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药材的含量测定及方法学验证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11实验十一槐花的质量检验

11实验十一槐花的质量检验

实验原理二
• 槐花中主要含黄酮类化合物,其代表性化合物为芦
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本品 按干燥品计算,含无水芦丁(C27H30O16)槐花不 得少于6.0%;槐米不得少于15.0%。
槲皮素-3-O-芸香糖苷
1. 盐酸-镁粉(或锌粉)反应
为鉴定黄酮类化 合物最常用的颜色反应,反应机理认为是因生 成阳碳离子缘故。 2. 与铝盐反应 黄酮类化合物常可与铝盐、铅盐、 锆盐、镁盐、锶盐、铁盐等试剂反应,生成有 色络合物。与1%三氯化铝或硝酸铝溶液反应, 生成的络合物多为黄色并有荧光,可用于定性 及定量分析。
mg/ml
序号
V(ml)
1
1.0
2
2.0
3
3.0
4
4.0
5
5.0
6
6.0
M (mg)
A510
含量测定
• 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芦丁的重量
(μg),计算即得。
C V 含量% 100% W
思考题
1. 先用乙醚连续回流提取的目的是什么? 2. 本品与镁粉-盐酸反应鉴别的化合物
的类别是什么?反应原理是什么?
实验十 槐花的质量检验
实验目的
1. 了解中药分析检验常用的方法与特点; 2. 熟悉连续回流提取法; 3. 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性质、鉴别及比色法含
量测定的方法。
实验原理一
• 槐花 (Flos sopuorae)
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 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 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取本品粉末0.1g,加乙醇10ml,加热5分 钟,滤过。取滤液1ml,加镁粉少量与盐 酸2~3滴,即显樱红色。

药物分析槐花实验报告

药物分析槐花实验报告

药物分析槐花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槐花药物的分析,探究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可能存在的副作用,为槐花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步骤:1. 药材的制备:获取新鲜槐花,并将其洗净、晾干,储存于适宜的环境中。

2. 提取槐花中的化学成分:将适量槐花样品粉碎后,以乙醇进行提取,使用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获得槐花的乙醇提取液。

3. 确定槐花中的主要成分:使用色谱仪对槐花的乙醇提取液进行分析。

观察不同波长下的吸收峰,对各化合物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

4. 药理实验:选取动物模型,使用槐花提取物进行药理实验。

观察槐花提取物对疾病模型的治疗效果,记录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5. 副作用研究:在动物实验中,观察槐花提取物可能引起的副作用。

对相关器官、生理指标进行观察和检测,评估槐花的安全性和潜在危害。

实验结果与讨论:1.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槐花中含有苷类、鞣质、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

其中,苷类是槐花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等药理作用。

2. 药理实验结果显示,槐花提取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疾病模型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减轻症状、促进病情的恢复。

然而,在超过一定浓度时,槐花提取物可能会出现毒副作用,如肝脏损伤等。

3. 副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槐花提取物对实验动物的主要器官和生理指标均无明显影响。

但在超过推荐剂量时,槐花提取物可能对肝脏、肾脏等机体组织产生损伤。

结论:本实验通过对槐花药物的分析,揭示了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可能存在的副作用。

槐花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可应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但需注意剂量的控制,避免潜在的毒副作用。

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验,有助于深入了解槐花的药理机制和安全性,推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槐花药材的含量测定及方法学验证实验报告

槐花药材的含量测定及方法学验证实验报告

槐花药材的含量测定及方法学验证实验报告槐花药材的含量测定及方法学验证姓名:廖卓* 学号:11071105一、实验目的1、掌握比色法测定槐花药材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及原理。

2、熟悉槐花药材的含量测定的方法学验证。

二、实验原理槐花为豆科植物SophorajaponicaL的干燥花及花蕾[1]。

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

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槐花药材的主要有效成份是黄酮类化合物,其中芦丁的含量最高,所以槐花药材的鉴别及含量测定均以芦丁为指标成分。

芦丁(C27H30O16,610.51)黄酮类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铝盐发生配位反应,生成红色的配位化合物,使得最大吸收波长红移至可见光区,且具有较高的吸收系数。

黄酮类与铝盐的配位反应是定量完成的,因此可采用比色法测定槐花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避免其他非黄酮成分对测定准确度的影响[2]。

三、仪器与试药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00ml容量瓶,25ml容量瓶、10ml移液管,超声波清洗器、漏斗、玻璃棒试剂:槐花药材,芦丁对照品,5%亚硝酸钠溶液,10%硝酸铝溶液,氢氧化钠试液,乙醇。

四、实验步骤总黄酮含量测定取芦丁对照品50mg,精密称定,置于25ml量瓶中,加60%乙醇适量,置水浴上微热使溶解,放冷,加60%乙醇至刻度,摇匀。

精密量取10ml,置于1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即得浓度为0.2mg/ml的芦丁对照品溶液。

(2)检测波长的选择:取A对照品溶液,在400~600nm波长进行光谱扫描,发现光谱图最大吸收,选定波长说明:一般选择待测样品化合物吸收度最大,即吸收曲线最高点为测定波长。

化合物的最大吸收峰λmax或该化合物经显色后的最大吸收峰,通过分光光度计进行扫描后确定或通过二极管阵列检测来确定,并与该化合物文献值相比较应一致。

在最大吸收峰处测定时灵敏度高,误差小。

因此一般情况下选择最大吸收波长作为检测波长。

槐花的定量分析实训报告

槐花的定量分析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槐花的定量分析,了解槐花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掌握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训时间与地点实训时间:2021年X月X日-2021年X月X日实训地点:化学实验室三、实训内容1. 槐花样品采集与处理采集新鲜的槐花样品,要求样品新鲜、无病虫害、无杂质。

将槐花样品洗净、晾干,剪成小段,过40目筛,备用。

2. 槐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采用铝盐络合法测定槐花中总黄酮含量。

(2)实验步骤:①配制试剂:称取硝酸铝溶液(1mg/mL)1.0mL,加入1.0mL 5% NaNO2溶液,摇匀,放置6min,加入1.0mL 10% Al(NO3)3溶液,摇匀,放置6min,加入2.0mL 4% NaOH溶液,用蒸馏水定容至25mL,混匀。

②样品处理:准确称取槐花粉末0.5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70%乙醇溶液50mL,超声提取30min,冷却至室温,定容至刻度,摇匀。

③样品测定:取上述样品溶液2.0mL,按照上述步骤操作,测定吸光度。

(3)数据处理: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总黄酮含量。

3. 槐花中总多酚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槐花中总多酚含量。

(2)实验步骤:①配制试剂:称取Folin-Ciocalteu试剂0.5g,溶解于500mL 75%乙醇溶液中,备用。

②样品处理:准确称取槐花粉末0.5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70%乙醇溶液50mL,超声提取30min,冷却至室温,定容至刻度,摇匀。

③样品测定:取上述样品溶液2.0mL,加入1.0mL Folin-Ciocalteu试剂,摇匀,静置5min,加入2.0mL 7.5% Na2CO3溶液,用蒸馏水定容至25mL,混匀。

④测定吸光度:在波长765nm处测定吸光度。

(3)数据处理: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总多酚含量。

槐花对照提取物的制备及槐花中4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槐花对照提取物的制备及槐花中4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槐花对照提取物的制备及槐花中4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目的:制备槐花对照提取物,并以其为对照测定槐花中4个黄酮类成分含量。

方法:用水提法制备槐花对照提取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水仙苷和槲皮素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流动相为甲醇-1%冰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为30 ℃,进样量为10 μL。

以槐花对照提取物为对照测定槐花中4个成分的含量,并与以化学对照品为对照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在所制槐花对照提取物中,4个成分的含量占86.85%;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水仙苷和槲皮素的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076 8~3.07、0.002 24~0.089 6、0.001 59~0.063 7、0.003 40~0.136 μg(r均≥0.999 5);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30%(n=6),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4%、96.99%、102.3%、100.9%(RSD分别为2.51%、1.58%、2.97%、3.20%,n=6)。

两种方法中4个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以制备的槐花对照提取物为对照建立的测定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并能同时测定槐花中4个成分的含量,可用于槐花饮片的质量控制。

ABSTRACT OBJECTIVE:To prepare reference extract of Sophora japonica and used it as reference substance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4 flavonoids in S. japonica. METHODS:The reference extract of S. japonica was prepared by water extraction. HPLC method was adopte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rutin,kaempferol-3-O-rutinoside,narcissoside and quercetin. The determination was performed on Diamonsil C18(2)column with mobile phase consisted of methanol-1% acetic acid (gradient elution).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set at 360 nm,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30 ℃,and sample size was 10 μL. The contents of 4 components in S. japonica were determined by using reference extract of S. japonica as reference,and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with chemical control as reference. RESULTS:In prepared reference extract of S. japonica,the contents of 4 components were 86.85%. The linear range was 0.076 8-3.07 μg for rutin,0.002 24-0.089 6 μg for kaempfer ol 3-O-rutinoside,0.001 59-0.063 7 μg for narcissoside and 0.003 40-0.136 μg for quercetin (all r≥0.999 5). RSD of precision,s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tests were all ≤2.30% (n=6). The recoveries were 100.4%,96.99%,102.3% and 100.9%(RSD were 2.51%, 1.58%, 2.97%, 3.20%,n=6),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4 components between 2 kinds of methods (P>0.05). CONCLUSIONS:Using prepared reference extract of S. japonica as reference,established method is simple and reproducible,and can be use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4 components in S. japonica and quality control of S. japonica decoction piece.KEYWORDS Sophora japonica;Reference extract;Preparation;HPLC;Flavonoids;Content determination對照提取物是三大类中药标准物质(中药化学对照品、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之一,为非单体成分的对照物[1-3]。

槐花的质量分析实验报告

槐花的质量分析实验报告

槐花的质量分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槐花的质量分析一、实验目的1. 了解槐花的主要成分和营养价值;2. 掌握槐花质量分析的常用方法和步骤;3. 通过实验结果,评估槐花的质量。

二、实验原理槐花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材,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

为了准确评估槐花的质量,我们需要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分析。

本次实验主要采用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质量分析。

三、实验步骤1. 槐花样品的准备:从市场上购买槐花样品,确保样品新鲜,并进行样品编号和标签的制作;2. 槐花样品的粉碎:将槐花样品使用研磨机或者手工研磨器进行粉碎,保证粉末的均匀性;3. 槐花样品的提取:将粉碎后的槐花样品放入提取器中,用适量的溶剂(如乙醇)进行提取,加入石英砂进行摇匀,提取一段时间后,用滤纸过滤,得到槐花提取液;4. 槐花提取液的分析:将槐花提取液进行干燥处理,通过称量和计算,得到槐花提取液的总质量;5. 槐花提取液中有效成分的测定:根据槐花的主要成分,选择适当的化学试剂进行定性或者定量测定,例如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对槐花提取液中的黄酮类物质进行定量分析;6.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所得数据,对槐花样品的质量进行评估,并根据质量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槐花质量的好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所得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槐花样品的总质量,并根据分析结果得到槐花样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通过与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可以判断槐花的质量优劣。

五、实验结论通过槐花的质量分析实验,我们可以得到槐花样品的总质量和有效成分的含量。

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可以评估槐花的质量,并根据质量标准进行比较。

从而得出结论,判断槐花的质量优劣。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槐花样品的质量分析,对槐花的主要成分和营养价值进行了了解,掌握了槐花质量分析的常用方法和步骤。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比较,可以评估槐花的质量,并提供参考意见。

这对于我们正确选择和鉴别槐花样品具有重要意义。

比色法测定槐花药材中总黄酮含量的基本原理

比色法测定槐花药材中总黄酮含量的基本原理

比色法测定槐花药材中总黄酮含量的基本原理1. 引言槐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学中。

其中,总黄酮是槐花中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因此,准确测定槐花中总黄酮的含量对于评估其质量和确定其药效非常重要。

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化学物质含量的方法之一。

它基于化学物质与某种试剂发生特定反应后产生可见光吸收或发射,通过比较样品与标准溶液吸光度差异来间接测定目标物质的含量。

在测定槐花药材中总黄酮含量时,可以采用比色法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

2. 比色法原理比色法基于光谱学原理,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线吸收的特性进行分析。

当某种物质溶液通过光束时,会吸收与其分子结构相关的特定波长的光线,吸收光的强度与物质浓度成正比。

在测定槐花药材中总黄酮含量时,常用的试剂是酸性铝试剂(如酸性铝钾石蕊试剂)。

酸性铝试剂与槐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反应生成黄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在紫外可见光区域有明显的吸收峰。

通过测量样品和标准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差异,可以计算出槐花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

3. 实验步骤比色法测定槐花药材中总黄酮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3.1 制备样品提取液将适量槐花药材粉末加入乙醇水溶液中,并进行超声处理或浸泡一段时间以促进提取。

然后使用离心机将提取液离心,收集上清液备用。

3.2 制备标准曲线取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黄酮溶液,分别加入酸性铝试剂,并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反应和处理。

然后使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并绘制标准曲线。

3.3 测定样品吸光度将步骤3.1中制备的样品提取液加入酸性铝试剂,并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反应和处理。

然后使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

3.4 计算总黄酮含量根据标准曲线的结果和样品的吸光度值,可以通过插值或外推的方法计算出槐花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

4. 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比色法测定槐花药材中总黄酮含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样品提取液的制备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以防止黄酮类化合物的降解。

槐花提取芦丁实验报告

槐花提取芦丁实验报告

槐花提取芦丁实验报告槐花提取芦丁实验报告引言:槐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

其中的有效成分芦丁被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品等领域。

为了探究槐花中芦丁的提取效果,本实验选取了不同提取方法,并对提取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一、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 槐花:新鲜采摘的槐花,清洗干净并晾干。

- 乙醇:用于提取芦丁的有机溶剂。

- 水:用于制备提取液。

2. 实验方法:- 方法一:浸泡提取法将槐花放入乙醇中浸泡一段时间,使芦丁溶解于乙醇中,形成提取液。

- 方法二:超声波提取法将槐花放入乙醇中,利用超声波的作用加速芦丁的溶解,形成提取液。

- 方法三:热浸提取法将槐花放入水中,加热一段时间,使芦丁溶解于水中,形成提取液。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以上三种提取方法,我们得到了三种不同的槐花提取液。

为了比较它们的芦丁含量,我们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了测定。

实验结果显示,浸泡提取法得到的提取液中芦丁的含量最低,超声波提取法次之,热浸提取法得到的提取液中芦丁的含量最高。

这可能是因为超声波的作用能够加速芦丁的溶解,而热浸提取法则通过温度的提高促进了芦丁的溶解。

此外,我们还对三种提取液的溶解度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浸泡提取法得到的提取液溶解度最低,超声波提取法次之,热浸提取法得到的提取液溶解度最高。

这可能是因为热浸提取法在提取过程中,水能够更好地与芦丁分子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了芦丁的溶解度。

三、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超声波提取法相对于浸泡提取法,能够更有效地提取槐花中的芦丁。

2. 热浸提取法在提取芦丁的同时,还能提高芦丁的溶解度。

综上所述,我们建议在槐花提取芦丁时,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或热浸提取法,以获得更高的芦丁含量和溶解度。

这一结论对于槐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实验中的不足与展望在本实验中,我们只选取了三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未考虑其他可能的提取方法。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提取方法对芦丁提取效果的影响,并优化提取工艺,提高提取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槐花药材的含量测定及方法学验证
姓名:廖卓* 学号:11071105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比色法测定槐花药材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及原理。

2、熟悉槐花药材的含量测定的方法学验证。

二、实验原理
槐花为豆科植物SophorajaponicaL的干燥花及花蕾[1]。

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

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槐花药材的主要有效成份是黄酮类化合物,其中芦丁的含量最高,所以槐花药材的鉴别及含量测定均以芦丁为指标成分。

芦丁(C27H30O16,610.51)
黄酮类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铝盐发生配位反应,生成红色的配位化合物,使得最大吸收波长红移至可见光区,且具有较高的吸收系数。

黄酮类与铝盐的配位反应是定量完成的,因此可采用比色法测定槐花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避免其他非黄酮成分对测定准确度的影响[2]。

三、仪器与试药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00ml容量瓶,25ml容量瓶、10ml移液管,超声波清洗器、漏斗、玻璃棒
试剂:槐花药材,芦丁对照品,5%亚硝酸钠溶液,10%硝酸铝溶液,氢氧化钠试液,乙醇。

四、实验步骤
总黄酮含量测定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芦丁对照品50mg,精密称定,置于25ml量瓶中,加60%乙醇适量,置水浴上微热使溶解,放冷,加60%乙醇至刻度,摇匀。

精密量取10ml,置于1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即得浓度为0.2mg/ml的芦丁对照品溶液。

(2)检测波长的选择:
取A对照品溶液,在400~600nm波长进行光谱扫描,发现光谱图最大吸收,选定波长
说明:一般选择待测样品化合物吸收度最大,即吸收曲线最高点为测定波长。

化合物的最大吸收峰λmax或该化合物经显色后的最大吸收峰,通过分光光度计进行扫描后确定或通过二极管阵列检测来确定,并与该化合物文献值相比较应一致。

在最大吸收峰处测定时灵敏度高,误差小。

因此一般情况下选择最大吸收波长作为检测波长。

(3)标准曲线的制备:
配制不同浓度的A对照品溶液,考察线进样量与峰面积的性关系、线性范围、相关系数等。

以进样量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做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的制备步骤: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ml,2ml,3ml,4ml,5ml与6ml,分别置于6个25ml量瓶中,各加水使成6.0ml,精密加5%亚硝酸钠溶液1.0ml,摇匀,放置6分钟,再加10%硝酸铝溶液1.0ml,摇匀,放置6分钟,加氢氧化钠试液10.0ml,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不加对照品溶液同法配制空白溶液,按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00nm波长处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浓度C(mg/ml)0.000 0.008 0.016 0.024 0.032 0.040
0.048
吸光度A
(4)、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将槐花研碎,取粗粉约1g,精密称定,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加60%乙醇120ml,60°C超声30分钟,摇匀,过滤,取续滤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5)、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3ml,置25ml量瓶中,按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方法,自“加水使成 6.0ml”起同法测定吸光度,由标准曲线计算出供试品溶液中含芦丁的重量。

槐花按干燥品计算,含总黄酮以芦丁(C27H30O16)计,槐花不得少于8.0%,槐米不得少于20.0%。

样品浓度C(mg/ml) 1 2 3 平均值
吸光度A —
浓度C(mg/ml)—
百分含量(%)
五、方法学考察
1、加样回收试验:一般回收率要求在95.0~105.0%。

详解:加样回收试验即于已知被测成分含量的成药中再精密加入一定量的被测成分纯品,依法测定。

用实测值与原样品中含测成分之差,除以加入纯品量计算回收率。

此法不用制备空白对照,模拟真实性好。

加样回收试验操作方法:取样品6份精密称定每份0.5g ,精密加入芦丁对照品适,同按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法和测定法步骤在500nm 波长处测定各浓度的吸光度,计算含量。

%100%⨯-=加入对照品含量
实验前样品含量实验测得量回收率
注意事项:(1)、纯品的加人量与取样量中被测成分之和必须在标淮曲线线性关系范围之内;(2)、外加纯品的量要适当,过小则引起较大的相对误差,过大则干扰成分相对减少,真实性差。

(3)、一般加入量与所取样品含量之比控制在1:1左右。

(4)、做加样试验时,有人将对照品加至制备好的供试品溶液中,这是不对的,这样不能考察提取、纯化过程中被测成分是否损失,不能代表含量测定方法的回收率。

因此要在称样开始时就加入对照品!
分组 吸光度 加入对照品 实验前样 实验测得样 回收率% 平均回收率%
(A ) 含量/mg 品含量/mg 品含量/mg
1
2
3
4
5
6
2、精密度试验:是指用相同方法对同一样品溶液进行多次测定,考察各测定值彼此接近的程度。

具体如下:取同一样品,连续测定五次,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得大于3.0%。

具体如下:
精密度试验操作方法:取同一槐花样品溶液5 ml ,在500 nm处测吸光度,重复测定5次,算出RSD
测试次数 1 2 3 4 5
吸光度A
3、重复性试验:是指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批样品,从样品供试品液制备始,制备多份供试品溶液。

每份供试品液再分别进行测定,测定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算其含量的平均值和相对标准偏差(RSD%)。

具体如下:同一批号样品,分别取低、中、高三个样品量,每个样品量3份,按样品测定方法操作。

或在规定范围内,取同一浓度的供试品,用6个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得大于2.0%。

重复性实验操作方法:精密称取药材样品1g,精密称定,共6份,按供试品制备方法制成供试品溶液按测定法分别在500nm波长处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

由标准曲线计算出供试品溶液中含芦丁的重量(ug)并求RSD值。

样品 1 2 3 4 5 6
吸光度A
含量(ug)
4、稳定性试验:考察不同时间点是否对测定方法和测定结果有影响,用同一被测样品的供试液在不同间隔时间用同一测定方法所得到的测定结果。

一般考察36小时,这里考察60min计算RSD%不得大于3.0%。

对照和样品均要做.
稳定性实验操作方法:取芦丁对照品和样品溶液5ml,于0,15,30,45,60 m in,测定吸光值,计算吸光度平均值,求出RSD,判断样品的稳定性。

时间(min) 0 15 30 45 60 平均值吸光度A
六、总结
七、注意事项
(1)比色法中显色反应及条件对形成的稳定配位化合物有一定影响,因此实验中需要遵守平行操作原则:如配置标准系列溶液时,空白与标准系列溶液中加入各种反应试剂的量、顺序、反应时间与温度等操作步骤均应保证平行;所有加入的反应试剂均应使用刻度吸量管精密量取,准确加入。

(2)注意吸收池(比色皿)的配比使用。

八、附录
1.实验试剂配制
(1)5%亚硝酸钠溶液:取2.5g亚硝酸钠,加水溶解成50ml,摇匀即得。

(2)10%硝酸铝溶液:取5.0g硝酸铝,加水溶解成50ml,摇匀即得。

(3)氢氧化钠试液:取氢氧化钠8.6g,加水溶成200ml,即得。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典.一部[s].2010:333.
[2]范国荣,槐花药材中总黄酮的质量分析.药物分析实验指导201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