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位置性眩晕的诊疗,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合集下载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因、诊断治疗、复位治疗及实验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因、诊断治疗、复位治疗及实验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因、诊断、诊断治疗、复位治疗及实验头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每个年龄段都有发病:头晕多继发于良性疾病(如前庭疾病、偏头痛、心因性疾病)和严重疾病(如卒中、感染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内肿瘤或出血)。

平衡障碍往往难以诊断和管理,部分原因是主观症状描述不清和导致平衡障碍的神经、心血管、代谢、中毒、前庭和精神疾病的复杂性。

这些症状也可能与危及生命的疾病相关,使诊断检查具有挑战性。

下面总结常见平衡障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最新情况以及如何通过简单的体位变换动作将其与其他导致头晕、眩晕和不平衡的疾病区分开来。

我们还讨论如何通过复位有效治疗BPPV。

头晕VS眩晕患者使用术语头晕来描述几种不同的感觉,但从医学上讲头晕与眩晕不同。

头晕是对一个人在一个空间内感觉的任何扭曲,而眩晕是一种虚假的运动感觉,特别是旋转或旋转感。

详细的询问病史可以区分这些症状并找出病因。

问题应集中在以下方面:症状的性质,如眩晕、振动幻视(物体前后移动的幻觉)、失衡或头晕目眩;症状的时间过程,如发病速度、持续时间、发病情况、从初始开始发作时间和发病频率;伴随症状,如偏头痛或视力、听力或呼吸变化等;加重和缓解因素,如头部或身体的运动,睁闭眼,朝一个或另一个方向看,进入或离开一个繁忙的视野,咳嗽,打喷嚏,或大声的声音等;其他相关病史,如视力问题、肢体无力,糖尿病、神经病变、脑血管疾病、卒中、颈部疼痛、癫痫、高血压、心脏问题或耳毒性的药物。

常见的前庭疾病具有典型特征(表1),这是快速识别症状原因并进行转诊的关键。

表1 常见以头晕为表现疾病的症状和时间头晕和眩晕的常见病因BPPV是引起头晕最常见前庭病因之一。

Royl等人报告说这是在急诊室出现头晕的患者中最常见的诊断。

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且更容易影响高龄人群,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

尽管BPPV很常见但误诊率很高,导致昂贵和不必要的诊断检查、转诊和治疗。

如果没有正确诊断和治疗BPPV,还可能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和跌倒,这是老年人受伤和创伤相关住院的主要病因。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诊断和治疗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诊断和治疗
休息与外固定
对于初发或轻度患者,可通过卧 床休息、头颈外固定等方式缓解
症状。
前庭康复锻炼
进行针对性的前庭康复锻炼,提高 患者对眩晕的耐受能力。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头部剧烈运动、快速转头等诱 发眩晕的动作。
药物治疗方案制定及调整原则
药物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选用改善内耳循 环、抑制前庭系统过度兴奋等药
物。
剂量调整
生活质量调查问卷
通过生活质量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康复后的生活状况、工作状况、 社交状况等方面的信息。
定期随访与评估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康复过程中出现 的问题和困难。
康复效果评价
根据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对康复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和总结。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手术前需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部 署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常见并发症类型
包括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平衡失 调等。
危险因素分析
高龄、头部外伤、内耳疾病、长期卧 床等是BPPV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预防措施制定
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如避免 头部外伤、积极治疗内耳疾病、鼓励 患者适当活动等。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个体化医疗需求 的增加,未来BPPV的治疗将更加注重患者 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
远程医疗将逐渐普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未来远 程医疗将在BPPV的诊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 服务。
综合治疗模式将得到推广
未来BPPV的治疗将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治疗 方法,而是将多种治疗手段有机结合,形成 综合治疗模式,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舒适 度。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28
(一) 保守治疗
BPPV 虽属自愈类疾病,
但病程长短不一 ; 部分可持续数月或数年,重者可长期丧
失工作及生活自理能力; 早期治疗和干预有助于早日康复。
29
(二)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
有学者提出,BPPV治疗时药物治疗不应作为首选方式, 但酌情选用抗眩晕药物可以降低前庭神经的兴奋性,从 而达到尽快减轻眩晕,缓解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的 症状。
和最重要的检查
14
Dix – Hallpike 变位性眼震试验
A:患者坐于检查床 上,检查者位于病人 身旁,双手把持其头 部向右转45°
B:保持上述头位不 变,同时将体位迅速 改变为仰卧位,头向 后悬垂于床外,与水 平面呈30°
➢注意观察眼震和眩 晕情况。
15
位置诱发试验
2.滚转试验(roll maneuver )
80年Brandt and Daroff根据壶腹脊顶结石提 出单次手法复位法
92年Epley 根据管结石症理论提出手法复位法 1994年Vannucchi提出HC-BPPV的复位手法
27
治疗
随着BPPV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 的逐步明确,相关的治疗亦有了长 足的进步,治疗方法日趋简便
BPPV首选复位治疗,辅以药物治 疗,久治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可引起眩晕的疾病
眩晕病因复杂,涉及临床多科, 属边缘学科。
多数为外周性眩晕,少数为中枢 性眩晕。
1
前庭系统的特点
前庭系统包括外 周和中枢二部分
外周前庭系统包 括前庭感受器和 初级神经元(前 庭神经节)
中枢前庭系统为 前庭核群及核上 各级中枢
2
位置性眩晕分类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中枢性位置性眩晕 其他疾病引起的位置性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
2023/11/27
1
一、★概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vertigo,BPPV)是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 位置时诱发的短暂的眩晕,是一种具有自限性的周围 性前庭疾病。可为原发性,也可为继发性。
二、分型:
1.后半规管BPPV; 2.前半规管BPPV; 3.外半规管BPPV; 4.混合型BPPV; 以上四种类型可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病。
六、疗效评估
疗效评价时间:短期:1周;长期:3个月。 1.痊愈:眩晕或位置性眼震完全消失。 2.有效:眩晕或位置性眼震减轻,但未消失。 3.无效:眩晕和位置性眼震无变化,加剧或转 为其他类型的BPPV。
谢谢
2023/11/27
10
四、BPPV变位检查的眼震特点
2.前半规管BPPV的眼震特点:患者头向患侧转 450后快速卧倒,使头悬至床下,与床平面成 20。~30。夹角,患耳向地时出现以眼球上极为 标志的垂直扭转性眼震(垂直成分向眼球下极,扭 转成分向地);回到坐位时眼震方向逆转。管结石 症眼震持续时间<1 min;嵴帽结石症眼震持续时 间≥1 min。
四、BPPV变位检查的眼震特点
3.外半规管BPPV的眼震特点:管结石症在双侧变位 检查中均可诱发向地性或背地性水平眼震,眼震持续 时间<1 min i嵴帽结石症在双侧变位检查可诱发背地 性水平眼震,眼震持续时间≥1 min。
五、诊断依据
1.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出现短暂眩晕的病史。
2.变位性眼震试验显示上述眼震特点,且具有短潜伏期(<30 s)和 疲劳性。
三、诊断BPPV的变位试验
1.Dix_Hallpike或side—lying试验:是确定 后或前规管BPPV的常用方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健康教育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健康教育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健康教育
一、概述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又称为耳石症,见于周围性前庭疾病,是最常见的源于内耳的眩晕病。

当人的头部处于某一特定位置时可诱发短暂性眩晕,并伴有眼震和自主神经症状。

二、治疗原则
1、耳石复位法及药物对症治疗,如右后半规管手法复位。

2、药物治疗主要是抑制前庭反应及减轻眩晕引发的呕吐,常用药物有甲磺酸倍他司汀等。

3、对于顽固性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可以考虑半规管填塞术和单孔神经切断术。

三、疾病预防
1、急症发作时:
①、卧床休息,减少头颈部活动,改变体位时动作缓慢;
②、监测血压,心率,有无异常变化;
③、环境安静,无噪音,无强光刺激,开窗通风,保持室内
空气清新无异味;
④、物品放于患者伸手可及处,避免取物时发生跌倒。

2、缓解后:
①、可适当运动床上活动,适应后再床边活动,逐步正常活
动,增强体质,但应注意劳逸结合。

②、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心情波动。

③、饮食上以清淡为主,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酒。

④、用药指导,如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遵医嘱服用药物。

⑤、耳石症患者复位后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四、出院指导:
1、加强饮食指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予以清淡饮食;勿
暴饮暴食。

2、保持生活规律,适当运动,注意劳逸结合,戒烟限酒。

3、正确口服药物,不能擅自停药或减量。

4、注意监测血压,定期复诊。

5、保持平和心态,避免精神紧张。

参考文献:《内科护理学》第五版拟定人:王** 审核人:修订日期:2020年月拟定日期:2020年月。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神经内科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神经内科

-
4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病理
-
5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病理
-
6
发病机制
嵴顶结石症学说 管结石症学说
-
7
临床分型及征象
典型症状为头部迅速运动到某一位置时引起伴有眼 震的阵发性眩晕,大多数患者在坐起、躺下、翻身、 前倾或后仰时出现,眩晕发作持续短暂,一般为数秒 至1 min。重复诱发头位眩晕可反复出现,但无听 力下降和前庭功能障碍,偶有耳鸣。
-
30
预后
大多数学者认为BPPV是一种自限性疾病。BPPV常 见的三种自然病程是:
①发病数周到数月后,患者的眩晕症状自行缓解;
②眩晕的发作与缓解交替,间歇期由数周到数年不 等;
③少部分患者的眩晕症状持续存在,没有自行缓解 的迹象。Imai等发现未经治疗的PC-BPPV和HCBPPV患者从症状出现到自行缓解的时间分别为39d 和16d,HC-BPPV自行缓解显著快于PC-BPPV。BPPV 自行缓解的原因是自然的头位改变使漂浮的耳石 颗粒回到椭圆囊,因为解剖结构的原因,水平半规 管的耳石较后半规管的耳石更容易回到椭圆囊。
-
17
位置诱发试验—眼震观察
-
18
位置诱发试验
仰卧侧头位试验 适于水平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 向双侧均出现向下耳的水平眼震,但以向患侧为重
(管结石);向双侧均出现向上耳的水平眼震,但 以向患侧为重(嵴帽结石)。水平半规管BPPV眼震 的持续时间数秒~数分种不等。
-
19
诊断
垂直半规管(后半规管和上半规管)BPPV诊断依据:
-
11
Dix-Hallpike位置性试验
-
12
水平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HC-BPPV)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一、概述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是一种常见的
内耳平衡障碍的疾病,主要特点是短暂的眩晕发作,由头部位置改变引起。

眩晕通常与特定的头部位置有关,如翻身、低头或抬头等动作。

本文将介绍该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二、临床表现
1.眩晕症状: 眩晕通常发作在特定的头部位置改变时,持续时间较短,
可能伴随头晕、恶心,有时伴有耳鸣。

2.头位性眼震: 在特定头位时可出现眼球迅速的无自主性颤动。

3.平衡障碍: 患者在特定头位时可能感到平衡不稳。

三、诊断
1.病史询问: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眩晕发作的情况,包括发作触发因素、
持续时间等。

2.头位试验: 通过特定的头位试验可以诱发眩晕症状,帮助医生做出诊
断。

3.听力检查: 排除其他内耳疾病引起的眩晕。

四、治疗方法
1.姿势训练法: 医生会教患者一系列头部位置变换的动作,帮助耳石回
流至正确位置。

2.药物治疗: 包括镇静剂、抗晕药等,用于缓解眩晕症状。

3.手术治疗: 对于顽固性的眩晕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

五、预后
大多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经过治疗后能够完全康复,有少数病例可能
发生复发。

六、结语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常见但容易治愈的内耳疾病,及时诊断和有效治
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疾病。

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

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
5、有的人心慌、胸闷、憋气、出冷汗,因为患者憋气而造成拼命喘气,二氧化碳过度排除后,出现低二氧化碳血症,出现手脚发麻、抽筋等表现。有时症状表现如同晕车,也会出现恶心、呕吐、心慌、面色苍白等。 6、典型的表现还有体位改变后数秒出现,一般持续时间很短,大概几秒到几十秒。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很快眩晕的感觉就消失了。
*
(2)诊断步骤: 病人就诊后应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 耳科临床常规检查(我院暂无开展) 听力学检查 位置诱发试验: 1. Dix – Hallpike 变位性眼震试验 2.滚转试验(roll test ) 3.有条件的医院,建议配合视频眼震图。
*
(1)椎动脉型颈椎病
患者常有头痛、头晕,颈后伸或侧弯时眩晕加重,甚至卒倒,改变位置后立即清醒,可有耳鸣、眼花、记忆力下降。偶伴视物不清,听力下降,吞咽困难。 颈椎棘突部常有压痛,压头试验阳性,仰头或转头试验阳性,即在头后仰及旋转时,眩晕或恶心的症状发作或加重。影像学检查:可有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向侧方隆突,以及椎间孔变小。
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一、定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 ),又称为“耳石症”,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内的内淋巴液里游动,也就有可能进入平素无耳石存在的半规管里面并沉伏下来,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眩晕,眩晕的时间一般较短,往往少于一分钟,这仅相对于绝大多数管结石而言,为数较少的嵴顶结石的眩晕时间常在数分之上。这种症状的出现常与位置变化有关,故呈阵发性,这就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前言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俗称“耳石症”,是最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2007)、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会(2008)、美国神经病学学会(2008)和Barany学会(2015)分别发表了BPPV相关的诊疗指南或标准。

随着眩晕诊疗实践的不断深入,新的临床证据、检查技术和治疗手段不断涌现,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现有BPPV 诊疗标准进行修订和补充。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组织国内专家多次研讨,在参考借鉴国外最新指南的同时,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和中国国情,制定出台了《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以期规范、完善国内BPPV 的诊疗工作。

定义BPPV是一种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头位变化所诱发的、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常具有自限性,易复发。

流行病学BPPV检查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诊断标准的不断完善导致不同时期的流行病学数据差异较大,目前为止报道的年发病率为(10.7-600)/10万,年患病率约1.6%,终生患病率约2.4%。

BPPV占前庭性眩晕患者的20%-30%,男女比例为1:1.5-1:2.0,通常40岁以后高发,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

临床分类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可按照病因和受累半规管进行分类。

一、按病因分类1.特发性BPPV:病因不明,约占50%-97%。

2.继发性BPPV:继发于其他耳科或全身系统性疾病,如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特发性突聋、中耳炎、头部外伤、偏头痛、手术后(中耳内耳手术、口腔颌面手术、骨科手术等)以及应用耳毒性药物等。

二、按受累半规管分类1.后半规管BPPV:最为常见,约占70%-90%,其中嵴帽结石症约占6.3%。

2.外半规管BPPV(水平半规管BPPV):约占10%-30%。

根据滚转试验(roll test)时出现的眼震类型可进一步分为向地性眼震型和离地性眼震型,其中向地性眼震型占绝大部分。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10张图帮你理清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10张图帮你理清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10张图帮你理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常见的周围性眩晕性疾病之一,作为眩晕的重要鉴别诊断而为神经内科医师所熟知。

BPPV 也称为耳石症,根据耳石部位分为前半规管 BPPV、后半规管 BPPV 和水平半规管BPPV。

其重要的诊断性手段为Dix-Hallpike 试验和仰卧位滚转试验。

近期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杂志发表了一篇由希腊学者Balatsouras 等撰写的综述,用图表的方式生动地阐述了三种类型BPPV 发病机制及对应的诊断性试验结果,一起来学习下吧。

后半规管BPPV图1 进行右侧Dix-Hallpike 试验时对后半规管的刺激(c),(a,b)分别显示了左耳和右耳半规管当耳石位于同侧(右侧)后半规管时(b),Dix-Hallpike 试验导致耳石沿管腔移动,诱导出现BPPV。

当耳石位于对侧(左侧)后半规管(a)时,Dix-Hallpike 试验并不会导致耳石的运动,因为头部运动与受累半规管平面垂直,此时Dix-Hallpike 试验为阴性。

前半规管BPPV图2 进行右侧Dix-Hallpike 试验时对左侧前半规管的刺激(c),(a,b)分别显示了左耳和右耳半规管当耳石位于对侧(左侧)前半规管时(a),由于内淋巴液的流动,受累侧的前半规管受到刺激,诱发出现BPPV。

图3 进行右侧Dix-Hallpike 试验时对右侧前半规管的刺激(c),(a,b)分别显示了左耳和右耳半规管当耳石位于同侧(右侧)前半规管时(b),头部旋转的方向与受累半规管平面垂直。

但由于其壶腹嵴部分几乎是垂直的,所以也会导致耳石移位,表现为Dix-Hallpike 试验阳性,但对壶腹嵴顶的压力以及患者表现出的症状不是那么显著。

水平半规管 BPPV图 4 当左耳受累时,水平半规管 BPPV 管结石症的发生机制(受累半规管用黑色标示,左图)(a)患者位于仰卧位,耳石位于左侧半规管的后部;(b)当旋转头部至受累侧时,耳石碎片向壶腹部移动,诱发面向壶腹嵴的流动,产生强烈的向地的水平性眼震;(c)当旋转头部至健康侧时,耳石碎片向相反方向移动,诱发背向壶腹嵴的流动,产生背地性眼震,但强度较弱。

(整理版)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诊断和治疗

(整理版)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诊断和治疗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诊 断与治疗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BPPV的诊断 • BPPV的治疗 • BPPV的预防和康复 • 结论
01 引言
定义与概述
01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是一种常见的眩晕疾病,表现为头 部位置改变时出现的短暂性眩晕和 不稳感。
02
BPPV通常由椭圆囊或球囊上的耳 石脱落引起,导致平衡感受器受 到刺激,引发眩晕。
诊断方法
01
02
03
询问病史
了解患者的眩晕发作情况, 如发作时间、诱因、伴随 症状等。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是否有特征性位 置性眼震,如垂直或水平 眼震。
位置试验
通过特定的头部转动动作 诱发眩晕和眼震,以确定 病变半规管。
鉴别诊断
前庭神经炎
有病毒感染史,持续眩 晕、恶心、呕吐,无位
置性眼震。
梅尼埃病
突发性聋
迷路炎
有波动性听力下降、耳 鸣、耳闷胀感,无位置
性眼震。
有听力突然下降,可伴 有眩晕,无位置性眼震。
有耳痛、听力下降,可 伴有眩晕和特征性位置
性眼震。
03 BPPV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如使用抗眩晕药物、镇静剂等 ,以减轻患者的眩晕和恶心等症状。
药物治疗虽然可以缓解症状,但并不能根治BPPV,且长期使用 可能带来副作用。
BPPV的发病率和影响
BPPV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较高,女 性略高于男性。
BPPV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PPV的诊断
诊断标准
患者有因头位改变诱发的短暂 眩晕发作史,持续时间不超过1 分钟。
位置试验中出现眩晕及特征性 位置性眼震。
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眩晕的疾病。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治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治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内科常见疾病,占所有眩晕症的20%。

容易误诊为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干病变,颈性眩晕和神经症等。

诊断BPPV的临床表现有五大特征:1:头位变化后1-4秒才出现眩晕(潜伏期)。

2:有明显的旋转感(旋转性)。

3:眩晕不到一分钟内自行停止(短暂性)。

4:头位回到原来位置可以再次诱发眩晕(转换性)。

5:多次变换头位后眩晕逐渐减弱(疲劳性)。

(约有1/3患者无明显体位诱发表现)BPPV的诊断,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Dix-Hallpike测试阳性,即可诊断。

Dix-Hallpike测试受试者坐位,坐于检查床上,头向一侧转45度(注视检查者)。

迅速将受检查者放倒,头超过床沿并下垂30度(也可再向对侧迅速转90度),出现眩晕和快相向上的旋转性眼震为阳性。

病变侧判断:根据Dix-Hallpike试验结果确定,即头偏向左侧出现眼震时判断为左侧病变,反之为右侧病变,双侧均可诱发出明显眼震时,则诊断为双侧性BPPV。

注意:①因此检查易诱发眩晕病人多恐惧,应事先说明情况,取得配合,保证不闭眼。

②对严重心脏病,颈椎病,颈动脉狭窄患者慎用或禁用。

治疗:经管石复位治疗(Epley手法)方法:与Dix-Hallpike测试方法一致。

直是将向一侧偏转45度的头向对侧连续迅速旋转两个9 0度,同时身体由平卧改为侧卧,面朝地面。

发病机理:早期研究认为是嵴帽沉石症,或管沉石症。

以后都病人的耳部手术和试题解剖发现半规管中出现游离的碳酸盐晶体,证实为管沉石症学说。

该学说认为:卵圆囊囊斑上的耳石因感染,外伤或变性等原因脱落,因解剖位置的缘故多沉积于水平半规管中,头位变化使水平半规管处于水平位置,转头致使耳石碎片在管中受重力作用而移动,刺激前庭神经产生眩晕。

Epley手法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其步骤如下:①患者坐于治疗台上,在治疗者帮助下迅速取仰卧位并把头伸出台边,然后向患侧扭转45°;②头逐渐转正,继续向健侧偏斜45°;③将受试者头部连同身体一起向健侧翻转,使其侧卧于治疗台上,头部偏离仰卧位达135°,维持;④恢复坐位,头前倾20°。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

组织学上,椭圆囊和球囊的囊斑上面存在着耳石膜
的结构,由一层粘多糖类的物质和碳酸钙结晶颗粒
组成,覆盖在毛细胞的纤毛顶部
囊斑(macules)
扫描电镜
扫 描 电 镜 ( 耳 石 )
总结(summary)

人体的平衡需要视觉、前庭和本体感觉加以维系 外周的前庭器官包括三管两囊,即三个半规管、一个
球囊和一个椭圆囊

半规管的感受部位在壶腹嵴,球囊和椭圆囊则是囊斑

耳石位于囊斑,脱落后游离在内耳液中,随着体位变
化能够刺激前庭感受器,形成耳石症

耳石症 = 囊斑的耳石脱落 + 体位变化 + 内淋巴液的流动 - 耳石撞击壶腹嵴 或囊斑本身 - 前庭器官兴奋 - 双侧前
庭系统不对称 - 眩晕
BPPV临床的界定

流程图
Dix-Hallpike 体位诱发试验
受试耳侧旋转45 度
仰卧垂头30度
眩晕感
眼 震
复位时
恢复坐位
再次眩晕 眼震重现
朝向对侧方向
Dix-Hallpike检查法
前庭中枢性眩晕与周围性眩晕眼震的鉴别
眼震 潜伏期 持续时间 疲劳性 位置 方向 眩晕
周围性
2~10S
中枢性
无 30S以内 持续1min以上 重复试验,眼震消失 眼震不消失 仅见于一种头位 见于多种头位 固定向一侧 方向随头位改变 常伴 无或轻度
壶腹嵴

壶腹嵴位于半规管的
壶腹端,主要有毛细 胞和支持细胞构成,
毛细胞的顶部有动和
静两种纤毛,而纤毛 的上覆盖着一层如同
僧帽一样的胶质,即
嵴帽

壶腹嵴与半规管长轴
垂直,形成半规管和

良性位置性眩晕诊疗指南应知应会

良性位置性眩晕诊疗指南应知应会

良性位置性眩晕诊疗指南应知应会
1、什么是良性位置性眩晕?
英文简称BPPV,是一种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头位变化所诱发的、以反复发作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震为表现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常具有自限性,易复发。

2、良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典型的BPPV发作是由患者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头位所诱发的、突然出现的短暂性眩晕。

其他症状可包括恶心、呕吐等资质神经症状,头晕,头重脚轻、漂浮感、平衡不稳感及震动幻觉等。

3、良性位置性眩晕诊断要点有哪些?
(1)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头位后出现反复发作的、短暂的眩晕或头晕。

(2)位置实验中出现眩晕及特征性位置性眼震。

(3)排除其他疾病,如前庭性偏头痛,前庭阵法症,中枢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

4、需要与良性位置性眩晕鉴别诊断的疾病有哪些?
(1)中枢性眩晕:患者除眩晕之外,一般还伴有中枢症状,如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视物重影,偏侧肢体乏力或麻木等症状。

(2)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眩晕时伴有头痛,休息后可缓解,上述疾病与位置明显相关,可鉴别。

5、良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方案及原则有哪些?
(1)手法复位
(2)药物对症治疗:倍他司汀、天麻素等。

【教学】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的诊断和治疗

【教学】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的诊断和治疗

【教学】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的诊断和治疗眩晕规范诊疗首先应当掌握的技能是耳石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诊断和治疗。

BBPV是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的缩写,中文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简称良位,又称耳石症(otolithiasis),是一种重力方向的头位变化所诱发的,易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震为表现的外周性前庭疾病,是最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

数据表明,该病约占眩晕疾病的三分之一。

BBPV按受累半规管分类1.后半规管BPPV:最为常见,约占70%~90%,其中嵴帽结石症约占6.3%;2.外半规管BPPV(水平半规管BPPV):约占10%~30%,分为水平半规管管耳石和嵴帽耳石;3.前半规管BPPV:少见,约占1%~2%;4.多半规管BPPV:为同侧多个半规管或双侧半规管同时受累,约占9.3%~12%。

后半规管耳石的检查及复位方法检查方法::Dix-Hallpike法。

Dix-Hallpike试验中患耳向地时出现略带扭转成份的垂直上跳性眼震提示结果阳性。

1.病人坐在检查台上2.头部从身体中线向被检侧转45°3.检测者将病人颈部托住仰躺下并与水平面大约成30°复位方法后半规管复位方法包括Epley法,改良的Epley法或Semont法等。

Epley手法复位解析1. 病人坐在检查台上2.头部从身体中线向被检侧转45°3.检测者将病人颈部托住仰躺下并与水平面大约成30°4.头向健侧转90度5.头继续向健侧转90°,面朝地面6.坐起,低头保持15-20分钟后半规管耳石检查及复位视频(右后半规管)视频水平半规管耳石的诊断:水平半规管管耳石:Roll test检查诱发水平向地性眼震(可略带扭转成分),持续时间<1>水平半规管嵴帽耳石:Roll test检查诱发水平离地性眼震,持续时间≥1 min,且与体位维持时间一致,则可判定为外半规管嵴帽结石症。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常见的内耳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旋转性眩晕,特别是头部改变位置时。

本文将详细介绍BPPV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由于内耳中的钙结石脱落进入半规管引起的。

半规管是内耳的一部分,起着平衡和空间定位的作用。

当钙结石脱落时,会干扰半规管正常的运动,导致眩晕感。

BPPV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与年龄相关,老年人更容易患上。

BPPV的典型症状是眩晕发作时头部改变位置。

例如,当你转动头部、抬头或低头时,会感到剧烈的旋转性眩晕。

这种眩晕通常只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但可以重复发作。

有些人还可能伴有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这种眩晕会影响日常生活,使人感到不适和困扰。

确认BPPV的诊断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医生可能会进行头位试验来触发眩晕发作,以确定是否患有BPPV。

此外,医生还可以进行其他实验室检查,如眼震检查,来进一步确认诊断。

目前,治疗BPPV的主要方法是通过特定的头部动作来重置钙结石的位置,使其返回到内耳的恒定腔。

这些头部动作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包括埃佐法(Epley maneuver)、哈纳法(Semont maneuver)和原位耳顶转位法(Liberatory maneuver)等。

这些动作的目的是通过重力帮助钙结石重新定位,从而减轻眩晕症状。

在进行头部动作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经历一些短暂的眩晕发作。

这是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担心。

通常,经过几个疗程后,眩晕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突然转动头部,以免触发眩晕发作。

除了头部动作治疗,药物治疗也可以用于缓解BPPV的症状。

例如,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服用抗晕动药物,如安定类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减轻眩晕感和恶心。

但是,药物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并不能治愈BPPV。

对于患有BPPV的患者来说,预防复发也非常重要。

他们应避免头部剧烈活动和过度疲劳,以减少症状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良性位置性眩晕的诊疗,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不想错过界哥的推送?
戳上方蓝字“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关注我们
并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北京地坛医院神经内科杜志刚教授帮你全面了解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治。

稍微动一下就开始看东西天旋地转,这是神经内科医生经常见到的症状——眩晕。

有很大一部分眩晕症状是由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引起的,关于这种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临床上的你了解了吗?这次,小编整理了《医生站》上关于BPPV诊治的课程,由北京市地坛医院杜志刚教授讲授,大家快来了解一下!一
流行病学调查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为最常见类型的眩晕,属于周围性眩晕,发病率约1/10000人群(有的文献是千分之二到千分之八),占眩晕18%(有的文献是1/3),占外周性眩晕50%;男:女=1:2—3, 50-60岁女性多见;与年龄因素有关,50岁以上病人占总人数的50%。

其次常见的是心因性头晕,前庭性偏头痛。


BPPV的临床类型
PC-BPPV最常见,HC-BPPV次之,SC-BPPV最少。

后半规管BPPV最为常见,这是由于半规管的解剖不同所致。

在站立位,后半规管位于整个前庭的后下位置,耳石移动时比较容易落入前庭的后面和基底,即后半规管所在。

而上半规管的后臂直接与总脚和前庭相连,使得上半规管的耳石多可自行排出,故上半规管BPPV 很少发生。


BPPV临床表现
•有一定的诱发头位或体位,头向受累侧耳活动头位时发作;
•诱发头位或体位:坐起、躺卧、左右翻身、仰头、低头、弯腰、直腰、俯身、左右转头、头偏一侧。

多发生于一种头位,少数可发生一个以上的头位。

•短暂发作,处于诱发体位时一般3-6s后出现眼震,持续数秒至数十秒;
•受累半规管可互相转换,多发生于手法复位后,少数为自发性转换;
•眼震为旋转性或水平旋转性,具易疲劳性。

•呈良性、自限性,一般持续数周或数月后可自行缓解,但可复发;
•有些病人唯一体征是体位试验阳性。

•三个月不愈或丧失劳动力为顽固性,有时持续数年;单纯该病不引起听力下降。


BPPV 的眩晕特点

BPPV典型的眼震表现特点
发病部位眼震诱发体位
左水平半规管左向水平眼震左侧卧位
右水平半规管右向水平眼震右侧卧位
左后半规管顺时针眼震后120°左45°
右后半规管逆时针眼震后120°右45°
左上半规管顺时针眼震后120°右45°
右上半规管逆时针眼震后120°左45°•后半规管BPPV的眼震特点:受试耳向下时出现背地性扭转性眼震(以眼球上极为标志),回到坐位时眼震方向逆转。

管结石症眼震,持续时间<1min;嵴帽结石症持续时间>1min。

•水平半规管BPPV的眼震特点:双侧变位检查均可诱发向受试耳的水平眼震,以向患侧明显(管结石);双侧变位检查均可诱发向对
侧耳的水平眼震,以向患侧明显(嵴帽结石),眼震的持续时间数秒──数分钟不等;
•上半规管BPPV的眼震特点:患耳向下时出现垂直向地性扭转性眼震,回到座位时眼震逆转。

管结石症眼震,持续时间<1min;嵴帽结石症持续时间>1min。

(2006年9月全国听力和前庭医药学专题学术会议讨论)

不同BPPV的诊断与鉴别
表现P-BPPV S-BPPV H-BPPV
诱发体位变位试验变位试验滚转试验
眼震方向背地扭转性向地扭转性水平向地或离地性
持续时间<30s < 30s > 30s
潜伏期5-15s 5-15s >3s
疲劳试验阳性阳性阴性

眩晕的鉴别诊断(以眩晕持续时间分类)
时间周围性中枢性
秒BPPV VB-TIA(后循环
TIA)癫痫先兆
分迷路瘘前庭神经血管压迫
VB-TIA ,偏头痛先兆
综合症,椎基底动脉供血
不足
(半)小时Meniere病偏头痛
卒中
天前庭神经元炎、迷路炎迷
路卒中
周,月听神经瘤,药物MS(多发性硬化), 小
脑变性

BPPV 治疗
1)首选复位治疗,辅以药物治疗,久治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法复位治疗简单、有效;
•耳石脱落位置不同,采用的复位手法不同;
•通过正确检查,做出正确判断,选用正确手法;
•错误和粗暴操作,有可能导致耳石异位、眩晕加重;
•颈椎病患者,可引起大小便失禁、瘫痪等;
•饮食无特殊限制;
•一般经过一到两次手法治疗,基本上能够康复;
•手法治疗结束后,病人需一周内高枕卧;起床时动作缓慢,在床边低头静坐几分钟;
•两周内不要偏向发病的位置;
•配合适当的药物、对症和习服(康复)治疗
2)位置诱发试验
Dix-Halllpike 变位性眼震试验(见图1)也被称为 Barany试验或是Nylen-Barany试验,是BPPV诊断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检查。

对于水平半规管BPPV, DIX检查可能引不出眩晕和眼震,最好的检查是做滚转检查(见图2):在水平半规管面转动患者头部。

(图1 Dix-hallpike试验)
(图2 翻滚试验)
3)耳石复位治疗
❶后半规管和上半规管BPPV主要采取Epley 耳石复位法。

❷水平半规管受累BPPV的复位方法有 Lempert的 Barbecue 翻滚疗法。

❸复位治疗的并发症:
•A.后半规管结石症经体位治疗后出现水平半规管BPPV,可能是由于治疗后耳石进入水平半规管,这种并发症均可再经体位治疗处理,预后良好。

•B.有些患者由于体位治疗后要限制一段时间的颈部活动,会出现颈部僵直、肌肉痉挛,经过适当活动及对症治疗后一般都可消除。

❹复位的注意事项:
•A.有时Dix-Hallpike试验呈阴性,若有典型的位置性眩晕史,应另择时间重复测试。

临床上诱发出眼震的一侧为患侧,对眼震不明显者,往往以眩晕程度更强侧作为患侧。

•B.部分患者会治疗失败,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1)复位手法应用不恰当或由于半规管解剖变异,未能使半规管中颗粒在头位改变
过程中按预期方向全部排出;(2)颗粒在向前庭移行过程中部分黏附于膜性半规管尤其是总脚处,并引起膜性半规管狭窄,进一步阻碍其余颗粒的排出。

•C.对多次复位无效的病例,一定要注意排除中枢、颈椎病变引发的眩晕。

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头昏、头重足轻感,但不久小时。

这可能与耳石碎片进入椭圆囊,造成局部刺激所致。

人体对此刺激存在一个适应过程。

•D.若患者的症状或诱发症状过于剧烈,可先给予镇静、止吐等药物对症处理,再行复位治疗;若在复位治疗过程中诱发症状过于剧烈,应注意是否出现耳石嵌顿于半规管内,可将患者体位按原治疗顺序反向转变。

❺复位后注意:
•病人离开之前等待10分钟;
•应由他人带回家;
•3日内半卧位睡眠、勿平卧、头抬高30-45°,侧卧睡眠2-3天,耳石复位后7天内高头位睡眠,避免躺向患侧;1周内勿剧烈活动颈部;
•2-3天内避免过度过伸,可佩带颈围以限制头动。

❻ BPPV手法复位的禁忌症
4)BPPV药物对症治疗
5) 手术治疗
适用于病程在1年以上,保守治疗无效,活动严重且有强烈要求手术意愿的患者。

目前使用有后壶腹(单管)神经切断术和PSC阻塞术。

前庭神经切断术与迷路切除术因破坏内耳功能,已经很少使用。

如何收听该课程?
本文图片来源:J Clin Neurol. 2010 Jun; 6(2): 51–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