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价格的因素 教学设计-文档资料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案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理解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②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③理解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④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⑤知道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2、能力目标:①理解不同层次的因素如何影响商品价格的认识能力②透过经济现象认识“价值决定价格”这一本质的辩证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自主性②通过学习劳动价值论,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创造价值的观念【考试要求】高考考纲学业水平测试要求1、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3、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4、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1、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BBB【教学重点和难点】1、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2、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3、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教学方法、学法点津】1、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2、学法点津透过现象看本质。
运用抽象思维的方法,通过不等价交换,理解价值规律。
【时安排】1时【教学过程】【自主学习过程】【交流、合作探究】【学习反思】(一)供求影响价格1.造成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1)间接因素:★(2)直接因素: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实现的。
供不应求——价格——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方市场(二)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忆一忆:价格的含义是2.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因素:★(1)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决定的,而是由决定。
(2)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3)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比。
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比。
(注意:通常人们所说的商品的价值量即指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要特别注意个别劳动生产率及其对应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及其对应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不同。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案(精选2篇)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案(精选2篇)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案篇1【学习目标】(看清目标预习,才能有方向噢!)1、识记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的基本含义。
2、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与价值关系、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价值规律表现形式。
3、运用有关学问解释生活中某些商品价格变动的缘由。
【学习重点】理解供求、价值、价格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
【学习难点】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活动探究【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筑牢基础(信任我能行!)1.供求影响价格:1)引起价格变动的因素许多,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甚至_______、______等文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
这些因素是通过转变商品的______来实现的。
2)当供不应求时,就会消失______________现象,这就是所谓的_______市场。
这种市场是由_______起主导作用,_______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当供过于求时,就会消失____________现象,这就是所谓的_________市场。
这种市场是由_______起主导作用,_______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2.价值打算价格:1)虽然价格的变动受___________影响,但价格最终是由_______打算。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种商品的价格凹凸不等,首先是由于它们所包含的__________不同。
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________________打算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3)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________________打算的________出售。
高一教案《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1

过渡: 播放幻灯片9, 探究七: 拿一辆自行车去换一辆小轿车能成功吗? 生: 不会成功。
因为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师:非常好, 如果再加上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这就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三)、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板书)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板书)
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②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 实现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板书)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播放幻灯片10
思考: 价格为什么会围绕价值波动?
生: 价格由价值决定
师: 正因为价值决定价格, 才使得价格在受到供求关系影响时不会离开价值太远, 而是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
思考: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 实现等价交换,最初商品交换的形式是物物交换, 1只羊=2把斧子, 之所以它们能交换, 其原因是它们所包含的价值量是相等的, 货币出现之后等价交换就表现为商品的价格要与它自身的价值相等了, 但现实生活中, 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 价值与价格完全相等的情况非常少, 如图这个表现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否违背等价交换原则?
无关
正比
反比
个别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
商品价值总量 反 比 无关。
高中政治必修1《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高中政治必修1《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政治必修1《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篇1【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及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识记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掌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理解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分析商品价格变动如何影响消费者需求及生产经营的实际生活能力。
能辩证地看待商品供求与商品价格的关系,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抽象思维方法揭示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即价值规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探讨价格变动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培养学生科学消费、合理消费的意识。
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提高竞争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难点:需求弹性问题五、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PPT展示两幅漫画。
同学们都知道90年代香港的四大天王是谁吗?学生活动:自由回答。
教师活动:乐坛的四大天王是郭富城、黎明、刘德华、张学友。
目前,食品界也评出了四位身价很高的商品,同学们了解吗?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教师活动:它们是蒜你狠、逗你玩、姜你军、猪你涨。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是谁把这四种食品推到了这个位置呢?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发言。
教师点评:价格变动的影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经营。
[设计意图]激趣设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导入时应尽可能激发学生兴趣。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价格的概念及其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
2. 分析影响价格的因素,包括供求关系、成本、竞争等。
3. 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价格的概念与作用2. 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3. 成本对价格的影响4. 竞争对价格的影响5. 政府政策对价格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供求关系、成本、竞争、政府政策对价格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价格的概念、影响价格的因素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影响价格的因素。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价格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价格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
2. 讲解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分析供过于求、供不应求等情况下的价格变动。
3. 讲解成本对价格的影响:阐述成本上升或下降时,价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 讲解竞争对价格的影响:分析竞争激烈程度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5. 讲解政府政策对价格的影响:介绍政府干预市场价格的各种手段。
6.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价格变动的原因。
7.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影响价格因素的理解。
8. 总结与反馈:总结影响价格的各种因素,解答学生疑问,给予反馈。
六、教学拓展1. 引入拓展内容: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价格水平,让学生了解汇率对价格的影响。
2. 讲解汇率对价格的影响:分析汇率波动如何影响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3. 分析其他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如通货膨胀、季节性等。
七、实践环节1. 设计实践任务:让学生收集不同商品的价格信息,分析价格变动的原因。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如商品价格战、原材料价格变动等。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价格的概念、影响价格的因素等。
2. 强调价格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如引导资源配置、调节供需关系等。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影响价格的因素2. 课程类型:理论课3. 课时:45分钟4. 授课对象:高中经济学爱好者5.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影响价格的基本因素b. 让学生掌握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c. 让学生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价格变动现象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a. 教师简要介绍商品价格的定义及重要性b. 提问:“你们认为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有哪些?”c.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2. 基本因素:a. 教师讲解影响价格的基本因素,如生产成本、政策法规等b. 举例说明基本因素对价格的影响c. 学生笔记,提问互动3. 供求关系:a. 教师详细讲解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b. 举例分析供求关系变动对价格的影响c. 学生参与讨论,提问互动4. 实际案例分析:a. 教师提出几个实际案例,如油价波动、电子产品降价等b.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价格变动的原因c.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5. 总结与拓展: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b. 提问:“你们认为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商品价格?”c. 学生回答,教师拓展讲解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教师讲解影响价格的基本因素和供求关系2.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实际案例,学生分组讨论3. 互动提问: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增强课堂活跃度4. 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PPT、视频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兴趣四、作业与评价1. 作业:b. 让学生收集几个实际案例,分析案例中价格变动的原因2. 评价:a. 课堂表现:参与讨论、提问互动等b. 作业完成情况:短文质量和案例分析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教学效果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六、教学内容与步骤(续)6. 心理因素:a. 教师讲解心理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如消费者预期、商家炒作等b. 举例说明心理因素对价格的影响c. 学生笔记,提问互动7. 竞争与垄断:a. 教师讲解竞争与垄断对价格的影响b. 分析竞争激烈和垄断市场下价格的变动c. 学生讨论,提问互动8. 政策与法规:a. 教师讲解政策与法规对价格的影响b. 分析政策调整对价格的影响案例c. 学生了解相关政策法规,提问互动9. 国际市场:a. 教师讲解国际市场对价格的影响b. 分析国际市场变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c. 学生了解国际市场动态,提问互动10. 总结与拓展(续):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b. 提问:“你们认为未来影响价格的因素会有哪些变化?”c. 学生回答,教师拓展讲解七、教学方法与手段(续)5. 互动提问: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增强课堂活跃度6.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实际案例,学生分组讨论7. 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PPT、视频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兴趣8.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八、作业与评价(续)1. 作业:b. 让学生收集几个实际案例,分析案例中价格变动的原因2. 评价:a. 课堂表现:参与讨论、提问互动等b. 作业完成情况:短文质量和案例分析九、教学反思(续)7.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教学效果8.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9.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十、教学资源与材料1. 教材:经济学基础2. 参考书籍:市场经济导论、价格理论与实践3. 网络资源:经济学相关网站、新闻报道、学术论文等4. 视频资源:相关经济学讲座、案例分析视频等5. 软件工具:PPT、Word、Excel等办公软件十一、教学内容与步骤(续)11. 价格与宏观经济:a. 教师讲解价格与宏观经济的关系b. 分析价格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c. 学生了解宏观经济指标,提问互动12. 价格泡沫与崩盘:a. 教师讲解价格泡沫的形成与破裂b. 分析价格泡沫对经济的影响c. 学生讨论,提问互动13. 价格控制与干预:a. 教师讲解政府对价格的控制与干预b. 分析价格控制与干预的利弊c. 学生了解政府相关政策,提问互动14. 价格策略与竞争:a. 教师讲解企业价格策略与竞争b. 分析不同价格策略对市场的影响c. 学生讨论,提问互动15. 总结与复习: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b. 提问:“你们认为价格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c.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十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续)7. 互动提问: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增强课堂活跃度8.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实际案例,学生分组讨论9. 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PPT、视频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兴趣10.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十三、作业与评价(续)1. 作业:b. 让学生收集几个实际案例,分析案例中价格变动的原因2. 评价:a. 课堂表现:参与讨论、提问互动等b. 作业完成情况:短文质量和案例分析十四、教学反思(续)8.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教学效果9.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10.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十五、教学计划与安排1. 课时安排:共15课时,每课时45分钟3. 教学评价:结合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4. 教学拓展: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论文,参加经济学讲座等活动,提高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的兴趣和认识。
高中政治必修一影响价格的因素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一影响价格的因素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掌握价格与供求之间的相互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价格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消费的影响。
2.难点:价格与供求之间的相互关系,价格变动对生产、消费的具体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近年来房价走势图,引导学生思考:房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初步感受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2.新课讲解(1)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介绍供求关系的基本概念,分析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的规律。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讲解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如价格上涨时生产者增加产量,价格下跌时生产者减少产量。
引导学生分析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具体影响。
(3)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分析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如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减少购买,价格下跌时消费者增加购买。
引导学生关注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具体影响。
3.案例分析以我国近年来猪肉价格波动为例,让学生分析猪肉价格波动的原因及对生产、消费的影响。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课堂讨论(1)讨论题目:如何降低房价?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降低房价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2)讨论题目:如何看待价格上涨对消费者的影响?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价格上涨对消费者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消费的影响。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课后作业1.结合本节课所学,分析我国近年来房价上涨的原因及对生产、消费的影响。
2.思考:在价格变动时,生产者和消费者应如何应对?五、教学反思1.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价格与供求之间的相互关系。
1.2.1影响价格的因素 教学设计doc

1.2.1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1.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主进线教学设计。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既让学生学到经济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参与现实经济生活,学以致用。
3.以情境创设为基础,层层设问,合作探究。
在角色体验、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完成自主探究和获取知识的目的。
重视知识的建构生成。
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和谐发展。
二、学法指导1.自学引导法。
使用导学案,让学生在自学中对知识点有基本认识。
让学生作学习的主人,“爱学、乐学”,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
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在生生互动中促使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合作精神差,实践能力弱”等不足,培养综合素质。
3.知识迁移法。
关注经济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三、教学策略和手段1.多媒体教学法。
展现视频和图文资料,使教学更直观、更感性。
2.讨论教学法。
针对教材重点难点展开讨论,法学生主体作用3.启发是教学法。
通过启发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开发思维,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4.时事教学法。
通过经济新闻播报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联系实际。
四、教学过程设计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创设情境体验导新今年上半年,我国诞生了许多网络流行语,如逗你玩、蒜你很、姜你军等,我们的邻国韩国也不甘落后,出现了一辆“蔬菜法拉利”,“法拉利”是什么呢?请看视频并思考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法拉利”的出现。
播放视频《韩国白菜、萝卜价格上涨》1.在视频情境中,学生联系已有生活经验分析思考视频所反映的问题,归纳总结。
并理解气候、时间、生产、地域、国家政策等因素改变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
2.根据教师提供的韩国白菜平时价格、视频反映的当时的价格,在坐标轴上画出白菜价格走势图。
创设一个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体验中积极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价格的因素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
理解供求关系如何影响价格
理解价值对价格的决定
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具体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得出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培养学生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提
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明白价值规律如何发挥作用,树立按价值规律办事的思想
学习重点: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学习难点:价值决定价格
难点突破:对于价值决定价格这个难点,首先让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价值的概念,理解对价值的衡量主要是通过劳动时间,由此引出,不同厂家生产一种商品
所用的劳动时间可能不同,带入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讲解,
然后让学生合作探究,商品的价值量应该由哪个时间决定,通过讨论得出,
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教学方法:学生合作探究、导学案、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
学情分析:学生刚进入高中,一定的思维方式还未形成;初中政治考试的开卷方式,使得学生对本科目重视不够,所以学科知识基础较薄弱;我校是一所普通
高中,学生情况参差不齐,也给教学过程带来一定程度的挑战。
教材分析:价格变动的影响这节课,是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题的内容,在第一单元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货币,下启消费;在整个经济生活
中,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学好它,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导课:今天去市场买西瓜,每斤1元,两天前还是1.5元每斤呢,西瓜降价啦。
众观所有商品,会发现它们的价格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时高,有时低。
到
底什么因素在影响商品的价格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一:供求影响价格
探究活动一:
材料一:下雨了,露天菜市场的蔬菜降价抛售。
材料二:在秋冬换季时,皮衣能卖上好价钱。
材料三:羽绒服在东北卖的火爆,在海南降价也少有人买。
材料四: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减产原油,导致世界性的油价上涨。
问题1、是什么具体因素导致商品价格变动?
问题2、这些具体因素如何影响商品价格?
问题3、列举身边的事例,要体现供求关系的影响。
(学生讨论探究3分钟)
学生1:分别是天气、季节、地域、政策影响商品的价格。
学生2:天气、季节、地域、政策都是通过改变了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商品价格的。
教师:
的现象;
当供给不变,需求增加,商品紧缺,供不应求时,导致价格上升,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1、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会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2、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会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过渡:即使供不应求,一辆普通自行车的价格再涨,也不会比一辆汽车的价格高;即
使供过于求,一台电视机的价格再降,也不会比一台收音机便宜,为什么?
--------除了供求对价格有影响,还有一个因素在背后决定着价格,使得价格不会无限
制上涨和无限制下跌,它就是----价值。
二:价值决定价格
1、价值和价格的关系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即:价值决定价格。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学生回顾价值的含义: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探究活动二:
阅读课本13页,明确对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理解,据此讨论回答以
下问题。
问题1、商品的价格量由哪个时间决定?
问题2、商品的价值量如果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会产生什么结果?
问题3、商品生产者要处于有利地位,该怎么做?当大家都这样做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探究讨论4分钟)
学生1、商品的价值量应该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学生2、商品的价值量如果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那些生产工具越差、工人越懒惰、
劳动技能越低的生产者的商品,价值量反而越大,价格越高,不符合事实。
学生3、商品生产者如果要处于有利地位,就要不断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
产率。
当大家都缩短个别劳动时间,将导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商品价格下降。
教师: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间决定。
当个别劳动时
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商品,就会有盈利;当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却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商品,就会亏损。
所以,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
提高劳动生产率。
当所有生产者都意识到这一点,并纷纷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时,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就会随之缩短,商品价值量下降,价格下跌。
3、几个关系
教师提问:生产效率与生产时间是什么关系?
学生:反比
探究活动三:
问题1、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的关系?
问题2、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问题3、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学生探究讨论3分钟)
学生1、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因为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学生2、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
学生3、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教师: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缩短,导致该商品的价值量下降,价格降低。
所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综合上述,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主要是供求关系和价值。
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的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
但是,价格既不可能无限制上涨,也不可能无限制下跌,而是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就是价值规律。
三: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价格时高时低,但从一段较长时间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符合。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变动着的市场价格
随堂练习:
1、2019年春节前后,某地羊肉价格是每千克38元,黄瓜虽然比平时贵,但
每千克只有12元。
羊肉之所以比黄瓜贵,主要是因为()
A.羊肉的营养价值高于黄瓜
B.买黄瓜的人更多
C.羊肉的价值大
D.黄瓜的需求量大,羊肉的需求量大
2、每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旅游景点门票、宾馆、餐饮都比平时价格很多。
这反映了()
A.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而波动
B.竞争使价格总是上涨
C.价格围绕价值上涨,主要是国家调控的结果
D.景点商品价值量大
3、如果原来1双皮鞋和2件上衣的价值相等,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增加一倍,而生产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那么1双皮鞋可以
换()
A.1件上衣
B.4件上衣
C. 8件上衣
D.16件上衣
4、“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荔枝曾经是一种很奢侈的水果,
现在却进入寻常百姓家。
这说明()
A.荔枝的价格由供求决定
B.生产和运输荔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C.生产荔枝的价值量增大
D.生产荔枝的个别劳动时间减少
课后作业:
近年来,电子产品的价格一降再降,为什么?
课后反思:
本节课学习的是影响价格的因素,在学习的过程中,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变动的部分,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学生较好理解;价值决定价格部分,价值的概念较抽象,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较差,加之里面涉及几个正反比关系,学生理解起来稍有难度。
板书设计:
一、供求影响价格
1、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2、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
二、价值决定价格
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几个关系
商品的价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三、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有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