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中西方宗教在建筑中的影响对比分析
中国道教建筑与西方基督教建筑对比研究
中西方宗教古建筑的对比研究——中国道教建筑与西方基督教建筑XXX(XX大学XX 邮编)摘要:要在世上生存,首先要建立一个世界。
当然,这个世界是不可能诞生在一个充斥着各种矛盾、污秽和粗俗的混乱空间中的。
因此,找到活着设计一个固定的中心点与创造这个世界同样重要。
“西方人崇拜神灵,中国人崇拜祖宗。
”不少史学家这样来概括中西传统文化中信仰上的差异。
其实,从文化人类学来看,原始先民都不同程度存在着这两种崇拜。
在我国和西方的传统文化中,对这两种崇拜各有不同的侧重,很自然地,对古典建筑艺术也有较大的影响。
我从宗教信仰、历史文化、地理位置、建造技术、装饰艺术等方面对中西方特定宗教古建筑分别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整体分析了中西方宗教古建筑的区别和联系。
关键词:中西方、宗教古建筑、道教、基督教、白云观、沙特尔大教堂中西方建筑文化有很多差异,同样是宗教建筑,中国的寺庙、道观和西方的教堂就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寺庙与西方教堂建筑的差异,在于两者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文化内涵不同,所以有不同的形成和造型。
但不同之余又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在建筑上有布局、尺度和神韵的比较,体现了共同的美感。
在此,我选取了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白云观和西方基督教沙特尔大教堂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对中西方宗教建筑的异同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一、中西方特定宗教古建筑研究分析(一)中国道教白云观。
中国古代宗教建筑是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内容,是各个历史时期人类文明和智慧的重要凝聚体。
被称为“道教全真第一丛林”和“全真三大祖庭”之一的白云观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也代表了中国古代的道教建筑,从白云观欣赏分析中,可以窥见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的建造艺术、装饰艺术,其中建造技术的思想和装饰艺术蕴含的深意传达了中国古代的人文风俗和认知习惯,其中包含着深刻的数学理性和风水习性。
宗教建筑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他有着深厚的思想认识,也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宗教思想和传统文化。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由老子创立,随后传播到世界各地,这也是我选择道教建筑来研究分析的主要原因。
(完整)中西方宗教在建筑中的影响对比分析
中西方宗教在建筑中的影响对比分析神学力量甚至在文艺复兴及以后时代仍然浸透着人的心灵,以至于在本质上是和神学抵触的思想,如人本主义和君权主义常常也还要以教堂为寄托。
欧洲的教堂用石头建造,著名的教堂工程都十分巨大,经常要经历一二百年或更长时间才能建成。
宗教建筑在欧洲系建筑中长期来占据着主流的地位。
与此相反,在古代中国相对于君权而言,神权始终处于次等的地位。
所以中国宗教建筑的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受着科学水平的限制,古人对于鬼神灵魂的信仰是不可免的,但是在中国,注重人事,人们儒学对于鬼神问题采取了清醒的态度。
孔子虽然也倡导由原始社会延续下来的祖宗崇拜,但却尽量减弱其中的宗教意识,而特别强调把它引向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伦常纲教为内容的人世关系中去。
对于鬼神的有无,孔子机智地采取回避态度,故“子不语怪力乱神”。
到了非谈论不可的时候,孔子则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来积极地提醒人们注重人事.儒学的清醒理性,对人们尤其对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有深刻影响,历代有作为的皇帝对于宗教在利用与容忍的同时,莫不都采取了限制的政策。
佛的因果报应、咎由自取,道的清静无为,逆来顺受都是“有用”的,甚至皇帝也参加一些活动,以示恩宠。
但当宗教和皇帝产生矛盾时(主要是经济上争夺民力),就坚决限制,甚至下令灭佛。
中国和欧洲一样,也承认君权神授,但欧洲的君权神授重点在神,君主的权力也须由教会授予。
中国的君权神授的重点却在君,他是天的儿子,他的权力直接受之于天,无须乎教会为媒介,中国也从来没有出现过教皇制。
这些情况,映射在建筑中,就是宗教建筑比起一般的实用性建筑来,或者可以说是宏伟精丽的,有时也相当可观,但相对于代表君权的建筑而言,它始终处于从属的地位。
在都城,它没有超过皇宫,在郡县,没有超过王府和衙署.它也没能成为城市布局的中心,《考工记》中“左祖右社”,王宫居中的体制就说明神权和族权都只是皇权的陪衬。
在中国宗教建筑的艺术风格上,也从来没有过分地陷入于神学的激动,接受过超人性的迷狂.换言之,即使在宗教建筑中也没有失去人的清醒理性,而人的理性,正是儒家所特别重视的。
浅谈中西宗教建筑的差异
浅谈中西宗教建筑的差异中国建筑体系与西方建筑体系,是在完全不同的两个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与不同民族的宗教观念有密切联系。
不同的宗教观念,也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建筑理念、建筑法则及建造方式。
伦理观念、心理气质、宗教意识、传统文化中西传统建筑的艺术气质,在宗教建筑方面体现得较为突出。
古埃及的君主利用宗教的神秘来统治国家,因此,宗教对埃及艺术和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埃及人坚信人死后还能复活,这种对死亡的认识促使历代法老把大量精力花在建筑陵墓和庙宇上。
金字塔和神庙建筑非常巨大,庞大的体积和重量,给人以精神压力,让人心中产生巨大恐惧和压抑。
尤其是著名建筑卡纳克神庙,它有直径3.5米的圆柱134根高达21米,全部是石质的。
神庙是王权神化的集中体现。
希腊人在对神的信仰上不逊于埃及人。
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土壤,希腊人几乎把每一种自然现象都解释为神的作用,赋予神以人的面貌、性格和思想情感多神教的信仰左右着希腊人的社会生活,神庙就是城邦的象征。
在建筑上创立了多利安、爱奥尼、科林斯三种石柱式风格。
这三种形式在古代西方建筑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古罗马人也接受了这一概念,所以古希腊和古罗马人在建筑上留下的最重要的作品就是神庙。
中世纪的欧洲,人们又被基督教更浓的神学所笼罩。
教堂作为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繁荣和力量的象征。
“这一时期的人民都是狂热的宗教信徒,甚至统治者都不例外,唯一的知识就是背诵禁欲主义信条和圣经词句。
这时期的艺术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充当上帝与教会代言人的角色。
”拜占庭式、罗马式、哥特式教堂就是这一社会现实最好的建筑体现。
所以,反映神权的宗教建筑在欧洲建筑史中长期占据着主流地位。
欧洲的教堂多用石头建造,著名的教堂工程都十分巨大,经常要经历十几年或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建成。
西方的宗教建筑重在外现人心中的宗教激情,把人内心中的迷惘和狂热、幻想和茫然都化成实在的视觉形象,借助这形象进一步把人的情感推向更高的境界。
中西建筑比较交流报告
从中西建筑看其文化和哲学差异——宗教建筑中西艺术门类繁多,我们着重从宗教建筑领域进行比较,进而分析中西文化和哲学的差异。
一、建筑特征的对比:(一)中国古代宗教建筑中国佛寺不论时间、规模、地点,都讲求均衡对称,其建筑布局也是有一定规律的:平面方形,以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本寺主供菩萨殿———法堂———藏经楼这条南北纵深轴线来组织空间,对称稳重且整齐严谨。
中国寺庙与群山、松柏、流水、殿落、亭廊交相辉映,勾勒出了一幅含蓄温蕴、和谐宁静、韵味十足的山水画。
中国古代宗教建筑在传承中发展,从秦汉魏晋一直到明清时期,“均衡对称”的风格特征一直被保留延用。
(二)西方古代宗教建筑西方古代宗教建筑形态多变,气势恢宏,大部分建筑高耸入天,整个发展过程曲折反复。
从古希腊罗马的华美、庄严、明朗,到中世纪哥特式的高、直、尖,再到中世纪晚期的繁琐;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摒弃哥特式风格,转而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简朴、理性成为此时的主要风格;到17、18世纪,巴洛克风格的繁复、华丽、富于变化又取代了上个时期的简朴、理性。
二、由建筑看文化(一)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化中,儒家思想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崇理的儒家精神塑造了中国人偏于宁静、安详、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与心理气质,表现在建筑上则是建筑具有极强的世俗性和现世性。
中国古代宗教建筑依山而建,隐匿于山林间,清静而不受世俗之扰,就很好地体现了“儒家思想”的这一文化理念。
对于宗教建筑,古代的中国人始终保持着理性的清醒,也同样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的主要形制为庭院式,宛然一处风景绝佳的农家小院,其内古树参天,其外群山环绕,这就表现出了中国古代的人本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情怀。
由于受到中国君权主义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宗教建筑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是“皇权”的陪衬。
(二)西方古代文化西方古代文化,一直是以“神权”为中心,指导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体现在宗教建筑上则是,建筑外形向高空发展,人们的视觉和情绪随着向上升华,有一种接近上帝和天堂的感觉。
浅析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
浅析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记录和见证者,作为凝固了的文化艺术品,从未间断过对人们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从文化特质、哲学体系、艺术风格、审美观念、建筑历史等方面来看,中西方建筑文化存在许多明显差异。
1.中国的宫室建筑带有权力中心思想的印记中国大型宫室建筑的特点是中轴对称,中轴线上的宫室巍峨宏伟,有多层级纵深,两旁有附属性建筑,左右对称。
这体现着中国政治文化中的君臣秩序、尊卑长幼之节。
皇家建筑是帝国形态的象征。
普通人家建筑也严格地体现着封建家长的权威地位——家长住上房堂屋,子孙住厢房偏厦。
即使最偏远乡村中的房子也遵守着宫殿建筑中蕴含的等级体系与社会思想文化准则。
2.中国重视“内宇宙”修炼的思想在园林建筑中的痕迹园林建筑体现了中国士大夫的思想追求和艺术情趣。
重视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之学,涵泳性情,默思玄览,修炼“内宇宙”,在笔墨纸砚则为书画,在草木土石则为园林。
他们将内心修养作为宇宙中最广大最重要的学问。
中国古代除了李白、徐霞客等寥寥数人,并无太多探险家,大约与士大夫重视“内宇宙”修炼而不重视对“外宇宙”的探索有关。
反映在建筑上就表现出内容和形式的华丽、精巧。
他们将“内宇宙”又投影在园林建筑上。
苏州园林玲珑精致,咫尺之间变幻多重景观,譬如狮子林中的假山曲径,极尽曲折回环之能事。
3.中国建筑的围墙文化中国建筑喜欢用一堵坚实的围墙把建筑封闭起来。
作为家天下的皇帝,更是给“国家”(以国为家)修了一座世界上最大最长的围墙。
此处可隐约窥见中国内敛、保守的思想因子。
4。
中国建筑中的“天人合一”徽派建筑模山范水、师法自然,建筑和周围山川景物、地理形势融合无间,让水土成为建筑的有机部分,让建筑浑融而化入山川。
中国建筑讲究风水堪舆之学,大概与“天人合一”的思想问有某种内在的隐秘关联。
5.西方建筑文化发展与中国文化的迥异之处经历了风格迥异的不同历史时期,西方建筑在每一发展阶段的特征都十分显著,而中国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变迁的痕迹则微乎其微,只有专业人士才能从斗拱的层数多寡等细微之处判断出一座中国古代建筑的年代。
中外宗教建筑的异同
人们不仅需要在心灵感悟这种无限的存在,还需要在现实活动中证 实这种存在。因此,神需要有可以感性地、直观地把握的现实象征, 对于基督教来说,这就是教会和教堂。在教徒们看来,教堂是建立 在现实的世界之上的神圣空间,是神在人间的宅第,应该像天国一 样尽善尽美,尽可能地神圣和富于超灵验性。它是是基督教建筑的 精华。它体现了人们对上帝的理解与感受,以及人们对心灵的追求。 正是由于人们的理解及追求的不同,所以形成了教堂建筑的不同风 格。例如罗马式与哥特式的教堂在建筑风格上不同,罗马式用内部 空间来象征宇宙,体现一种静态的安宁与凝重;哥特式则用外部结 构的急剧上升来象征向天国无限升腾的意象,表示出一种动态的张 力。这两种不同风格的教堂阐明了基督教艺术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 化,同时也显示了基督教的历史沿革。 基督教艺术,经历了从早期的“巴西利卡式”到中期的“拜占庭艺 术”、“黑暗时期”、“加洛林艺术复兴”、“罗马式”、“哥特 式”,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时期、殖民化 时期、后殖民化时期。因此,各个时期的风格也不尽相同。
4.与民俗密切相关。建有客堂、食堂、 茶社、住宿部、歌舞楼、亭子、小卖 部等,以供人们社交、游览、食宿、 娱乐、休闲、交流、交易。不少宫观 还开展“花会”、“庙会”,形成民 间节庆习俗。 道教建筑具有丰富的艺 术内容,将绘画、雕塑、诗文、书法、 篆刻、联额、题辞、碑刻、园林等诸 多艺术形式融为一体;除宫观建筑外, 还仿效佛教开凿石窟和摩崖造像,以 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长生不老、羽 化登仙的理想和对吉祥如意、福寿和 睦的追求。道教建筑文化成为我国民 族文化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 艺术魅力和价值是永存的。
目录
中国
佛教建筑 道教建筑 外国
基督教建筑
塔庙,以塔为中心,周围建以殿堂、僧舍。塔中供奉 着舍利、佛像等,是寺院的中心建筑。唐代以后,佛 塔多建寺前、寺后或另建塔院,形成了以大雄宝殿为 中心的佛寺结构。寺院坐北朝南,主要殿堂依次分布 在中轴线上,层次分明,布局严谨。 宋代时,禅宗兴 盛,形成了“伽蓝七堂”制度,七堂指佛殿、法堂、 僧堂、库房、山门、西净、浴室。规模较大的寺院还 有讲堂、禅堂、经堂、塔、钟楼等。建于山上的佛寺 也依此而建。 明清以来,佛寺建筑格局已成定式,一 般在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分布着山门殿、天王殿、 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毗卢阁、观音殿。大雄宝 殿是佛寺的主体建筑,东西两侧的配殿为钟楼与鼓楼, 伽蓝殿与祖师堂,观音殿与药师殿相对应。大的寺院 有五百罗汉堂、佛塔等建筑。中轴线东侧分布僧房、 香积厨、斋堂、职事堂等,是寺内僧人的起居生活区; 现在寺院对外开放后,生活区一般都后移,或在寺院 后侧重建。中轴线西侧主要为禅堂、接待室等,是前 来挂单僧人修行之所,现在也基本上对外开放,有的 辟为文物陈列室、佛经流通处。
中外宗教建筑的差异
2018年第3期现代园艺中外宗教建筑的差异洪立昂(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武汉430068)摘要:中国古代建筑的理念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结合在一起,建筑讲究对称美,采用木质结构,西方在某些时期也是这样。
通过比较可以感受到中外的物质、观念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他们主要由于中外民族在宗教意识、伦理观念、艺术趣味、心理气质、传统文化、艺术造诣的不同造成建筑风格的差异。
分析了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传统文化、艺术发展、宗教价值观的不同造成的建筑差异。
关键词:中外宗教建筑;宗教思想;艺术差异1中外宗教建筑的概述1.1宗教建筑的内涵建筑是人们为满足现实生活,利用物质条件和技术,创造的生存环境,而宗教建筑就在意识层面上赋予建筑灵魂。
这种宗教空间,通过千百年的演变进化,融入到建筑的风格之中,思想也随同建筑传播到世界各地,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形式。
所以为宗教提供服务的建筑都是宗教建筑。
2中外建筑风格中的宗教理念比较2.1宗教中的思考问题的逻辑法国著名文学家维克多·雨果高度概括过东西方两大建筑体系之间的根本差别。
他认为:“艺术有两种源泉:一为理念———从中产生了欧洲艺术;一为幻想———从中产生了东方艺术。
”表现出了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形式的美感。
西方在艺术表现注重深入表达相反的中国的建筑的造型着眼于整体的意境,总之,西方建筑理念的特点就是“实”。
中国建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空”,思想的差异引起建筑风格的不同。
2.2宗教中的传统习惯的表达中国建筑特别是庭院建筑注重有组织的组合,“庭院”一般是基本单元的组合,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集团和抑制个性发展的思想观念引起的。
而西方重视的是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的传达,埃菲尔铁塔等出类拔萃的建筑,可以给人以优秀、上升力和吸引力。
3中外宗教建筑艺术的差异3.1中外宗教建筑从外形艺术上的差异中外传统建筑在材料的运用上有3种:石头、木材、泥土,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的运用以木头为主,将石头与土运用建造建筑的墙体和基座;西方宗教建筑重视的是外部的装饰效果,例如哥特式建筑中的巴黎圣母院建筑外形上雕刻繁琐的纹样,颜色鲜艳,而底色运用金色,给人们视觉上的冲击。
中西方宗教建筑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宗教建筑文化的差异摘要:宗教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重要的一颗明珠。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岱庙是山东泰安最完整也是最大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汉代,后经过历朝历代的多次整修、扩建,现今基本保留了宋朝的规模和风格。
以宋朝为时间点,对应西方12世纪,在法国出现“哥特式艺术”。
当时的哥特式教堂结构变化,造成一种火焰式的冲力,把人们的欲念带向“天国”,成功地体现了宗教观念,人们的视觉和情绪随着向上升华的尖塔,有一种接近上帝和天堂的感觉。
巴黎圣母院作为当时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建筑群里最具代表意义的一座教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诉求。
尽管岱庙为建筑群体,巴黎圣母院为建筑单体,但他们同为宗教建筑,通过在建筑用途、建筑结构、空间布局上的比较分析,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和理解中外建筑思想、哲学文化。
关键词:中西方;宗教建筑;文化差异引言宗教建筑的地址选择,承载着一定的宗教文化,表达着人们的审美观念,东西方的宗教选址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向。
中国的宗教建筑处于较为从属的地位,是服务于皇家建筑而存在的一种建筑形式,虽然也是人们信仰的表现形式,但是人们对于佛教或道教的信仰远不及西方人对于基督教信仰的那种广泛;西方人将基督教的信义渗透进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重视宗教建筑的精神属性,对于上帝的崇拜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他们使用最好的建筑材料,最好的建筑技术设计教堂,教堂也被赋予新的精神含义,成为他们进行祈祷与忏悔的精神场所。
1建筑选址的审美差异中国古代的宗教建筑一般都在山林之中。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他们信奉的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注重探寻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把道观和寺庙建在山林之中,让建筑融入自然,与世隔绝,羽化升仙。
西方的宗教建筑大多都选在城市中。
西方传统的哲学思想是人本主义,即“人神合一”的哲学观,认为神就在自己的身边,人们可以在教堂前面的广场上玩耍嬉戏,宗教建筑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教堂一般会建成城市中最高的建筑,高耸入云的尖顶象征着人们的思想可以和上帝交流,也是人们死后通往天堂的道路。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建筑的影响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建筑的影响摘要:本文从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出发,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明确中西建筑的基本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加强各种文化范畴之间的交流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西文化;建筑;中西方传统建筑;影响建筑是人“衣食住行”的四大物质条件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直接且密切的联系。
建筑不能脱离它所在的环境,因此建筑最能直觉地反映民族特征,美国建筑教育家罗泊桑教授说:“凡是伟大的建筑,都不仅能在功能上作出回答,也是在对人类的心灵与精神上做出回答……。
建筑的物质形式是社会的直观表达,是最能反映当代历史的,甚至在一片毁灭的废墟中,它也能象征一种文化传统和它的思想性。
”我们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对建筑的影响,要从整体的文化脉络,从文化的形成以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最主要的本质出发。
一、建筑与文化的关系歌德把建筑称作是“凝固的音乐”和“石头的史书”。
几千年来,建筑的文化价值一再被哲人和诗人们所肯定,建筑是科学技术的产物,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是最重要的社会文化之一。
建筑是人为的,有人才有文化,与其他人类物质产品相比,建筑与人有着更为密切与深刻的关系。
它巨大的艺术容量和强烈的艺术表现能力、与人类心灵直接相通的抽象性所赋予的巨大涵括力,都使它具有不同寻常的文化意义。
从文化形成的过程来看,建筑是多种矛盾的综合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建筑是历代文化的积累和延续,它是一种凝固了的文化,是能够让当代的人亲眼看到,长期保存的一种文化状态;另一方面,建筑是一种超前的文化,它要求建筑师要有预见性,有超前的眼光,各种具体的规划设计都要留有余地,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如果缺乏远见会造成严重后果。
所以,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文化的广阔角度探索建筑,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水平,也能够促进不同文化范畴间的交流。
二、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不论古今中外,人的基本的人性都是一样的。
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贪生而惧死,都有所喜恶,都有爱憎之心,都有执着于现实和追求理想的本能,这就是人的共性和普遍性。
中西方宗教建筑
( 二)注重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联系。 “ 自然美”是道教的最高境界。为了体现“ 以 自然之为美”的“ 自然之道”,道教宫观建筑十分 注重与大自然的联系。许多宫观建在依山傍水的 山峦之中,楼台池榭、山石林苑,于自然环境融合 为一,以达到人与自然“ 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 三)运用数的等差关系造型。 中国传统建筑,几乎都存在着 有规律的数字等差关系,这是道教 观念影响所至。道教对数的观念, 是在《周易》基础上形成的。《周 易》“ 阳卦奇,阴卦偶”之说,其 中“ 九”是天数,阳数之极,为最 大。因此古代建筑房屋间数,则以 九间为最大,依次递减为7、5、3、 1。
但是,纵观中西宗教的起源,可以清楚地知道 :中方宗教文化是产生于当时士族的嫉妒奢糜 物质追求下的欲望的扩张;西方宗教文化却相 反,他是在血腥的政治斗争里,人们在精神上 的寄托,而产生的信仰。
• 一、佛教建筑及其特色
•
中国佛教建筑包 括佛寺、佛塔和石 窟。佛教建筑在初 期受到印度影响的 同时,很快就开始 了中国化的过程。
意大利比萨教堂建筑群 (11世纪—13世纪)它位于意大利的古城比萨 。这一建筑群包括教堂、洗礼堂、钟塔和公墓四个部分。大教堂平 面为拉丁十字形,全长95米,纵向有四排柱子,正立面高约32米, 有四层连列券柱廊作装饰,形体和光影极富变化。
“钟 比塔 萨即 斜举 塔世 ”闻 名 的
哥特式教堂是以城市“主教座堂”为核心发展起来的。欧洲的城市化是在哥特式时代开始的, 是由朝圣运动而形成的。宗教应该体现出一种神圣的价值。当教会变成了政权同时,也就意味 着它精神上的纯粹性受到了玷污和破坏。所以,失落了的精神意蕴就希望重新得以回归,而哥 特式教堂就是给基督教建筑带来的福音。 哥特式教堂建筑风格诞生于法国巴黎北郊圣丹尼斯隐 修院教堂。1140-1144年,隐修院院长苏哲在其主持重建的教堂歌坛部位,为体现新柏拉图主 义的光、高、数三个理想,系统运用了尖肋拱技术,并以明亮的彩色玻璃取代了罗马式的持重 墙。此后,这一建筑体系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实践,在13世纪中叶达到成熟,并推向西、中欧各 地。哥特式教堂建筑是从罗马式教堂基础上发展起来,它摆脱了罗马式教堂的沉重感而朝向轻 巧、雅致甚至矫饰的方向发展。它遵循中世纪经院哲学高度理性化的规范,旨在制造出一种灵 魂腾越的升华感应而引发出一系列技术革新。哥特式教堂型制基本采用拉丁十字巴西利卡平面。 通常东端半圆形后堂部位小礼拜堂较多,布局复杂。西立面有一对很高的钟塔。西立面典型形 式是:一对塔夹着中厅的山墙,中央大门和上方栏之间是圆形的玫瑰窗。三座门洞都有周围的 几层线脚,并刻着成串的圣像。哥特式教堂外部有许多造型挺秀、高耸入云的尖塔,堂身墙壁 较薄,并以轻盈通秀的飞扶壁、修长灵捷的立柱或簇柱来增强建筑物的高度感,产生出一种令 人惊异的框架效果,使人可从外观上来领悟、体会其玄奥、空灵之妙景。这些向无穷高处上升 的尖顶,它引导人们的心灵尽可能地摆脱一切现实的羁绊,向着精神的天国而去;而同时众多 的尖顶又象是尘世中向苍穹伸出的双手,它在向“上帝”呼吁拯救,呼吁圣灵重归人间,使人 类得到精神上的复活。
中西方宗教建筑差异
中西方制度文化比较结课论文姚婧 20080254 公共事业管理0802关键词:1宗教建筑2建筑文化3教堂4信仰5美术内容摘要:中西方建筑文化有很多差异,同样是宗教建筑,中国的寺庙和西方的教堂就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寺庙与西方教堂建筑的差异,在于两者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文化内涵不同,所以有不同的形成和造型。
在建筑上有布局、尺度和神韵的比较。
中国建筑有其美学,西方建筑也有其自身的美学。
总之,一个民族特定的心态与其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欧洲教堂建筑注重表现人心中的宗教狂热,并把它具化为实在的视觉形象,而中国的寺庙建筑则受儒教实用理性的影响,重在再现人们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安。
中西方宗教建筑差异——教堂与寺庙中西方建筑文化有很多差异,同样是宗教建筑,中国的寺庙和西方的教堂就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寺庙与西方教堂建筑的差异,在于两者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文化内涵不同,所以有不同的形成和造型。
在建筑上有布局、尺度和神韵的比较。
中国建筑有其美学,西方建筑也有其自身的美学。
中世纪教堂建筑的形式主要有两种:早出现的一种叫“罗马式”,它是由更早的“巴西里卡式”演变而来,其外形像封建领主的城堡以其坚固、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会的权威,如意大利的比萨教堂。
较后一种称为“哥特式”,它的形式比“罗马式”轻巧而更富于装饰意味,采用很多矢状卷的构造和尖塔式的装饰,以其高耸入天与上帝接近的感觉,控制人们的精神感情。
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和法国的巴黎圣母院。
中世纪的美术基本上就是宗教美术,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教堂。
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卡尔马斯曾说过“教堂是尘世之天国,神们在这里生息活动”。
在这个历史时期教堂建筑和美术融为一体,成为基督教美术的最高代表。
中世纪的欧洲教堂,是建筑结构和装饰艺术效果融为一体且高度统一,具有实用和象征意义,起到宣扬基督教教义的目的,能更深地控制、麻醉信徒们的思想感情,使人威慑于宗教神权之下,做一个顺从的“上帝的臣民”。
中国古代寺庙建筑与西方教会建筑对比研究
中国古代寺庙建筑与西方教会建筑对比研究中西方建筑文化有很多差异,同样是宗教建筑,中国的寺庙、道观和西方的教堂就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寺庙与西方教堂建筑的差异,在于两者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文化涵不同,所以有不同的形成和造型。
但不同之余又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在建筑上有布局、尺度和神韵的比较,体现了共同的美感。
在此,我选取了中国五台山佛光寺和西方圣保罗大教堂进行深入研究,并对中西方宗教建筑进行全面分析。
一.中西方特定宗教古建筑研究分析1.中国五台山佛光寺中国古代宗教建筑是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容,是各个历史时期人类文明和智慧的重要凝聚体。
被称为“中国第一国宝”的嵩山少林寺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也代表了中国古代的佛教建筑,从五台山佛光寺欣赏分析中,可以窥见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的建造艺术、装饰艺术,其中建造技术的思想和装饰艺术蕴含的深意传达了中国古代的人文风俗和认知习惯,其中包含着深刻的数学理性和风水习性。
宗教建筑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他有着深厚的思想认识,也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宗教思想和传统文化。
佛教起源于远古印度,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不断地和中国文化相融合,其乘佛教的中道宗(三论宗)与道家思想便有某些相似之处,最终与道家相互影响形成了“禅宗”,它不仅仅是佛教的一个宗派,在思想上还体现了很多道家的容,并对中国哲学、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古至今,不论中外,佛教在建筑史上留下许多足以傲视群伦的艺术瑰宝,例如建于魏孝明帝熙平元年的永宁寺,被世人誉为“此寺精丽,阎浮所无”;又如举世闻名的中国敦煌石洞、印度阿姜达石窟、布达拉宫、柬埔寨吴哥窟、印尼婆罗浮屠、缅甸大金塔等,可以说都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处的综合美术馆,所以佛教在建筑学的领域里,一直拥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佛教建筑包括佛塔、寺院、石窟等,而与现代人生活较为密切的,莫过于寺院。
寺院是僧众修行的地方,是信徒心灵寄托的中心,也是社会大众寻幽揽胜的最佳去处。
浅析不同宗教神话影响下的建筑形式与选材
浅析不同宗教神话影响下的建筑形式与选材摘要建筑形式是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躯壳,翻开世界建筑史我们可以看到,以“中国古典建筑”为代表的东方建筑和以“欧洲古典建筑”为代表的西方建筑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建筑形式。
本文欲通过中西方宗教神话的对比进一步分析在其影响下而生成的建筑形式和运用的建筑选材,了解建筑生成的文化价值,以致在现代建筑浪潮中保留其独特的文化特质。
关键词宗教神话;建筑形式;建筑选材1 宗教神话影响下的建筑形式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建筑和文化始终以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存在着。
建筑中蕴含着文化的基础,文化中潜藏着建筑的根源。
在不同文化的滋养下绽放着不同的信仰、思想和行为模式,然而也就是这些独特的信仰抒写着独特的民族建筑形式。
1.1 东方宗教神话对建筑的影响每一个民族的原始宗教都是一种神秘的信仰,同时也都包含了强烈的恐惧感。
而对于每一个民族来说,由原始的神秘信仰发展出神话的时候也就是其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开端。
在古代中国的神话史中,从周代开始中国人就建立了“天命”的观念,由此拉近了人与神的距离,把神逐步人性化并形成了人神相通的观念,从而减少了人们对神的恐惧感。
神学反应在建筑上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宗教建筑,中国古代的宗教建筑是非常亲切的,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是没有宗教建筑的,中国的宗教建筑和居住建筑没有太大的区别[1]。
中国宗教建筑只是大型的居住建筑,魏晋南北朝之后,有很多贵族官僚“舍宅为寺”将居住建筑直接转化为宗教建筑。
1.2 西方宗教神话对建筑的影响作为西方神话中最具影响力的希腊神话,其对西方世界的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希腊神话中王权的更替是建立在自我否定的基础上而实现的。
神灵们虽然都是不死之躯,但是老一辈神族的影响力会随着新一辈神族的影响力的产生而消失。
这种自我否定的精神表现在建筑上便是由典雅的希腊建筑开始,逐步进入了端庄的罗马建筑,再过渡到绚丽的哥特建筑,然后又进入了追求理性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我们不难看出,西方的建筑始终是在宗教影响下进行着自我否定的过渡[2]。
中西方建筑空间的比较
中西建筑的差别,其本质是文化差别的表现。
它反映了物质环境,社会形态及人的思维方
式的差别。它对建筑的影响反映在地域和民 族差异、文化背景的不同等因素对建筑创作 思维的直接影响,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 筑文化。
谢谢观赏
帕提农神庙
古希腊神庙大多采用庙宇外面一圈柱廊的建筑形式,比例匀称,庄严和谐,似乎已 经没有幽暗,神秘的意味,但是神庙的核心圣堂依然是一种非常封闭的小空间。只有一 个面可以通向室外,其余都是坚实的墙体。
帕提农神庙圣堂的中央供奉巨大的神像, 周围布置列柱,以衬托神像的高大。
中国的宗教建筑空间与西方这种幽暗、神秘 的精神空间很不相同, 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对于 幽暗封闭的空间的追求。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 式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
三、中西方宗教建筑空间尺度比较
典型的中国古典建筑一般都是单层的, 庙宇之类的建筑也 都如此,因为中国的哲学思想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 在考虑建筑尺度时都是以人体尺度为出发点的,追求人的 舒适, 宗教建筑注重群体组合。注重一层层院落的庭院进 深的空间效果。通过门以及庭院来渲染庄严肃穆的宗教气 氛。并不追求建筑单体的高大的体量。只要求它的比例和 谐。这与西方古代神圣的教堂的超然尺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西方建筑
而西方建筑则更多的受宗教、 皇权的支配,是神权的反映, 皇权的体现,在建筑上表现出 强调永久和对立的概念。
建筑空间 差异
建筑材料 差异
中西方建筑空间上的对比
一、中西方宗教建筑空间属性对比
二、中西方宗教建筑空间布局对比 三、中西方宗教建筑空间尺度对比
一 、中西方宗教建筑空间属性比较
基督教是西方文化区的主要标志,也是西 方文化区文化内容的主要成分。根据基督 教的教义,上帝是宇宙的精神;无论基督 教的教堂是何种建筑风格,基本都会在平 面上表现十字型,同时 ,西方建筑是开放 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
中西方宗教建筑的区别
佛教建筑功能布局分散、内向、均衡而充满秩序感, 反映了“万物皆有灵” 的多神论, 也反映了神界有 着与人伦一样的对自然的精神性的臣服。
光孝寺布局示意
3、建筑外部空间
教堂往往是以单体建筑结合广场的形式,广 场负担聚集人流的作用,有时城市道路也是 由教堂发散出去的,这样也显示了基督教对 现实社会的控制力。突出了上帝在人世间的 绝对统治地位。
佛教也讲宇宙,但其概念与佛学不同。在佛学里,宇宙是我们生活的环 境。因此,寺庙建筑空间的意义不在其神圣、神秘或高敞深邃,而在于 以“气”为基本的空间内涵。在中国人的概念中,气是视而不见、触而 不觉却无所不在的东西。上面提到的寺庙空间的诸多特征都是适应“气” 之特征的。如尺度不大,以防室内阴气淤滞,高度不巨,以防阳气过甚, 不强调过度围合空间,以便阴气和阳气的沟通。一座座尺度适宜的单体 围合成庭院,使气流通自如。如果说欧洲教堂是“灵”的空间,那么中 国的寺庙就是“气”的场所。寺院开拓的参悟环境,完全是体现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和谐发展的优美境界。
光是由精神接受的最高的、非尘世 的所有美的别名,光象征着上帝。
5、建筑细节
莲花 莲花是释祖“ 拈花微笑”所拈之花,是“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之花。宇宙间奥秘,在一朵花中。“道” 就在自然中。
卐字符 圆形具有平和,宽容的意思。“卍” 形状本来也是圆
形,并且是开放的圆形,动态的圆形。动态的“卍” 可以指向每一个方位,可以从“永恒”中生出“无 限”。
垂直向上的飞腾动势令人迷惘,又尖又高的 塔群,瘦骨嶙峋笔直向上的束柱,筋节毕现的 飞拱尖券,仿佛随时能使得这些巨大的石头 建筑脱离地面,冲天而起,人们的灵魂也随之 升腾,直向苍穹,升到天国上帝的脚下。
中西方宗教建筑的差异
中西方宗教建筑的差异——浅谈欧洲宗教建筑与中国宗教建筑外部结构与内部空间的差异摘要:宗教建筑是历史留下的宝贵财富,中西方也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的风格,不管是外部结构,还是内部空间,都差异明显。
关键词:宗教建筑,外部结构,内部空间,差异建筑是外部结构和内部空间的统一体,它既有实用价值又是一个精神文化的载体。
建筑的造型,结构形式,外部装饰等深受文化的影响。
同样,建筑的内部空间属性,平面布局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世界上大多数宗教建筑,都引导着人们去寻求脱离人间苦难的美好世界。
宗教建筑是人类宗教意识,审美观念,风俗习惯,建筑技术的集中体现,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西方在历史发展中,都深受宗教思想的影响,并由于文化差异,地理因素等,各具特色,在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
1,中西方宗教建筑的外部结构的差异1.1,造型表现的差异中国古代宗教建筑以中轴线对称,其造型表现出来也是中轴对称的规整形。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的硬山顶,悬山顶,庑殿顶,歇山顶等;屋顶翼脚的起翘与出翘,不出廊,前出廊,前后廊,周围廊的形式,这些传统的中国建筑形式,贯穿在宗教建筑中,成为宗教建筑造型表现的一部分。
尤为突出的布达拉宫,造型优美,气势宏大,民族色彩浓厚。
欧洲宗教建筑采用拱顶,这在决定内部空间的同时,也形成了建筑的外部形体。
以哥特式建筑为例,西面的典型构图时,一对塔夹着中厅的山墙,垂直的分为三部分。
山墙檐头上的栏杆,大门洞上一长列安置着犹太和以色列诸王的雕像的,把三部分横向联系起来。
总之,欧洲建筑的造型与其室内相关,也十分封闭且具有震撼力。
中国建筑则相对质朴。
1.2,结构形式的差异中西方古代建筑的结构形式也相差甚大,这从外部的形体就能够感受出来。
以佛光寺大殿为例,平面柱网由内,外两圈柱组成,这种形式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殿堂结构中的“金箱斗底槽”。
内外柱高相等,但柱径略有差别,檐柱有侧脚及生起。
西方建筑形体复杂,对结构的要求也很高。
中西方主要宗教对设计的影响
宗教 信仰
宗教对人类的影响在于:
• 信仰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天赋的主观 反应,宗教信仰可以看作是全人类 所具有的普遍文化特征; • 教人向善,精神寄托,行为准则, 信仰认同往往延伸到对社会的认知 和反映,对整个设计的道德风气产 生影响; • 宗教信仰是一种意识形态,它作为 一种精神风俗,是极其复杂的,与 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等 各个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
• 道教
起源于中国古代先秦王朝的道 家,奉老子为教祖和最高天神。 道教源于古代神仙学说、道术, 以崇尚自然、返朴归真为要旨。 以忠孝为主轴的三纲五常思想, 道教一方面以长生成仙的美好 幻想来引导人们自觉地遵守伦 理道德;另一方面又用赏善罚 恶的神灵威力来迫使人们遵守 伦理道德。 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天人合 一。
You raise me up ,to walk on stormy seas.
哥特风服装设计
欧 式 高 直 Biblioteka 吧 台 椅巴 洛 克 欧 式 卫 浴
END
中国
• 佛教
起源于印度,信奉释迦 牟尼,2000多年前传入 中国,认为人的一生皆 苦,追求自我解脱。 主张世间万物均因缘而 生,因缘而灭。万事万 物都处在一定的因果联 系中,并随着因果关系 的改变而改变。
中 国 功 夫 水 滴 壶
西方
• 基督教
公元一世纪,起源于 巴勒斯坦的犹太人, 是从犹太教发展出一 个分支,信仰耶稣。 基督教人为人生来就 是有罪的,生命的过 程就是赎罪的过程。
中国寺庙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的异同
中国寺庙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的异同中国与西方宗教建筑起源:寺庙是中国佛教建筑之一。
起源于印度的寺庙建筑,古印度佛教最重要的建筑就是塔,但是受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影响,佛教建筑由以塔为中心演变为以殿堂为中心。
南北朝时期的一些寺庙都以塔为主体建筑,使之处于中心位置。
到唐代,塔的地位逐步降低,殿的地位日益提高。
所以隋唐以前的佛寺,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隋唐以后,佛殿普遍代替了佛塔,西方宗教建筑起源于古希腊神庙,如著名的雅典帕提农神庙。
到了古罗马时期,原来包围希腊神庙的外部柱廊被移入室内,体现了基督教把“精神集中到内心生活方面”的趋向。
早期的基督教堂,为了体现出上帝的仁爱,适应教徒礼拜、集会的需要,表现出明显的为人而设计的方向性动感空间。
到了中世纪,教堂的社会意义加强了,哥特式建筑以都市市民的中心大教堂为代表从而取代了罗马式建筑主要是以修道院的大教堂为代表。
并创造性地运用尖顶拱形和飞拱手法,打破了罗马式教堂的坚厚。
教堂内部的空间更加高大、宽敞和明亮,内外装饰更加华丽。
佛教与基督教由于所处地域环境与历史背景差异,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宗教文化。
欧洲教堂建筑注重表现人心中的宗教狂热,并把它具化为实在的视觉形象,而中国的寺庙建筑则受儒教实用理性的影响,重在再现人们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安。
宗教建筑上的不同可以具体表现在大概以下几个地方:材料方面:西方教堂大多采用石材,因为石材有一种凝重的美感,且坚固,象征永恒;而中国传统建筑多用木,土,砖,以木材为主,材质有温暖感,不像石头那么冰冷。
且中国人认为建筑是有生命的,有盛有衰,木材是生命的象征。
另外西方宗教建筑对石和砖选择都非常严格,需要一定硬度和光泽;中式建筑比较务实,一般的建筑(当然皇家建筑除外)不太注重选材,因此往往很难保存,不是很结实,需要经常修缮。
结构上西方哥特式建筑是垂直的,与“尖拱技术”同步发展,使用两圆心的尖券和尖拱,推力比较小,有利于减轻结构体自重和增加跨度。
中西方文化在建筑方面的差异及现实意义
中西方文化在建筑方面的差异及现实意义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追求永恒,控制自然;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而东方多用木头,新陈代谢,亲近自然。
这种建筑材料的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的社会功用,使得中国与西方的古典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语言”,不同的语言,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流露出不同的情感;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从建筑材料来看,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之前,世界上所有已经发展成熟的建筑体系中,包括属于东方建筑的印度建筑在内,基本上,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营造的,属于砖石结构系统。
诸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输水道,中世纪欧洲的教堂……无一不是用石材筑成,无一不是这部“石头史书”中留下的历史见证。
唯有我国古典建筑包括邻近的日本、朝鲜等地区是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统,因而被誉为“木头的史书”。
中西方的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由于自然因素不同外,更重要的是,不同文化,不同理念导致的结果,是不同心性在建筑中的普遍反映。
西方以狩猎方式为主的原始经济,造就出重物的原始心态。
从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
中国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经济方式,造就了原始文明中重选择,重采集,重储存的活动方式。
由此衍生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哲学,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天人合一”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揭示,自然与人乃息息相通的整体,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环节,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之亲和关系,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关系的结果,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
你如果给出几幅东西方建筑的图片,人们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西方的石制建筑一般是纵向发展,而执行这一任务的柱子也便成了关键中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宗教在建筑中的影响对比分析神学力量甚至在文艺复兴及以后时代仍然浸透着人的心灵,以至于在本质上是和神学抵触的思想,如人本主义和君权主义常常也还要以教堂为寄托。
欧洲的教堂用石头建造,著名的教堂工程都十分巨大,经常要经历一二百年或更长时间才能建成。
宗教建筑在欧洲系建筑中长期来占据着主流的地位。
与此相反,在古代中国相对于君权而言,神权始终处于次等的地位。
所以中国宗教建筑的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受着科学水平的限制,古人对于鬼神灵魂的信仰是不可免的,但是在中国,注重人事,人们儒学对于鬼神问题采取了清醒的态度。
孔子虽然也倡导由原始社会延续下来的祖宗崇拜,但却尽量减弱其中的宗教意识,而特别强调把它引向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伦常纲教为内容的人世关系中去。
对于鬼神的有无,孔子机智地采取回避态度,故“子不语怪力乱神”。
到了非谈论不可的时候,孔子则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来积极地提醒人们注重人事.儒学的清醒理性,对人们尤其对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有深刻影响,历代有作为的皇帝对于宗教在利用与容忍的同时,莫不都采取了限制的政策。
佛的因果报应、咎由自取,道的清静无为,逆来顺受都是“有用”的,甚至皇帝也参加一些活动,以示恩宠。
但当宗教和皇帝产生矛盾时(主要是经济上争夺民力),就坚决限制,甚至下令灭佛。
中国和欧洲一样,也承认君权神授,但欧洲的君权神授重点在神,君主的权力也须由教会授予。
中国的君权神授的重点却在君,他是天的儿子,他的权力直接受之于天,无须乎教会为媒介,中国也从来没有出现过教皇制。
这些情况,映射在建筑中,就是宗教建筑比起一般的实用性建筑来,或者可以说是宏伟精丽的,有时也相当可观,但相对于代表君权的建筑而言,它始终处于从属的地位。
在都城,它没有超过皇宫,在郡县,没有超过王府和衙署.它也没能成为城市布局的中心,《考工记》中“左祖右社”,王宫居中的体制就说明神权和族权都只是皇权的陪衬。
在中国宗教建筑的艺术风格上,也从来没有过分地陷入于神学的激动,接受过超人性的迷狂.换言之,即使在宗教建筑中也没有失去人的清醒理性,而人的理性,正是儒家所特别重视的。
所以,中国的传统建筑包括宗教建筑在内都具有理性的性格,这个性格,或可用“温柔敦厚”四字表述之.温柔敦厚,诗教也西方的宗教建筑重在坦率地外现人心中的宗教激情,把内心中的一切迷妄和狂热,幻想和茫然都化成实在的视觉形象:超人的巨大尺度,强烈的空间对比,神秘的光影变幻,出入意表的体形,飞扬跋扈的动势,骚动不安的气氛,这些在埃及、拜占庭、哥特式或巴洛克神庙和教堂以至现代教堂(如法国朗香教堂)中都可以找到大量的例证。
它们在表达宗教的非理性这一方面是共同的,其作用都在于通过建筑来催毁人的理性,扼杀人的自信力,强迫人们跟随教士走向彼岸。
中国的宗教建筑则与此相反,并不注重表现人心中的宗教狂热(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始终也没有达到西方宗教徒那样的狂热程度),而是重在“再现”彼岸世界那种精神的宁静和平安.中国佛教说“色即是空",“诸行无常”,认为现世间的一切都是幻影,而世外的佛国净土才是真实的存在。
佛国并非超然物外,渺不可寻,而是一切普通善行的必然报答,是辛苦恣睢的生命历程之自然归宿,是善良人生的一个肯定的构成。
于是净土信仰在中国大行其道,只要一心向佛,死时便可平静地得到佛的接引。
这里没有狂热,没有神秘,有的只是冷静的虔诚.禅宗更是主张在个人的内心中去寻找解脱,深山养息,面壁打坐,寻找平和与宁静。
这样的宗教意识使得中国的古刹本身就是佛国精神的象征或净土的缩影.人们在这里应该寻求到庇护,体验到解脱,不应该有任何骚动不安,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
“刹”是梵语音译,其意义既可指佛国,也可指佛寺,这是耐人寻味的。
佛与佛国同在,作为佛国缩影的佛寺也应该有佛的住所,它的形象无需他求,实际就是住宅的扩大或皇宫的缩小。
甚至作为佛教纪念建筑的佛塔,也弥漫着世俗的感情,它具有高耸的体型,嵌插在蓝天中,但不象哥特尖塔那样的一味强调升腾,它那层层水平塔檐大大削弱了垂直的动势,使升腾时时回顾大地。
中国佛塔也是世俗建筑楼阁的仿造。
大概只有元代以后在内地开始流行起来的喇嘛教建筑,才有较多的神秘的甚至恐怖的气息,但终未成主流。
如果说即使在宗教建筑里也洋溢着如此冷静平和的空气,那么在世俗建筑里就更加显而易见了。
中国建筑的这-性格是中国人的心理气质的反映.这种气质特征被希腊人马赛里奴斯在他的《史记》里描写成“赛里斯入平和度日,……性情安静沉默,不扰邻国”,“赛里斯入习惯俭朴,喜安静读书以度日"。
德国大诗人歌德也说:“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
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平易近人的,没有强烈的情欲和飞腾动荡的诗兴"。
它和儒家哲学所推重的艺术风格有不解之缘。
孔子赞扬《诗经》说:“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温柔敦厚,诗教也”,但温柔敦厚也不排斥文采,而使艺术陷入愚鲁,只是要求文质相应,所谓“文质彬彬”,故《礼记》又说“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
而彬彬者,也就是荀况说的“谨慎而无斗怒,是以百举不过也.” (《荀子。
臣道》)。
《诗经》的内容和风格究竟应如何品评,此处可置而不论,只是儒家对于“温柔敦厚”的推重,却是形成中国人的趋于平和、宁静、含蓄和内向的心理气质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儒家的另一重要思想—仁学的节用爱民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孔门理论基本上不具有纯粹思辨哲学的性质,而是具有实践理性意义的一整套朴素的治国之道。
为了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孔子主张节制,克己、宽厚惠民,反对赤裸裸的残暴压迫,这种“ 人道主义”是“仁"的组成部分,也有其真诚的一面,当儒学终于成了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以后,“仁”的这一侧面,对于抑制统治阶级的贪欲,的确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经常提醒他们为了保持皇朝的长治久安,应该注意经常调整自己和人民的关系,不可过分的征敛。
故“礼,与其奢也,宁俭",“仁者爱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罕兴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国富矣”,那些忠臣贤士也就经常通过这些话而左右朝纲。
仁的“爱人"和礼的“辨异"形成了一套自我调节机制,这就是中庸之道。
在这种机制影响下的中国建筑也就以“百举不过”为其品格标准之一。
一方面需要“百举”,并且“非壮丽无以重威”;一方面又要求“不过”,帝王应该“躬行节俭”.这一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管仲《管子.治国》),“令民归心于农”(商鞅《商君书。
农战》)。
认为富强之本在农战,而工商是末作,应该限禁.这本来是法家提出来的,儒家消化了这个思想,并把它和“百举不过”结合起来,以至于《礼记》中竟有这样的话:“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礼记。
王制》)。
建筑事业属“工”,当然也在被禁限之列。
从一方面说,这些理论客观上使中国建筑具有明显的保守性,限制了建筑技术和艺术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一直满足于木结构体系,不能有更大的突破的原因之一。
在中国没有西方经常可以遇到的非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能建成的石头教堂,中国的都城,包括城中的宫殿可以在几年或十几年内建成。
易于建造能快见效果的木结构,它的形象和风格已经满足了中国人的需要,人们认为在建筑上投入更多的力量是不明智的,甚至是有害的。
但从另一方面说,木结构的长期使用,也使得这种体系的建筑艺术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中国建筑的风格在某一方面也可以说就是木结构的风格。
木结构的艺术长处在于群体布局,中国建筑的美就隐蓄在群的内部,需要周览全局才能一一呈现。
它鄙视一目了然,不屑急于求成,因而也更加含蓄温文,更加内在。
即就建筑单体的美而言,中国建筑也颇不同于西方之注重外形的奇诡新巧,变化多端,而更多的存在于体、面、线、点的组合显示的群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所赋予的和谐、宁静及韵味.总的来说,中国建筑在气质上更重精神,重意境;西方建筑则重物质,重外观。
前者是群体的统一,内在而含蓄;后者是单体的突出,外在而暴露。
这个区别,或从另一角度即中国人和西方人的艺术趣味的不同再加发挥,简言之,前者具“绘画”之美,而后者更多的带有“雕刻”的意味。
“绘画”之美假若面临某一对象,要对它进行艺术描绘,西方人首先看到的是对象的体积,这体积由面构成,显出深浅的光影;他们首先想到的则是尽量肖似地再现这个对象,于是同样也具有体积的雕刻就是最好的手段了.如果要用绘画,那么这绘画也是雕刻式的,画面上的线只用来组成面,面才是艺术的元素,用各个方向的面来构成体。
西方绘画和雕刻的不同只不过绘画现出的形象是从某一固定视点看过去的罢了。
罗丹说:“没有线,只有体积,当你们勾描的时候,千万不要只着眼于轮廓,而要注意形体的起伏,是起伏在支配轮廓。
”这段话,可以简明地表达西方人的艺术趣味。
而中国人首先“看”出的却是这个对象的神态意趣以及活泼的气韵,从中找出和自己心灵相通的那一点,然后把它“表现"出来,要求“以形写神”、“气韵生动”.在他的心目中,那些面、体、光影都是不重要的,这样,平面的绘画就是最好的表现手段了。
既然不重在再现体积,线条也就用不着从属于面。
而且也只有用这些不滞于物的飞动空灵的线,把它们以各种方式组合起来,才能完成他所注重的神和气韵,所以线条才是重要的艺术元素,面几乎不占有什么地位。
如果要做雕塑,那么这雕塑也是绘画性的,并不着重于对象体积起伏的真实再现,上面流动着飞灵的线条,染饰着富于神韵的色彩。
所以,西方的雕刻是典型的,中国则以绘画为典型。
前者直观而写实,后者含蓄而抒情。
这个差异,代表了中西艺术的不同侧重,大胆说一句,它不但体现在绘画和雕刻中,也体现在诗歌,戏剧、散文和中国的书法艺术等许多艺术门类之中。
有趣的是,由此而视建筑,可以发现中国建筑也是绘画式的,西方建筑则属雕刻式,只是这种“绘画”或“雕刻"只表现建筑本身,并不表现建筑以外的别的对象。
西方建筑的出发点是面,完成的是团块状的体,具有强烈的体积感。
中国建筑的出发点是线,完成的是铺开成面的群,以绘画作比,群里的廊,墙、殿、台,亭、阁以及池岸、曲栏、小河,道路等无非都是粗细浓淡长短不同的“线"。
欣赏西方建筑,就象是欣赏雕刻,它本身是独立自足的,人们围绕在它的周围,它的外界面就是供人玩味的对象.在外界面上开着门窗,它是外向的,放射的,其欣赏方式重在“可望”.而中国的建筑群却是一幅“画”,其外界面是围墙,只相当于画框,没有什么表现力,不是主要的欣赏对象,对于如此之大的“画面”来说,人们必须置身于其中,才能见到它的面貌,所以不是人围绕建筑而是建筑围绕人.中国建筑是内向的,收敛的。
其欣赏方式不在静态的“可望",而在动态的“可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