持有多头和空头期货和期权合约的近70%。
它们当中最突出的是几家乳制品合作社,其中的大多数代表其生产者成员销售牛奶。
此外,一家大型乳制品合作社为其生产者成员提供一种机会,使他们能够通过固定价格的远期合约来销售其预期月牛奶产量的一半。
这家合作社之所以能够为其生产者成员提供这种利益,是因为它能够利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牛奶期货市场的空头期货头寸来套期保值。
在棉花期货市场上,合作社利用期权为其与成员订立的固定价格购买和销售合约进行套期保值,例如,纽约期货交易所(NYBOT)棉花合约交易显示,贸易商分别占据33%和25%的多空头寸,合作组织各占8%的多空头寸。
合作社将成员的棉花汇集,然后以最优平均价格在一年中销售,同时使用期权工具。
在此方案下,生产者在棉花收获之前将一部分作物的价格固定,并且针对棉花的一个基本质量来定价②。
当收获棉花的时候,合作社将调整价格以反映棉花的真实质量。
棉花商也向①其它田间作物包括大豆、水稻、高粱、大麦和燕麦。
②作为一种管理价格风险的办法,棉花生产者每年为其很大一部分棉花订立远期合约。
农民通过远期合约销售农产品的百分比每年都有变化,这种变化取决于价格和产量。
远期合约通常在种植之前就已经拟定,而且与农民将要收获的确切英亩数有关。
67美国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的经验及借鉴68生产者提供远期合约,这与合作社所提供的合约相类似。
谷物和大豆生产者也通过合作组织和贸易商进行套期保值,研究显示,他们对期货市场的直接参与程度不及乳制品和棉花生产者,而且通常更多依赖于远期合约间接利用期货市场。
三、美国农业生产与农产品期货市场有效结合的基础(一)期货市场发育成熟美国是期货市场的发源地,自1848 年世界第一家期货交易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成立以来,美国期货市场经过 150 余年与美国经济的共同发展,已成为经济发达国家成熟期货市场的典范。
1.农产品期货品种丰富。
美国是农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也是上市交易农产品期货品种最多的国家。
目前,美国共有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中美洲商品交易所、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等多家交易农产品的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玉米、大豆、豆油、豆粕、小麦、大米、白糖、棉花、柑橘等30多个农产品的期货合约和相关期权合约。
2.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联系紧密。
美国拥有规范的农产品现货市场,科学的农产品质量标准符合现货市场的现状和需求,机械化大生产使农产品质量均一,散装船运使其运输便捷而且价格低廉,这样规范的农产品现货市场标准能够与要求严、标准高的农产品期货市场直接接轨,期货实物交割通过散装船交货形式与现货交易形式接轨,使期货实物交割成本接近于现货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