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表面处理之镀硬铬知识介绍ppt课件

合集下载

模具电镀硬铬工艺流程

模具电镀硬铬工艺流程

模具电镀工艺流程
第六步
电镀
将直流电流的正负极分别用导线连接到镀槽的阴、阳极上,当直流电通过两电极(即:两极间含金属离子的 电解液)时,电镀液中的阴、阳离子由于受到电场作用,发生有规则的移动,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 这种现象叫“电子迁移”。此时,金属离子在阴极上还原沉积成镀层的过程,这个过程叫电镀。
凹凸现象要尽可能修复后再电镀。
模具电镀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说明
模具电镀工艺流程
第一步
模具状态确认
目的:确认模具是否达到镀铬要求,发现并指出有缺陷部位进行修复,确保模具在电镀后 的完美状态,也可防止模具因较大缺陷出现运输返工现象。


拉痕




砂眼/针孔
压痕 焊缝
凸凹不平 拉伤
模具电镀工艺流程
R角 平面
方形加强筋
刀口
模具电镀工艺流程
第八步 品质检查/包装出厂
目的: 确保所电镀模具质量符合客户要求
铬层 厚度检测
包装 膜厚计
模具电镀工艺流程
模具电镀工艺流程
模具电镀前注意事项
❖ 焊缝及裂纹应适当控制,不可过大,否则影响电镀质量及 电镀后模具的使用寿命。
❖ 模具易损部件拆卸,尽可能的拆掉以下部件:铜质导板、 导套、模具标示牌、气缸、塑料件等。
❖ 堆焊修复应选择含镍量不超过20%的焊条(焊丝)。 ❖ 模具加强筋及受力部位不允许有砂眼或针孔类不良出现,
第二步
脱脂/清洗
目的:去除模具表面上的油污
第三步
缺陷修复
目的:对模具需电镀面的缺陷部位进行堆焊修复
红丹粉测试检查
平板尺确认检查
肉眼观察确认

电镀知识ppt课件

电镀知识ppt课件

三、电镀工艺对塑件的要求
• 1、目前我们用来消费塑件的原料有两种,根本成 型条件见下表:
物料 ABS
烘干温度要 求
85℃-90℃
烘干时间 成型温度要求
2H
210℃ -230℃
PC25%+ 85℃-100℃ 4H ABS65%
230℃ -250℃
• 2、为了使塑料水份降低到0.1%,应按上表参数进 展烘干,假设原料没有烘干,注射出的制品将会产 生气泡、流纹,电镀完将是不良品。
六、塑件外型对电镀质量的影响
• 塑料零件的几何外形对电镀层的质量有很大影响,这 可从图2—1(a、b、c、d、e)中看出。

• 图2-1(a) V形槽
图2-1(b)尖角凹槽
• 图2—1(a、b)零件凹入部分太深,电镀时V形槽与凹 槽内电流度较小,且电解液不易对流,致使凹槽部位 无镀层或镀层很薄,镀铬时呵斥腐蚀或击穿。
• 11、流道设计不合理:流道构造设计不合理,制品无 法成型、制品缩水、由于冷料构成气泡等等。主流道 太长,浪费原料、注射压力损失大,难以注满。浇口 套未沉到位,产品流道孔洞难消除,电镀时,孔洞内 会浸渗药液,导致电镀不良。
• 12、配模配的不够严密:配模配的不好,将会导致 制品有很多毛边、难调模,需求大量人手修边。
图2-1 (d) 矛形尖凸出
• 图2-1(c、d)塑料零件的凸出部分有直角及锐角,这 样的外形,很难保证镀层均匀,易引起尖端电流密度
过大、镀层疏松,没有结合力。
• 图2-1(c’)将(c)改成微圆弧形 图2-1( d’)将(d)改 成弧形
• 图2-1(e)平面 图2-1(e’)将平面改成0.015/毫米 的圆凸形
形、顶断,边框断裂难以上电镀挂,单KEY断裂导 致漏镀。

电镀硬铬理论知识

电镀硬铬理论知识

电镀硬铬理论知识一、铬镀层的特性1、铬镀层的物理性能及化学性能铬镀层的颜色为略带浅蓝色的银白色。

铬镀层有良好的特性,例如,硬度高、耐热、耐酸、耐碱、耐硫化物、耐有机酸、顺磁、不变色;铬镀层的摩擦系数低,特别是干摩擦系数在所有金属中是最低的,因此,铬镀层具有很好的耐磨性;铬镀层及橡胶、胶木、塑料等非金属材料黏附力差。

因此,这类材料的模具采用电镀铬后容易脱模,且模具外表粗糙值越小,压制产品的亮度越高、越美观,模具使用寿命也可提高。

2、铬镀层的硬度和应力在正常镀铬工艺条件下,铬镀层硬度为HRC55~HRC65和HV750~HV1200。

电镀铬比由高温冶金法得到的金属铬硬度高得多,最硬的铬镀层可到达刚玉的硬度,比其他的现有电镀层硬度都高。

例如,它是铁、钴和镍硬度的2倍左右。

它的硬度比经过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硬化处理的钢以及经过热处理的合金构造钢的硬度都高。

电镀时的氢、外来离子的性质、内应力增加是铬镀层具有高硬度的主要因素。

材料抵抗硬物压入外表的能力叫做硬度。

在测定镀层硬度时,常使用维氏硬度计,可根据镀层厚度只要5~200gf的小压荷使压痕深度到达镀层厚度的1/7~1/10,在镀层断面上测定硬度时,可以针对镀层厚度选择适当的压荷,测度方法一样,测出的硬度误差较小。

加厚铬镀层如果大于100μm时可采用洛氏硬度计,在非工作面上进展测定铬镀层硬度。

这种方法测定时可以直接看出铬镀层的硬度,使用较方便。

在电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引起镀层晶体构造的变化,常会使镀层有伸长或缩短的趋势,但因镀层已被固定在基体上,促使镀层处于受力状态,这种作用于镀层单位面积的力称为内应力。

在镀铬过程中应力的产生,主要是电析应力。

铬镀层结合力很好,而在初期电析应力非常大,可以观察到2940Mpa以上的张应力,同时随着镀层的增厚并不会转变成压应力,但这些都不影响铬镀层的结合力。

所以铬镀层结合力差,主要是由于基体外表清洁工作没有做好,而电析应力不是导致结合力差的原因。

模具表面处理技术PPT课件

模具表面处理技术PPT课件

要点二
等离子喷涂技术
通过等离子喷涂将金属或非金属粉末熔融并喷射到模具表 面,形成均匀、致密的涂层,提高表面耐久性和抗腐蚀性 。
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智能监控系统
利用传感器和监测技术实时监测模具表面处理过程,实 现自动化控制和处理。
自动化处理设备
开发自动化表面处理设备,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处理效 率和一致性。
耐久性。
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提高产品精度和一致性
通过表面处理技术,可以改善模具表 面的粗糙度和形貌,减小产品尺寸和 形状的误差,提高产品的精度和一致 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表面处理技术,可以提高模具的 耐磨性和耐久性,减少维修和更换模 具的频率和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降低生产成本
04 模具表面处理技术的优势 与挑战
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增强模具表面硬度和耐磨 性
通过表面处理技术,可以在模具表面形成一 层高硬度的硬化层,从而提高模具的耐磨性 和抗疲劳性能,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降低摩擦系数
通过表面处理技术,可以在模具表面形成一 层低摩擦系数的涂层,减小模具与材料之间 的摩擦力,降低磨损和摩擦热,提高模具的
优化生产流程
通过表面处理技术,可以优化模具的 设计和制造流程,减少加工时间和成 本,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
一些表面处理技术可以降低模具的能 耗和资源消耗,例如离子注入和激光 熔覆等,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更新换代快
技术发展迅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模具 表面处理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新的技术和工艺不断涌现。
常用的五金模具表面处理技术包括喷涂、电镀和化学热处理等。这些技术可以提 高模具表面的硬度和耐久性,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

电镀硬铬理论知识

电镀硬铬理论知识

电镀硬铬理论知识一、铬镀层的特性1、铬镀层的物理性能及化学性能铬镀层的颜色为略带浅蓝色的银白色。

铬镀层有良好的特性,例如,硬度高、耐热、耐酸、耐碱、耐硫化物、耐有机酸、顺磁、不变色;铬镀层的摩擦系数低,特别是干摩擦系数在所有金属中是最低的,因此,铬镀层具有很好的耐磨性;铬镀层与橡胶、胶木、塑料等非金属材料黏附力差。

因此,这类材料的模具采用电镀铬后容易脱模,且模具表面粗糙值越小,压制产品的亮度越高、越美观,模具使用寿命也可提高。

2、铬镀层的硬度和应力在正常镀铬工艺条件下,铬镀层硬度为HRC55~HRC65和HV750~HV1200。

电镀铬比由高温冶金法得到的金属铬硬度高得多,最硬的铬镀层可达到刚玉的硬度,比其他的现有电镀层硬度都高。

例如,它是铁、钴和镍硬度的2倍左右。

它的硬度比经过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硬化处理的钢以及经过热处理的合金结构钢的硬度都高。

电镀时的氢、外来离子的性质、内应力增加是铬镀层具有高硬度的主要因素。

材料抵抗硬物压入表面的能力叫做硬度。

在测定镀层硬度时,常使用维氏硬度计,可根据镀层厚度只要5~200gf的小压荷使压痕深度达到镀层厚度的1/7~1/10,在镀层断面上测定硬度时,可以针对镀层厚度选择适当的压荷,测度方法相同,测出的硬度误差较小。

加厚铬镀层如果大于100μm时可采用洛氏硬度计,在非工作面上进行测定铬镀层硬度。

这种方法测定时可以直接看出铬镀层的硬度,使用较方便。

在电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引起镀层晶体结构的变化,常会使镀层有伸长或缩短的趋势,但因镀层已被固定在基体上,促使镀层处于受力状态,这种作用于镀层单位面积的力称为内应力。

在镀铬过程中应力的产生,主要是电析应力。

铬镀层结合力很好,而在初期电析应力非常大,可以观察到2940Mpa以上的张应力,同时随着镀层的增厚并不会转变成压应力,但这些都不影响铬镀层的结合力。

所以铬镀层结合力差,主要是由于基体表面清洁工作没有做好,而电析应力不是导致结合力差的原因。

镀硬铬工艺

镀硬铬工艺

镀硬铬工艺核心提示:镀硬铬是在各种基体表面镀一层较厚的铬镀层,它的厚度一般在20μm 以上,利用铬的特性提高零件的硬度、耐磨、耐温和耐蚀等性能。

一、工艺介绍镀硬铬是在各种基体表面镀一层较厚的铬镀层,它的厚度一般在20μm以上,利用铬的特性提高零件的硬度、耐磨、耐温和耐蚀等性能。

镀硬铬的工艺特点:1)阴极电流效率高达50%~65%,沉积速度很快; 2)镀层硬度高(900~1200 HV),呈均匀密集的网状裂纹,耐磨性能好; 3)镀液分散能力好,镀层厚度均匀,不易产生粗糙疱瘤现象,铬层外观青亮平滑;4)镀层与基体结合力强,前处理与传统工艺相似,操作比传统工艺容易;5)镀液中三价铬含量允许范围宽,通常不需要停产电解处理三价铬;6)镀液不含氟化物,不含稀土元素,工件无低电区的腐蚀。

硬铬的应用很广,如机械模具、汽缸活塞、量具、切削和拉拔工具等。

它的另一用途是用于修复磨损零件和切削过度的工件,使这些零件重复使用。

二、工艺流程检验——除油——水洗——反极——镀铬——水洗——检验三、工艺参数1铬酐(CrO3) 220~250g/l2硫酸根(SO42-) 2.2~2.5g/l3三价铬(Cr3+) 2~5g/l4镀液温度 50~55℃5阴极电流密度 30~60A/dm2四、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1、镀前检验镀件尺寸,机加工表面状况,根据镀层厚度准确计算电镀时间。

2、控制好镀液工作条件,勤观察,注意温度变化,液位变化,仔细操作,如实填写操作记录。

根据化验结果补加药水,校正电镀液。

3、镀后检查镀层质量、尺寸,清洗干净,丝牙、内孔等部位防锈保护。

工件打操作钢号,边角除毛刺。

4、如果酸液溅在皮肤上,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5、场地打扫干净,器具摆放整齐。

提前15分钟进行交接班。

镀铬工艺课件ppt

镀铬工艺课件ppt

(5) 黑铬 与其它上黑色镀层(如黑镍镀层)相比,有较高的
硬度,耐磨损及耐热性能好,而且有极好的消光性能。常用
于光学仪器、航空仪表等零件的镀覆。此外,黑铬镀层也可 用于装饰。
2021/3/10
9
根据镀铬溶液组成及性能不同,又可分为下列几类:
1)普通镀铬液 以硫酸根作催化剂的镀铬溶液。铬酐和硫酸 的比例一般控制在CrO3/H2SO4:100/1,铬酐浓度在150g/ L~450g/L之间变化。根据铬酐浓度的不同,可分成高浓度、 中等浓度和低浓度镀铬液。习惯上把CrO3 250g/L和H2SO4 2.5g/L的中等浓度镀液称之谓“标准镀铬液”。低浓度镀液 的电流效率较高,铬层的硬度也较高,但覆盖能力较差;高 浓度镀液稳定,导电性好,电镀时槽电压较低,覆盖能力较 稀溶液好,但电流效率较低;标准镀铬液的性能介于两者之 间。
2021/3/10
11
3)自动调节镀铬液 以硫酸锶和氟硅酸钾为催化剂的镀铬 液。在温度和铬酐浓度一定的镀液中,硫酸锶和氟硅酸钾
各自存在着沉淀溶解平衡,并分别有一溶度积常数Ksp。当 镀液中SO42-或SiF62-浓度过大时,其相应的离子浓度乘积 大于溶度 积常数 , 过量的SO42- 或SiF62- 便生成SrSO4或 K2SiF6沉淀而析出;当镀液中SO42-或SiF62-浓度不足时, 槽内的SrSO4或K2SiF6沉淀溶解,补充槽内的SO42-或SiF62 -离子,直至相应的离子浓度积等于其溶度积时为止。
镀铬工艺
2021/3/10
1
电镀铬及代铬镀层
电镀铬
概述
镀铬在电镀工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被列为三大镀 种之一。电镀铬属于单金属电镀,与其它单金属电镀相比,有 许多共同之处。但是,它又有一些其它单金属电镀所没有的特 点,故镀铬是电镀单金属中较为特殊的镀层。

电镀硬铬理论知识

电镀硬铬理论知识

电镀硬铬理论知识一、铬镀层的特性1、铬镀层的物理性能及化学性能铬镀层的颜色为略带浅蓝色的银白色。

铬镀层有良好的特性,例如,硬度高、耐热、耐酸、耐碱、耐硫化物、耐有机酸、顺磁、不变色;铬镀层的摩擦系数低,特别是干摩擦系数在所有金属中是最低的,因此,铬镀层具有很好的耐磨性;铬镀层与橡胶、胶木、塑料等非金属材料黏附力差。

因此,这类材料的模具采用电镀铬后容易脱模,且模具表面粗糙值越小,压制产品的亮度越高、越美观,模具使用寿命也可提高。

2、铬镀层的硬度和应力在正常镀铬工艺条件下,铬镀层硬度为HRC55~HRC65和HV750~HV1200。

电镀铬比由高温冶金法得到的金属铬硬度高得多,最硬的铬镀层可达到刚玉的硬度,比其他的现有电镀层硬度都高。

例如,它是铁、钴和镍硬度的2倍左右。

它的硬度比经过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硬化处理的钢以及经过热处理的合金结构钢的硬度都高。

电镀时的氢、外来离子的性质、内应力增加是铬镀层具有高硬度的主要因素。

材料抵抗硬物压入表面的能力叫做硬度。

在测定镀层硬度时,常使用维氏硬度计,可根据镀层厚度只要5~200gf的小压荷使压痕深度达到镀层厚度的1/7~1/10,在镀层断面上测定硬度时,可以针对镀层厚度选择适当的压荷,测度方法相同,测出的硬度误差较小。

加厚铬镀层如果大于100μm时可采用洛氏硬度计,在非工作面上进行测定铬镀层硬度。

这种方法测定时可以直接看出铬镀层的硬度,使用较方便。

在电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引起镀层晶体结构的变化,常会使镀层有伸长或缩短的趋势,但因镀层已被固定在基体上,促使镀层处于受力状态,这种作用于镀层单位面积的力称为内应力。

在镀铬过程中应力的产生,主要是电析应力。

铬镀层结合力很好,而在初期电析应力非常大,可以观察到2940Mpa以上的张应力,同时随着镀层的增厚并不会转变成压应力,但这些都不影响铬镀层的结合力。

所以铬镀层结合力差,主要是由于基体表面清洁工作没有做好,而电析应力不是导致结合力差的原因。

模具表面处理之镀硬铬知识介绍(共26张PPT)

模具表面处理之镀硬铬知识介绍(共26张PPT)

2.3 三价铬。其作用主要是在工件外表形成一层胶体膜,与硫酸根的作用正好相反,提高极化度。含 量一般控制在2~4g/L,含量低时镀液呈棕红色,分散能力下降,镀层光泽性不好,同时镀后工件的水 洗性也不好;含量偏高时溶液呈棕黑色槽电压升高光亮区变窄甚至镀层发暗。其含量如果大于10g/L须 用小阴极大阳极电解的方法进行调整。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用国内生产的铬酸酐新配的槽液,如果没有 特殊要求,可不必为增加三价铬而进行专门的电解处理。
3、用清水清洗,清洗完毕后,检查模具外表是否有外表缺陷,如存在焊接缝隙和焊接不平整面,需重新进行补焊、打磨抛光后再次清洗。
铬层车在、大气缝中很纫稳定机,、能长钟期保表持、其光仪泽,器在碱仪、表硝酸、、硫日化用物、五碳酸金盐以等及零有机部酸等件腐,蚀介特质中点也是非常既稳定能,但保可持溶于产盐酸品等外氢卤表酸和热的
镀铬处理对模具的提升
1.提高模具外表硬度〔可达HRC60-75〕、耐磨性、耐腐性和抗高温氧化性能; 2.减少由于粉尘、颗粒引起的斑点不良; 3.提高模具外表抗摩擦能力,防止拉毛刮伤等问题产生;
4.经过镀硬铬处理的模具可到达甚至超过硬质合金的性能指标,不仅大幅度降 低材料本钱,而且可以简化模具制造加工工艺和热处理工艺,降低生产本钱; 5.模具维修简单化,从而降低了维修工时;
浓硫酸中。
3假.设的提N高G光,模模具亮具外和继表续抗美调摩整擦观直能,至力O,又K防为止可止拉〕以毛刮提伤等高问防题产锈生;性能。这类铬层的厚度一般为0.25µm~1µm。
首先要确认发生的部位。 这类铬层的厚度根据需要而变,从1µm到几个mm。 这类铬层的厚度一般为0. 简易过程说明: 5、模具上防黄油防止运输过程潮湿生锈。 一般硬铬镀层硬度是随厚度提高而提高的,硬度的最高值在0. 在低温高电流密度区,铬镀层呈灰暗色或烧焦,这种镀层具有网状裂纹、硬度大、脆性大; 2.减少由于粉尘、颗粒引起的斑点不良; 含量一般控制在2~4g/L,含量低时镀液呈棕红色,分散能力下降,镀层光泽性不好,同时镀后工件的水洗性也不好;

电镀硬铬理论知识

电镀硬铬理论知识

电镀硬铬理论知识一、铬镀层的特性1、铬镀层的物理性能及化学性能铬镀层的颜色为略带浅蓝色的银白色。

铬镀层有良好的特性,例如,硬度高、耐热、耐酸、耐碱、耐硫化物、耐有机酸、顺磁、不变色;铬镀层的摩擦系数低,特别是干摩擦系数在所有金属中是最低的,因此,铬镀层具有很好的耐磨性;铬镀层与橡胶、胶木、塑料等非金属材料黏附力差。

因此,这类材料的模具采用电镀铬后容易脱模,且模具表面粗糙值越小,压制产品的亮度越高、越美观,模具使用寿命也可提高。

2、铬镀层的硬度和应力在正常镀铬工艺条件下,铬镀层硬度为HRC55~HRC65和HV750~HV1200。

电镀铬比由高温冶金法得到的金属铬硬度高得多,最硬的铬镀层可达到刚玉的硬度,比其他的现有电镀层硬度都高。

例如,它是铁、钴和镍硬度的2倍左右。

它的硬度比经过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硬化处理的钢以及经过热处理的合金结构钢的硬度都高。

电镀时的氢、外来离子的性质、内应力增加是铬镀层具有高硬度的主要因素。

材料抵抗硬物压入表面的能力叫做硬度。

在测定镀层硬度时,常使用维氏硬度计,可根据镀层厚度只要5~200gf的小压荷使压痕深度达到镀层厚度的1/7~1/10,在镀层断面上测定硬度时,可以针对镀层厚度选择适当的压荷,测度方法相同,测出的硬度误差较小。

加厚铬镀层如果大于100μm时可采用洛氏硬度计,在非工作面上进行测定铬镀层硬度。

这种方法测定时可以直接看出铬镀层的硬度,使用较方便。

在电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引起镀层晶体结构的变化,常会使镀层有伸长或缩短的趋势,但因镀层已被固定在基体上,促使镀层处于受力状态,这种作用于镀层单位面积的力称为内应力。

在镀铬过程中应力的产生,主要是电析应力。

铬镀层结合力很好,而在初期电析应力非常大,可以观察到2940Mpa以上的张应力,同时随着镀层的增厚并不会转变成压应力,但这些都不影响铬镀层的结合力。

所以铬镀层结合力差,主要是由于基体表面清洁工作没有做好,而电析应力不是导致结合力差的原因。

镀铬知识培训课件

镀铬知识培训课件

镀铬知识培训课件1.1. 铬的性质(1) 色泽: 银白色,略带蓝色。

(2) 原子量: 51.996 。

(3) 比重: 7.2。

(4) 熔点: 1900 。

C(5) 硬度: 800~10OOHB 。

(6) 标准电位: 为一0.71 伏特。

(7) 在潮湿大气中很安定,能长久保持颜色。

(8) 硝酸,硫化物,碳酸塭及有机酸中很安定。

(9) 易溶於塭酸及热浓硫酸。

(10)苛性钠溶液中铬阳极易溶解。

(11)铬镀层耐热性佳,在480"C以下不变色,50O ℃以上才开始氧化,700"C则硬度下降。

(12)铬镀层优点为硬度高、耐磨性好、光反射性强。

(13)铬镀层缺点为太硬易脆、易脱落。

(14)铬的电位比铁负,钢铁镀铬是属於阳极性保护镀层,而铬本身於大气中易形成极薄的钝态膜,所以耐腐蚀。

(15)铬镀层具多孔性,所以对钢铁腐蚀性不很理想,所以一般先镀铜,再镀镍最後再镀一层铬才能达到防腐蚀及装饰的目的(16)铬镀层广泛应用在提高零件之耐腐蚀性、耐磨性、尺寸修补、反射光,及装饰等用途.1.2 铬电镀之种类1.传统式铬酸镀铬。

2.催化物铬酸镀铬。

3.自动催化铬酸镀铬。

5.熙色铬箪镀。

1.滚桶镀铬‥7.多孔铬电镀‥8.微裂铬电镀‥9.无裂铬电镀6.3 镀铬之特性(1)须严格控制浴温、电流密度、极距等操作条件(2)均一性差,对复杂形状镀件需适当处理。

(3)电流效率很低,须较大电流密度。

(4)阳极采用不溶解性阳极,铬须用铬酸补充。

(5)电镀过程中不许中断(6)形状不同镀件不宜同槽处理,须用不同的挂具‥(7)镀件预热与浴温一致,附着性才会好。

(8)镀件要彻底活化,要带电入槽,附着性才艮好‥(9)需用冲击电流(大於正常50-100% ) 在开始电镀较复杂形状镀件约2-3分钟而後慢慢降至正常电流密度范围内。

6.4 镀铬之影响因素(l) CrO3浓度与导电度关系(2) 温度兴导电度之关系(3) CrO3浓度与电流效率之关系(4) 硫酸浓度之影响浓度低时,低电流密度下电流效率高,反之电流效率低‥(5) 三价铬的影响1. 三价铬很少时,沈积速率减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镀硬铬钛泵(耐腐蚀)
镀硬铬电视模具
5
硬质铬电镀原理
电镀是指通过电化学方法在固体表面上沉积一层金属或合金的 过程,本质是电解池原理(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所谓硬质铬电 镀,是按照JIS标准硬度在HV750(HRC60)以上,膜厚在5um以上。几 乎所有的模具素材均可以进行电镀。电镀过程中,电解液为铬酸溶 液,待镀物件为阴极,电镀的析出过程如下:用特定的电压和电流 密度在阳极上进行氧化反应,同时产生氧气体,在阴极上起还原反 应,产生氢气,从而析出铬并附着于待镀物件上。
(2)硬度及电泳液温度:对比各种热处理形式,情况如下页表l所示。通 过比较,我们发现,对于车身上的大件如侧围、翼子板等大型模具的凸凹模 本体,因其模具型腔大型面复杂且壁厚不一致,受热后容易发生热变形,镀 Cr处理温度一般在50~70℃,属低温处理,处理后模具不会产生变形,其表 面硬度一般可控制在HRC65以上,高于拉延所需的硬度要求。
(7) 镀铬处理适用材料:有一定含碳量的各种钢材,硬质合金 都可以形成镀铬层,如HT300、SKD 11、DC53、Crl2、Crl 2MoV/ MoCr和GGG70L等。
9
1、镀层厚度。主要根据板件厚度和需求的硬度值来决定。一般硬铬镀层硬度是随 厚度提高而提高的,硬度的最高值在0.2㎜左右。对于汽车覆盖件的模具,镀层厚 度一般在5-20um之间。
6
(1)铬的性质:铬是一种微带天蓝色的银白色金属,电极电位为负,但它 有很强的钝化性能,在大气中很快钝化,显示出具有贵金属的性质,所以钢 铁零件镀铬层是阴极镀层。铬层在大气中很稳定,能长期保持其光泽,在碱、 硝酸、硫化物、碳酸盐以及有机酸等腐蚀介质中也非常稳定,但可溶于盐酸 等氢卤酸和热的浓硫酸中。铬层硬度高(HV900~110kg/mm2)、耐磨性好、反 光能力强以及有较好的耐热性,在500℃以下光泽和硬度均无明显变化,温度 大于500℃开始氧化变色,大于700℃时才开始变软。
2.2 硫酸。 镀铬溶液中最主要的主要添加剂,其含量应为CrO3的1%,生产时铬酸 酐与硫酸根的比例可控制在(80~120):1。当比例小于100∶1时,镀层的光亮度 虽然能够提高,但镀液的分散能力及电流效率会降低,严重时工件凹陷部位难以沉 积上镀层并且镀层有发花现象。同时镀液中的Cr3+含量上升;当比例大于此值时镀 层颜色发灰,也较为粗糙,同时光泽性差。
(5)极高的耐腐蚀性能:铬的电位比铁负,钢铁镀铬是属于阳 极性保护镀层,而铬本身干大气中易形成极薄的钝态膜,在潮湿大 气中也很安定,能长久保持颜色,在碱、硝酸、硫化物、碳酸盐及 有机酸和大多数气体中也很稳定,所以耐腐蚀性好。
(6)可反复处理:已经做过电镀处理的模具,因长期使用时模具 的磨损,在铬层脱落前可重复多次电镀,重复电镀不破坏模具本身, 只是增加剥离原电镀层所产生的费用,1t以下的剥离费用是500元左 右,1~20t的剥离费用是6000元左右镀硬铬(耐磨铬) 铬层具有高的硬度和低的摩擦系数,机械零 部件镀硬铬后可以提高其抗磨损能力,延长使用寿命。硬铬可用于切削及 拉拔工具,各种材料的模具、轴承、轴、量规、齿轮等,还可用于修复磨 损零件的尺寸。这类铬层的厚度根据需要而变,从1µm到几个mm。
以上两种镀铬技术是目前最应用最广泛的镀铬技术。此外还有镀乳白 铬,松孔镀铬,镀黑铬等镀铬技术。用户根据其目的来判断要镀那种铬。
10
2.3 三价铬。其作用主要是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胶体膜,与硫酸根的作用正好 相反,提高极化度。含量一般控制在2~4g/L,含量低时镀液呈棕红色,分散能 力下降,镀层光泽性不好,同时镀后工件的水洗性也不好;含量偏高时溶液呈 棕黑色槽电压升高光亮区变窄甚至镀层发暗。其含量如果大于10g/L须用小阴极 大阳极电解的方法进行调整。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用国内生产的铬酸酐新配的槽 液,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可不必为增加三价铬而进行专门的电解处理。
3
镀铬技术的分类及应用
走进镀铬技术:镀铬可按其工艺及溶液不同来分类,所得到的铬层可应用 于不同的场合。
(1) 防护装饰性镀铬 利用铬镀层的钝化能力、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 反射能力,铬层与铜、镍及铜锡合金等组成防护装饰性体系,广泛用于汽 车、自行车、缝纫机、钟表、仪器仪表、日用五金等零部件,特点是既能 保持产品表面的光亮和美观,又可以提高防锈性能。这类铬层的厚度一般 为0.25µm~1µm。
表面处理之镀硬铬知识介绍
1
目录
一、引言:镀铬技术的分类及应用 二、镀硬铬原理和主要性能特点 三、镀铬过程介绍和质量影响因素 四、镀铬前后注意事项以及模具的保养 五、M1模具项目实例
2
在高速、高压冲压作业过程中,模具和制件会产生巨大的摩擦, 由于铁和铁的巨大摩擦,模具和材料上极易产生擦伤和烧坏等不良 现象,增加了产品的返修和报废率。电镀硬铬技术可以大大提升耐 久性,保证模具稳定的精度,生产效率也会显著提升。电镀硬铬技 术运用在汽车大型覆盖件模具及拉延深度较深的模具表面热处理、 汽车冲压模具附属零件表面热处理、锻造用模具和铸造用模具表面 热处理,核心在于模具耐磨性、平滑性和耐腐蚀性的提高。
2、镀铬溶液成分: 2.1铬酸酐。 镀铬溶液中的主盐,其含量的高低对镀液的电流效率、分散能力、镀 层性能以及溶液损耗及电损耗有直接关系。含量过低,电流效率高,溶液分散能力 较好,镀层的硬度也较高同时溶液的带出损失减少;含量过高,虽然镀液的导电率 提高,均镀能力也随着升高。但电流效率下降槽电压升高,分散能力变差同时镀液 的带出损失较大,镀层的硬度也较低。铬酸酐在镀硬铬溶液中的浓度为200~ 250g/L。
7
(3)高耐磨性:经镀铬处理后的模具型腔比未处理的模具型腔光洁 度效果有明显改善,有效地降低了摩擦系数,提高了模具使用寿命。模 具在生产过程中因各种原因产生的拉毛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下图是某 车型侧围镀铬前后光洁度对比。
8
(4)附着力:无论配对材料是难以加工的不锈钢,还是其他各种 钢材或有色金属,只要处理得当,镀铬处理都体现了较好的附着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