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十八条

合集下载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
以下是 8 条关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及例子:
1. 要鼓励学生多提问呀!就像牛顿看到苹果落地提出疑问从而发现万有引力一样,只有敢问出心中的疑惑,才能探索到更多知识呀!例如课堂上,鼓励学生勇敢地举手问:“老师,这是为什么呀?”
2. 得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呢!好比学骑自行车,光看理论不行,得亲自去骑才能真正掌握。

多组织像课外调研这样的活动,让学生真正去体验、去感受。

3.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呀!不能老走寻常路,就像乔布斯创造出苹果手机改变世界一样,学生要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比如在手工课上,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做出不一样的作品。

4. 必须让学生学会团队合作嘛!一场足球比赛,单靠一个人可赢不了,得大家齐心协力。

像小组合作完成项目,大家共同出谋划策,多棒啊!
5. 要锻炼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哟!遇到困难别轻易放弃,像登山一样,一步步坚持才能登顶呀!比如学生在解一道难题时,鼓励他们不放弃,直到找到答案。

6. 得重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呀!不能总靠老师家长督促,就像大人能管理好自己的生活一样。

培养学生自己合理安排时间、完成任务的能力。

7. 要教会学生懂得感恩呢!这就像大树感恩阳光雨露,学生也要知道感恩身边的一切。

教师节让学生给老师送上自己制作的小礼物表达感恩之情呀。

8. 让学生有乐观积极的心态很重要哇!生活中总会遇到挫折,不能垂头丧气,要像向日葵永远向着阳光一样,充满希望!比如学生比赛失利了,鼓励他们相信下次会更好。

总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从多方面入手,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教师的十八项核心素养

教师的十八项核心素养

教师的十八项核心素养在新的世纪;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当老师;有如何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有魅力的老师;这似乎是一个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的话题..但人人能谈;未必人人能谈出门道来;能谈出门道来;未必能切近实际.. ------题记从教九年;一直以为自己对如何成为有魅力的老师有一定的理解..可是自从读了李明高老师的教师最关键的18项修炼;再加上暑期为评选教坛新秀做准备而看了其他的一些教育理论;才发觉以前对如何才能成为一名老师尤其是有魅力的老师知之甚少..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师已不是教学的主体;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现代教师的教学就是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展师生之间的多向交际;帮助学生自主地学、自觉地学;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授之以渔”;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我们需要好的老师、有魅力的老师来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去适应未来激烈的竞争..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有魅力的好老师从教师最关键的18项修炼一书中;我感觉到新的世纪要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学校放心的有魅力的老师必须具备以下的一些要素;正如要想成为武学名家必须具备18般兵器;样样精通..教育是一种文化的、心理的过程;她追求着生命价值的升华、人生理想的卓越..就其本质来说;教育是一个理想的事业;教师在这个事业的组成中;应有一种对理想的不懈的追求..在我们每一个人选择走上教育岗位的第一天;就应该为自己设计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只有设置了这样一个目标;才能把自己的所作所为锁定在这个目标;才能不断增强自我意识和使命感;才能不断地进行自我挑战..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也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才会对教育始终保持着一份灵性、悟性;才会真正理解教育的意义.. 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的事业;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教育植根于爱..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不仅是一名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更多的是倾注了我们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为有爱;我们才会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有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和学生贴心;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乐趣..”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这样才能与学生沟通;才能理解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世界..“德高为范”;一位具备高尚师德的教师;才会用健康、正确的思想去教育学生;才会以高尚的灵魂和言行去感染、影响学生;才会以真教人、以真待人、以真做人;才会尊重学生;才会让学生有亲近感;才会走进学生的心灵;才会懂得呵护学生的自信自尊;才会懂得用不同的尺子衡量学生;才会洞察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亮点;才会用宽容的心态、坦诚的胸怀接纳学生、亲近学生、理解学生;才会从学生的缺点中看到长处;从学生的不足中看到潜力;从学生的行为中窥视到内心;从学生的举止中透视到品质;才会留心于学生点滴的发展;着眼于学生一生的成长..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用四块糖教育犯了错误的学生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传为美谈..陶先生从学生的不足中看到优点;运用表扬的艺术;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向善的一面;激励学生自我教育;表现出教育者的大智慧;以他崇高的师德修养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在这方面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像陶行知先生学习..办有灵魂的教育;育有思想的老师;树有底气的新人;这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而愿景的实现必须仰赖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仰赖育教师的成长自觉..“学高为师”;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青少年学生;无论在知识的来源渠道、知识的种类范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都具有迥异于前辈的特点和优势..这就要求教师有的“水”不仅要是“一桶水”更要是“长流水”;除了要具备本学科坚实的知识基础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还要了解当代最新学科和最新知识;形成多维的立体知识结构;做到“精、专、博”..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是很难真正给学生人格上的感召力..而如果想拓展知识面;首先要做一个现代读书人;博览群书;以书为友;培养书生气质;与大师进行心灵对话;与智者进行精神交流;与圣人进行情感沟通:读论语、读陶行知、读杜威、读苏霍姆林斯基、读经典名着;有助于净化心灵、增加文化底蕴、提升人文素养;读时尚杂志;有助于了解最新教育教学动态;激发创新激情..其次要做一个现代信息人;关注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已把人类带入“电子教育”时代;电脑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必将淘汰传统的教学手段..我们生活在新知识、新技术频繁出现;新信息、新观念迅速传播的时代;知识的总量每几年就要翻一番;这就更需要教师具有学科敏感;敢于学习;善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观;成为容纳学科百川的“知识之海”..思想上的渴望;可以开阔求索的视野;思想上的飞翔;可以催动奋进的脚步;思想上的富有;可以孕育生命的奇迹时代在变迁;当我们经常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先问问自己:我们有没有在变对教师来说;有这样一个说法:“三等教育教知识;二等教育教理论;一等教育教思想..”而要教学生有思想;教师自己必须首先有思想;要教学生有个性;老师自己必须首先有个性..正如李镇西先生所说:“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让没有思想的老师去培养富有创造性素质的一代新人;无异于缘木求鱼..”教师是行者;更是思想者..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他清楚自己是为什么而做;该怎样做..他有主见;不盲目;更不盲从;他知道吸收;也知道鉴别;他知道选择;更知道拒绝;他有责任心;不对付;更不应付;他知道应该负责的;明白应该担待的;清楚将会面对的;他有使命感;不因循;更不保守;他知道探索改变;他能够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更加准确有效;更合具体要求、更富人文关怀;他有激情;好进取;不彷徨;也不犹豫;他知道什么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他明白什么是对学生真正有益的;他更清楚自己对教师这一职业和教师这一事业的理解..一个有思想的老师;还会在行走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反思后再行走;行走后再反思..在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活动中;突破创新;成就自己的教学风格..教育需要用心;用心的教育能给每个学生以深深的心灵的震撼;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而持久的;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心”也是对教材、教法、教学理念的用心:用心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比如;今天这堂课体现了什么样的教学理念自己在教学中出现了哪些教学灵感与顿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障碍和“闪光点” 这堂课最大的成功之处和失败之处在哪里这堂课今后在备课和教学时应在哪些地方作改进和创新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成功之处”、“教学机智”、“学生见解”、“再教设计”等与失“败笔之处”等;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写出“反思日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就会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历史发展到了今天;我们的孩子需要魅力教师;我们的时代需要魅力教师;我们的民族更需要魅力教师;二十一世纪就要做有“明确目标志向”、有“炽热工作感情” 、有“高尚师德修养” 、有“精深专业素养” 、有“深厚思想底蕴” 、有“独特细腻匠心” 的魅力教师就让我们每一个教师潜心“修炼”;提升我们的魅力指数;争做魅力教师;享受魅力教育吧。

自主发展方面包含的核心素养

自主发展方面包含的核心素养

自主发展方面包含的核心素养自主发展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培养个人的核心素养。

那么,什么是自主发展的核心素养呢?首先,自主发展需要个人具备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我们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和目标,以便能有条不紊地规划自己的发展路径。

同时,我们还需要学会自我管理,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提高效率。

其次,自主发展需要具备学习和探索的能力。

当我们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后,要努力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对于知识的掌握,我们要具备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不仅仅满足于表面的知识掌握,而是要能够深入思考和独立思考。

此外,我们还要培养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勇于尝试和探索未知领域,不断开拓新的知识和经验。

再次,自主发展需要具备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各种问题和抉择。

一个有自主发展能力的人,应当能够清晰地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我们需要培养逻辑思维和判断力,学会权衡利弊,做出明智的决策。

同时,我们还要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成长和进步。

最后,自主发展需要具备自信和坚持的品质。

事实上,自主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会遇到各种阻碍和困难。

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拥有自信和坚持的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不轻易放弃。

同时,我们还要积极主动地寻求帮助和支持,与他人合作,共同成长。

总而言之,自主发展是一个需要全面素养的过程。

我们需要培养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具备学习和探索能力,拥有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以及自信和坚持的品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自主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自信而有成效。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主发展中不断成长,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与目标确立实践—

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与目标确立实践—

———基于对《义务教务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解读文|何月丰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版新课标》)与之前两个版本的课程标准相比,有诸多变化,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也是最大的变化,便是正式将义务教育段的数学核心素养(以下简称“核心素养”)写进课程标准之中。

在《2022版新课标》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三个部分中,“核心素养”一词共出现了21次之多,可谓《2022版新课标》的标志性修订。

据了解,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的这么多年中,一线教师对其的熟悉度并不是很高。

造成广大教师对其不熟悉的最大原因,便是其给人一种“很难理解”的感觉,如最初提出时的“一体三面六核十八条指标”,对于一线教师来讲是比较抽象的。

记得我当时想要读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查阅了大量资料,结果发现很多专家的说法也不一致,甚至有种越读越模糊的感觉。

可以想见,倘若理解都有困难,实践就更难了。

但是,在学习了《2022版新课标》对核心素养内涵的解读,特别是学习了“课程内容”之后,我发现核心素养其实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很难理解”,我甚至发现,关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其实就经常性地发生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之中。

这一次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源于以下三方面的读后感受:首先,核心素养给人感觉很亲切。

《2022版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对核心素养内涵的解读,明确指出小学阶段核心素养的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当我看到核心素养原来是这样的表现时,一种亲切感顿时扑面而来。

因为这些词中除了“量感”之外都不是因这次的核心素养而“诞生”,而是早就存在于课程标准之中。

例如其中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数据意识、应用意识、推理能力,在2001年版和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中都有提及,只不过那时称为“关键词”或“核心内容”。

理解语文核心素养的要义与教学实施策略

理解语文核心素养的要义与教学实施策略

理解语文核心素养的要义与教学实施策略核心素养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实施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教师首先要准确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厘清其构成要素和内在关系,这是教学实施的逻辑起点;再依据教学实施过程,从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等方面思考实施策略。

一、理解核心素养内涵的要义1. 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这是对学生通过语文课程学习应获得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具体化,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

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存在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分解开来解释是为了方便理解,但不意味着可以一个个单独施行或分别实现。

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和呈现课程内容时,应综合表述,要避免一项项简单对应,避免在教学中出现类似于把“三维目标”变成三个目标的现象。

2. 坚持“语言运用”为本“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

”语言运用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与其他三个方面不可等量齐观。

在四个方面中,只有语言运用是语文课程的专责,其他三个方面则是各门课程均需关注的内容。

温儒敏教授提出“以一带三”的建议:“一”是语言运用,“三”是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

语文教学须以“语言运用”为本,通过语言运用的教学,把其他三个方面“带”进来,彼此融为一体,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不断的语言实践中得到提升。

笔者以图1表示这四个方面的关系,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背离语文课程性质、丢失语文课程特点的情况。

四年级数学上册核心素养

四年级数学上册核心素养

四年级数学上册核心素养一、数与代数。

1. 大数的认识。

- 数感培养。

- 能够理解数的意义,准确读写大数。

例如,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像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等。

- 能对大数进行大小比较。

如比较560000和506000的大小,先看数位是否相同,都是六位数,再从最高位比起,560000的最高位是5,下一位是6,而506000最高位是5,下一位是0,所以560000 > 506000。

- 符号意识。

- 会用“=”“>”“<”等符号表示数之间的关系。

在解决大数比较问题时,准确使用这些符号。

- 运算能力。

- 在进行大数的四则运算时,能按照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例如计算350000+480000 = 830000,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相加。

2. 三位数乘两位数。

- 运算能力。

-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如计算123×45,先用45的个位数字5去乘123,得615,再用45的十位数字4去乘123,得4920,最后将两次的积相加,得到5535。

- 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对于25×32×125,可以将32拆分成4×8,然后利用乘法结合律,(25×4)×(8×125)=100×1000 = 100000。

- 数学思考。

- 能理解乘法运算中积的变化规律。

例如,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如果12×3 = 36,那么12×30 = 360(3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

3.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 运算能力。

- 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例如,计算196÷28时,把28看作30来试商,商6,28×6 = 168,196 - 168 = 28,余数等于除数,说明商小了,改商7。

学生六大核心素养18个要点的内涵

学生六大核心素养18个要点的内涵

学生六大核心素养18个要点的内涵一、人文底蕴1、人文积淀重点是: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2、人文情怀重点是: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3、审美情趣重点是: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二、科学精神1、理性思维重点是: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

2、批判质疑重点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3、勇于探究重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

三、学会学习1、乐学善学重点是: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

2、勤于反思重点是: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3、信息意识重点是: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

四、健康生活1、珍爱生命重点是: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2、健全人格重点是: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3、自我管理重点是: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内涵解读和内容透析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内涵解读和内容透析

2023年9月下半月㊀课标解读㊀㊀㊀㊀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内涵解读与内容透析◉杭州市临安区锦城第四初级中学㊀张娟萍㊀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在 前言 中指出 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㊁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里的 核心素养 一词在«课标(2022年版)»中被提及90余次.核心素养是以课程内容为载体形成的,并在反复学习中得到提升.1对中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再认识1.1素养 核心素养素养一词,最初在汉语体系里代表一种高等级的教养,如«汉书 李寻传»中的 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意思是说:马匹没有得到足够的营养,就没有力气在路上奔驰;人没有足够的能力,就没办法使国家强盛.一个人的素养是由多种基本因素构成的,在这些构成因素中,有些因素处于关键地位,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于是有了 核心素养 的提法.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2014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在大家对核心素养的探索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成果,探索出落实核心素养的一些有效途径,推动了基础教育的发展.1.2数学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对于数学教育来说,我们关注的是数学素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在 前言 中提出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这是第一次在课标中出现 数学素养 的提法.«课标(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了 数感㊁符号意识㊁空间观念㊁几何直观㊁数据分析观念㊁运算能力㊁推理能力㊁模型思想㊁应用意识㊁创新意识 ,这 十大概念 成为数学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教材的 主线 .随之,国内出现了关于数学素养内涵的争论,可谓 众说纷纭 各抒己见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数学素养内涵的认识逐步明朗化,普遍认为 数学素养是个体㊁数学㊁社会生活三者的综合体 .由 数学素养 到 数学核心素养 是自然的升级㊁进阶,在高中课标中提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 数学抽象㊁数学推理㊁数学建模㊁直观想象㊁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 后,出现了 六大核心素养 的提法.«课标(2022年版)»在课程 总目标 中提出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逐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的核心素养目标,从而在义务教育阶段正式出现了 数学核心素养 的概念,它是由«课标(2011年版)»中 十大概念 升级㊁发展而来的.«课标(2022年版)»的解读认为, 三会 的核心素养目标让小学数学㊁初中数学㊁高中数学实现了贯通,体现了基础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的一致性要求和阶段性特征. 三会 处于目标体系的 顶层 . 三会 在三个阶段(小学㊁初中㊁高中)的主要表现如表1所示.表1㊀ 三会 在各阶段的主要表现核心素养各阶段主要表现小学初中高中跨学科表现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数感量感符号意识抽象能力数学抽象几何直观空间观念几何直观空间观念直观想象创新意识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运算能力运算能力数学运算推理意识推理能力逻辑推理数据意识数据观念数据分析模型意识模型观念数学建模应用意识㊀㊀从表1可以看出,小学数学㊁初中数学㊁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具体表现在 称谓 和数量不同,但都包含跨学科的 应用意识 与 创新意识 ,其顶层目标都是 三会 .9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课标解读2023年9月下半月㊀㊀㊀图1在表述各阶段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中,有 意识 观念 能力 之分. 意识 观念能力 三个概念的意义不同,而且是有层次的:意识处于最底层,中间层次是观念,最高层次的是能力,可以用图1形象㊁直观地表示.数学意识是指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自觉地从数学的角度观察问题㊁分析问题,并利用数学的知识㊁方法解释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习惯;数学观念是指运用数学的观点㊁方法去观察㊁认识问题的自觉意识和思维方式;数学能力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它是与数学活动相适应,保证数学活动顺利完成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小学阶段主要是形成初步的 数学意识 ,初中阶段在此基础上将形成明确的 数学观念 进而发展为数学能力 ,可见数学核心素养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是一致的.2初中阶段课程内容分析«课标(2022年版)»对于 课程内容 是分四个领域,按照 领域 主题 具体内容 三个层次进行详细呈现的. 领域 和 主题 两个层次是由内容接近的 内容群 组成的,主题下才是具体内容.如初中学段共分8个主题,主题下共有157条具体课程内容,整体结构如图2所示.图2㊀初中学段课程内容结构课程内容 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载体 ,«课标(2022年版)»把三个领域下8个主题的内容整合成具有逻辑联系的知识结构,学生只有达到这157条课程内容的具体要求,才能有效开展 综合与实践 活动,也才能为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相互关联的㊁逻辑优化的知识结构基础.2.1数与代数2.1.1主要内容数与代数 领域包含三个主题,共49条具体课程内容.(1)数与式22条:包括有理数㊁实数㊁代数式(整式与分式)的概念及相关的计算.(2)方程与不等式11条:包括方程(组)的基本概念㊁一元一次方程(组)㊁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其应用;不等关系,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应用.(3)函数16条:包括函数基本概念的意义,一次函数㊁二次函数㊁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以及解析式的求法.2.1.2内容主线学生对数的认识,拓展到整数㊁有理数㊁无理数,数量关系从代数式拓展到方程与不等式㊁函数关系.对应的运算从整数㊁小数㊁分数的四则运算拓展到有理数的运算㊁乘方和开方运算等,从数的运算拓展到代数式的运算,直至拓展到方程和不等式的求解.在这种知识进阶过程中,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虽然仍是数学抽象和运算能力,但是思维层次发生了质 的飞跃,即由小学阶段的 意识 上升为初中阶段的 观念 层面了,根据图1上升了一个台阶.2.1.3素养体现由具体的量抽象到数,由数抽象到字母再到代数式.当字母表示未知数时,代数的学习内容拓展到方程和不等式;当字母表示变量时,代数的学习内容就拓展到了函数.或者反过来思考,函数由已经学过的什么内容发展而来,它有哪些特殊情况,由特殊情况可以得到哪些规律,这些规律能否一般化,等等.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能促进学生思考研究一个代数对象的基本路径,在已有基础上,让知识生成㊁生长,形成知识体系,就是知识的整体架构.学生在学习和形成这个结构的过程中,要把握数学学习该 研究什么 如何研究 研究结果如何表达 与相关知识有何联系 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用本单元知识解决问题的基本类型和方法 ,进而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2.2图形与几何2.2.1主要内容图形与几何 领域包含三个主题92条具体内容.(1)图形的性质59条:本主题涵盖了初中平面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包括探索㊁研究对平面基本图形(点㊁线㊁面㊁角㊁相交线㊁平行线㊁三角形㊁四边形㊁圆)的认识,图形的性质㊁分类和度量,认识简单的几何体.它们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的重要载体.(2)图形的变化25条:包括图形的轴对称㊁平移㊁旋转㊁中心对称㊁相似和投影.图形的轴对称㊁旋转㊁平移等运动变化,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其性质和大小,由此进一步探索线段㊁角㊁等腰三角形㊁平行四边形㊁矩形㊁菱形㊁正多边形㊁圆的一些基本性质,并给出严格的数学证明.01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023年9月下半月㊀课标解读㊀㊀㊀㊀(3)图形与坐标8条:包括坐标与图形位置和坐标与图形运动,确定物体位置的基本要素,直角坐标系,图形变换的坐标表示等.这三个主题进一步从逻辑证明㊁运动变化㊁量化分析三个方面研究点㊁线㊁面㊁体㊁角㊁三角形㊁平面多边形和圆等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和相互关系.2.2.2内容主线从纵向上看,图形与几何知识是按 图形的性质 图形的变化 图形与坐标 三条主线展开的.其中,图形的性质涵盖了初中平面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包括图形的认识与证明;图形的变化包含合同变换(图形的轴对称㊁平移㊁旋转㊁相似)和仿射变换(投影),主要研究图形的各种运动,探讨运动过程中的不变性质和不变的量,这是研究图形几何性质的本质问题;图形与坐标主要研究坐标与图形的位置㊁坐标与图形的运动,以及用坐标刻画图形的轴对称㊁平移㊁位似变换等.学生学习这一主线内容,能进一步感悟数与形是紧密联系㊁相互融合的.从横向上看,这部分内容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㊁几何直观㊁推理能力为核心展开的.理解主线的两个角度:(1)图形的角度 从图形性质到各种变换;(2)能力的角度 从合情推理到演绎推理.2.2.3素养体现研究一个图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定义㊁表示(有文字表示㊁图形表示㊁符号表示)㊁画法㊁组成元素分解㊁性质㊁判定㊁特殊化图形㊁图形关系㊁应用等.通过对一个图形的研究路径和方法的把握,进一步探索其他图形.初中阶段研究几何图形的线索是:一条线(直线㊁射线㊁线段)㊁二条线(平行㊁相交)㊁三条线(三角形)㊁四条线(四边形)㊁曲线(圆).逻辑推理是几何的本质.小学是直观推理,基于表象,而初中对图形有明确的定义,所以初中对于图形性质的学习要回到如何定义图形,怎么想到的,追根问题的原本.通过实验探究㊁直观发现㊁推理论证研究图形性质,同时掌握图形探究的一般套路:背景 概念 性质 联系 应用;由一般图形到特殊图形的定性㊁定量研究.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得到探究图形变化的一般方法,即寻找变化中的规律㊁变化中的不变性,其基本的就是距离㊁角度的不变性.学生在追究内容所反映的思想㊁方法的过程中形成素养.2.3统计与概率2.3.1主要内容统计与概率 领域分为 抽样与数据分析 随机事件的概率 两个主题,共13条内容.抽样与数据分析11条:强调数据收集与分析的方法,侧重对数据进行推断性分析.随机事件的概率2条:定量研究随机事件的概率.2.3.2内容主线(1)抽样与与分析:经历 收集数据 整理数据 描述数据 分析数据 的全过程.(2)随机事件概率:通过列表㊁画树状图等方法列出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指定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从而了解并获得事件的概率.2.3.3素养体现收集数据(调查) 整理数据(统计表㊁频数分布表) 描述数据(直方图㊁扇形图㊁折线图) 分析数据特征(集中趋势㊁离散程度) 用样本来估计总体.概率的线索:事件的可能性 事件发生的概率 概率的求法,包括树状图(列表)分析㊁mn计算㊁大量重复实验的频率估计.学生开始理解现实生活中的随机现象,知道事物的发生规律是可以认知的,需要对事物发生过程进行多次观察或实验获得数据 对数据进行整理㊁分析 发现规律 用平均数和方差刻画随机现象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知道概率是对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在知识进阶过程中,核心素养从数据意识发展为数据观念.2.4综合与实践综合与实践也可以理解为 数学探究 和 数学建模或数学实际应用 . 数学探究 就是综合运用所学习的数学思想㊁方法㊁知识㊁技能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数学建模 就是综合运用所学习的数学思想㊁方法㊁知识㊁技能解决一些生活和社会中的问题. 数学建模或数学实际应用 是学生学习发展中的新事物,是数学 综合与实践 的重要组织部分.综合与实践 活动的两个要素:一是 问题 ;二是 综合 .其关键是设计能启发学生进行思考㊁引导学生经历观察㊁实验㊁猜测㊁计算㊁推理㊁验证等数学活动的 问题串 .活动流程为根据任务提出问题,并依次按照 聚焦问题 规划方案 数学活动 探究过程 成果分析 表现评估 的程序跟进.教师在明确了«课标(2022年版)»界定的初中课程内容,并且明确了课程内容所能形成的核心素养后,更加艰巨的任务便是如何以这些课程内容为 载体 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是数学教育教学的主方向,也是数学教育教学的目标.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一直在路上,有关培养核心素养的途径与策略我们将另外探讨.Z11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当代学生应具备哪些核心素养

当代学生应具备哪些核心素养

当代学生应具备哪些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身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1.在目标上,核心素养的概念指向的是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的回答。

2.在性质上,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共同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

3.在内容上,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4.在功能上,核心素养同时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素养”一词的功能超出了“职业”和“学校”的范畴,核心素养的获得可以使学生升学或更好地进行未来的工作,但是素养的功能不仅仅包括升学和就业,素养的获得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发展成为更为健全的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能够达到促进社会良好运行的目的。

因此,核心素养同时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素养。

5.在培养上,核心素养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综合后天环境的影响而获得的,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

经合组织、欧盟等把教育过程中的素养界定为通过学习而来,即使某些素养存在先天潜能的发展,这些素养也必须是可教、可学的,需要通过有意识的教育过程进行培养,经过学生的学习积累获得。

因此,核心素养主要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可以通过各教育阶段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加以培养。

培养的过程侧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我体验,更多地依靠学生自身在实践中的摸索、积累和体悟,是个体认知与元认知建构的过程,是在外界引导下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升华的过程。

6.在评估上,核心素养需结合定性与定量的测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教师十八项核心素养

教师十八项核心素养

教师十八项核心素养在新的世纪,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当老师,有如何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有魅力的老师,这似乎是一个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的话题。

但人人能谈,未必人人能谈出门道来;能谈出门道来,未必能切近实际。

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的事业,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教育植根于爱。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不仅是一名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更多的是倾注了我们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

因为有爱,我们才会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有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和学生贴心;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乐趣。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

”这样才能与学生沟通,才能理解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世界。

思想上的渴望,可以开阔求索的视野;思想上的飞翔,可以催动奋进的脚步;思想上的富有,可以孕育生命的奇迹时代在变迁,当我们经常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先问问自己:我们有没有在变?对教师来说,有这样一个说法:“三等教育教知识,二等教育教理论,一等教育教思想。

”而要教学生有思想,教师自己必须首先有思想;要教学生有个性,老师自己必须首先有个性。

正如李镇西先生所说:“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

让没有思想的老师去培养富有创造性素质的一代新人,无异于缘木求鱼。

”教师是行者,更是思想者。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他清楚自己是为什么而做,该怎样做。

他有主见,不盲目,更不盲从,他知道吸收,也知道鉴别,他知道选择,更知道拒绝;他有责任心,不对付,更不应付,他知道应该负责的,明白应该担待的,清楚将会面对的;他有使命感,不因循,更不保守,他知道探索改变,他能够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更加准确有效,更合具体要求、更富人文关怀;他有激情,好进取,不彷徨,也不犹豫,他知道什么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他明白什么是对学生真正有益的,他更清楚自己对教师这一职业和教师这一事业的理解。

21世纪孩子不得不具备的18条核心素养

21世纪孩子不得不具备的18条核心素养

21世纪孩子不得不具备的18条核心素养让孩子尽可能地多学东西,并不能解决教育的核心问题,6月,教育创新峰会(WISE)提出了《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报告》,当中用“素养”这个词代替了“技能”,其中也包括信息时代必不可少的网络素养,因为,素养涵盖了更是孩子今后能够适应生活、终身发展、推动社会所必需的核心内容。

那么到底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呢?一起来看看吧~文章选摘子《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报告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他们应该具备哪些素养?如何培养未来的公民,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21世纪的生活和工作?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与经济变革,全球许多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都在思考如何培养未来的公民,以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21世纪的工作与生活。

与“技能(Skills)”相比,“素养(Competencies)”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与本研究以及许多国际组织、国家或地区在相关教育目标中所表达的含义更加贴近。

同时,这些素养都是适应个人幸福生活、实现终身发展、融入并推动社会进步所必需的核心内容,因此我们使用“21世纪核心素养”一词。

报告研究了包括中国在内的24个经济体和5个国际组织,探讨了21世纪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提出的主要驱动因素和包含的核心要素,并提出了政策上的建议。

1未来公民所需的21世纪核心素养应该包括哪些方面?报告将29个素养框架的内容进行了拆分,归纳为18个素养条目,大体反映了全球范围内对未来公民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的基本判断和整体把握。

与其让孩子淹没在周末的补习班中,不如好好思考下如何让他们能具备这些素养?在这18项素养条目中,可以分为两类:•与某个特定内容领域密切相关,称之为领域素养:包括基础领域素养(6项)和新兴领域素养(3项);•其余9项超越特定领域的素养称之为通用素养,它们分别指向高阶认知(3项)、个人成长(2项)与社会性发展(4项)。

•可以发现其中:沟通与合作、创造性与问题解决、信息素养、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以及公民责任是最受重视的素养能力。

PPT演示文稿: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

PPT演示文稿: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什么

人文底蕴 科学精神
文化基础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 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 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 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 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 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 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 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 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 “对成人而言”——是指向成人社会,由数学在成人社会 中的表现所决定。 • “必备目标”——即必要条件,“代表应该达成的最低共 同要求,是每个个体不可或缺的素养”。
——看看下面的品格,是否应当必备… ?
• • • • • • ①能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水平上,理解和使用数学语言; ②知道课本中的数学与现实生活中的数学之间的联系; ③知道只有不断转换目标,数学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 ④知道如何进行必要的量化及把握量化的范围与精度; ⑤反思; …… ——用“必备性”衡量,上面提到的品格,显然一个都 不能少,其中每一条不仅是核心数学素养,而且是公民 的核心素养!
数学抽象
数学抽象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是形成理
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反映了数学的本质特
征,贯穿在数学的产生、发展、应用的过
程中。数学抽象使得数学成为高度概括、
表达准确、结论一般、有序多级的系统。
抽象(不是知识,不靠讲解靠感悟)
数是数量的抽象,数量是对现实生活中量的表达。 同时抽象出关系:数量关系的本质是多与少 数关系的本质是大与小。

核心素养与初中变革

核心素养与初中变革

核心素养与初中变革作者:黄先进来源:《教育家》 2018年第27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这既为初中变革指明了新的方向,亦对初中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核心素养要求初中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简称“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有三层含义,即:面向全体学生的初中教育;面向学生德智体美各个方面的初中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初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以育人为根本宗旨的初中教育。

这就需要初中教育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变革:目标与评价;课程与教学;素养与队伍;学习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全人教育”不是“全面教育”,而是要面向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面向德智体美等方面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初中变革策略梳理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到现在已经历了三次浪潮。

第一次是1999年,以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为标志;第二次是2001年,以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标志;第三次应该就是2016年,面向21世纪,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

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初中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需要初中教育从整体上进行变革。

初中教育,需要从以人为本走向以学为本。

初中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激励;是人的教育,是人对人的教育。

从初中教育的本质去把握和认识核心素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初中教育要“以人为本”。

具体指初中办学,要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依法治校依靠人人,坚持有教无类面向人人,坚持因材施教发展人人。

第二,初中教育要“以师为本”。

落实核心素养,初中教师是关键。

教师是初中变革最直接的力量,也是最大的变量。

第三,初中教育要“以生为本”。

因为学生是核心素养的载体,同时教师的优秀往往要通过学生的进步去体现和诠释,这也是教师工作最显著的特征。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内涵及注意之点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内涵及注意之点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内涵及注意之点发布时间:2021-05-07T06:30:54.907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10期作者:潘林巧[导读]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教育体系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在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精神。

特别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更是培养学生相关知识和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充分关注并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潘林巧浙江省温岭市第七中学 317500摘要: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教育体系对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在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精神。

特别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更是培养学生相关知识和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充分关注并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学研究引言: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相关道德与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科目,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在培养过程中,应当从学科的本质特征出发,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从道德与法治方面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引导提高学生的相关意识,培养核心素养。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初中阶段,学生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心理素质,学生们都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更快的融入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初中阶段的各科目教学,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发挥不同学科的功能。

而道德与法治学科,既注重帮助学生积累理论知识,学会一些人文观念和法律知识,让他们懂得生活的规则和社会的道理,同时又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注重升华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个人内涵。

在道德和法治两个层面上,对学生的行为和心理进行约束,从而帮助学生们明是非、辩对错,逐渐形成更加文明规范的行为习惯和言行举止,不断深入了解法律法规,培养学生们的公民意识,以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到社会之中,为将来的学习成长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