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窑洞改造住宅的探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坑窑洞改造住宅的探讨

正文:

“塬”是中国西北黄土地区的一种地貌,《辞海》中的解释是:四周为流水切割,顶面广阔平缓,仍保持原始堆积平坦的形态。黄土塬的独特地质为“地下挖坑,四壁凿洞”的建筑形式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纵观中国西北地区特色住宅,最具影响力的也莫过于窑洞。陕北地区处于北温带大陆季风区。这里十年九旱,降雨量很少,很少有大暴雨,即使遇上洪涝,由于塬四面是沟壑,雨水出路通畅,不容易殃及窑洞院落。半干旱气候可以保持土壤的干燥和坚固,使窑洞经久耐用。同时一年四季温差大,窑洞冬暖夏凉的特点正好为人们生存提供舒适的环境。白天温差也较大,尤其是在夏季,因此怎样更好地利用气候资源优势,也成为改造当地住宅一个考虑的因素。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和经济中心,但生活在黄河中游黄土塬一带的先民一直很贫困。地坑院结构形式简单,所用建材较少,建筑成本低,只需要自家劳动力在农闲时间挥撅挖刨,便能在一年半载间建成地坑院。这是地坑院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但交通的不便,气候差强人意也成为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的“拦路虎”。如此环境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常住人口稀少,人口密度较低,作为欠发达的西北地区,尤其是太行山以西祁连山以东的大片黄土区,如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河南北部等地,当地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下了大量空巢老人和部分儿童。

随着返乡民工经济的好转,“西方设计思潮”的流行,很多别具特色的窑洞慢慢被废弃掉,钢筋混凝土建筑渐渐成为主流。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是一座财力只有3000多万元的贫困县,却计划斥资60多亿元建新城,一场历时10年的造新城运动,结果是留下了一堆“烂尾楼“。现代洋式住房既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也没有让百姓真正体验到实惠,发人深省。钢筋混凝土式现代建筑不仅耗能,而且破坏了当地的居住文化,对于中国特色建筑文化的延续只会起到反作用。因此,在西北黄土高原搭建新型生态性住宅势必会成为一种趋势,同时需保留窑洞本身的原貌,才能真正做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作为“下沉式”窑洞的一种,地坑院是在平坦的地面向下挖深约6-7米,长度约为12-15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土坑作為院子,然后在土坑的四壁挖10-14个窑洞,窑洞高3米左右,宽约4米,深8-12米。窑洞2米以下的墙壁垂直于地

面,2米以上至顶端为拱形。其中一个窑洞凿成斜坡,形成阶梯型弧形甬道通向地面,是人们出入的通道,称为门洞,是地坑院的入口。在门洞窑一侧再挖一拐窑,向下挖出深二三十米、直径约1米的水井,加一把轴辘解决人畜饮水的问题。

地坑院与地面交接的四周围用青砖青瓦砌一圈房檐,用于排雨水,保护地坑院墙壁不受雨水侵蚀。在房檐上再砌一道高30-50厘米的拦马墙(也称女儿墙),在通往地坑院的甬道及门洞周围一样砌有拦马墙。

由于地坑院处在地表以下,因此其排水与防渗是建筑构造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窑洞的外立面称为窑脸,在地坑院里窑脸除门窗外均以泥抹壁,门窗四周常用青砖围砌,窑脸基座也多用青砖铺砌围护。院内地面沿四周用青砖铺砌,与院子边长距离2米左右范围内向下挖30厘米左右形成院心,并在其偏角挖一眼深4-6米,直径约为1米的水坑,坑底铺一层炉渣,顶上用青石板盖上,主要是用来积蓄雨水与污水之用。

传统的地坑院,窑洞内多用土坯垒成火炕,一般另有单独的窑洞作为厨房、粮仓、鸡舍及牛棚。窑洞内可以再挖小窑洞称为拐窑,可以储藏杂物或者作为窑洞之间的通道。院顶地面用于打场、晒粮,院内用于存放粮食的窑洞顶部开有通往地面的小洞,称为“马眼”。收获季节可以将晒干的粮食直接从马眼流入窑洞内的粮囤中。

“地坑院”的中庭类似于一个庭院,这也是我将要改造的一个重点。四周的墙壁则是用当地的黄土制成,具有天然的保温性能。我的想法是先在庭院中间做文章,以增加人与景的亲近感。日本庭院枯山水的运用,采用当地沙石装点出水波状的纹理,给人一种朴素和宁静。在庭院最中央的位置移植一颗国槐,谓之“千年松柏,万年古槐”,寓意长久幸福安康,同时使庭院内部的空气更加清新,也能使人在夏日炎炎之际在树下享受树荫遮蔽的快感。

现在假设我有一个客户是一位在沿海地区打拼多年的陕北汉子,如今事业有成,家财万贯,想回老家米脂建一处高档住宅,供父母、自己和家人居住,对方还要求保存陕北的居住形态,环境宜人。考虑到业主的需要,我在保存庭院绿化的基础上,尽可能使用当地的材料。我对这套住宅的定位为中高档别墅。想想别墅能建到地上为什么不能建到地下呢?下沉式别墅给人更多的是一种思考,一种心情的愉悦。这套住宅依河而建,距河道有百米之远,河两岸有公路连通,在公路旁的黄土坡第一级阶梯之上挖一个深为6米的洞作为地坑,而在坡的立面挖洞与坑内部相连通,使立面成为“地坑院”的入口,这也成为了我改造地坑别墅的

一个特点,即打破以前一个窑洞凿成斜坡,形成阶梯型弧形甬道通向地面,其劣势很明显,就是一下雨容易渗水,地坑院会很潮气,而在黄土坡立面打洞开“门”,则最大程度的减小了雨水流入庭院后泛滥成灾的危险。为增强别墅的功能,在洞的北面陆地上加一层地上建筑,使地下窑洞与地上建筑相通,为减小窑洞采光通风不足的劣势,在地坑内部环绕一圈玻璃回廊,采用有机玻璃使其透光性达到90%以上。各玻璃回廊立面都有出入口和通风口,使其与庭院内外空气产生对流,通风最大程度上提高了。地坑每个立面一般至少有两间可用的房子(入口除外),在每个窑洞顶部都布置了0.5米高的通风管道。这些窑洞内部的构造不会改变,这也是我设计考虑的初衷,因为它是窑洞的“根”,同时门“脸”的窗花也应保留,这样才能使黄土住宅文化得到延续。地坑窑洞内部的功能不会改变,各房间“各司其职”,又有门相互串通,使所有的窑洞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地上建筑部分,向阳的一面做成阳光间,阳光间内部则是一个入户花园,三层靠窗的梯田式花台(每层高40cm)使窗外人路过此地都会觉得心旷神怡。进入阳光间内部,北面是主人的卧室。向阳立面的大块落地窗做成60°的倾斜角,使阳光更好地进入室内。由于窗户也是用有机玻璃做成,因此透光性能良好。在窗户的1/4部分(上部)以及地坑玻璃回廊顶部全部使用了可折叠开启的太阳能电池板,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充足的气候资源,不仅为室内输送了电能,同时也避免了山区电线私拉乱拽的危险,同时节省了能耗,符合低碳建筑的要求。另一大特色是地上建筑的外立面全部采用WPC(木塑复合材料),其材料主要来源于麦秸秆、树皮、粉末等其它废弃材料,然后与热塑性树脂(PP、PE、PVC)等或其它材料复合而成的板材。可见它可以变废为宝,是真正的绿色环保产品。

下沉式别墅目前是我理想中的一个概念设计,但相信科技的不断进步,其成本会逐渐降低。随着当地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这一住宅形式已不再是梦,也许20年、10年,甚至5年。科技创新是永恒的一个话题,如何保留和改造传统民居的居住形式更是设计师的责任。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看到更加生态、“中国”的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